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专题-经典课件:绩效管理实用工具与方法
合集下载
薪酬与绩效管理课件

27
四大机制
3)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本质是对员工的行为进行限定,使其符合组织的发展 要求的一种行为控制,它使得员工的行为始终在预定的轨道上 运行。
约束机制的核心是组织以KPI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和以 任职资格体系为核心的职业化行为评价体系 。
主要依靠以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来实现:以KPI指标体系为核 心的绩效管理体系、以任职资格体系为核心的职业化行为评价 体系、员工基本行为规范与员工守则。
时间效应,环境影响
12
视频: 绩效管理如何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思考问题:
1.什么叫员工流失率? 2.员工流失分为哪两种类型? 3.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有什么区别? 4.绩效管理从哪些面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13
1.2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组 织目标对各级部门和员工进行绩效计 划制定、绩效辅导实施、绩效考核评 价、绩效反馈面谈、绩效目标提升的 持续循环过程,其目的是持续提升组 织和个人的绩效。
4
绩效的内涵(1)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 的结果,是在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 中产生的有效输出,
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
5
员工绩效 员工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结果、工作行为和工 作态度的总和。
组织绩效 组织在某一时期内完成组织任务的数量、质量 、效率及盈利状况。
6
绩效的内涵(2)
17
绩效管理的意义
绩效管理好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视频二)
18
1.4 组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要点
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绩效与薪酬)
机制
流
技
制度
程
术
牵引机制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竞争淘汰机制
四大机制
3)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本质是对员工的行为进行限定,使其符合组织的发展 要求的一种行为控制,它使得员工的行为始终在预定的轨道上 运行。
约束机制的核心是组织以KPI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和以 任职资格体系为核心的职业化行为评价体系 。
主要依靠以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来实现:以KPI指标体系为核 心的绩效管理体系、以任职资格体系为核心的职业化行为评价 体系、员工基本行为规范与员工守则。
时间效应,环境影响
12
视频: 绩效管理如何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思考问题:
1.什么叫员工流失率? 2.员工流失分为哪两种类型? 3.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有什么区别? 4.绩效管理从哪些面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13
1.2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组 织目标对各级部门和员工进行绩效计 划制定、绩效辅导实施、绩效考核评 价、绩效反馈面谈、绩效目标提升的 持续循环过程,其目的是持续提升组 织和个人的绩效。
4
绩效的内涵(1)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 的结果,是在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 中产生的有效输出,
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
5
员工绩效 员工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结果、工作行为和工 作态度的总和。
组织绩效 组织在某一时期内完成组织任务的数量、质量 、效率及盈利状况。
6
绩效的内涵(2)
17
绩效管理的意义
绩效管理好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视频二)
18
1.4 组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要点
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绩效与薪酬)
机制
流
技
制度
程
术
牵引机制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竞争淘汰机制
薪酬与绩效管理培训课件

薪酬与绩效管理培训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薪酬与绩效管理概述 • 薪酬管理体系 • 绩效管理体系 • 薪酬与绩效的关联性 • 薪酬与绩效管理的实践案例
01
薪酬与绩效管理概 述
薪酬与绩效管理的定义
薪酬管理
是指企业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 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
薪酬与绩效管理的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激励作 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02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管理的原 则
公平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
竞争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
确保员工薪酬与其付出、 能力、工作绩效等相匹 配,避免不公。
薪酬应能激发员工的积 极性和潜力,促进其发
挥最大价值。
薪酬应具有市场竞争力, 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薪酬应符合国家法律法 规和公司政策。
薪酬的构成
01
02
03
04
基本工资
根据职位级别、能力、经验等 因素确定。
奖金
根据个人或团队绩效、公司利 润、市场表现等发放。
福利
包括健康保险、退休金、带薪 休假等。
津贴
如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
薪酬水平的设计
市场调查
了解同行业、同地区相似职位 的薪酬水平。
职位评估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5
薪酬与绩效管理的
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知名企业的薪酬与绩效管理实践
总结词
科学合理、激励性强
详细描述
该知名企业采用宽带薪酬体系,根据员工能力和业绩确定薪酬水平,同时设立员 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目录
CONTENTS
• 薪酬与绩效管理概述 • 薪酬管理体系 • 绩效管理体系 • 薪酬与绩效的关联性 • 薪酬与绩效管理的实践案例
01
薪酬与绩效管理概 述
薪酬与绩效管理的定义
薪酬管理
是指企业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 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
薪酬与绩效管理的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激励作 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02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管理的原 则
公平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
竞争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
确保员工薪酬与其付出、 能力、工作绩效等相匹 配,避免不公。
薪酬应能激发员工的积 极性和潜力,促进其发
挥最大价值。
薪酬应具有市场竞争力, 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薪酬应符合国家法律法 规和公司政策。
薪酬的构成
01
02
03
04
基本工资
根据职位级别、能力、经验等 因素确定。
奖金
根据个人或团队绩效、公司利 润、市场表现等发放。
福利
包括健康保险、退休金、带薪 休假等。
津贴
如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
薪酬水平的设计
市场调查
了解同行业、同地区相似职位 的薪酬水平。
职位评估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5
薪酬与绩效管理的
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知名企业的薪酬与绩效管理实践
总结词
科学合理、激励性强
详细描述
该知名企业采用宽带薪酬体系,根据员工能力和业绩确定薪酬水平,同时设立员 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课件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
J、沟通能力 优秀标准:善于选择适当的方 式与人交流,对他 人的意图理解准确, 表达流畅。
• 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调整员工的待 遇,调整待遇是对员工价值的不断开发 的再确认。
• 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改进工作绩 效,提高员工在工作执行中的主动性和 有性。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
因此,考核要:
1)确认员工以往的工作为什么是有效的 或无效的;
2)确认应如何对以往的工作方法加以改 善以提高绩效;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
3、考核目的总结 • 通过正确的指导,强化下属已有的正确
行为;克服在考核中发现的低效率行为, 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执行能力和工作绩 效; • 为晋升、薪酬、奖金分配、人事调整等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
• 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他们 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技巧,提高组织的管 理绩效;
4、薪酬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绩效评价的结果为报酬的合理化提供决 策的基础,使企业的报酬体系更加公平 化、客观化,并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如:
1)提薪的标准和提薪的方式; 2)奖金的标准和分配方式; 3)为有贡献的人追加特别福利和
保险等。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
5、正确处理内部员工关系 公平的绩效评价,为员工在提薪、奖惩、 晋升、降级、调动、辞退等重要人力资 源管理环节提供公平客观的数据,减少 人为因素对管理的影响,因而能够保持 组织内部员工的相互关系于可靠的管理 基础之上。
*以某种借口为由,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存在返工、投诉和有关部门抱怨; *需要经常指导、监督和控制,存在对其工 作不放心的感觉等。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
J、沟通能力 优秀标准:善于选择适当的方 式与人交流,对他 人的意图理解准确, 表达流畅。
• 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调整员工的待 遇,调整待遇是对员工价值的不断开发 的再确认。
• 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改进工作绩 效,提高员工在工作执行中的主动性和 有性。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
因此,考核要:
1)确认员工以往的工作为什么是有效的 或无效的;
2)确认应如何对以往的工作方法加以改 善以提高绩效;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
3、考核目的总结 • 通过正确的指导,强化下属已有的正确
行为;克服在考核中发现的低效率行为, 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执行能力和工作绩 效; • 为晋升、薪酬、奖金分配、人事调整等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
• 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他们 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技巧,提高组织的管 理绩效;
4、薪酬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绩效评价的结果为报酬的合理化提供决 策的基础,使企业的报酬体系更加公平 化、客观化,并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如:
1)提薪的标准和提薪的方式; 2)奖金的标准和分配方式; 3)为有贡献的人追加特别福利和
保险等。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
5、正确处理内部员工关系 公平的绩效评价,为员工在提薪、奖惩、 晋升、降级、调动、辞退等重要人力资 源管理环节提供公平客观的数据,减少 人为因素对管理的影响,因而能够保持 组织内部员工的相互关系于可靠的管理 基础之上。
*以某种借口为由,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存在返工、投诉和有关部门抱怨; *需要经常指导、监督和控制,存在对其工 作不放心的感觉等。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PPT(1)
课件绩效管理实用工具与方法

三目标卡
1 目标卡的总体结构 表头底下一栏是说明栏;说明栏有部门 岗位名称 工作内容 指标标准 考核周 期 考核方式 考核结果 参考分数和权重等模块 其中;说明栏的设计和填写有几个关键点: 工作内容考核的是工作模块 工作内容就是指关键业绩;而且考核的是工作模块;而不是指标本身 因为;指标 名称是变化的;而工作模块是较稳定的 指标标准不是指标而是目标 目标和指标是不同的 目标是指标的标准;也就是将指标量化之后才是目标 因 此;定义指标;只要把它的名称写好;计算方法写好就行;至于指标的达标程度— —目标;它定义的则是不同种类 不同标准的指标;并且要用量化的办法予以解决
一正确处理权重避难 对策分为采用背对背排序 赋值 排序三个步骤: 1 背对背排序 背对背排序法具体步骤如下图:
2 赋值 按照人员地位的不同;赋予不同的分数 比如;若某个指标主管排第一;赋
50分;员工排第二;赋20分;则这个指标的得分为80%×50+20%×20=44分 其中;权重占80%的一定是主管 因为;主管会从部门整体的利益来想;若其帮着 员工去作弊;他的位置也不会长久 因此;有能力的主管;一定是比较公正的主管; 赋予其80%的权重也是合适的 3 排序
2 分解图的好处 有了指标编码;实际上就等于找到了管理指标的一张网 比如;如果代码为1 2 1 2 3 3的指标完不成;从其代码就能知道它会影响分管领导陈某和部门主管王某 的绩效
二 指标库 1 指标库的字段定义
可以定义为如下的字段:分管领导 部门 岗位名称 指标类型 指标属性 关键业绩领域 指标名称 指标定义 计算公式 指标收集 指标来源 指标核对 统 计周期 统计方式 相关说明 2 指标库管理的功能
设计权重时应该遵守的原则
在满分是100的指标体系中;权重最小不能小于5% 因为;如果权重小于 5%;指标的变动很有可能被意识不到 最大的权重一般不超过35% 否则;会使员 工的精力过于集中 因此;权重的变化区间移的内涵及表现
《绩效薪酬管理体系》PPT课件

运用之十:员工潜能评价和职业发展指导 1.一个好的考核体系能提供两类信息
揭示员工的一般能力信息 •了解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较高公司宝贵的投资对象
揭示员工特殊技能信息 •了解具备的特殊素质 •较优者胜任公司中的特定岗位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十:员工潜能评价和职业发展指导 2.什么样的员工将更有可能在目前的公司比在其它
3.改变态度的方法
• • • • • •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四: 招募与甄选有效性的依据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四:招募与甄选有效性的依据 谁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五: 培训与开发有效性的依据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五:培训与工发有效性的依据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九: 试用期管理的有效工具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九:试用期管理的有效工具
1.根据特殊人力资本引导出的考核原则
考核的频率应该与在这一公司或职位的工作经验 成反比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九:试用期管理的有效工具
推论1:在一个员工职业生涯早期(比如:试用期〕, 应该更多地对他进行考核。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七:淘汰绩效不佳者的工具
3.一个销售员业绩分析: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七:淘汰绩效不佳者的工具
4.人事淘汰的环节: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八: 奖酬分配的依据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运用之八:奖酬分配的依据
1.利用绩效考核来实现激励,关键要看: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十种运用技巧
薪酬设计及绩效管理PPT课件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员 工进行相应的激励或惩罚, 以促进整体绩效的提升。
绩效反馈与改进
绩效面谈
定期进行绩效面谈,与员 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 解其工作状况和困难。
改进计划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为员 工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 帮助其提升工作表现。
激励与惩罚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员 工进行相应的激励或惩罚, 以促进整体绩效的提升。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
成功企业的薪酬设计案例
华为
华为的薪酬设计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与市场对标,制定具有 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同时结合员工能力和绩效,实现薪酬的 合理分配。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的薪酬设计注重员工的长远发展,采用股权激励等 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响。
企业战略
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决 定了薪酬设计的导向和重点。
组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位设置影 响薪酬设计的层级和分配比例
。
法律法规
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对企业 薪酬设计具有约束作用,需遵
守相关规定。
薪酬设计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市场环境
同行业的薪酬水平和市场供需 关系对企业薪酬设计有直接影
要依据。
绩效薪酬
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确定薪酬 水平,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 依据。
市场薪酬
参照市场薪酬水平和竞争对手 的薪酬策略确定薪酬水平。
技能薪酬
根据员工的技能和能力确定薪 酬水平,以技能评估和认证为
主要依据。
薪酬结构类型
岗位薪酬
根据岗位的价值和职责确定薪 酬水平,以岗位评估结果为主
要依据。
绩效反馈与改进
绩效面谈
定期进行绩效面谈,与员 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 解其工作状况和困难。
改进计划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为员 工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 帮助其提升工作表现。
激励与惩罚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员 工进行相应的激励或惩罚, 以促进整体绩效的提升。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
成功企业的薪酬设计案例
华为
华为的薪酬设计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与市场对标,制定具有 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同时结合员工能力和绩效,实现薪酬的 合理分配。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的薪酬设计注重员工的长远发展,采用股权激励等 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响。
企业战略
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决 定了薪酬设计的导向和重点。
组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位设置影 响薪酬设计的层级和分配比例
。
法律法规
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对企业 薪酬设计具有约束作用,需遵
守相关规定。
薪酬设计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市场环境
同行业的薪酬水平和市场供需 关系对企业薪酬设计有直接影
要依据。
绩效薪酬
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确定薪酬 水平,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 依据。
市场薪酬
参照市场薪酬水平和竞争对手 的薪酬策略确定薪酬水平。
技能薪酬
根据员工的技能和能力确定薪 酬水平,以技能评估和认证为
主要依据。
薪酬结构类型
岗位薪酬
根据岗位的价值和职责确定薪 酬水平,以岗位评估结果为主
要依据。
职场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PPT专题演示

芽的叶 当我把
这子个,春好长天消得的息郁风告郁吹诉葱过门葱银口。杏的当树孩我的子把枝头们这,后个几,好春场他消天春们息的雨便告风让一诉吹刚个门过冒接口银出一的杏小个孩树芽的子的的来们枝叶到后头子我,,,们他几长家们场得的便春郁花一雨郁园个让葱中接刚葱。一冒。个出当的小我来芽把到的这我叶个们子好家,消的长息花得告园郁诉中郁门。葱口葱的。孩当子我们把后这,个他好们消便息一告个诉接门一口个的的孩来子到们我后们,家他的们花便园一中个。接
冒出小 葱葱。
芽的叶 当我把
这子个,春好长天消得的息郁风告郁吹诉葱过门葱银口。杏的当树孩我的子把枝头们这,后个几,好春场他消天春们息的雨便告风让一诉吹刚个门过冒接口银出一的杏小个孩树芽的子的的来们枝叶到后头子我,,,们他几长家们场得的便春郁花一雨郁园个让葱中接刚葱。一冒。个出当的小我来芽把到的这我叶个们子好家,消的长息花得告园郁诉中郁门。葱口葱的。孩当子我们把后这,个他好们消便息一告个诉接门一口个的的孩来子到们我后们,家他的们花便园一中个。接
春天的风吹过银杏树的枝头,几场春 雨让刚 冒出小 芽的叶 子,长 得郁郁 葱葱。 当我把 这个好 消息告 诉门口 的孩子 们后, 他们便 一个接 一个的 来到我 们家的 花园中 。 春天的风吹过银杏树的枝头,几场春 雨让刚 冒出小 芽的叶 子,春长天得的郁风郁吹葱过葱银。杏当树我的把枝头这,个几好场消春息雨告让诉刚门冒口出的小孩芽子的们叶后子,,他长们得便郁一郁个葱接葱一。个当的我来把到这我个们好家消的息花告园诉中门。口 的孩子 们后, 他们便 一个接 一个的 来到我 们家的 花园中 。
春天的风吹过银杏树的枝头,几场春 雨让刚 冒出小 芽的叶 子,长 得郁郁 葱葱。 当我把 这个好 消息告 诉门口 的孩子 们后, 他们便 一个接 一个的 来到我 们家的 花园中 。 春天的风吹过银杏树的枝头,几场春 雨让刚 冒出小 芽的叶 子,长 得郁郁 葱葱。 当我把 这个好 消息告 诉门口 的孩子 们后,春他天们的便风一吹个过接银一杏个树的的来枝到头我,们几家场的春花雨园让中刚。冒出小 芽的叶 子,长 得郁郁 葱葱。 当我把 这个好 消息告 诉门口 的孩子 们后, 他们便 一个接 一个的 来到我 们家的 花园中 。
薪酬绩效管理课件

公平性
确保员工薪酬与绩效的公平性,避免不公和激励不足。
激励性
通过合理的薪酬与绩效关联,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可操作性
确保薪酬与绩效关联的方案易于操作和管理。
灵活性
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薪酬与绩效的关联方式。
薪酬与绩效的关联实践
制定绩效目标
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期望,为薪酬与绩效 关联提供依据。
设定目标
明确员工需要达到 的工作目标。
实施考核
按照标准对员工进 行考核。
调整目标
根据考核结果调整 目标,确保其合理 性和可实现性。
绩效考核体系的关键要素
目标设定
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可达成性、 相关性和时限性。
考核标准
标准应具体、可操作,能够反映员工的工作 表现。
考核方法
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如量表法、目标管理 法等。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对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和调整 ,确保其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
强化沟通与反馈
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反馈,了解员工对薪酬和绩 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ABCD
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激发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引入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技术
设计薪酬体系
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环境,设计合理的薪酬 体系。
实施绩效考核
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收集和分析绩效 数据。
调整薪酬结构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调整员工薪酬结构,确 保薪酬与绩效的关联。
05
CATALOGUE
薪酬绩效管理的实施与优化
薪酬绩效管理的实施步骤
制定薪酬策略
根据企业战略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薪酬 策略,包括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
确保员工薪酬与绩效的公平性,避免不公和激励不足。
激励性
通过合理的薪酬与绩效关联,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可操作性
确保薪酬与绩效关联的方案易于操作和管理。
灵活性
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薪酬与绩效的关联方式。
薪酬与绩效的关联实践
制定绩效目标
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期望,为薪酬与绩效 关联提供依据。
设定目标
明确员工需要达到 的工作目标。
实施考核
按照标准对员工进 行考核。
调整目标
根据考核结果调整 目标,确保其合理 性和可实现性。
绩效考核体系的关键要素
目标设定
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可达成性、 相关性和时限性。
考核标准
标准应具体、可操作,能够反映员工的工作 表现。
考核方法
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如量表法、目标管理 法等。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对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和调整 ,确保其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
强化沟通与反馈
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反馈,了解员工对薪酬和绩 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ABCD
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激发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引入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技术
设计薪酬体系
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环境,设计合理的薪酬 体系。
实施绩效考核
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收集和分析绩效 数据。
调整薪酬结构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调整员工薪酬结构,确 保薪酬与绩效的关联。
05
CATALOGUE
薪酬绩效管理的实施与优化
薪酬绩效管理的实施步骤
制定薪酬策略
根据企业战略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薪酬 策略,包括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绩效管理工具运作中面临的问题 构建绩效管理体系的工具 管理者需要掌握的指标管理方法 各类人员考核的常用方式
绩效考核中的三类障碍 解决绩效管理中三大问题的对策 选择绩效考核模式
(一)技术问题
:权重避难
目碍是直线部门领导,对绩效管理技术掌 握不够,这类问题通常由绩效管理部门改变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予以解决。 ——《2011-2012中国企业绩效 管理报告》 1.权重避难 权重避难的内涵和影响 权重避难是指在决定员工绩效考核的权重时,主管采取讨论的方法,为寻求部门 平衡,给予员工普遍过高评价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业绩优秀的员工来说, 是不公平的。同时,它也不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不利于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设计权重的主体
设计权重时应该遵守的原则 在满分是100的指标体系中,权重最小不能小于5%。因为,如果权重 小于5%,指标的变动很有可能被意识不到。最大的权重一般不超过35%。否 则,会使员工的精力过于集中。因此,权重的变化区间应该为:5%~35%。 2.目标平移 目标平移的内涵及表现 目标平移这种现象是指主管对交予的部门目标未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分 解,而是按照人头进行了简单的分配。 例如:公司考核研发部门的“项目完成率”这个指标,如果发生目标平移现 象则会表现为:主管不对指标进行分解,而是按照人头将研发部门“项目完 成率”指标分配为“员工甲的项目完成率”、“ 乙的项目完成率”,以及“ 丙的项目完成率”这三个指标。 目标平移的对策 首先是选择指标,然后是分解指标。选择指标时,要考虑到指标资源是有限 的,所以,考核并不是考核本职工作,而是考核本职工作中那些难度较大、 对提高绩效有意义的指标。也就是说,员工一贯完成得很好的指标是不用考 核的。
2.只考核业绩,不考核方法 这种错误表现为:绩效管理者不对主管进行绩效考核方法的辅导,只 对主管要求考核的结果。
3.缺乏双重监督 这种错误表现为:只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缺乏对考核者的考核。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双重监督:用考核来监督员工业绩,用考核来监督考核者 对下属的管理。 【自检1-1】 你们是怎么监督员工的?并且,这种监督是否全面?
设计权重的主体
【图解】 上图表示的是设计权重的主体,他�是:人力资源部——提 出指导性意见;员工——主管在作出决定前要与之沟通;主 管——最终决定业绩所占的比例。 设计权重的本质 本质上,设计权重的过程就是这三个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过 程。 ① 对于员工来说: 员工不会赋予很难的工作以较大的权重。因为,这将意味着 他�拿到绩效工资的机会和数额都会变得很少。 ② 对于主管来说: 主管考虑到年终员工要对自己进行民意评价,为了不得罪 人,部门主管有可能无视员工的实际绩效,采取“折中”的方 式,给出整个部门都非优即良的成绩。 所以,尽管员工和主管作为两个利益主体,表面上是对立, 本质上却是一致的。这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权重避难的现象。 ③ 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 他�希望公平的解决绩效考核的问题,针对权重避难的现 象,他�提出了末位淘汰等方法,力求加强考核的区分度。
(一)正确处理权重避难 对策分为采用背对背排序、赋值、排序三个步骤: 1.背对背排序 背对背排序法具体步骤如下图:
2.赋值 按照人员地位的不同,赋予不同的分数。比如,若某个指标主管排第 一,赋50分,员工排第二,赋20分,则这个指标的得分为80%×50+20%×20=44 分。其中,权重占80%的一定是主管。因为,主管会从部门整体的利益来想, 若其帮着员工去作弊,他的位置也不会长久。因此,有能力的主管,一定是 比较公正的主管,赋予其80%的权重也是合适的。 3.排序 按照分数进行排序,其占总分数比重就是权重。这种排序的好处在于: 从过去考核完了和员工说一声,转变为对考核进行讨论,给员工说话的机 会。可以赋予20%,也可以民主一点,四六开或三七开。但是由于立场不同, 是不会得出完全一致的结果的。
(三) 观念问题:没有测量习惯
感恩型领导居多
不仅要辅导员工方法,更重要的是改变员工的观念,也就是要在他们的 头脑中树立崇尚数据和对指标量化的观念。在现实工作中,却存在着对考核误 解的一些观念问题。
1.没有测量习惯 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中,大家往往更相信经验,而不是数据,更没有测量 的习惯。但实际上,一方面,经验也有靠不住的时候,毕竟它代表的是过去, 而非现在和未来;另一方面,即便有时候经验是有用的,但是有经验的人也往 往并不愿意将自己最拿手的经验传授给别人。
2.感恩型领导居多 中国式的管理者,十分在意感情和情面,这种管理模式被称作感恩式 的管理,这和西方的人际交往逻辑是不同的。 3.改进方法不到位 克服这三类问题,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只要能够达到同一个目的, 就是可行的方法。比如,在制度问题方面,就不一定非要采取末位淘汰,强 制把人分成五类这一种方法。
3.目标无因果 目标有因果是指部门主管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以及上级的目标有 一定的因果关系。反之,目标无因果是指这三者的目标之间不成因果关 系,它表现为员工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主管和主管上级的影响并不明显。 目标无因果现象也是指标从下往上制定过程中一个最大的问题。 (二)制度问题:考核无监督 督 1.考核无监督 这种错误表现为:设计完制度,但是缺乏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制定 的制度和对制度的监督是不同的,因为制度是事先制定好的,属于事先管 理;而对制度监督是在对比制度,属于事后管理。 只考核业绩,不考核方法 缺乏双重监
绩效管理中的三大问题主要是制度问题、技术问题和观念问题,针 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1.解决制度问题的对策 解决制度上的问题要从根源上入手。 首先,要选择一种绩效管理模式。 常见的绩效管理模式有:平衡记分卡、目标管理模式和关键业绩指 标分解模式。 然后,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并且,借助“图、库、卡、单”工具进行有 效管理
2.解决技术问题的对策 解决技术问题,也就是要培 训管理者掌握绩效工具,抓好 绩效管理关键控制点。常见的 绩效工具有:分解图、指标 库、目标卡、跟踪单。 3.解决观念问题的对策 解决观念问题就是要从感恩 型领导转变到变革型领导。 解决制度问题的对策
绩效考核中的三类障碍 解决绩效管理中三大问题的对策 选择绩效考核模式
(一)技术问题
:权重避难
目碍是直线部门领导,对绩效管理技术掌 握不够,这类问题通常由绩效管理部门改变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予以解决。 ——《2011-2012中国企业绩效 管理报告》 1.权重避难 权重避难的内涵和影响 权重避难是指在决定员工绩效考核的权重时,主管采取讨论的方法,为寻求部门 平衡,给予员工普遍过高评价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业绩优秀的员工来说, 是不公平的。同时,它也不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不利于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设计权重的主体
设计权重时应该遵守的原则 在满分是100的指标体系中,权重最小不能小于5%。因为,如果权重 小于5%,指标的变动很有可能被意识不到。最大的权重一般不超过35%。否 则,会使员工的精力过于集中。因此,权重的变化区间应该为:5%~35%。 2.目标平移 目标平移的内涵及表现 目标平移这种现象是指主管对交予的部门目标未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分 解,而是按照人头进行了简单的分配。 例如:公司考核研发部门的“项目完成率”这个指标,如果发生目标平移现 象则会表现为:主管不对指标进行分解,而是按照人头将研发部门“项目完 成率”指标分配为“员工甲的项目完成率”、“ 乙的项目完成率”,以及“ 丙的项目完成率”这三个指标。 目标平移的对策 首先是选择指标,然后是分解指标。选择指标时,要考虑到指标资源是有限 的,所以,考核并不是考核本职工作,而是考核本职工作中那些难度较大、 对提高绩效有意义的指标。也就是说,员工一贯完成得很好的指标是不用考 核的。
2.只考核业绩,不考核方法 这种错误表现为:绩效管理者不对主管进行绩效考核方法的辅导,只 对主管要求考核的结果。
3.缺乏双重监督 这种错误表现为:只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缺乏对考核者的考核。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双重监督:用考核来监督员工业绩,用考核来监督考核者 对下属的管理。 【自检1-1】 你们是怎么监督员工的?并且,这种监督是否全面?
设计权重的主体
【图解】 上图表示的是设计权重的主体,他�是:人力资源部——提 出指导性意见;员工——主管在作出决定前要与之沟通;主 管——最终决定业绩所占的比例。 设计权重的本质 本质上,设计权重的过程就是这三个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过 程。 ① 对于员工来说: 员工不会赋予很难的工作以较大的权重。因为,这将意味着 他�拿到绩效工资的机会和数额都会变得很少。 ② 对于主管来说: 主管考虑到年终员工要对自己进行民意评价,为了不得罪 人,部门主管有可能无视员工的实际绩效,采取“折中”的方 式,给出整个部门都非优即良的成绩。 所以,尽管员工和主管作为两个利益主体,表面上是对立, 本质上却是一致的。这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权重避难的现象。 ③ 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 他�希望公平的解决绩效考核的问题,针对权重避难的现 象,他�提出了末位淘汰等方法,力求加强考核的区分度。
(一)正确处理权重避难 对策分为采用背对背排序、赋值、排序三个步骤: 1.背对背排序 背对背排序法具体步骤如下图:
2.赋值 按照人员地位的不同,赋予不同的分数。比如,若某个指标主管排第 一,赋50分,员工排第二,赋20分,则这个指标的得分为80%×50+20%×20=44 分。其中,权重占80%的一定是主管。因为,主管会从部门整体的利益来想, 若其帮着员工去作弊,他的位置也不会长久。因此,有能力的主管,一定是 比较公正的主管,赋予其80%的权重也是合适的。 3.排序 按照分数进行排序,其占总分数比重就是权重。这种排序的好处在于: 从过去考核完了和员工说一声,转变为对考核进行讨论,给员工说话的机 会。可以赋予20%,也可以民主一点,四六开或三七开。但是由于立场不同, 是不会得出完全一致的结果的。
(三) 观念问题:没有测量习惯
感恩型领导居多
不仅要辅导员工方法,更重要的是改变员工的观念,也就是要在他们的 头脑中树立崇尚数据和对指标量化的观念。在现实工作中,却存在着对考核误 解的一些观念问题。
1.没有测量习惯 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中,大家往往更相信经验,而不是数据,更没有测量 的习惯。但实际上,一方面,经验也有靠不住的时候,毕竟它代表的是过去, 而非现在和未来;另一方面,即便有时候经验是有用的,但是有经验的人也往 往并不愿意将自己最拿手的经验传授给别人。
2.感恩型领导居多 中国式的管理者,十分在意感情和情面,这种管理模式被称作感恩式 的管理,这和西方的人际交往逻辑是不同的。 3.改进方法不到位 克服这三类问题,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只要能够达到同一个目的, 就是可行的方法。比如,在制度问题方面,就不一定非要采取末位淘汰,强 制把人分成五类这一种方法。
3.目标无因果 目标有因果是指部门主管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以及上级的目标有 一定的因果关系。反之,目标无因果是指这三者的目标之间不成因果关 系,它表现为员工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主管和主管上级的影响并不明显。 目标无因果现象也是指标从下往上制定过程中一个最大的问题。 (二)制度问题:考核无监督 督 1.考核无监督 这种错误表现为:设计完制度,但是缺乏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制定 的制度和对制度的监督是不同的,因为制度是事先制定好的,属于事先管 理;而对制度监督是在对比制度,属于事后管理。 只考核业绩,不考核方法 缺乏双重监
绩效管理中的三大问题主要是制度问题、技术问题和观念问题,针 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1.解决制度问题的对策 解决制度上的问题要从根源上入手。 首先,要选择一种绩效管理模式。 常见的绩效管理模式有:平衡记分卡、目标管理模式和关键业绩指 标分解模式。 然后,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并且,借助“图、库、卡、单”工具进行有 效管理
2.解决技术问题的对策 解决技术问题,也就是要培 训管理者掌握绩效工具,抓好 绩效管理关键控制点。常见的 绩效工具有:分解图、指标 库、目标卡、跟踪单。 3.解决观念问题的对策 解决观念问题就是要从感恩 型领导转变到变革型领导。 解决制度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