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除法(2)教案

合集下载

有理数除法第二节课教案

有理数除法第二节课教案

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授课人:淮南实验中学胡传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法则、运算顺序,能够熟练运算.②能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的过程,获得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和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想一想观察式子115×(13-12)×311÷54里有哪种运算,应该按什么运算顺序来计算?(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引导首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然后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乘除运算,这样运算的步骤基本清楚了.另外带分数进行乘除运算时,必须化成假分数.学生活动: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注意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步骤: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例2 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提示】记盈利额为正数,亏损额为负数,这个公司去年全年亏盈额(单位:万元)为:(-1.5)×3+2×3+1.7×4+(-2.3)×2=-4.5+6+6.8-4.6=3.7即:这个公司去年全年盈利3.7万元.例3 某商店先从每件10元的价格,购进某商品15件,又从每件12•元的价格购进35件,然后从相同的价格出售,如果商品销售时,至少要获利10%,•那么这种商品每件售价不应低于多少元.【提示】 先求出在不获得利润的情况下这种商品的售价,然后再计算提高利润后的售价.由题意得:151235⨯+⨯1050×(1+10%)=12.54(元) 【答案】 这种商品每件售价不应低于12.54元.例4 观察下列解题过程,看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说明错误的原因,并给予纠正;如果没有错误,请指明用了什么运算律.1.计算:-9÷3223⨯=-9÷1=-9.[分析] :解法有错误,错误的原因是在只含乘除的同级运算里,没有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而错误地先算3223⨯,正确的解答是: -9÷3223⨯=-9×3232⨯=-4. 2.小明在计算(-6)÷(12+13)时,想到了一个简便方法,计算如下: (-6)÷(12+13) =(-6)÷12+(-6)÷13=-12-18=-30请问他这样算对吗?试说明理由.【分析】 不对,因为除法没有分配律,应该是:-6÷56=-6×65=-365(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一起小结:①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②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正确选择途径,仔细运算,注意检查,使结果无误.“二十四点”游戏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取四个1至13•之间的自然数,将这四个数(每个数用且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如对1、2、3、4,可作运算:(1+2+3)×4=24.(注意上述运算与4×(2+3+1)•应视作相同方法的运算)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上述规则可以写出多种不同方法的运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1)3×(4+10-6) (2)(10-4)+3×6 (3)4+6÷3×10… 活动设计:初一(6)班有72名同学,将其分成12组,每组准确一副写有1至13数字的13张纸牌.活动开始,同一组内每一位同学任意抽取1张纸牌,•然后另四人手中纸牌的示数(每人用且只用一次)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 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得到的算式最快最多.【点评】 通过这种游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解决开放性问题,训练发散思想能力.(四)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选择题(1)下列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B )A .-512和211B .-0.75和-43C .-1和1D .-512和211(2)若a<b<0,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C )A .1a <1bB .ab<1C .a b >1D .a b<1 (3)已知数a<0,ab<0,化简│a-b-3│-│4+b-a │的结果是(A )A .-1B .1C .7D .72.填空题(1)直接写出运算结果:(-9)×23= -6 ,-112÷0.5= -3 ,(12+13)÷(-6)= -536(2)若一个数的相反数是 15 ,这个数的倒数是 –5 . (3)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m 为最大的负整数,则3m +ab+4c d m =23(4)若a=25.6,b=-0.064,c=0.1,则(-a )÷(-b )÷c=-4 000. 提升能力3.计算题(1)(-423)÷(-213)÷(-117) (2)1÷(-1)+0÷(-5.6)-(-4.2)×(-1)(3)118÷(23+16-12) 开放探究4.已知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cb a 0求||a ab +1||b -2||bc bc 【分析】 由数轴可知b<0,a<0,c>0,∴ab>0,bc<0原式=a ab +1b --2bc bc -=1b -1b+2=2(六)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要熟记运算法则,严格遵守运算顺序。

2022人教版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配套教案(精选)

2022人教版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配套教案(精选)

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2.经历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3.会化简分数.教学重点: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50×20=1000)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1000÷50=20).2.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比较大小:8÷(-4)8×(-);(-15)÷3 (-15)×;(-1)÷(-2)(-1)×(-).小组合作完成上面题目的填空,探讨并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运用法则计算:(1)(-15)÷(-3);(2)(-12)÷(-);(3)(-8)÷(-).观察商的符号及绝对值同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探讨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3.师生共同完成课本P34例5,P35例6、例7.乘除混合运算该怎么做呢?通过课本P36例7的学习,由学生自己叙述计算的方法:先将除法转换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计算:(1)(-36)÷9;(2)(-63)÷(-9);(3)(-)÷;(4)0÷3;(5)1÷(-7);(6)(-6.5)÷0.13;(7)(-)÷(-);(8)0÷(-5).2.化简下列分数:(1);(2);(3);(4).(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本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除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计算有2种方法:一是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是根据“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一般能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选择题(1)如果一个数除以它的倒数,商是1,那么这个数是()D.±1(2)若两个有理数的商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符号相同D.符号不同提升能力2.计算题(1)(-2)÷(-);(2)3.5÷÷(-1);(3)-÷(-7)÷(-);(4)(-1)÷(+)÷(-).第3课时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1.会用描点法画出y=a(x-h)2+k的图象.2.掌握形如y=a(x-h)2+k的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并会应用.3.理解二次函数y=a(x-h)2+k与y=ax2之间的联系.一、情境导入对于二次函数y=(x-1)2+2的图象,你能说出它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吗?你能再说出一个和这个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一致的二次函数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类型一】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求二次函数y=x2-2x-1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及其最值.解析:把二次函数y=x2-2x-1化为y=a(x-h)2+k(a≠0)的形式,就会很快求出二次函数y=x2-2x-1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解:y=x2-2x-1=x2-2x+1-2=(x-1)2-2,∴顶点坐标为(1,-2),对称轴是直线xx=1时,y最小值=-2.方法总结:把二次函数y=ax2+bx+c(a≠0)化成y=a(x-h)2+k(a≠0)形式常用的方法是配方法和公式法.【类型二】二次函数y =a (x -h )2+k 的性质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图象的一部分,x =-1是对称轴,有下列判断:①b -2a =0;②4a -2b +c <0;③a -b +c =-9a ;④若(-3,y 1),(32,y 2)是抛物线上两点,则y 1>y 2.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解析:∵-b 2a=-1,∴b =2a ,即b -2a =0,∴①正确;∵当x =-2时点在x 轴的上方,即4a -2b +c >0,②不正确;∵4a +2b +c =0,∴c =-4a -2b ,∵b =2a ,∴a -b +c =a -b -4a -2b =-3a -3b =-9a ,∴③正确;∵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点(-3,y 1)到对称轴x =-1的距离小于点(32,y 2)到对称轴的距离,即y 1>y 2,∴④正确.综上所述,选B. 方法总结:抛物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由a 、b 、c 的符号确定:抛物线开口方向决定了a 的符号,当开口向上时,a >0,当开口向下时,a <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b2a ;当x =2时,二次函数的函数值为y =4a +2b +c ;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方时,y >0,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下方时,y <0.【类型三】利用平移确定y =a (x -h )2+k 的解析式将抛物线y =13x 2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是( ) A .y =13(x -2)2-1 B .y =13(x -2)2+1 C .y =13(x +2)2+1 D .y =13(x +2)2-1 解析:由“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可知,将抛物线y =13x 2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3x 2-1;由“左加右减”的平移规律可知,将抛物线y =13x 2-1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3(x -2)2-1,故选A. 探究点二:二次函数y =a (x -h )2+k 的应用【类型一】y =a (x -h )2+k 的图象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第二象限,以A 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原点,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B ,对称轴为直线x =-2,点C 在抛物线上,且位于点A 、B 之间(C 不与A 、B 重合).若△ABC 的周长为a ,则四边形AOBC 的周长为________.(用含a 的式子表示)解析: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 =-2,抛物线经过原点,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B ,∴OB =4,∵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AB =AO ,∴四边形AOBC 的周长为AO +AC +BC +OB =△ABC 的周长+OB =a +4.故答案是:a +4.方法总结: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本题利用抛物线的这一性质,将四边形的周长转化到已知的线段上去,在这里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类型二】二次函数y =a (x -h )2+k 的实际应用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 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 (分钟)之间满足函数y =-110(x -13)2+59.9(0≤x ≤30),y 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 (1)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2)第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3)第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解:(1)0≤x ≤13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13≤x ≤30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2)当x =10时,y =-110(10-13)2+59.9=59.故第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59. (3)当x =13时,y 值最大,,故第1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操作中探究二次函数y =a (x -h )2+k 的图象与性质,体会数学建模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第2章 图形的轴对称复习课学习目标:1、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2、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3、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简单应用.4、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简单应用.5、能够按要求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体会从对称的角度欣赏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重点: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难点:轴对称图形以及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复习过程:【课前准备】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课内探究】知识点整理: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是—个具有特殊性质的图形.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正n 边形、圆形.2、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1、 什么叫轴对称图形?2、 什么叫做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3、 “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4、 什么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什么性质?如何用尺规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 角的平分线具有什么性质?如何做角平分线?6、 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等边三角形呢?已知哪些条件,可以用尺规做出等腰三角形?7、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具有什么性质?E DBC A 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而两个图形中的各自的相对应点叫做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1)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2)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互相重合的;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牛刀小试:下面几种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巩固训练:(1)已知△ABC 中,AB = AC ,其周长为18cm ,AB = 5cm ,则BC =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cm ,底边长为6cm ,则它的周长为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 、3cm ,则它的周长是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3,另一边为5,则它的周长是 .4、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②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③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巩固训练:(1) 已知△ABC 中,AB = AC ,∠C = 50°,则∠B = .(2) △ABC 中,AB = AC ,若AD ⊥BC 于D ,则∠1 ∠2,BD CD.(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45°,则它的顶角为 .(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则其余两个角的度数是 .(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20°,则其余两个角的度数是 . 思考:本章的作图有哪几种类型?(1)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作角的平分线;(3)作等腰三角形;(4)作对称点.【巩固提升】1、已知A (-1,1),在y 轴上找一点P,使△AOP 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P 点可能有几个?2、已知Rt △ABC 中,∠C=90°,DE 垂直平分AB(1)若∠CAD=20°,则∠B=____°(2)若AC=4,BC=5,则△ACD 的周长为______.(3) 若∠B=30°,则∠CAD=____°图中共有几组相等的线段?为什么?【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本章又增加了哪些新的认识?【达标检测】1、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的图形是().A、梯形B、直角三角形C、角D、平行四边形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A、65° 65°B、50°80°C、65°65°或50°80°D、50° 50°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6和3,那么它的周长是().A、9B、12C、12或 15D、154、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有理数的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同时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对有理数的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可能会对一些特殊情况产生困惑,如除以0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加以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通过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案、练习题等教学材料。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想把这5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有理数除法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有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进行讲解。

讲解内容包括:(1)有理数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2)除以正数、负数和0的情况;(3)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有理数除法的教案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有理数除法的教案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有理数除法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2)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3)能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2)利用数轴和图形,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过程;(3)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2)能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有理数除法中的符号变化;(2)掌握有理数除法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点,如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乘法等;(2)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除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律;(2)利用数轴和图形,直观地展示有理数除法的过程;(3)解释有理数除法中的符号变化,如“÷”、“-”等。

3. 课堂练习:(1)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3)分析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评价学生对有理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练习作业:(1)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其运算能力和理解程度;(2)关注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学拓展1. 对比有理数除法和无理数除法的异同;2. 探讨有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数除法的拓展研究,如探索复杂数系的除法规律等。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有理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2.2有理数的除法(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2.2有理数的除法(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2.2有理数的除法(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新教材)【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2. 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运算;3. 通过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 1.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无括号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其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再算________.在有理数范围内时,怎样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呢?本节课开始学习2.2.2有理数的除法(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活动一:探究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例1.计算: ()551(1)1255(2) 2.5.784;⎛⎫⎛⎫-÷--÷⨯- ⎪ ⎪⎝⎭⎝⎭学生活动:(1)把除法变成乘法,先确定符号,把51257看成51257+; (2)把小数化成分数,同时把除法变成乘法.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按照运算法则进行;方法总结: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方法,先统一成乘法,再计算.()5(1)1255751(125)7515112557512571257⎛⎫-÷- ⎪⎝⎭=+⨯=⨯+⨯=+= 51(2) 2.5845812541⎛⎫-÷⨯- ⎪⎝⎭=⨯⨯= 活动二:有理数无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例2.计算:()()()()(1)842(2)759015.;-+÷--⨯--÷-学生活动:讨论有理数无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按照小学所学的混合运算一样,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按照运算法则进行;方法总结: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方法,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1)8428(2)10;-+÷-=-+-=-()()()()(2)75901535635641.-⨯--÷-=--=+=活动三: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实际运用例3.某公司去年1月-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月-6月平均每月盈利32万元,7月-10月平均每月盈利21.7万元,11月-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学生活动:学生试着根据题意先列出算式,根据运算法则计算.教师活动:提醒学生先确定盈利额为正数,再列算式.运算的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具体如下:记盈利额为正数,亏损额为负数.则有()()1.5332321.74 2.324.59686.8 4.6173.7-⨯+⨯+⨯+-⨯=-++-=活动四: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师活动:介绍计算器功能键及计算过程中的顺序.学生活动:利用计算器验证例3结论.用计算器进行课本练习第3题的计算.教师活动:观察学生计算器使用,给予指导.三、强化巩固1.练习1、2.抽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价订正.2. 拓展训练:计算:(1)⎝ ⎛⎭⎪⎫2-13×(-6)-⎝⎛⎭⎪⎫1-12÷⎝ ⎛⎭⎪⎫1+13; (2)⎝⎛⎭⎪⎫-316-113+114×(-12). 师生活动:提醒学生:(1)先计算括号内的,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2)可考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具体解答如下:(1)⎝ ⎛⎭⎪⎫2-13×(-6)-⎝⎛⎭⎪⎫1-12÷⎝ ⎛⎭⎪⎫1+13=53×(-6)-12÷43=(-10)-12×34=-10-38=-1038; (2) ⎝ ⎛⎭⎪⎫-316-113+114×(-12)=⎝ ⎛-3-16 ⎭⎪⎫-1-13+1+14×(-12) =⎝⎛⎭⎪⎫-3-14×(-12)=-3×(-12)-14×12=3×12-14×12=36-3=33. 方法总结: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若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就先简化运算.四、总结拓展学生小组合作对知识总结:1.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给运算带来方便.学生小组合作对思想方法总结: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学习提高了我们的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五、作业布置必做作业:课本习题2.2第9(1、3),10(1、3),11(1、3),12题选做作业:课本习题2.2第13、14、15题。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精选9篇)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精选9篇)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有理数的除法》教案(精选9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篇1学习目标1. 理解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 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3. 借助有理数乘法知识,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获得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难点理解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文(二)、导学练习1. 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2.请找出下列有理数的倒数-4 3 -8 - -1 -3.53.比较大小:8(-4)_______8 (-15)3_______(-15)(-1 )(-2) (-1 )(- )计算:(1)(-15)(-3)= (2)(-12)(- )=(3)(-8)(- )= (4)0(- )=通过比较、计算,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或换一种表达方法为):用字母表示除法法则:4.课本第35页练习题(三)自学疑难摘要:组长检查等级:组长签名:二、合作探究例1 计算:(1)(-18)6 (2) (- )(3) (4)-3.5 (- )注意:乘除混合运算该怎么做呢?例2化简下列分数:(1) (2)请思考:商的符号及绝对值同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三、展示提升1、每个同学自主完成二中的练习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每个组根据分配的任务把自己组的结论板书到黑板上准备展示。

3、每个组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作好补充和提问。

有理数除法的教案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有理数除法的教案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有理数除法的优秀教案[有理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3)能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感受有理数除法的意义;(2)运用同价根的性质,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3)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2)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3)有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2)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2)实例题;(3)练习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2)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2)提问:有理数除法与其它运算有什么不同?2. 探究新知:(1)展示实例,让学生感受有理数除法的意义;(2)引导学生运用同价根的性质,探究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3)总结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 讲解例题:(1)讲解简单的有理数除法题目;(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2)讲解答案,解析解题思路。

五、课后作业:1. 巩固所学知识,练习有理数除法的运算;2. 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 总结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与合作学习同学的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除法(2)》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有理数除法法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有理数的加、减、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除法,他们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例如除以一个负数该如何计算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他们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有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除以一个负数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使用示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有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

3.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除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初步理解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设计:1.4.2有理数的除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设计:1.4.2有理数的除法

1.4.2有理数的除法(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理解倒数概念,会求有理数的倒数,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的方法观察、交流、归纳出有理数除法法则及倒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转化思想.学习重难点: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教学方法:引导法,鼓励法,讲解法学习方法:做练习法,独立思考教学工具:彩色粉笔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小红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

问小红家离学校有 1000 米,列出的算式为 50X20=1000 。

2)放学时,小红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 20 分钟。

列出的算式为 1000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是 。

自主学习自学教材中第 页的内容。

(要求理解倒数的概念,掌握倒数的求法)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4 的倒数 ,3的倒数 ,-2的倒数 ; 提问:37,52,321和5的倒数各是多少? 0有没有倒数?π有没有倒数?有则请求出来。

合作讨论比较大小: 1、 8÷(-4) 8×(41-); 2、(-15)÷3 (-15)×31; 3、(411-)÷(一2) (411-)×(21-); 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方法进行类比与对比,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是: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当堂检测1、计算(1) ; (2) 0÷(-1000);(3) ⎪⎭⎫ ⎝⎛-÷⎪⎭⎫ ⎝⎛-÷2332375 (4)÷课堂小结倒数的求法: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最新人教版《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案(第2课时)

最新人教版《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案(第2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难点】1.掌握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2.符号的确定.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代南海才子伦文叙为苏东坡《百鸟归巢图》题的数学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谷!诗中数字: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请问何来百鸟呢?(出示课件2)诗中数字: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在这些数中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就能得到100.1+1+3×4+5×6+7×8=100(出示课件3)(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师问1: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出示课件5)学生回答: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至右,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括号计算顺序: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教师问2:我们目前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出示课件6)学生回答: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教师问3:一个运算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下列式子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出示课件7)3+50÷2×(-1)-1=5学生回答: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下所示:教师问4:观察式子(-3)×(2+1)÷(5-12),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计算?(出示课件8)学生回答:先算括号里的加减,再算乘除.总结点拨: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例1:计算:(出示课件9)(1)6-(-12)÷(-3) ;(2)(-48)÷8-(-25)×(-6);(3)42×(-23)+(-34)÷(-0.25)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 6–4=2;(2)原式= –6 – 150= – 156;(3)原式= –28+3= –25.例2:计算:(出示课件11)师生共同解答如下:按常规方法计算解:方法一:原式====方法二:(出示课件12)原式的倒数为==-20+3-5+12=-10故总结点拨:简便计算,先取倒数.例3: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盈亏情况如何?(出示课件14)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记盈利额为正数,亏损额为负数,公司去年全年总的盈亏(单位:万元)为(–1.5)×3+2×3+1.7×4+(–2.3)×2= –4.5+6+6.8 –4.6=3.7(万元)答:这个公司去年全年盈利3.7万元.2.师生互动,探究计算器的应用教师问5:出示下面的计算器,同学们会用计算器吗?(出示课件16)学生回答:会用.教师问6: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计算工具,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数的计算比笔算要快捷得多. 提倡在明确算理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有理数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完成下面的题目:-25÷5-15×(-2 3).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按键顺序为(-)25÷5-15×(-)2÷3=就可得结果为5.注:不同品牌的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参见计算器的使用说明.总结点拨: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一般按式子所表示的顺序进行即可,其中要注意符号键(-)的使用.教师问7:如何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你会使用计算器计算(-1.5)×3+2×3+1.7×4+(-2.3)×2吗?学生回答:如果计算器带符号键,只需按键:(-) 1 . 5 × 3 + 2 × 3 + 1 . 7 × 4 + (-) 2 . 3 × 2总结点拨:在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如果先确定商的符号,那么只需用计算器计算商的绝对值,可以减少按键的次数(对比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8-25)1.下列各式中,结果相等的是( )A. 6÷(3×2)和 6÷3×2B. (–120+400)÷20和–120+400÷20C. –3–(4–7)和–3–4–7D. –4×(2÷8)和 –4×2÷82.计算|−12|−12的结果是( )A.0B.1C.-1D.143. 某地某天的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4℃,则该地当天的温差为______℃.4.计算:(1)23×(-5)-(-3)÷3128 ;(2)-7×(-3)×(-0.5)+(-12)×(-2.6)5. 计算:(1)2×(-3÷19)-4×(-3)+15;(2)-8+(-3)×[-4÷(-14)+2]-32÷(-2)6. 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计算解:原式=(第一步)=(–15)÷(–25)第二步)= (第三步)回答:(1)上面解题过程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错误是第____________步,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第二处错误是第_____________步,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写正确的解题过程.7. 一天,小红与小莉利用温差测量山峰的高度,小红在山顶测得温度是–1℃,小莉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5℃. 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8℃,这个山峰的高度为多少?(山脚海拔0米)参考答案:1.D2.A3.104.(1)13;(2)20.75.解:(1)原式=2×(–27)–(–12)+15= –54+12+15= –27(2)原式= –8+(–3)×(16+2)–9÷(–2)= –8+(–3)×18 –(–4.5)= –8 –54+4.5= –57.56.(1)二运算顺序有误三结果有误(2)解:7. 解:依题意得[5–(–1)]÷0.8×100=6÷0.8×100=750(米)答:这个山峰的高度为750米.(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5.1)41页到42页的相关内容。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3篇)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3篇)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3篇)从实际生活引入,表达数学学问源于生活及数学的现实意义。

强调0不能作除数。

(举例强化已导出的法则)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学生全都的乘法运算学生归纳导出法则(一):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小组合作沟通探究发觉结果教师强调(1)除法法则与乘法法则相近,只是“乘”“除”二字不同,很简单记。

(2)此法则是有理数的除法运算的又一种方法。

学生自己观看回忆,进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沟通,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肯定值相乘。

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意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强化练习课本例2计算:(1)(-)÷(-6)÷(-)(2)(-)÷(-)学生试着独立完成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敏捷应用,并渗透了除法、分数、比可相互转化。

反应矫正课本69—70页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互评稳固法则,调动学生积极性归纳小节1、学习内容:倒数的概念及求法;有理数的除法(二)、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请与同学沟通。

同学之间进展交流,小结本节内容培育了学生总结问题的力量作业布置必做题:课本70页第1,3,4题选做题:若ab≠0,则可能的取值是_______综合考察,学以致用。

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板书设计2.9 有理数的除法例1计算: 练习处:例2 计算:教学反思:《有理数的除法》一课是传统内容,在设计理念上,我努力表达“以学生为主”的思想,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绽开教学,使学生自然进入状态,一切都很顺畅,到达了课前设计的设想。

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受了观看、实践、猜想、推理、沟通、反思等活力,既应用了根本概念、根底学问又熬炼了学生力量。

在这节课中,本人认为也有缺乏之处,由于学生的层次各异,在总结问题时,中等以下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明显信念缺乏,要留意和他们沟通、帮忙他们把简单的问题化为简洁的问题。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精品教案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精品教案

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1.能熟练地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重点)2.能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难点)3.能利用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乘除混合运算,其运算顺序是按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进行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__________里面的.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计算:(1)-÷58×⎝ ⎛⎭⎪⎫-14; (2)⎝ ⎛⎭⎪⎫-47÷⎝ ⎛⎭⎪⎫-314×⎝⎛⎭⎪⎫-112. 解析:(1)把小数化成分数,同时把除法变成乘法,再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首先把乘除混合运算统一成乘法,再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进行计算即可.解:(1)原式=-52×85×⎝ ⎛⎭⎪⎫-14=52×85×14=1; (2)原式=⎝ ⎛⎭⎪⎫-47×⎝ ⎛⎭⎪⎫-143×⎝ ⎛⎭⎪⎫-32= -⎝ ⎛⎭⎪⎫47×143×32=-4. 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方法,先统一成乘法,再计算.探究点二: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用计算器计算:15×(-23)÷5.解析:不同品牌的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参见计算器的使用说明.解:按键顺序为15×(-)2÷3÷5=就可得结果为-2.探究点三: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应用已知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某人乘热气球旅行,在地面时测得温度是8℃,当热气球升空后,测得高空温度是-1℃,热气球的高度为________m.解析:此类问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时要正确理解题意,列出式子求解,由题意可得[8-(-1)]×(1000÷6)=1500(m),故填1500.方法总结:本题的考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运用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从左到右,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2.利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3.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4.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应用这节课主要讲授了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学生早已熟练掌握,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所包含的运算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同号异号判断和绝对值计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有理数除法的基本原理,如用实物进行分割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有理数除法是指将两个有理数相除的运算。它是解决生活中分配、分割等问题的有力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如果8个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通过这个案例,展示有理数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1.教学重点
(1)有理数除法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2)有理数除法运算方法:先判断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3)乘除互为逆运算的原理;
(4)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解释:
-重点1:强调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法则,使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律;
-重点2:训练学生先判断符号,再进行绝对值运算的步骤,提高解题准确性;
人教容】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有理数的除法》
1.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除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掌握乘除互为逆运算的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
(1)有理数除法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的成果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乘除互为逆运算的原理理解不够透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解题的思路。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复习环节中加入更多关于乘除互为逆运算的实例,帮助学生巩固这一知识点。

有理数除法2教案

有理数除法2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四节 有理数的除法(二) 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能运用简便算法计算;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准确进行运算;3、能解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题.(二)过程方法在小学已有的乘除法混合运算顺序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推广运用到有理数的范围,用类比的方法,感知新知和旧知的联系.(三)情感态度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2.结合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二、教学重点:加减乘除混和运算。

三、教学难点:运算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

四、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复习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两个).(1)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零除以不等于零的数。

都得0。

2.某人购买股票三月份亏损1500元,四月份赢利1200元,这两个月平均每月赢利多少元?应怎样列出式子?怎样计算?由此引出有理数混和运算问题。

【教学过程】1、例题分析例1 计算:(1)-54×(-241)÷(-421)×92; (2)63×(-194)+(-71)÷(-0.9). 解:(1)-54×(-241)÷(-421)×92 =-(54×929249⨯⨯) =-6(2)63×(-194)+(-71)÷(-0.9). =(-91)+6310[来源:Z*xx*] =635390- 说明:(1)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运用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也可以从左至右依次进行计算,有理数的除法的符号法则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一样的;(2)先算乘除,再算加减.2、共同讨论:例2 观察下列解题过程,看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说明错误的原因,并给予纠正;如果没有错误,请指明用了什么运算律.计算:-9÷3223⨯=-9÷1=-9. 分析:-9÷3223⨯是乘除混合运算,应该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计算,或者运用除法的法则将除法统一成乘法,再按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答:解法有错误,错误的原因是在只含乘除的同级运算里,没有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而错误地先算3223⨯,正确的解答是: -9÷3223⨯=-9×3232⨯=-4. 说明:这是一个不注意就会出现的错误,另外,本例是阅读理解错题,是当前中考的一个热点题型.3.归纳概括: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无括号时,“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内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2.2.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2.2.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2.2.2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与有理数除法的相互转化,会进行分数的化简.3.根据有理数的除法,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定义.4.让学生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运算及逆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形成过程,熟记两则有理数除法法则,能有根据地、有步骤地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难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李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李明家离学校有多远?放学后,李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1.师:从上面的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生:除法与乘法之间有互逆关系.2.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提出课题——有理数的除法.3.你能很快地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吗?原数-5 -98 7 0 -1 -123 倒数【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倒数知识,为学习有理数除法做好准备.】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有理数的除法及分数化简问题1: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填空:(-4)×(-2)=8 8÷(-4)=6×(-6)=-36 -36÷6=-1225÷(-35)= (-1225)×(-53)= -72÷9= -72×(19)= 问题2: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 要点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用字母表示为a ÷b =a ×1b (b ≠0). 问题3:利用上面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1)-54÷(-9);(2)-27÷3;(3)0÷(-7);(4)-24÷(-6).思考:从上面我们能发现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你能类比有理数乘法法则,给出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吗?要点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两个有理数相除(除数不为0),商是一个有理数.【典例剖析】例1:(1)(-18)÷6.(2)(-15)÷(-25). (3)625÷(-45). 解:(1)原式=(-18)÷6=-(18÷6)=-3;(2)原式=(-15)÷(-25)=(-15)×(-52)=12; (3)原式=625÷(-45)=625×(-54)=-310. 【针对性训练】教材P45练习T1【典例剖析】例2:教材P44【例5】【点拨】带分数线的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针对性训练】教材P45练习T2探究点2:有理数的定义的再认识结合例5及训练的计算,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计算中,我们得到-23=-23,这表明-23是什么数?反之-23=-23,又表明-23可以写成什么形式?问题2:整数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分数?归纳总结:有理数是形如p q (p ,q 是整数,q ≠0)的数. 探究点3: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例3:教材P45【例6】方法归纳:(1)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2)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3)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针对性训练】教材P47练习T1三、检测反馈1.填空:(1)(-27)÷9= .(2)(-925)÷(-310)= . (3)1÷(-9)= .(4)0÷(-7)= .(5)43÷(-1)= . (6)-0.25÷34= . 2.化简下列分数:(1)-162. (2)12-48. (3)-54-6. (4)-9-0.3.3.计算:(1)(-12311)÷4.(2)(-24)÷(-2)÷(-115). 4.计算:(1)(-0.75)÷54÷(-0.3). (2)(-0.33)÷(-13)÷(-11). 5.计算:(1)-2.5÷58×(-14). (2)-27÷214×49÷(-24). (3)(-35)×(-312)÷(-114)÷3. (4)-4×12÷(-12)×2. 四、本课小结一、有理数除法法则:1.a ÷b =a ×1b (b ≠0).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二、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三、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五、布置作业P48T6、8、9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注重知识迁移,做到以旧带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进行数学教学,不能只给学生讲结论,因为任何数学理论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数学活动,应该暴露数学活动过程.也只有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2.注重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这一节课,从有理数除法问题的产生,到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形成,以及归纳有理数除法的解题步骤等,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和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判断,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按照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2.能运用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会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有理数加减乘除法计算.4.经历观察、比较、计算、概括、交流等过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数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难点: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并能利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节课中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并且已经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你知道这两种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学生回答】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根据在小学时我们学习过的非负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你能说一说有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师】实际上,这个顺序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用.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问题1: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至右,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括号计算顺序: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问题2:我们目前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师生活动:先由学生尝试说明,再由教师补充、归纳,最后得出:一个运算式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则其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问题3:下列式子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3+50÷2×(-15)-1=?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叙述,教师帮助完善.【归纳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应用:【典例剖析】例1:教材P46【例7】(补充(3) [1124-(38+16-34)×24]÷5.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例3个小题都是有理数加减乘除法混合运算.1.第(1)(2)小题没有要先运算的括号,则运算应该是:先乘除、后加减.2.第(3)小题有小括号、中括号,则应先小括号、后中括号.在同一个括号内,应先乘除、后加减.3.能利用加法与乘法运算律的,应利用运算律.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由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先板书示范第(1)小题,然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共同完成第(2)(3)小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联系讲解法则的运用,追问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针对性训练】1.教材P47练习T22.下面两题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误出现在哪一步? 解:(1)16÷(13-12) =16÷13-16÷12=16×3-16×2=12-13=16.(2)-3÷6×(-16) =-3÷(-1)=3.探究点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典例剖析】例2: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3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2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思路点拨】师:有的月份亏损,有的月份盈利,我们如何表示? 生:用正数表示盈利,用负数表示亏损师:求全年的盈亏情况,就应该把12个月的全加起来,那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生:【自主解答】解:记盈利额为正数,亏损额为负数,公司去年全年盈亏额为:(-1.5)×3+32×3+21.7×4+(-2.3)×2=-4.5+96+86.8-4.6=173.7.答:这个公司去年全年盈利173.7万元.【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新知应用(1)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计算工具,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比笔算要快捷得多.(2)提倡在明确算理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有理数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针对训练】用两种方法计算(笔算与计算器)教材P47练习T3(1)(2)比较上面两种计算方法,你有什么体会?三、检测反馈).1.(1)18-6÷(-2)×(-13(2)11+(-22)-3×(-11).×(-100).(3)(-0.1)÷12(4)215×(13-12)×311÷(-114). 2.中国民航规定:乘坐飞机经济舱的旅客,一人最多可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过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的1.5%购买行李票.一位乘坐经济舱的旅客付了120元的行李票,他所乘航班的机票为800元,这个旅客携带了多少千克的行李?四、本课小结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2.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五、布置作业P48T10、P49T13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有理数的运算是数学中很多其他运算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加减乘除、乘方这几种运算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学生进行混合运算,首先应注意的就是运算顺序的问题,教师应告诉学生这几种运算可以分成三级:其中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组织学生讨论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上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加入乘方以后,学生对乘方运算不熟悉,容易算成加法或底数与指数相乘.学生在运算符号多的时候容易出错,需要进行针对性讲解.对于有理数混合运算,关键要把握好两点,运算顺序和符号,不必让学生训练太繁琐、太复杂的计算.反思本节课,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方式单一,由于教师总是担心学生忽略计算基本要点,又担心学生做题很慢,影响教学进度,因此给学生单独练习的时间很少,基本上都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算,这样并不能看出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没能及时给予纠正.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教材,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对待学生.认真钻研教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把教材钻深、吃透真正理解教材的本意,然后去发展、延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表面,知其义而不知其理,这样只能是依样画瓢.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技巧,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有情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演示讲解,突破难点
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如负数的处理方法、运算定律的应用等,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巩固练习,分层提高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具有情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有理数除法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学习有理数除法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会对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对除法与乘法、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5.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
2.有理数除法与乘法、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应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理解除法运算中负数的处理方法。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化有理数除法计算过程。
接着,我会让学生尝试用他们已知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新问题。在学生尝试解答的过程中,我会引导他们发现,除法实际上是一种乘法的逆运算。通过这个导入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已知a<0,且 <1,那么 的值是()
A、等于1 B、小于零C、等于 D、大于零
3.已知 ,求 的值.
4、若 ,则 的值不可能是().
A.0B.1C.2D.-2
5、若 ,试化简 .
6、已知 为整数,且 ,则 .
练习:
若 、 是非零的有理数,那么 是多少?
小结: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
作业:启东
补充
有理数的除法(2)教案
课题
有理数除法(2)
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及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确定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方法
、过








一、乘除混合运算
既然除法运算可转化为乘法运算,则乘、除两种运算可统一转化为乘法运算,然后按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能简便运算时还可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例计算:1、 2、
解:1、原式=
2、原式2、
3、 4、
5、 6、- ×(-1 )÷(-2 )
二、拓展应用
1.对整数 (每个数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运算结果等于24,运算式可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