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健康危险因素及行为干预(第一节)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9114fd6c3169a4517723a396.png)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一)行为及其与健康的关系1.行为的概念人的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作出的能动反应。
可用公式B=f(P?.E)表示,B为行为,P为人,E为环境,即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
所以,人的行为由如下5个基本要素组成:行为主体一人、行为客体一行为的直向目标、行为环境一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行为手段一主体作用于客体所应用的工具或使用的方法、行为结果一主体预期的行为与实际完成行为至今的符合程度。
长期的行为称作"生活方式"行为。
如果~个人的这些长期行为都是有益健康的行为,则被称为"健康生活方式"(healthy lifestyle)。
2.行为与健康的关系人的行为既是健康状态的反映。
同时又对人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许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以及卫生保健服务常常都需要通过人自身的行为作为中介来作用于人体。
行为可以加强、减弱或避免对环境有害因素的接触,人的行为也影响着对卫生保健服务的接受、利用或排斥。
不良的行为方式不仅与慢性病有关,也是传染病和伤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据了突出地位。
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估计,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死亡可归因于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等十种行为危险因素。
3.健康相关行为(health-related behavior)指任何与疾病预防、增进健康、维护健康及恢复健康相关的行动。
基于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它的可改变性,采取措施改善服务对象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无疑是当前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共同的任务。
(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及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1.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人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及在多个层次上影响。
包括个体内部因素、物质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公共政策因素。
这些因素和水平间既存在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即健康行为的生态模式。
健康危险因素及行为干预
![健康危险因素及行为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b74ea0b904a1b0717fd5ddef.png)
①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转换原则:危险因素相当于平均水平时,其 危险分数定为1.0。 >1.0:个人发生某病死亡概率大于当地死亡 平均水平 <1.0:个人发生某病死亡概率小于当地死亡 平均水平。 所谓平均水平即指当地某年龄组某病的平均 发病概率或死亡概率。
② 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计算方法:
①与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只有一项时,组合危 险分数等于该死因的危险分数 ②与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是多项时,组合危险 分数=∑(几个项目危险分数大于1.0者其危险分数 ―1.0)+ 被减去的1.0*等于1.0的危险分数*小于1.0 的危险分数
• 难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区别 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
一、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
健康危险因素的发展
➢ 是人们在认识疾病病因中发展起来的 ➢ 单一病因引起单一结果的病因观,用于传染病、外
伤等的防治有价值。但人们发现许多疾病,尤其是 慢性病的发病,难以用单一的病因解释。 ➢ 在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不同因素都与疾 病发生有统计学上的因果关系,且表现为非特异性、 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三、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1 采用危险分数转换法进行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1.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概念: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
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医学评价技术,它研究危险 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以及通过改变生产和生活环境、改 变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后,可能延 长的寿命。
• 2003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专家指出:心血管疾 病50%归之于生活方式(吸烟、不合理饮食和缺乏 锻炼)。
3.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预防医学课件-健康行为干预
![预防医学课件-健康行为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a3bdb4615fbfc77da269b1ff.png)
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17
一、知信行(KAP)模式
该模式认为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以卫生保健 知识为基础,以相关的态度和信念为动力。
知识
态度(信念)
行为
knowledge attitude(belief)
practice
18
信息传播 察觉信息 引起兴趣 感到需要 认真思考 相信信息 产生动机 尝试行动 坚持行为 行为确立
在最近6个月内,没有考虑改变自己的行为,或 者有意坚持不改变。
他们不知道或没意识到自己存在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及 其危害性,对于行为转变没有兴趣,或者觉得浪费时 间,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
处于该阶段的人不喜欢阅读、谈论或考虑与自身行为 相关的问题或内容,有些人甚至有诸多理由为自身的 行为辩解。
10
七项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和良好健康显著 相关的行为
三餐规律,避免零食; 每天吃早餐; 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 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 不吸烟; 保持适当的体重; 不饮酒或少饮酒。
11
二、危害健康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Health-risky Behavior)指偏离个人、 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 的一组行为。
健康信念模式
30
三、行为改变阶段模式(stages of change model)
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 而且每个改变行为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 动机,只有针对其需要提供不同的干预帮 助,才能促使教育对象向下一阶段转变, 最终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31
1. 没有打算阶段(pre-contemplation)
避免不利于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紧张的社 会环境。
9
健康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健康危险行为干预技术指南
![健康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健康危险行为干预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303561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4.png)
健康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健康危险行为干预技术指南
1.饮食习惯不良: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2.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心肺功能下降,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患肺癌、肝病、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4.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为了降低这些健康风险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技术指南:
1.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选择低热量、低脂肪、低盐、低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2.坚持适量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3.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如果无法戒掉,也要控制饮酒量和频率。
4.学会应对压力:通过放松技巧、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
心态。
总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需要我们从日常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积极干预健康风险因素。
《社会医学》PPT课件:第九章 健康管理与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社会医学》PPT课件:第九章 健康管理与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f893762aeaad1f346933fe3.png)
讨论题
1. 在国外,健康管理不仅被很好地运用到保险业、 企业、医院等组织机构的尽快管理活动中,而且 也被应用到更为宏观的国家层面的人群健康管理 活动中。健康管理在我国刚刚起步,你认为如何 借鉴国外经验更好地为我国的人群健康服务?
2.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时,为什么要收集当地性 别年龄别的疾病死亡率?这些资料如何获得?
谢谢!
这是第一份关注美国各年龄层人的多种疾病、创伤和 行为的报告,旨在于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西欧 多个国家在内的16个富国进行比较。造这些国家中,美国 在公共健康的多个关键领域都表现很差,如婴儿死亡率、 严重创伤和凶杀、少女妊娠、性病、与吸烟相关的死亡、 肥胖症、糖尿病、还有残疾人的比例。
讨论: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国家,在人均卫生支出也 是最高的,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状况?影响其健康的危险 因素有哪些?健康管理的策略会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医院健康管理 的工作模式
健康体检
健康评估 健康干预
追踪随访
社区健 康管理 的工作 模式
(三)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六个策略
生活方式管理 需求管理 疾病管理
灾难性病伤管理 残疾管理
综合人群健康管理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及其评价方法
一、健康危险因素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三、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四、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资料来源:参考消息,2013年1月11日,第三版)
LOGO
第一节 健康管理及其工作模式
一、健康管理
二、健康管理的工作模式
一、健康管理
(一)健康管理的概念、内涵及产生背景 (二) 健康管理的特点 (三)健康管理的发展
(一)健康管理的概念、内涵及产生背景
1.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c2f271f9b52acfc788ebc92a.png)
二、肥胖的干预原则
• 1.预防为主,从小开始,预防超重,终生坚持 • 2.综合措施 • 3.摄入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
素和维生素的食物 • 4.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 • 5.长期坚持,速度不宜过快,不可急于求成 • 6.防治相关疾病 • 7.保持健康体重,防止走入误区
3.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评估:习惯改善情况, 3.群体干预评估:知晓率、降糖达标率、
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
并发症,卫生经济学评价
14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包括
●A 健康饮食 ●B 戒烟限酒 ●C 增加身体活动 ●D 管理体重 ●E 健康教育
多选:以下属于糖尿病强化管理对象的有( )
●A 没有早期并发症 ●B 自我管理能力差 ●C 已出现早期并发症 ●D 1型糖尿病患者 ●E 相对年轻且病程短
2.自我管理:了解疾病知识、建 立信念、求医、改变行为
3.药物治疗:小剂量开始,优先 3.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注射 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 胰岛素,中药 化用药
4.非药物治疗:低盐饮食、均衡 4.非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合理 饮食、戒烟、限酒戒酒、增加活 膳食、增加活动 动、管理体重
9
高血压、糖尿病干预程序
糖尿病
1.个体化 2.综合性 3.连续性 4.参与性 5.及时性
4
高血压、糖尿病干预的目标人群
高血压 1.一般人群 2.高危人群
3.患者
糖尿病 1.一般人群 2.高危人群
3.患者
5
高血压高危人群
具有下列一项危险因素者,均可列为高危人群: ①血压值偏高:SBP120-139 mmHg和/或DBP80-89
单选题:糖尿病健康干预的措施不包括( )
预防医学(第7版)PPT课件 第九章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预防医学(第7版)PPT课件 第九章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0550e331856a561253d36f4a.png)
了解 影响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健康信念模式、行为改变阶段模 式及社会认知理论的要点;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
预防医学(第7版)
重点难点
掌握 健康行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咨询5A模式的 基本步骤;综合运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在临床场所帮助患者 改变行为
第一,一些研究认为,感知疾病的严重性与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论假设相矛盾。 第二,健康信念模式假设所有的个体都具有自由选择特定行为的机会,但这一假 设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预防医学(第7版)
三、行为改变的阶段变化理论
1. 行为变化阶段(stages of change) 行为改变的阶段变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变化通常需要经过以下5个阶段。
二、健康信念模式
2. 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 健康信念模式的核心是个人对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认识,对 预防性行为的相对益处和障碍的认识。因此干预措施的目标是改变个人不切实际的想 法。
健康行为选择是一系列健康信念模式中核心信念起作用的结果,可以用于解释多 种健康行为。然而,健康信念模式同样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1)无打算阶段
(2)打算阶段
• 处于该阶段的人, 在未来6个月中 没有改变自己行 为的考虑,或有 意坚持不改
• 处于该阶段的 人打算在未来 (6个月内)采 取行动,改变 疾病危险行为
(3)准备阶段
• 进入“准备阶 段”的人将于 未来1个月内改 变行为
(4)行动阶段
(5)行为维持阶段
• 在此阶段的人, 在过去的6个月 中目标行为已 经有所改变
预防医学(第7版)
二、健康信念模式
1.健康信念模式的基本内容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要使患者接受医生的建议而采取某种有 益健康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需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健康管理师技能-危险因素干预1
![健康管理师技能-危险因素干预1](https://img.taocdn.com/s3/m/bbe5d19ff705cc1755270991.png)
第一节 干预方案的实施
学习单元2 糖尿病的干预 104-116页
学习目标 1.了解糖尿病干预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 2.熟悉糖尿病的干预原则和干预程序。 3.掌握糖尿病干预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干预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第一节 干预方案的实施
学习单元2 糖尿病的干预 104-116页 一、糖尿病干预健康教育知识要点 根据201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抽样调查结果,全国18岁以上成 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达9240万,糖 尿病前期总数达14820万,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糖状态 者,城市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6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 效地治疗和教育。 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 血管、肾和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导致残疾或者早亡。
学习单元1 高血压的干预 95-103页
(三)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评估 在开展生活方式干预之后的一定期间,应对其实际效果进行评估, 一般以2个月为宜,这时一方面应询问管理对象生活习惯的改善情 况,另一方面检查其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的变化,并与第一次 相关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修正干预计 划和指导方法,继续下一步的健康管理。
学习单元2 糖尿病的干预 104-116页
4. 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①指标自我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控制体重、血糖、血压、 尿中酮体和戒烟,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②合理膳食 ③增加身体活动
第一节 干预方案的实施
学习单元1 高血压的干预 95-103页
四、高血压干预策略和步骤 (一)高血压的干预策略 1.药物治疗 降压治疗药物应用时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 原则,优先选择长效制剂原则,联合应用药物原则及个体化原则。 2.非药物治疗 提倡健康饮食、戒烟、限制饮酒和戒酒、增加身体活动 (每周至少5天、每天大约60分钟、每周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150 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耗能约1000kcal/周)、管理体重、高血压健 康教育、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健康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干预
![健康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3b2952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7.png)
健康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干预健康是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健康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干预能够帮助我们预防疾病、改善生活品质。
本文将就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定义、分类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
一、健康风险因素的定义健康风险因素是指那些对个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包括生物学、行为、环境和社会因素。
这些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识别并干预这些风险因素对于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的健康风险因素及其分类1.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主要指个体遗传背景、生理结构和先天性疾病等因素。
其中,遗传背景对个体患病风险具有重要影响。
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等方式了解自身潜在的遗传疾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行为因素行为因素是指个体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常见的行为因素包括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烟酒摄入和药物使用等。
这些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健康状况。
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可以帮助个体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患病风险。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等,而社会环境则包括人际关系、职业环境等。
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密切,可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做好职业保护等方式降低其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指个体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程度、社会支持等。
这些因素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改善社会经济地位和提供社会支持对于个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健康风险因素的干预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健康风险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下面将从生物学、行为、环境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生物学因素的干预对于生物学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等方法了解个体的遗传疾病风险。
在得到相关信息后,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例如定期体检、健康饮食和规律的运动。
2.行为因素的干预针对不良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来进行干预。
通过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和正确的生活方式,使大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健康危险因素及行为干预PPT文档30页
![健康危险因素及行为干预PPT文档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16910ca2cf84b9d529ea7a76.png)
谢谢!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健康危险因素课件 (一)
![健康危险因素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2e06b3d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4.png)
健康危险因素课件 (一)健康危险因素课件:为了提高人们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认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与此同时,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这说明什么呢?除了生活习惯等因素外,健康危险因素也是常常被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人们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认知,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不少医学院校或相关社会组织都会制作一些健康危险因素课件,让人们通过学习,更深刻地了解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及对健康的影响。
一、健康危险因素包括哪些?健康危险因素是指某些行为或个人生活习惯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很多,这是患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烟草和酒精:吸烟、饮酒是最常见的健康危险因素之一。
烟草及其副产物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系统疾病、肺癌等;过量饮酒可引起肝脏疾病、高血压等。
2.不良饮食: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一些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等。
同时,不注意饮食安全也会引起一些食物中毒的问题。
3.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们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二、健康危险因素课件有哪些内容?了解相应的健康危险因素,对改善个人生活有不可估量的益处。
各种场合,不同的课件内容也有所不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健康危险因素的概述:阐述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种类、特点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2.各类危险因素的解析:详细描述各类危险因素的特点,让大家了解到这些因素的危害和引起相关疾病的原理。
3.防范措施和保健方法:针对各类危险因素,列举相应的防范措施和保健方法,让大家了解到控制这些因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如何利用健康危险因素课件?1.开展创新的教学活动:利用课件进行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健康危险因素带来的风险及保健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提高科普宣传:通过运用健康危险因素课件,加强对公众的健康危险因素科普宣传,以提高公众对健康状况的关注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危险因素早已融入人们日常 生活之中,大多数人习以为常,不 经过有效的健康教育,难以使人们 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危险性,并且真 正消除不良行为需要坚持不懈的努 力,如戒烟。
健康危险因素对慢性病的作用特点:
1、作用时间长,隐形危害期长 2、特异性弱:单因多果或多因单果 3、联合作用明显: 多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 4、广泛存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2.行为危险因素
• 由于自身行为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健康危险因素, 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不洁性行为及缺 乏体力活动等。
• 研究发现,不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行为危险 因素使诱发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993年,WHO专家就指出:“约20年后,发展中国 家和发达国家死亡方式将大致相同,生活方式疾 病将称为世界头号杀手。”
2. 评价程序与步骤 (1)收集资料 ➢收集当地性别、年龄疾病死亡率资料:通过死 因登记报告、疾病监测或死亡调查获得。 ➢收集个人健康危险因素资料:采用自填问卷, 辅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方法获得,具体内容 涉及五类,即疾病史、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调查表
第九章 健康危险因素、及行为干预
学习目标
掌握: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和分类 健康不良行为及其干预措施
熟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COPD、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的概念
了解: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实施
重点难点
• 重点: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和分类 不良的行为及干预措施
• 难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区别 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三、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1 采用危险分数转换法进行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1.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概念: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
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医学评价技术,它研究危险 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以及通过改变生产和生活环境、改 变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后,可能延 长的寿命。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
一、健康危险因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概念
健康危险因素的发展
➢ 是人们在认识疾病病因中发展起来的 ➢ 单一病因引起单一结果的病因观,用于传染病、外
伤等的防治有价值。但人们发现许多疾病,尤其是 慢性病的发病,难以用单一的病因解释。 ➢ 在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不同因素都与疾 病发生有统计学上的因果关系,且表现为非特异性、 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1. 性别(1)男(2)女 2. 年龄: 岁 3. 职业(1)工人(2)农民(3)公务员
(4)学生(5)专业技术人员(6)其它 4. 吸烟情况(1)>20支/日(2)10~19支/日(3)<10支/日 (4)戒烟不足10年(5)戒烟10年以上(6)不吸烟 5. 饮酒情况(1)酗酒(2)几乎每天饮酒(3)每周2~3次 (4)每周少于1次(5)极少饮酒(6)已戒酒(7)不饮 酒 6. 体力活动情况(1)脑力工作(2)轻体力(3)中体力 (4)重体力(5)脑力工作,有定期锻炼(6)其它工作, 有定期锻炼
7. 你的双亲是在60岁以前死于冠心病的吗? (1)仅有一人是(2)两人均是(3)不是(4)不祥
如果你父母健在,请填出父母现在的年龄 8. 你患有糖尿病吗? (1)有(2)已得到控制(3)无 9. 你的亲属中曾经有自杀的吗? (1)有(2)无(3)不祥 10. 医生曾说你有肠息肉吗? (1)有(2)无 11. 你有溃疡性结肠炎吗?(1)有(2)无(3)不祥 12. 你曾经有不明原因的大便带血吗?(1)有(2)无 13. 你每年是否做直肠镜检查?(1)有(2)无 14. 你经常感到心情不好或压抑吗? (1)经常(2)偶尔(3)从不
健康危险因素概念
人们把在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 与疾病发生、发展及死亡有关的诱 发因素,即使患病危险性增加的因 素,称为健康危险因素。
二、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及作用
健康危险因素的种类错综复 杂。为方便卫生保健工作中对危 险因素进行正确分析、评价及控 制,通常分为以下四类: 环境危险因素 行为危险因素 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医疗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 2003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专家指出:心血管疾 病50%归之于生活方式(吸烟、不合理饮食和缺乏 锻炼)。
3.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 人类生物遗传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 已经发现许多疾病都与遗传致病基因有关,
大多数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4.医疗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 指卫生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利于保护和增 进健康的因素。如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滥用抗生素和激素, 误诊,医疗事故,院内感染,医疗保障制 度不完善等
1. 环境危险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 自然环境危险因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危险因素。 ➢ 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包括内容等,可以影响疾病的
发生、发展、转归和疾病的防治过程,也可以通 过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影响人群的 健康,其中最突出的是经济状况所带来的问题。 ➢ 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健康问题,如“现代社会病” ➢ 经济落后带来的健康问题,如“贫病交加”、因 贫致病、因病致贫等
②与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是多项时,组合危险 分数=∑(几个项目危险分数大于1.0者其危险分 数―1.0)+ 被减去的1.0*等于1.0的危险分数*小 于1.0的危险分数
15. 体重(公斤): 16.身高(厘米): 17.血压(kpa/mmHg)
收缩压 舒张压 18. 胆固醇(mg/dl) 19. 你的母亲、姐妹等亲属中有患乳腺癌的吗? (1)有(2)无(3)不祥 20.是否定期检查乳房有否肿块? (1)有 (2)无
(2)处理资料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这 是危险因素评价的关键步骤 ✓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计算总存在死亡危险
①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转换原则:危险因素相当于平均水平时,其 危险分数定为1.0。
>1.0:个人发生某病死亡概率大于当地死亡 平均水平
<1.0:个人发生某病死亡概率小于当地死亡 平均水平。
所谓平均水平即指当地某年龄组某病的平均 发病概率或死亡概率。
② 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计算方法:
①与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只有一项时,组合危 险分数等于该死因的危险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