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七种危险脉象
脉学‖中医脉法详解
脉学‖中医脉法详解都说中医把脉很⽞乎,其实只要你了解中医把脉的原理,中医把脉是为了获取什么信息,你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
中医号脉从古代⼀直被沿⽤传承⾄现在,⾜以可见它的强⼤⽣命⼒和科学性。
中医⾃古便有号脉这⼀绝学。
望,闻,问,切始终以普遍应⽤的技巧,尤其是切脉,这是⼀个⾮常具有神奇性的技巧。
中医号脉其实就是医⽣⽤⼿指触按病⼈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了解病情的⼀种诊断⽅法。
其实中医把脉最关键不是为了诊断出⼀个西医病名,⽽是帮助辩证知道治疗和⽤药。
健康⼈的脉要了⽣病的脉象,⾸先得了解健康⼈的脉是怎样的。
健康⼈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
⼀般是不浮不沉,不⼤不⼩,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称为平脉或缓脉。
平脉⾄数清楚,⼀息(即⼀呼⼀吸)之间四⾄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致。
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发⽣⽣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
如年龄越⼩,脉跳越快,婴⼉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童常为⼀息六⾄,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年⽼⼈体弱,脉来较弱;成年⼈⼥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略快;瘦⼈脉较浮,胖⼈脉多沉;重体⼒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有⼒,饥饿时则脉较弱。
1、⼤⼩:管察⽓:⼤⽓旺,⼩⽓虚。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精⾜。
3、硬软:管察⽕:硬⽕多,软⽕少。
4、浮沉:管表⾥:[亦可说阴阳]浮表症,沉⾥症。
5、匀乱:管察安危:匀则⽣命及⼼脏平安,乱则⽣命及⼼脏危险。
常见的异常脉象: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变弱。
⼀般情况下,提⽰病邪在表。
脉浮⽽有⼒者为表实,浮⽽⽆⼒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
通常主⾥证,沉⽽有⼒者为⾥实证,沉⽽⽆⼒者为⾥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
多主寒证,因寒可使⾎流速度减慢。
迟⽽有⼒者为冷积实证,迟⽽⽆⼒者为阳虚证。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
【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脉象,是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是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一般分为浮、沉、迟、数四大类。
不同的脉象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本文为大家总结了24中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2、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临床意义:里证,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3、迟脉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4、数脉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5、洪脉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甚) 。
6、细脉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侵。
7、微脉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临床意义:主气血虚甚,阳气衰微。
8、散脉脉象特征: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
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
9、虚脉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虚证。
10、实脉脉象特征:应指幅幅,举按皆然,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实证。
11、滑脉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
12、涩脉脉象特征: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临床意义: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
13、长脉脉象特征:脉体较长,超过寸关尺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
14、短脉脉象特征:只现于关部,它部不显。
临床意义:短主气病,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15、弦脉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临床意义: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等。
16、芤脉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临床意义:失血。
17、紧脉脉象特征:脉形紧急,如牵绳转索。
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宿食。
18、缓脉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有怠。
中医脉的分类
中医脉的分类中医脉的分类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和摸诊患者的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
根据中医理论,中医脉可以分为正常脉象和异常脉象两大类。
一、正常脉象1. 缓脉:脉搏跳动缓慢,节律规律,代表人体气血运行缓慢,常见于气血不足、阳虚等情况。
2. 数脉:脉搏跳动较快,节律规律,代表人体气血运行过快,常见于热病、肝火旺盛等情况。
3. 弦脉:脉搏跳动有力,节律规律,类似琴弦振动,代表人体气血充盈,常见于体力充沛、阳气旺盛等情况。
4. 滑脉:脉搏跳动柔和而滑利,节律规律,代表人体气血运行顺畅,常见于健康人群和体质良好的人。
5. 虚脉:脉搏跳动弱无力,节律不规律,代表人体气血不足,常见于虚劳、阴虚等情况。
二、异常脉象1. 洪脉:脉搏跳动强有力,节律不规律,代表阳气亢盛,常见于高热、怒气冲动等情况。
2. 小脉:脉搏跳动弱无力,节律不规律,代表阴气亢盛,常见于虚症、阴虚等情况。
3. 细脉:脉搏跳动细弱,节律不规律,代表气血运行不畅,常见于气血不足、血瘀等情况。
4. 线脉:脉搏跳动细弱如线,节律不规律,代表气血不足,常见于虚寒、阳虚等情况。
5. 濡脉:脉搏跳动滑利而沉缓,代表人体湿邪内盛,常见于湿热、湿寒等情况。
三、其他特殊脉象1. 双脉:即两根脉搏同时出现,代表一些特殊的疾病情况,如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 异常脉象:即非正常脉象中的其他脉象表现,代表某些特殊的疾病情况,如鼓脉、吐脉等。
中医脉象的分类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观察和摸诊患者的脉搏,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然而,脉象的判断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准确的观察技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慎重对待。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中医脉象的分类和意义,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6种脉象必死无疑
6种脉象,必死无疑脉象非常神奇,仅仅按身上几个点,就能知道你哪里生病了。
《内经》记载有21种脉象,《伤寒杂病论》记载26种,《脉经》记载24种,《景岳全书》只分为16种,虽然历代名家对脉象的种类记载不同,但是原理其实都一样。
寸口脉寸关尺示意图寸口诊法中,左手寸、关、尺分别对应身体的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别对应身体的肺、脾、肾。
常见脉象1、浮脉【特征】轻取及得。
【意义】一般见于表证。
【机理】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向外的表现。
外邪侵袭肤表,卫阳抗邪于外,人体气血就会趋向于肤表,脉气也鼓动在外,所以出现了浮脉。
2、沉脉【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意义】多见于里证。
【机理】一是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可见于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二是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见于各脏腑虚证。
3、迟脉【特征】脉跳得慢,频率小于正常脉率。
【意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
亦见于实热证。
【机理】若迟而有力,是阴寒内盛但正气不衰的实寒证;若迟而无力,是心阳不振,无力鼓运气血;若为实热证,是因便秘,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脉道不利,所以迟而有力。
此外,运动员或经过体力锻炼之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和缓;正常人人睡后,脉率较慢,都属生理性迟脉。
4、数脉【特征】脉率较正常快。
【意义】见于热证,也见于里虚证。
【机理】热证是因为气血受邪热鼓动,从而运行加速;虚证是虚热内生,或者气血不足,脉虽然跳得快,但是肯定是无力的。
5、虚脉【特征】脉搏力量软弱。
【意义】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机理】气推不动血,脉就跳不动。
慢而无力多阳虚,快而无力多阴虚。
6、实脉【特征】脉搏搏动力量强,脉管宽大。
【意义】见于实证,也见于常人。
【机理】邪正相搏,气血塞盛,脉管内充盈度较高,所以脉充实有力。
7、洪脉【特征】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意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
【机理】洪脉是阳脉,夏天出现很正常。
洪脉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期,温热病邪内入脏腑,邪正剧烈交争,脉管扩大,脉大而充实有力。
中医死脉口诀
中医的脉象诊断是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死脉”(又称绝脉、死证脉)是指病情危重或生命垂危时出现的特殊脉象。
通常情况下,死脉的出现预示着病势凶险,生存机会渺茫。
以下是一些关于死脉的口诀:
1. 浮脉:正常情况下,浮脉并不意味着死亡,但极度虚弱的浮脉可能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2. 沉脉:沉脉如果与疾病状况相符,并且病人身体机能明显下降,可能预示着死亡风险较高。
3. 迟脉:正常的脉搏跳动为每分钟60-100次,如果低于这个范围且持续减慢,尤其是降到40次/分以下,被称为“迟脉”,在一些严重的疾病中可能会出现。
4. 数脉:脉搏过快也是不健康的信号,尤其当超过120次/分并伴随其他严重症状时,可能存在生命危险。
5. 微脉:指脉搏极其细小、难以捉摸,表明气血虚衰到了极点,常常是死亡的前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口诀仅作为参考,真正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包括但不限于病人的整体状况、症状、体征、舌象等。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已经相当发达,传统的中医诊断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
中医28种脉象
中医28种脉象中医28种脉象一、浮脉浮脉是指脉搏触及自浅而深,有力透府,脉气浮散。
常见于发热、卫阳气虚、外感邪气等病症。
1·表浮脉:脉象紊乱,即浮时浅,沉时深,脉气不实,常见于表虚热症。
2·里浮脉:脉搏弦紧有力,但有浮脉特点,常见于里虚热症。
二、沉脉沉脉是指脉搏触及自深而浅,有力渗府,脉气沉降。
常见于阴虚、阳亢等病症。
3·沉实脉:脉搏弦紧有力,脉底沉,常见于实证。
4·沉弦脉:脉搏细长有力,脉底沉,常见于血虚证。
三、细脉细脉是指脉搏细而滑,脉气弱细。
常见于阴虚、血虚等病症。
5·阴细脉:脉搏尤其细小,脉气弱细,常见于阴虚火旺证。
6·血细脉:脉搏尤其细小,脉气弱细,常见于血虚证。
四、滑脉滑脉是指脉搏滑利,脉气畅通,常见于痰湿、寒湿等病症。
7·痰滑脉:脉搏滑利,脉气滑畅,常见于痰浊内蕴证。
8·寒滑脉:脉搏滑利,脉气滑畅,常见于寒痰内结证。
五、偏脉偏脉是指脉搏在某一侧明显,另一侧不明显,常见于寒、痰阻等病症。
9·寒偏脉:脉搏在一侧明显,另一侧脉搏较弱,常见于寒邪内阻证。
10·痰偏脉:脉搏在一侧明显,另一侧脉搏较弱,常见于痰浊蕴结证。
六、洪脉洪脉是指脉搏有力而紊乱,常见于阳亢、上火等病症。
11·阳洪脉:脉搏有力而紊乱,常见于阳亢证。
12·火洪脉:脉搏有力而紊乱,常见于上火证。
七、弦脉弦脉是指脉搏有力而紧绷,脉气紧缩。
常见于肝风、肝火等病症。
13·肝弦脉:脉搏有力而紧绷,脉气紧缩,常见于肝风证。
14·肝火弦脉:脉搏有力而紧绷,脉气紧缩,常见于肝火证。
八、迟脉迟脉是指脉搏触摸后有延迟,显得迟钝。
常见于血虚、阳气不足等病症。
15·血迟脉:脉搏触摸后有延迟,显得迟钝,常见于血虚证。
16·阳迟脉:脉搏触摸后有延迟,显得迟钝,常见于阳气不足证。
九、躁脉躁脉是指脉搏快速而无规律。
中医脉诊基础(附:相似脉的鉴别,七绝脉)
中医脉诊基础(附:相似脉的鉴别,七绝脉)古代脉法最得人心的当属李时珍先生的濒湖脉学28脉,是我们中医诊断学脉诊讲课的蓝本。
《内经》记载的脉象远比后世复杂得多。
典型的脉名就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疏、格关溢覆等,再加上非典型的、复合的以及一些难以索解的脉名脉形,总数有近百种。
传统28脉浮脉类:浮洪濡芤革散沉脉类:沉伏牢弱迟脉类:迟结涩缓数脉类:数动疾促虚脉类:虚细微代短实脉类:实紧长滑弦25对脉象要素脉体要素:左右、内外、曲直、寒热、清浊、浮沉、上下、粗细脉管壁:厚薄、敛散、刚柔脉搏波:来去、长短、动静、迟数、怠驶、高深、结代血流:滑涩、进退、枯荣、强弱、凸凹、稀稠、疾缓传统脉象中用物理语言描述的有:浮、沉、迟、数、长、短、结、细。
这几种脉象比较容易理解。
而难以理解掌握的多采用比拟的手段帮我们学习。
其描述有:“洪”:去衰来盛似波澜。
“濡”:濡形浮细按须轻,水面浮绵力不禁。
“芤”:芤形浮大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
“革”: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
“散”: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
“弦”: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紧”:脉来紧张如按绳转索。
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古代从医者,并能将文献流传于世的文人多,文字功夫了得。
一句“散似杨花”把我们引入春天漫天飞舞的似雪非雪、似花非花、轻盈如羽、空灵似梦的浪漫意境中去。
一句“如按琴弦”似乎耳畔传来婉转悠扬、清脆流畅的琴声,让我们脑海中浮现出古代才子佳人,抚按琴边。
然“脉理精微,其理易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
古人只给了我们形象化的描述,却没有给我们如何掌握这种脉象的方法。
病脉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就叫病脉。
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以及个体生理特异之外的脉象,均属病脉。
在脉学发展过程中,由于医者切脉的体会不同,所以对脉象命名也不一致。
中医的二十八脉及主病之六纲脉
中医的二十八脉及主病之六纲脉1、浮脉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临床意义:浮脉主表证,亦见于虚阳外越证。
如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如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
外感风寒,则寒主收引,血脉拘急,故脉多浮紧;外感风热,热则血流薄疾,故脉多浮数。
浮脉亦见于里证。
久病体虚脉见浮而无力,阳气虚衰,虚阳外越,可见脉浮无根,是病情危重的征象。
故《濒湖脉学》说:“久病逢之却可惊。
”这种浮脉实际上是举之相对有余,按之非常不足,故称虚浮脉。
除病理性浮脉外,桡动脉部位浅表,或因夏秋时令阳气升浮,而出现浮脉,则不属病脉。
浮脉类其他脉对比: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
2、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其脉搏显现的部位较深,可以理解为"深脉"。
临床意义:沉脉为里证的主脉。
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有力,属于实证;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则脉沉无力。
脉沉而无临床症状者,不一定是病,可见于正常人。
如肥胖者肌肉丰厚,脉管深沉,故脉多沉;冬季气血收藏,脉象亦偏沉。
此外,有的人两手六部脉象都沉细,但无病候,称为六阴脉,亦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沉脉类其他脉对比:伏脉、牢脉、弱脉。
3、迟脉脉象特征: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三~四至(一分钟不满60次)。
临床意义:迟脉为寒证的主脉,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
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
但邪热结聚,经隧阻滞,也可以出现迟脉,其指感迟而有力,伴腹满便秘、发热等胃肠实热证,如《伤寒论》阳明腑实证即属此类,所以,脉迟不可一概认为是寒证。
此外,运动员或经过体力锻炼之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缓和。
正常人入睡后,脉率亦可见迟,都属生理性迟脉。
迟脉类其他脉对比:缓脉、涩脉、结脉。
4、数脉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五~六至(每分钟90次以上)。
临床意义:数脉是热证的主脉。
亦可见于虚证。
张景岳说:“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必虚损。
脉象解析中医
脉象解析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浮而无力为表虚。
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 (每分钟脉搏在 60 次以下)。
主病:寒证。
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
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 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 (每分钟脉搏在 90 次以上)。
主病: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
阴虚火旺,津血不足, 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
重按空虚。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 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 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
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
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 胎之现象。
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 :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热盛。
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 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
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
又主湿病。
阴 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
主肝胆病、痛证、痰饮。
气机不利,肝失疏泄, 脉道拘急而显弦脉。
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相兼脉与主病相兼脉与主病: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疾病的表现和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临 床常见的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 4 次, 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 应有力。
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 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
主病: 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邪郁于里,气血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
28种脉象(各种脉与主病)
28种脉象(各种脉与主病)脉象与主病的关系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脉象反映不同的病情,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以下是常见的七种脉象及其主要病证:1.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表证和虚证都有可能出现浮脉。
浮脉主要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但久病体虚也会出现浮脉,多为浮大无力,不可误作外感论治。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沉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邪郁于里,气血内困,脉象才会沉而有力。
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脉象则会沉而无力。
3.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迟脉多见于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寒凝气滞,阳失健运,脉象才会出现迟。
但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会出现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
4.数脉: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数脉多见于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脉象才会出现数。
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脉也会出现数,必数而无力。
5.洪脉(附大脉):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洪脉主要反映气分热盛。
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才会出现洪脉。
但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也会出现洪脉,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6.微脉: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微脉多见于阳衰少气,阴阳气血诸虚。
阳衰气微,无力鼓动,脉象才会出现微脉。
久病脉微,是正气将绝;新病脉微主阳气暴脱。
但邪不太深重者,或尚可救。
7.细脉(小脉):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细脉主要反映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脉细如线,说明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于脉中。
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细脉是由气血两虚引起的,营血亏虚导致脉道无法充盈,气不足则无法鼓动血液运行,因此脉体变得细小而软弱无力。
另外,湿邪阻压脉道也会导致细脉。
如果在温热病昏谵时出现细数脉,这可能是热邪深入营血或邪陷心包的证候。
小脉也就是细脉,XXX曾说:“小与大相反名细”。
中医七种危险脉象
中医七种危险脉象中医七种危险脉象即釜沸、虾游、屋漏、雀啄、解索、弹石脉等,称为真脏脉,又叫七绝脉,凡见七绝脉,必死无疑。
雀啄脉是一种脉来急速,节律不齐,止而复发,犹如雀喙啄食的脉象,表现为脉搏在连续快速跳动3—6次之后,出现一次较长时限的歇止,并反复发作,短促而不规则。
是脾气已绝的表现。
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屋漏脉是一种脉来迟缓,许久方来,如屋漏滴水的脉象,这种脉搏约为每分钟20———40次。
可见于冠心病、风湿热、白喉、室间隔缺损等病症,反映了体内营养胃气的绝乏。
弹石脉是一种来势沉实,指下如以指弹石的脉象,由于血管高度硬化,弹性极差而伴有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所致。
常见于各种心血管病症,如桡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塞病症等。
解索脉是一种脉来如绳索之解散,节律紊乱,忽疏忽密的脉象,其脉率多在每分钟80—150次。
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人。
鱼翔脉是一种脉来时起时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在河水的脉象,表现为严重的心律紊乱,脉率为每分钟160次以上,发作初期脉体尚清楚,持续时间长时脉搏即突然减弱,似有似无。
可见于心脏实质严重损害的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克山病等。
虾游脉是一种来隐隐约约,去时一跃即逝,如虾游之状的脉象。
其表现为严重心律紊乱,脉率快至每分钟160次以上,脉位表浅而脉搏无力,并反复隐没,血压甚至降为零。
持续隐没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常见于低血钾症、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病症。
釜沸脉是一种脉来极快,有出无入,如锅中水沸,绝而无根,时出时灭的脉象。
其表现为心率超过每分钟180次以上,脉律突发突止,常见于阳热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的低血钾等。
偃刀脉是一种来势弦细而紧急,如同以手摸刀刃之口的脉象。
原因是由于诸多因素导致中小动脉血管紧张度增高。
常可见于肾性高血压等动脉硬化症病人脉中。
转豆脉是一种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的脉象。
中医术语:七怪脉象
这些脉多见于生命垂危的病人,是脏气将绝、胃气衰竭、无胃、神、根等危重证候所出现的七种异常脉象。
多见于严重心脏的器质性病变。
临床中如遇到这些脉象,必须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综合治疗,及时抢救,不能认为七怪脉就是死证候,否则失去了抢救的机会。
后悔晚矣。
如《四诊抉微》中引“薛氏曰:雀啄诸脉,若因药尅伐所致,急投大补,多有复生者”。
《濒湖脉学·四言举要》中曰:“真藏既形、胃已无气、参察色证、断之以臆”。
这是说,既然脉象已经出现真脏绝脉(包括七怪脉),说明胃气已绝,但必须结合望诊等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正确地判断和预测病情。
1.雀啄脉脉象:雀啄连连,止而又作。
如雀啄米之状,脉象急数,但脉跳三五至而又忽然止绝,良久复来,节律不齐。
主证:脾脏气绝。
多见于严重心脏的器质性病变。
2.屋漏脉脉象:屋漏水流,半时一落,如屋漏滴水之状,许久只滴一滴,间歇时间不匀,脉来十分缓慢。
主证:胃气已绝。
多见于房室完全性传导阻滞。
3.釜沸脉脉象:如釜中水,火燃而沸,有出无入,绝无根脚,脉象空浮而疾。
主证:阴阳气绝。
多见于阵发性或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颤等。
4.虾游脉脉象:虾游冉冉,忽然一跃,沉时忽而一浮,杳然不见,隐隐约约,如虾游之状。
主证:膀胱之气绝。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多见于垂危病人。
5.解索脉脉象:乍密乍疏,乱如解索,散乱不齐,节律紊乱,如解绳索之状。
主证:为精血竭绝。
6.鱼翔脉脉象:头定尾摇,似有若无,如鱼之翔状,泛泛而浮。
主证:为肾气已绝。
7.弹石脉脉象:弹石沉弦,按之指搏,来迟去疾,脉象沉实,坚硬如指弹石,劈劈而至。
主证:肾绝。
亦见于动脉血管硬化的病人。
6种脉象,必死无疑
6种脉象,必死无疑脉象非常神奇,仅仅按身上几个点,就能知道你哪里生病了。
《内经》记载有21种脉象,《伤寒杂病论》记载26种,《脉经》记载24种,《景岳全书》只分为16种,虽然历代名家对脉象的种类记载不同,但是原理其实都一样。
寸口脉寸关尺示意图寸口诊法中,左手寸、关、尺分别对应身体的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别对应身体的肺、脾、肾。
常见脉象1、浮脉【特征】轻取及得。
【意义】一般见于表证。
【机理】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向外的表现。
外邪侵袭肤表,卫阳抗邪于外,人体气血就会趋向于肤表,脉气也鼓动在外,所以出现了浮脉。
2、沉脉【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意义】多见于里证。
【机理】一是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可见于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二是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见于各脏腑虚证。
3、迟脉【特征】脉跳得慢,频率小于正常脉率。
【意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
亦见于实热证。
【机理】若迟而有力,是阴寒内盛但正气不衰的实寒证;若迟而无力,是心阳不振,无力鼓运气血;若为实热证,是因便秘,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脉道不利,所以迟而有力。
此外,运动员或经过体力锻炼之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和缓;正常人人睡后,脉率较慢,都属生理性迟脉。
4、数脉【特征】脉率较正常快。
【意义】见于热证,也见于里虚证。
【机理】热证是因为气血受邪热鼓动,从而运行加速;虚证是虚热内生,或者气血不足,脉虽然跳得快,但是肯定是无力的。
5、虚脉【特征】脉搏力量软弱。
【意义】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机理】气推不动血,脉就跳不动。
慢而无力多阳虚,快而无力多阴虚。
6、实脉【特征】脉搏搏动力量强,脉管宽大。
【意义】见于实证,也见于常人。
【机理】邪正相搏,气血塞盛,脉管内充盈度较高,所以脉充实有力。
7、洪脉【特征】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意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
【机理】洪脉是阳脉,夏天出现很正常。
洪脉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期,温热病邪内入脏腑,邪正剧烈交争,脉管扩大,脉大而充实有力。
到底什么脉象,可断定病人命不久矣呢?一起来看看哈~
到底什么脉象,可断定病人命不久矣呢?一起来看看哈~在古代典籍或古装剧中,常有这样一个情节:医生一边摸着病人的脉象,一边满面痛惜地摇了摇头,其中含义不言而喻——病人没救了。
那么,医生到底摸到了什么脉象,才断定病人命不久矣的呢?这是故事的戏剧效果还是真实可信的医术呢?今天,就为大家揭秘这诊脉断人生死(或病情轻重)的“神奇”方法,快来文中看看吧!作为合格的中医师,不仅要能够辨证施治,达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的程度,还必须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视死别生”。
不能因为病人拿来的化验单结果表现病重就认为他病重,也不能因为病人拿来的化验单结果表现病轻就认为病易治,我们必须有自己判断病人病情轻重的方法。
中医眼中的重病人在西医眼中甚至可能认为没病,而很多西医认为重病不治的病人,来到中医这里看可能是很简单的小病,当然更多的是中医看是大病,西医检查结果也是大病。
下面我就通过脉象和症状来说明中医决死生之法。
中医从脉象判断是否病重,一般看脉“是否阴阳离决”与“是否有胃气”。
判断阴阳是否离绝用人迎气口诊法,即关前一分与关脉的差异,如果关前一分远远大于关脉,甚至关前一分是关脉的三四倍,这为外关脉,说明阴阳马上就要分离了。
如果关前一分远远小于关脉,甚至关脉是关前一分的三四倍,这为内格脉,也说明阴阳马上就要分离了。
关格者与之短期,很快就有生命危险,“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判断病人死生还要看是否有胃气,即使没有出现关格脉,病人出现没有胃气的脉也是死脉。
知常篇提纲要脉,总归浮、沉、迟、数、滑、涩六类。
包括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脏腑气血。
浮为阳为表,沉为阴为里;迟为在脏,为寒为虚;数为在腑,为热为实;滑为血有余,涩为气独滞。
浮沉以举按轻重言。
洪、芤、弦、虚、濡、长、散,皆轻按而得之类,故统于浮;短、细、实、伏、牢、革、代,皆重手而得之类,故统于沉。
迟数以息至多少言。
若微、弱、缓、结,皆迟之类,故统于迟;紧、促、动皆数之类,故统于数。
中医七种危险脉象
中医七种危险脉象中医七种危险脉象即釜沸、虾游、屋漏、雀啄、解索、弹石脉等,称为真脏脉,又叫七绝脉,凡见七绝脉,必死无疑.雀啄脉是一种脉来急速,节律不齐,止而复发,犹如雀喙啄食的脉象,表现为脉搏在连续快速跳动3—6次之后,出现一次较长时限的歇止,并反复发作,短促而不规则。
是脾气已绝的表现.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屋漏脉是一种脉来迟缓,许久方来,如屋漏滴水的脉象,这种脉搏约为每分钟20——-40次。
可见于冠心病、风湿热、白喉、室间隔缺损等病症,反映了体内营养胃气的绝乏.弹石脉是一种来势沉实,指下如以指弹石的脉象,由于血管高度硬化,弹性极差而伴有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所致。
常见于各种心血管病症,如桡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塞病症等.解索脉是一种脉来如绳索之解散,节律紊乱,忽疏忽密的脉象,其脉率多在每分钟80—150次.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人.鱼翔脉是一种脉来时起时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在河水的脉象,表现为严重的心律紊乱,脉率为每分钟160次以上,发作初期脉体尚清楚,持续时间长时脉搏即突然减弱,似有似无.可见于心脏实质严重损害的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克山病等。
虾游脉是一种来隐隐约约,去时一跃即逝,如虾游之状的脉象。
其表现为严重心律紊乱,脉率快至每分钟160次以上, 脉位表浅而脉搏无力,并反复隐没,血压甚至降为零。
持续隐没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常见于低血钾症、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病症。
釜沸脉是一种脉来极快,有出无入,如锅中水沸,绝而无根,时出时灭的脉象。
其表现为心率超过每分钟180次以上, 脉律突发突止,常见于阳热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的低血钾等。
偃刀脉是一种来势弦细而紧急,如同以手摸刀刃之口的脉象。
原因是由于诸多因素导致中小动脉血管紧张度增高.常可见于肾性高血压等动脉硬化症病人脉中。
病情危重十怪脉,临床定要细分清
病情危重十怪脉,临床定要细分清但凡无胃、神、根的脉象均为病情危重脉象,即死脉。
所谓真脏脉、怪脉、败脉、绝脉等均提示是病情危重脉象,如散、涩、代、风脉,及脉弦如刃等。
十怪脉是病情危重脉象,由于临床所见不多,许多中医书上多不提及。
为防范临床风险,了解此种脉类也有必要。
十怪脉包括:釜沸脉、解索脉、雀啄脉、鱼翔脉、虾游脉、麻促脉、屋漏脉、弹石脉、转豆脉、偃刀脉。
多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严重的心脏器质性病变,心率的过快过慢等脉象,有的是临床死亡前的先兆。
一旦诊得此脉,应注意结合临床症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但有时,十怪脉也出现于生理状态下。
十怪脉的指感釜沸脉:脉位浮而无力,如水开之沸腾。
解索脉:如解乱绳,脉力不等,快慢无常。
鱼翔脉:浮而无力,似有似无,如鱼之翔水。
雀啄脉:三五不调,阵发如鸟雀啄食。
虾游脉:浮弱无力,时隐时现,如虾之游水。
麻促脉:极细如麻,微弱如风卷残烛。
弹石脉:脉管坚硬,甚者迂回曲长,指若弹石。
屋漏脉:充盈有力,脉缓如雨后屋漏滴水。
偃刀脉:脉坚管细,弦紧如刀刃。
转豆脉:应指圆滑流利,旋转如豆粒。
就脉诊的指感来说,古人对十怪脉的描述比较混乱,如果一时难以掌握,笔者建议认真掌握结、代、奇、疾脉的指感标准。
十怪脉虽复杂,但也不外乎是结、代、奇、疾脉的不同组合形式而已。
十怪脉的现代研究十怪脉虽然复杂,但总体是反应心血管疾病的危重脉象为多。
不外乎是心率的过快过慢或快慢交替出现,有时是快慢不均,长短不一,脉搏间歇或脉力大小有异的脉象。
脉率的异常:十怪脉中绝大多数为快速心律失常,如釜沸脉、鱼翔脉、虾游脉、麻促脉,其脉率常在160次/分以上。
而解索脉、转豆脉、弹石脉、雀啄脉脉率多在90~150次/分。
少部分十怪脉为缓慢型心律失常。
如屋漏脉,脉率在20~40次/分,平均35次/分左右。
脉律的异常:屋漏脉、弹石脉、转豆脉、偃刀脉脉律多规则,解索脉、麻促脉、鱼翔脉、雀啄脉、虾游脉脉律多不规则。
但解索脉、麻促脉、雀啄脉更有其不规律性,解索脉脉来散乱无序,雀啄脉脉来乱如雀啄谷粒,为频发在一个正常脉动之后,接连出现3次以上快速而稍弱的搏动,有时是5~6次快速搏动,甚至可出现较长时间的歇止,而釜沸脉脉律基本规则。
中医种脉象
就是平常健康人的脉象。
一般而言,脉来不大不小,不浮不沈,来去从容,一息四五至(正常人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就属于平脉。
而常人的脉又会随着时令、年龄、性别、体力、生活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由于这些都是因为季节而有的脉象变化,因此并不属于病况,所以称为「平脉」。
年老人脉较快且硬,成年人脉较慢而柔,小儿脉更快;男子脉较慢,女子脉较快,这是因男女老幼不同而有的脉象差异;至于经常劳动体力的人,脉多大而有力,经常用脑的人,脉细且无力。
在运动后、饮酒、洗浴、激动之后,脉会较快。
相反地,安静或睡眠时,脉会较慢,这是因生活起居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平脉。
大体而言,这些脉象的变动,只是会稍微地变化,与正常的脉象并不会有太大出入。
在切脉时,必须把握「不大不小、不浮不沈、来去从容、一息四五至」(小儿一息可有六至)的原则。
如果超过了这些范围,又出现了其它的病象时,就属于病脉。
◎病脉与「平脉」相出入时,就称为「病脉」。
古人将它分为二十八脉:浮、沈、伏、迟、数、疾、代、促、结、洪、细、长、短、弦、虚、实、弱、微、散、缓、濡、紧革、牢、滑、动、涩」各自描写出不同的脉象与主病。
在临症上,言二十八种脉象,很少只见一种脉象,通常都是兼见几种的脉象。
为了便于记忆,清代名医陈园将这二十八脉分为八大类,并且以浮、沈、迟、数、细、大、短、长八脉为纲,分别叙述各种脉象与主病。
浮脉:(附洪脉、虚脉、散脉、芤脉、革脉、濡脉)浮脉的脉象,是指用轻的指力,就可以得到脉象,虽然彰明易见,但是重按反而不见。
它的主病,是表症、阳症与腑病。
在浮脉相类的脉象中,又包括洪、虚、散、芤、革、濡等六种脉象。
凡是浮而有力的叫洪脉,主要是邪盛火亢;浮而无力的是虚脉,主要是气血虚弱;浮且中空如管的是芤脉,主病为失血;脉象浮而散乱的是散脉,主病是肾气衰败;浮而外强中空较芤为剧的是革脉,主病是阴阳不交而极为细软的是濡脉,主要为阳虚有湿。
以上各病症与脉象,是以浮脉为纲。
中医七种绝脉
中医七种绝脉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共总结了七种常见的真脏脉,由于真脏脉是人体脏腑真气外泄、脏腑功能衰竭的表现,出现这种脉象,往往意味着病情的危重或是濒临死亡,所以中医又称这七种脉象为“七绝脉”。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七种绝脉。
釜沸脉。
釜是煮东西用的锅子,沸是沸腾的意思,釜沸的意思就是锅子中沸腾的水。
脉象和沸腾的水一样。
可以说是脉搏极浅,几乎是浮在皮肤之上,按之无根,脉跳极快,不能数清楚脉搏次数,此起彼伏,这种脉象多出现在临死之前。
鱼翔脉。
鱼的活动一般是通过尾部的摆动来实现的,所以鱼翔脉的具体表现就是脉搏浮在皮肤表面,头部固定而尾部摇摆不定,就像鱼在水中游动一样。
出现这种脉象,往往说明体内阳气耗竭。
虾游脉。
虾在水中游动有一个特点,它能产生一种弹跳,因此,虾游脉是指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跳跃指下,并伴有躁动不安的迹象的一种脉象。
虾游脉的出现,意味着大肠精气耗竭。
屋漏脉。
破屋漏雨往往是一滴滴下,良久再来一滴,既缓慢又无冲击力。
屋漏脉就好比破屋漏雨,脉搏极慢而无力,许久才搏动一下,这种脉象多见于胃气将绝。
雀啄脉。
脉在筋肉之间,脉搏的跳动就像是麻雀啄食一样,一会儿急来三五下,一会儿又停止不来,脉搏来止无定数,这种脉象是脾气将绝的表现。
解索脉。
脉在筋肉之间,脉搏跳动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时密时疏,散乱无序,就像是解乱绳一样,这种脉象是肾气衰竭的表现。
弹石脉。
脉位较沉,脉象极硬,噼噼弹指,就像是按在坚硬的岩石之上,毫无柔和软缓的迹象,这种脉象多见于肾气将绝之候。
脉象不仅可以反映人体内在的疾病信息,更可以反映出疾病时机体的功能状态,通过这两种信息的综合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脉象的表现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其中,预后指疾病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转归指疾病可能出现的变化和后果。
比如说脉象由缓和而转为弦急,这就说明人体正气渐衰而邪气渐盛(缓和是脉有胃气的特征,而弦急往往是病邪在脉象上的反映),往往是疾病加重的表现;相反,如果脉象由原来的弦急而转为缓和,则又说明邪气渐退而胃气渐复,这就是疾病好转的迹象。
脉象里的10大怪脉!!!
脉象里的10大怪脉怪脉者,异乎一般常见之脉者。
所以在脉象分类中,有的专着把怪脉分离出来,多数则不列怪脉,这可能是由于平紊极少见的缘故。
怪脉首见于《内经·紊问》,如屋捅、雀啄等。
后经元·危亦林整理,共分为十怪脉。
由于这十种脉象比较罕见,故元·李东垣《脉诀指掌》、明·刘纯的《医经小学》和清·王帮傅《脉诀乳海》等书中仅叙述其六。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丹波元简《脉学辑要》、汤本求其的《皇汉医学》则仅叙述其中之七。
而对偃刀、转豆、麻促、釜沸多所不载。
现就十怪脉分析讨论如下:1、雀啄元,危亦林《世医得鼓方》卷一日:“雀啄之脉,指下来三去一,如雀啄食之状,脾之谷气已绝于内,醒者十一日死,困者六七日死。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卷五日:“如雀啄食,连三五至忽止,良久复来。
”清·王帮傅《脉诀乳海》卷一日:“凡雀之啄食,必连连啄之,时一回顾,恐人之将捕也。
怪脉之来,连连数急,时复一止,如雀啄食之状。
又日雀啄者、脉来甚数而疾,绝心复顿来也。
”基于上述,雀啄之脉,是非规则性节律不整脉,且它的至微可能是较速的+每—休止之后有一个“良久复来”的艰难特点。
发生的原因:从心电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一个或两个正食的节律之后,随着一个早期收缩,以数成为三联律,或二联律,或者由于房室传导阻滞、每三四个正常的传导激动以后,有一个窦房结的波,不能传达到心室,不能引起心室的收缩,故脉搏停止一次。
雀啄脉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发生,都可以说明心脏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危亦林“脾之谷气已绝于内,醒者十一日死,困者六七日死”的论点,从现在肴,死期虽很难确定,但对预后的推论是正确的。
2、屋漏屋漏脉象的特点,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日:“屋漏之脉,如水下滴溅她之貌。
”清·王帮傅《脉诀乳海》日:“屋露者-,其来既绝而止,时时复起,不相连属也。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日:“屋漏脉,如残漏,良久一滴。
脉象解析中医
脉象解析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
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
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
主病: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主病:寒证。
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
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主病: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
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
重按空虚。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
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
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
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热盛。
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
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
又主湿病。
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
主肝胆病、痛证、痰饮。
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
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相兼脉与主病相兼脉与主病: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疾病的表现和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临床常见的脉象,常是反映疾病多个方面的相兼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七种危险脉象
中医七种危险脉象
即釜沸、虾游、屋漏、雀啄、解索、弹石脉等,称为真脏脉,又叫七绝脉,凡见七绝脉,必死无疑。
雀啄脉是一种脉来急速,节律不齐,止而复发,犹如雀喙啄食的脉象,表现为脉搏在连续快速跳动3—6次之后,出现一
次较长时限的歇止,并反复发作,短促而不规则。
是脾气已绝的表现。
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屋漏脉是一种脉来迟缓,许久方来,如屋漏滴水的脉象,这种脉搏约为每分钟20———40次。
可见于冠心病、风湿热、
白喉、室间隔缺损等病症,反映了体内营养胃气的绝乏。
弹石脉是一种来势沉实,指下如以指弹石的脉象,由于血管高度硬化,弹性极差而伴有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所致。
常见于
各种心血管病症,如桡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塞病症等。
解索脉是一种脉来如绳索之解散,节律紊乱,忽疏忽密的脉象,其脉率多在每分钟80—150次。
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
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人。
鱼翔脉是一种脉来时起时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在河水的脉象,表现为严重的心律紊乱,脉率为每分钟160次以上,发作初期脉体尚清楚,持续时间长时脉搏即突然减弱,似有似无。
可见于心脏实质严重损害的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克山病等。
虾游脉是一种来隐隐约约,去时一跃即逝,如虾游之状的脉象。
其表现为严重心律紊乱,脉率快至每分钟160次以上,脉位表浅而脉搏无力,并反复隐没,血压甚至降为零。
持续隐没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常见于低血钾症、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病症。
釜沸脉是一种脉来极快,有出无入,如锅中水沸,绝而无根,时出时灭的脉象。
其表现为心率超过每分钟180次以上,脉律突发突止,常见于阳热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的低血钾等。
偃刀脉是一种来势弦细而紧急,如同以手摸刀刃之口的脉象。
原因是由于诸多因素导致中小动脉血管紧张度增高。
常可
见于肾性高血压等动脉硬化症病人脉中。
转豆脉是一种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的脉象。
具体原因是由于心脏节律过速,血液流动过快导致脉管圆滑、流利不
可捉摸。
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性心肌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肉瘤,红斑狼疮性心肌病导致的重病垂危病人。
麻促脉是一种急促而零乱的脉象,其脉率可达每分钟160次以上。
常见于频死病人,严重低血钾,洋地黄中毒等心律严
重失常人。
正常脉古称平脉,是健康无病之人的脉象。
正常脉象的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闰以太息五至,相当72-80次/
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主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
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正常脉象有胃、神、根三个特点。
有胃:有胃气的脉象,从容、和缓、流利。
古人说法很多,总的来说,正常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
致便是有胃气。
即使是病脉,无论浮沉迟数,但有徐和之象者,便是有胃气。
脉有胃气,则为平脉,脉少胃气,则为病变,脉无胃气,则属真脏脉,或为难治或不治之征象,故脉有无胃气对判断疾病凶吉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有神:有神的脉象形态,即有力柔和,节律整齐。
如见弦实之脉,弦实之中仍带有柔和之象;微弱之脉,微弱之中不至
于
完全无力者都叫有脉神。
神之盛衰,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但必须结合声、色、形三者,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脉之有胃、有神,都是具有冲和之象,有胃即有神,所以在临床上胃与神的诊法一样。
有根:三部脉沉取有力,或尺脉有力沉取不绝,就是有根的脉象形态。
或病中肾气犹存,先天之本未绝,尺脉沉取尚可见,便是有生机。
若脉浮大散乱,按之则无,则为无根之脉,为元气离散,标志病情危笃。
绝脉即真脏脉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脉象,真脏脉的特点是无胃、无神、无根。
为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已败的征
象,又称“败脉”、“绝脉”、“死脉”、“怪脉”。
《素问·玉机真藏论》说:“邪气胜者,精气衰也。
故病甚者,胃
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阳,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真脏脉的形态在该文中亦有具体描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
羽中人肤……;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
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医学入门·死脉总诀》说:“雀啄连来三五啄,屋漏半日
一滴落,弹石硬来寻即散,搭指散乱真解索,鱼翔似有又似无,虾虾静中跳一跃,更有釜沸涌如羹,旦占夕死不须药。
”可供参考。
根据真脏脉的主要形态特征,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无胃之脉无胃的脉象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
如脉来弦急,如循刀刃称偃刀脉;脉动短小而坚搏,如
循薏苡子为转豆脉;或急促而坚硬如弹石称弹石脉等。
临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气不能相从,心、肝、肾等脏气独现,是病
情重危的征兆之一
2.无根之脉无根脉以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为主要特征。
如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称釜沸
脉为三阳热极,阴液枯渴之候;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称鱼翔脉。
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伴有急促躁动之象称虾游脉,均为三阴寒极,亡阳于外,虚阳浮越的征象。
3.无神之脉无神之脉以脉率无序,脉形散乱为主要特征。
如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称雀啄脉;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者称屋漏脉;脉来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称解索脉。
以上脉象主要由脾(胃)、肾阳
气
衰败所致,提示神气涣散,生命即将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