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方言和谐共存

合集下载

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

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

普通话推广下必要的方言保护研究近年来,普通话推广已成为中国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方言保护的议题也备受关注。

在保护方言的我们需要更加理性的认识和对待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方言保护政策。

一、方言的历史和地位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元文化的国家,方言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国人民的语言记忆和文化积淀。

方言在中国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语言的传承,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

方言作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普通话推广下的方言保护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和标准语言,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而在普通话推广的过程中,包括方言在内的民族语言面临着严重挑战。

许多人担心,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可能会逐渐失传。

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而非方言,这也加剧了方言的失传风险。

针对普通话推广下的方言保护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找出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方言的方法和措施。

我们要正确认识方言保护的重要性,不应该盲目拒绝普通话推广,而是应该在普通话推广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方言保护政策。

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方言教育和文化传承,推动方言保护工作的开展。

应该鼓励方言的使用和传承,不仅要在学校课堂上加大方言的教育力度,还应该推动方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可以通过方言歌曲、方言戏曲等方式,来吸引年轻人对方言文化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方言的魅力和价值。

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政策保护方言文化,例如支持方言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文化产业扶持政策,鼓励方言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还可以通过举办方言文化节、方言话剧比赛等活动,来激发人们对方言文化的热情,促进方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应该强调方言与普通话的和谐共存,要摒弃“唯普不方”的思想,鼓励人们既能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又能够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方言。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方言是属于民族共同语言的低级形式,是普通话的地域分支,普通话与方言同属一脉,是相互依存,互补分用的关系,把普通话和方言对立起来是不科学也是不合实际的。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在新时期,推广普通话是有必要的,首先,推广普通话可以进一步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交际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其次在蓬勃发展的21世纪,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传声技术的现代化计算机语言输入和语言识别问题的研究,都对推广普通话提出新的要求。

最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国际往来和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广普通话可以减少语言焦急的困难,促进国际交往。

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但是,保护方言也不容忽视。

方言不仅是语言,它还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土壤,是文化的活化石。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越多的包容性越能显示出其魅力。

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激励和竞争,就是我们文明长盛不衰的内在机制。

方言背后,蕴含着这种文化多样性的精髓,所以,保护方言,是保护文化,也就是捍卫文明。

方言本身不仅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贺知章的名篇《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被千古传诵。

在艺术领域,不同的地方语言是中国丰富口头文学的载体,中国的各种戏曲和曲艺形式大多依赖各自地方语言而生存。

试想若用普通话演唱苏州评弹,那就不成其为地方艺术了。

所以方言又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但是,现在在推广普通话的大流之下,方言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导致一些大城市的孩子的方言能力渐渐消失。

以方言为基础的大部分中国戏曲、曲艺迅速走向衰落,大部分已经濒危或实际消失。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方言是属于民族共同语言的低级形式,是普通话的地域分支,普通话与方言同属一脉,是相互依存,互补分用的关系,把普通话和方言对立起来是不科学也是不合实际的。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在新时期,推广普通话是有必要的,首先,推广普通话可以进一步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交际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其次在蓬勃发展的21世纪,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传声技术的现代化计算机语言输入和语言识别问题的研究,都对推广普通话提出新的要求。

最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国际往来和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广普通话可以减少语言焦急的困难,促进国际交往。

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但是,保护方言也不容忽视。

方言不仅是语言,它还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土壤,是文化的活化石。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越多的包容性越能显示出其魅力。

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激励和竞争,就是我们文明长盛不衰的内在机制。

方言背后,蕴含着这种文化多样性的精髓,所以,保护方言,是保护文化,也就是扞卫文明。

方言本身不仅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贺知章的名篇《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被千古传诵。

在艺术领域,不同的地方语言是中国丰富口头文学的载体,中国的各种戏曲和曲艺形式大多依赖各自地方语言而生存。

试想若用普通话演唱苏州评弹,那就不成其为地方艺术了。

所以方言又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但是,现在在推广普通话的大流之下,方言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导致一些大城市的孩子的方言能力渐渐消失。

如何处理好普通话教学与方言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普通话教学与方言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普通话教学与方言的关系李佳林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日益强大,经济的崛起与强盛必然带动文化的交流与渗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汉语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青睐。

当今时代,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仅是各项事业和工作的需要,更是一个人素质与时尚的体现。

语言、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气质和对外形象。

普通话是我们教师的职业语言,所以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在课堂上使用标准普通话是义不容辞的。

由于语言受环境、年龄、语言习惯的影响极大,在我们方言区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感到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结合本地情况,教育学生学习普通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普通话与方言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又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是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又不断吸收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己,它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比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重要的全局性作用。

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居民服务,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

它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增强自己的活力,同时又丰富普通话。

可以说“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它与方言是相依共存、互补分用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丰富,而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

二、古浪方言概况古浪方言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北方言。

古浪方言的形成,从地域方面看,与周边地区语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有关。

黄羊川以南受天祝话的影响较明显。

双塔及下四坝一带则受了武威话的影响,大靖河流域受永登话的影响较多。

这是由于历代行政建置交叉、居住靠近、地域错落穿插、居民接触广泛、交际密切等因素所致。

从历史及人口源流方面看,历代政权的更替;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历代统治者的移民屯耕,流徙实边;以及官户、客户、军户、商户的不断迁入对古浪方言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讲解学习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讲解学习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摘要】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中国现代社会的交流、沟通中发挥着着重要的作用,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共同语在某一种或者说某一地取得方言基础上面发展形成,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共同语普通话方言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形成(一)、方言的形成与分类1、方言的形成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移民的产生、语言的发展、变异以及民族之间的融合等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方言。

所谓的方言就是指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一种语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汉语便逐渐产生了方言。

由于我国地广人多造就了现代汉语方言分布区域比较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其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以语音方面较为突出。

和普通话相比,各方言之间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词汇、语法方面也多有共同之处,因此共同语和其他方言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语言。

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到秦汉的政权统一;从三国并立,晋代统一;南北朝再到隋唐时期;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促进了各少数民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方言文化。

2、方言的分类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主要有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3、普通话的形成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实都有普通话的存在,比如,春秋时代有“雅言”、汉代有“通语”、明代有“官话”……现在,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指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是国家法定的语言,也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同时普通话又不断吸收各地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身,普通话有较为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相对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全局性的作用,其实,汉语方言作为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人们服务,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方面,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方言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来增强自身活力。

如何处理好普通话教学与方言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普通话教学与方言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普通话教学与方言的关系李佳林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日益强大,经济的崛起与强盛必然带动文化的交流与渗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汉语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青睐。

当今时代,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仅是各项事业和工作的需要,更是一个人素质与时尚的体现。

语言、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气质和对外形象。

普通话是我们教师的职业语言,所以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在课堂上使用标准普通话是义不容辞的。

由于语言受环境、年龄、语言习惯的影响极大,在我们方言区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感到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结合本地情况,教育学生学习普通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普通话与方言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又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是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又不断吸收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己,它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比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重要的全局性作用。

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居民服务,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

它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增强自己的活力,同时又丰富普通话。

可以说“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它与方言是相依共存、互补分用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丰富,而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

二、古浪方言概况古浪方言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北方言。

古浪方言的形成,从地域方面看,与周边地区语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有关。

黄羊川以南受天祝话的影响较明显。

双塔及下四坝一带则受了武威话的影响,大靖河流域受永登话的影响较多。

这是由于历代行政建置交叉、居住靠近、地域错落穿插、居民接触广泛、交际密切等因素所致。

从历史及人口源流方面看,历代政权的更替;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历代统治者的移民屯耕,流徙实边;以及官户、客户、军户、商户的不断迁入对古浪方言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摘要】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中国现代社会的交流、沟通中发挥着着重要的作用,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共同语在某一种或者说某一地取得方言基础上面发展形成,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共同语普通话方言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形成(一)、方言的形成与分类1、方言的形成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移民的产生、语言的发展、变异以及民族之间的融合等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方言。

所谓的方言就是指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一种语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汉语便逐渐产生了方言。

由于我国地广人多造就了现代汉语方言分布区域比较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其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以语音方面较为突出。

和普通话相比,各方言之间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词汇、语法方面也多有共同之处,因此共同语和其他方言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语言。

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到秦汉的政权统一;从三国并立,晋代统一;南北朝再到隋唐时期;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促进了各少数民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方言文化。

2、方言的分类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主要有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3、普通话的形成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实都有普通话的存在,比如,春秋时代有“雅言”、汉代有“通语”、明代有“官话”……现在,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指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是国家法定的语言,也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同时普通话又不断吸收各地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身,普通话有较为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相对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全局性的作用,其实,汉语方言作为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人们服务,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方面,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方言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来增强自身活力。

如何做到兼顾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如何做到兼顾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资源09级采矿03班王新志摘要:解放以来推广普通话是作为国策来实行的。

这不仅是为了沟通的便利,也是增加民族和国家凝聚力。

但是从对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来看,并不太理想,推广普通话还是任重道远的。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保护推广一、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生活着,讲着亲切的家乡话。

是啊,正如杜甫的<<回乡偶书>>中所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回到久别的故乡,人面不识,乡音未改,这是回乡的凭证。

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比浓浓的乡音更能打动人的心灵?但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是否坚持讲自己的家乡话呢?试想今天的我们,比如北方人到南方去,说什么话,才能和别人沟通?唯有普通话。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有人担心一些强势方言如粤语、东北话、以上海为中心的吴方言等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也有人担心推广普通话会消灭方言,使方言的实用价值消失、方言承载的地域文化萎缩。

那么,如何认识和处理推广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呢?(一)、相依共存、相互吸收、互相丰富、共同发展200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地方曲艺、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方言的可以使用。

这是有道理的,地方曲艺如果用普通话说唱,就没“味”了。

但是,我不赞成“保卫方言”的口号和一些地方准备为方言立法的设想,因为方言并没有受到侵犯。

理想的境界应该是,该说普通话时能讲普通话,想说方言的时候就说方言。

普通话与方言是相依共存、互相吸收、互相丰富、共同发展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按照语言发展规律,方言短期内是不会消失的。

1、为何要保护方言最早提出“保护方言”的是吕叔湘先生。

据了解,现代汉语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而每一个方言下面又有不同的分支,可谓种类繁多。

方言不仅是一种语言,有的时候还承载着一份独有的地域文化,但是方言显然因为媒体的发达、人口的频繁流动以及飞速的现代化进程而在日益遭受威胁。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保护方言,传承文化(真题+解析+范文+素材+时评)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保护方言,传承文化(真题+解析+范文+素材+时评)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保护方言,传承文化(真题+解析+范文+素材+时评)话题解读同一个语言(一般指同一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即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域上形成不同的变体,就是方言,或称为“地域方言”。

例如汉语有多种方言,分布在广东、广西地区的有粤方言,分布在浙江及江苏南部的有吴方言,分布在江西中北部的有赣语等。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属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的土壤的方言具有保护和传承的文化价值。

方言作为一种地方标签,一种身份识别的“符号”,是拉近人们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也是乡村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珍视方言,留下乡音,记住乡愁,保护好各地语音的“身份证”,就是“留住我们的根”,也正是地域文化自信所在。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杭州市滨和小学开设方言课,让孩子们通过对方言的学习,了解杭州本地文化、故事,增加故乡认同感,也让“新杭州人”更好融入本土文化和氛围中。

此举被认为是在拯救地方文化,校方认为,此举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多么熟练地掌握方言,更多地是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拉近他们对自己出生、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了解,打开传统文化学习的一扇窗。

有学者认为,方言正在逐步从日常生活中淡出,需要重拾,方言的消逝从长远看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用语的消失,更是一种文化载体的毁灭。

除了方言教育进学校外,家庭也应该接纳方言,为孩子创造方言语言环境。

还有的学者认为,在小学课程中加入方言,这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而且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表明你的态度。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审题】这是一道时评类性质的材料作文题。

浅议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浅议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浅议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

建立和谐社会,要有宽容的心态,宽松的语言环境。

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普通话跟方言互相补充、共同繁荣。

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但是,保护方言并不是要“忽悠”普通话,我国是一个多语种、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汉语方言种类繁多,倘若人们在教育、宣传、公务活动和公共交际中都说方言而不使用普通话,恐怕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所以说,文明素养首先是靠用普通话表达和交流被人认识的。

方言将长期存在,至少一二百年之内不可能消亡,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普通话和方言将长期共存。

因此,积极贯彻双言制,让普通话和方言在不同层面实现其功能。

首先,推广普通话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普通话和方言是互相依存的:有方言就有普通话;没有方言,各地人们彼此的交际没有障碍,就无需也不会产生共同语了。

一种语言如果在其分布的不同地域内存在方言的分歧,必然使各地人们之间的交际受阻,影响到政府施政、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这样就需要普通话的存在。

普通话跟方言同样有悠久的历史。

普通话在方言之上,远比任何一种方言有用,就是说,普通话比方言有更大的社会作用和经济效益。

因此,依照国家政策,在服务等重大领域,行业,坚持普通话作为通用的交际工具。

当然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为了消灭方言。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我们更需要多样的娱乐方式。

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与日常生活是两个不同的层面,我们可以利用普通话与全球接轨,交流科学技术,吸收不同文明成果,并同时加强全国人民的统一意识,增强民族主体文化的凝聚力;今天,每个人都可以热爱自己的方言,会说多种方言也很好,多掌握一种或几种方言交际工具,对工作,生活等都很有利,如湖南著名主持人汪涵,以其超凡的语言能力和幽默的主持风格而出名。

其次,普通话与方言之关系是互补共荣、相互并存、共同发展的。

方言的保护,其实从通用语言文字法来讲,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

论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关系

论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关系

论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关系引言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是全国通用的共同语言,与地方方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探讨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关系以及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影响。

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共同起源普通话与地方方言一样,都源自汉字书面语。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地方方言一直是人们生活中日常交流的语言,而书面语则是政治、文化和文学等领域的语言。

然而,普通话的发展在20世纪初期迅速崛起。

在国家统一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普通话被认为是整合全国各地方言的有效方式。

普通话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有助于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普通话的标准化过程普通话的标准基于北京话,经过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

为了确保普通话的一致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如《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普通话教学大纲》等。

这些标准不仅规定了语音、语调和发音等方面的规范,还包括了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要求。

普通话的标准化过程对于地方方言的传承和保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普通话的标准化对于地方方言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压制,导致一些方言逐渐地边缘化和衰落。

另一方面,普通话的标准化也促进了地方方言的发展和振兴,通过普通话这个共同的基础,地方方言可以更好地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和理解。

地方方言的文化价值地方方言是其所在地区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地域特色。

地方方言包含了地区的特定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显示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尽管普通话的普及使得地方方言在当代社会中的使用范围变得较窄,但地方方言仍然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保护和传承地方方言有助于维护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的延续。

文化、教育和普通话的关系普通话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国家统一的语言,普通话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育体系。

然而,地方方言在教育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一些地方方言被纳入学校的语言教学课程中,以满足当地孩子对于方言的研究需求。

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地方方言的传承,又促进了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浅谈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的并存

浅谈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的并存

浅谈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的并存论文导读: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交际日益频繁,他们会通过某种默契选出一种现存的方言使成为与整个民族有关的一切事务的传达工具。

2001年起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中国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是公务用语、基本的教育用语、播音用语和服务用语。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规范与规划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交际日益频繁,他们会通过某种默契选出一种现存的方言使成为与整个民族有关的一切事务的传达工具。

2001年起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中国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是公务用语、基本的教育用语、播音用语和服务用语。

将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是国家一项基本国策,推广普通话的语言规划是大势所趋,经过50年的推广努力,国人半数以上都会说普通话和一种方言。

在这种大环境下,各个方言区必然受到冲击和影响,本文针对普通话推广的必要性以及方言的现实存在进行简单的阐述。

1.中国语言发展概况1.1中国语言现状汉民族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共同语,但是许多方言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山高水长,交通阻隔,方言比较复杂。

语言学家根据方言的不同特征,划分了几大方言区,如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

由于存在的这种比较严重的方言分歧,给人民交往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一种通行全国的共同语言,这就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2语言规划语言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语言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协调语言关系,保障人民群众的语言权利,强化人们的语言规范意识,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语言声望,增强语言活力,充分发挥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促使语言及语言生活持续,健康地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下面是几点语言规划的具体策略。

1.3积极贯彻双言制,让普通话和方言在不同层面实现其功能普通话在方言之上,远比任何一种方言有用,就是说,普通话比方言有更大的社会作用和经济效益。

方言与普通话作文高三

方言与普通话作文高三

方言与普通话作文高三在我生活的这片广袤土地上,方言和普通话就像两条并行的河流,各自流淌着独特的韵味和情感。

我生长在一个方言氛围极其浓厚的小城。

小时候,走在街头巷尾,听到的是邻里之间用方言亲切地打招呼、拉家常。

那方言里带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声调婉转,词汇丰富,仿佛是这座小城独有的音乐。

比如,我们形容一个人做事着急,会说“毛里毛糙”;说一个人小气,就讲“抠抠搜搜”。

这些方言词汇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还记得有一次,我跟着奶奶去菜市场买菜。

奶奶和菜贩之间的交流那叫一个精彩。

菜贩大声吆喝着:“新鲜的豆角嘞,嫩得很呐!”奶奶回应道:“便宜点噻,老在你这买东西!”一番讨价还价,全是地道的方言,那语气、那神态,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你来我往,觉得有趣极了。

方言在这一刻,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的纽带,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与信任。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接触到普通话。

在学校里,老师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同学们也都用普通话交流。

一开始,我觉得有些别扭,嘴里说着普通话,心里却还惦记着那熟悉的方言。

特别是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发音不够标准,语调也怪怪的。

记得有一次语文公开课,老师点我起来朗读一段文章。

我紧张得手心出汗,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磕磕绊绊地读着。

读完后,我看到老师鼓励的眼神,听到同学们善意的掌声,心里既感动又有些不好意思。

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要学好普通话。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对着镜子练习发音,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

慢慢地,我的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也越来越自信。

在学校的朗诵比赛中,我还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那一刻,我明白了普通话的重要性。

它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更广泛地与人交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但是,在我努力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方言始终在我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每当放假回到家,听到亲人们熟悉的方言,那种亲切感和归属感瞬间涌上心头。

方言里蕴含着家乡的味道,是童年的回忆,是亲情的温暖。

以方言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以方言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以方言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
语用字
随着教育普及,方言和普通话并存的情况下,教育教学用语用
字成为了一个话题。

发展中国家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之一是教育教
学资源的分配不均,往往是大城市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地区
却面临着师资力量、教材供应、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巨大挑战。

这就导致了方言和普通话的并存,我们需要在保持方言活力的同时,也要让普通话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语言。

方言和普通话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增加教材、提高师资力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家长的关注度和积极性等。

同时,我们也
可以尝试从方言中慢慢引入普通话,让学生逐渐惯普通话,从而逐
渐转变为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现代语文教育必须注重方言和普通话的结合。

普通话的标准发
音确保了语言的标准和统一性,但方言又是中国文化和魅力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忽略。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一些方言,但是在执行
考试和教育评估的时候,必须使用规范的普通话。

在这样的环境下,
方言和普通话可以和谐共存,在不失去本地文化的同时,逐渐推广普通话的普及。

总之,以方言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以普通话为基础,并逐渐引导学生进入普通话的教育环境,不仅可以实现普及方言和普通话的目的,更可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培养完全发展的国民。

普通话与方言应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普通话与方言应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普通话与方言应共存共荣、和谐发展摘要: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既植根于方言又高于方言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普及性和推广性,它是比任何方言更丰富,更具有规范性、公众性的民族共同语;方言,是中国多元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最朴素的表现形式,也是含义最丰富、最深刻的语态,具有深厚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方言与普通话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二者应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和谐发展普通话与方言是你“进”我“退,还是在共存互补间寻求平衡?2010年7月,广州市政协一份有关在广州电视台加大新闻节目普通话播音的建议再次将普通话和方言推向了舆论漩涡,以“粤语沦陷”之名,南粤大地再现“保卫粤语”之声。

近年来,“以粤普之争”、“沪普之争”为代表的方言“保卫运动”不时热点频出,那么,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只能是对立、只能是你“进”我“退”吗?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南北东西地理环境差异极大,因此存在多种方言。

现在一般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

七大方言中有六个在中国南方,各种方言之间差别极大,不同方言之间交流非常困难,甚至像在听外语。

因此普及普通话、全民都学说普通话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确有很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来年的实践证明,推广普通话,有力地促进了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如果没有普通话,难以想象,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会面临多少交流障碍,我们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还会有今天的效率和成就吗?因此,普通话是社会现实需求和历史的选择。

但是,推广普通话是要消灭方言吗?国家语委在1998年《关于印发首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提纲、宣传口号的通知》中就指出:“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的自由。

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

”“在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上,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另一方面承认方言在一定场合具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

普通话与方言的联系和影响

普通话与方言的联系和影响

普通话与方言的联系和影响摘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它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我们在这里所提出的方言指地域方言,是指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影响。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联系影响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是国家法定的语言,又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是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又不断吸收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己,它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比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重要的全局性作用。

而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居民服务,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它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增强自己的活力,同时又丰富普通话。

可以说“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它与方言是相依共存、互补作用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丰富,而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

1、方言与普通话的联系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过:“在学术上讲,标准语也是方言,普通所谓的方言也是方言,标准语也是方言的一种。

”普通话原来是北方方言中的一支,由于它在历史形成中对全民族影响较大,所以大家规定拿它为基础向全国推广,成为全民族和全国的通用语。

称汉语的各种方言是普通话的地方变体,是不符合事实的,只有那种“地方普通话”才是普通话的变体分支,而像上海话、广州话等方言与北京话一样,至少都是中古汉语的分支和地方变体。

同一族的语言,主要在地理上的渐变出来的分支,通常称之为方言,分到什么程度是不同的语言了,往往是受政治上的分支的制约,与语言的本身不是一回事。

因此从语言学来看,方言和语言没有界限。

中国地域广阔,语言情况复杂,全国使用一种国家通用语在现代社会是大有好处的。

论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论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论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论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程度的增加,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广泛,在说好普通话的同时我们的方言也不摒弃。

普通话是提炼多种方言后的结晶,是方言的升华,一定要大力推广。

但目前应该是“双语”的语境,在正式场合要坚持说普通话。

在日常生活中可让方言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中提倡用方言来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际日益密切,每个地方使用的语言不同,在一起沟通就很不方便,为了让社会更好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更方便,国家根据多种方言提炼出今天的普通话,由此全国上下掀起了推广普通话的浪潮。

在推普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国民语言素质提高。

与此同时,出现了应该如何对待方言的问题,到底是消灭方言差异,还是让方言继续发展,方言该何去何从。

语言,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传承工具,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语言起到桥梁的作用,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又受到社会的深刻影响。

其实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有着联系,我认为不能消灭方言差异,应保存各地的方言特色。

我们可以在正式场合要坚持说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可让方言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中提倡用方言来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

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官方语言)的法定地位。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让云南人说普通话句子

让云南人说普通话句子

让云南人说普通话句子(最新版)目录1.云南地区的方言特点2.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3.教云南人说普通话的技巧4.普通话与方言的和谐共存正文一、云南地区的方言特点云南,这个地大物博的省份,拥有着丰富的方言文化。

云南方言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滇东北、滇西北、滇南、滇西和滇中五大方言区。

这些方言各具特色,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使得云南人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使用方言交流。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广普通话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对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地区交流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云南地区推广普通话,有助于打破方言隔阂,提高云南与全国各地的沟通效率,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普通话也是我国法定的公务用语,掌握普通话对于云南人来说,有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三、教云南人说普通话的技巧1.培养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场合,尽量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让云南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运用普通话。

2.学习基本发音技巧:云南方言与普通话在发音上存在较大差异,云南人可以通过学习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等基本知识,逐步提高发音水平。

3.注重词汇积累:普通话词汇丰富多样,云南人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等途径,逐步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实践与互动:积极参与普通话培训课程,与外地人进行交流,提高运用普通话进行沟通的能力。

四、普通话与方言的和谐共存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摒弃方言。

事实上,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和保护方言,实现普通话与方言的和谐共存,共同传承和发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

总之,云南地区拥有独特的方言文化,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推广普通话已成为必然趋势。

普通话与方言同存共助学生文化自信建构

普通话与方言同存共助学生文化自信建构

普通话与方言同存共助学生文化自信建构发布时间:2022-09-27T02:10:45.077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5月第10期作者:陶廷巧[导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可能有自身独特的语言文字和地方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

陶廷巧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校 402360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可能有自身独特的语言文字和地方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主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海纳百川的时代,我们既要重视普通话的推广,也要看到方言的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接纳方言,创造性传承方言,以多种语言共存的方式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文章从一名高中教师视角,探讨了普通话与方言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推广普通话与传承方言的有效策略,力争依托普通话这一通用语言和方言这一地域特色语言共同给学生营造一个文化氛围,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中教育;文化自信;普通话;方言引言“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要素,也是文化的独特符号,在文化传承与弘扬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引导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我们应理清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通用语言文字与方言的关系,让多种语言文字共同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引导学生规范用语,讲好普通化的同时传承方言,让学生真正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优秀文化的滋养下成长。

一、文化视角普通话与方言并存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特朗普访华时说:“中华文化重来没有断过六,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

”这是总书记文化自信的一种表述。

从辩证角度来看,这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推广普通提供了方向----辩证看待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普通话要推广,方言也要传承。

普通话与发言都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和载体,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和传播进行。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际日益密切,但是由于我国存在着多种方言,且差异程度不等,在沟通过程中造成了诸多不便,使得推广一种国家通用语言的要求应运而生,全国上下掀起了推广普通话的浪潮。

在推普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就,国民语言素质提高。

与此同时,出现了应该如何对待方言的问题,到底是消灭方言差异,还是让方言继续发展,方言该何去何从。

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传承工具,方言是传承各地独特文化的载体,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是让中华文明永葆青春的土壤。

另外,普通话从本质上讲也是来源于方言,是方言孕育了普通话,不断充实发展着普通话。

所以,方言与普通话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方言要采取保护的态度,并且这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

只要把握好原则,二者是可以兼容并存、共同发展的。

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语言起到桥梁的作用,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又受到社会的深刻影响。

我国的国情具有特殊性,地域广阔,民族众多。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方言的人口大国。

随着经济、交通、通信的发展,各地区的人民交流日益密切,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操各种方言的人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造成了诸多不便。

推广一种共同使用的语言的要求应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运而生。

我国的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而且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为依据:“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与方言和谐共存
几十年来推广普通话的事实证明,推广普通话是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符合现阶段我过语言生活发展的趋势的。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

众所周知,方言的历史很悠久,大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方言的变化是及其缓慢的,特别是方言的语音系统和语气、语调更不易改变,方言的基本词汇和主要语法规则也不会变化太快。

在这种语言状况下便决定了我国的普通话和方言将长期共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普通话和方言在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和谐的共存着,然而身在广东的人们特别是广州的市民们就经历过(或是旁观)一场普通话与方言的“斗争”。

事情的起源是因为广州市政协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建议广州电视台改用普通话广播,而一些情绪激动的人们便以为这是要废除粤语,从而发起一系列捍卫粤语的反抗示威活动。

事实上参加反抗示威的人们只是极少数的人,他们误解了推普的含义,在未弄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出于对自己的母语和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热爱而自以为地捍卫粤语。

但他们的强烈的反应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国成立之后,在全面“推广普通话”的运动中,粤语受到前所未有的限制,地位已大不如前。

粤语受到北方汉语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致在中国大陆粤语分布区的许多年轻的一代不懂得一些专门名词的粤语读法。

由于国家政策规定,学校都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年轻一代长期在普通话的环境下成长,变成有部分小孩可以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外省人沟通,但是广州话就不太懂,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不少以粤语为母语的人士开始产生一种母语危机感,因此中国各地近年来要求保护本土语言文化的呼声逐渐开始壮大。

推广普通话真的会使粤语弱化甚至消失吗?事实告诉我们,粤语不会消失,其它地区的方言也不会消失。

粤语起源于秦汉时期,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时间,粤语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来没沉没过,粤语这门方言也传了一代又一代。

有报道说, 目前全球粤语使用人口大约为6. 6千万到1. 2 亿。

粤语不仅在海外华人社区中被广泛应用,而且支持着香港文化及南粤文化为中心的粤语文化,这使得粤语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粤语为方言的侨民在海外的生活常常会形成相对封闭的环境,从大陆带出去的母语将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并成为他们联系祖国进行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 是一种文化标记。

现今粤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

粤语在港澳被广泛运用于教育、行政、法庭、新闻传媒、娱乐、音乐、电影、电视当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现代粤语流行文化,对南粤文化和粤语的保护起了极大的作用。

加上粤港澳地区受惠于长年的经济开放和流行文化发展,这些成果也令不少带有粤语源头的词汇被传播开去。

粤语承载着许许多多精彩的岭南文化,在大力弘扬岭南文化的同时,粤语的作用自然也就同时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从政府到民间,都在尽心尽力弘扬像粤曲、粤剧这样的地域文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还有什么理由怀疑粤语将被废除,或是成为弱势方言呢?
在广州,不管怎样推广普通话,粤语依然活在千百万说着粤语人民的嘴里,粤语区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也都离不开粤语。

跟家里人、亲戚朋友聊天,跟街坊邻里打招呼,去菜市场买菜,甚至吵架骂人说的都是粤语。

一句话,在推广普通话业已半个世纪的广州,我们仍然到处可以看到说着粤语的人群,在社会上如此活跃,如此充满生命力的粤语,又怎么可能逐渐消亡呢?
与此同时,其它方言也不会因为推普而致使该方言灭亡。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为了消灭方言,方言是不可能人为地消灭的。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民族共同语、标准语言, 对于使用者来说, 它是工作语言、公务语言、教学语言、校园语言; 而方言则是家庭语言、乡土语言。

二者并不冲突, 普通话是为全民族服务的, 方言是为某一个地区的民众服务的。

在不需要使用普通话的场合, 没有必要拒绝或排斥方言,可以说方言的时候说方言,需要说普通话的时候说普通话。

在处理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上, 应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并在一定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 另一方面肯定方言在一定场合具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人为地消灭方言, 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 以利于社会交际。

说到底还是要制定一个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让大家都认同的语言政策。

政策一经形成,应该就是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语言运用、语言实践的准则。

在我们这样一个民族众多、方言众多的13 亿人口大国中,不能够没有一个全民共同使用、全社会广泛流通的通用语言。

这样一个社会通用语言对于凝聚不同民族地区、不同方言地区的人民群众,团结起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齐心协力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来促进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事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在强调“推普”必要性的同时,也应该正确对待地方方言。

重视发挥方言在充当地域性的交际工具以及承载和弘扬地域文化中无可取代的作用。

普通话会继续推广,方言会永远保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