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话:“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论陶行知先生的师德观
论陶行知先生的师德观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以“捧着一个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怀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宏大理想,毕生致力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当代为后代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他强调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为我们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方向。
通过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尤其是有关师德方面的论述,使我认识到师德修养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它是衡量教师素质的根本标准,只有树立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体会到:“苦得其所,苦中快乐。
”一、陶行知的师德素质1.胸怀大志,锲而不舍陶行知从小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他在青少年时期,立下大志,决心为探求中国教育新路子,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一光荣事业奋斗终身。
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
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他甘愿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去农村、去最贫困的山区,开辟一个又一个新教育的基地,为改革旧教育作出了示范,为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陶行知不仅说得出,而且做得到,这正是其师德素质的可贵之处。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他克服了各种困难,披荆斩棘,锲而不舍,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永往直前的高贵品质。
2.献身教育、“甘当骆驼”在陶行知的师德素质中,献身精神显得尤为突出。
陶行知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象是劳苦大众。
他深知,要真正为劳苦群众办实事,必须有最彻底的献身精神。
为此,他视名利为粪土,处处以多为劳动人民做好事为乐。
他把母亲死后的人寿保险金拿出来办山海工学团。
为了创办育才学校,他卖学、卖文,还把当参政员的每月360元车马费全部献出。
而自己,却始终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按例,像他这样留过洋、有大学问的人,应该去追求升官发财,可他从不那样想过。
陶行知教育语录经典
陶行知教育语录经典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文集》98页《答XX铭贤学校徐正之先生书》2、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原载《乡教从讯》1929年3月15日3、训育上的第二个不幸的事体就是担任训育人员的消极作用。
他们惯用种种方法去找学生错处。
……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
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
他们也不应当忘记同学互相感化的影响;最好还要运用同学去感化同学——运用朋友去感化朋友。
《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卷一622-623页4、训育上还有个最不幸的事体,这事就是教育与训育分家,把教育看作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做品行范围以内的事,……殊不知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支配的。
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致自相矛盾,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
所以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卷一623页【注】训育: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和控制。
清末兴办学堂之初称之为“管理”,“五四”运动后改称“训育”。
5、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
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
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
师生有了共甘苦的生活就能渐渐的发生相亲相爱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南京XX 公学创学旨趣》卷一500-501页6、凡住校的教职员,一定要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断不能一个例外。
如有例外,一定失败。
陶行知的名言大全84句
陶行知的名言大全84句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3、要人敬者,必先自敬。
——陶行知4、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陶行知5、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陶行知6、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共守。
7、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
[中]陶行知8、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中)陶行知9、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10、培养求学的嗜好,造成好学的民族。
培养教人的嗜好,造成诲人不倦的民族。
陶行知11、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
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教育。
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12、我们在社会上做事就要预备碰钉子。
假使钉是铁做的,我们的头皮就要硬到钢一样,叫铁钉一碰到钢做的头皮就弯了起来;第二是要把我们的热心架起火来,把钉子烧化掉。
13、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4、科学以无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终。
陶行知15、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陶行知16、我们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
陶行知17、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18、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19、行是知之始;知是形之成。
陶行知的师德观
陶行知的师德观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最后改名行知,安徽歙县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一生为民族、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为人、治学、处事的崇高品德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去研究陶行知的师德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认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只有把自己的整个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孩子,才能完成教育的使命。
他是一个不计个人得失、富于献身精神的人,他为了改造中国的乡村教育,辞掉了大学教授的职位,把多年积蓄的一千银元拿出来试办晓庄师范学校,现在陶行知的出生地歙县黄潭源村,除了故居屋基前后的流水和翠竹外,没有任何产业。
他完全实践了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誓言。
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操,闪烁着伟大中华民族的光辉,它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继承和发扬,是后代人永远学习的榜样。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突出地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也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陶行知认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师之乐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他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我们只要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这种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献身精神,努力去开发和利用他的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精神财富,就一定会有力地促进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三、热爱人民陶行知一生“爱满天下”。
他爱祖国、爱人民、爱儿童、爱青年、爱朋友、爱科学、爱民主、爱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一位浑身充满爱的教育家。
他爱的是什么呢?是“爱人类中最多数的而最不幸的中华民族”、“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的农人”。
陶行知出身贫苦家庭,自幼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资本主义和剥削和压迫之苦,从他切身的感受中,对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有着深刻地了解和同情,这是他热爱人民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
作业 3 1 3 0
发帖 5 2 1 0
回帖 15 13 1 0
总学习时间 15 小时18分 24 小时3分 33 小时35分 0 小时0分
任瑞珍 张林果 闫素芳 李有明
贾双红
李丽珍 郝丽霞 张志英
0
2 3 2
0
1 1 1
0
0 2 2
0
1 3 3
0
7 5 5
0
12 15 15
25 小时7分
30 小时50分 28 小时14分 33 小时50分
王计梅
史爱兰
2
0
1
0
2
0
3
2
5
3
17
5
22 小时1分
34 小时31分
姓
名
研修日志 教学故事分享 实践成果展示 0 1 3 2 0 0 2 0 0 0 2 2
作业 0 0 3 3
发帖 0 1 6 6
回帖 0 5 16 15
总学习时间 3 小时11分 26 小时21分 27 小时22分 28 小时43分
作业 1 0 3 3
发帖 0 5 5 5
回帖 0 54 21 20
总学习时间 34 小时51分 28 小时30分 28 小时44分 42 小时5分
王珍虎 曹文娟 付彦军 杨海燕
李学峰
高晓红 陈瑞平 秦玉香
1
3 2 2
0
3 0 2
0
2 1 2
1
3 3 3
3
5 5 1
8
16 15 1
33 小时34分
137小时12分 37 小时39分 30 小时54分
郝海琴
贾 威
1
0
0
对陶行知关于学生学与先生学思想的认识
对陶行知关于学生学与先生学思想的认识作者:周玉琴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60-01近日翻看陶行知先生关于“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的说法,作为从事20多年学校教育工作的笔者感慨良多。
当笔者刚出校们初为人师时,准备把书包扔掉,从此不再啃书本。
谁知做了老师才知道,此生看来要活到老学到老。
1 关于“要学生学”与“先生学”的问题1.1 当我们要求学生学习时面对班里不爱学习的小孩,就向家长告状,责怪孩子的惰性。
笔者在上课的时候,盯着那几个不爱学习的孩子,联系家长要求在家督促孩子,千万不可以放松,可是孩子们根本不理睬,罔顾老师的一片苦心,好多时候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都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
这是我们作为老师的想法与做法。
1.2 当我们面对自身学习时记得当年老校长经常语重心长的对我们几个小年轻老师说,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多学勤学,我们几个全当耳旁风。
所以学校要求我们进修学习,大家还犟在那里不愿报读大专,后来撑不住了,才磨磨蹭蹭去读大专。
现在信息时代,看到学课件、微课又要畏缩了。
以上现象如果我们用行知先生的“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的思想来分析就想得开了,确实做先生的自己不学习,一味的要求自己的学生要勤学苦练,这种思想要不得。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一届一届的小年轻老师毕业了,当老师了,可是他们如同笔者年轻时一样,只会要学生好好读书,自己却“玩”字当头,手机、电脑玩不停,做老师心不定,教出来的学生能心定吗?所以学校管理层的责任就大了,学校要培养好学生首先要培养好老师。
树立教师终生学习的观念,抓教师思想建设,真正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 关于“要学生做”与“先生做”的问题当老师有了要学生学,老师必须先学的意识后,下一阶段就要付诸于行动。
陶行知说
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再思考:教育学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我们是人民教师,我们肩负着教育跨世纪的建设价值规律的历史重任。
但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技术的更新可谓是一日一个样。
教师还老是只会用粉笔加口水,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会“吃”不饱。
现代媒体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它进入课堂,超越了教育、教学的传统视野,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密度和容量,能创造出使知识、学问来源多样化的文化教育环境,为学生个性、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通过录像、实物投影、电脑等形式进行再现,让学生可以亲眼目睹,亲自体验。
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林格伦说:“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
”再思考:生活既是课堂,生活中学生也会学到很多的知识,学会自我生存的本领,可是那些知识都是反复的练习不断重复的生活经验,甚至缺少很多的实战经验的学生也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殊不知他们缺少锻炼的机会。
课堂中的生活,把生活中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经验,所谓经验就是在失败中不断前进的结果,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太注重给予是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很多学生受到挫折之后就会一蹶不振,因为在他们学习过程中就缺少了这样的成功体验,所以在学校我们更多的是创造出更多让学生参与体验的活动,多多给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
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再思考: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了在班级管理中的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社会是由社会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份子。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三篇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三篇《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1 寒假里,将方华老师所著《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读了“一遍半”——先精读一遍,再将勾画的部分语句、段落略读一遍并进行摘抄。
轻轻合上书本,它带给人的整体感受正如封皮暖绿的色彩一般,生机而又温和。
如果引用方华老师的话说就是“有温度”。
在《教己育人——教育新识》一篇中,方老师说,“教己育人”的校长和老师,才能称为真正的校长和老师。
读到此处,我想到了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方老师的“教己育人”与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观点相近,都强调“独善其身”的重要性。
那么方老师提出的“教己育人”该怎么理解呢?我在阅读与摘抄的过程中,反复品嚼这四个字,并且尝试将他们“拆解“,然后再使用不同的词语进行“组装”,找寻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只有教己才能育人。
”方老师指出,“教己”不仅是自我成长的需要,更是对学习价值和学习使命最好的诠释。
试想,如果一位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以来,只有对知识、技能、情感等的输出而没有输入,那他的实际生活与精神世界该是何等空虚与荒芜,那他所能给予学生的教育又是、又只能是什么样的教育呢?当然,丝毫没有“输入”的教育生活是不存在的,但正如我们教育学生时所讲,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别人都在快马加鞭地朝向更好、更辽阔的教育之路行进时,我们的顿步不前就是落后,就是退步。
长此以往,教师的职责大都被定义为“教书育人”,这固然无可厚非。
但在“教书育人”之前,我们不妨先用心“教己”。
读万卷书是教己,行万里路是教己,品一杯清茶是教己,等一朵花开也是教己。
教己的外在形式可以丰富多样,而内在根基离不开认同与提升。
如果没有持续的教己,我们的教育工作可能将更多地停留在“技”的层面,而教育同时、甚至更多地需要“艺”的修炼。
“教己”无疑是教师提升教育艺术的有效路径。
或许这四个字也可以理解为“先教己,再育人。
”身为教育行业里的一份子,我们究竟是“内行”还是“外行”呢?我们每天是在“看热闹”还是“看门道”呢?方老师有一篇文章题为《做个懂行的局长》。
教师资格证作文套用之万能句子
教师资格证作文套用之万能句子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作文可是个重头戏啊!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万能句子,说不定能在关键时刻帮到你哟!“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句话真的太妙啦!它强调了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与启迪。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的这句名言,充分展现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伟大与神圣。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这告诉我们,教师自己不断学习进步,才能引领学生追求知识的脚步。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哇,强调了教育要追求真实和真诚,多重要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是不是很形象?说明教师不是强行灌输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让我们明白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成长的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的这句话,直白地指出了教师对于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作用,真的太有分量啦!“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赫尔巴特的这句名言,提醒我们教师要把教育当作一门艺术,用心去雕琢。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的话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以身作则。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的这句话强调了教师激励学生的重要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就像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无声无息却又影响深远。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先生的话让我们知道,好的教育是引导,而不是包办。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这意味着教师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李觏的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
教师节读书笔记摘抄
教师节读书笔记摘抄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时刻,回顾那些与教育相关的书籍,总会有许多令人深思的语句和观点。
以下是我从一些书中摘抄的片段,它们或许能让我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并非是强行灌输,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就如同那棵树、那朵云,用自己的智慧和品格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爱是教育的灵魂,一个心中充满爱的教师,会以关爱、尊重和理解对待每一个学生。
他们不会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格差异而有所区别对待,而是用爱去包容一切,让学生在温暖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时,他们会更愿意打开心扉,接受知识的滋养,也会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师们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不求回报。
他们用心去教导学生,为了学生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从未计较过个人的得失。
这种纯粹的奉献精神,是教育事业中最宝贵的财富。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 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又一经典名言。
它提醒着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
只有自己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教师的好学精神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 这让我明白,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我们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话:“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发布者:史晓华 冰心老人曾经这样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对呀,爱是一个永恒的 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有了爱,同学们才有着灿烂的笑脸,有了爱, 教育事业才有着勃勃生机。 记得刚上班第二年,我的班上有一个瘦弱的女孩叫艾桃,9岁才上一年级,妈妈在生她的时候因难产而去世,她 也从此留下了终身残疾,走路一跛一跛的,她的爸爸因为受不了打击离家出走,她只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天放学 后的小艾桃,有那么多的家务在等着,有那么多的担子要扛,她要帮奶奶卖东西维持家用,要忙着烧饭、洗衣,还 要收拾家照顾年迈的奶奶......为此她上学经常迟到、旷课,有时上课无精打采,趴在桌上睡觉,作业要么不做, 要么做了也都是错的。就在一个雨天,下午放学,雨仍在下着,而且雨下得很大,她颤抖的小手,支撑着褪了色的 ,已经断了三根伞骨的小红花伞,一瘸一拐晃悠在人群中。雨点叭叭地打在那伞上,打在艾桃的身上,打在那幼小 的心灵上,看着那破旧的伞,看着淋雨的瘦弱之身,我心一阵紧缩,一阵颤痛。 我把她领到办公室,用干毛巾擦着她湿漉漉的头发,还有那红彤彤的小脸, 我的心在深深的自责,在愧疚,我 没有给她足够关心,没有给予她更多帮助。于是我把自己的新伞换给她,护送她走回家,风雨中,我们在沟通,风 雨中,我们在交流。我的心一阵阵的苦楚,一阵阵的震撼。雨在下着,下着,还在下着....... 后来,我知道她没钱买文具,我把口袋中的零钱递到她的手里让她买她喜欢的文具;天冷了,看到她穿着单薄 的衣服,我悄悄地买了几件御寒的衣服亲手送给她,让她赶快换上。我也倡导同学们献点爱心,带着孩子们一起去 她家帮奶奶干活。平时课余时间,一有空我就帮她补补课,和她谈心。有次,我们交流过后,小艾桃还不肯离去, 眼泪汪汪地说:“史老师,我会努力的!我一定迎头赶上同学们。”听着她纯朴而又动情的话语,我深切地感受到 ,爱是多么伟大啊!一个老师只要以一颗真诚的爱心播撒希望的种子,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后来这个懂事的 孩子发奋起来,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毕业时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满意的初中。 有着许许多多这样在爱的雨露中茁壮起来,成长起来的孩子,我怎能不感慨,我正在营造着的这片“风景”, 是多么样的亮丽啊!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反映出他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于中国教育的精神,感化和教育中国一代又一代人。
他提出:要使人人都受到教育,必须到民间去,到乡间去。
这也和当前希望工程扶助困难学生的目的相一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使全国人民在接受教育中受益。
陶行知先生知识渊博,他用他的才华和毕生精力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
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创造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有如下三方面。
一、因材施教,效果显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需要因材施教”,他曾给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养创造力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他还说过:“松树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
”我们现代的教育也必须和陶行知所说的一样,要有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出有各种各样不同、分门别类的人才。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现代的教育应该向三百六十行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使其最终成为三百六十行中的状元。
当然要使他们成为状元,一是要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二是要有适应行业的特点、技术和技能。
每一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爱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对待每个学生都要仔细观察、了解他们,使他们在学校能受到良好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从中受益。
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给予鼓励和鞭策。
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有些学生只要教师指出缺点错误就能改正。
有些学生,特别是在家受父母过于宠爱的学生,你如果对他们态度暴躁、方法简单、言语粗俗,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
关于“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陶行知这句名言的理解。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是一个好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追求,才能够更好地去引导学生。
陶行知先生被誉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他的一生中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其中,这句名言不仅是他对教育论述的精华,也是他人格魅力的体现。
首先,我们来探讨“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这句话中的“好学”二字。
什么是“好学”?从字面意义上看,“好学”指的是热爱学习、勤奋钻研,不断追求知识的态度。
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好学”,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一种心态和价值观念。
正如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所说:“好学者,悦己之学;不好学者,悔曩之无用也。
”他认为好学是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心态,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得之知转化为实践,推动社会进步。
只有具备这样的“好学”心态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然后,我们再来看“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的含义。
如果要教育好一个学生,除了必须是一名体面的教师外,还需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正热爱学习的。
因此,在陶行知先生的眼中,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只是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自己对学习的热情、态度和愿望传递给学生。
在我的眼中,老师是一座灯塔,在黑暗中为学生指引前行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成为学生们的精神导师。
当我们作为老师面对着学生的时候,我们必须具有无穷的激情和原动力,积极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树,以便在接下来,把深入浅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正如陶行知所说,“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如果我们没有激发自己的热情并转化为教学的欲望,那么别人更难从我们身上找到学习的榜样。
畅谈实例、表述流程,学生不仅可以领悟我们教授的知识,更可抓住在实际应用时涉及到的错误和弱点。
数学教育教学名言
数学教育教学名言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2.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3、习惯象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他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的牢不可破。
——(美)曼恩4、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5、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6、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夸美纽斯7、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8、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
——《柏拉图论教育》9.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中国邹韬奋:《工程师的幻想》1956年版10.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
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11.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12.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
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
”——《陶行知全集》卷一13.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
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
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
陶行知
【期刊名称】《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年(卷),期】2022()3
【摘要】有一位教育家,你一定知道他,知道他的教育思想,熟知他的教育名言。
他就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教育家陶行知。
这30句先生关于教育的思考和体会,一起来读读!
【总页数】2页(P90-91)
【作者】陶行知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必须抓好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2.要想学生学好教师必须好学r——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5)
3.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摆脱社会的负面影响
4.陶行知先生的好学生——记重庆育才学校古圣寺学生吕长春叔叔
5.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实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主编: 编辑:张聪慧 张聪慧第2期 2013年 4月 5日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河南省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引导计划”项目学科课程安排(十三)高中语文各位学员:大家好!新学期开始了,首先祝大家工作顺利!网络学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寒假中,许多老师也利用各种时间,积极上网学习讨论交流,提交作业、主题研修和研修日志等。
但是在辅导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提醒大家注意:1、有些老师把研修主题提交到了作业栏,请大家看清要求,按照类别提交,以免影响最终成绩统计。
2、截至到目前为止,尚有许多学员没有登录班级论坛并发布帖子,并且没有关注论坛主题帖。
两个多月来,大家积极上网,勤奋学习,绝大多数同学都很投入,而且非常有收获。
不过有两个问题还是想提醒大家。
第一,我们班的一些老师上网积极性不是太高,可能是大家太忙碌了。
不过抽出一点时间上网学习还是非常必要的。
二、做作业或提交研修日志、教学设计与反思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论文或研修报告严重抄袭,还希望大家按照要求,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写一点自己真实的教学感受。
一旦作业被评定为不合格,请及时补做提交,以免造成被动。
超过作业提交时间,将不安排补交作业。
写作是整理思路的过程,也是提升自己一个重要途径。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作业(一)发布者:高中语文专家发布时间:2013-1-29 9:33:32开始时间:2013-1-29 9:33:32 截止日期:2013-8-31 23:59:59请对你所使用的语文教材进行单元结构的类型分析,并尝试按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设计一份简要的单元教学方案。
高中语文研修主题(一)发布者:高中语文专家(课程专家) 发布时间:2013-2-16 10:19:14请结合你的语文教学实践和教学案例,谈谈如何进行一个专题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布者:李凤霞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 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 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 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 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 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 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 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 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 此后的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 了纽约州的州长。
让我们记住陶行知先 生的话:“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 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 不厌的学生。”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
在这段与大家一起学习的过程 中,有许多感动的教学故事,有许 多好的作业,这是老师们辛勤工作 的写照,我要向那些认真学习,辛 勤工作的老师说声谢谢,你们 程宜心 段文林 张红娟 胡爱萍 颜丽华 冯喜莲 刘玉华 智杏花 花秀枝 杨晓慧
发布者:史晓华 冰心老人曾经这样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对呀,爱是一个永恒的 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有了爱,同学们才有着灿烂的笑脸,有了爱, 教育事业才有着勃勃生机。 记得刚上班第二年,我的班上有一个瘦弱的女孩叫艾桃,9岁才上一年级,妈妈在生她的时候因难产而去世,她 也从此留下了终身残疾,走路一跛一跛的,她的爸爸因为受不了打击离家出走,她只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天放学 后的小艾桃,有那么多的家务在等着,有那么多的担子要扛,她要帮奶奶卖东西维持家用,要忙着烧饭、洗衣,还 要收拾家照顾年迈的奶奶......为此她上学经常迟到、旷课,有时上课无精打采,趴在桌上睡觉,作业要么不做, 要么做了也都是错的。就在一个雨天,下午放学,雨仍在下着,而且雨下得很大,她颤抖的小手,支撑着褪了色的 ,已经断了三根伞骨的小红花伞,一瘸一拐晃悠在人群中。雨点叭叭地打在那伞上,打在艾桃的身上,打在那幼小 的心灵上,看着那破旧的伞,看着淋雨的瘦弱之身,我心一阵紧缩,一阵颤痛。 我把她领到办公室,用干毛巾擦着她湿漉漉的头发,还有那红彤彤的小脸, 我的心在深深的自责,在愧疚,我 没有给她足够关心,没有给予她更多帮助。于是我把自己的新伞换给她,护送她走回家,风雨中,我们在沟通,风 雨中,我们在交流。我的心一阵阵的苦楚,一阵阵的震撼。雨在下着,下着,还在下着....... 后来,我知道她没钱买文具,我把口袋中的零钱递到她的手里让她买她喜欢的文具;天冷了,看到她穿着单薄 的衣服,我悄悄地买了几件御寒的衣服亲手送给她,让她赶快换上。我也倡导同学们献点爱心,带着孩子们一起去 她家帮奶奶干活。平时课余时间,一有空我就帮她补补课,和她谈心。有次,我们交流过后,小艾桃还不肯离去, 眼泪汪汪地说:“史老师,我会努力的!我一定迎头赶上同学们。”听着她纯朴而又动情的话语,我深切地感受到 ,爱是多么伟大啊!一个老师只要以一颗真诚的爱心播撒希望的种子,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后来这个懂事的 孩子发奋起来,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毕业时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满意的初中。 有着许许多多这样在爱的雨露中茁壮起来,成长起来的孩子,我怎能不感慨,我正在营造着的这片“风景”, 是多么样的亮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