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课件6: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影响
(1)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 (2)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3)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
思考 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是如何的演变?
1.战后初期,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 并得以控制西欧。
2.美国西欧采取“冷战”,建立北约,参加国包括英国、法国 等西欧国家。
2.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 (1)50年代中期 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60年代末期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号经济大国。 (3)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仅此 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请思考 二战后美国与日本关系是如何的演变?
1.二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2.随着“冷战”的加据,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 国开始扶植日本。 3.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摘自课本(人教版)
材料3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 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 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 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根据材料,请回答二战后西欧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3.影响
⑴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 ⑵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⑶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⑷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兴起
1.原因: ⑴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⑵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 2.过程: 1956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 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高一历史 必修一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统一关税与外贸 1967年 欧 洲 共 同 体 共同的农业政策 趋向货币一体化
发展
趋向政治一体化
共同的外交政策 趋向军事一体化
煤钢共同体
原子能 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1993年称 欧洲联盟
欧洲共同体
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 更名为欧盟。
欧盟的会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
会旗为天蓝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 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 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 增强人们对欧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2、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形成日、美、西欧三足鼎立 (2)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促使世界向多 极化发展。
材料: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 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 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 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 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 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 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 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1、原因: 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②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2、概况:
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创始人 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铁托
尼赫鲁
纳赛尔
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创始人 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2、成立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 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铁托
成为资本主
义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
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 日本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60年代末期,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 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 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概念及其形成背景,掌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表现;
2.了解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特别是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趋势的初步形成;
3.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背景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2.讲述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分析多极化趋势初步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3.阐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背景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4.结合现实案例,讲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这一趋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史料教学,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讨论:
1.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讨论我国在这一背景下应如何应对;
2.探讨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这一趋势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结合现实案例,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具体表现。
讨论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同时,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概念与形成背景;
-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及多极化趋势的初步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多极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2.请学生从以下三个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深入思考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在世界多极化背景下,如何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
2.方法方面:强调史料教学、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课堂总结 课堂检测)课件(共38张PPT)
4.有学者提出: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 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级和政 治上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 是( A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 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 D.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迅速
5.1962年5月15日戴高乐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 明确表示:“如果欧洲不包括法国人的法国, 德国人的德国以及意大利人的意大利,我不相 信这个欧洲还能有什么存在的现实性。„„现 在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不可能有别的 欧洲。”由此可见,戴高乐( C ) ①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的国家观 ②不满马歇尔计划对法国控制 ③反对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④表达对欧洲联合的强烈愿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欧洲 衰落 美苏 威胁
求发展
法德 和解
共同 底蕴
是关键
保安全
有渊源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 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2.过程
欧洲共同体实质是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
欧洲共同体(1967)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8)
6
材料三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 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 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 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 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 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 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 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原因之三(政治谋略):
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 1961年 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
非集团、不结盟 任务: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 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 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课件7: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 1951年,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六国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个组织完全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 本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3.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影响 ①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 主的外交政策。 ③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推动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⑤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不结盟运动发展的意义 (1)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2)开始改变又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表现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为各种力量的 平衡和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2)不结盟运动发展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1961年9月, 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它包 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 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 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 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 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
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1.遏制霸权主义 2.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3.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 4.加强国际合作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给我们中国什么启示?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第26.27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一、课标要求: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网络纲要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背景:A.根本原因: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B.现实因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①地位。
C.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2、过程:A.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②共同体;(法德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B.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C.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③。
3、影响:A.促进欧共体经济发展。
B.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一. 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2、表现:⑩,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二)不结盟运动兴起1、背景:A.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B.④的召开,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非拉国家希望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2、标志:⑤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内容:A.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B.20世纪70年代开始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C.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4、意义:A.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B.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有力的冲击着⑥。
两种联合力量两个国家二.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1、原因A.奠基(最主要原因):二战后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⑦因素;B.美国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⑧日本恢复经济;C.机遇:⑨的爆发,为日本的工业生产和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条件。
高一人教八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ppt
材料2 二战后的西欧, ①欧洲衰落 面临来自东方苏联和东 —求发展 欧盟国的威胁,以及来 自西方美国的经济渗透 ②美苏对抗(夹缝) —保安全 和政治控制。
材料说明了什么?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欧洲为什么要联合?
材料三:基督教是欧洲的文 化,成为欧洲共同的意识形 态。各地习俗、文化、生活 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深 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 教成为他们彼此之间联系的 有效黏合剂,尤其是遍及各 个地方的教会,更是影响深 远。 材料说明了什么?
三、不结盟运动兴起 (自主学习)
条件 目的 时间 地点 政策 影响
许多国家相继获得独立
①摆脱美苏控制 ② 维护自身独立
1961年 贝尔格莱德 非集团、不结盟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① 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 标志着新兴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③ 冲击两极格局。
四、中国的振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1950年舒曼计划 1951年《 巴黎条约 》
填一填
2、过程: 欧洲国家是怎 样一步步走向 煤钢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联合的?
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1993年欧盟建立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50 40
3、影响:
材料1 1950年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国民生产总值 工业
30 20 10 0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出口贸易
材料2 美国与欧共体GDP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 组织
①经济: 使欧共体 经济实力 大增
1955年
36.2%
17.5%
1965年
31.3%
18.7%
1974年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每组撰写一份讨论报告,要求不少于1000字,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项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关于世界多极化的相关书籍或文章,如《世界多极化:理论、政策与实践》等,要求学生撰写一篇阅读心得,不少于500字,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国际视野。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列举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大国和地区,并简要分析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根据教材内容,简述多极化趋势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3.结合时事政治案例,分析多极化背景下的大国关系。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我将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具体内容包括:
1.世界多极化的定义和特点,如多极化格局下各大国和地区的力量对比、相互关系等。
2.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过程,从冷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哪些变化。
3.多极化趋势在国际事务中的体现,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竞争。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结合教材内容,运用生动的案例、图表和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心和参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合作、尊重差异的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使学生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到自豪,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二战使西欧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在经济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逐渐走上联合道路2.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二战后,美推动日本进行民主改革,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1948年后,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3.朝鲜战争,使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4.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5.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二战后,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时间:5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目的: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2.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地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主张: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3.不结盟运动的内容奉行政策:非集团,不结盟作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重要任务:反对美苏霸权主义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意义: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四.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前言: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法德关系化解,并于1951年实现了煤钢共同生产,这一切都为西欧国家联合铺平了道路。
总结: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联合自强的道路,向独立自主方向发展2.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3.广大亚非拉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是怎样出现的?1.随着欧洲的联合,西欧实力不断增强2.日本迅速成为经济大国,进而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4.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以上力量的崛起,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同时美苏两国由于长期竞争,实力相对衰落。
第26、27课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发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发展——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c60、70s)——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20c末21c初至今)【学习目标·2018年江苏学测说明】✓了解欧洲联合的基本进程✓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理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阅读与思考】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材料二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知识梳理】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①现实原因:②政治原因:③经济原因:④思想原因:⑤关键因素:2.联合过程:A.经济联合:B.政治联合:【阅读与思考】欧共体性质材料三取消各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建立单一的对非成员国的商业政策;最终协调成员国之间的运输系统、农业政策和一般经济政策;取消私人和政府所采取的限制自由竞争的措施;保证成员国之间劳动力、资本和工商企业家的流动性。
——欧共体创建宗旨(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前提:经济发展1)原因2)结果:20世纪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的世界第经济大国。
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80年代)【阅读与思考】材料四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
日本不是常任理事国,却承担联合国预算15.6%之多,接近中法英俄四国总和—16.75%(1997年统计)。
日本还是联合国第二大捐助国,1999年出资约5亿日元,在联合国设立了“人类安全保障基金”。
截至2001年,出资额达到189亿日元。
鼎尖教案高一历史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目标:识记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发展;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不结盟运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和发展。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重点:欧洲共同体;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
难点:了解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带来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1)二战使西欧丧失了的优势地位。
(2)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各国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1) 年,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
它使之间的矛盾化解。
(2)后来相继建立和.(3) 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成。
3.影响:(1)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开始摆脱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原因(1)奠定基础: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2)美国的帮助:削减直至免除战争赔款,将拆迁的全部发还。
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和。
(3)朝鲜战争的刺激:美国和西方国家大量采购物资,为日本商品进入敞开大门。
(4)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投资,重视。
提出“”和“”的口号。
2.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促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原因:(1) 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2)要求摆脱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
2.形成过程:(1)20世纪年代中期,不结盟运动兴起。
(2)1961年,第一次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内容(1)奉行、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人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70年代开始,把反对美苏的作为重要任务,将建立作为行动纲领。
4.影响:标志着广大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课标内容: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二、教材分析:1、本科内容主要是从世界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来介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贯穿本课线索的是:随着各国经济政治力量的壮大,美苏霸权主义受到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它上承两极格局,下起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本节的中心问题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主要应理解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多极化格局关系的理解: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②政治反作用于经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又反过来促进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直至出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其二是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①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
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但是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②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三、学情分析:本知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系复杂、时空跨度大,学生中普遍国家关系知识的浅薄等,这都给我们实施该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如何设置一个主体的历史情景,将该课的主要问题变复杂为简单、生涩为通俗,成为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见贤思齐:我看政治家的智慧
法国外长舒曼建议:将法德 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 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 构的管辖之下。这就使法德之间 任何战争不仅会成为不可想像的, 而且物质上也将是不可能的。
双方深信,德国人民 和法国人民的结束世仇的 和解是一个深刻地改变了 两国人民之间关系的有历 史意义的事件。 从两国人民安全的观 点以及从他们的经济和文 戴高乐在波恩 化发展的观点,体会到两 受到热烈欢迎 国人民之间的团结; 认识到两国合作的加强是欧洲统一道路上不可缺 少的阶段,而欧洲统一是两国人民的目的。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总有一天,到那 时,……,所有的欧洲国 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 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 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 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 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系……” ——维克多· 雨果
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战 后 的 德 国
战 后 的 英 国
战后初期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
4、中国的振兴
冲击着两级格局,促使多极化趋势出现
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 复了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 笑逐颜开。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
课 堂 小 结
强大的美国 强大的苏联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实力相对下降
实力迅速上升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多两 极极 化格 趋局 势下 出的 现世 界
2. 向政治大国迈进
(1)提出“政治大国”目标,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2)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和西欧基本形成三足 鼎立局面,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南斯拉夫总统
埃及总统 纳赛尔
印度总理
铁托
精彩课堂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讲述了“冷战”过程中孕育而出的多极政治力量。
这些政治力量对于美苏两极格局渐成冲击作用,其中的典型代表也将在两极格局解体之后成为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当中的重要一极。
建议教师: 1.通过学习“走向联合的欧洲”一目,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及途径,认识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所在,而双方的和解方式对处理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分析日本迅速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原因,结合当今史实,思考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借鉴意义。
3.通过学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一目,使学生了解不结盟运动的背景、过程与影响,认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是振兴第三世界国家自身力量的必有之路。
【本课小结】 随着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美苏控制世界的两极格局被冲击,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多极化的趋势相对于两极格局来说,增加了国际力量的制约与平衡,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各国多样性的保持和发展。
【趣味素材导读】【课前自主预习】【目标导航】 1、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2、重点掌握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日本崛起的原因和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影响。
3、通过对本节内容学习,注意归纳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基础梳理】知识点1 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⑴二战使欧洲丧失了国际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⑵西欧各同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 ⑴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⑵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
⑶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知识点2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 ⑴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8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试题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进程(1)1951年,西欧六国建立了①,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逐渐化解。
(2)后来,六国又组成②和③。
(3)1967年,以上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2.影响(1)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2)随着欧共体的发展,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④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原因(1)美国推动战后日本政府进行⑤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美国的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3)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⑥中,日本成为美国后勤物资的重要供应地。
(4)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5)高度重视科技和⑦等。
2.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⑧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兴起: ⑨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2.内容(1)不结盟国家共同制止⑩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2)始终奉行 ? 和 ? 的政策。
(3)20世纪70年代开始,主要任务是反对 ? ,同时谋求建立 ? 。
3.影响(1)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 ? 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K知识参考答案/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必要性(1)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西欧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西欧已经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在美苏两极格局之下,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与美苏相抗衡,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西欧才能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2)西欧土地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主要从殖民地获取许多重要的资源。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殖民地的相继独立,西欧各国认识到必须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行经济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消除 封建残余,促进经济发展。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1)美国的扶植; (2)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P123) (3)重视科技和教育;
日本一直想要成为联合 国的常任理事国。
(4)朝鲜战争提供机遇;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 (P123) 界第二经济大国。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P122)。
(2)政治: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3)思想: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影响。 (4)关键:法德和解。 2.过程:
欧洲联合之路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93年称欧盟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合并为 欧洲共同体(简 称欧共体)
1945年,美国投掷原子弹 后,日本广岛一片废墟。
二、日本的崛起
美国扶植日本:是出于 1.原因: 战略考虑,是为袭美国 的珍珠港。
二战中,美国向日本的广 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1)美国的扶植; (2)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P123)
一、欧洲的联合
1.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P122)。
(2)政治: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3)思想: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影响。 (4)关键:法德和解。
一、欧洲的联合
1.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欧洲经济共同体
一、欧洲的联合
1.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P122)。
(2)政治: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3)思想: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影响。 (4)关键:法德和解。 2.过程: 1967年,欧共体成立 1993年,欧盟成立 3.影响:(P122)
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四、中国的振兴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 强,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 要力量。
同步练习
1、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 件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欧盟
日本
中国
美国
不结盟
一、欧洲的联合
1.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P122)。
二战对欧洲造成极大的破坏, 欧洲国家认为只有联合起来,经 济才能快速恢复和发展。
一、欧洲的联合
1.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P122)。
(2)政治: 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美国
苏联
西欧
美苏争霸中的处境艰难的欧洲
一、欧洲的联合
1.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P122)。
(2)政治: 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3)思想: 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影响。
3.目标:成为政治大国。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2.成立:1961年,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 3.原则: 非集团,不结盟 4.影响:
(1)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 治舞台。 (2)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1)经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 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政治: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 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欧盟会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实力 极大被削弱。
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成为一 个经济强国,日本的产品远销全球各地。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 掷原子弹。
B
2、二战后日本政府的首要工作是
A、发展教育
B、力保天皇
C、发展经济 D、重建政府威信
C
3.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
A、西欧、日本的崛起
C、中国的崛起
A B、第三世界的崛起
B
D、亚太经合组织
4.不结盟运动诞生于
A、1960年 B、1961年
C、1971年
D、1973年
5、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 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 A、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 B、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内部合作 C、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D、西欧各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