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大气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初中空气环保教案
初中空气环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调查、讨论、实验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
2. 利用资料,分析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空气的意识。
2.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参与到空气环保活动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空气污染的图片,如雾霾、工业排放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空气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污染等。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气候变化等。
4. 实验环节: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用气球模拟空气污染,观察气球的颜色变化,从而理解空气污染的程度。
5. 资料分析:让学生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分析其来源和危害。
6. 防治措施: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如减少汽车使用、加强工业排放管理等。
7.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空气环保的作文,或进行一次家庭空气污染调查。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如通过图片、实验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大班《保护环境》教案【优秀5篇】
大班《保护环境》教案【优秀5篇】大班《保护环境》教案1设计思路: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因此,把生态与环境保护列入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使幼儿从小就具有环保意识,知道大自然是个有机整体,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要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而,在设计活动时着重对烟尘、污水两个方面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1、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让幼儿了解烟尘会污染空气,能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2.引导幼儿能够关注周围的环境,增强幼儿的保护意识。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重点和难点: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了解污染的环境对自然界的危害,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清水、污水各一盆,香烟、房屋(幼儿用积木拼搭)2、录像:香烟弥漫的一间屋子、动物远离喧闹的城市、汽车的尾气和废气等。
活动流程:引起兴趣———实验活动——看录像——幼儿讨论——延伸活动活动过程:一、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森林里,小动物们都在快乐地游戏着,它们在草地上捉迷藏,在树林里开演唱会,玩得真高兴。
忽然,附近的工厂里排出大量的黑烟,它们一个个都显得无精打采,有的甚至昏倒在地,小动物们纷纷逃离了森林,躲到别的地方去了。
二、实验活动教师:“咦,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走,躲到别的地方去呢?”1、现在我们做两个实验。
(1)出示一盆清水和污水,让幼儿从颜色、气味和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把两条小鱼分别放入清水和污水中,观察小鱼在清水和污水中的不同活动情况。
(2)出示幼儿拼搭的房屋,用一个大的薄膜罩罩住它(封闭),然后在里面放入一根点燃的香烟,过一会儿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变化,会发现房屋周围都是烟雾。
三、录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烟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知道它的危害。
1、观看录像:引导幼儿注意大街上汽车驶过飞起的灰尘;车尾排出的烟尘、废气,以及香烟弥漫的房子;动物们远离城市等。
《空气污染与保护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空气污染与保护》导学案《空气污染与珍爱》导学案一、导入空气污染是当前举世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风险。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珍爱环境,减少空气污染。
本次进修将深入探讨空气污染的原因、影响和珍爱方法,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并提高环保认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空气污染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3. 熟悉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和珍爱方法;4. 培养环保认识,积极参与环境珍爱行动。
三、进修内容1. 空气污染的定义和分类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出现的有害物质或者污染物质的浓度超过了一定的标准,导致空气质量下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风险。
根据污染物来源和性质的不同,空气污染可以分为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等不同类型。
2. 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生活垃圾焚烧等。
空气污染会导致大气中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增加,影响人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同时,空气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植物发展和动物生存。
3.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和珍爱方法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提倡勤俭能源,减少燃烧化石燃料;- 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四、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空气污染的定义和分类;2. 观看视频资料,掌握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3. 小组讨论,探讨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和珍爱方法;4. 制定环保计划,积极参与环境珍爱行动。
五、总结反思空气污染是一个举世性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尽力来解决。
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应该认识到环境珍爱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为清洁的空气和美丽的地球尽力奋斗。
六、拓展延伸1. 参观环保展览,了解环保知识和技术;2. 参与环保志愿活动,亲身体验环保工作;3. 撰写环保主题作文,表达对环保的看法和建议。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一、引言大气环境是指大气层中的气体组成、气体浓度、气压、温度、湿度、风等因素的综合状况。
大气环境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为了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升环保意识和技能,进行大气环境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气环境概述大气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时,地表和太空之间的气体层。
大气由各种气体组成,其中主要成分为氮气(约78%)、氧气(约21%)和微量的其他气体。
大气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大气污染及影响1. 大气污染来源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焚烧等多种因素。
2. 大气污染物种类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四、大气环境保护1. 大气环境监测定期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2.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包括固定源和移动源的治理措施。
五、大气环境培训内容1. 大气环境法律法规介绍大气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使学员了解相关法规要求。
2. 大气污染物种类及危害介绍常见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以及监测方法。
3.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介绍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原理、方法和应用,使学员掌握监测技能。
4. 大气环境治理技术介绍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包括净化设备、排放控制技术等,为环保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六、总结通过大气环境培训,可以提升环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意识,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大气环境培训资料的编制和传播对于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大气环境培训资料的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学习顺利!。
《保护环境》教学设计(精选5篇)
《保护环境》教学设计(精选5篇)《保护环境》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护环境》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保护环境》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通过习作,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2、通过特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掌握知识,自主选择习作体裁,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过程:一、音乐渲染,引生进入情境。
1、引言:孩子们,听说你们很聪明,特别爱动脑筋,是吗?我不太相信,试试行吗?下面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随着音乐开动脑筋、发挥想象,看它能把你带到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明白吗?2、师放音乐。
二、言语交际,引导自主表达。
1、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画,如:太阳、树林、小鸟等,组成一幅漂亮的风景图。
3、让学生根据板画组织语言,用几句连贯的话表达图意,师及时鼓励说得好的,并相机纠正学生说话中的语病。
4、音乐又一次想起,师:多么好、多么美的环境呀!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这是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根本。
然而,好景不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为了暂时的利益,忘记了幸福的来源。
工人把工厂废水排放到小河,废气排入空中,蓝天不再纯净,空气不再象以前一样清新;农民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两岸的果树、蔬菜、农作物受到威胁,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捕杀动物的猎人多起来了?5、师自扮伐木的人。
6、相机引导学生交际。
师:你们应该做什么?能让人乱砍乱伐吗?三、查阅资料,自主选择内容。
1、激发学生查阅资料的积极性。
师:孩子们,通过刚才和伐木人的争执,你感受到什么?对呀,有这方面的知识才有说服力呀!那我们是不是就不管了?怎么办?那要怎样劝说才有效呢?好,老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个有关环保内容的网站,你们想去制止哪个行业的人,就去网上快速查找有关资料。
保护空气教案
保护空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3. 引导学生提出保护空气的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空气的组成及作用。
2. 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3. 保护空气的措施。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因为空气污染而引发的灾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空气的组成、作用及空气污染的概念,让学生对空气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 原因及危害分析:分析空气污染的原因(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及危害(如影响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等),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4. 保护空气措施介绍:介绍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如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减少空气污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6. 总结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环保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行动力。
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空气——教案
空气污染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对于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而作为每个人,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好我们的空气。
本文将从以下十个方面介绍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空气。
一、减少碳排放碳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例如骑自行车代替驾车、尽量少用电器等。
二、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也是空气污染的一种源头。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种植。
三、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代替传统的燃煤、燃油等能源,减少空气污染。
我们可以鼓励政府大力投资并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四、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把可回收的垃圾分类收集并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堆放,避免产生更多的垃圾燃烧等对空气的污染。
五、参与环保活动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社区或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例如植树造林,清理河道等,宣传环保知识,争取更多媒体和公众关注环保问题。
六、使用环保家具和装饰家庭装修中,我们可以选用环保的装修材料,例如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等环保产品,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七、购买环保产品我们可以选择购买环保产品,例如使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使用环保杯等。
通过自己的行动,拥护环保理念。
八、爱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我们的日常浪费,例如合理使用水电等。
同时,遵守交通规则,在路上也要尽量保持环境的整洁。
九、支持环保运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支持环保运动,把热点话题传播出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十、倡导低碳生活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例如使用公共交通等,减少汽车的使用,步行或骑自行车,从自己所做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论:空气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同时也损害着自然生态系统。
保护好我们的空气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仅凭政府和环保组织的力量已经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通过以上十个方面的努力,共同捍卫我们的环境质量,共同构建绿色家园。
环保教育教案合集七篇
环保教育教案合集七篇环保教育教案篇1:保护蓝天——大气污染和防治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大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恒定气体:氮78%、氧21%、稀有气体0.9% 可变气体:二氧化碳0.03%、尘埃和其它气体0.03%、水蒸气不定气体:自然灾害、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及有毒气体二、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1.大气污染对人体和健康的伤害。
2.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3.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
4.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1)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2)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3)“温室效应”的严重恶果空调也给城市加温,太原空气污染列榜首。
三、大气污染的防治 1.对工业锅炉进行了治理改造 2.创建无黑烟区和烟尘控制区 3.开展燃煤脱硫工作和改造燃煤炉为燃油炉 4.搬迁和撤消污染严重的工厂。
5.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安装净化装置。
6.1998年1月3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周公报 6月5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日公报 6月5日起,杭州市实施空气质量每日预报和公报 7.1998年12月起全面实施禁用含铅汽油等环保教育教案篇2主题的由来秋游的时候,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发现了一些美丽的叶子。
他们捡起叶子,对着太阳看叶子的脉络;他们把叶子当成扇子,追逐着给朋友扇风。
看似十分平常的叶子,让孩子玩得真高兴啊!是啊,大自然原本就有足以让孩子陶醉的魅力,大自然中到处都有让幼儿悠游其中、快乐学习的素材。
我们可以借助于随手可得可见的叶子,请幼儿说说不同的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纹路、厚薄,看看不同的叶子有什么差异,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可以引导幼儿在用叶子玩游戏的过程中,表现他们的创意并感受美;更重要的也许是,幼儿在学习叶子的用途时,将领会大自然中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
2.1.2空气资源保护大气环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形象展示大气层结构、污染过程和防治技术,增强直观感受。
(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大气环境相关的最新资讯和深度文章,拓宽知识视野。
(3) 教学软件:运用化学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和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计
- 认识到空气资源的重要性,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空气资源的意义。
- 掌握简单的空气质量检测方法,能够进行初步的环境监测。
6. 环保意识与法律责任
- 增强环保意识,了解个人在保护大气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
- 了解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认识到违反环保法规的法律责任。
本节知识点梳理涵盖了教材2.1.2“空气资源——保护大气环境”的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气环境的基础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采取行动,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贡献。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知识层面,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理解大气层的基本组成和简单化学反应。在能力方面,他们具备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但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素质方面,学生环保意识参差不齐,对大气环境保护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需要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探究学习方面的习惯有待培养,这些将对课程学习中讨论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等环节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环保责任感。
1. 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关于大气污染的短片,展示空气质量恶化对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教学设计与反思
2.3大气环境—热力环流教案一、课程标准解读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情分析:由于高中开始阶段学生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所以对该节知识理解有难度。
教材分析:《大气环境》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旨在借用或绘制原理示意图,如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并养成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2、绘制热力环流图,训练绘制简单原理示意图的基本技能,提高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热力环流问题。
提高对实际生活中地理事物的观测判断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四、教学难点高低压的判断,等压面的绘制五、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合作探究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P=ρgh密度-密度越大,气压越高。
那什么因素会影响密度呢?海拔-海拔越高,密度越小,气压越低。
比如我们现在在的四楼就比一楼气压低一些。
那还有什么会影响密度呢?温度-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气压降低。
(PPT 展示书本A B 问:哪里的重量大些——垂直方向上,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所以在喜马拉雅山上煮饭得用高压锅来增加压力。
)那高低压如何比较呢?不同海拔高度的无需比较,海拔高的气压低。
高压、低压:同一高度上(水平方向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注意:高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假设地面受热均匀,空气只受重力的作用,则形成的等压面是水平的。
并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所示a=b>A=B,那假设A地热B地冷,A与B地还会不会相同呢?四、(探究活动二、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原理)师:大家都非常的棒,现在我要考考大家到底有没有学明白了。
环境教育教案15篇
环境教育教案环境教育教案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环境教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环境教育教案1一、指导思想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
20xx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
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二、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太阳是万物之源,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4、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6、教育学生做个文明好少年。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
5、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6、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指导学生制作"保护环境、美化社区"沙盘;"减卡救树"宣传卡等。
使学生懂得社区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免赠贺卡可以节省大量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努力挖掘教材中可渗透环保教育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三篇-最新范文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三篇-最新范文【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教学设计]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教学过程]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A组导学内容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B组导学内容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讲述: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讲述: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时间推移到18世纪,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观测证实,银河系是范围有限的恒星体系,并建立了银河系的天文体系,从而将人类认知的宇宙范围拓展到星系级别.之后,随着科学继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人类的宇宙范围观念也日渐扩大.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分光仪、射电技术的成熟,人造卫星、探测器等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这里的光年是一个长度距离单位,它是指光在一年中所传播的距离,我们知道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km/秒,照此计算,1光年约为94605亿km.那么,能否说宇宙的范围大小就是这百亿光年呢.显然不行,这里所指的是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认识的宇宙范围一定会继续扩大.我们在前面讲过,宇宙是物质的世界,那么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物质的东西,总有个外化的存在形式.例如,人的外化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体”.仿此,宇宙(天)的物质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的“天体”.就像我们人体有高矮胖瘦的体态差异,黑白黄褐的肤色差异,男女老少的性别、年龄差异等等方面的差异一样,天体在大小、质量、光度、温度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别,这就是天体的多样性.天体的多样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星光闪烁的恒星(这是一种能够自行发光、发热的天体)、轮廓模糊的星云(主要成分为H,呈云雾状),这两种天体是宇宙空间中最基本的天体.还有较明显位移的行星(绕太阳[恒星]运转、反射太阳光线)、以及有圆缺变化的月亮、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巴的彗星.此外,在宇宙空间中,还有一些我们单凭肉眼看不见的天体,比如一些星际气体和尘埃,以及人类制造发射到宇宙空间的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空间站等.(边引导学生看图讲解边板书)3、宇宙的物质性(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2)天体的多样性自然天体:恒星------星光闪烁(自行发光、发热)星云------轮廓模糊,主要成分为H,呈云雾状)行星------移动(绕恒星运转、反射恒星光线)卫星------月亮(地球的卫星,有圆缺变化)流星------一闪即逝彗星------拖着长尾巴星际气体和尘埃人造天体: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空间站等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天体是指存在于宇宙空间(星际空间)的物质.因此,掉落到地面的陨石、陨铁等就不能被称为天体.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附属部分就不能称为天体,如地球大气、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等.我们前面讲过,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这就是宇宙的运动性.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只要有了质量,就会相互吸引.而如果天体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就形成天体系统.那么是否所有的天体都属于天体系统呢?不,只有那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的天体才能称为天体系统.目前,人们将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月球绕地球运行构成地月系,九大行星及其卫星以及流星、彗星、小行星和星际气体和尘埃等构成太阳系,太阳系又和跟太阳系相似的其他一些恒星系构成银河系,而银河系又和河外星系(简称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这是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讲了上述的内容,同学们不免要问: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这就涉及到宇宙的起源及演化.关于宇宙的起源,我国有盘古开天劈地的传说,西方则有“上帝创造宇宙”的信仰.我国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是这样的:“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盘古出,而天地分,阳清者为天,阴浊者为地……盘古日长万八千丈,天日高万八千丈,地日厚万八千丈.”这与我们现代天文学家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在思想上十分接近.宇宙大爆炸的观点认为: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此时,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由于高温,这些物质极不稳定.在150亿年前的某个时刻,宇宙突然爆炸膨胀开来,这些物质迅速向外辐射出去,刹那间,宇宙空间扩大了1029倍,温度亦随着宇宙的膨胀而迅速下降.当温度下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或衰变,或与质子结合成重H(氢)、He(氦)的原子核,原子核继而捕获电子,早期化学元素开始形成.当温度继续下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弱,此时,宇宙主要物质是气态的,之后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期间,也有一些已经形成的恒星爆炸成星云或进一步塌缩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以及膨胀成红巨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因此,我们说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各自都有其发生、发展、衰变的历史.作为整体的宇宙,也经历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4、宇宙的运动性(1)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天体系统层次:(见文中)(2)宇宙的演化: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Ⅲ、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暂时讲到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一步学习“宇宙中的地球”部分.请同学们做好预习,并着重掌握前面所学的各种天体的特征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来源:原创作品)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C组导学内容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D组导学内容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板书: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板书设计]2.4全球性大气环流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的分析:《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4.了解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能力目标: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形成的区别.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德育目标: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教学重点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2.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一边引导启发,一边画板图和读图讲授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难点.2.讲授要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有效地掌握.教具准备:投影仪(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局地性运动,像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可以说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2.4全球性大气环流”(板书)新课教学: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本节课主要讲述典型意义的两种环流形式: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三圈环流.一、三圈环流(板书)为了简化起见,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面,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因此,在北半球,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如图.1.全球大气运动——单圈环流(板书)但实际上赤道与极地间的这种闭合环流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着,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三圈环流.2.全球大气运动——三圈环流(板书)由于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着,此时仍然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说明此时大气运动情况.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①),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②),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 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③),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④).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1)低纬环流(板书)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⑤).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⑥).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⑦)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⑧).这样在30°N与60°N 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2)中纬环流(板书)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⑨),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箭头⑩).这样在60°N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3)高纬环流(板书)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投影图)7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问: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所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读图2.17).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承转: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二、海陆分布与大气环流的影响(板书)请同学们先读图2.18“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和图2.19“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分析一下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基本上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而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问:为什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南北半球的气压分布有这样的差异?投影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对照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就可以看出这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显著增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的缘故.问:海陆性质不一样又是怎样影响气压分布的?在河里或海、湖里游泳的人,都有这个体会.盛夏的中午,如果你躺在岸边沙滩上会感到热乎乎的,而在水里却是温和的;冬季恰好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的缘故.在同样的太阳照射条件下,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要缓慢得多.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高得多,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低得多,形成冷高压.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具体的气压分布情况,请同学们再来看图2.18和2.19.从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以看出,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极地低压带也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气候有着重大影响.这些大气活动中心位置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异常.同学们课后要阅读“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了解一下副高对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会引起我国哪些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等情况,从而认识规律,认识自然.综上所述,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投影片)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季风环流这部分内容.。
八年级政治上册《保护环境》教学设计 苏教版教
材料五:教材P1292、探究问题:①如果这种疾病不及时治疗会对地球和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危害人类键康,威胁生态平衡,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②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3、组织学生探究、讨论、交流(适当、适时对学生进行提示、点拨,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评价)板书设计: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我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1、环境污染的表现2、环境污染的危害3、环境污染的成因二、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应对环境问题的策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或目的要求三、践行环保理念,争当环保卫士作业设计保护环境一、选择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应该实行的基本国策是()①计划生育②节约资源③保护环境④改革开放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青藏铁路是我国目前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工程项目之一。
歌曲《天路》唱道:“一条巨龙翻山越岭,为藏家儿女送来了吉祥。
”在其两旁,藏羚羊与藏野驴“闲庭信步”。
“钢铁巨龙”与自然家园的和谐统一说明()A、我国的环境形势并不严峻B、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并举C、我国注重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D、运用高科技手段不会污染环境3、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大街小巷仍然充斥着各色超薄塑料袋,它们随风飘扬,继续成为城市的主要垃圾,成为环保工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禁塑令遭遇尴尬的原因是()①消费者环保意识差,有禁不止②有关部门管理力度不够③多年来人们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可能改变④某些商家只顾自己的利益,无视超薄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春赏桃花夏采莲,秋摘橘子冬品梅”是新农村的真实写照。
某市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将生态平衡、观光休闲农业列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规划中。
这表明该市()①走的是可持续发展道路②重视农业生产,不重视工业生产③重视环境保护,不重视经济发展④重视环境保护,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5、小涛与同学清明节去烈士陵园帮园林工人清理垃圾,他们()A、是为了表现自己B、落实了环保行动C、只是为了好玩D、希望得到表扬二、材料阅读武汉市水务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武汉市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330平方公里,相当于东湖水面面积的40倍。
《保护环境,留住绿水青山》 教学设计
《保护环境,留住绿水青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使学生掌握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和成因。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和建议,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和危害。
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展示实际的环境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能力。
4、实地考察法(如有条件)带领学生到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观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美丽自然风光的视频,如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景象。
提问学生:“这样的美景是不是让人心生向往?但如果这些美景遭到破坏,会怎么样呢?”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20 分钟)介绍环境的概念和组成要素,如大气、水、土壤、生物等。
讲解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态破坏等。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如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农药使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等。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什么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环境?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4、案例展示与分析(15 分钟)展示一些成功的环境保护案例,如某个城市通过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某个地区通过生态修复恢复生态平衡等。
分析这些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导学生从中吸取启示。
《保护空气作业设计方案》
《保护空气》作业设计方案《珍爱空气》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帮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风险,认识珍爱空气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增进环保教育的落实。
二、设计内容:1. 知识普及:介绍空气污染的类型、来源、影响和防治措施,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和影响。
2. 环保实践:设计环保实践任务,如制定空气质量监测计划、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参与环保志愿效劳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3. 创意表现: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对空气珍爱的理解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4. 知识检测:设置空气污染知识测试,检验学生对空气珍爱知识的掌握水平,增进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设计流程:1. 引入活动: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或听取专家讲座,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和风险,激发学生对珍爱空气的兴趣和重视。
2. 知识进修:组织学生进修相关知识,包括空气污染的分类、来源、影响和防治方法,培养学生对环保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 环保实践:安排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组织环保宣传活动、参与环保志愿效劳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乐趣和意义。
4. 创意表现: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对空气珍爱的理解和态度,展示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5. 知识检测:设计空气污染知识测试,检验学生对空气珍爱知识的掌握情况,增进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四、评判方式:1. 参与度评判: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水平和表现,进行参与度评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 知识掌握评判:通过知识测试和作业评判,评估学生对空气污染知识的掌握情况,增进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深入进修。
3. 创意表现评判:评选学生的创意表现作品,鼓励学生通过创意表现形式表达对环保的理解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空气污染的风险,认识珍爱空气的重要性,培养环保认识和责任感,增强环保认识和行动能力,增进环保教育的落实和推广。
2024年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二篇)
2024年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下面就是2024年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内容概要。
一、大气环境保护管理1. 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污限值的提高。
将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修订,提高各项污染指标的限值,并对重点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管控,加强对高排放企业的监管。
2. 严格控制机动车的尾气排放。
加强机动车的排放标准,提高尾气排放的监测力度,推广新能源车辆的使用,促进车辆尾气的减排。
3.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
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大气污染治理进行全面部署,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时间表,加强源头控制和综合治理。
4. 禁止露天焚烧和传统农作物秸秆的废弃物处理方式。
禁止露天焚烧,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方式,鼓励农民将秸秆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二、水环境保护管理1. 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规划和实施。
制定水环境保护的规划,明确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和措施,加强水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综合管理体系。
2. 加强水污染源排放的管理。
加强对重点行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监管,提高污水处理率,严格控制和管理工业废水的排放。
3. 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加大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力度,加快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再生利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用水结构的调整,提高用水效率。
4. 加强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
保护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环境,加强水生态功能恢复和修复工作,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土壤环境保护管理1.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的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强土壤污染源的管控,推广土壤修复技术,提高土壤质量。
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加强农田、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科学施肥、防控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
3. 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环境保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
2、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
3、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
教学重点:1、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
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
教学难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
教学方法:1、收集资料,分析总结造成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2、补充大量事实,以事实服人。
3、用漫画的呈现方式给同学以启发和触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和酸雨危害已经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
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大气环境保护。
【投影】漫画“地球出汗了”【提问】地球为什么出汗了?该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录像引入全球变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1、为什么全球变暖了?2、全球变暖会产生什么后果?3、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并要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结论【讨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小结】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大家知道,自然界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比如气候一直处在冷暖交替变化之中,这在前面已经学习过还有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也可能引起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是能够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
所以,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温室气体增多。
【提问】温室气体有哪些种类?【讲述】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
【材料】根据1958年以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监测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讨论】为什么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不断增加?【讲述】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原因:(1)燃烧矿物燃料行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2)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讨论】温室气体增多,全球变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小结】全球气候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
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这是因为一气温在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增高,海水因膨胀而导致海平面可能上升0.2—1.4米;另一方面极地增温强烈会造成部分极地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现在全世界有1/3的人生活在沿海,沿海又是工农业发达的地方,海平面升高会淹没许多临海城市和港口。
其次,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例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为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代农业发达的地方将退化成草原。
这样荒漠化将扩大,土地侵蚀更加严重,森林退向高纬地区,旱涝灾害严重,雨量将增加7%—11%,温带冬天更湿,夏天更加干旱,迫使原有的水利工程重新调整,当然高纬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尽管变暖对局部地区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从全球来说,人类社会将为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提问】那么人类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呢?【提问】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呢?【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1988年11月联合国大会已作出一项决议,号召国际社会“为当代和后代人类保护气候”而努力。
因此,我们在发展工业生产时,要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技术,防止甲烷、氟里昂等气体的外溢,其次要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最后,还要开拓各种途径减少矿物能源的总消耗,尽量采用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此过程中,需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与国际间的合作。
【承转】中国古代有个“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现在科学家观察发现,在北极、北美、欧洲、新西兰上空,地球的臭氧层正在不同程度变薄,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已出现“空洞”,科学家正研究“补天”。
【提问】臭氧层在大气中的什么位置?它的作用是什么?【讲述】臭氧层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分子,密集在离地面22—27千米的平流层,臭氧层好比是地球的“生命保护伞”,阻挡了太阳99%的紫外线辐射,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圈。
【读图】2.29“南极臭氧空洞”【材料】自1985年发现“臭氧洞”以来,到1987年它变得既深又宽,1988年虽然有所缓解,但1989年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的前几年里,每年春季南半球都出现很强的“臭氧洞”,1994年到1996年南极臭氧洞还在扩大。
最近,从安装在俄罗斯和美国卫星上的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获悉,“南极臭氧洞”面积已达2400平方千米,最薄处只有100多布森单位,相当于1毫米厚度。
我国科学家近来也发现,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空也存在臭氧浓度的大幅度下降现象。
【提问】臭氧为什么会减少?【讲述】人类在使用制冷设备、化学制品时间向大气排放氟里昂、氟氯烃化合物等气体。
【补充】当人类使用制冷剂、消毒剂、起泡剂和灭火剂等化学制品时,向大气中排放的氟里昂、溴等气体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放出氯原子,氯原子夺去臭氧中一个氧原子,使臭氧变成氧,从而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此外,自然因素也影响臭氧层,太阳黑子爆发时会产生许多带电粒子轰击地球上层大气,对臭氧层也有破坏作用。
【展示】表格臭氧层浓度太阳紫外线浓度皮肤癌患者白内障患者大豆减少1% 增加2% 增加7% 增加0.6% 减产1%【提问】通过表格总结臭氧层破坏带来影响。
【小结】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紫外线辐射还会杀死水中鱼卵和单细胞藻类,还会引起塑料制品老化、开裂。
【提问】面临臭氧层遭到破坏,我们人类的保护措施是什么?【阅读】材料“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小结】减少并逐步禁止氟里昂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实际联系:你是否注意过,家庭用的冰箱、冰柜、致冷剂的变化?新飞冰箱为何被称为“绿色冰箱”?(一些制冷剂不含氟氯烃;新飞冰箱因为是无氟冰箱,被称为绿色冰箱)展示“雨中垂钓”图,垂钓者为何钓上来的是死鱼?(分析讨论该漫画的含义)读课文及图片,讨论以下问题:1.什么是酸雨?它是怎么形成的?(配以自制动画)2.我国酸雨的分布有何特点?(展示我国酸雨分布图)3.酸雨的危害是什么?4.如何防止酸雨?【承转】被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是有害气体污染世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提问】什么样的雨水被称为酸雨呢?【归纳】PH<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提问】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提问】大气中哪些酸性气体可形成弱酸的雨水呢?【讲述】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形成硫酸性和硝酸性酸雨。
【资料】1、我国全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超标的城市为全国城市的16%,其中北方城市超标为11%,南方城市为16%,我国冬季采暖期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
二氧化硫均值超标的北方城市为43%,南方城市为29%。
2、我国大气污染的突出特点是煤烟型污染。
目前,我国大气中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占空气中二氧化硫总量的87%,氮氧化物占一半以上。
3、我国民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仍占90%以上,每年所消耗的煤炭中有80%以灰分高,含硫量高的形式直接燃烧。
4、我国燃煤设备以中小型为主,全国35T以下的中小型锅炉中4T以下的小锅炉占70%,中小型锅炉和众多民用锅炉是直接燃烧原煤,热效率较低,又无除尘脱硫设备,因而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多。
【提问】通过以上资料可知,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等酸性气体从何而来?【讲述】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
【补充】燃烧石油以及汽车、飞机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
【提问】依据我国能源消费特点我国酸雨属于哪类酸雨?【讲述】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因此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提问】从以上资料分析我国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讲述】1、我国许多城市消耗的煤炭忠高硫煤占很大比重。
2、燃煤设备小而分散,无除尘脱硫设备,而是直接向大气中排放。
【读图】2.31“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找出】(1)ph值<5.6的酸雨分布区(2)ph值<4.5的重酸雨区【讲述】酸雨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南方还出现了大片重酸雨区。
【提问】为何我国南方的酸雨程度重于北方呢?【讲述】我国长江以南个城市消耗的煤炭重高硫煤占较大比重,况且南方土壤、大气颗粒物质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碱性物质区中和,因而南方的酸雨危害较大。
【提问】酸雨会带来哪些危害呢?【展示】图片和材料1、酸雨会造成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生长,家宏治污的病虫害,对农业产生很大危害,估计全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面积达到300万公顷,仅广东广西就有10%的耕地遭受严重污染,减产幅度为5%—10%,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
2、酸雨对我国森林的危害最为明显,是造成长江以南马尾松省长衰退,生产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在重酸雨区,森林大面积死亡现象接连发生,四川奉节芸林坝林场6000公顷华山林已经死亡96%,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死亡近半,峨眉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到40%。
3、酸雨对露天金属结构、建筑材料的腐蚀及对古迹的损害也较明显,仅1982年重庆遭受酸雨造成的算是估算为4776万元。
【提问】酸雨如何防治呢?【讲述】发展清洁燃煤技术,加强燃料燃烧后废弃的消烟除尘,改造锅炉,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治理或实行关、停、并、转。
【列表小结】产生原因危害解决措施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今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和酸雨危害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类自身的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为此,我们应该追溯其原因,从源头加以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大气环境。
治理大气环境,我们责无旁贷,希望同学们积极投入行动中。
【课堂活动】讨论课本活动1板书设计围绕下列问题预习课本(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重大影响有哪些?防止全球变暖的措施有哪些?(2)臭氧量减少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臭氧层遭破坏的后果有哪些?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什么?(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酸雨危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什么?【归纳】本节课主要围绕这三大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危害、预防或治理措施来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