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CT表现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主动脉瘤MDCT诊断与临床课件

主动脉瘤MDCT诊断与临床课件

4.远端瘤颈情况及股动脉入路
髂总动脉(CIA)
– 測量无动脉瘤的CIA 腔内直径,注意附着 区域内的任何变化
– 找到CIA分叉部位并 注意其在CT扫描上的 层面
– 计算主动脉分叉到髂 内动脉起始部的距离
– 注意髂外/髂内动脉的 尺寸和状况
5.支架大概型号-测量示意图
4/23=6/X X=34.5
主动脉重要分支
重要分支
– 冠状动脉 – 三支头臂动脉
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 腹主动脉主要分支
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 双肾动脉
– 远端分支:左右髂总动脉及分支
正常主动脉
主动脉瘤基本知识
• 主动脉的局部或长段病理性扩张超过正常 主动脉管径的50%以上称为主动脉瘤。
•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主动脉 壁内血肿和穿通性主动脉溃疡。
依据
1.分型
1. 分型
2.近端瘤颈的直径/长度/成角
瘤颈长度:肾动脉到AAA的起始部距离
肾动脉
3 mm between images = 12 mm neck
瘤颈直径: 在CT断层上測量肾动脉下方的主动脉内径 动脉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近端瘤颈的直径/长度/成角
瘤颈成角 瘤颈钙化
3.瘤体大小长度及范围
大小: 测量瘤体最宽处直径 长度: 肾动脉下方瘤体开始至主动脉分叉部的长度 范围: 瘤体累及范围
主动脉瘤病理解剖分类
• 真性主动脉瘤 • 囊状 • 梭形 • 混合型 • 假性动脉瘤 • 主动脉夹层 • 分型:Standford A型(相当于Debakey I和II
型),B型(相当于Debakey III型) • 主动脉壁内血肿

主动脉瘤PPT医学课件

主动脉瘤PPT医学课件
33
护理
3 .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 告之患者保持良好的心 态,避免情绪激动而引起血压和心率的波动。注 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坚 持服药把血压和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教会患 者自测心率和血压。如有不适立即就医,定期来 医院复查。
34
预后
长期随访,5年死亡率为50%,10年死亡率为70 %,半数死于有关心血管病,三分之一死于动脉 瘤破裂。死亡率与动脉瘤的部位无关。若患者高 龄,动脉瘤>6cm,伴发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疾 病,则死亡率增高。
2
病例摘要
查 体:体温:36℃,脉搏:64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110/70mmHg。急性面容,痛苦表情, 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 64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 音,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 引出。
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阵发性房颤
30
护理
5.减慢心率 由于患者焦虑、恐惧和血压异常, 常出现心率加快超过100次/min,心率加快,可使 血肿伸延,使用β 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控制 心率60~70次/min,
6.控制血压 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发病早期血压 正常或升高,严密观察四肢血压变化并详细记录, 为医生提供诊断及鉴别依据。若血压升高者可用 硝普钠静脉微泵入,加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 剂,保持血压90~120mmHg/60~90mmHg,以保证 心、脑、肾等主要器官灌注基本正常。
非ST段抬高性心梗
外伤
8
胸痛的鉴别诊断
主动脉夹层
非ST段抬高性心梗
二者合并存在
增强CT检查
9
CT、MR结果
CT:慢性支气管炎并双肺肺段肺炎,心脏增大, 主动脉增宽,局限性略膨隆,胸主动脉走形迂曲, 局部密度欠均匀,颈椎退行性变。

动脉瘤 ppt课件

动脉瘤  ppt课件
颈内动脉或脑动脉栓塞 偶尔可破裂入咽喉部而引起大量咯血窒
息致死 手指压迫颈总动脉锻炼试验(matas试验)
PPT课件
21
颅内动脉瘤
Willis环 可单独发生 或伴其他先天性异常(如主动脉缩窄或多
囊肾) 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
PPT课件
22
谢谢
PPT课件
23
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先天性血管畸形、代谢性结缔组织疾病(如
Marfan综合征)、甲状腺功能过低时的血管壁 蛋白多糖增多、梅毒性主动脉炎及动脉粥样硬 化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临床表现】
渐增性搏动肿块 少数病人无明显症状,直至肿块并发感
染,出现剧烈疼痛时才被发现 如肿块压迫附近神经,肢体可出现麻木
¾ 为腹主动脉瘤 De Bakey分型 Ⅰ型:从近端主动脉开始,累及大部或整个主
动脉 Ⅱ型:仅累及升主动脉 ⅢA型:局限于膈肌以上的胸降主动脉。
ⅢB型:发展至膈肌以下,累及大部分胸腹降 主动脉。
PPT课件
16
腹主动脉瘤
90%起于肾动脉以下 所有>6cm的动脉瘤通常应做选择性手
动脉瘤 aneurysm
PPT课件
1
【定义】
动脉管壁永久性病理性局限性扩张>1.5 倍
动脉扩张(ectasia):局限性扩张,且 <1.5倍
Arteriomegaly:弥漫扩张,且<1.5倍
PPT课件
2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性 梅毒 感染:细菌(沙门菌属)、真菌 中层囊状坏死 外伤 先天性(Marfan综合征 ) 主动脉炎 主动脉壁退行性变 高血压

主动脉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主动脉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A
B
C
13
主动脉瘤
病因分类:先天性:主动脉窦动脉瘤(aortic sinus aneurysm)
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但在我国则并不太少。 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是在主动脉窦部包括左主动脉窦、右主动脉窦或后主
动脉窦处形成动脉瘤,在其发展过程中瘤体突入心脏内, 逐渐增大,其瘤壁逐渐变薄而破裂。可破入右心房、右心 室、肺动脉、左心室或心包腔,后者可迅速引起死亡。 临床上以右主动脉窦动脉瘤破入右心(尤其是右心室)常 见,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本病常伴有心室间隔缺损。
31
主动脉瘤
病因分类:马方综合症(Marchesani综合征)
病变主要累及中胚叶的骨骼、心脏、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骨骼畸 形最常见,全身管状骨细长、手指和脚趾细长呈蜘蛛脚样。
25
GCA导致主动脉溃疡性病变及小动脉瘤
26
主动脉瘤
病因分类: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 BD) 白塞病属于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 病理特点: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在血管壁的侵润 主要临床表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
炎及皮肤损害(眼-口-生殖器综合征) 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
脉交通(白箭)。注意邻近椎体的破坏(黑箭)。
11
主动脉瘤
病因分类:创伤 外伤贯通伤直接作用于受损处主动脉引
起动脉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间接损伤时暴力常作用于不易移动的部
位,如左锁骨下动脉起源处的远端或升 主动脉根部,而不是易移动的部位 受力较多处易形成动脉瘤。
12
假性动脉瘤
57岁男性,腹股沟戳伤,轴位CT扫描和MPR图 像显示肌肉内血肿(A中的白箭头,B中的白箭 );股动脉前右侧可见一个强化的假性动脉瘤( 黑箭头)。MIP(C)显示3.6cm的假性动脉瘤及 交通血管(蓝箭),发自右侧股浅动脉。

动脉瘤 ppt课件

动脉瘤  ppt课件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ppt课件
5
• 假性动脉瘤
病理分型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术中所见
ppt课件
6
• 夹层动脉瘤
病理分型
主动脉夹层及分型
ppt课件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ppt课件
8
周围动脉瘤
ppt课件
9
病因
周围动脉瘤
• 创伤
• 动脉硬化
• 感染
• 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
• 医源性
• 动脉炎性疾病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6
周围动脉瘤
右锁骨下动脉瘤伴颈总动脉迂曲
采用锁骨上切口完成手术
ppt课件
17
无名动脉瘤腔内修复
周围动脉瘤
ppt课件
18
动脉瘤
ppt课件
1
定义
• 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局限性膨出 • 以搏动性肿块为主要症状 • 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
腹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
ppt课件
2
• 真性动脉瘤
周围动脉瘤
病理分型
巨大腹主动脉瘤
ppt课件
3
巨大胸主动脉瘤
ppt课件
4
• 假性动脉瘤
病理分型
临床表现
• 局部搏动性肿块
• 压迫症状
• 肢体远端缺血
周围动脉瘤
CTA:锁骨下动脉瘤
ppt课件
11
临床表现
• 瘤体破裂 • 疼痛 • 感染 • 其他
周围动脉瘤
锁骨下动脉瘤,伴限制性破裂
ppt课件
12
诊断
• 临床表现
• 体格检查
• 影像学检查:

动脉瘤PPT课件

动脉瘤PPT课件

腹主动脉瘤
动脉瘤
其发病率占所有动脉瘤的第一位 腹主动脉瘤
我国AAA的发病率呈不 断上升趋势
动脉瘤
发生于肾动脉以下者 称腹主动脉瘤(AAA)
发生于肾动脉以上的 腹主动脉瘤称为胸腹 主动脉瘤(TAAA)
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AAA的病因学
腹主动脉瘤
• 动脉粥样硬化 • 腹主动脉自身结构的缺陷 • 导致AAA形成的酶化学的作用 • 炎性细胞浸润在AAA形成中的作用 • 导致AAA形成的遗传学因素 • AAA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影响 • 其他
动脉瘤
肝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右侧肝外型多见 • 病因:
创伤 感染 动脉硬化 发育异常
• 临床表现:压迫、腹痛、消化道出血、休克 • 术式: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肝叶切除等
动脉瘤
肾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非夹层性肾动脉瘤
• 病因:
创伤
发育异常
动脉硬化
肾移植术后
• 临床表现:高血压、肾功异常、肾绞痛、休克
• 术式: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肾切除等
腹部搏动性肿物
感染
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肠瘘的CT所见 腹主动脉瘤
造影剂经腹主动脉瘤进入十二指肠第三段
动脉瘤
腹主动脉外伤,人工血管移植术后五年,血管吻合口-十 二指肠瘘,消化道大出血
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急诊全麻下行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动脉瘤
诊断
• 超声多普勒 • DSA • CT • MRA
腹主动脉瘤
DSA
动脉瘤
CTA
腹主动脉瘤
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MRA
动脉瘤
治疗
• 提倡早期诊断早期外科手术
• 掌握手术适应证

动脉瘤CT表现 ppt课件

动脉瘤CT表现 ppt课件
• I型:内膜破裂处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壁剥离范围起源 于升主动脉,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并可延伸到腹主 动脉。
• Ⅱ型:内膜破裂处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壁剥离范围局限 于升主动脉。
• Ⅲ型:内膜破裂处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的近段降主 动脉。主动脉壁向降主动脉方向剥离,可延伸到腹主动脉, 但不涉及升主动脉壁。
2020/11/24
10
Stanford分型
• Stanford分型则根据升主动脉是否受累分为A、B二种类型。
• A型:内膜破裂处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段降主 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范围累及升主动脉,甚或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Stanford型相当于DeBakey分型的I 型和Ⅱ型。A型约占病例数的66%。
• 前者病变定位于外周肺动脉,系肺小血管发育异 常所致;
• 后者病因有感染(如结核、梅毒等);心脏大血管异 常);肺动脉高压;创伤等。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多 见的是PDA .
2020/11/24
27
F-60,咯血数年
单纯的横断面图像较难判定血管起源和走行
2020/11/24
28
MIP清晰显示血管的起源和走行
脾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2020/11/24
39
2020/11/24
内脏动脉瘤40源自肝动脉瘤内脏动脉瘤
右侧肝外型多见 • 病因:
创伤 感染 动脉硬化 发育异常
• 临床表现:压迫、腹痛、消化道出血、休克
2020/11/24
41
肾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非夹层性肾动脉瘤
• 病因:
创伤
发育异常
动脉硬化
肾移植术后
• 临床表现:高血压、肾功异常、肾绞痛、休克

动脉瘤-讲课版ppt课件

动脉瘤-讲课版ppt课件

★手术方法
• 1.腹主动脉瘤切除术 • 2.腔内修复术
谢 谢!
动脉瘤课件-讲 课版
★ 动脉瘤
定义:由于动脉壁病变或损伤,形成局 限性膨出
周围动脉瘤
• 定义:指主动脉以外的动脉区域发生 的局限性扩张

真性动脉瘤:瘤壁由动脉内膜、中 膜和外膜 假性动脉瘤: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 夹层动脉瘤:有内膜撕裂
病因
1.损伤 2.动脉粥样硬化 3.感染 4.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 5.动脉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 1.搏动性肿物
2.压迫症状 3.肢体远端缺血 4.瘤体破裂 5.其他症状:疼痛、发热、周身不适
腹主动脉瘤 特点:
1.腹主动脉壁局限性,永久性扩张一旦 破裂常危及生命 2.位于肾动脉以上的主动脉瘤称为胸腹 主动脉瘤 3.位于肾动脉以下的主动脉瘤称为腹主 动脉瘤
病因
•动脉壁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降 解、损伤,使腹主动脉壁的机械 强度显著下降,使动脉壁局限性 膨出而成瘤
辅助检查 1.彩超:直径 ≥3cm腹主动脉瘤 2.CT 3.MRI 4.血管造影或DSA
★治疗 腹主动脉瘤如不治疗不可能自愈,瘤体 破裂死亡率高达90% 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高危病人,可采用腔内修复术
★ 手术适应征 1.瘤体直径≥5cm,瘤体直径< 5cm,
但不对称易破裂者 2.突发持续性剧痛者 3.压迫引起其他症状者 4.引起远端动脉栓塞者 5.并发感染,形成内瘘者
1.腹部搏动性肿物:其搏动与心跳一致 2.疼痛:主要为腹部、腰背部疼痛,多 为胀痛或刀割样疼痛。突发剧烈疼痛 为瘤体急剧扩张甚至破裂的先兆 3.压迫症状:胃肠道压迫症状最为常见。 4.栓塞症状 5.破裂症状:是本病最严重的临床表现, 也是最主要致死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9
肾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非夹层性肾动脉瘤
• 病因:
创伤
发育异常
动脉硬化
肾移植术后
• 临床表现:高血压、肾功异常、肾绞痛、休克
.
40
肾动脉瘤
夹层性肾动脉瘤 • 病因:
创伤 血管腔内操作 发育异常
内脏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延续 • 临床表现:高血压、肾功异常、肾绞痛、休克
.
41
内脏动脉瘤
一例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瘤形成
• B型:内膜破裂处常位于近段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范 围仅限于降主动脉或延伸入腹主动脉,但不累及升主动脉。 相当于DeBakeyⅢ型。B型约占33%。
.
9
.
10
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置换+弓降部支架植入
M-60
.
11
升主动脉瘤+Debakey2型
同时合并降主动脉假性缩窄
.
12
升主动脉瘤+Debakey2型
.
48
M-80,腹部肿块数年
.
49
.
50
.
51
penetrating aortic ulcer
penetrating aortic ulcer
.
52
M-75
.
53
.
54
AAA的病因学 腹主动脉瘤
• 动脉粥样硬化
• 腹主动脉自身结构的缺陷
• 导致AAA形成的酶化学的作用
• 炎性细胞浸润在AAA形成中的作用
• 导致AAA形成的遗传学因素
• AAA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影响
• 其他
在病程的不同阶段,上述因素共同或分别
起作用,引起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的损伤,最 终导致AAA形成。
.
55
临床表现
腹主动脉瘤
重视AAA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腹部搏动性肿物
疼痛
压迫症状
栓塞症状
破裂症状
.
56
炎性腹主动脉瘤(IAAA)腹主动脉瘤
.
42
腹主动脉瘤
.
43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 并
不罕见的血管外科 高
危疾患。
.
腹主动脉瘤
44
其发病率占所有动脉瘤的第一位 腹主动脉瘤
我国AAA的发病率呈 不断上升趋势
.
45
发生于肾动脉以下者 称腹主动脉瘤(AAA)
发生于肾动脉以上的 腹主动脉瘤称为胸腹 主动脉瘤(TAAA)
.
腹主动脉瘤
46
.
47
• I型:内膜破裂处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壁剥离范围起源 于升主动脉,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并可延伸到腹主 动脉。
• Ⅱ型:内膜破裂处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壁剥离范围局限 于升主动脉。
• Ⅲ型:内膜破裂处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的近段降主 动脉。主动脉壁向降主动脉方向剥离,可延伸到腹主动脉, 但不涉及升主动脉壁。
腹背部疼痛
下腔静脉高压
腹部搏动性肿块
.
60
ACF的CT显像 腹主动脉瘤
CT可见肾下腹主动脉瘤破裂及腹膜后血肿,增强 扫描下腔静脉提前显像,强化程度与腹主动脉基 本相同,瘘口隐约可显示。
.
61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消化道瘘
动脉瘤CT表现
武进人民医院放射科 陆成栋
.
1
定义
• 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 形成动脉局限性膨出
• 以搏动性肿块为主要症状 • 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
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 腹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
.
2
• 真性动脉瘤
周围动脉瘤病理 分型
巨大腹主动脉瘤
.
3
巨大胸主动脉瘤
.
4
• 假性动脉瘤
分型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
5
• 夹层动脉瘤
病 分型
主动脉夹层及分型
.
6
主动脉夹层
• 1542年Sennertus,1761 年Morgagni即对本病 作了描述。1826年Laennec称之为夹层动脉 瘤.
.
7
DeBakey分型
• 分型:1965年DeBakey按夹层动脉瘤发生的部位和范围分 为三种类型,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
20
临床表现
• 瘤体破裂 • 疼痛 • 感染 • 其他
周围动脉瘤
锁骨下动脉瘤,伴限制性破裂
.
21
诊断
• 临床表现
• 体格检查
• 影像学检查: 超声多普勒 DSA CT MRA
.
周围动脉瘤
22
CT
超声多普勒
.
MRA
23
内脏动脉瘤
.
24
肺动脉瘤
• 肺动脉瘤罕见,Deterling等统计尸检中发生率 0.073‰(1/13696),发病率与性别、年龄无关,病 变 80%位于主肺动脉;分为合并动静脉交通的肺 动脉瘤(PAVA)与不合并者两大类。
胸主动脉瘤
• 指的是从主动脉窦、升主动脉、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至膈水平的主动脉瘤。
.
31
升主动脉瘤-主动脉环扩张
F-56,持续性胸痛半月
.
32
“Tulip bulb” configuration
.
33
应在轴位图像上测量动脉瘤直径
.
34
脾动脉瘤
• 病因: 妊娠 门脉高压 胰腺炎 损伤
内脏动脉瘤
• 前者病变定位于外周肺动脉,系肺小血管发育异 常所致;
• 后者病因有感染(如结核、梅毒等);心脏大血管异 常);肺动脉高压;创伤等。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多 见的是PDA .
.
25
F-60,咯血数年
单纯的横断面图像较难判定血管起源和走行
.
26
MIP清晰显示血管的起源和走行
.
27
.
28
.
29
.
30
.
8
Stanford分型
• Stanford分型则根据升主动脉是否受累分为A、B二种类型。
• A型:内膜破裂处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段降主 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范围累及升主动脉,甚或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Stanford型相当于DeBakey分型的I 型和Ⅱ型。A型约占病例数的66%。
.
13
Debakey3a型
.
14
Debakey3b型 + 腹主动脉瘤
.
15
M-78
.
16
.
17
周围动脉瘤
.
18
病因
• 创伤 • 动脉硬化 • 感染 • 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 • 医源性 • 动脉炎性疾病
.
周围动脉瘤
19
临床表现
• 局部搏动性肿块
周围动脉瘤
• 压迫症状
• 肢体远端缺血
CTA:锁骨下动脉瘤
.
35
• 临床表现:
脾动脉瘤
压迫症状
腹痛
失血及消化道出血
.
内脏动脉瘤
36
• 诊断:
– 腹部X线 – CT – MRA – 超声多普勒 – DSA
脾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
37
内脏动脉瘤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8
肝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右侧肝外型多见 • 病因:
创伤 感染 动脉硬化 发育异常
• 临床表现:压迫、腹痛、消化道出血、休克
有症状性腹主动脉瘤
体重下降
血沉增快
泌尿系与消化道梗阻症状
.
57
IAAA的CT所见 腹主动脉瘤
炎性腹主动脉瘤的“灯罩征”
.
58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多为细菌感染所致
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
持续性腹部或腰部剧痛
腹部搏动性肿物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CT显示 瘤壁薄而缺乏钙化,周围炎 性组织明显强化
.
59
腹主动脉瘤–下腔静脉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