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概论-第1讲-概述(2)
环境学概论_第一章_绪论
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变
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可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阳光、 岩石、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 环境要素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例如:
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
由大气组成大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
环境学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论目录
第一节 环境及其组成部分 第二节 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在宇宙中最适 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唯有地球。 迄今为止,在宇宙中,地球是个独立体,不能与别 的星球交流与合作。 目前适于人类生存的只有一 个地球,人类应该庆幸和珍惜 宇宙对我们的厚爱,倍加爱护 地球环境。我们有责任和义务 去了解地球家园的环境和出现 的问题,这样才能懂得如何去 珍惜地球,保护环境。
广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 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
狭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或生活
方式所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
失调。
(1)第一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第一环境问题也称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自然界 发生异常变化,分两类: 一是如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海啸、台风、水 旱灾害等自然灾害; 二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 如某些地方水土中缺少(或过多)某些人体所需的化学 元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地方病)。
(二)环境学的内容
(三)环境学的分科
(四)环境学的主要任务
一、 环境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环境科学是经过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便从零星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環境學概論》知識總結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环境自净能力: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因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物化和生化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自然降低的现象称为环境自净能力。
二、简答1、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①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②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③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④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理论环境学的主要任务:运用有关的现代科学理论,总结利用和改造环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承和发展有关的环境科学理论,以建立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环境保护概论第01章 概论-1
气体状态污染物
❖硫氧化物:主要有SO2和H2S。SO2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过程,以及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等热过程。H2S主要是 细菌活动产生的。
❖氮氧化物:主要污染大气的氮氧化物是NO、NO2。主要来自 各种窑炉、机动车和柴油机的排气,其次是硝酸生产、硝化 过程、炸药及金属表面处理等过程。
❖碳氧化物:CO和CO2。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机动车排气。
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F i g ur e 1 . Ind i v i du a l R e s p o n s e t o O zo n e Exp os u re (after Kul l e , e t al , Am . R ev.)
-5 0
5 10 15 20
25 0.1
30
0.15
0.2
O zon e C once n trat ion (ppm )
30min即死亡
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NO2(10-6) 1 5
10—15 50 80
100—150 250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闻到臭味 闻到强臭味 10min眼、鼻受到刺激 1min内人呼吸困难 3min感到胸痛、恶心 在30—60min内死亡 很快死亡
% Re du cti on in FEV1
全球气候
实验
第五、六章 颗粒 物控制 第七~十一章 气 态污染物控制
第一章 概述 第三章 气象 第四章 排放 模式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论
内容简介
概括性介绍了大气污染的基本常识
学习注掌握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类型、大气自 净作用等基本概念
了解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污染控制技术的主 要内容
了解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建立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概念
1环境评价概论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课程主要内容第1讲 总论环境评价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规划环评与风险环评成都理工大学环工学院 刘国第2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理论 规划环评实践 规划环评案例第3讲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理论 环境风险评实践 环境风险评价案例《环境规划与风险评价》硕士生课程成都理工大学刘国第1章 环境评价概述第环境影响评价总论《环境规划与风险评价》硕士生课程 成都理工大学刘国1讲1.1 EA的定义和目的 1.2 EA的类型 的类 1.3 EA的发展概况 1.4 EA的工作程序 1.5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 1.6 1 6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1.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环境规划与风险评价》硕士生课程 成都理工大学刘国1第2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2.1 评价等级划分 2.2 环境现状调查 2.3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2.4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2.5 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2.6 2 6 环境评价方法 2.7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与报告书的编写 2.8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环境规划与风险评价》硕士生课程 成都理工大学刘国1.1 环境评价(EA)的定义和目的一、EA的定义(definition) 对环境整体或环境要素质量优、劣的定量描述。
环境质量水平及价值的高低,应以它对人类生活 和工作,特别是人体健康的适宜程度作为判别依 据和标准。
《环境规划与风险评价》硕士生课程 成都理工大学刘国二、EA的目的(objective) 1、揭露环境矛盾及污染程度 2、掌握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3、制定对策(包括环境容量、环境标准、防治措施) 环境评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亦是环境保护中的 一项重要工作,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用性强的 学科,是人们认识环境的本质和进一步保护与改善环境 质量的手段和工具,为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制定环境 标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规划提 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信息,是环 境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是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治结 合、综合治理的环境管理原则的具体体现。
(完整版)环境学概论1黄春晓教案讲稿绪论
3.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环境学的学科体系,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教学重点:
环境的定义,环境的组成,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教学难点:环境的功能特性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和关注教学效益的教学理念贯穿在备课和授课过程的始终,根据不同内容灵活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探索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多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引入新知识。采用探索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采用案例教学法,多举例子,突破对难点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环境,其中心事物是人类,即以人类为主的外部世界。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图1-1)。
图1-1人类环境的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
环境的概念: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4.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特别是环境污染所引起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研究及其防治。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2.分类
二、环境问题的发展阶段与原因
1.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工业革命以前—环境问题的萌芽。
第二阶段是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前——环境问题的恶化。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第一次高潮。(举例八大公害事件)
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第二次高潮(举例“新八大公害事件”)
2.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环境学概论(第一章)
人类发展初期的环境问题是因过度的采集和狩猎,消灭了 居住区周围的许多物种,破坏人们的食物来源,使其生存受 到威胁。因而这一时期,人类总是在迁徒。
(二) 第一次浪潮时期的环境问题
第一次浪潮,即原始农业、畜牧业、新石器时期。这 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使用农具,建立灌 溉系统,过定居的生活等,人们不再频繁迁徒了,解决了 生存的危机,有稳定的生活,但是,“刀耕火种”,“反 复弃耕”导致土壤破坏,出现水土流失,使沃土变成了不 毛之地。这就是以土地破坏为特征的人类第二个环境问题。
拯救地球
环 境
世 界 关 注 的 焦 点
发 展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 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的诞生
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 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 科学。 它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 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环境学概论
主讲教师:李剑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8
农 业 现 代 化
科技发展
人类生活水平 的提高
工业技术
自 然 资 源
人口过剩、粮食短缺、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剧
人类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破 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大气污染
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
垃圾围城
矿山开采,破坏森林
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则更明确地指出,“环境,是指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 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 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环境的组成
第一章 人居环境概论
第一章人居环境概论1.1人居环境的概念1、人居环境:也叫“人类住区”或者叫“人类聚居”,是指人类生存、从事生存、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
包括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公共环境和地球环境。
2、吴良镛院士指出:人类住区不仅仅是指住房、一个城市、小镇或乡村的体形,它所指的是人类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以及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的实体结构的有机结合。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
)1.2人居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萌生1、发展过程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起, 环境和生态平衡开始遭到破坏。
随着20世纪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兴起和人口增长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迅速恶化。
学术界: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该书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了杀虫剂对人类环境的毒害。
提出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环境污染”问题开始被人类关注。
1968年“罗马俱乐部”,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教授《增长的极限》书中对人类采取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排放的经济方式首次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民间:1970年,美国参议员 G·纳尔逊“地球日” , 尼斯·海斯响应并组织游行 4月22日全美的“地球日”。
联合国:1972年6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1992年6月3日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2、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1976年联合国召开第一次人类住区国际会议, 正式接受了人类聚居的概念并成立“联合国人居中心”。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宗旨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
标志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中,专设了“人类住区”一个章节,集中讨论了关于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以及所有人的,特别是城市和乡村贫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问题3、我国1994.3.25 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包括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四个部分,并在其中设立了“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一章,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人居环境的高度重视。
第一章环境生态学概论
4.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1)更加往宏观的方向发展:个体生态学、种群生 态学、生态系统、生物圈、全球生态学(能量和物 质的流动无国界)。
(2)广泛应用系统理论(系统生态学):建立系统 的仿真模型,仿真生态系统的行为和各种管理措施。 应用最优化原理来控制和管理生态系统。
(3)与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的结合:生态经 济学。
生态意识、生态艺术、生态运动、生态伦理。 多样化的世界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美好的!
课程概要
第一章 环境生态学概论
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有关概念
一、生态学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二、环境与环境问题 三、环境生态学的概念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基础
一、与生态学相关学科 二、生态学等级单元 三、生态平衡 四、环境的自净作用
(20世纪60年代至今) 生态学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 ,深入到自然科学和 社会(人文)科学中,形成各自的分支学科。渗入到 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甚至思维和意识中。
形成的主要学派
①北欧学派:以注重群落结构分析为特点。 代表人物: G. E . Du Rietz ②法瑞学派:注重群落生态外貌,强调特征种的作用。 代表人物是 J.Braum-Blanquet ③英美学派:以动态和数量生态为特点。代表人物是 Clements和Tansley ④前苏联学派:植物(群落)与地学结合。代表人物: B.H.Cykayeb
陶渊明甚至把世俗生活比做牢笼,认为回归自然 生活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生态学的形成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 度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一些生态学的 理论开始形成,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地。生态 学来源于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英语 biology就兼有“生物学”与“生态学”的两个含义。
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讲义(139页最新版)
环评⼯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讲义(139页最新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讲义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精讲班第1讲讲义环境第⼀章概论§1、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1、环境的含义环境,是指影响⼈类⽣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然因素的总体,包括⼤⽓、⽔、海洋、⼟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物、⾃然遗迹、⼈⽂遗迹、⾃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1)环境质量——指⼀个具体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群健康、⽣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包括综合环境要素和各要素的环境质量。
(2)环境容量——对⼀定地区(⼀般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的分布条件下,根据地区的⾃然净化能⼒,为达到环境⽬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排放量。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法⽬的《环评法》第⼀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环境影响评价的⽬的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的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则是针对既有的环境质量的优劣进⾏评价。
2、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和原则(1)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跟踪监测的⽅法与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3)建设项⽬防治污染设施“三同时”:建设项⽬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同时投产使⽤。
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
(4)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即:第⼀:客观、公开、公正;第⼆:综合考虑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第三:兼顾各种环境因素和其构成的⽣态系统;第四: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环境与生态学:第1篇 原理篇 第02章 城市生态学概论及基本原理
✓ 从全球的角度来研究生态学。 ✓ 人类面临的挑战:人口、食物、能源、资源、工业及城市膨胀
2.3.3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角度
• 城市人口的结构、变化速率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城市物质代谢功能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 • 城市发展(受限)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 •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建立生态系统模型 • 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居民健康的关系 •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 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关系(农田、海阳与河流等) • 社会环境对城市居民及其活动的影响 •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的合理标准 • 城市生态规划和环境规划的原理、内容与方法
•1 •2
2.4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
2.4.1 城市生态位原理: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在原因 2.4.2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城市稳定和活力的原因 2.4.3 食物链(网)原理:城市活动的能量、物质利用原理 2.4.4 限制因子原理: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原理 2.4.5 生态环境承载力原理:城市发展的局限性原理 2.4.6 共生原理:城市发展的关系原理
2.1 城市生态学概念
2.1.1 城市生态学概念 2.1.2 城市生态学的分支
2.1.1 城市生态学概念
城市生态学由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帕克于 1920年代提出:城市生态学是对人们的空 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如何受其环境影响这一 问题的研究。
芝加哥学派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代表的人类生 态学及城市生态学术思想的统称。以城市为研究对象,通 过社会调查及文献分析方式,以社区和邻里为研究单元, 研究城市的集聚、分散、入侵、分隔及演替过程。
2.3.1 城市生态学的主要学科基础 2.3.2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层次 2.3.3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_第一章_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之一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 夏季 美 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 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 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 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 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 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 病。
环境的绝对容量(WQ)是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某种污 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环境绝对容量由环境标准的规 定值(WS)和环境背景值(B)来决定。数学表达式有 以浓度单位表示的和以重量单位表示的两种。 以浓度单位表示的环境绝对容量的计算公式为:
WQ=WS-B
其单位为 ppm。例如某地土壤中镉的背景值为 0.1ppm,农田土壤标准规定的镉的最大容许值为 1ppm,该地土壤镉的绝对容量则为0.9ppm。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Effect
Assessment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何明靖
mjhe@
主要教材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朱世云,林春绵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1
主要参考书及资料
陆雍森编著《环 境评价》(第二 版), 上海:同济大学出 版社,1999年第二 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监督管理司编, 《环境影响评价岗 位培训教材》, 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 2007 年第 1 版
环境的分类
环境
按范围分
按要素分
按功能分
如城市环境 农村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如交通环境 文化环境
环保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3章1.什么是环境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两次环境问题高潮的区别。
答:(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的变暖;2)臭氧层的破坏;3)酸雨区的扩展;4)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5)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6)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3)1)影响范围不同。
第一次高潮是局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二次高潮是大范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
2)危害后果不同。
第一次高潮环境污染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二次高潮不但危害人体健康的影响,而且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污染源复杂程度不同。
第一次高潮污染源相对简单,第二次高潮污染源比较复杂。
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结合实际,论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措施。
答:要点:(1)战略任务:1)工业污染防治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集中控制、综合利用;c.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变为集约;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3)能源利用率提高;4)生态环境保护a.生态农业 b.造林 c.生物多样性保护。
要点:(2)战略措施:1)加强科技开发; 2)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3)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4)加强环境法制、环境管理。
4、什么是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答:(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5、生态系统有什么功能?答:生态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即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
6、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破坏原因是什么?答:(1)如果生态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第一章环境保护概论-总论
环境区域规划与环境规划。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人体中各元素平均含量与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同步,
如人体血液中60多种元素含量和岩石中这些元素含量有 明显的相关性。 环境污染使某些化学物质突增,或者出现了本来没 有的合成化学物质,就破坏了人-环境关系,因此而致病。
二、环境问题
定义: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产 生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
播放视频:环境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你最有感触的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2
3
4
5
人口问题
世界的聚落
按 照 环 境 范 围 的 大 小 分 类
城镇
村庄
高等教育出版社
按环境的功能分类:
生态环境
生活环境
环境的特性: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和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探索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科学的内容包括: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与 规律;
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预测; 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与环境预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人体与环境间保持动态平衡 空气 水 (1)四大要素 土壤 食物 (2)外界条件变化
小: 未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可以自动调节。如缺氧、
噪声 大: 使生态平衡失调,超过人体忍受限度时,可中
环境概论(1)
二.环境的特征 (一)环境自身的特征
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 统。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与交换。
环境外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进入系统内部,这个过程称为输入。 系统内部也对外界产生一定的作用,一些物质和能量排放到系统外 部,这个过程成为输出。
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内,若系统的输入等于输出,就出现平衡,成为 环境平衡或生态平衡。
环境概论(1)
二、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加剧的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 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以前,人类活动以生活活动为主,以生理代谢过程
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基本上是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的改造环 境。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岁月里,虽已出现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但因 规模小,生产不发达,所以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不突出。还处于 萌芽阶段。
是比“和”丰富的多,复杂的多。就是说,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之 和。环境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效应,是在个体效应基础上 的质的飞跃。
环境概论(1)
4.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
环境诸要素在地球演化史上的出 现,又先后之别,但他们又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从演化的意义上看,某些 要素蕴育着其它要素。(岩石圈的形 成为大气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岩石圈 和大气圈的存在又为水圈的产生提供 了条件,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蕴育 了生物圈,而生物圈又会影响岩石圈, 大气圈和水圈的变化。
环境概论(1)
2020/11/23
环境概论(1)
目标: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生态过程的基本规律、自然界生命 系统与其支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活动对生 物圈各类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 生态系统的保育,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所开展的生态建设等知 识。
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资料(完整版)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目录:1、生态系统2、最适温度3、生物资源4、水体自净5、全球变暖6、积温(活动和有效)7、光合作用8、光照强度9、日较差10、气候生产力11、土壤环境容量 12、光能利用率 13、自然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16、农业投入产出 17、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 19、水资源 20、水循环21、三基点温度 22、生长期 23、种植业 24、森林资源 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 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0、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1、农业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2、农业环境 33、水循环中的大小循环 34、最高温度 35、无霜冻期和无霜期 36、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情况37、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3、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4、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逐步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
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