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C反应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进展

C反应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进展

C反应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进展C反应蛋白( CRP) 是人体急性时相蛋白( APP) 中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

在临床上常作为一种检测感染过程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工具, 如病毒与细菌的鉴别诊断、疾病治疗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等。

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 CRP 检测手段的不断改善, 特别是运用高敏感方法测出的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 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 CVD)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 也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的预测指标] , CRP已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

现对 CRP 的生物化学特征、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如下。

1 CRP 的生物化学特征1.CRP的发现 CRP是1930年由Tillett和Francis发现的肺炎患者血清中一种与肺炎球菌(现称肺炎链球菌)非特异性的菌体多糖成分C多糖(CPS)发生沉淀反应的物质。

CRP的来源与分布 CRP主要由肝细胞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刺激下合成, 炎性反应局部巨噬细胞也可少量产生。

正常合成率 1~ 10 mg/ d, 急性炎性反应时每天合成大于1 g。

CRP不能通过胎盘, 在体内分布甚广, 除血液外, 胸腔积液、腹水、心包液、关节液中均可测出。

2 常用检测方法目前, CPR 的检测方法一般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扩散法, 乳胶凝集试验, 放射免疫法测定( RIA) 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等。

2. 1 ELISA 法该检测采用双抗夹心法, 将检测缓冲液和血液样本在检测瓶中进行混合, 荧光标记缓冲液中的抗CRP抗体和血液中的CRP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当混合样品被放到检测板的样本上并且通过毛细血管作用扩散到硝化纤维基质的测试带上, 该复合物被测试带上的抗CRP抗体所捕获, 荧光抗体的信号强度反映了被捕获的CRP数量, 经过免疫荧光分析仪的检测, 能够反映出血中CRP的浓度。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何伶俐; 杨敏【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06(010)009【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测定30例正常对照组和31例CHD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将CHD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心绞痛组(UAP)。

分析治疗前后hsCRP 水平的差异。

结果AMI组hsCRP水平最高,UAP组次之。

它们与正常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且AMI组的hsCRP与UA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CHD各组的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hsCRP水平的增高与CHD的发生和发展显著相关,可作为诊断CHD与评价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总页数】2页(P812-813)【作者】何伶俐; 杨敏【作者单位】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何伶俐;杨敏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J],王海苗;冯晔子3.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李小林;程伟宁;黄龙虎;朱静;李大主4.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常规指标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J], 陈端英5.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张艳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汤晓萍1.C反应蛋白‎的发现和结‎构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研究发现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能和‎肺炎双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后证实参与‎反应的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之为C‎反应蛋白[1] 。

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q‎23,序列上高度‎保守,C反应蛋白‎属于穿透素‎家族成员之‎一,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以‎非共价键形‎式结合,形成对称的‎环状五球体‎,中间环绕一‎孔型结构,其凹面含有‎配体结合位‎点,每个亚单位‎有206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3×103 [2-3]。

正常状态下‎,分子以五聚‎体形式存在‎ ,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也‎可分解为单‎体, 从而引起某‎些免疫反应‎ ,但由于C反‎应蛋白单体存在于‎细胞膜而非‎血清中, 故很难检测‎[4-5]。

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在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的刺激下‎,主要由肝脏‎生成并可在‎其他组织局‎部如神经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合‎成[6-7] 。

2.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作‎用C反应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多种自‎身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与磷脂胆碱‎残基具有高‎度亲和力,并且可以和‎多种自身配‎体如浆细胞‎脂蛋白,损伤细胞的‎细胞膜,小核糖体蛋‎白颗粒,调理素细胞‎等或外来配体‎如多聚糖、磷脂以及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组分‎相结合,与这些配体‎结合后,可以激活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8-9] ,但经典途径‎的激活仅限‎于其初级阶‎段,即产生调理‎素几乎不能‎激活晚期补‎体蛋白。

因此不激活‎膜攻击复合‎体的强烈促‎炎作用,限制补体激‎活晚期炎症‎反应的发展‎及强度[10-11]。

同时,还能通过因子的介导‎抑制补体激‎活替代途径‎。

可以看出C‎反应蛋白一‎方面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另一方面对‎补体激活后‎的炎症反应‎所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具‎有限制作用‎[10]。

CRP检测及临床意义

CRP检测及临床意义
10
9.CRP检测方法
• 1、免疫比浊测定法(散射、透射)。 • 2、标记免疫测定法(RIA、ELISA、发光) • 3、POCT(免疫渗滤和免疫层析、酶标记、生物
传感器、生物芯片)
11
二、CRP测定的临床意义
CRP虽然是炎症及其它不同刺激物的非 特异性蛋白,但是对于对器官性疾病的筛 选;鉴别诊断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心 脑血管疾病的预测;监测疾病的活动和严 重度,以及观察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导向作 用。特别是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提示性 作用。各种疾病时的CRP变化归纳如下:
19
4.婴儿和儿童感染
• 婴儿时期严重感染的临床特征往往模糊不清。 CRP增高对婴儿感染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连续的CRP测定对诊断更有价值。发热患儿如果 症状持续〉12h之间再测CRP水平〈20mg/L,临 床上不能确诊细菌感染,可以怀疑病毒感染。或 在8-12h之间再测CRP的值可排除或证实细菌感 染的可能。
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中CRP水平与90天内的死亡 率有很强的相关性。 • CRP检测比公认的非侵入性检验,在90天应激力 测试评估风险预测90天内死亡和AMI的发生更具 优势。
28
如果可能,抽1-3个月时的血样进行动态监测,因为 CRP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将来意外事件发生风险性高。 • 美国和欧洲大规模前瞻性的研究有力的证明,CRP浓度的 增长是健康人将来发生心肌梗死,猝死和外周血管疾病的 强预测因子。 • 例如,在22000健康的中年人中,CRP浓度处于最高25%人 群发生猝死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险是其他人的2倍,发生心 肌梗死的危险是其他人的3倍。
2
2.CRP与hs-CRP区别
hs-CRP并不是一种新的CRP,是根据测定方法 更敏感而命名。常规测定CRP的方法检测范围一般 为0.3-300mg/L,因缺乏较高的灵敏性已不足以预 测疾病的潜在危险。采用胶乳增强的免疫比浊法等 技术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检测底限为0.05-20 mg/L不等),在低浓度CRP(如0.15-10mg/L)测 定范围内有很高的准确度。更敏感的方法所进行测 定的CRP称为高敏感或超敏感(ultrasenditive)CRP, 国内一般简称为超敏或高敏CRP(英文缩写为hsCRP)。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Z N u u, N il g, H N u ag, l E G Yh i UA G Qui C E R i n e a n f t
【 摘 要 】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 C ) A S 患者 c一 应蛋 白( R 、 反 C P) 纤维蛋 白原 ( i) Fg 的水平 变化
A S组 血 C P Fg水 平 明 显 高 于 S P组 和 健 康 对 照 组 ( P<00 ) C R 、i A 均 .5 ,
升高 , 同时测定上述指标能为 A S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 更多依据 。 C
【 关键词 】 急性冠脉综合征
c一反应蛋 白 纤维蛋 白原
d i1 .99 ji n 17 —32 .0 9 0 .3 o :0 36 /.s .6 1 3 X 2 0 .2 0 6 s
急性冠脉综合征 ( ct C rnr sn rm , C ) A ue ooay y d eA S 是临床 o
现代医院 2 0 0 9年 2月第 9卷 第 2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 dm sil e 09V l o o e Hopt b20 o 9N aF 2
急 性冠 脉 综 合 征 患者 C一反 应 蛋 白和 纤 维 蛋 白原 水 平 变化 及 其 意 义
曾育 辉 梁秋 玲 陈瑞芳 尹金 柱
[ ] P R U '. 2 E S TI WH, O BN .ig mb i l r r: l iae E H B I SJSnl u ic t yacncl — e laae i
n m oe i o s J . la u dos r yeo, 9 , : i a n d m d ns [ ] Ut s n t nel1 5 8 g im g i ro beg 9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范围区别、临床意义区别、适用人群及WCRP检测应用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范围区别、临床意义区别、适用人群及WCRP检测应用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区别、临床意义区别、适用人群及WCRP检测应用CRP和hs-CRP在化学本质上为同一种蛋白—C反应蛋白,但在检测方法、检测范围以及临床意义等方面并不相同。

检测范围区别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如机体遇到细菌和病毒感染或发生多种结缔组织病时可出现明显升高,成为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炎症指标。

CRP 对于鉴别、判断上述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活动性等有重要价值,临床常规检测CRP方法如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缺乏足够的敏感性,线性范围一般为3-200 mg/L。

超敏C反应蛋白特点在于高敏感度,是对低浓度CRP具有较高敏感度,可检测到极微 CRP,hs-CRP 由于其检测方法比 CRP 更敏感而得名。

hs-CRP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胶乳增强的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投射比浊法、免疫发光法等技术可使检测限度低至0.005-0.10 mg/L。

临床意义区别CRP和hs-CRP本质相同,其临床意义并不一样。

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反映机体炎症状态;hs-CRP是对低浓度CRP 检测的结果,反映低水平炎症的灵敏指标。

心血管疾病主要病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

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内皮细胞发生损伤,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可以引起肝脏急性时相反应,导致低浓度CRP增高;反之,CRP可影响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因此低浓度CRP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独立预测因子之一。

hs-CRP 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1、< 1 mg/L 心血管疾病低危险2、>1-3 mg/L 心血管疾病中风险3、>3mg/L 心血管疾病高风险hs-CRP 和传统血脂结合,可将患者区分成高、中、低三种风险层级:心血管疾病高风险 (符合下列二者之任一种):Chol/HDL-c>7.0且 hs-CRP>1.0mg/LChol/HDL-c 5.0-7.0且hs-CRP> 3.0mg/L。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1930年TILLETHE和FRANCIS在肺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了一种反应素,它能沉淀肺炎球菌的C多糖,被称为C反应蛋白。

CRP是炎症标志物,在发热性疾病、各种炎症状态和创伤时,血清CRP水平会明显增高。

长期以来,临床常以健康群体CRP的95%参考值上限判断患者有无明显的感染性炎症。

但是,高灵敏度CRP(Hs-CRP)检测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原先认为是正常的血清CRP水平(例如<3mg/L)的高低却同未来的心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除了是脂肪堆积过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而CRP是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疾病的介导和标志物。

CRP对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行经皮血管成形术患者,具有预测心肌缺血复发危险和死亡危险的作用。

1、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CRP是一种Υ球蛋白,分子量为105KD,主要的生物学特性有:(1)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消耗补体,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粘附和吞噬细胞反应,使细胞溶解;(2)作用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受体,导致淋巴细胞活化、增生,促进淋巴因子生长,并促进抑制性T淋巴细胞增生,也增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还能妨碍血小板引起血块收缩。

在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由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的刺激,CRP主要由肝脏生成,其血中半衰期稳定在19小时,其浓度依赖于肝脏的生成量。

CRP水平是判断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在损伤的6-8h内,血清CRP量迅速升高,并在48~72小时达高峰。

最近研究显示,在动脉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CRP可能是反映疾病演进的一个标志。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和进展中有许多炎性细胞的参与。

炎症反应标志物CRP能激活补体,引发脂质沉积,此为AS的始动因素之一。

CRP可与脂蛋白结合,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造成血管内膜受损。

内皮损伤导致的炎性物质释放促进了内皮细胞与循环血白细胞的相互作用,而与AS的发生发展有关。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金纪伟;葛冰磊;方利红;王新辉【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33)018【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的意义.方法将94例ACS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体检健康者30例纳入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外周静脉血hs-CRP水平.结果 UAP组、AMI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SAP组(P<0.05),AMI组高于UAP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预测ACS危险分层的参考指标之一.【总页数】2页(P2285-2286)【作者】金纪伟;葛冰磊;方利红;王新辉【作者单位】宣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宣城,242000;宣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宣城,242000;宣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宣城,242000;宣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宣城,242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血清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J], 杨亚荣;张润希;谢滨萱;马锐2.肌钙蛋白I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J], 郑兵3.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杨秀君;尹绪莲;唐永玲4.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查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J], 薛兴翠;赵新卫5.超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J], 张宗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CRP与DN的治疗传统的观点认为DN的治疗主要是饮食控制,严格降血压、降血糖,延缓肾衰竭的进展速度。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炎性反应存在于DN患者并且与DN的进展有关,提示控制体内的炎性反应对DN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为DN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严格的血压和血糖控制,5年后没有发生DN的患者血CRP明显降低,而发生了DN的患者血CRP降低不明显|1。

提示通过血压和血糖控制,有可能降低了体内的炎性反应程度而延缓了肾脏病变的发展。

国内有研究表明,DN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血CRP水平明显下降”。

也有研究表明,罗格列酮能够明显降低DN患者血CRP水平和减少UAER|l。

说明胰岛素和双胍类药物除了降糖外,还可能有减轻炎性反应作用,但胰岛素和双胍类药物的这种减轻炎性反应作用的机制和其确切效果还有待更多的研究。

此外抗炎作用是否有益于DN的治疗也有争议,有报道氯沙坦可以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水平,但其降低尿蛋白的作用与血CRP水平的变化无关,提示氯沙坦可以通过某种机制降UAER,但不是由于它的抗炎作用_l。

CRP与肾脏病理的研究国外一项研究对20例DN患者和6例正常人行肾活检并用抗CRP 抗体染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证实了这种CRP抗体主要结合经过修饰的蛋白单体形式的CRP(modifiedCRP,mCRP)。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肾小球和85%患者的肾小管中可以检测到mCRP,而血管和问质中则检测不到。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组[肾小球滤过率≥30mL/(rnin·1.73rn2)](11例)中只有4例呈现强染色,而重度肾功能不全组[肾小球滤过率<30mL(rnin·1.73fn2)]全部呈现强染色,正常人肾组织染色呈阴性。

CRP染色强度和肾脏组织学变化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但和血CRP水平和UAER则无相关性。

说明mCRP在DN患者的肾脏组织中有沉积,并且与肾脏组织病变的进展和肾功能下降有关,但其在肾脏组织中的沉积和其损伤肾功能的机制还有待进~步研究。

C_反应蛋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

C_反应蛋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

作者单位:830054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临床研究・C2反应蛋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杨胜利 何秉贤 何学兰 张伟 杨春荣 冠心病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血清C2反应蛋白(C2 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在急性缺血和心肌梗死患者中明显升高。

本研究以正常体检人群、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 AP)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为对照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 ocardial in farction,AMI)和心原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 D)]患者CRP浓度,并与常见冠心病危险因子作比较,分析CRP是否为ACS的一种危险因子。

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均为1994年10月至2000年5月内科住院患者和门诊或住院体检者。

冠心病入选根据1979年WH O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标准。

UAP入选根据Braunwald标准[1]。

不典型心绞痛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前降支、左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大于75%狭窄。

随访1个月。

有明确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急慢性炎症性和免疫性疾病者除外。

研究对象分成两组:I.非ACS组(对照组):共194例,男159例,女35例,平均年龄(5716±1211)岁,其中正常门诊或住院体检人员94例,男68例,女26例,平均年龄(5314±1113)岁(28~78岁);S AP 34例,男27例,女7例,平均年龄(6519±1113)岁(41~87岁);AMI恢复期(AMI后1个月至1年内) 25例,男24例,女1例,平均年龄(5910±1310)岁(29~81岁);OMI(AMI后1年至5年)41例,男40例,女1例,平均年龄(5917±1011)岁(32~74岁)。

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

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
者 的发 病 过 程 , 心 病 患 者 血 清 C P和 FB水 平 增 高可 作 为 A S的危 险 信 号 , 时也 可 以作 为 C 冠 R I C 同 HD患 者 危 险 分 层 的重 要
生化监测指标。
f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一反应蛋 白; C 纤维蛋 白原
【 中图分 类号】 51 R4. 4
Srm R a i e n A S g u o ae i A ru [1 . e u C P w hg ri C r p cmprd wt S P g p (88 s h o h o 2±1.2 m / s (.6 .8mg ,P<0 5,hc fA 73 ) g v L 1 ±08 ) / 9 L . 】w i o MI 0 h
w r o p s fte aue yc ri i a tn A )sb o p 4 a et)a d te u s be ag a pc r ( A )sb op 7 ee m oe o ct c d h m oad l fco a n ri ( MI u g u (6 p tn n nt l n i et sU P u g u (6 r i s h a n o i r ptn ) hecn o gopw r 6p tn i t l agn etf (A ) Alo e w r esrdsrm C Pad FB e ut a et .t o t l u ee6 a et wt s beni apco sS P . l f m eem aue e R .R s l i s r r i s h a i t h u n I s
/ Ni gr n 2 n o g HUANG C HEN u e Sm iHo p tl n h n o , Gu n d n 5 5 1 2Th F r t io g u e p e s s i i S a tu a a g o g 0 ; . e i Ho p tl f l td o u Ya - e Me i a Un v r i , 14 s s i A ii e t S n a a ts n dc l iest y Gu n z o 0 0 aghu 5 0 8 1

纤维蛋白原(含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含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

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即凝血因子。

适应症用于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引起的低纤缩蛋白原血症。

用量用法静滴,60滴/分钟,视病情而定。

注意事项偶有过敏反应。

仅供静脉输注,速度宜慢,快速过量输入可发生血管内凝血。

反复多次输注可产生抗纤维蛋白原抗体,少数人可形成血栓。

可成为传播传染性肝炎的媒介。

本品一旦被溶解后,应立即使用。

溶解后应为澄清并略带乳光的溶液,允许有微量细小的蛋白颗粒存在,输注时应使用带有过滤网的输血器。

血栓静脉炎、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者忌用。

规格1.0/瓶,1.5/瓶。

纤维蛋白原(xianweidanbaiyuan)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

分子量340,000,半衰期4~6日。

血浆中参考值2~4克/升。

纤维蛋白原由α、β、γ三对不同多肽链所组成,多肽链间以二硫键相连。

在凝血酶作用下,α链与β链分别释放出A肽与B肽,生成纤维蛋白单体。

在此过程中,由于释放了酸性多肽,负电性降低,单体易于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

但此时单体之间借氢键与疏水键相连,尚可溶于稀酸和尿素溶液中。

进一步在Ca+2与活化的ⅩⅢ因子作用下,单体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则变成稳定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完成凝血过程。

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先天性缺乏,均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严重时可有出血倾向进一步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与一种叫β3黏合素的受体结合,启动神经细胞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者会抑制神经轴突的生长。

这项研究显示脊髓受伤后血液的渗透会妨碍神经再生,揭示了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在分子水平上的联系。

如果能找到方法阻止纤维蛋白原启动神经细胞受体,可望促进脊髓的修复,缓解脊髓受伤导致的瘫痪症状。

纤维蛋白原发挥凝血功能时,结合的受体蛋白质与此不同,因此有关疗法并不会妨碍它发挥正常凝血作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髓过氧化物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髓过氧化物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关 研 究 。现报 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法 检测 血清 M P O, 严 格按 照试 剂盒 说 明进 行操 作 。 1 . 2 . 2 统 计 学 方法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 计 软 件 , 计 量 资料 用 ± 表示 , 组 间 比较 用 t 检 验 。两变 量 问 的相关性 采用 直线 相关 分析 。P≤0 . 0 5为 差异 有 统
0 . 2 5 5 , P均 < 0 . 0 5 ) 。结论
U A P 、 A MI 患 者的血 清 h s — C R P、 M P O高 于对照组 , A MI 患者 高于
U A P患者 ( P均 < 0 . 0 5 ) ; A C S患者的外周静脉血 、 冠状 动脉血血 清 h s — C R P与 MP O水平 呈正相关 ( r 分别为 0 . 2 8 6 、 血清 h s — C R P 、 MP O升高与 A C S发生有密切关系 , h s — C R P 、 MP O是 A C S ( 特别是 A MI ) 发
2 . 1 3组血 清 h s — C R P 、 MP O比较
U A P组 、 A MI 组
血清 h s — C R P 、 MP O水 平 高于对 照组 , A MI组 高 于
U A P组 ( P均 < 0 . 0 5 ) 。3组 冠状 动脉 血 与外 周静 脉
1 . 0 ) 年。同期选择 4 0 例稳定型心绞痛( A P ) 患者作 为对照组 , 男2 2 例、 女1 8 例, 年龄 ( 6 3± 1 2 )岁 , 病
1 . 2 方法
( U A P ) 、 非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s T段抬高型心肌 梗死 及 心源性 猝死 。冠 状 动脉粥 样 硬化不 稳定 斑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柳宝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柳宝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123000)柳宝忠徐敬东田桂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是一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以急性心肌缺血或坏死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2],亦有资料表明:纤溶-凝血系统异常是引起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3]。

D-D二聚体是纤溶酶降解交联的纤维蛋白的产物可反映凝血功能,又能反映纤溶活性的分子标志物。

因此,本研究对102例ACS患者的血Hcy、血浆D-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本院循环内科的住院患者102例为ACS组(包括UAP和AMI),诊断标准: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对ACS的诊断标准,除外有心、脑、肾脏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急慢性炎症、手术、创伤、恶性肿瘤病者。

其中UAP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39~73岁,平均(52±10)岁;AMI63例,男性41例,女性实用医技杂志2013年2月第20卷第2期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February 2013,Vol.20,No.2表12组血清Hcy 血浆D -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比较(x ±s)组别例数Hcy D -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μmol/L )(mg/L )(g/L )ACS 组10225±9 2.06±3.01 5.3±1.1对照组5010±50.14±0.122.2±0.822例,年龄39~73岁,平均(58±10)岁,选取对照组50名,男性30名,女性20名,年龄38~75岁,平均(55±9)岁,具有可比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邱蓉【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1(9)6【摘要】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有典型症状并经冠脉造影明确的ACS患者86例,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Fib水平.分别比较男女两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组,不同冠脉病变部位组以及是否合并并发症组的Fib水平.结果不同性别间,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组间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三组及两两比较Fib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多支病变组(包括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Fib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组Fib 水平高于未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组,分别为(3.529±1.216)g/L及(3.005±0.788)g/L(P<0.05).而是否合并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ib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而无任何并发症和至少合并一种并发症两组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或脑血管病组的Fib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中,合并冠脉多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或糖尿病的Fib 水平较高.【总页数】2页(P665-666)【作者】邱蓉【作者单位】北京丰台医院,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R256.2【相关文献】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李勇;王平;王继廉;宋执敬;宋军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联素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对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价作用 [J], 张成秋;唐剑;胡和生;辛青;葛志明3.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P选择素、糖蛋白/Ⅲa、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陈章强;洪浪;王洪;尹秋林;赖珩莉;陆林祥;葛郁之4.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郝金红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联素、纤维蛋白原、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水平变化特点 [J], 张清队;刁军;李莉;祁春梅;刘亚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冠心病不仅仅是简单的脂质沉积疾病,实际上炎性反应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化的形成,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裂纹,引起的完全或不完全性堵塞性血栓的急性病变,此时机体即出现急性反应期。

而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已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近年来又被公认为是新的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2,3],特别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方法的诞生,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4],本文通过对10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探讨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事件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根据1979年WHO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来确定研究对象[5]。

疾病组共106例,男65例,女41例,年龄40~82岁;其中稳定性心绞痛4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3例,心肌梗死29例;对照组共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5~73岁。

均为我院内科冠心病患者,排除心、脑、肝、肾和内分泌疾病,2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

方法:血清hs-CRP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仪器为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与标准品为英国朗通公司产品。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结果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检测结果见表1。

显示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hs-CRP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稳定性心绞痛患者hs-CRP的浓度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的hs-CRP浓度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及损伤 与炎症细胞 的浸润 、 出变性和 血栓形成 过程有 关[ 。 渗 5 ]
因此 , 心病与炎症有着 密切的联系 。 R 冠 C P是 炎 症 的 急性 期 反 应 物 , 正 常 人 血 液 中含 量 极 微 , 常 人 C P浓 度 的 中 位 数 为 在 正 R 0 8 / 9 的正 常 人 C P浓 度 < 3 / 而 在 急 性 炎 症 期 .mg L,0 R mg L, 即 可 增 加 数 百 倍 。 行 病 学 研 究 表 明 C P> 3 / 流 R mg L时 , 心血 管 病 危 险 性 明 显 升 高 , 合 并 冠 心 病 时 心 肌 梗 死 的 危 险性 增 加 , 当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2期 O
20 0 7年 4月
- 盘 华 夏 医 t _
下 学

Vo . 0 No 2 12 .
A pr 0 7 .2 0
Ac a M e i i e Si i a t d cna nc
冠 心 病 患 者血 清 C反 应 蛋 白检 测 及 临 床意 义
中图分类号 : 4 . R5 14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编号 :1 0 —4 9 2 0 ) 20 1 —2 0 82 0 (0 70 —2 90 表 1 冠心 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检测值比较 C ( / xq ) RP mg L, -s -
已有 研 究 表 明 ,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 性 心 肌 梗 死 等 冠 心 在 急 病 类 型 中 , 在 机 体 C P水 平 的 显 著 增 高 且 与 其 预 后 相 关 l , 存 R 1 ] 且 C反 应 蛋 白 ( RP 是 血 管 炎 症 反 应 的 一 个 敏 感 指 标 [ 。 量 C ) 2大 ]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薛黎;余莉华;罗德梅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030)010
【摘要】D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简称CRP)是机体感染或创伤后反应最为敏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也是反映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

在正常情况下,CRP含量甚微,但在各种原因所致的组织损伤或炎症中其浓度急剧升高。

冠心病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常见的危险因素除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外,还与持续性的炎症刺激有关。

【总页数】1页(P1189)
【作者】薛黎;余莉华;罗德梅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化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R446
【相关文献】
1.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J], 蔺刘亚;褚海霞;马会忠
2.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8和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J], 焦俊苹
3.冠心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J], 陈金玉;周珊;张晓梅;王苏建
4.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梁展华
5.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 梁巍; 胡雨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hs—CRP及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hs—CRP及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CR P e x p r e s s i o n s a n d t h e s e io r u s n e s s o f c o r o n a r y h e a t r d i s e a s e . Re s u l t s T h e L DL — C l e v e 1 o f c o r o n a r y h e a t r d i s e a s e g ou r p wa s
p r o t e i n( h s — C RP)i n c o r o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 Me t h o d s De t e c t e d t h e l e v e l s o f t h e F I B a n d h s - CR P o f 9 8 c a s e s w i t h c o r o n a r y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v a l u e o f d e t e c t i o n o f p l a s m a i f b r i n o g e n ( F I B )a n d h i g h s e n s i t i v i t y C — r e a c t i v e
性心肌梗死 ( A MI ) 与不稳定性心绞痛 ( U A P ) 的 F I B、 h s — C R P水 平 均 高 于 正 常 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 < O . 0 5 ) , 稳 定 性 心 绞
痛( S A P ) 与正 常 组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 ) 。与 正 常 组 相 比较 , 血管病变支数越多 , F I B、 h s — C R P 、 L D L — C的 水 平 越 高 ,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结论 通 过 检 测 F I B 、 h s — C R P能 够判 断疾 病 严 重 程 度 , 对 诊 断 及 预 后 判 断 有重 要 价 值 。

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及测定

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及测定
• Fg是一种糖基化蛋白,它由两条α链、两 条β链和两条γ链组成,每三条肽链(α、 β、γ肽链)绞合成索状,形成两条索状 肽链,两者的N-端通过二硫键相连,整个 分子成纤维状。
• Fg的三条多肽链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 其中β链的翻译和转录是Fg合成的限速性 步骤。
• 近年发现白种人Fg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浓 度升高及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并发症具有相 关性,位于Fg- Bβ基因(β-fibrinogen gene,FGB)5`端启动子区-455bp位点处的 G/A-455是倍受关注的一个多态性位点。
谢谢
• Von Cluass法属于功能法测定,是建立在 Fg经凝血酶作用后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基础 上的,最能直接反应Fg的凝血功能,这也 是目前国外最常用的常规方法。
• 亚硫酸钠盐析法和热浊度法属于物理化学 方法,是根据蛋白质的理化特性而建立的, 这种方法特异性差、血浆中的其它蛋白质 易影响其测定,所得结果往往偏高。
•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报道不尽一致,FGB 基因及其它Fg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浓度、 Fg分子功能变化及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并发 症是否具有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纤维蛋白原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 究
•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Fg呈高浓度水平,且较 一般疾病显著增高,病情严重者Fg水平更 高。Fg属粘附蛋白家族,与恶性实体肿瘤 的转移密切相关,其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 可作为不同黏附分子的配体,即桥梁作用, 增加白细胞、血小板及肿瘤细胞间的黏附 结合,化疗后已降低的Fg水平再次升高常 见于发生转移的患者,且随患者病情恶化 程度增高而升高。
• 改善体内血浆黏度和Fg含量对控制和治疗 肾病糖尿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方法
• Fg定量测定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项试验, 有美国国家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 推荐的Fg常规测定方法Von Cluass法及我 国目前较常用的亚硫酸钠盐析法、热浊度 法、免疫浊度法和通过凝血仪测定凝血酶 原时间(PT)而推算Fg含量的PT-Der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