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习惯.1.2.3课)
义务教育教科书(江苏)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3 How many
义务教育教科书(江苏)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3How many【摘要】这篇文章将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江苏)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3 How many》课程,包括教学目标和重点。
在教学内容详解中,将深入解释课程内容,并分析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而教学过程设计则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
课堂练习和作业安排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将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收获和反思,同时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科书,江苏,四年级,英语,教案,Unit 3,How many,教学目标,重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设计,课堂练习,作业安排,教学收获,反思,展望,下节课。
1. 引言1.1 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江苏)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3 How many》课程简介《义务教育教科书(江苏)四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3 How many》是四年级上学期的英语课程教材之一。
本单元主要围绕"How many"这个主题展开,通过学习数字和数量词的用法,帮助学生能够熟练地描述和询问数量。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各种趣味性的活动和练习,掌握基本的数字和数量词,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如地使用它们。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数字1-100的学习,能够用英语询问和回答"how many"这个问题,以及使用数量词来描述物品的数量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逐渐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比如在购物时询问商品的数量,或者在描述物品的数量时运用数量词,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希望学生在本节课程中能够对数字和数量词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流利地运用它们进行交流和表达。
1.2 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中表示数量的基本表达方式,包括数字1-100的认读和书写,以及询问和回答“how many”的用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电子备课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升和毫升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周期三、观察物体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运动与身体变化五、解决问题的策略六、可能性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八、垂线与平行线●怎样滚得远九、整理与复习附录混合运算数学学科四(2)班教学计划1.学生基本情况:学生 41 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上学期及格人,占 %。
班平均分。
2.教育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想象和事物产生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能质质疑问难,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爱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 95 %,班平均达到 80分。
(3)基本技能: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想象和事物产生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能质质疑问难,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爱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4)月考试 4 次。
(5)作业批改:详批全部次,略批次,查次。
(详批、略批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X k B 1 . c o m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1升=1000毫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
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本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
二、本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与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较大的数,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探索并发现简单的规律。
①能正确口算几十或几十几百除以几十(商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②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③能正确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位数,估计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
④初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式题,能清晰地表达混合运算的步骤。
⑤初步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能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⑥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和整亿的数,感受这些大数目的意义。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作单位表示较大的数。
认识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能运用认识的数进行简单的交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⑦初步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初步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⑧认识计算器,能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有趣的数学规律。
⑨能应用学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数量关系。
(2)经历研究有关物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有关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①认识射线和直线,能区分射线、直线和线段。
1.2《鱼类》(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3)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河流、湖泊观察鱼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4)开展一次鱼类保护主题的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关注鱼类保护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邀请鱼类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深入的鱼类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当堂检测:
1.请简要描述鱼类的基本特征。
2.请列举两种软骨鱼类和两种硬骨鱼类。
3.请根据提供的图片,判断下列鱼类属于软骨鱼类还是硬骨鱼类,并说明理由。
4.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鱼类具有哪些特征。
5.请谈谈你对鱼类保护和生态环境的认识,并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
1.鱼类的基本特征包括体型、鳍、尾、皮肤和鳞片等。
(3)网络资源:访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官方网站、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等,了解鱼类保护和生态环境的相关信息。
2.拓展要求:
(1)阅读材料:请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鱼类百科全书》或《鱼类的世界》,完成阅读笔记,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鱼类知识。
(2)视频资源:请学生在课后观看《蓝色星球》或《海底世界》,完成观后感,表达自己对鱼类生活环境的感受和认识。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鱼类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1.2《鱼类》(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供学习)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2020)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2020年秋季的新版苏教科学教材。
1.以学生的发展为教材编写的宗旨。
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致。
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2.以科学世界观作为整册教材的组织线索。
这些线索包括对科学本体的应有认知和对自然界的应有认知。
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螺旋上升式体现了这一组织线索,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起这样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不仅是有规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个统一的整体。
3.强化对科学探究和二工程实践的指导。
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工程设计的步骤与要领是科学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
为此,在每册教材的后面设有“专项学习”,将有关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含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的指导系统化和显性化,在保证过程完整的基础上,将探究和设计要素按年级有所侧重,又螺旋上升地加以编排。
4.设计专门针对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STEM单元。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英文缩写,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模式。
与主要指向概念理解及运用的主题单元不同的是,STEM主要指向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
5.强调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源的全配套。
教材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有探究性学习,有探究性游戏,有科学DIY,有种植和饲养,还有观察与阅读...这些学习活动有趣、有效、易做。
为配合学习活动,教材配套了供学生观看的高清视频,供学生动手做的学具材料和供学生记录、课外拓展用的活动手册。
全新的网站还将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6.重视科技史的学习。
为了有助于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助于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教材在主题单元中渗透科技史内容,在专项学习中有专题介绍,在每个年级教材的最后--面,还特别对科技史作概略的梳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呈现。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全册配套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总课时27课时。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本单元由四部分的内容构成:1、认识空气的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空气无一定的形状,向四面八方流动,具有质量、要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等。
2、认识空气流动的规律,包括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第二单元:冷和热本单元主要由5课组成,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本单元共分为四课,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一些可以使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
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才能到达人的耳朵,知道乐音是令人愉悦的声音,噪音是使人烦躁的声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保护听力的方法。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了解营养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注重个人保健。
第五单元:排序与分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排序,第二部分是分类,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识别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排序,自然地理解并接受在科学探究中也离不开排序的观念,理解排序的科学含义。
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分析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进—步确信空气的真实存在,获取对空气的性质、组成及风的成因直观而生动的认识,同时更强烈地意识到空气是生命的要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自觉地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科学探究2.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
2.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解释。
科学知识1.3知道……空气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毫升苏教版
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1毫毛的大小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简单换算。
2、在实际应用中,感受一些小容量,体能毫升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认识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及毫升的实际大小。建立1毫升的观念。建立1毫升的观念。
活动过程:
一、激发活动兴趣。
1、回顾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是什么?1升有多少?它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2、结合蓝水瓶的容量,思考:用“升”做单位合适吗?可以用什么样的单位?
揭示课题: 认识毫升
二、实施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方案
教师导学预案
个性修改
活动一:初步认识毫升
1、自主学习
(1)毫升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你在哪儿见过?看一看,想一想。
2、合作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见过的或带来的容器。
3、展示汇报
(1)指派小组汇报。
板书设计:认识毫升
毫升(ml)1升=1000毫升
(2)其余小组补充。
活动二:实验体验1毫升的大小
1、自主学习。
(1)先猜一猜1毫升大约有多少?
(2)观察25毫升的量筒,寻找表示1毫升的刻度。
(3)用滴管向空量筒里滴1毫升水,看看大约有多少滴? 注意:量筒放平,眼睛与刻度相平。
(4)将1毫升水倒入手心看看。
2、合作交流
(1)闭上眼睛,想象1毫升水有多少?
4、质疑提升
(1)100毫升、250毫升、500毫升的饮料多少份这样的饮料正好是1升?
让学生观察这些容器,说说他们都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同时说明计量单位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做单位,字母ml或mL。
出示一个有刻度滴管,然后教学生使用滴管的方法,用滴管吸入1毫升的水,叔叔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滴。
四年级苏教版综合实践教案上册
四年级苏教版综合实践教案上册一、第一章:我们的学校1.1 教学目标了解我们所在的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校史、校园环境、师资力量等。
1.2 教学内容介绍学校的成立时间、历史沿革、校园布局、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
1.3 教学活动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采访学校老师,了解师资力量;搜集校史资料,了解学校的历史。
二、第二章:我们的班级2.1 教学目标了解所在班级的基本情况,包括班级人数、班级文化、班级活动等。
2.2 教学内容介绍班级的人数、班级文化特色、班级组织架构、班级活动等。
2.3 教学活动调查班级人数及构成;了解班级文化特色;参与班级活动,体验班级氛围。
三、第三章:我们的家庭3.1 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包括家庭成员、家庭文化、家庭生活等。
3.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成员、家庭文化、家庭生活等。
3.3 教学活动调查家庭成员及背景;了解家庭文化特色;分享家庭生活趣事。
四、第四章:我们的社区4.1 教学目标了解所在社区的基本情况,包括社区历史、社区设施、社区活动等。
4.2 教学内容介绍社区的历史、社区设施、社区活动等。
4.3 教学活动参观社区,了解社区设施;采访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活动;搜集社区历史资料,了解社区的发展。
五、第五章:我们的节日5.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主要节日,包括节日的历史、习俗、活动等。
5.2 教学内容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主要节日。
5.3 教学活动调查了解各个节日的习俗;分享节日的趣事;动手制作节日相关的手工艺品。
六、第六章:我们的饮食文化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包括饮食习惯、传统美食、饮食礼仪等。
6.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饮食习惯、传统美食(如八大菜系)、饮食礼仪等。
6.3 教学活动调查学生的日常饮食习惯;尝试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学习并实践基本的饮食礼仪。
七、第七章:我们的身体运动7.1 教学目标7.2 教学内容介绍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学习基本的身体运动知识和技能(如跳绳、跑步、游泳等)。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一、前言本教学计划根据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旨在通过系统、有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汉字、词语、成语、句型等基本语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拼音与生字1. 拼音学习:复习第三册的拼音知识,巩固声母、韵母、声调的掌握。
2. 生字学习: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第二单元:选读课文1. 课文学习:学习本单元的选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
第三单元:精读课文1. 课文学习:学习本单元的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单元:古诗欣赏1. 古诗学习:学习本单元的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古诗的意境。
2. 写作练习:根据古诗的内容,进行写话练习。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1. 口语交际:学习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进行口语练习。
2. 写作练习:根据口语交际话题,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案例,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1.2.3相反数(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相反数的定义:强调相反数概念的本质,即一个数与其相反数相加和为0,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例如,3的相反数是-3,因为3 + (-3) = 0。
-相反数的性质:掌握相反数的两个性质,即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通过具体数值示例进行讲解,如-5的相反数是5,0的相反数是0。
3.相反数的运算:学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并掌握相反数的加减法运算。
4.应用实例:通过实际例题,使学生掌握相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相反数的性质和运算,并能运用相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相反数的定义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相反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教材《数学》第七章第一节“相反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相反数的定义: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
2.相反数的性质:掌握相反数的两个性质,即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
-相反数的运算:教授如何进行相反数的加减运算,并强调运算规则。如,(-3) + 3 = 0,5 - (-3) = 5 + 3。
-实际应用:通过实际例题,展示相反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温度变化、位移方向等。
2.教学难点
-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对“相反”这一概念感到抽象,难以理解为何一个数的相反数能抵消其数值。需要通过数轴、颜色对比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毫升-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毫升-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毫升的概念,知道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2. 使学生能够使用量筒、滴管等工具,准确地量取液体体积。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毫升的概念2. 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3. 量筒、滴管的使用方法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毫升的概念,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量筒、滴管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应用,量筒、滴管的准确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引导学生关注液体的体积。
2. 讲解毫升的概念介绍毫升的定义,让学生知道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3. 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1毫升水和1立方厘米水的体积,加深对两者关系的理解。
4. 量筒、滴管的使用方法演示量筒、滴管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准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技巧。
5.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药液的剂量、配制溶液等。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毫升的概念、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以及量筒、滴管的使用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操作等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提高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2.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4. 注重课后辅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毫升的概念,了解毫升与立方厘米的关系,熟练使用量筒、滴管等工具,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2热空气和冷空气-附知识点梳理(2)
热空气和冷空气一、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2.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三、教学准备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四、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措施(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2. 把书翻到P6,这课的标题是“空气是会流动的吗”,又是个问题,先来说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3.把你们的假设写在课题的后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还要研究空气是怎么流动的。
板书课题学生把自己假设的答案写在书上(二)自主学习1.风的形成(1) 请一个同学来吹个气球,如果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你有什么感觉?(2)这样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会流动的,而且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那课题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啊,我们这堂课上完了吗?有关空气流动,你还想知道什么?小组讨论体验板书流动的空气风从学生的提议中选取“空气是怎样流动的”问题2.空气的流动(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①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②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②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③冷空气是下沉的板书热空气演示P6实验二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适当点拨让学生自我总结板书上升板书猜想答案(下沉)3.冷热空气的对流(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用实物投影展示把观察结果写在P72(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4.热空气的用途(1) 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风是怎么形成的吗?(2) 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3)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画流动图板书热气球孔明灯(三)课外拓展制作热气球、孔明灯(四)板书设计热空气和冷空气空气是会流动的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热气球孔明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空气1 、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教学设计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掌握本课时所要求的课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生词、词组。
2)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课时探究的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和步骤,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去养成好习惯。
2.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积极掌握好习惯养成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1)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学生在学习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发现并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培养自省、自强、自立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时所需的生词、词组。
2.理解并掌握本课时探究的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积极掌握好习惯养成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对好习惯的养成的兴趣和探究欲,进而导入本堂课的主题:“好习惯,铸就成功”。
2.导入新知首先,教师介绍本课所需生词、词组的含义和使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如:图片、实物、模型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好习惯、好习惯的价值意义、好习惯的分类以及如何培养好习惯。
3.探究好习惯养成的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1)听取教师讲解,明确好习惯的养成方法和步骤。
(2)通过运用启发式提问法,让学生逐步发现好习惯的养成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注意生活习惯、有计划地进行阅读、合理安排时间、尽快克服拖延症、注意社交礼仪等。
(3)放映介绍好习惯养成的电视节目,让学生加深对好习惯养成的认识和重视。
(4)小组合作讨论形式,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好习惯养成计划。
4.板书设计:好习惯的分类:1)学习习惯;2)生活习惯;3)思想习惯;4)社交习惯。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第一章:我们生活中的规则1.1 学习目标:了解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性。
学会遵守和维护生活中的规则。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规则有哪些?为什么我们需要规则?如何遵守和维护规则?1.3 教学活动:讨论生活中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设计一个遵守规则的实践活动,如排队等。
第二章:我们的家庭2.1 学习目标: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功能。
学会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2.2 教学内容:家庭的组成和功能。
如何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如何感激家庭的付出?2.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故事,了解不同类型的家庭。
开展家庭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家庭的重要性。
制作家庭感恩卡片,表达對家庭的感激之情。
第三章:我们的学校3.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的组成和功能。
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3.2 教学内容:学校的组成和功能。
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关心他人?3.3 教学活动:参观学校各个部门,了解学校的运作。
通过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尊重他人。
设计一个关心他人的实践活动,如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第四章:我们的社区4.1 学习目标: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学会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做贡献。
4.2 教学内容: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如何参与社区活动?如何为社区做贡献?4.3 教学活动:参观社区设施,了解社区的服务和活动。
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体验为社区做贡献的乐趣。
讨论如何为社区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章:我们的环境5.1 学习目标:了解环境的重要性。
学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2 教学内容:环境的重要性。
如何保护环境?如何节约资源?5.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海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章:我们的权利和责任6.1 学习目标:认识基本的权利和义务。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责任。
6.2 教学内容: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教学计划模版(3篇)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教学计划模版一、教学理念:秉持求真、求实、求新的原则,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学期采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结构清晰,分为四个核心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及单元练习。
具体安排如下: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板块,精心设计了2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2. “课文”部分共安排了23课,内容丰富,逻辑严谨,依据教学需求划分为若干单元。
3. “习作”环节共设置了7次写作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4. “单元练习”作为巩固与提升的重要环节,共设置了与课文相匹配的练习单元。
三、教学目的阐述:(一)思想教育目标:1. 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
2.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增强语文学习自信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3. 通过语文学习与实践,拓宽学生视野,使其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与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目标:1. 学习习惯培养:巩固并强化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提升写铅笔字与钢笔字的技能,鼓励积极发言与专心听讲。
激发朗读背诵与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勤查字典与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
引导学生选择性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做笔记与观察生活的习惯。
2. 汉语拼音教学: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基础,利用其辅助识字与学习普通话。
3. 识字写字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认读规定数量的生字。
掌握生字书写笔顺,能按结构特点书写端正、匀称的汉字。
提升钢笔字与毛笔字的书写水平,保持作业整洁。
4.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准确转述与讲述故事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观察后能用普通话表达完整、连贯的思想。
提升当众讲话与口语交际的自信与技巧,做到语句通顺、态度大方。
5. 阅读能力:强化朗读、默读技能,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提升学生联系语境与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与课文内容的能力。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2热空气和冷空气-附知识点梳理(1)
2、冷空气和热空气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用实验并借助想象、联想,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2.继续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的认识方法。
科学知识1.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2.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匀是形成自然风风的主要原因。
3.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材料:蜡烛、火柴、纸蛇、细木棍、大小相同的小纸袋两个、细线、蚊香、胶泥、水槽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2、在平常的情况下,空气会向四面八方流动。
可是当空气受热或受冷时又会怎样流动呢?3、把你们的假设写在课题的后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空气是流动的,我们就要研究空气是怎么流动的。
4、学生把自己假设的答案写在书上。
二、探索和调查空气的流动(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①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②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③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④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⑤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②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③冷空气是下沉的(3)研究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①为什么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
②演示纸袋不平衡的实验,学生观察在加热的空气的过程中,塑料袋有什么变化,手握住袋顶有什么感觉?③试着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学生讨论、自我总结冷热空气的性质。
3、热空气的用途(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2)请学生介绍孔明灯和热气球的升空原理“有谁知道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和知识吗?”(3)利用光盘介绍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的知识。
4、冷热空气的对流(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小组讨论实验方案(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认识热空气上升,继续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空气的流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生活与技术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生活与技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祖父的照片教学目标:- 了解照相的历史和意义;- 掌握照相的基本步骤;- 养成珍惜照片的惯;- 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研究照相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掌握使用照相机的基本步骤;- 培养良好的珍惜照片的惯。
教学内容:1. 课堂展示祖父的照片,引导学生讨论照片的意义和重要性;2. 介绍照相的历史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照相的背后故事;3. 研究照相的基本步骤:拿稳照相机、对准目标、按下快门;4. 研究如何合作使用照相机,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5.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珍惜照片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 带领学生实际操作照相机- 小组或全班合作活动评价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照相的意义和背后故事,掌握了基本的照相步骤,并培养了合作意识。
学生也意识到了照片的重要性,明白了珍惜照片的道理。
教学过程中,结合图片展示和实际操作照相机,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照相的了解,并引导他们运用照相技巧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第二单元:爸爸的手艺教学目标:- 了解传统手艺的价值和意义;- 掌握简单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培养动手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研究传统手艺的价值和意义;- 掌握简单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爸爸的手艺,引导学生思考手艺的特点和价值;2. 研究简单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剪纸、折纸等;3.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4.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手艺,发现美的元素;5. 研究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 教师示范和学生动手操作- 观察和发现练评价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传统手艺的价值和意义,掌握了简单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他们通过动手制作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发现了身边许多美的元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社会教案(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社会教案(全)第一课了解自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包括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的情况;
2. 研究使用地图进行方位的判断;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家乡的照片、地图等;
2. 视频: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点;
3. 地图工具:教具地图,用于练方位的判断。
教学过程
1. 引入:使用一段视频展示家乡的美景和文化特点,激发学生
对家乡的兴趣;
2. 导入: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的情况;
3. 研究:利用课件和地图工具,教授方位的判断方法;
4. 练:让学生使用地图判断不同地点相对于家乡的方位;
5. 拓展:带领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特色风俗等,增加对家乡的了解和认同感;
6. 总结:复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对家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以及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