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检测:现代文阅读9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2013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2)相与枕藉乎舟中,。
<苏轼<赤壁赋))(3)故余虽愚,。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回朕车以复路兮,。
(屈原(离骚))(5),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广德湖记[宋]曾巩鄞县张侯①图其县广德湖,而以书遗予曰:愿有记。
盖湖之大五十里,而在郑之西十二里。
其源出于四明山,而引其北为漕渠,泄其东北入江。
凡鄞之乡十有四,其东七乡之田,钱湖溉之;其西七乡之田,水注之者,则此湖也。
舟之通越者皆由此湖,而湖之产,有凫雁鱼鳖、茭蒲葭蔓、葵莼莲茨②之饶。
淳化二年,民始与州县强吏盗湖为田,久不能正。
至道二年,知州事丘崇元躬按治之,而湖始复。
咸平中,赐官吏职田,取湖之西山足之地百顷为之,既而务益取湖以自广。
天禧二年,知州事李夷庚始正湖界,起堤十有八里以限之。
至张侯之为鄞,则湖久不治,西七乡之农以旱告。
张侯为出营度,民田湖旁者皆喜,愿致其力。
张侯计工赋材,择民之为人信服有知计者,使督役而自主之,一不以属吏,人以不扰,而咸劝趋。
于是筑环湖之堤,广倍于旧,而高倍于旧三之二。
郑人累石湮水,阙其间而扃以木,视水之小大而闭纵之,谓之碘。
于是又为之益旧,总为碘九,为埭二十。
堤之上植榆柳,益旧总为三万一百。
又固其余材为二亭于堤上以休,而与望春、白鹤之山相直,因以其山名。
山之上为庙,一以祠神之主此湖者,一以祠吏之有功于此湖者。
以熙宁元年十一月始役,而以明年二月卒事。
既成,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鱼雁茭苇、果蔬水户之良皆复其旧,而其余及于比县旁州,张侯于是可谓有劳矣。
是年予通判越州事。
2013年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九
2013年高三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九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30分)一、(12分,每小题 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霎时shà拖累lěi行道树xíng闷声闷气mânB.给付gěi汤匙chí白炽灯chì混水摸鱼húnC.着地zháo琵琶pá创可贴chuāng煊赫一时xuānD.嗾使suō省事shěng撒手锏sā里应外合yì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糅合飘渺白内障异曲同工B.河漕倾泻蒸馏水奋笔疾书C.貂蝉骄矜终生制心率不齐D.分量光碟副作用揠旗息鼓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自由撰稿人庄卫在微博上呼吁火车票“站票半价”,引发舆论大战,而铁道部“站票的价格降低对分散客流有害无益”的回应,遭到各方置疑。
B.近年来,水污染日益严重,长江中下游水生动植物大量减产以致绝产,中华鲟、扬子鳄等物种濒临灭绝,环境学家对此忧心忡忡。
C.詹姆斯·邦德是位令全球观众疯狂了 50年的银幕英雄 ,他擅长射击、搏击、驾驶(海陆空都行)、游泳、社交,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金油”。
D.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描写自然景色的篇章占有一定的比重,被誉为“美文”。
他善于用细腻的文笔、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春晚结束后,央视官方微博启动“评选流行语”活动,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 “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等当选。
B.2月 14日,人民日报二版头条以“小春城忙迎客”为题,对西昌市新春佳节期间月城广场、泸山景区、邛海湿地的热闹景象做了图文并茂的详细报道。
C.为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国务院发出通知,对出售自有住房者,按规定将征收高达 20%之巨的个人所得税。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暤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新课标】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9)(语文)
【新课标】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9)(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社科文阅读(16×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在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在20世纪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当然不乏积极意义。
同时也必须看到,虽然现代、后现代主义以反叛现实主义“起家”,但在根本上,并未完全挣脱现实主义这一重要创作原则。
现实主义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分歧之一,以及基于这种分歧所产生的创作实践上的分野,首先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
内容与形式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两个核心要素。
19世纪以前,尤其是在现实主义那里,内容居于主导地位,“内容论”是文艺史的主流。
在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形式获取了至高无上的权威。
几乎所有的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都有一种“形式主义”偏嗜症。
他们对“怎样写”的关注和探索冲动,远超过对“写什么”的热情。
纵观文学史,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每次形式创新,最后之所以被认可并得以保留,无一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是指这种形式所蕴含的内容寓意。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仅仅是因为形式本身的华丽或奇特而被归入经典之列。
如《等待戈多》,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完整清晰的故事,也没有紧张的冲突和丰满典型的人物。
贝克特之所以采用这种古怪的艺术形式,就是因为它巧妙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表现了现代人孤独绝望、无所归依的精神状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克特们”与现实主义大师殊途同归,共同抵达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终点。
可见,现代、后现代主义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开创的种种花样翻新的形式,最终达到和收获的,仍然是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主义潮流形成遮蔽之势。
有人将此视为现实主义衰朽的表征,认为未来的文艺必将是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天下。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3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暤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2013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
2013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黑龙江省教研联合体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老子思想中的治国理政智慧王爱群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
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思考的中心。
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反而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
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
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
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
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无为”方能大有为。
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
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
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道”在其间。
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
“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
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
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13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可编辑word试卷修正手打版-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基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VIP专享】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统一试题和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统一试题和答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 “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弄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睐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昧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9)语文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C(A.揶yé;B.椎chuí;D.鲫jì。
)2C(A.健盘-键盘 B.动则-动辄;D.一副-一幅。
)3.B(A.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枪。
比喻兄弟自相残杀。
也泛指内部斗争。
同室:同住在一个房子里,这里指自家人。
操:拿。
B.一日千里:一天跑一千里。
也比喻进步、发展很快。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同随水冲了下来。
比喻人或事物好坏混杂在一起。
D.涉笔成趣:指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形容有很高的写作功力。
涉笔:指动笔写作或绘画。
趣:趣味。
)4.B(A.成分残缺,在“志愿时”之后加“(管理)制度”。
C.主宾搭配不当,“网易……是……人”错误。
D.主客颠倒,将“但远在八个时区之外的欧洲赛场对于中国球迷还是不折不扣的旁观者”改成“但对于远在八个时区之外的欧洲赛场,中国球迷还是不折不扣的旁观者”。
)5.A6.A(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两句的理解说反了。
)7.B(以偏概全。
根据原文信息,"把GDP作为衡量政绩的尺度"仅是"问题的关键与症结之一",而非全部)8.D(绝对化,"文化进入市场"也可以"坚守自身固有的精神准则"而进行"科学调整",这就不会"导致文化的被践踏")9.C(导致"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应该有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的原因,而该项只从客体方面进行了分析。
根据文意,从主体来说,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伤害了"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从客体来说,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伤害了"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10、D(遑:闲暇)11、A(A项,均为副词,可译为“才”。
B项,第一个“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他”。
第二个“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9)语文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9)语文试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揶.揄(yē)沏.茶(qī)掮.客(qián)崭露.头角(lù)B.妻孥.(nú)淡泊.(bó)草屦.(jù)椎.心泣血(zhuī)C.渐.染(jiān)临帖.(tiè)转圜.(huán)煊.赫一时(xuān)D.瓦砾.(lì)鲫.鱼(jí)琵琶.(pá)鞭辟.入里(p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保持平淡的心境,便喜欢围着灶台,陶醉于锅碗瓢盆奏鸣的交响乐;或沏上一杯淡淡的清茶,在电脑前轻击健盘,让自己的思想、感悟像流水般淙淙流淌。
B.戊戌期间蓬勃兴起的报业,便得到过租界的庇护,清廷虽虎视眈眈,但投鼠忌器,不像过去那样动则使用文字狱,这也是近代上海报业欣欣向荣的主因之一。
C.一路走来,我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璀璨、瑰丽、博大精深和恢宏气势;经过这么一次美的震撼和洗礼,我懵懂粗糙的内心世界变得温润优雅起来。
D.抬头望去,这时的草原空寂得像一副弃置已久的名画,天空像一面擦拭得异常锃亮的铜锣;他蹒跚地朝着那条被苇丛遮掩的河走去,走路的姿势显得笨拙。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苏宁电器要做百货,而且将百货商场直接开到张桂平的苏宁集团旗下附近。
“苏宁电器”和“苏宁集团”两大巨头均进军百货业且在同商圈对垒,预示着苏宁张氏两兄弟同室操戈....在所难免。
B.据南昌旅游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前开始,飞速飙升的海南酒店房价让旅行社瞠目结舌,报价疯涨至平时的两三倍;节后,疯狂的海南游开始高台跳水,报价普降百分之二十:真是一日千里....。
C.目前,“网瘾戒除”培训机构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培训机构可以说是泥沙俱下....;采取的各种“特训”方法是否科学,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这些问题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试卷及详解
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船坞.wū煊.xuān赫曲.qū笔喁.喁yú私语B.开涮.shuàn 弱冠.guàn谂.rěn知一哄.hōng而散C.氛.围fān 接种.zhòng名媛.yuàn 一语成谶.chènD.尽.jǐn管鸭肫.zhūn臀.tún围雪泥鸿爪.z huǎ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此联表明了曾国藩破釜沉舟的坚决态度,不流于俗的雄心壮志:只有做圣贤一条路可走,否则便坠落为禽兽!B.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集中、机械地活动一两个手指,结果累及手腕韧带,进而蔓延到前臂、肘部甚至肩部,这被称为电脑综合征。
C.在众人皆叹这个社会物欲横流或被权欲遮避时,能以真实的笔触为困顿和迷惘的人群提供心灵抚慰或灵魂庇护的作品,便是最好的创新。
D.在镁光灯下,成功和顺遂伴随着他,他成绩蜚然,声名显赫,但从没把自己当成苦情励志的偶像,认为自己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问江南晴为何物?直叫人哭哭啼啼。
”连绵阴雨笼罩着江南的三月,不见了晴日,反而..淅沥得让人断魂。
B.他走进旷野,被黄昏裹挟而去,他的背影越来越单薄..,仿佛一枚枯黄下坠的松针,就算落了地,也不会有半点声息。
C.很多同学在这次以“劳动为光荣”为主题的班会课上,谈起劳动的意义不以为意。
在最后总结时,班主任的一番话犹如晨钟暮鼓....,使许多同学对劳动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D.把女性送上太空在冷战时期的宇宙探索中被赋予了政治色彩,兼具社会与技术的双重宣传效应。
当历史和政治的尘埃落定....,这些女性必然回到地球,重新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题5分,共15分)在春天的田野上,麦苗青青,油菜花金黄,蜜蜂忙碌地在花间穿梭。
农民们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希望。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开始。
1. 文中描述的是哪个季节?2. 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时,他们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3. 春天在文中象征着什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每题5分,共15分)秋天的果园里,果实累累,苹果、梨子挂满枝头。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成熟的果实上,散发出诱人的光泽。
孩子们在树下嬉戏,老人们在树荫下闲聊,享受着秋天的宁静与丰收。
4. 文中描述的是哪个季节?5. 果园里有哪些果实?6. 秋天在文中象征着什么?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9题。
(每题5分,共15分)《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8.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9.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这段古文,完成10-12题。
(每题5分,共15分)《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0. 这段古文的作者是谁?11. 文中描述的岳阳楼位于哪个湖泊?12. 岳阳楼的景色有哪些特点?三、语言知识运用(共20分)1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他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
A. 蹑手蹑脚B. 大摇大摆(2)她_______地看着窗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A. 目不转睛B. 左顾右盼1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找出并改正病句。
(每题3分,共10分)(1)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2)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3)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
四、写作(共20分)15. 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考2013届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守之劳, 欲论功加赏。纮 厚自挹损,不敢蒙 宠,权不夺其志 。每从容侍燕,微 言密指,常有 以规讽。初,权于群臣多呼其字,惟呼张昭曰张公,纮曰东部,所以重二人也。
后,权以纮为长史,从征合肥。合肥城久不拔,纮进计曰 :“古之围城,开其一面,以疑 众心。今围之甚密,攻之又急,诚惧并命戮力。死战之寇,固难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宽之 , 以观其变。”议者不同。会救骑至,数至围下,驰骋挑战。权率轻骑将往突敌,纮谏曰 :“此 乃偏将之 任,非主将之宜 也。”权纳纮言 而止。明年将复 出军,纮又谏曰 :“今麾下值 困厄之 际,有扶危之功,宜广开播殖,任贤使能,务崇宽惠,顺天命以行诛,可不劳而定也 。”于是 遂止不行。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文章有删减)
11.文章第一段中有关“风雨”的描写有何作用?(4 分) 1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萧红的性格特点。(6 分) 13.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4 分) (1)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 的叹息。(2 分)
201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
201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A(“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是通过随机、自然的方式积累优良基因”以偏概全,应该还有“人工杂交”的方式)2.C(“对人类生存有负面作用”表述绝对,从原文来看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存是否有负面作用尚无定论)3.B(“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精确性”理解错误,声明中只说“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原文中说“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而“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也不等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次:临时驻扎和住宿。
)5.D(①表明王徽直言敢谏;②表明王徽为官精明能干;⑥表明王徽淡泊名利不愿为官)6.A(“后经刘瑑劝说,他才作罢”错误,应该是刘瑑替他说话,让他做驸马的事才作罢)7.(1)旧例,考核官员的簿册用红笔注明上下表示政绩的优劣,时间长久容易模糊,主事官吏总是窜改作弊。
5分;译出大意给2分;“故事”(“旧例”)、“漫”(“模糊”)、“窜易”(“窜改、改动、修改”)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时间一长,看守的人懈怠,王徽于是逃到河中(府),撕裂缣帛书写奏章,派人从小道送到蜀中。
5分;译出大意给2分;“乃”(“于是”)、“书”(“书写”)、“间”(“从小道”)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本词刻画了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词人形象。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虽....、傲岸高洁然词人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分析3分;分号前后三处,答出一处给2分,答出两处以上给3分)9.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溪边住”,对我深切关怀;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去”,更是视“我”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详细解析分类汇编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16 1. (全国卷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 雕鞍驰射, 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半取诸侯, 独去做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 低篷三扇, 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数闲人, 又何必官家赐予!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9.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 (全国卷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朱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
3.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7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1 语文 带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以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子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检测:现代文阅读10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10高考试题印证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烟花三月下扬州熊召政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
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都.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
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
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
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
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
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述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
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
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
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
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取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
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
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
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也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9板块一高考试题印证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天目山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
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
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
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
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
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
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
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
下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
④母亲默默地走在前面,白色的纱幕被她的脚步豁开一个缺口,影子穿过去,纱帘瞬间又闭合了。
山路通往林深处,在那深不可测的绿巷中,我隐约看见了一排排树,昂然立于路旁。
它们竟是那样的高大,浓密的云雾遮去了树梢,树尖伸到望不见尽头的天上去了;最令人惊叹的是树干之直,刀削般笔挺,像一根根气度轩昂的罗马石柱,支撑着绿屋的穹顶。
褐色的树皮一片片如鳄鱼的鳞甲,已被千年的风霜锤磨成坚韧的岩石。
⑤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树下了呢?鲜血从他年轻的胸膛里流淌下来的时候,他或许就靠在了那棵大树的树干上。
他依托了大树,所以牺牲的那一刻仍像树一样站立。
龙爪般的树根至今还留着他的血迹,只是被蒙蒙的雾气暂时稀释了。
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
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
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
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在枝条上缠绕。
⑦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所见的,是被他熟读过的那些树。
陡峭的石阶两旁,柳杉武士样雄伟。
顺坡排列,阵势逼人。
再抬眼,金钱松破雾而出,穿云摩天,傲气十足。
若不是弥天大雾遮挡了视线,就可望见悬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几百棵千年银杏。
等到秋天,山谷里定是黄叶灿烂,一片金光四射。
⑧几十里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远的树。
当那一排枪声在冰冷的山谷里响起来的时候,唯有这些树,是沉默的目击者。
后来那些离乱梦魇的岁月,仍是这些树,在荒野莽丛中陪伴他。
他年轻的生命终止在27岁那个年纪,大树却已千年。
⑨母亲依然走在前面。
从上山那一刻起,她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
树林深处鸟鸣啁啾,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一群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跑出来,手拉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树上的小鸟……待她几年后重回天目山,却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
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⑩母亲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树下。
树身奇粗,三人合抱仅围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皱褶中写满沧桑。
枝条上没有一片绿叶,惟有躯干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
在我的惊叹中,母亲说,这就是真正的大树王,现在它死了。
五十多年前,我曾见过它活着的样子,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伞,整个开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
一阵山风袭来,雾气旋转着,雪花般从它粗糙的枯枝中穿过。
刹那间,油绿的树叶似一树繁花,缀满了它坚韧的枝干,青枝摇曳,生机盎然,满山坡都是杉叶林涛的哗响。
大树王在我的想象中复活,抑或说它从未死去。
⑪雾越发浓了,洇湿了母亲的头发。
父亲说,他们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没有人知道那个57年前被枪杀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里。
我说,你找不到他,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⑫世事变迁,唯有天目山的树,是永远的。
为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依旧对他们深怀敬意。
然而,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
山民说,天目山东西两峰之巅,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颇似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山”。
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诘问苍穹。
⑬山林寂静,水气迷茫。
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
1.【本节专题对应题目】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个比喻形神兼备,首先是形似,用海水状满含的泪水;其次是写出了内心的巨大起伏,结合前面“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及后文对故事原委的叙述,可知,内心翻动的是极度悲痛之情。
比喻的效果是:形象。
答案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2.第②段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3.【本节专题对应题目】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段文字主要是表现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这从“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等描写中可以看出。
而在母亲的追念中,突出了烈士的坚毅,文中写他的脚印“沉稳”,他的目光“坦然”——“他沉稳的脚印……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
答案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4.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萧洪明其人。
(不超过60字)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革命志士,母亲的战友,57年前被枪杀于天目山的大树下,牺牲时年仅27岁。
5.第⑫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达对遗忘先烈、淡忘历史的现象的责问与担忧,以及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
板块二能力提升训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海边,望着浪花张庆和浪花呀疾首顿足使劲拍打岸的胸脯哦大海在倾诉墙皮剥落的石堡,被高岭土死死堵住“嘴巴”和被强盗的利刃砍断“手脚”的岸炮;还有那座仿佛被挖掉眼球正木木地瞪着天空的硝烟池。
惨烈的岁月曾经把这里踩得痛不欲生,沉重的历史曾经压得它气喘吁吁……而林则徐呢?那个身着官服,头戴花翎,面色凝重,右手抚须,一副威严端坐、大义凛然,曾经伟岸在小学课本里的钦差大臣呢?那个屹立在中国思想的至高点上,以变革求新的眼光打量世界的先贤明哲呢?终于,这一切都实实在在地叠现在了我的眼前。
这就是虎门炮台。
探访这片中国近代史的始源地,祭祀在这里为国殉难的英雄儿女,曾经是我许久的心愿。
仰望着眼前的一簇簇雕像,触摸着被战争的牙齿啃噬留下的斑斑伤痕,我的目光不觉抛向那个浴血拼杀的战场。
虎门的布防,不可谓不周;清军将士,不可谓不勇。
然而他们却失败了,败得很惨,数千忠勇无一生还,全部壮烈牺牲在了这里。
长长的虎门炮台弯曲着,宛若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问天,在问地,似乎也在问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逝去的人是悲壮的。
但那是一个朝代制造的罪恶,是整个中华民族经历的灾难。
在鸦片战争纪念馆里,有一处浓缩的且被现代科技手段再现的战斗场景:火光冲天,炮声隆隆,数千将士正殊死格杀;浓浓硝烟弥漫着,遍地尸体纵横着……清军将士对那场战争的胜利本是充满希望的,可他们哪里料到,飞舞的大刀怎能抵得过先进的洋枪,热血澎湃的胸膛哪里扛得住牢固的舰盾。
正当勇士们期待援兵,准备最后一搏的时候,他们又哪里能想到,那些贪图安逸富贵、苟且偷安、屈膝求和的朝廷奸佞,如何容得下此等刚烈。
所以,首先被出卖的正是这些国家忠良。
就这样以中华民族血液里的英雄气质灌溉养育的一批最优秀的男儿,一个个都倒在了挣扎、绝望之中。
这里的花,无不浸润了烈士的鲜血;这里的叶,无不为他们沉痛哀悼……浪花呀疾首顿足使劲拍打岸的胸脯哦大海在恸哭是的,从根本上说,杀死他们的,不是英军,也不是美军的坚船利炮,而是清王朝自己。
是朝廷里那些吮尽人民骨髓的昏庸的权力持有者,是那个喂养着无数蛀虫的腐朽污浊的社会渊薮和那个极不合理的社会结构。
海潮退去了,长长的虎门炮台弯曲着,岸边走来一群捡拾贝壳的少男少女。
他们嬉笑,他们追逐,他们不时地弯腰拾起一枚枚喜悦,或者扬手放飞心中的满足……这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呀!浪花呀疾首顿足不停地拍打岸的胸脯那是大海在叩问是历史在嘱咐……(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1.理解文中“长长的虎门炮台弯曲着,宛若一个大大的问号”一句,回答问题。
(1)句中“问号”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问”的答案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中国(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2)①(内因)清政府自身黑暗腐朽,朝廷奸佞贪图安逸富贵、苟且偷安、屈膝求和;②(外因)英军的坚船利炮。
2.【本节专题对应题目】请分别从内容、结构和语言三方面分析本文使用的三节诗句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内容:与文章的叙述内容紧密结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鸦片战争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