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轮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等位基因
控制
显性基因
显性性状
相对性状
控制
隐性基因
隐性性状
基因型 +环境 表现型
等位基因分离
导致
性状分离
P98考向1 T2
拓展练习
1.(201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A)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基因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 制同一性状的配子成对存在, 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 的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 给后代。
细胞学基础?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减数分裂的关系)
染色体
基因
性状
同源染色体 分离
等位基因Dd 分离
性状分离
1.实质:_等_位_基_因_随_同_源_染_色_体的分开而分离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②表现型相同,基因型_不_一_定_相_同_。 ③相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_一_定_相_同_;
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_不_一_定_相_同_。
(3)纯合子 由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4)杂合子 由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准确解读】
①细胞中不管有几对纯合,只要有一对杂合,就是杂合子。
用豌豆做杂交实验
豌豆的特点?
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2、各品种间有一些稳定的、
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3、花大,便于操作
豌豆的杂交方法?
1、去雄 时间、对象?
2、套袋
3、人工授粉
4、再套袋
目的?
1.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为避免其自花传粉,
C 孟德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开花后,去雄蕊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轮复习课件(讲课稿)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轮复习课件(讲课稿)

不完全显性举例:茉莉花色遗传: P:红花(CC)×白花(cc)
F1 :
粉红色花(Cc)
F2:红花(CC)∶粉红花(Cc)∶白花(cc) 1 ∶2 ∶1
Aa × Aa (2010上海:)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 有黑翅22,灰翅45,白翅24。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 1 :2 :1 AA× Aa AA Aa aa 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A.33% B. 50% C.67 % D.100 %
3.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其等位基因是 ( B ) A.A与A B.B与b C.A与b D.c与c 4.一只杂合的黑色豚鼠一次产生了200万个精子,其中含 有隐性基因的精子有( B) A.50万个 B.100万个 C.150万个 D.200万个
六: 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可将显性分为以下的几种类型: ( 1 )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 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它在生物界中比 较普遍。 (2)不完全显性: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 得 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如金鱼草的花 色遗传. (3)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 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即为共显性。 例如人群的ABO血型中ⅠA与ⅠB不存在显隐性关系,各自 发挥作用,表现为共显性。
B.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C.纯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6.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 ( D )
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原核生物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D.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对解释(假说)的验证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第13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第13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高茎 × 矮茎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P DDD
ddd
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①成对的理解——两个遗传因子或相同或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如DD、Dd、dd。
②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纯种高茎豌豆DD、纯种矮茎豌豆dd。



种 子
极核(2个)+ 精子(1个) 受精极核 胚乳
知识点2:性状 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特征。 比如:颜色,血型,高度,形状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同种生物:豌豆 同一性状: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 高茎~米,矮茎米左右
知识点3:传粉
1.自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
F2中出现的3:1性状 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高茎 × 矮茎
D
d
①遗传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相互融合, 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②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 (用大写字母如D来表示)
③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 (用小写字母如d来表示)
矮 茎
3D__ dd 高茎 : 矮茎 = 3 : 1
棋盘法
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3.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1)方法:测交 实验,
杂种子一代 高茎
隐性矮纯茎合(子2)原理即:让隐F性1与纯隐合性子纯只合产子生杂一交种。
测交 Dd X dd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基因的分离定律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基因的分离定律
(3)实验结果 ①彩球组合数量比DD∶Dd∶dd≈ 1∶2∶1 。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接近 3∶1 。
P7
假说-演绎法
①孟德尔对于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 假说 的内容。 ②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演绎推理 的内容。 ③进行测交实验属于 实验验证 环节,来证明演绎推理的正确与否。
高中生物中用到假说演绎的内容: 1. 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 2. 孟德尔发现自由组合定律 3.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4. 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提出和证实
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 雌、雄生殖器官 ,甲、乙小桶 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雌、雄配子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
_雌__雄配子__的_ 随机__结__合____。受精作用
(2)注意问题:要 随机 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 摇匀,重 复次数足够多。两小桶内的彩球数量 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 下同)不相同,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 不可以 不相同。
(1)玉米为雌雄同株且为 单性(填“单性”或“两性”)花。
(2)图中两种受粉方式中,方式Ⅰ属于 自交 , 方式Ⅱ属于 杂交 ,因此自然状态下,玉米 能进行 自由交配 。
(3)如果人工杂交实验材料换成玉米,则操作步骤为
_套__袋__→___人__工__授___粉__→套袋。
单性花不需去雄 雌雄同株,杂交、自交均可进行
2.交配类型的辨析及应用
判断显隐性性状
基因是位于X的特有区段 还是X、Y的同源区段;是 否有雌雄配子致死等
3.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 实质:证明Aa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遵循
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则遵循

分离定律一轮复习课件

分离定律一轮复习课件

高茎的花
接受花粉——母本
矮茎的花
提供花粉——父本
★必记的常用符号及含义:
符 号
P
F1
F2 子 二 代
⊗×
自 交


含 亲本 子一 义 代
杂 母本或 交 雌配子 或雄配 子
父本
三.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遗传学基本概念辨析
(1)交配类
①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互相交配。 ②自交: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互相交配。 ③测交: 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④正交和反交: 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 反交中的母方和父方。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
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 (1).实质:等位基因 ________随__________
(2).时间:减数第___ 后 期。 一 次分裂___
如下图表示含一对等位基因A、a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
数分裂图解:
4.适用范围及作用
分离定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核基因 的遗传,且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 的遗传,
杂交、自交、测交的作用
概 念 作 用
基因型不同的 杂 个体间雌雄配 交 子的结合 基因型相同的 自 个体间雌雄配 交 子的结合
测 F1与隐性纯合 交 子相交
①通过杂交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 得到新品种 ②通过后代性状分离比判断显、隐性性状
①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①测定F1的基因组成 ②可验证基因分离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③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3)自交法
随堂练
1.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几组比例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 定律实质的是( ) A.F2表现型的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比为1:1

【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

【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基础梳理
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实验成功的原因
结合教材p11“思考与讨论”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 实验材料:豌豆 ①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结果既可靠又易于分析。 ②易于区分且能稳定遗传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③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方便统计学分析)。 ④花大,方便进行人工授粉。
二 、 重 难 点 突 破 2、假说演绎法
第三步: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1、生物体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基因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第四步: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设计测交实验,并根据假说,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第五步:通过实验检验推理的结论 进行测交实验,统计实验的结果,验证假说是否正确。
【内容】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并推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3、基因分离定律重点题型突破
一、基础梳理
2、分离定律
(1)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成__对__存__在__, 不相__融__合__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分__离____,__分__离__后
第10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
【内容】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并推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3、基因分离定律重点题型突破
拓 展 两性花和单性花最明显的区别的就是看两者是否同时含有雌蕊和雄蕊
1、单性花:只含有一种,如果是只有雌蕊,则叫做雌性花,反之则为雄性花。并且 单性花需要进行授粉才能成功结果。如:黄瓜花、南瓜花、玉米花 2、两性花:同时含有雌雄双蕊,不需要授粉也能结出果实。如:豌豆花

分离定律精选教学PPT课件

分离定律精选教学PPT课件

3、基因类型
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相同基因 纯合体内,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 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 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互为非等位基 因。有下面三种形式:
3、遗传概率的计算
(1)根据下表内的分离比值直接推出
亲本组合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后代基因型
AA AA:Aa=1:1
Aa AA:Aa:aa=1:2:1
Aa:aa=1:1 aa
后代表现型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显性:隐性=3:1 显性:隐性=1:1
子一代为什么全是显性性状?子 二代为什么出现性状分离,且分
离比为3: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孟德尔的解释
传 P CC 图 解 配子 C
×
cc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表示)
c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小写字母表示)
分 F1 紫 Cc
√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孟德尔(1822—1884),奥国人, 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修道士, 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1865 年宣读了自己研究的豌豆杂交实验 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62岁时 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 无机世界。主要贡献有: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轮复习课件)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轮复习课件)
现象。
意义
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分裂的显 著特征,是遗传学基础。
等位基因的分离
01
02
03
等位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 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
等位基因分离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 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 子中。
意义
等位基因的分离是孟德尔 遗传定律的重要内容,是 遗传学基础。
孟德尔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不同遗传因 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分离现象,并 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02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同源染色体
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来自父本 和母本的成对染色体,在形态和 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在遗传上互 为对应的关系,称为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的
致死基因的分离
总结词
致死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会导致个体死亡,对基因分离定律产生影响。
详细描述
致死基因是指那些在某些条件下会导致个体死亡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存在会影响基因的分离定律,因为携带致死 基因的个体无法存活到繁殖年龄,从而无法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致死基因的存在可能导致某些隐性特征在群体 中消失,或者影响种群中基因型的比例。
杂合子自交遗传图解
用图形方式表示杂合子自交的过程和结果。在遗传图解中,亲本为杂合子(Dd),产生配子时等位 基因分离,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和d),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显性与隐性之比为3:1。
遗传图解的意义
通过遗传图解可以清晰地呈现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和结果,有助于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减数分裂
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 裂方式,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 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预期结果: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1∶1 实验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接近 1:1 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分离定律
注意:孟德尔所在时代,没有基因和染色体概念
三、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若后代为1显:1隐,
则可间接验证F1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 A与a发生了分离
(2)间接检验配子的分离—通过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产生的个体表现出的性状检验。
②测交法
③自交法
若后代为1显:1隐性,
则可间接验证F1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 A与a发生了分离。
若F2为3显:1隐, 则可间接验证F1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 A与a发生了分离。
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 若子代出现甲、乙性状
⊗ ⊗
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 确定不了显隐性 子代分别自交
但一定有一个是杂种
若子代甲自交出现甲、乙性状, 若子代乙自交只出现乙性状, 先杂交再自交
则甲性状为显性性状
则乙性状为隐性性状
例.(2019·海南高考)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矮茎/高茎、腋花/顶花这两对相对性 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有该种植物的甲、乙 两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 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的遗传 学知识,可推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仅通过对甲、乙自交实验结果的分 析进行推断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 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 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

(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遗传图解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P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高茎 矮茎
DD × dd
③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
配子 D
d
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
一个。
F1
Dd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高茎
(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F1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演绎和推理验证假说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高茎
矮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
a. F1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 b. F2中矮茎又出现了,说明了什么? c. 为什么F2中的比例都接近3∶1?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1、与性状相关的概念
一、相关概念
(1)性状:性状是一系列可遗传的特征,主要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 1 ) 实 验 方 法 : _花_ _粉_ _鉴_定_ _法_ _ _ _ 。 (2)实验步骤:
①_让__纯__种__粳_稻__和__糯__稻__杂_交__,__获__取_F_1_杂__合_粳__稻___ ; ②_F_1_开__花__时_取__其__一__个__成_熟__的__花__药__,__挤_出__花__粉__,__置__于_载__玻__片__上__,__滴_一__滴____ ; ____碘__液__并__用__显__微__镜__观__察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第17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C 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后代中红果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
果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 已知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观察羊的毛色(白毛和黑毛)遗传图解,
C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白毛B.图中三只黑羊的基因 型一定相同C.图中四只白羊的基因型一定不同D.Ⅲ2与一只黑 羊交配再生一只黑羊的概率为1/3
个体与任何一个异性个体交配的机会均等。
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检验核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正交
P ♀长毛×♂短毛

F1 全为长毛
P ♀长毛×♂短毛

F1 全为长毛
P ♀长毛×♂短毛

F1 全为长毛
反交
P ♀短毛×♂长毛

F1 全为短毛
细胞质遗传
P ♀短毛×♂长毛

F1 全为长毛
(2)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研究一纯合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
籽粒是全为纯合子、全为杂合子还是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某同学选取
了该玉米果穗上两粒种子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
计子一代植株的性状,子一代全为高茎,他就判断该玉米果穗所有籽粒均 为纯合子,可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选__择__样__本__太少, _实__验__有__一__定__的__偶__然__性__,__不__能__代__表__全__部__籽__粒__的__遗__传__因__子__组__成___。
核基因在 常染色体上
P ♀短毛×♂长毛

F1 ♀长毛 ♂短毛
核基因在 X染色体上
➢ (必修2 P2相关信息)玉米也可以作为遗传实验的材料,结合玉米花序与 受粉方式模式图思考:

分离定律(一轮复习课件)

分离定律(一轮复习课件)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样的
个体

生的
配子才
只含

d
呢?
F1
dd
F1
dd
测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问题: 为什么F1全是高茎?为什么F2会出现3高:1矮?
假设:

德尔



4点


,假



心是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离”
方案设计: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预期结果: 测交后代高:矮 = 3 : 1
实施方案: 孟德尔做了测交试验,正交和反交 实验结果: 孟德尔做了测交试验,无论正交还是反交,
实验结果都接近1高 :1矮 实验结论: 孟德尔提出了4点假说是正确的。
假说—演绎法
①发现问题: ②提出假说: ③演绎推理: ④实验验证:
①发现问题: 为什么F1全是高茎?为什么F2 会出现3高:1矮?
同的个体,如Dd。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
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是:
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中表现出来的实例,后来发现了一个实例。水稻的糯性和非
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水稻花粉中所含有的淀粉为直
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水稻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
粉,遇碘变橙红色。这说明控制糯性和非糯性的遗传因子能

高三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PPT

高三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PPT
⑪高∶矮=3:1 ⑫1∶2∶1
知识点三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答案:⑬F1
议一议:为什么用测交的方法能证明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答案:因为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能真实地反映出F1产生配子 的类型及比例,从而也能够推知F1的基因型。
知识点四 分离定律
1.内容 分 离 定 律 : 在 生 物 的 体 细 胞 中 , 控 制 ⑭ ________ 的 遗 传 因 子 ⑮ ________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⑯__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发生⑰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 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 ⇒ 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二、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较与鉴定
比较 特点
纯合子
①不含等位基因; ②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
①至少含一对等位基因; ②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测 纯合子×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只 杂合子×隐性类型→测交后
实 交 有一种类型 (表现型一致)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显、隐性判定及纯合子、杂合子判定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 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 ⇒ 子代所 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 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 子代所出 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正交与 反交
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 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的
母方和父方
①检验室细胞核遗传(正反交相同)还 是细胞质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
②验证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 色体上
分离定律的应用及适用范围

分离定律一轮复习PPT课件

分离定律一轮复习PPT课件

3花粉粒鉴定法
1CC : 2 Cc :cc(3显1隐) 1Cc : 1cc(1显1隐)
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 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 性水稻产生的花粉为两种:一种含显性基因,一种含隐性基因,且数量相等。
第16页/共32页
• 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为雌雄同株的植物),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取一个既可 判断其基因型又可保持其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分析其化学成分 •
答案:C
•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 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
基因型 BBTT、BBTt、BbTT、BbTt BBtt、Bbtt bbTT 、bbTt bbtt


③ ________________

第19页/共32页
• 答案:任意选取A穗上紫色玉米粒50粒各 自单独种植,观察、记录长成后各个植株 上所结玉 米子粒的 颜色。预测结果和得出 相应结论:
• 预测结果和得出相应结论:
• ①如果全为紫色,说明A植株玉米穗上的紫 色子粒均为纯种;
• ②如果所有植株玉米穗上都既有紫色又有 黄色,说明A植株玉米穗上的紫色子粒均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21.84 21.30 21.37
(1)上述一对相对性状中,巨胚为________性状。
(2)现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母本为胚发育提供营养而决定胚的性
状;第二种观点认为胚的基因型决定 胚的性状。你同意哪种观点?
________。请结合上述实验,用遗传图解和文字加以说明。

一轮复习人教版第5单元第14课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121张)

一轮复习人教版第5单元第14课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121张)

毛兔”体现出了性状分离现象。
(×)
3.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具有显性基因的
个体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
(× )
4.“若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
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且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接近 1∶1”属于
推理演绎内容。
(√ )
5.F1 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 F1 配子种类及数
3.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中亲子代基因型和表型的推断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正推型)。
亲本基因型组合
亲本表型
子代表型
AA×__
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全显
aa×aa
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全隐
Aa×aa
亲本一方为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 显∶隐=
合子
1∶1
Aa×Aa
双亲均为杂合子
显∶隐= 3∶1
(3)实验结果。 ①彩球组合数量比 DD∶Dd∶dd≈_1∶__2_∶__1_。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接近3_∶__1_。
5.基因的分离定律
减数分裂Ⅰ后期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等位基因
染色体 有性生殖
1.用豌豆做杂交实验需要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
(× )
2.“F1 的短毛雌兔与长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
考点二 分离定律的常规题型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 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 性状为隐性性状。
子代性状分 “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离比为3∶1 “1”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矮茎
F1
高茎 (自交) ×
(子二代)
F2
高茎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F1
高茎 (自交) ×
性状分离
这种在杂种后 代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和隐 性性状的现象
(子二代)
F2
高茎
矮茎
3 ∶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
•(2)不完全显性
•(3)共显性
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 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假设亲本是不同的纯种): 第一、杂交优势利用,仅限第一代。 第二、选显性性状需连续种植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 第三、选隐性性状类型。杂合子自交一旦出现即可选择。 (2)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 第一、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禁止生育) 第二、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白化病,防止近亲 结婚) 第三、对遗传病的基因和发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
• 基因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 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 的,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 • 2、子一代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 的。 • 3 、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在观察期是相等的 • 4、显性是完全的 • 5. 统计的样本足够大
• 基因分离定律中的基本概念 • (1)性状类 • ①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 称。 • 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 现类型。 • ③显性性状:在杂种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 • ④隐性性状:在杂种F1代中没有显现出来 的性状。 • ⑤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 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本世纪初,遗传学家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成 对的基因正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从而从本质上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
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 的基因 D D d d ×
P 高茎 减数分裂
矮茎
配子
① 时间:减数Ⅰ后期 ② 细胞学基础: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③ 实质: 等位基因的分离 F1 F1配子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明确目标: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结果 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练习规范地做遗传图解

孟德尔生平
孟德尔(1822—1884)奥国人,天主 教父,遗传学的奠基人。所做的主要 是1856年~1864年经过8年的豌豆杂 交实验,于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 实验》的论文。 (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 (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 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个体类 • ①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 育成的个体,如DD、dd。纯合子能够稳定遗 传,自交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 • ②杂合子:由不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 发育成的个体,如Dd。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 ③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 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 用的结果。 • ④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基因型 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 (2)交配类 • 杂交: •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用×表示)。 • 自交: •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的相互交配,植 物体中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 粉(用×表示)。 测交: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 基因型。
• (3)基因类 • 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 母来表示,如D。 • ②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 母来表示,如d。 • ③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 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与a;B与 b等。 • ④相同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 置上的,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A与A;a与 a等。 • ⑤非等位基因:两种基因之间的关系,除了等 位基因和相同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之间的关系 为非等位基因的关系,如A与B;A与b等。
• 基因型、表现型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其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2、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3、只有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也相同,表现型才 相同。
• 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 • (1)完全显性 •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完全显性作用,F1全部 表现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则被其完全“掩盖”。
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 测定F1的基因组合
隐性纯合子 杂种子一代 请思考并写出测交的遗传图解 高茎 矮茎
Dd × dd
测交 如何由测交来判断F1的基因组成? D d d 配子
① 用来测定F1的基因 组合
② 证明了F1是杂合子
测交 后代
Dd 高茎 1 ∶
dd 矮茎 1
③ 证明了F1在形成配 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 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 (1)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 • 所揭示的是亲代细胞核染色体上的基因, 通过有性生殖随配子传给子代的规律。所以
原核生物、细胞质遗传都不属于该定律 的研究范围。
对杂交实验的解释 ①在体细胞中,基因 成对存在
高茎
矮茎
P
DD
(减数分裂)
dd
②配子形成时,成对 的基因分开,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 ③受精时,基因恢复 成对
配子
D
(受精)
d
F1
Dd
高茎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
D
受精 D
d
d 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 D D D D d d D d d d
纯合体中含有等位基因吗?
F2
D d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 前中后 末
减数第的变化
DD DDdd dd
DD dd
DD dd
D, D, d, d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
孟德尔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高茎的花
正交
矮茎的花
矮茎的花
反交
高茎的花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亲本)
P
高茎
×
(杂交)
矮茎
显性性状:在杂种 F1代显现出来的性 状。(高茎) 隐性性状:在杂种 F1代中没有显现出 来的性状(矮茎)
(子一代)
F1
高茎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在F1代中, 另一个亲本 的性状是永 远消失了还 是暂时隐藏 起来了呢?
对F1自交实验的 解释
①在体细胞中,基 因成对存在 ②配子形成时,成 对的基因分开,分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③受精时,基因恢 复成对
F1
D
Dd
Dd
配子
d
D
d
F2
DD 高茎 1 ∶
Dd 高茎
Dd 高茎 2 ∶ 3 ∶ 1
dd 矮茎 1
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 个试验——测交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