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
高一生呼吸作用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呼吸作用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d728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5.png)
高一生呼吸作用必背知识点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包括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呼吸气的组成、呼吸的调节等多方面知识点。
下面是关于高一生呼吸作用的必背知识点:一、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1. 鼻腔:位于鼻腔内的鼻毛和黏膜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还能加湿和升温空气。
2. 咽喉:是气道和食道的共同开口,在吞咽时会自动关闭气道,防止食物进入气道引起窒息。
3. 气管:气管是连接咽头与支气管的管道,由一系列的环状软骨组成,可保护气管免受外界压力的挤压。
4. 支气管:气管分为主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通过分支逐渐细化并最终进入肺部。
5. 肺:肺是呼吸道的最终部位,呼吸道分为左肺和右肺,由支气管、肺泡等组织构成。
二、呼吸气的组成1. 吸入的空气:主要由氧气(约占气体的21%)和氮气(约占气体的78%)组成。
2. 呼出的空气:呼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明显减少,同时含有大量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气。
三、呼吸的调节1. 神经调节:主要由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组成。
呼吸中枢在脑干中,能够感受体内的CO2浓度和血液的酸碱度,根据需要调节呼吸肌的活动,使得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保持平衡。
2. 化学调节:主要由动脉血液中CO2和酸碱度的变化来调节呼吸。
当血液中CO2浓度增加或酸碱度降低时,呼吸中枢会接收到信号,刺激呼吸肌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以增加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四、呼吸过程1. 吸气过程:呼吸肌收缩,膈肌下降,胸廓扩大,气压降低,空气进入肺部。
2. 呼气过程:呼吸肌放松,膈肌上升,胸廓缩小,气压升高,空气从肺部排出。
五、血液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1. 血红蛋白: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管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
2. 碳酸氢根离子:二氧化碳溶解在血液中,一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通过血管运输到肺部,再经呼吸排出体外。
六、常见呼吸系统疾病1. 支气管炎:支气管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气道狭窄、黏液分泌增加等症状。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98359e65ce05087732130f.png)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过程总反应式及物质转移:2三、细胞呼吸的能量变化★当CO 2释放总量最少时,生物呼吸作用最弱,最宜存放。
—1—C 6H 12能量O 2浓度O 2浓度CO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热能(内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光与光合作用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色素分布二、光合作用过程总反应式:物质转移(以生成葡萄糖为例):四、专有名词辨析1、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
2、净光合作用速率(强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可直接测得。
衡量量: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
3、呼吸作用速率:衡量量:O 2消耗量、CO 2产生量、有机物消耗量。
—2—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b :黄绿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素(含量约占3/4) 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含量排名:1 23 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红光 主要吸收: 蓝紫光CO 2+H 2O (CH 2O)+O 2光能叶绿体五、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光照强度、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CO 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3、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关系(1)黑暗 (2)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CO 2 吸收 (O 2CO 2 释放 (O 2光照强度CO 2放出CO 22()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4)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3—其他知识整理一、高中生物反应式1、光合作用2、有氧呼吸3、酒精发酵4、乳酸发酵5、醋酸发酵二、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暗反应)、高尔基体(形成纤维素:单糖→多糖) 三、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为消化液其中无消化酶,其消化方式为物理消化即:胆汁对脂肪颗粒起乳化作用。
高中生物 必修1 第5章 呼吸作用 (人教版最新)
![高中生物 必修1 第5章 呼吸作用 (人教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2828e86d168884868762d643.png)
•二氧化碳浓度
CO2浓度高于1%~10%时,需氧呼吸明显被抑制
应用:蔬果保鲜时,增加CO2的浓度可延长保鲜时间
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1.合成ATP,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 .有机物的分解以细胞呼吸为中心;
细胞呼吸产生的大量中间产物为各种物质的合成 提供原料、为各物质的转化提供条件
脂肪酸
脂肪
ATP ATP
2CH3COCOOH 不同酶
加4[H]
2C2H5OH+2CO2
2C3H6O3
无氧呼吸(厌氧呼吸)常见类型:
(1)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2CH3CH2OH + 2CO2 + 能量 (酒精)
植物果实内部 根在水淹时
代表: 酵母菌
(2)乳酸发酵
C6H12O6
酶 2CH3CHOHCOOH (乳酸)+ 能量 植物块根、块茎内部;种子胚萌发时
O2
甘油 单糖
糖 酵 解 ATP 丙 酮 酸
多糖
二 碳 化 合 物
柠檬酸 循环
[H]电子传递
H2O
蛋白质
氨基酸
课堂练习
1.在需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答案:B】 A.氧化葡萄糖生成丙酮酸 B.在电子传递链末端与氢结合生成水 C.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D.与丙酮酸反应生成NADH 2.在需氧呼吸过程中合成ATP最多的阶段是 【答案:D】 A.糖酵解 B.丙酮酸转变为二氧化碳 C.丙酮酸与水结合 D.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3.需氧呼吸产物二氧化碳中的氧和水中的氧 【答案:C】 A.都来自葡萄糖 B.都来自氧气 C.分别来自葡萄糖和水以及氧气 D.分别来自氧气和葡萄糖
4.动物肝脏细胞经离心分离后,将上清液(含细胞质溶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7830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7.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中,呼吸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关于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一、呼吸的定义和基本过程1. 呼吸是指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2. 呼吸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气(将含有氧气的空气吸入体内)、氧气在肺泡与血液中的交换、运送和释放、细胞内的氧气与有机物质之间的交换以及二氧化碳的排出。
二、呼吸的解剖结构和呼吸器官1. 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 鼻腔:具有滤除空气中的尘埃、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3. 喉: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
4. 气管:连接喉和支气管,其内有软骨环支撑,以保持气管的通畅。
5. 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进一步分支形成支气管树,最后分为细支气管进入肺组织。
6. 肺:由肺泡组成,具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用于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三、呼吸的调节机制1. 在体内,呼吸由呼吸中枢通过神经来调节的。
2. 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脑桥中,分为呼气中枢和吸气中枢。
3.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呼吸中枢调控呼吸的主要指标。
4. 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会增加呼吸动作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呼吸的能量与有机物的关系1. 呼吸作用是细胞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途径。
2. 当氧气充足时,有机物在细胞内发生分解反应,产生能量。
3. 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五、呼吸与发酵的关系1. 呼吸和发酵都是生物体为了产生能量而进行的代谢过程。
2. 呼吸是利用氧气对有机物进行完全氧化,产生大量能量,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3. 发酵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终产物根据类型不同而不同,可以是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六、呼吸与健康的关系1. 健康的呼吸系统能够保证人体充足的氧气供应,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
2. 吸烟、空气污染等不良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5ecb2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b.png)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为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生命活动,是维持生物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过程。
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呼吸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高一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它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维持生物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理过程。
2. 呼吸器官及其结构与功能(1)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
鼻腔通过滤尘、加湿和加热的作用使空气进入体内时更适合呼吸器官的需要。
气管、支气管和肺则是呼吸气体的传导和气体交换的重要部位。
(2) 肺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呼吸气体的交换主要发生在肺泡内。
肺泡内的氧气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被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而二氧化碳则从组织中通过血液输送到肺泡,经过呼出过程排出体外。
3. 呼吸作用的过程(1) 外呼吸是指从外界吸入氧气进入肺泡,再从肺泡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外呼吸过程中,氧气经过鼻腔、喉和气管进入肺部,然后通过支气管进入肺泡,与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发生气体交换。
此时,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
(2) 内呼吸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中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内呼吸过程中,氧气从血液中释放出来,进入组织细胞,与细胞内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而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反向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
4. 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在细胞内,氧气与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水和二氧化碳。
能量主要以三磷酸腺苷(ATP)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供各种生命活动使用。
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
5. 呼吸作用与运动在进行大强度运动时,人体需要更多氧气和能量供应,呼吸作用的速率和效率也会相应增加。
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使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增加,从而提供更多氧气供应给运动肌肉。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一)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一)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c47cb4f0029bd64793e2c87.png)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一)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的:1、呼吸作用的概念(B:识记)。
2、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理解)。
3、呼吸作用的意义(C:理解)。
4、无氧呼吸到有氧呼吸的进化(A:知道)。
教学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2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教学用具: CAI课堂教学设备、PowerPoint软件环境下CAI课件(或相关录像、挂图)。
教学方法:教师讲述、谈话与学生分析、归纳、质疑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第八节生物的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的概念二、呼吸作用的类型(一)无氧呼吸:乳酸发酵酒精发酵(二)有氧呼吸: 1、主要场所:线粒体。
2、过程:三个阶段:①葡萄糖→丙酮酸、少量氢、少量能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②丙酮酸→二氧化碳、大量氢、少量能量。
(场所:线粒体)③氢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场所:线粒体)(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三、呼吸作用的意义(一)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教学过程:(课件演示:细胞分裂、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生命现象。
)讲述: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
提问: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回答:糖类。
)提问:主要的供能物质是什么? (回答:葡萄糖。
)提问:脂类、蛋白质等能供给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吗? (回答:能。
)讲述: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
提问:呼吸作用、呼吸和呼吸运动相同吗?(简单比较三个概念,强化同学们对呼吸作用概念的了解后)强调指出:呼吸作用是生物活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
讲述:那么,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呢?(动画演示:地球形成初期原始海洋中微生物的生活景象。
)讲述: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的大气中没有氧。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呼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4631e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e.png)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呼吸作用呼吸作用:1、概念: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
(1)呼吸作用就是一种酶促发展水解反应。
虽名叫水解反应,不论有没有氧气参予,都可以称为呼吸作用(这是因为在化学上,存有电子迁移的反应过程,皆可以称作水解)。
存有氧气参予时的呼吸作用,称作有氧体温;没有氧气参予的反应,则称作无氧体温。
同样多的有机化合物,展开无氧体温时,其产生的能量,比展开有氧体温时必须太少。
有氧体温与无氧体温就是细胞内相同的反应,与生物体没有轻易关系。
即使就是体温氧气的生物,其细胞内,也可以展开无氧体温。
(2)呼吸作用的目的,是透过释放食物里之能量,以制造三磷酸腺苷(atp),即细胞最主要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比拟为氢与氧的燃烧,但两者间最大分别是:呼吸作用透过一连串的反应步骤,一步步使食物中的能量放出,而非像燃烧般的一次性释放。
在呼吸作用中,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透过数个步骤,将能量转移到还原性氢(化合价为+1的氢)中。
最后经过一连串的电子传递链,氢被氧化生成水;原本贮存在其中的能量,则转移到atp分子上,供生命活动使用。
植物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3)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
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重量的活细胞(组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氧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通常以“mg(μl)/(h?g)”为单位,表示每克活组织(鲜重、干重、含氮量等)在每小时内消耗氧或释放二氧化碳的毫克数(或微开数)。
呼吸速率的大小可反映某生物体代谢活动的强弱。
呼吸作用是由一系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所以温度对呼吸作用有很大影响。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8f56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8.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呼吸作为生物体内能量供给的重要途径,是高中生物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下面通过总结的方式,将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
1. 呼吸作用的定义及分类: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能量的过程,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
主要包括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发生地点和过程。
2.1 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三磷酸腺苷)2.2 有氧呼吸的发生地点:有氧呼吸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2.3 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氧化磷酸化。
- 糖解(糖的分解):在胞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三碳的酸,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 Krebs循环(三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通过一系列反应将三碳酸产生的NADH、FADH2进一步分解,产生少量的ATP、CO2和更多的NADH、FADH2;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链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NADH和FADH2的能量转化为大量的ATP,同时生成水。
3.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能量的过程,产生能量、乳酸或酒精。
主要包括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发生地点和过程。
3.1 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C6H12O6 → 2乳酸(动物细胞)或 2乙醇 + 2CO2(酵母细胞和植物种子等微生物)3.2 无氧呼吸的发生地点:无氧呼吸主要发生在酵母细胞、植物种子和人体肌肉细胞等无线粒体的组织中。
3.3 无氧呼吸的过程:无氧呼吸分为两段:糖酵解和乳酸/酒精发酵。
- 糖酵解:在细胞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三碳的酸,产生少量的 ATP 和NADH;- 乳酸/酒精发酵:乳酸发酵发生在动物肌肉细胞中,将产生的 NADH 还原为 NAD+,生成乳酸;乙醇发酵发生在酵母细胞等微生物中,还原副产品 NADH,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高三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三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3bb86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b.png)
高三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
在高三生物学中,学生们学习了呼吸作用的知识点,了解了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器官、呼吸作用与能量以及呼吸作用的调节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将氧气与有机物质反应产生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
在吸入氧气的过程中,经过呼吸系统,氧气进入到肺泡,然后通过肺泡膜与毛细血管膜相接触,氧气通过扩散进入到血红蛋白中,从而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中。
在细胞内,氧气与葡萄糖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和产生二氧化碳。
而二氧化碳则通过血液流回到肺泡,从而被呼出。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腔、气管、气管两侧的支气管、肺泡和肺组织。
鼻腔是空气进入人体的第一站,它能够帮助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并加湿和温暖进入的空气。
气管是连接鼻腔和支气管的管道,它带领空气进入到肺部。
而肺泡是呼吸过程中的关键组织,它通过肺泡膜与毛细血管膜的接触,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肺组织是由许多包含肺泡的小囊状结构构成的,它具有扩大肺部表面积、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的功能。
呼吸作用与能量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
通过呼吸作用,有机物与氧气的反应产生了能量。
这个过程主要是由葡萄糖与氧气相互作用产生的。
在高三生物学中,我们学到了葡萄糖分解的过程,即葡萄糖被分解成为三个碳酸分子,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这个过程同时也产生了乳酸,当氧气供应不足时,细胞无法进行氧化分解过程,乳酸堆积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最后,我们来探讨呼吸作用的调节。
呼吸作用的调节主要是由神经和激素两个方面完成的。
其中,神经调节是通过呼吸中枢-延髓,对肺泡容积、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进行调整的。
当人体锻炼或身体状况改变时,神经系统会对呼吸器官发出指令,以使呼吸适应变化的需要。
而激素调节主要是通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来对呼吸进行调节。
当身体面临危险或紧张时,肾上腺素会加快呼吸和心跳,并使肺部的血管扩张,以增加氧气的供应。
高一必修一生物呼吸作用笔记
![高一必修一生物呼吸作用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0ee81c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a.png)
高一必修一生物呼吸作用笔记生物呼吸是指生物使用氧气,将氧化能量转化为有特定形式的有机物的过程。
这是维持生命的一项重要的代谢活动,是提供能量的主要途径。
生物呼吸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反应性系统,由两个过程组成:气体交换和氧化还原反应。
生物体从呼吸器官(肺或皮肤)吸入氧气,并把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排出体外。
这就是气体交换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细胞内的氧分子当做氧气的供体,参与氧化脂肪酸或糖分子,经辅酶A和辅酶A2的辅助,释放出大量的肌醇、氢离子、热量和二氧化碳,还原性的能量如ATP,NADH和FADH2也被消耗掉。
生物呼吸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即受限呼吸和全势呼吸。
受限呼吸以有机物乙酰辅酶A为氧化剂。
在这种过程中,ATP仅产生氢离子和电子,但没有产生氧气,因此不能维持持续的代谢过程,只能被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能量需求。
受限呼吸通常发生在缺氧的条件下,如缺氧时微生物所采用的受限呼吸。
全势呼吸是指将细胞内氧分子用来氧化有机物,释放高能量的原子组件,交换细胞外氧分子。
这是最常见的呼吸形式,发生在正常的氧含量条件下,此时ATP的生成源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同时产生的氧气。
这种呼吸反应通常由氧化糖、脂肪酸或氨基酸等有机物驱动,可以产生大量的ATP。
生物呼吸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提供了生物体内消耗大量能量的所有活动的能量保证;二是它维持了生物体内水、酸碱平衡;三是它是催化反应中重要的能量供应和氧气消耗来源。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生物呼吸具有至关重要的生命功能,不仅起着维持生命的重要作用,而且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
只有了解生物呼吸的基本原理,才能采取恰当的措施维护生命的健康,保护生物群落。
呼吸作用(高中生物)
![呼吸作用(高中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5d1bffd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4e.png)
细胞呼吸(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 的过程。
拓展:①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最常直接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
②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反应物是葡萄糖,产物是丙酮酸和[H]。
③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反应物是丙酮酸和水,产物是CO2 和[H]。
④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反应物是O2 和[H],产物是H2O。
⑤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比较: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反应物主要是C6H12O6 丙酮酸+H2O [H]+ O2产物丙酮酸+[H] CO2+[H] H2O释放能量少量少量大量(2)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拓展:①高等植物在水淹时,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
②马铃薯、玉米胚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③高等动物和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④无氧呼吸生成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 2 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反应式:C6H12O6 2 C3H6O3(乳酸)+少量能量;⑤无氧呼吸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有氧呼吸二、三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物质变化和场所不同。
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有:在冬季通过温室、大棚为农作物提供合适的温度;种植阴生植物要遮荫;通过合理密植、套种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
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对稻田举行定期排水,防止水稻幼根因缺氧而腐烂;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适当摘除老叶、残叶。
拓展:①热点:测定光合速率必须在光下进行,测定呼吸速率必须在暗中进行。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dc373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2.png)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一、高中生物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体和动物体内细胞利用氧来氧化食物,释放能量,产生热量和碳酸,这一过程叫做新陈代谢和营养代谢,主要由呼吸酶系统(也称呼吸链)完成。
2、呼吸作用分为内源性呼吸作用和外源性呼吸作用两种:内源性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体和动物体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糖类等)
为原料,通过呼吸酶系统将氧补充到细胞内,以提供能量,进行新陈代谢及营养代谢,生成热量和碳酸。
外源性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体和动物体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外源氧(如氧气)为原料,直接通过呼吸酶系统产生能量,进行新陈代谢和营养代谢,释放热量和碳酸。
二、高中生物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体在光作用下,利用外源氧 (如氧气)和水分,将二氧化碳氧化为糖类物质,发生的生命活动。
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作为植物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光合作用也可以分为内源性光合作用和外源性光合作用两种:内源性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体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和可见光作用下,利用植物体内部的糖类物质及水分,将太阳光中的二氧化碳氧化为糖类物质,发生光合作用;外源性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体在受到太阳光的作用下,利用外界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外界的水分,将太阳光中的二氧化碳氧化为糖类物质,发生光合作用。
- 1 -。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细胞呼吸 PPT课件 图文
![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细胞呼吸 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a24f493968011ca200910b.png)
1mol葡萄糖无氧呼吸(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196.65KJ
无氧呼吸 的能量,有61.08KJ用于合成ATP
其余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用于维持体温 哪种呼吸方式产生能量多?能够合成多少molATP?用途? 效率?
设计实验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无关变量 呢?
如何检测是否有CO2和酒精生成? 怎样创造有氧和无氧条件?
设计实验
其他
自变量 变量
氧气 的有无
因变量
无关变量
CO2 和酒精 的生成
反应物的量、
反应时间、 pH、温度、 酵母菌的活性
设计实验
如何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正常生活? 条件适宜(25~35℃ ,pH3.0-7.5) 给予充足的养料(葡萄糖溶液)
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 之一。
小实验
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 母,进行搅拌。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 明的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内加一些 温开水。
实
实
验
验
前
后
提出问题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 CO2? 如果都能产生,两种条件下产生的CO2是否一样 多?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如果都能产生,两种条件下产生的酒精是否一样 多?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 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 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生物的呼吸作用
![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生物的呼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dce8d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44.png)
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生物的呼吸作用名词: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数项氧化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全盘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投资过程。
3、无氧呼吸:细胞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客观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乙烯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触发少量能量的整个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惰性呼吸。
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有机体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细胞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会带来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可溶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骨髓(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科合位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吞咽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分解代谢中同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氨基酸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高中生物必修一生物的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生物的呼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7b38daa58da0116c174951.png)
第八节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目的1.呼吸作用的概念(B:识记)。
2.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理解)。
3.呼吸作用的意义(C:理解)。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2)呼吸作用的意义。
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教学过程【板书】呼吸作用的概念生物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作用的意义【注解】与光合作光合作用:无机物−−光能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过程虽相反−→−用的关系呼吸作用:有机物−−→−有氧或无氧分解无机物或简单有机物但不是简单的逆转−−−(释放能量)一、有氧呼吸(一)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要点:条件、反应物、反应程度、产物、能量多少)(二)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能量(三)过程及场所(注意三种原料参与反应的阶段,两种产物生成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反应场所)1.C6H12O6−→−酶2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6H2O−→−酶6CO2+20[H] +少量能量线粒体3.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过程图解:反应物与产物各在哪个阶段参与反应;各阶段的场所;[H]和ATP的产生阶段] (四)能量利用1.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1mol葡萄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能也是2870KJ;所以或认为每mol葡萄糖所含化学能为2870KJ)2.能量利用率=1161÷2870≈40.5%(较多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例析】.有氧呼吸过程中,CO2的产生和氧气参与反应分别发生在(B)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D.都在第三阶段二、无氧呼吸(一)概念: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576cc23561252d380eb6eed.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1.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产生的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3-磷酸甘油酸B.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中一些特殊分子携带氢原子进入阶段CC.阶段A和阶段B产生的物质④指的是NADPHD.合成物质③有关的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变式训练1】在需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A.ATP B.CO2 C.H2O D.[H]【变式训练2】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中含碳物质的变化是葡萄糖丙酮酸CO2,其中①②表示两个阶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中产生[H]较多的是②B.①和②产生的[H]都用于生成H2OC.①和②是需氧呼吸中释放大量能量的阶段D.①和②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变式训练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糖酵解,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B.通过电子传递链,携带氢的特殊分子与氧结合生成水C.1分子葡萄糖中的能量大约是30分子ATP中的能量D.1分子葡萄糖和2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后释放的能量不同厌氧呼吸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后被分解B.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C.剧烈运动时CO2的产生与厌氧呼吸无关D.产生A TP时伴有氢的生成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比较1.关于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1 / 7A.都能产生丙酮酸B.都有能量释放,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C.都能发生有机物的分解D.都能产生CO2和H2O【变式训练1】如图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假设以葡萄糖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A.AC 段需氧呼吸的速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B.CD 段需氧呼吸不再进行,血液中乳酸急剧上升C.AD 段肌肉细胞CO2 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 消耗量D.乳酸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变式训练2】人体骨骼肌细胞分别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进行细胞呼吸,葡萄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是( )A.等于1、小于1B.等于1、大于1 C.小于1、小于1D.等于1、等于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B.第一、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顺利进行直接供能C.人剧烈运动后,产生酸痛是由于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D.是否产生CO2可以作为区分人体细胞进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标志呼吸类型判断下面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底物都为糖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B.乙装置有色液滴不移,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对照实验【变式训练1】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和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A.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①②B.若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①④C.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①②和①③D.反应①②在人体细胞的细胞溶胶和线粒体进行,反应①③在酵母菌的细胞溶胶进行【变式训练2】某同学为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设置了如图装置两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1. )(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33- 磷酸甘油酸为糖酵解,该阶段产生的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阶段BBC 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中一些特殊分子携带氢原子进入阶段.阶段CABNADPH 产生的物质④指的是.阶段和阶段D .合成物质③有关的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1 () 】在需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变式训练A.ATP BCO CHO D[H]...222 CO2,其中①②表示【变式训练丙酮酸】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中含碳物质的变化是葡萄糖) (两个阶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H2O[H] B A[H] 都用于生成.①和②中产生.①和②产生的较多的是②DC .①和②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①和②是需氧呼吸中释放大量能量的阶段3 )【变式训练】下列有关人体细胞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糖酵解,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B.通过电子传递链,携带氢的特殊分子与氧结合生成水ATP130C中的能量分子葡萄糖中的能量大约是.分子12D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后释放的能量不同.分子葡萄糖和厌氧呼吸)(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后被分解CCO DTPA时伴有氢的生成.剧烈运动时的产生与厌氧呼吸无关.产生2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比较)1.(关于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7/ 1A BATP 中.都能产生丙酮酸.都有能量释放,部分能量转移到C DCO2H2O 和.都能产生.都能发生有机物的分解1】如图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假设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变式训练)(作用的底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AC A段需氧呼吸的速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CD B段需氧呼吸不再进行,血液中乳酸急剧上升.O2 CO2 CAD 消耗量.的产生量始终等于段肌肉细胞D.乳酸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2】人体骨骼肌细胞分别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进行细胞呼吸,葡萄糖分解过程中【变式训练)摩尔数的比值分别是( 产生的CO摩尔数与消耗的O22D BC A 1、等于1、大于1 .等于.小于.等于1、小于11、小于11.等于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BA.第一、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顺利进行直接供能.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C.人剧烈运动后,产生酸痛是由于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D CO可以作为区分人体细胞进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标志.是否产生2呼吸类型判断)下面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底物都为糖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B.乙装置有色液滴不移,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3D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对照实验.,1下列叙述错误【变式训练】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和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的是(.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A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①②B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①④C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①②和①③D .反应①②在人体细胞的细胞溶胶和线粒体进行,反应①③在酵母菌的细胞溶胶进行2A处放置一定质量的马铃【变式训练】某同学为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设置了如图装置两组。
甲组中BNaOHA处放置等量的马铃薯块茎,中装有一定量的薯块茎(厌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溶液;乙组中B中装有等量的蒸馏水。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不考虑气体水溶性、温度等因素对液滴移动的影响,( )设底物为葡萄糖)。
下列叙述正确的COHOA 和酒精.马铃薯块茎需氧呼吸的产物有、22BCO量.甲组液滴的移动情况可反映马铃薯块茎呼吸产生的2 C.甲、乙两组液滴均可以左移或不移动D.若甲组液滴左移,乙组液滴不移动,不能确定马铃薯块茎的呼吸方式呼吸作用应用)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机物的氧化放能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低温、无氧、干燥条件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 DC .透气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需氧呼吸.在炎热环境中,细胞呼吸将显著减弱以减少产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变式训练】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A.长期处于水淹的玉米植株易烂根是因为厌氧呼吸产生了酒精B.农田适当松土改善根部细胞氧气供应C.为了提高乳酸发酵的效率,应在乳酸发酵前提供氧气促使乳酸菌进行大量繁殖。
D.需氧呼吸时细胞溶胶中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能力提升1.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BCO ACO 的场所只有线粒体.产生.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和水22C .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细胞溶胶中被乳酸脱氢酶还原D .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运输到肾脏再生成葡萄糖7/ 32.如图表示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气体交换的相对)(值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R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需氧呼吸受抑制.曲线QPB点只进行有氧呼吸.点只进行无氧呼吸,CQ点的对应浓度,更有利于水果的运输.氧浓度应调节到BCDAB段的距离等长,此时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于厌氧呼吸段与.若图中的1l3C0248h℃.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后,贮藏在温度为处理℃的冷库内。
另一份则始终在02C0210吸收量,计天定时定量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的冷库内贮藏。
从采后算起每释放量和(假设下列叙述与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是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呼吸作用的底物都为糖)(1A,表明蓝莓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比值大于C02B20处理组.第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40C天对照组蓝莓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第CO2D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厌氧呼吸.贮藏蓝莓前用4最后转变成蔗糖,然后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油料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 )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BA ATP .由脂肪储存能量不利于胚的生长和发育.琥珀酸在线粒体内转变为苹果酸的过程形成了大量DC分子葡萄糖组成2.1真叶长出之前.油料种子萌发初期(),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分子蔗糖由5吸收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OCO释放量和、.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22)( 确的是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氧浓度为A.a B5/6 时,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呼吸总量的.氧浓度为b C.氧浓度为c时,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释放的CO量相等2D时,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量相等.氧浓度为d) ( 6 .温度对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A.段,温度升高促进了线粒体内的糖酵解过程b-cB.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bC点时,氧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DCATP中点时,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贮存在.7.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释放量和O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22()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点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a是最适合贮藏该植物的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8.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缩纤维和慢缩纤维两种。
快缩纤维负责剧烈运动,如举重、短跑,易产生酸痛感觉,慢缩纤维负责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快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多,需氧呼吸能产生大量乳酸和ATPB.慢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多,需氧呼吸不产生乳酸,产生的ATP也少C.快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少,主要依靠糖酵解产生ATP供能,会产生大量乳酸D 供能ATP.慢缩纤维含有的线粒体多,主要依靠糖酵解产生9.(RQ=CO2/O2)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某小放出的吸收的量量呼吸熵,(),实验结组以某植物非绿色器官为材料与呼吸熵的关系研究其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氧气浓度,()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熵越大,细胞需氧呼吸越强,厌氧呼吸越弱ABB点时大点需氧呼吸强度比.CC 点以后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D .某些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10.细胞癌变的起因不仅涉及在身体上基因的突变,大量证据表明,几乎所有肿瘤细胞线粒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或功能缺陷.112分别为电镜下观察到的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和图(显示大部分癌细胞线粒体缺少)图_______________,对葡萄糖需求量增,导致需氧呼吸(阶段)减弱,而厌氧呼吸增强,产生大量凸起的加.7/ 52)为研究癌症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将正常乳腺细胞的线粒体分别导入正常乳腺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中,(33H1H﹣胸腺嘧啶用于合成细胞摄取﹣胸腺嘧啶的量处理如表所示,分别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摄取(DNA).检测处理组号组别将正常乳腺细胞的线粒体导入正常乳腺细胞实验组1_____.对照组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3H ﹣胸腺嘧啶的摄取量将正常乳腺细胞的线粒体导人乳腺癌细胞实验组2未导人线粒体的乳腺癌细胞对照组1表_____3)随导入正常线粒体浓度的增加,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推测原因是.(乳腺癌正常乳41倍浓度正常线倍浓度正常线导入导入粒体的乳腺癌细胞粒体的乳腺癌细胞细胞腺细胞+++ ++++++葡萄糖转运蛋白含量2表4_____ .()通过该研究,试想癌症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呼吸作用答案需氧呼吸过程1.B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1A 】【变式训练2C 】【变式训练3D 】【变式训练厌氧呼吸A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比较1.D1B 】【变式训练2D【变式训练】2.D呼吸类型判断C1 B 】【变式训练2D】【变式训练呼吸作用应用B D 【变式训练】能力提升1-5 BBCCB 6-8 BDC9.D10.嵴第三(第二、第三)阶段乳酸DNA增殖未导入线粒体的正常乳腺细胞导入正常线粒体使癌细胞有氧呼吸增强,癌细胞对葡萄糖需求量降低,摄取的葡萄糖量降低设计线粒体靶向药物,修复癌细胞线粒体;在癌症早期对线粒体进行药物干预,防止更多线粒体损伤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