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学案学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短文两篇》学案
《第22课短文两篇》学案学习目标一、背诵默写,明白得提升。
二、合作探讨,托物言志。
3、联系生活,提高乐趣。
预习检测默读,探讨以下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有龙那么灵()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4.草色入帘青()5.鸿儒()6.白丁()7.无丝竹之乱耳()()8.调素琴()9.无案牍之劳形()()10.阅金经()二.以下句中“之”的用法别离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早的标志A.何陋之有?()B.忘路之远近()C.渔人甚异之()D.具答之()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F.君之病在肌肤()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三.默读,说明以下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香远益清()4.亭亭净植()5.濯清涟而不妖()()6.不可亵玩焉()7.陶后鲜有闻()8.同予者何人?()9.宜乎众矣()四、依照课文内容填空一、《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二、《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此美名远扬的句子是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五、文章的主旨句是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熟悉作者把握常识刘禹锡(772—840),唐朝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多次被贬。
有《刘梦得文集》。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样都是用韵的。
陋室,意思是简陋的屋子。
“陋室铭”的意思确实是通过对陋室的刻画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乐趣。
周敦颐(1017-1073) ,宋朝道洲(此刻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说”在那个地址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能够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能够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学案1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学案【学习目标】了解互联网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给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知道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但要实现与男性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社会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生活,生态与人口问题。
学习难点:计算机网络改变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课前预习】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1.计算机是何时发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互联网是何时普及的?20世纪90年代。
3.互联网的普及有什么意义?(1)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2)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3)互联网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4)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5)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1.妇女地位的提高经历的过程?(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
她们成立团体,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利。
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法规,以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3)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2.妇女地位的提高表现在哪些方面?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
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女性。
第22课 联合国 学案(含答案)
第22课联合国学案(含答案)第第22课课联合国联合国课标要求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一.联合国的创立1背景1国际联盟破产一战后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以失败而告终。
2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国再次萌生建立国际组织的设想。
2酝酿11941年,罗斯福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最早提出意向。
2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名称的由来。
31943年,美.英.中.苏四国签署普遍安全宣言宣布应尽快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此后开始筹建。
41945年3月,同盟国向有关国家发出召开联合国会议的邀请书。
3创立1建立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日”;将总部永久性设在纽约。
2意义联合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
它的诞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重点精讲成立联合国的必要性1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都普遍感到,为防止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政治组织。
2国际联盟的建立为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借鉴,特别是其组织机构.安全机制等。
3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其成立提供了可能。
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为联合国提供了基础。
核心点拨联合国宪章规定,秘书长是联合国的“首席行政长官”,他履行行政长官的职务,以及“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大会.经济社会理事会和其他联合国组织赋予他的其他职务”。
归纳总结联合国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既与美.苏俄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状况息息相关,更与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政治格局的演变具有密切的联系。
二.宗旨与主要机构1宗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国际合作;构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2主要机构1联合国大会是最主要的审议机构。
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开会一次。
每个会员国拥有一票表决权。
重要议案需2/3多数通过。
2安理会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它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6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学案:第22课《短文两篇》(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22《短文两篇》导学案陋室铭一、目标呈现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
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4、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资料链接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
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
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作品有《刘宾客集》。
刘禹锡被称为诗豪。
关于本文的“文外曲致”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
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
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
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题》中有所流露),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
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就是这种消极情绪的反映。
二、预习热身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抄写两遍。
德馨( ) 苔( )痕牍( ) 鸿儒( )西蜀( ) 何陋( ) 调素琴( )2.翻译a.解释词语。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试译下列句子(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标要求】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
【学习目标】1.收集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相关历史图文资料等,加强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理解。
2结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运用时空观念,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全面认识。
3结合世界文化多样性所面临的挑战,认识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的重要性,理解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必要性。
基础知识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 美国的单边主义(1)背景:随着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表现:2001年10月,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1)欧盟: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
(2)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 , 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3)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4)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5)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二.经济全球化(1)发展历程时期概况开始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经济向体系化、规范化发展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进入21世纪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2)存在的问题:①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②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大部分利润流入西方发达国家;③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④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⑤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⑥出现“逆全球化”现象(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3)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的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第22课《五柳先生传》学案_文档1
课题:五柳先生传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班一、知识回顾,作者简介。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又名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我国__________时期诗人、_________家。
他是__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之一。
课文是作者托名写的自传。
我们学过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其作品内容多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试写出一两句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课探究。
(一)朗读课文,以各种形式朗读。
(二)预习检查,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讨论完成。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shì_________酒zhé_________尽qián_________娄宅._________边吝._________情箪._________瓢衔觞._________ 短褐._________ 人之俦.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 (2)造.饮辄.尽________、________(3)性嗜.酒__________ (4)每有会.意__________(5)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 (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7)晏如..也__________ (8)以乐.其志______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手指》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爱护自己的手指。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手指有关的日常生活经历,引发学生对手指的重要性的思考。
2. 学习课文《手指》(15分钟)•教师逐段阐述课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情感认识(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手指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指,描述自己对手指的感受。
4. 锻炼表达能力(15分钟)•让学生围绕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
5. 总结(5分钟)•整理学生的学习收获,总结课文《手指》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手指的重要性,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手指》相关内容,复述自己对手指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手指的重要性会有更深的认识,也会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并爱护自己的手指,让它们为我们服务更好地。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本课线索必背重点日军侵华策略的转变原因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变化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反应国民党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了“皖南事变”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全民族坚持抗英勇抗战(1)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各阶层、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共同抗战(2)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3)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中共七大背景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间、地点1945年4至6月;延安内容(1)总结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战略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反攻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胜利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理解: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八上22课《短文两篇》学案
22、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 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 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一、预习自测1.《陋室铭》作者,代,家,字梦得,本文选自,体裁是。
2.《爱莲说》作者,字茂叔,代家。
本文选自,他的著作有《》、《》。
3.铭是古代的文字,后就成为一种。
一般都是的。
4.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本文就是一篇咏志讽世的散文。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二、基础知识(一)注音德馨.()鸿儒.()案牍.()甚蕃.()淤.泥()清涟.()亵.玩()隐逸.()(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有仙则名..(就)(有名气) 2.有龙则灵.(有灵气)3.斯.是陋室..(这)(简陋的居室) 4.惟.吾德馨.. (只)(品德高尚)5.谈笑有鸿儒..( 没有学问的人)..(大) (读书人) 6.往来无白丁7.可以调.素琴..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扰乱)..( 弹奏 ) (不加装饰的琴 ) 8.无丝竹9.无案牍之劳形...甚蕃.(值得喜爱的)(多)..(使……劳累) (身体)10.可爱者11.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惟独)(表示转折)(沾染污秽)12.濯.清涟..而不妖.(洗涤)(清水)(美丽而不庄重)13.不蔓.不枝.(分枝)(分蔓)14.香远益清..净植.(耸立的样子)(立)..(更加)(清香) 15.亭亭1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17.余谓..菊(我)(认为)18.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19.陶后鲜.有闻(少 )20.宜.乎众矣(应当 )(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⑴何陋之有?( e )⑵忘路之远近( a)⑶渔人甚异之( b )⑷具答之( b )⑸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a )⑹君之病在肌肤( a )⑺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a )(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四、课文理解题。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学案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学案【学习重点】①“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学习难点】①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②在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感悟思考】(听音像资料《七子之歌》,讨论问题:“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提出和实践的?对于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积极的指导意义呢?【知识梳理】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
2、同月,邓小平访美期间,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的伟大构想。
他指出,所谓“一国两制”,就是。
4、1984年,二、香港、澳门的回归1.条件:。
2.香港回归过程:①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与邓小平会谈。
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②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
③,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回归的意义:3个标志。
对香港对中国对世界3.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
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方针政策:。
(二)措施1.1979年元旦,真正停火的标志。
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即2.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了。
3.90年代初期,,海峡两岸分别成立,1992年达成重要共识即;在此基础上,会谈。
注意:会谈的意义和成就。
4、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情况,提出。
5、2000年以来,针对台湾当局的变化,中共重申。
【难点突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港、澳体现了我国恢复对两地主权的实施,但根据“一国两制”构想,台湾为什么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港、澳、台问题同是保持我国主权完整,中华民族实现完全独立的问题。
但因历史情景不同,二者的性质并不相同,在同为“户国两制”的框架下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台湾问题是我国解放战争所遗留下的问题,是我国的内政问题;而港、澳问题是晚清时期西方殖民侵略的问题,是个国际问题。
学案2: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共七大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共七大、抗战胜利。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三、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全民族坚持抗战1.日本侵华方针的转变:(1)原因:抗战进入阶段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2)表现:对国民政府进行,辅之以;加紧进攻,加强对占领区的和经济掠夺。
2.国民党消极抗日:①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
②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了。
3.中共的积极抗战:中共坚持,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
4.全民族抗战:(1)表现:正面战场: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壮烈殉国;敌后战场:八路军副参谋长将军血洒疆场;学生、妇女、工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都投身于抗战之中。
(2)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的汪洋之中。
知识点二中共七大1.时间、地点:年4月,地点:陕西。
2.主要内容(课本标注)3.意义:为争取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
知识点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战略反攻:(1)中共领导的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2)1945年8月,美国先后向日本和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3)8月,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对日本发起进攻;(4)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本举行的反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唐雎不辱使命》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
2、准确翻译课文第一段,积累“使、欲、许、易、悦”等文言词语。
二、学习重、难点朗读课文,翻译课文第一段。
三、资料链接《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
经西汉末年刘向之手编订,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2国策,共33篇。
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
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
3分钟后个人展示。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在6分钟内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对照课文注释,自主翻译课文第一段。
2、解释方框内的文言词语。
⑴使人谓安陵君曰使:⑵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欲:⑶以大易小易:⑷安陵君其许寡人许:⑸秦王不悦悦:⑹使唐雎使于秦使:【当堂训练】(15分钟)得分:一、填空。
(11分)1、《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体史书。
经西汉末年之手编订,共国策,篇。
2、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唐雎曰:“?”秦王曰:“,,以头抢地耳。
”二、给方框内的汉字注音。
(6分)唐雎()怫然()免冠徒跣()缟素()休祲()以头抢地()三、翻译句子。
(8分)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4、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四、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选做题)(4分)1、《唐雎不辱使命》中表现秦王用武力要挟唐雎的一句话是:2、唐雎针锋相对的一句话是:《唐雎不辱使命》(二)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翻译课文第二、三、四段。
第22课《范进中举》导学案5-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预习学案19 范进中举1.《范进中举》节选自,它是我国代一部长篇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及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是。
2.给加点的字注音。
腆.着肚子啐.在脸上星宿.长.亲桑梓.避讳.绾.了头发攥.紧带挈.相.公3.仔细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课文哪能些地方透露像范进那样喜极发疯的并非他一个人?②文中范进清醒时并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这对表现他一见报贴欢喜得疯起来,有什么作用?③作者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走近科举:清代的科举制度是这样的: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禄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式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禄取。
第一甲踢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禄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5.科举花絮:1901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
考试内容中加中外政治历史。
为了迎合此旨意,有一次考官出题时把法国的拿破仑塞进去了,因粗略知道拿破仑与中国的项羽一样是一位以失败而告终的猛将,便出了一道中外比较试题:《项羽拿破轮论》。
出题的考官赶时髦,可来自全国的八股考生哪里跟得上?于是赶出了笑话。
一位考生一开笔就写道: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使破轮自修其政,又焉能为项羽所拿者?拿全轮而不胜,而况于拿破轮也哉?课后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带挈.()行.()事腆.()踹.()兀.()自绾.()啐.()高中.()2.范进中举》节选自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作者是______代小说家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学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曲——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刻)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经过十四年的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
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5.教师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目标导学二:中共七大1.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去了解中共七大。
2.教师讲解:补充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
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国际: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
3.教师提问:根据背景可以知道,中共七大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提示: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
河南省重点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第1课时)学案
第22课短文两篇第一课时陋室铭学习目标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背诵并翻译课文;2、能正确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3、理解作者那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
预习导学1、积累文中的生字2、关于作者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________(772—842),____ 代诗人,哲学家。
字______,洛阳人。
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3、关于“铭”(结合课下注释)铭是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4、疏通文意合作探究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两句写什么?5、“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当堂检测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词。
有仙则名名:有龙则灵灵:斯是陋室斯:惟吾德馨馨:谈笑有鸿儒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可以调素琴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无案牍之劳形劳:形: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①无丝竹之.乱耳之:②何陋之.有之:③无丝竹之.乱耳乱: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乱:3、⑴《陋室铭》的作者是,代家。
“陋室”意为,“铭”指。
⑵用原文回答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⑶指出“龙”、“仙”比喻什么?⑷《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生活情趣。
4、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学案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标解读课程标准 素养达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特点 1.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的新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新特点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2.知道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问题,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人类社会演进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考点整合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一超”:⑴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其主导的单极世界。
⑵“9·11”事件后反恐行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多强”:⑴欧洲联盟: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⑵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
⑶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谋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地位。
⑷中国:多边外交;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3.其它: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1.经济全球化:⑴历史发展过程:①开始: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
②形成:经过两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③体制化: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等国际贸易协商机制确立。
④加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对峙结束,更多国家融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跨国公司、互联网技术发展,加速全球化进程。
⑵存在问题:①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大部分利润流入了西方发达国家。
②“逆全球化”现象:英国脱欧公投,美国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2.区域经济集团化:⑴欧洲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⑵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加、墨三国经济互补。
⑶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地区经济、政治、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三、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性1.社会信息化:⑴概念: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八年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学案
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 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这种 烘 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 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 的”衬托“更好”。例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 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⑦无案牍之劳形⑧可以调素琴
3、找出本文的对偶句
二、整体感知,小组交流讨论
1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 句。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3、本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句话有何作用?
5、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
4、画出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倾情朗读,想象莲花美好的形象。
二、再读课文,小组交流,研读赏析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2、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还有什么?
3、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菊 之爱”和“牡丹之爱”又有什么内涵?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周敦颐(1017〜1073)字戊叔,北宋理学豕,文学豕。他为人清廉方正, 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 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
2、文体简介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 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 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请同学们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 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追求。
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学案 人教版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名师指路一、目标聚焦1.知道启蒙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
2.把握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科学贡献。
3.通过学习本课的知识,理解思想家、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二、知识梳理1.启蒙运动: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兴起——伏尔泰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欧洲社会的进步2.科学革命:牛顿——一天文学: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微积分;力学:牛顿三定律达尔文——1859年《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击了神权统治的基础。
爱因斯坦——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点评:注意启蒙运动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这是中招考试的重点。
同时注意结合所学的物理和生物知识来识记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三、教材详解1.启蒙运动: 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由此掀起了遍及欧洲乃至世界的启蒙运动。
伏尔泰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君子执政,猛烈批判天主教会,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以及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由于启蒙思想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2.牛顿: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方面则创建了微积分;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3.达尔文: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界法则。
这部著作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四大古典小说及其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戏剧、书法绘画等成就;
2、体会四大名著的反封建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3、学会鉴赏文艺作品,产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欲望。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学习难点: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预习展示:(依据自学提纲,精读教材,思考并动手初步解决问题)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1、概况:
成熟:-----------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表达了人民反抗-----------、追求----------的愿望。
2、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作者--------我国最早的一部----------------小说描写了----------末年和---------时期错综复杂的-----------与--------------斗争
《水浒传》作者---------我国第一部以-----------------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描写北宋末年----------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歌颂了农民的----------------精神
《西游记》作者是------------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小说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创作的,歌颂了人民蔑视-------------、勇于------------------的精神
《红楼梦》作者是--------我国-----------的高峰,具有高度的-----------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描写四大家族的-------------,和-----------与---------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和----------的-------揭示了-----------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二)戏剧的繁荣
1、概况:明清时期,-------------------- 成为城乡人民的重要文化活动。
2、明朝后期戏剧家是-----------------,他的代表作是---------------
3、京剧:表演形式:以-------------------、----------------------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和 --------------。
形成时间:----------------------- 中期。
(三)书画的成就
1、书法:代表是 ---------------的书法,兼有" ------------------- "之美。
2、绘画:代表有用"泼墨"技法作《墨葡萄图》的明末画家----------------------和清朝的------------------。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明清时期古典小说会达到高峰?
2、明清时代的文学艺术有哪些时代特点?
三、达标检测:
1、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2、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①诗②词③小说
④曲()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3、"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它出自()的主题曲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4、今人和蛮子在参观某一历史名人的陵园后,曾赋予一首:"身具澹台志,文存史记魂。
于今水浒传,流荡饰乾坤。
"这位历史名人是()
A、施耐庵
B、曹雪芹
C、罗贯中
D、吴承恩
5、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6、在"我期待的奥运开幕式"调查中,其中获得选票最高的是京剧脸谱,被称作的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
京剧形成于()
A、18世纪末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7、明朝画坛中踞统治地位的是()
A、花鸟画和山水画
B、水墨写意话
C、人物画
D、风俗画
8、"扬州八怪"指清朝八位()
A 画家
B 小说家
C 书法家
D 诗人
9、明朝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 都维护封建专制
B 都有很高的艺术性
C 都有反封建思想
D 都运用了浪漫手法
10、明朝的说书人在说书时不可能选择的内容是()
A.《红楼梦》的爱情故事 B.郑和下西洋 C.开凿大运河 D.戚继光抗倭
11、"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古典小说中读到()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四、下列相关内容连线
《三国演义》曹雪芹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吴承恩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
《西游记》施耐庵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罗贯中充满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