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单选
第一章1. 下面哪个属于影响劳动关系的技术环境(B、产品生产工序和方式)2。
合作和冲突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以下哪项?(A、合作的根源的作用能够部分的抵消冲突的根源的影响,却不能完全化解冲突本身)3. 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是(D、冲突和合作)4。
在投入—-产出模式中,投入是指(C、冲突)5。
产业关系系统的作用是要将冲突的没有发展成为(A、暴力)之前转化为某种形式的合作,以维护市场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6. 在从“冲突”到“稳定"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渠道就是双方通过谈判和相互妥协对劳动关系进行调节,这样就把冲突转化成了规范各种就业组织的规则,这种劳动关系的调节模式成为(B、投入——产出模式)7。
管理方与劳动者合作与冲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D、经济利益)8. 下列选项不属于员工的三大关系力量的是(B、抵制)9。
下列不属于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的是(C、同工会或工会代表进行集体谈判)10. 由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所组成的组织就是所谓的(A、就业组织)11。
(A、经济利益)是管理方与劳动者合作和冲突的最主要的原因.12. 下列不属于管理方关系力量的是(D、征罚)13. 在投入——产出模式中,产出指(A、管理规则)第二章1. 新保守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A、效用最大化)2. (C、管理主义学派)认为冲突的根源在于雇员认识到自身始终处于管理权力的从属地位. 3。
“减少政府税收,强调发挥市场规律对工人收入的作用”是(A、新保守派)学派的观点。
4。
(B、激进派)认为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管理者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5. “强调劳动法、工人代表制度和工会,劳工运动”是(D、自由改革主义学派)6。
(A、工业资本主义理论)的鼻祖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7. 认为市场化是解决效率与公平两大问题的最佳途径的是(D、新保守派)8. 新保守派对工会的态度是(A、对经济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第十五章劳动合同管理与特殊用工-第二节: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二)
1.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提前30天或支付一个月工资、裁员)①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②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③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④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⑤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2.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
1)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2)3)经济师后续课程获取务必加QQ群:606363113,课程或必过押题购买唯一联系QQ1375172691 其他渠道均为倒卖不保证售后!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4)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依法执行。
5)医疗期(1)概念: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疗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2)职工医疗期的期限规定(3)医疗期延长的规定医疗期期间,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包括在内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二十四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3.《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例题:多选】劳动者有()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A.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B. 女职工在哺乳期的C. 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D.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E.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答案】ABCD【解析】E属于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过失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劳动管理条例
劳动管理条例劳动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优化劳动环境,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国内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第三条劳动关系应遵循公平、公正、合法、协商及谅解原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第四条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二)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三)劳动报酬形式和支付方式;(四)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五)劳动条件、安全保障和劳动保护;(六)劳动合同的期限和解除条件;(七)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八)其他双方共同协商确定的内容。
第六条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原件,并在用人单位存档备查。
第七条劳动合同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法律公序良俗。
第三章劳动报酬第八条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以劳动合同为基础,足额支付,并按时发放。
第九条劳动报酬应当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待遇等各项收入。
第十条劳动报酬的计算应当遵守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并尊重劳动者的劳动价值。
第四章劳动时间和休假第十一条劳动时间应当按照国家劳动法规定进行安排,不得违反工时制度。
第十二条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并且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第十三条劳动者连续工作7天后应当享受至少24小时的连续休息。
第十四条劳动者应当享受法定节假日和年休假。
第五章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职工福利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各类福利待遇,如职工医疗、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
第六章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劳动者能够安全、健康地工作。
劳动合同法全文 劳动合同法完整版汇总(一)2024
劳动合同法全文劳动合同法完整版汇总(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关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权益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第三条劳动合同双方自愿平等订立。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限制劳动者携带劳动合同,罚款,处驳回聘任或者解雇;更改劳动合同有关内容或者解雇劳动者,依法承担责任。
第四条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书面确认。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期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享有其工作的劳动报酬。
第六条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如实向劳动者说明下列事项:(一)劳动合同的名称、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二)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等;(三)法律、法规和罢工的规定;(四)用人单位的工作规章制度;(五)劳动纪律;(六)其他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的事项。
第七条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产生法律效力。
第八条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自行终止:(一)劳动者要求终止劳动合同;(二)劳动者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资料造假的方式取得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届满或者按期解除;(四)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五)劳动者死亡或者宣告死亡。
第九条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届满,劳动合同不终止,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该合同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第十条劳动者为了生育、哺乳、看护生病的子女等正当理由,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的,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十一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同意的,劳动者可以解除该合同。
第十二条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没有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通知用人单位限期支付。
用人单位逾期未支付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劳动合同中不得约定加重劳动者的责任和用人单位减轻责任的条款。
2021年版全文:劳动合同法
2021年版全文:劳动合同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适用本法。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范,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实现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七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权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变更合同内容。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文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文解读一、前言在当今社会,劳动法是最基本的劳动法规,它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了劳动关系,同时也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资源。
本文将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进行全文解读,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部法律。
二、《劳动法》全文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关系,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评述:本条为《劳动法》的总则,旨在说明《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和意义。
通过完善和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可见《劳动法》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而制定的。
第三条:劳动者在受用劳动的报酬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向其支付正当的劳动报酬。
评述:这一条款强调了劳动者的权利,即在享受劳动报酬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正当的劳动报酬。
这里所提的“正当的劳动报酬”,不仅包括工资、奖金等直接报酬,还包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体现了劳动者的全面权益。
【第二章用人单位】第十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减少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按劳动的数量、质量和所从事的工种确定。
评述:这一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不能减少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强调了劳动报酬应该按劳动的数量、质量和工种来确定。
这表明了用人单位在支付劳动报酬时应当注重劳动的实际贡献和价值,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因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关系等活动中,不得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评述:这一条款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关系等活动中,不能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这体现了用人单位在办理相关事务时应当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权利,规范了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的处理。
【第三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第十五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协议。
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未采取书面形式的,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评述:本条规定了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并强调了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法(全文)
劳动合同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保障社会稳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劳动制度,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第三条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第四条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第五条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依法平等自愿原则。
第六条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条件等。
第七条劳动报酬的支付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
第八条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工作地点和工作任务。
第九条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
第十条劳动合同可以根据双方协商一致,提前终止。
第十一条劳动合同一方提前终止的,应当提前通知对方。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解除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
第十三条劳动关系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或者诉讼解决。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
第十五条劳动者应当按照约定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履行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劳动者享受休息休假的权利。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劳动者有权参加职工代表大会。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劳动保护制度。
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不支付劳动报酬或者侵犯劳动者权益的;2.拖欠劳动者工资的;3.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无理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二十三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职业道德的;2.严重失职,经处理后仍不改正的;3.经劝告仍拒不改正的。
第二十四条劳动合同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履行的,可以解除。
第二十五条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应当依法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024劳动合同法全文最新版(优秀)(范本文)
2023劳动合同法全文最新版(优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宪法和现行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劳动合同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关的其他活动。
第三条(定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书面协议。
第四条(平等自愿)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
第五条(合同优先)劳动合同的内容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主协商确定。
劳动合同不得与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劳动保障政策相抵触。
第六条(激励就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劳动者享有就业的机会,并提供平等、公正的就业环境和机会。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七条(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确定用工需求,提供与用工数量、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并向劳动者开展公开招聘。
第八条(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应当如实提供与工作岗位要求相符的简历和能力证明,并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面试、考核等程序。
第九条(试用期)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期间,劳动者享有与正式职工相同的权益和待遇。
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第十一条(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签订,并经双方确认后生效。
第十二条(公示和备案)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公示招聘信息,劳动部门应当及时备案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
第三章劳动报酬第十三条(劳动报酬的确定)劳动者的工资应当与其劳动价值相符,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第十四条(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支付方式将劳动报酬支付给劳动者,不得拖欠或减少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按照公正合理的原则调整劳动报酬。
劳动关系
第一章1、劳动——指人们运用自己的劳动能力,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2、具体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3、一般来说,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是指私有经济中的劳动关系,它反映的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
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的含义或性质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4、劳动关系的主体:⑴员工⑵员工团体⑶管理方⑷雇主协会⑸政府5、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⑴合作⑵冲突⑶力量⑷权力第二章1、西方劳动关系分为四个阶段:⑴自由竞争时期⑵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时期⑷二战至今的历史时期2、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⑴劳动关系的建立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⑵劳动关系的确立是通过契约的形式认定的⑶劳动集体组织在劳动关系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⑷劳动关系的是指仍然是对抗性的3、经典作家笔下的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关系有:⑴平等的劳动关系⑵合作的劳动关系⑶不体现任何身份差别的劳动关系⑷主体发生在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4、中国特色的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⑴就利益关系而言是在利益分化的同时仍然以利益一致为取向;⑵就运行机制而言,在市场机制的总体要求下,政府干预、人际关系和社会传统仍然会有相当的作用;⑶就文化特色而言,在开始注重个人和群体价值实现的情况下,仍然以追求社会和谐一致为主要的文化价值标准。
5、股份制劳动关系的特点:⑴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主体身份比较清晰。
⑵劳动关系的运行及关系处理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
第三章1、当代劳动关系理论⑴新古典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理论:认为市场是决定就业状况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工会或工会活动并不是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甚至认为工会或工会活动对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副作用或反面影响。
特点:①忽视或贬低工会的作用②开始关注劳动关系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作用和特征⑵新制度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⑶人事管理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⑷组织行为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2、影响劳动关系运作的因素:⑴环境因素:①经济因素②技术因素③政治和法律因素④思想意识因素⑵工作场所因素:①工作场所的技术②预算和市场力量③工作场所的管理④所有制和企业的思想⑶个人因素第四章1、基本需要——也称必不可少的需要。
劳动法案实施条例【全文】
劳动法案实施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条例目的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实施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实施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解除和终止,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补偿、劳动争议的处理等活动。
第二章劳动关系的建立第三条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采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的标准文本。
第四条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 劳动合同期限;4.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 劳动报酬;7. 社会保险;8.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变更第十条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一条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变更劳动合同:1. 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2. 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发生变化;3. 劳动合同期限发生变化;4. 劳动报酬发生变化;5.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劳动关系的解除和终止第十五条劳动合同的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2.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3.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4.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5.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劳动合同法(全文)
劳动合同法(全文)《劳动合同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劳动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境内用工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第三条劳动用工行为应当遵循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
第四条国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健全与劳动合同制度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完善劳动合同的标准化条款。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协议,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公开原则。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面谈,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达成就业意向。
第九条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自劳动者就业起,即建立劳动关系。
(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二)劳动合同期限;(三)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五)劳动报酬和支付方式;(六)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七)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八)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的终止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办理。
第三章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对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进行公告或者告知。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共同协商确定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五条劳动合同约定劳动报酬可以按小时、日、周以及完成一定工作量等方式计算。
第十六条劳动者在劳动报酬中享有合理的经验、资历和技能职务津贴等。
第四章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第十七条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带薪休假,年度休假的天数根据劳动者连续工作年限确定。
第十九条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丧假、婚假和其他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休假期间,应当享受带薪休假。
劳动关系教案
劳动关系Industrial Relations课程编号:学时:32 学分:2课程性质:选修选课对象:管理类、法学类专业内容提要:本课程通过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和梳理,全面系统的反映了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理论、制度、模式、理念、实务及最新动态,为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制度、立法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务实的操作性方案。
对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关系协调体系,预防和应对劳动关系问题最尖锐时期的情况,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推荐教材:《劳动关系》程延国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参考书:《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陈恕祥杨培雷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劳动关系》祝晏君主编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1年《劳动关系》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代倩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通过对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新的劳动关系理论、制度、模式、理念、实务等知识的介绍,使同学们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本质、作用、特点等知识有比较详尽的了解,并进而分析我国的劳动关系的现状、调整方向、调整模式等,深入了解目前的社会政策的制定背景及原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希望同学能较全面的掌握劳动关系的理论知识,明了其在实践中的重大作用,并能灵活运用劳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实际中的案例,深入探寻社会政策和社会现象背后的利益纠结,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三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前置课程,其研究范围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博奕论、管理学等内容,是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敲门砖。
学习了本课程,才能从根本上明白采取目前的劳动政策的原因,才能解释市场经济离不开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原因,才能阐释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必要性。
所以,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础课程。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重点和难点:劳动关系的概念、性质和表现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核心概念知识点:劳动关系的概念、表现形式1.劳动关系的概念2.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第二节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类型知识点:划分劳动关系类型的依据1.劳动关系的性质2.劳动关系的类型第三节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知识点: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1.经济环境2.技术环境3.政策环境4.法律和制度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6.影响劳动关系的五个环境要素综述第四节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知识点:“产业关系系统”模式1.“投入—产出”模式2.“产业关系系统”模式3.对“产业关系系统”的改进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重点和难点: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思想新保守派的劳动关系理论第一节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知识点:正统多元论学派1.各学派的主要观点2.各学派观点的比较第二节劳动关系理论溯源知识点:工业主义理论工业资本主义理论1.劳动关系理论2.马克思与资本主义理论3.埃米尔·迪尔凯姆与工业主义理论4.马克思·韦伯和工业资本主义理论5.小结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重点和难点:冲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一节冲突的根源知识点:冲突的根本根源1.冲突的根本根源2.冲突的背景根源第二节合作的根源知识点:合作的根源1.被迫2.获得满足第三节冲突与合作知识点:双方权利义务的协商1.罢工2.冲突的其他形式3.双方权利义务的协商4.应对行为第四节沟通与共同协商知识点:沟通的主要内容共同协商的作用1.沟通2.共同协商第五节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知识点:文化因素的解释1.文化因素的解释2.非文化因素的解释3.冲突与合作的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重点和难点:劳动发展的一般规律世界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第一节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知识点:该时期的劳动关系的特点1.时代背景2.斯密的管理思想3.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4.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第二节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知识点: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1.时代背景2.科学管理理论3.该时期的劳动关系4.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第三节冲突的制度化知识点: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1.背景2.行为科学理论3.劳动关系的制度化4.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第四节成熟的劳动关系知识点: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1.背景2.现代管理学的发展——“管理理论的丛林”3.成熟的劳动关系4.该时期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第五节新的矛盾和问题知识点:劳动关系的新变化1.经济和组织发展的背景2.劳动关系的新变化第五章管理方重点和难点:管理方的概念管理方的角色和作用管理方的策略和实践第一节谁是管理方知识点:管理方的概念1.管理方的概念2.雇主协会第二节管理方的角色和作用知识点:各种理论的主要内容1.新古典经济理论2.权变管理理论3.劳动过程理论4.利益相关者理论5.决策过程理论6.战略选择理论第三节管理模式与策略知识点:自主/合作管理模式1.企业管理模式2.独裁/剥削管理模式3.集权/宽容管理模式4.自主/合作管理模式第六章工会重点和难点:工会的职能与行为方式工会民主劳资合作第一节工会的概念知识点:工会的内涵1.工会的内涵2.工会的结构分类3.工会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工会承认知识点:工会承认的含义和方式1.工会承认的方式2.法定工会承认3.工会化的原因第三节工会的职能与行为方式知识点:工会的职能1.工会的职能2.工会的职能分类及其理论3.工会的行为方式第四节工会的组织结构知识点:工会组织结构的定义工会民主1.工会组织结构的定义2.地方工会3.全国性工会4.工会民主第五节劳资合作知识点:劳资合作的方式1.劳资合作框架2.劳资合作的方式第七章政府重点和难点:政府的角色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政府的劳动关系战略第一节政府的角色知识点:政府的作用政府的角色1.政府的作用2.政府的角色第二节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知识点:管理主义政府理论正统多元论政府理论自由改革主义政府理论1.新保守主义政府理论2.管理主义政府理论3.正统多元论政府理论4.自由改革主义政府理论5.激进主义政府理论第三节政府劳动关系策略与实践知识点:政府劳动关系实践1.模型框架2.劳动关系模式3.政府劳动关系实践第八章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重点和难点:劳动法如何调整劳动关系第一节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知识点: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1.劳动法的概念和功能2.劳动法的本质和特征3.劳动法律类型及主要法案4.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5.国际劳动立法第二节工资的法律保障知识点:工资的法律保障最低工资制度1.工资的法律定义2.工资支付的原则3.工资的法律保障4.最低工资制度第三节工作时间和加班加点知识点:工作时间法规加班加点的概念1.工作时间立法2.工作时间法规3.加班加点4.休息休假法规第四节工作场所的规则知识点:劳动就业标准劳动安全与卫生1.劳动就业标准2.女工保护标准3.未成年工保护标准4.劳动安全与卫生第九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重点和难点: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内容劳动合同的无效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第一节劳动合同法概述知识点:劳动合同的概念1.劳动合同的概念2.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3.劳动合同的种类4.劳动合同立法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订立知识点: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和处理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条款1.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2.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3.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和处理4.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条款5.劳动合同的形式第三节劳动合同的变更知识点:条件1.概念2.条件3.程序第四节劳动合同的解除知识点:解除条件和程序1.双方协商解除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3.劳动者单方解除4.解除合同的程序第五节劳动合同的终止与续订知识点: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1.劳动合同的终止2.劳动合同的续订第六节法律责任知识点: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1.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2.劳动者的法律责任第十章工业民主:员工参与管理重点和难点:员工参与的理念与意义衡量员工参与的标准员工参与管理的形式第一节员工参与概述知识点:员工参与管理的概念如何衡量员工参与1.员工参与管理的概念2.如何衡量员工参与3.员工参与管理的必要性4.员工参与管理的意义第二节员工参与的理念知识点:以人为本企业文化1.以人为本2.能本管理3.企业文化4.培训第三节员工参与管理的形式知识点:员工持股计划工人董事、工人监事制度1.目标管理2.质量圈3.员工持股计划4.沟通5.职工代表大会6.工人董事、工人监事制度第十一章惩处与申诉重点和难点:热炉规则与渐进性处罚申诉和仲裁程序的评价第一节如何实施惩处知识点:惩处的含义及原因惩处的方式1.惩处的含义及原因2.惩处的程序及过程3.惩处的方式第二节申诉及申诉仲裁知识点:申诉程序仲裁程序1.申诉及其种类2.申诉程序3.仲裁程序第三节对申诉和仲裁程序的评价知识点:申诉和仲裁程序的缺陷可能的选择和对策1.申诉和仲裁程序的职能2.申诉及仲裁程序的缺陷3.可能的选择及对策第十二章劳动争议处理重点和难点:劳动争议的仲裁与诉讼第一节劳动争议概述知识点:劳动争议处理的目的1.劳动争议的概念2.劳动争议的种类3.劳动争议的范围4.劳动争议的特征5.劳动争议处理的目的6.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7.劳动争议的调整方法第二节劳动争议调解知识点:调解案件的受理范围调解的程序和期限1.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2.劳动争议调解的机构3.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4.调解案件的受理范围5.调解的程序和期限第三节劳动争议仲裁知识点:仲裁参加人仲裁案件的管辖仲裁时效仲裁的程序和期限1.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2.劳动争议仲裁的机构3.仲裁参加人4.仲裁案件的受理范围5.仲裁案件的管辖6.仲裁时效7.仲裁裁决的效力8.仲裁的程序和期限第四节劳动争议诉讼知识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劳动诉讼案件的证据1.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2.劳动争议诉讼的原则3.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4.劳动诉讼案件的管辖5.劳动诉讼案件的当事人6.劳动诉讼案件的证据7.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8.劳动争议诉讼时效9.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第十三章集体谈判重点和难点:不当劳动行为的种类和补救罢工权利的行使与限制第一节集体谈判概述知识点:立法目的和原则1.集体谈判的概念和作用2.立法目的和原则3.集体谈判的国际公约和建议书第二节集体谈判的法律调整知识点:不当劳动行为及其补救城市谈判的责任罢工权利及策略1.谈判资格2.不当劳动行为及其补救3.诚实谈判的责任4.罢工权利及策略5.工会权利和公正代表责任6.雇主在集体谈判中的权力和权利第三节集体谈判的结构、进程和结果知识点:谈判结果的决定因素1.集体谈判的结构2.谈判的进程3.谈判结果的决定因素4.谈判方式的选择第十四章产业行动重点和难点:产业行动的功能衡量罢工程序的指标罢工的处理和解决第一节产业行动概述知识点:产业行动的概念产业行动的形式1.产业行动的概念和功能2.产业行动的形式第二节罢工及其处理知识点:衡量罢工程度的指标对罢工的约束和限制罢工的处理和解决1.衡量罢工程度的指标2.罢工的形式3.对罢工的约束和限制4.罢工原因分析5.罢工的处理和解决第十五章集体协议重点和难点:集体协议的概念和作用集体协议的重要条款研究第一节集体协议概述知识点:集体协议的概念1.集体协议的概念2.集体协议的作用3.集体协议内容概况第二节集体协议条款研究知识点:工资和福利资历1.工资和福利2.工作时间和加班3.工作规则4.工作和收入保障5.资历6.工会保障和权利第十六章劳动关系模式比较重点和难点:劳动关系模式应用主要国家劳动关系模式评价经济社会绩效的替代规律第一节新保守派的模式知识点:美国模式1.新保守派的政策主张2.美国模式第二节管理主义学派的模式知识点:日本模式1.管理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2.日本模式3.英国模式第三节正统多元论学派的模式知识点:德国模式1.正统多元论学派的主张2.德国模式第四节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模式知识点:瑞典模式1.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2.瑞典模式第五节激进派的模式知识点:蒙做根体系1.激进派的观点2.蒙做根体系第十七章当代劳动关系的发展和问题重点和难点:中国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伙伴关系的内容第一节来自国外的影响知识点: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1.劳动关系的发展演变2.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第二节中国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知识点:加入WTO后中国劳动关系将呈现五大基本走势1.中国劳动关系的变化2.加入WTO后中国劳动关系将呈现五大基本走势3.对策与思考六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劳动关系》程延国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劳动关系》祝晏君主编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1年《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陈恕祥杨培雷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员工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员工劳动关系管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劳务派遣员工及非全日制用工。
第三条公司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公平、公正原则;2. 诚实信用原则;3. 人文关怀原则;4. 动态管理原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管理第四条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五条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2. 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3.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4. 劳动报酬及支付方式;5. 社会保险及福利待遇;6. 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防护;7.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8. 违约责任;9. 争议解决方式;10. 其他约定事项。
第六条劳动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七条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公司应与员工协商续签劳动合同;员工提出续签劳动合同的,公司应予以考虑。
第八条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履行相应的手续。
第三章劳动纪律与考勤第九条员工应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第十条员工应按规定时间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第十一条员工请假应当提前向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第十二条员工如有迟到、早退、旷工等违纪行为,公司将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处罚。
第四章员工福利与待遇第十三条公司为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第十四条公司定期为员工提供培训、进修等机会,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第十五条公司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定期组织体检,为员工提供健康保障。
第五章争议处理第十六条员工与公司之间发生劳动争议,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通过协商解决。
第十七条协商不成,可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劳动关系学重点
1劳动关系(labour relations)是指现代产业社会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2国际劳工标准(International Labour Standards)指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国际劳动立法所确定的关于劳工权益保护及劳动关系处理的原则、规则的规定。
国际劳工标准的核心和宗旨是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内的劳工权利。
3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在现代产业社会中受雇于他人,以劳动工资收入为基本生活来源的体力和脑力工作者。
4工会(trade union)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以集体谈判为基本手段,在特定工作场所自主设立的组织。
5雇主(Employer)是劳动关系中相对于劳动者的劳动力使用者的称谓。
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6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概念是关于工人组织或代表与雇主或雇主组织,劳动条件、劳动标准等问题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的法律制度。
7工人参与的定义工人参与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中的普通员工依据一定的规定与制度,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管理与决策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8三方协商机制是处理劳动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就劳动关系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劳动立法以及劳动争议处理等问题进行沟通、协商、谈判和合作的原则与制度的总称。
9企业规章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的,明确劳动条件、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关系当事人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
10集体争议(class labour disputes)是指集体劳动关系中存在共同性或关联性权利义务的劳动者或劳动者集体,因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义务问题,与雇主发生的法律纠纷。
11产业行动(industrial actions)是指劳资关系双方为在劳动关系中实现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依法采取罢工或闭厂等阻碍企业正常运营手段等进行对抗的行为。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0目的:为规范公司的员工关系管理工作,创建和谐的劳资合作关系,特制定本制度。
2.0适用范围:公司在职员工。
第二章管理内容3.0员工关系的管理内容包括:3.1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劳资纠纷管理;3.2员工内部沟通管理;3.2员工关怀:重大事件时的慰问、节假日时的祝福;3.3心理辅导与疏导: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不定期对员工的心理进行辅导,或开设心理类培训课程,缓解职场压力与家庭矛盾带来的心理隐患。
第三章劳动合同管理4.0劳动合同的签订:4.1劳动合同是公司与所聘员工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凡公司员工都必须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
4.2所有新进人员必须在入职30天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为员工上岗时间,签订范围为所有新进人员与原合同到期需续签人员。
合同期一般为三年。
4.3调动人员在办理调动手续时,调出公司负责收回原劳动合同,调入公司负责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4.4人力资源部在员工劳动合同期满前1个月,通知员工本人及用人部门领导,由双方协商是否续签,并将结果及时通知人力资源部。
任何一方不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的,人力资源部将提前三天通知另一方结果,并按规定办理不续签的人事手续;双方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的,人力资源部负责在合同到期前与员工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4.5员工在试用期内可以提前3天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非试用期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提前30天申请。
4.6员工在岗位异动、工作地点及薪酬待遇变更时,应签订劳动劳动合同变更协议。
5.0劳动合同解除需办理事项:5.1协商解除及无过失性辞退:5.1.1出具离职证明:人力资源部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5.1.2备案:对解除的劳动合同的文本原稿及原电子档案进行备案,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5.2过失性辞退:5.2.1出具离职证明: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人力资源部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5.2.2备案:对解除的劳动合同的文本原稿、原电子档案以及员工过失的证据进行备案,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劳动关系介绍
16
17
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五章 劳动关系
• 本章知识点
• • •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劳动争议管理
•
2
第十五章 劳动关系
•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与管理 • 第二节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三节 劳动争议管理
3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与管理 • 一、劳动关系及其分类
•
• 1、劳动关系的定义
•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 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 2、劳动关系中的主体 • 3、劳动关系类型
4
• 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 •
• • • • •
1、劳务关系 2、区别和联系
主体不同 关系不同 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 适用的法律不同 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
• • • • 1、劳动争议管理的原则和范围 2、劳动争议管理的范围 3、劳动争议的调整方法 4、劳动争议的诉讼
11
• 四、 员工沟通制度
• • • 1、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2、建立信息协定制度 3、建立快捷有效的信息传播制度
12
第三节 劳动争议管理
• 一、 劳动争议的概念,以及产生原因
• •
8
• 2、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 • • • • (1)劳动合同订立协商制度 (2)劳动合同鉴证制度 (3)劳动合向居行情况的检查制度 (4)劳动合同档案制度 (5)劳动合同统计报告制度
9
• 3、劳动合同签订的原则 • 4、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与终止 • 5、违约和法律责任
10
• 三、劳动争议管理制度
• • •
1、劳动争议的概念 2、劳动争议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劳动关系
案例1 合同到期案例
某员工在广州市一家外企工作已三年,且该员工与公司签定的为惠州合同。
该员工于本年度3月31日合同期满,公司理由不予续约。
且在3月22日提前通知该员工。
该员工向公司提出赔偿要求:1个月的通知金+3个月的赔偿金(以每做1年赔偿1个月为由)
经谈判结果: 公司同意赔偿1个月的通知金.至于3个月的赔偿金公司拒赔.拒赔的原因是公司出示一份上年新增的劳动法补充文件:
“**年后参加工作的,且合同期满不予续约的,公司不用赔偿给员工1年1个月的赔偿.即一分钱都没有.(在提前30天通知员工不续约的条件下)
问题一: 请问对该员工赔偿合理吗?
问题二: 如确实,该员工按时离职,过若干时候,待政策变更,到时该员工还有权追讨赔偿金吗?问题问题三: 如果你是该公司的HR,怎样做才能是最有利的呢?
案例2 尴尬的劳动关系
霍某在某机电公司做技术工作。
一个月前,他发现自己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即将期满,于是前往公司人事部,向人事经理询问合同续订事宜。
"公司总经理刚刚离职,董事会决定,在新总经理上任之前,不与任何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一律等新总经理上任后再说。
"人事经理给了他这样一个答复,"所以,你的劳动合同到期后,还可以在本公司接着干,但劳动合同续订与否,要由将来的新总经理定夺"。
半个月过去了,霍某的劳动合同已经过期,公司还没与他续订合同。
虽然没听说公司准备终止合同,但他每天上班时,心里还是有点儿发毛。
为了有备无患,霍某开始在人才市场为自己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又过了一个多月,新总经理终于上任了。
令霍某没想到的是,新总经理居然准备重用他,经过几次找霍某谈话后,总经理给霍某增加了许多新的工作职责,同时也许诺要给他加薪。
但此时,霍某已经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应聘成功,正准备离开机电公司前往计算机公司工作。
于是,霍某婉言谢绝了总经理给自己增加的新工作职责和加薪承诺,并递交了辞职报告。
第二天,霍某要求公司为自己办理离职手续,但人事经理表示反对:"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你要解除劳动合同(即辞职)也可以,但应该提前30天书面通知公司,你昨天提出的辞职,今天就想走,那可不行!"看到人事经理的态度很强硬,霍某知道再说什么也没用了,便转身离去。
"难道劳动合同过期后,公司不终止也不续订,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以后,我离开公司还要提前30天通知公司吗?"这是霍某递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申诉书中的一句话。
问题:本案例中,该机电公司人事经理是否有权要求霍某须提前30天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