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

合集下载

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我教的是七年级的历史,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不多,阅读量很少,思维能力较差。但由于记忆的内容较多,因此在学习历史方面兴趣淡薄、不浓。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知道春秋争霸和资料、收集成语、讲故事,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等故事,归纳出争霸胜负的主要因素,学习商鞅变法。
2、春秋五霸:学生看图说出五霸的名称。
教学活动3
二、战国时代
1、学生简单介绍三家分晋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战国七雄形势图,学生结合方位说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2、简介有关春秋战国的一些历史故事和成语
3、学生分组讨论战国初期各国变法的原因和目的。
教学活动4
三、商鞅变法
1、学生以小组讨论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②了解都江堰促进了四川成都地区的农业发展,成为历史上先进的农业经济之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商鞅变法
2.难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教学活动2
一、春秋时代
1、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2、评价变法的历史作用(意义)。
3、分析商鞅变法取得成功原因。
4、结合历史、现实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教学活动5当堂作业
都江堰
多媒体展示经受汶川地震后的都江堰
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开凿时间、原因、主持人、功能、意义。
课后思考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在中考是占的比例不大,但是会以选择和填空的形式出现,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从经受地震后的都江堰这项水利工程上,我们学到古人的什么精神。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学设计.doc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学设计.doc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川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H 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通过角色扮演,及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讨论商鞅在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稈屮的必要性、曲折性,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丿刃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应用多媒体与教师的提问相结合,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T程的修建使开星耕地面积扩大;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引导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冶铁技术的发明、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都说明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说明我国古代的经济、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白豪感和爱国情感。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重点和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丿力史作丿II。

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Z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图片•:《自制生产工具图片》、《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战国时期牛耕图》、《自制部江堰平面图》、《都江堰现状全累图》、《商鞅舌战IH群臣》课前导学考虑到学生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若要掌握较抽彖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木课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导入方案;师生共同搜集祁江堰的有关资料、图片,分析其防洪灌溉原理;搜集商鞅及其变法的有关资料。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杳找相关资料,根据平面图分析都江堰的工程原理,了解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

导入:先由学生根据白己的事先准备展示白己的导入设计方案:有的可能从复习上节课内容人手;有的可能会引用课前小故事;或从当前的改革开放入手等等。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七年级历史上册素养提升教案( 人教版2024)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七年级历史上册素养提升教案( 人教版2024)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课标内容1.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2.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分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2.时空观念:阅读《战国形势图》,知道战国七雄名称和方位,了解兼并战争,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3.史料实证:阅读有关商鞅变法的史料,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目的和内容。

4.历史解释: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和都江堰修建的历史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

【教学难点】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战国策》书影这是记载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书影,战国时期中因此书而得名,其编辑者西汉学者刘向在该书的“书录”中说“万乘之国七……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

”随着频繁的战争,当时的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巨变?(二)新课探究探究一:战国七雄1.战国时期形成教师讲解: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我国历史进入了东周后期,即战国时期。

春秋,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而得名。

这时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走向瓦解。

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所瓜分,齐国国君之位被大夫田氏所夺取。

这两件事被称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这一时期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2.兼并战争教师讲解:战国时期,诸侯们放弃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公开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拓展疆域。

战争的性质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

合作探究: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标志性的战役有哪些?学生回答:这一时期战争特点是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1、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2、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教学目标:知识识记:了解春秋战国的起始年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能力目标:训练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从网上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各国变法成败得失的原因,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善于用人、纳谏并进行改革是一些诸侯国得以强盛的原因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变法,它是时代变革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教学难点:讲清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学生分析: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夏商周三代的有关知识,已了解到了分封制及周的主要诸侯国,及西周的主要诸侯国,及西周和东周建立的史实,具有了学习本课的知识教法:讲述法、讨论法、网络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复习上一节学习的内容。

二、提问部分同学;1、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2、西周主要分封了哪些国家(诸侯国)三导入新课:随着的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周王室的实力和威望日益下降,侯诸国日益强大,长期混战,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把东周分成了春秋战国两部分。

讲授新课:(一)春秋战国时代:(先由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学习)1、东周春秋时代:战国时代:2、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3、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由学生到互联网上查找有关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有关内容,查找有关这一时期的有关成语故事,然后进行汇集。

为下一节的故事会做准备。

)(二)各国的社会变革(先由学生阅读课文,教师进行重点讲解)1、最先变法的是:魏国收效最大的是:秦国2、秦国的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一说公元前359年---公元前350年)当时在位的国君:秦孝公主要内容:①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惰懒而贫穷的人,连同家人罚作奴婢。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战国时代的起止时间、商鞅变法等史实。

2、理解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原因,分析周王室地位下降的原因。

3、了解商鞅变法对秦国及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自主平台1、东周分和两个时期,从年到年为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从年到年。

2、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打着的旗号,要求其他诸侯国承认他们的霸主地位,春秋时期、、、、先后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春秋末年,长江流域的和曾争霸中原。

3、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先进行变法的是,收效最大的是。

4、秦孝公即位后,在魏国的来到秦国主持变法。

5、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①鼓励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②废除,奖励打仗有功的人;③建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④编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6、经过商鞅变法,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

7、战国时期,蜀郡守主持修筑都江堰,使约300多万亩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学案导学1、探究:“数典忘祖”这一历史故事发生在哪一时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例1、春秋时期,最早成为霸主的人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例2、春秋末期,位于长江流域的北上争霸的两个国家是①齐国②晋国③吴国④越国()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2、探究:春秋战国时期发生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什么作用?例1、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诸侯国都以改革坚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说明商鞅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例1、商鞅变法最深远的历史意义是()A使秦的国力骤增B成为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C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D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基础例2、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是()A齐国B魏国 C 秦国D晋国拓展提高1、将下面的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管鲍之交 齐桓公 退避三舍 楚庄王 卧薪尝胆 晋文公 一鸣惊人 越王勾践3、如果你是商鞅,下列哪句话可以成为你变法的依据( )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C 天亡我。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案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设计说明本课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化。

军事上,战争更频繁、更残酷,争霸战争发展为兼并战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出现战国七雄。

经济上,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政治上,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与创新,能够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

本课要求学生把握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教师在讲解军事变化的时候,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内容非常抽象,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

2.知道改革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

3.知道都江堰的修筑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

重点难点重难点:商鞅变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史料研读法、归纳概括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东周列国志》(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他们看过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然后引导他们要从真实的史料实物当中去认识历史。

二、预习检查1.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哪些国家?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什么表现?4.都江堰是谁修建的?有什么作用?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过渡:你们知道都江堰修建于什么时代吗?它至今还有什么重要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带着疑问学习新课,主动了解并思考本课的主要内容。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变革 教学设计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变革  教学设计

科目七年级历史课题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变革审核人审批人主备人班级姓名授课时间第5 周组号序号08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年代2.春秋五霸3.战国七雄4.商鞅变法5.都江堰导案学案回归课本,请根据我们所学课本知识点填空。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第32-36页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合作学习,小组展示。

请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

锻炼自己的归纳水平与语言组织水平。

相信自己哦。

学会对于所学知识的识记与迁移水平。

我们要学会解决疑难问题。

商鞅变法背景自然环境:秦国先天不足☆自主学习(15分钟)请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在中国历史上,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为时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这段大国兼并的时期为时期。

2.春秋时期、、、、和先后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春秋末期,长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北上争霸中原。

战国时期的、、、、、和是当时最强大的七个国家,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3.战国时期,为增强国力,各国纷纷实行社会变革,其中最先实行的是国,收效最大的是国。

4.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为整治岷江,在今成都以北都江堰市境内主持修筑一个既能防洪、又能蓄水灌溉功能的水利工程,后人称为“”。

☆展示交流(15分钟)◇说◇说◇看从战国的历史中,你发现国家的强大与什么有密切的系?善于用人,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关键.请认真阅读小字部分“数典而忘祖”故事,从中能够看出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特征:* 周天子势力变弱,地位变低* 诸侯势力变强,地位变高* 诸侯间持续争战☆点拔升华(10分钟)商鞅实行变法前夕曾与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实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代表奴隶主旧势力的贵族们说:“现行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改!”商鞅理直气壮地驳斥他们说:“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不过国家都富强起来;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陈规,结果都使国家灭亡。

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社会环境:○1各国轰轰烈烈变法○2旧贵族顽固○3秦孝公立志图强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 法律之所以不能推行,是因为统治者不能遵守它.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课堂检测,请同学们动起来,看谁做得更快,更准确。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学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学案 华东师大版

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自主学习】1.东周分两个时期,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年为战国时期。

2.春秋五霸指的是、、、、。

3.为增强实力,各国都招揽、任用贤能,实行社会改革。

其中,最先进行变法的是;收效最大的是。

4.商鞅变法规定:鼓励农民。

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

废除的世袭特权,奖励人。

建立,编定户口。

5.战国时期,国的蜀郡守修建,使约300多万亩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要点破解】要点一: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这种社会变化主要从哪些方面分析?要点点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思想观念方面:“宗周”思想逐渐淡化,东周的威望和地位大不如前,许多诸侯不再承担出兵勤王、交纳贡赋和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义务。

②政治格局方面:由大国争霸到“春秋五霸”,再发展到“战国七雄”的格局;东周则日趋衰微,最后被诸侯所灭。

③政治制度方面:各国出于兼并战争的需要,纷纷招揽人才,实行社会改革,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社会性质的变化。

④经济方面:各国为加强自己经济实力以作为争霸战争的雄厚基础,纷纷采取兴修水利等发展经济的措施,其中以都江堰最为典型,既发展了各诸侯国的经济,又改变了各诸侯国之间经济力量的对比,为政治格局上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例1】(2010江苏连云港中考,29)“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

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

”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就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解析:此题考查历史分析能力和历史记忆能力。

抓住关键词“尊王攘夷”可知,该人物是齐桓公,故答案是A项。

要点二: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要点点拨:(1)顺应当时的时代潮流;(2)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3)其颁布的措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4)商鞅本人对变法的坚定信念和杰出的领导才能。

【例2】(2010贵州毕节地区中考,14)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
3、战国时各国都实行社会变革,最先进行变法 的是 魏 国,收效最大的是 秦 国。
战国七雄是指 哪七雄?



魏齐


春秋战国时期,历 史上留下了很多成语典 故。你知道左图反映的 是哪个成语故事吗?你 能否讲一讲?你还知道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哪些 成语典故?
卧薪尝胆、老马识途、围 魏救赵、朝秦暮楚、负荆 请罪、完璧归赵、纸上谈 兵、……
讨论:
商鞅变法是成功 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都江堰








外洪 江
岷江
总结: 铁农具、牛耕
土地私有出现
变法运动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封建社会形成
作业
随堂测试第七课 A卷部分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三、商鞅变法
——“三变”
1、背景
秦效公决心变法 商鞅提出富国强兵的方略
2、时间
公元前356年,一说公元 前359年——前350年
3、内容:
1.国家承认土地私 有 ,允许自由买卖
内容:
2.奖励耕战(生 产和军功)内容:3.建立郡源自,由国 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
经过商鞅变法,秦 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 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 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 的封建国家。
东周分为哪两个 时期?春秋和战国
阅读课文P32—34第一段, 看谁最先找到下列各题的答案:
1、东周分 春秋 (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 前 476 年)和 战国 (公元前 475 年到公元 前 221 年)两个时期。
2、齐桓公、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 王先后称霸,史称“ 春秋五霸 ”。春秋末期, 长江流域的吴 国和越 国也北上争霸。

2.6《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2.6《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节导入阅读教材子目录,说一说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军事、经济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自主学习:课讲述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3—38页,回答下列思考题:1.战国七雄出现的背景是什么?是哪七雄?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是什么?有哪些著名战役?2.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悟和启示?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

战国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目标导学一:战国七雄任务一:阅读教材,对比春秋战国形势图,说说其变化之处。

变化一: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秦、楚疆域进一步扩大。

变化二: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变化三:齐国国君之位被大夫田氏所夺取。

任务二:赵氏、魏氏、韩氏及田氏是何身份?他们夺权说明了什么?他们夺权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卿大夫夺权,周王室统治完全崩溃分封制进一步被瓦解农具牛耕的推广,私田大量开垦,实力进一步增强。

提问:你能把以下国家正确填入图中空白处么?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任务三:相比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战争呈现出哪些特征?①规模大,参战兵力多;②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③伤亡大结果: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魏、楚、齐、秦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

目标导学二: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原因:各国的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这对提高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是有促进作用的。

——《中国古代史》各国变法说明了什么?变法改革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是大势所趋。

原因: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

2.商鞅变法的目的秦孝公《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商鞅:出生于卫国,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功被秦国封于商,故称商鞅。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Microsoft Word 文档

车村镇一中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教学目标】1.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并熟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情况及作用。

3.识记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自学指导】明白目标后认真读课文32页到36页,细心认真的读,把你认为重点的知识用笔画下来。

读课文时,完成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大约用8分钟。

【自主学习】(一)春秋时代1.东周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_年。

东周分为:__ __和___ _两个时期。

②春秋五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 ___、_________。

春秋末期,长江流域的和也北上争霸中原。

(二)战国时代1.从公元前475年到年秦灭六国这段兼并的时期,称为“”。

2.战国初,三家分晋后,形成战国七雄,有____________ _____七个诸侯国。

(三)商鞅变法1.时间: 年,商鞅变法是在在_______的支持下进行的。

2.目的:决心变法图强,增强秦国国力。

3.内容:鼓励农民;废除贵族的、奖励;建立;编定户口。

(四)都江堰秦国的蜀郡守,为整治岷江,在成都的都江堰市主持修筑了一个既能又能的水利工程,后人称为“”【合作探究】秦国由弱变强有哪些成功的历史经验?其中变法改革、尊重人才起了什么样的作用?1【当堂训练】1.“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2.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管仲B.齐桓公C.孙膑D.商鞅3.战国时期是()A.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B.封建制的确立时期C.奴隶制的鼎盛时期D.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时期4.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5.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材料分析题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学设计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学设计

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只有改革,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借助乡土历史-齐国历史的独特魅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遥远,历史就在身边,培养学生主动探讨,善于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问题导学,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各国不断改革,是国富兵强的根本。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

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特征,有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三、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山东物产丰盈,人杰地灵。

谁能说说看,为什么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齐国古都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引出课题。

提问:东周从何时开始,它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为什么取名春秋战国?(明确春秋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一)春秋时代1.齐国东方,盛产鱼盐。

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案)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案)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各国的变法及经济发展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反过来,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最终秦国取得优势,统一全国。

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把握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政治变化的时代特征。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春秋战国的形势图,知道战国七雄形成的基本情况,并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及重要战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通过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理解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和动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了解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秦国都江堰修建的功能和意义,从中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中国通史——春秋到战国的社会变化》教师引导:同学们,视频反映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怎样的社会变化呢?很好,各个诸侯国的卿大夫也开始参与到夺权的斗争当中,权力进一步下移,社会局势更加动荡。

那么在战国时期,混乱的时局又推动了哪些新的社会变革呢?(二)新课讲授1.战国七雄(1)背景:【问题探究】结合课前导入视频及出示的形势图,你能说出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吗?答:①诸侯国数量减少,统一趋势愈加明显;②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权力进一步下移,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

(2)主要国家: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结合地图识记位置)(3)战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到并标画出以下内容。

①目的:发展实力,拓展疆域②性质:兼并战争③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④著名战役:➢桂陵之战:战国中期,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

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妙地在魏军南撤必经之地桂陵设伏,大败魏军,史称“桂陵之战”。

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课件(华师版七上)

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课件(华师版七上)
一、春秋、战国时代
二、商鞅变法 三、都江堰
学习目标:1
公元前 --年
春 秋
春秋五霸:
东 周
时代特征
战 国
公元前 --年
战国七雄:
学习目标:2
背景: 目的: 内容: 结果: 意义:
商 鞅 变 法
都 江 堰
原因: 地点: 主持人: 功能: 意义:
春秋时代 (从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
1 、时代特征: 诸侯国各自为政,列国并立
都江堰
原因:四川成都平原常遭水、旱灾害 地点: 四川成都
主持人: 秦国 李冰 功能: 防洪蓄水灌溉
意义: 使成都平原约300多万亩土地变成良 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 国七雄”之一的是 C A.吴国 B.晋国 C.齐国 D.宋国
2.战国时期,最先进行变法的国家 是 B A.齐国 B.魏国 C.晋国
D.楚国
3.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行政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的是 D A.编定户口,实行连坐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4.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 B 是 A.观光旅游 B.防洪灌溉 C.防洪蓄水 D.蓄水防旱
5.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B )。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 右图反映了商鞅变法措施中的(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争当霸主
2、春秋是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 、时代特征: 大国连年征战,互相兼并
2 、战国七雄
齐 楚 秦 燕 赵 韩 魏
东齐 南楚 西秦 北燕 到赵 中魏 央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内容标准〗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要求学生了了解春秋战国起迄年代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①让学生在“战国七雄形势图”上填出七雄的地理位置,训练识图能力。

②讲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③分析各国变法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

④引导学生将西部地区历史文化遗址的挖掘和保护与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培养现代意识。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善于用人、纳谏并进行改革是一些诸侯国得以强盛的重要原因。

②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变法,它是时代变革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③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促进了四川成都地区的农业发展,成为历史上先进的农业经济之一。

〖教学要点〗1.重点商鞅变法2.难点讲清楚商鞅变法是朝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需要。

〖教学分析〗1.春秋时代①讲清东周概念、起迄年代及主要特征。

②分析春秋时期周天子与诸侯国地位的变化以及各诸侯国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原因,从而了解大国争霸的历史背景。

③介绍“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强调齐桓公是五霸中的首霸。

④强调争霸战争是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但争霸战争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争霸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2.战国时代①结合“战国七雄形势图”,向学生简要介绍三家分晋的简况,讲清七雄的地理位置,并配合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让学生在短期内记住战国七雄的方位,加强识图能力的培养。

②“战国七雄”的七个大国是同时并存的,与“春秋五霸”的五个霸主先后出现有所不同。

③“尊王攘夷”旗号的打出和收回,说明经过激烈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周王室更加衰微,弱小的诸侯国相继被吞并,在客观上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④强调战国初期各国变法的原因和目的,并突出魏国的李悝变法以发展农业为主,楚国的吴起变法以强兵为主,而秦国商鞅变法的主要特征以法治国。

⑤分析越王勾践之青铜宝剑为何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依然非常锋利?让学生在课后上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得出结论(经铬盐氧化反应后,耐腐蚀,耐高温)。

3.商鞅变法①经济和政治都比较落后的秦国,想要富国强兵,争夺黄河中下游地区,进行了“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因此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强盛的需要。

②组织学生讨论:商鞅变法废除了哪些旧的制度?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经济和军事发展的措施?让学生懂得: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县制的建立,有利于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

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代表了历史进化论的观点。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是以法治国思想的体现。

④突出商鞅变法的曲折和艰难,使学生懂得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为改革而献身的人是了不起的。

⑤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强调它是战国时期最重要、收效最大的变法,秦国逐渐强大的关键在于商鞅变法,从而使学生理解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⑥思考:各国变法的成败说明了什么?使学生得出:善于用人、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关键。

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阐述现代社会改革开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4.都江堰①讲清战国时期四川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情况,突出都江堰开凿的必要性。

②根据课文插图,分析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功能,强调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巨大作用。

③讨论:在我国西部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应如何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同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教学实录〗〔复习旧课〕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

我们应该掌握“上古三代”指的是哪三个朝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哪个王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朝代是哪个朝代?什么叫“盘庚迁殷”?什么叫分封制?什么叫宗法制?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下面的内容。

请同学们翻到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板书,以下黑体字为板书内容)〔阅读教材〕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补充:数(shǔ)典忘祖齐桓(huán)公宋襄(xiāng)公泓(hóng)水对峙(zhì)都江堰(yàn)〔合书布点〕△学生阅读完教材后,找学生讲述教材内容,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东周――春秋和战国五霸七雄时间时代特征王室衰落、列国并立大国兼并、社会巨变商鞅变法原因时间地点人物内容作用都江堰功能△教师做布点小结: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个问题大家都比较清楚,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呢?各有什么时代特征呢?商鞅变法和都江堰这是两个历史名词,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我们应该知道学习历史名词,要从那几个方面来掌握。

〔分层推进〕△要求学生再读教材(大约2分钟)△快速提问:(5分钟)①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战国: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

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命名源于两本重要的著作,一部是孔子编定的《春秋》,一部是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②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以避免相互兼并,共同对付外族侵扰为理由,要求其他国家承认他们的霸主地位。

)③“春秋五霸”是哪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④春秋末期,长江流域有哪两个诸侯国北上中原争霸?(吴国和越国)⑤“战国七雄”是哪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指导学生看图“战国七雄形势图”,明确七雄的地理位置。

)⑥在各国的变法中最先进行的是谁?收效最大的是谁?(魏、秦)⑦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结果、及意义(略)⑧都江堰修建的原因、时间、地点、主持人、功能、意义(主持人与现在一位电视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同名,)△处理问题(约15分钟)①春秋和战国各自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特征∶一事物异于他事物的特点。

在学生思考后,教师总结为:春秋――王室衰微,列国并立;战国――诸侯兼并,社会巨变。

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处境与西周朝代全然不同,首先是王畿大为缩小,周天子所能控制的仅洛邑及其四周,形同小国;其次是各诸侯国对王室的态度日渐冷淡。

一方面是由于时代推移,王室与诸侯国的亲戚关系渐渐疏远,另一方面是王室的衰弱也无力维持原先的君臣关系。

天子已无号令诸侯的能力,昔日的尊严也荡然无存,政治重心逐渐由王室转移到列国,从此开始了春秋时代强国争霸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社会大动荡时代,也是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

伴随着春秋战国这段历史时期连绵不断的战争,成为各国改革的摧化剂和推动力。

战国时期,各诸侯都认识都到要想在兼并战国中取胜必须国力强盛,而国和强盛的关键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变法图强,重用贤才。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代表了历史进化论的观点。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是以法治国思想的体现。

②“尊王攘夷”春秋时代最早的霸主是齐桓公,他采用了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论语•宪问》)孔子很推崇管仲,认为管仲这个人了不起。

名夷吾,字仲。

颍上人(今县北10公里管谷村)。

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

他与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曾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

”“管鲍之交”已经成为友谊的象征。

如果想了解我们这位先辈的故事,大家可以找些书来来,我比较喜欢的是《东周列国志》,“老马识途”这个成语也与管仲有关。

③商鞅变法它是战国时期最重要、收效最大的变法,秦国逐渐强大的关键在于商鞅变法。

经济和政治都比较落后的秦国,想要富国强兵,争夺黄河中下游地区,变法图强比其他诸侯更迫切。

奖励耕战,是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变革了西周的分封制,把获得财富的途径由血缘关系、世袭,改为耕地多、立战功,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粮食、布匹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奖励,立战功的人,可以获得尊贵的爵位。

为加强君主的权力,不再实行分封以,而是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

商鞅变法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有法律制度。

他的最终结局与同时代的一些变法者类似,随着支持变法的君主的去逝,变法者遭到迫害,甚至被处死。

商鞅本人最后就被五马分尸了。

但他所制定的新法却在秦国继续推行。

商鞅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呢?大家可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第7课是一节活动课,要求大家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如果有时间,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④都江堰都江堰作为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与现在的三峡大坝相比,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不能发电)现在有人在打都江堰的主意,认为都江堰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要在都江堰附近修建水电站,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存在2000多年的都江堰是不是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这个问题供大家思考?现在大家注意下面的几个成语故事,希望大家有时间自己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的历史知识,我现在告诉大家有关“优孟衣冠”的一点内容。

优孟是楚庄王宠信的一个近臣,这个故事与一个名臣有关,具体内容大家雾里查找资料,我要说的是这个名臣叫孙叔敖,“叔敖杀蛇”也是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意思是说在孙叔敖小时候,有一次,孙叔看到了一条两头蛇、按当时人们的说法,看到两头蛇的人,马上就会死掉。

孙叔敖虽然很害怕,但他为了不让别人再看到这条两头蛇,就把两头蛇杀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他并没在马上就死掉。

下面的内容希望大家记在书上,这是有关地方史的知识:孙叔敖在楚庄王时,被任命为相,他主持修建了一个比都江堰还早300多年的水利工程,古代称为芍(quâ)陂(bēi),又叫芍坡,现名为安丰塘。

安丰塘现在我省寿县境内,想来我们班有许多同学都应该知道的(我所任教的班级,每班都有来自寿县的学生)。

〔贯通评价〕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们课本选择了两个历史事件来说明,一个是商鞅变法、一个是都江堰。

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事件,他们有什么代表性呢?商鞅变法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都江堰是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