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枢纽换乘设施配置布局研究
天津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研究
关键词 :天津枢纽 ;客运站 ;城市规划 ;方案
此 外 , 沪高速铁路 引入天津站方案从线路走 向、 京 客
流 集 疏 能 力等 各 方 面存 在 诸 多弊 端 , 天 津 西 站 地 区 而 作 为城 市 客 运 中心 , 通 设 施 较 为 完 善 , 经 建 成 的 交 已Βιβλιοθήκη 1 天津 铁路 枢纽概 况
文章编 号:1 0 —1 2 (0 81 — 0 6 0 0 3 4 12 0 )0 0 8 - 3
中图分 类号 :U2 1 7 l 9 .
文献标 识 码 :B
天津 铁路 枢纽 客运 系统 布局 研究
赵 斗
( 铁道 第三勘测设计集 团有 限公 司 站线处 ,天津 50 4 ) 0 12
天 津 西 站 位 于京 沪 线 上 , 衔接 北 京 、一海 关 、 海 3 【 【 l l 上 个 车 提 供 通 路 。 该 方 案 考 虑 了直 通 客 流 高 速 快 捷 的 乘 方向。 客运 车场 有 贯通 式 旅 客 列车 到 发 线 3 ( 中 1 车 要 求 , 少 了高 速 铁 路 对城 市 产 生 的 污 染 , 路 正 条 其 减 线 条兼 正 线 ) 尽 头式 到 发 线 2条 , 通 式 旅 客 站 台 2 , 线长 3 .3 m, , 贯 座 62 k 工程 投 资 6 2 3 .万 无 。 4 71 3 尽端 式 旅 客 站 台 2 。塘 沽站 位 于 津 山 线 上 , 接 天 座 衔
津 山线 的 北 塘 站 , 北 至 京 沪线 的 汉 沟镇 站 , 至 京 城 市 交 通枢 纽 , 高 速 铁 路 的 引入 预 留 各种 条 件 。因 西 南 为 沪线 的 周 李 庄 站 , 至津 霸 线 的 汉 沽 港 站 , 津 霸 线 、 此 , 定 将 京 沪 高 速 铁 路 引 入 天 津 西 站 , 研 究 了 双 西 是 确 并 津 蓟 线 的起 点 , 衔接 北 京 、 山海 关 、 南 、 州 、 县 5 引方 案和 东 线 方案 。 济 霸 蓟 个 方 向 , 一 个 客 货混 合 、 港 联 运 的 大 型铁 路 枢纽 。 是 路 ( )双 引 方 案 (I 案 ) 京 沪 高速 铁 路正 线 采 用 1 方 。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尽头式、混合式、通过式)及实例分析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及实例分析院系:专业:学生姓名:学号:联系方式: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及实例分析铁路客运站是主要办理售票、行李包裹运送、随身携带品寄存、旅客上下车等客运业务,以及旅客列车终到、始发、技术检查等行车工作和客车整备等作业的车站。
办理大量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客运站,还设置供客车检修、清洗等作业用的客车整备场。
主要设在大、中城市,与城市的关系甚为密切,位置要既方便旅客,又不干扰市区,在建筑环境面貌上要具有特色,素有“城市大门”之称。
铁路客运站的布局按线路配饰的不同,可分为通过式、尽头式和混合式三类;按站房室内地面与站台面的高差关系,可分为线平式、线上式和线下式三类;按旅客同一时间内在站最高聚集人数可分为特大型站(4000人以上)、大型站(1500~4000人)、中型站(400~1500人)和小型站(400人以下)。
下面就以第一种按线路配置的不同进行详细说明并配以实例进行分析。
一、尽头式客运站布局尽头式客运站全部旅客列车到发线都为尽头式,站房设在到发线一端或一侧,中间站台用分配站台相连接,机务段和整备所与客运站纵列布置,尽头式客运站的优点是车站容易深入市区中心,旅客出行乘车方便,可缩短出行时间,与城市道路交叉干扰较少,站坪较短,占地少;旅客出入站可不比跨越路线。
它的缺点较多,主要有:车站作业集中在一段咽喉区进行,进路交叉干扰较大,车站通过能力较小;对通过类车的挂换机车和变更运行防线等作业均不方便;列车进站速度低,占用延后时间长;旅客进、出站和行包搬运都要进过靠近站房一端的分配站台,人流与行包互相交叉;了此刻进、出站走形距离长。
因此,新建客运站一般不采用尽头式客运站。
只有在以始发、终到了旅客列车为主的客运站,当采用通过式客运站将近期巨大工程或当地条件不允许时,方可采用。
北京站是典型的尽头式客运站布局,列车的到达和出发均在一端。
北京站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全国铁路客运特等站。
北京站地处北京市东城区,二环路内,建国门与东便门以西,崇文门与东便门之间,原北京内城城墙以北、东长安街以南。
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研究
研究与建议
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研究
袁光明,高丰农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土建二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现代物流的改善不仅仅是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 的意义在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路万涛.实施 C-ERP 重塑我国现代物流配送体系[J].商品储
运与养护,2 0 0 4 ,(4):3 2 -3 4 . [2] 李红建.关于传统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探讨[J].商品储
运与养护,2 0 0 5 ,(5):1 7 -1 9 . [3] 郭正祥.浅析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与对策[J].技术经
都江堰 都江堰东
都江堰市
安德
谭家场
彭州
郫县北 郫县
彭
清流场 蒙阳镇
成灌线
广汉 宝成线
成绵乐城际客专
青白江
宝成线 新都
青白江 城厢集装箱 中心站
金堂
达成线
成都北站编组站
崇州
温江区 温江
双流 新双流
州
郫县 天回镇
成都 成都东 龙潭寺
成都动车 运用所
石板滩
成都西
新成都 十陵
成都南 红牌楼
清泉
淮口
洪安乡
成 渝
余,可充分利用。分别研究将郫县、红牌楼、成都西站 成都站相当,南北径路顺畅,用地条件优越,现为枢纽
改建为客运站方案。
内货运站。 研究后推荐采用。
(1) 郫县站方案(方案Ⅱ-1)。郫县站距成都站
综上所述,将成都西站改建为第四客运站最合理。
铁路客运枢纽站换乘优化设计研究
铁路客运枢纽站换乘优化设计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铁路客运枢纽站的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
换乘作为枢纽站的关键环节,不仅关系到旅客的体验,也影响到整个交通网络的效率。
因此,如何优化设计铁路客运枢纽站的换乘系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铁路客运枢纽站换乘优化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换乘系统的重要性1.1 换乘系统的定义与目标换乘系统是指连接不同交通线路的设施和服务,通过提供无缝的换乘体验,使旅客更便利地到达目的地。
换乘系统的目标是减少乘客换乘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和满意度。
1.2 换乘系统的影响因素换乘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枢纽站的规模、枢纽内交通线路的布局、换乘设施的设置、信息传递和引导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乘客的换乘体验和整个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
三、铁路客运枢纽站换乘优化设计方法2.1 乘客需求调查与分析乘客需求调查是进行换乘优化设计的基础工作。
通过调查乘客的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等信息,可以了解乘客的换乘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系统设计。
2.2 枢纽站布局设计枢纽站布局设计是换乘系统设计的核心环节。
合理的布局可以减少乘客的换乘距离和时间,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布局设计需要考虑到站台位置、通道设置、引导标识等因素,并结合换乘需求进行优化。
2.3 换乘设施的设置与改进既有的枢纽站换乘设施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在设施设置方面,可以考虑增加换乘通道、设置自动扶梯和电梯等,以提高乘客的换乘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设施的功能和设计,提高乘客的换乘体验。
2.4 信息传递与引导系统信息传递与引导系统是换乘系统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设置好的引导标识和信息传递设备,可以提高乘客的换乘效率,并减少乘客的迷失和拥堵现象。
四、换乘优化设计案例分析3.1 北京西站换乘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北京西站为例,分析了其换乘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案。
通过增加换乘通道、提供乘客信息查询服务和优化引导标识,北京西站的换乘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面向市场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衔接设施配置研究
换乘各 类城市交通 方式 的客流量 。 因 此 ,对于铁路换乘客流 量的分析直 接 关系到 配套设 施规 模确 定 的科 学 性。 本 文引入市场细分 的理 论进行对铁路 枢纽 节点衔接设施使 用进行交通 需求
6 X 2 08 4J X120 S /
同的消费者群体 , 把需求相 同、 相似 的 群体 归类 ,每一类群体 即可 构成一个 细分市场 ,根据他们 的消费特征分析 客运市场 的需求差别 ,依 据发现 的市
上是交通 需求分析 的一种手段 。当前 , 我 国的客运交通体 系正在 向综合化发 展,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正在 向市场化 的
运作 、经营方 向改革 ,在 这样 的背 景
下,深入细致 的分析 运输 消费者的行 为特征, 从不同异质群体 的角度 了解 出 行者 对交通运输设施 的需 求情 况是交 通需 求分析必须的一个视角 。 长期 以来 ,交通需 求分析一直 作 为交通 规划的重要 内容 ,依 据需求预
使用者的需求 , 因此 , 其设施配置规划
也 是 需 求导 向 型 规 划 , 适 用 交 通 市 场 细 分 的方 法 。 通 过 对 枢 纽 衔 接 设 施 面
l铁 枢 衔 设 服 市 确 路纽接施务场定
市场 特性 分析
1r
向的众多交通 消费者群体进 行交通市 场细分 ,分析 不同消费者 之间需 求的 差别 ,可 以发现 不同 出行者群 体需 求
枢纽 站 、 道 交 通 、出租 车 站 、 会 停 轨 社
浙 江 大 学理 学 院
齐 同军
分析 ,通过 对铁路衔接设施 消费者群
的 有 效 细 分 ,研 究 设 施 的 配 置 规 模 和 布局。
车场 等各类城市交通配 套设施 ,科学
《2024年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范文
《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城市客运枢纽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换乘组织的效率和便利性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水平。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的关键问题,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的现状(一)客运枢纽的类型与功能城市客运枢纽主要包括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公交换乘枢纽以及多模式交通方式的综合客运枢纽等类型。
这些枢纽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便捷换乘,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
(二)换乘组织的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客运枢纽已经实现了基本的换乘功能,但在实际运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换乘流程的复杂性、信息指示的不明确性、客流疏导的不畅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乘客的换乘体验和交通效率。
三、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的关键问题(一)换乘流程的优化问题当前,许多客运枢纽的换乘流程较为复杂,导致乘客在换乘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何优化换乘流程,提高换乘效率,是客运枢纽换乘组织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信息指示系统的完善问题信息指示系统是引导乘客顺利完成换乘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部分客运枢纽的信息指示系统存在不完善、不准确的问题,导致乘客在换乘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
因此,完善信息指示系统,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客运枢纽换乘组织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三)客流疏导的问题客流疏导是保证客运枢纽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高峰时段,由于客流量过大,往往会出现客流拥堵的现象。
如何有效地疏导客流,保证客运枢纽的顺畅运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优化策略(一)优化换乘流程为提高换乘效率,应简化换乘流程,减少乘客的换乘时间。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换乘路线、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提供便捷的换乘服务等方式来实现。
(二)完善信息指示系统应加强信息指示系统的建设,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通过增加指示标志、完善电子显示屏信息、提供多媒体查询等方式,为乘客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探讨
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探讨随着武汉市的发展和交通的不断完善,武汉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其中,武汉铁路枢纽的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更是关系到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整体布局武汉铁路枢纽的客运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汉口站区、武昌站区和武汉高铁站区。
其中汉口站区和武昌站区为传统的列车交通枢纽,而武汉高铁站区则是高速铁路集散中心。
这三个站区分别承担着从南、北、中部和全国的不同方向进入武汉的旅客交通任务,构成了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的整体布局。
汉口站区始建于1901年,是中国铁路历史上的著名车站之一。
目前汉口站区规模较大,设计年旅客发送量达到1000万人次,是武汉市最主要的车站区之一。
武昌站区则于1915年投入使用,是另一条主要的车站区。
与汉口站区不同的是,武昌站区主要服务于沿江流域的铁路交通。
这两个站区通过地铁、公交、出租车和步行等交通工具互相补充,形成了全面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
武汉高铁站区由7座站房组成,包括武汉、汉口、武昌、浠沙、铁山、黄陂和新洲高铁站。
目前,在该站区出入站都配备了高铁动车组,贯穿了武汉与全国的高速铁路网络。
武汉高铁站区是武汉市的重要通道,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
二、不同站区的分工汉口站区是武汉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对南方及周边地区的铁路交通任务。
汉口站区除了服务于国内铁路客运市场以外,还具有较高的国际客运服务能力。
目前,汉口站区已开通了到达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国等国家的国际线路。
此外,汉口站区内还设有货运站,承担着货物的集散和转运任务。
武昌站区是武汉市南岸的重要交通枢纽,主要承担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铁路客运任务。
武昌站区接驳着数条铁路干线和铁路支线,服务于湖北、湖南、江西、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市的旅客。
此外,武昌站区还设有货运站,分管着货物的集散和转运。
武汉高铁站区主要承担着武汉与全国各地的高速铁路客运任务。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尽头式混合式通过式)及实例分析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尽头式混合式通过式)及实例分析————————————————————————————————作者:————————————————————————————————日期: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及实例分析院系:专业:学生姓名:学号:联系方式: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及实例分析铁路客运站是主要办理售票、行李包裹运送、随身携带品寄存、旅客上下车等客运业务,以及旅客列车终到、始发、技术检查等行车工作和客车整备等作业的车站。
办理大量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客运站,还设置供客车检修、清洗等作业用的客车整备场。
主要设在大、中城市,与城市的关系甚为密切,位置要既方便旅客,又不干扰市区,在建筑环境面貌上要具有特色,素有“城市大门”之称。
铁路客运站的布局按线路配饰的不同,可分为通过式、尽头式和混合式三类;按站房室内地面与站台面的高差关系,可分为线平式、线上式和线下式三类;按旅客同一时间内在站最高聚集人数可分为特大型站(4000人以上)、大型站(1500~4000人)、中型站(400~1500人)和小型站(400人以下)。
下面就以第一种按线路配置的不同进行详细说明并配以实例进行分析。
一、尽头式客运站布局尽头式客运站全部旅客列车到发线都为尽头式,站房设在到发线一端或一侧,中间站台用分配站台相连接,机务段和整备所与客运站纵列布置,尽头式客运站的优点是车站容易深入市区中心,旅客出行乘车方便,可缩短出行时间,与城市道路交叉干扰较少,站坪较短,占地少;旅客出入站可不比跨越路线。
它的缺点较多,主要有:车站作业集中在一段咽喉区进行,进路交叉干扰较大,车站通过能力较小;对通过类车的挂换机车和变更运行防线等作业均不方便;列车进站速度低,占用延后时间长;旅客进、出站和行包搬运都要进过靠近站房一端的分配站台,人流与行包互相交叉;了此刻进、出站走形距离长。
因此,新建客运站一般不采用尽头式客运站。
只有在以始发、终到了旅客列车为主的客运站,当采用通过式客运站将近期巨大工程或当地条件不允许时,方可采用。
综合换乘枢纽系统配置研究
发班区 、 停车区等 飞行区 、 出租车场等 换乘广场 、 换乘通道等 集散大厅 、 集散广场等 指示性 、 示性等 警 视频查询系统、 等 餐饮店 、 商店 等 宾馆 、 网吧等 书店、 报亭等
站房类 、 场地类 、 换乘集散类 、 信息服务和商业服务设
21 0 0年 4月
高
速
铁
路
技
术
No 1. 1 1 . Vo.
Ap . 01 r2 0
第1 第 1 卷 期
HI GH PEED S RAI LW AY TECHNOL OGY
文章编 号 :17 —. 4 (0 0 0 —0 0 —0 64 8 7 2 1 )1 06 4 2
施设备 和清 晰流畅 、 各行其 道 的人 、 车交通 流线 为充分
条件 , 中场站类等设施设备 的系统配置为换乘枢纽 其
规划设计 的核 心 , 是枢纽 交通 组织 的基础 。 也
生活用房 设备用房
铁 路 车 场 场 地 类 设施 长 途 汽 车 车 场
食堂 、 休息室等 监控用房 、 供电用房等
高 速 场 、 际 场 等 城 上 客 区 、 客 区 等 下
1 综 合换 乘 枢 纽 系统 配 置对 象
综合 换乘 枢纽 系统配 置 的对 象根 据属性 可分 为设 施 和设备 两大类 。其 设 施 按 照功 能 的 不 同 , 以分 为 可
公共汽车车场 其他 换乘集散态信息设施 餐饮购物设施
tr ewe n r i y t r n la d t e o h r tafc t r n ly r , ui s a ly u p i z t n mo e n lo v ld t s e n b t e al e mi a n h t e r i e mia a ds b l a o to tmia i d la d as ai ae wa f d o t e mo e t n e a l fChe g u S a b o i tg ae a s n e u h d lwih a x mp e o n d h he a n e rt d p se g rh b. Ke y wor s:r n f rh b; y tm o fg r t n; y tm a o t d ta se u s se c n u a i s se ly u i o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布局优化研究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布局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客运枢纽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换乘、集散和运输的功能,对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城市客运枢纽的换乘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其换乘设施布局进行优化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换乘是客运枢纽的关键环节之一,它涉及到乘客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到另一种交通方式,如从地铁换乘到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等。
一个好的换乘设施布局能够减少换乘时间,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进而提升城市客运枢纽的整体运行效能。
因此,优化换乘设施的布局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确定换乘设施的位置是优化布局的关键。
客运枢纽通常由多个交通方式的换乘节点组成,如地铁站、火车站、公交站等。
合理选择换乘设施的位置可以降低乘客的步行距离,减少换乘时间。
位置应该考虑到交通流量、地理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
例如,在交通流量较大的地区,应该将换乘设施布置在交通纽带的中心位置,以便更好地连接各种交通方式;而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换乘设施则应该考虑周边商业设施的需求,以便满足乘客的出行和购物需求。
其次,换乘设施的容量和布局也是优化研究的关键方向之一。
客运枢纽的换乘设施包括换乘节点、换乘通道、设施设备等。
在设计换乘节点时,应该充分考虑交通流量的变化和预测,合理规划换乘通道的宽度和长度,以便容纳更多的乘客同时换乘。
此外,设施设备的合理布局可以有效减少乘客拥堵,提高服务效率。
例如,设置指示牌、导引系统、安检通道等,可以帮助乘客更快地找到换乘的方向和位置,减少迷路和浪费时间的情况。
再次,交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是换乘设施布局优化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智能交通的逐步普及,交通信息化技术在客运枢纽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利用交通信息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优化信号控制、提供导航服务等,从而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和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能。
南宁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优化研究
对 于 新 建 车站 ,工 程 投 资 费用 计 算 如下 。
Z一 + 刍 Ⅳ
( 3 )
上 ,备 选 方案 应 符 合 客 流 自然集 散 规 律 ,有利 于枢 式 中 : Z 一 新 建客 运 站 工 程投 资 费 用 ;J~ 新建 客 7 V
纽 旅 客列 车 开 行 ,充 分 利 用 铁路 既有 设 备 和 城 市 既 运 站 基础 投 资 费 用 ;m 投 资 系数 ; 一 各 出行 小 一 有 的集 散 中心 ,同时 应具 备 良好 的地 质条 件 和 经 济 区 到客 运 站 的年 出行 人 次 数 。
1 铁路 枢纽 客运 站布 局优化 模 型
模 式 是 铁 路 枢 纽 及 地 区 范 围只 设 一 个 客运 站 或 客 运 中心 ,办 理 各
上 客运 站 ,根 据 枢纽 及城 市 具 体 情 况 确 定 客 运 站 分 工 Ⅲ。 我 国 铁路 枢 纽 满 足 以下 情 况 时 应 考 虑 采 用 分 散 式 布 局 Ⅲ。
环境 。
1
.
4 2 机 车 车 辆 购置 费用 . 在 分 散 式 客 运 站 布 局 中 ,各 客 运 站 需 要 购 置
1 3 集 中模 式 的客 运 站 布局 优 化模 型 .
铁路 枢 纽 客 运 站 集 中模 型的 最 关 键 问题 是 选 址 机 车 车辆 或 动车 组 等 设 备 ,而 且 购 置 的数 目相 差 不
摘 要 :通 过 分析 铁 路 枢 纽 客
运 站 布 局 基 本 模 式 及 其 布 局 和
选 址 的基 本 原 则 , 分 别 建 立 了 集 中模 式 和 分 散 模 式 的 客 运 站
( )铁 路枢纽所 在城 市的市 区人 口在 1 0 1 5 万人以上 ,具 有或
客运专线综合交通枢纽中换乘问题的研究.doc
客运专线综合交通枢纽中换乘问题的研究-【摘要】客运专线综合交通枢纽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换乘问题,是实现一体化运输的重要环节。
在简要分析国外综合交通枢纽换乘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客运专线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体系。
通过分析以铁路客运专线和铁路干线为中心的铁路运输方式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合理衔接,阐述了换乘系统的规划布局措施。
【关键词】客运专线; 交通枢纽; 换乘; 布局综合交通枢纽站位于城际客运系统的中心,是连接铁路与城市的节点,也是铁路客运专线的引入点。
枢纽站内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布局、能力匹配等,直接影响着各种流线的顺畅程度、乘客的换乘效率等。
不仅体现了铁路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而且直接影响到铁路旅客的集散能力和效率,以及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服务水平等,因而合理规划布局客运专线综合交通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换乘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外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国外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站从简单、功能单一向大规模化、复杂化、功能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1)立体化。
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系统向立体化发展,通过地上、地面、地下三个层次,车站内外各种垂直交通设施相互扣结,彼此补充,形成一体化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2)人性化。
主要体现在:主要客运站靠近城市人居、经济中心,方便旅客出行;保证各类通道的畅通,便捷通道,美化通道,舒适通道使旅客出行时的烦躁感与疲劳感降低到最小;逐步提高站内的景观、绿化、透光、通风、空调、排污、排废档次;交通信息通俗化并具有亲和性;实现客运设施的智能化。
(3)多方式一体化。
车站融入城市交通网络,与市内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自行车、停车场等形成多方式的立体化换乘衔接体系。
将航空港、铁路、公路、地铁、轻轨等多种交通设施集中配置,立体布局,形成运营组织既协调配合又相对独立、旅客换乘便捷、顺畅通达的综合交通枢纽。
(4)智能化。
在广场、换乘站台、站厅等处设置可变交通情报板、交通信息亭、交通信息终端、专用电视频道和电话24小时交通信息服务等;利用信号自动控制系统、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技术等对枢纽内人流、车流、行包流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用地图信息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和处理不同来源的交通信息,向提出服务请求的客户(即社会公众)提供所需的数据、图形或图像等信息。
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布置的探讨
i n t er na l t r af f i c, s o i t ' s p l a nn i ng an d c on s t r u c t i o n b ec om i ng f o cu s . Thr ou gh e x pou n di ng t h e f un c t i on s
o f t y p i c al pa s s en ge r c om pr eh en s i v e t r a fi c hu b i n Ch i na an d f or ei gn c ou n t r i es, t h i s p ap er an al y z es
关 键 词 铁 路 客 运 ;综合 交 通 枢 纽 ;规 划原 则 ;发 展 趋 势
:
A bst r act : Ra i l w ay p as s en ger c om pr eh en si v e t r a fi c hu b i s a l ar ge - s c al e r ai l way t r an s f er hub c om bi n ed wi t h di ve r si f i e d t r a fi c m od es an d a t t he s am e t i m e,h as t he f un c t i on s o f ex t er n al a nd
文章 编 号 :1 0 0 3 ~1 4 2 1 ( 2 0 1 5 ) 0 8 — 0 0 6 0 — 0 4
中图分 类号 :U 2 9 铁 路 客运 综 合 交通枢 纽 布 置 的探 讨
D i s c u s s i o n o n L a y o u t o f R a i t wa y P a s s e n g e r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T r a f i f c H u b
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的布局研究
其 中 , Y 为预测值 ;t Y 为实际值 ; 为 检验数据集 的个数 。 建立有 6个输入节 点 , 一个输 出节点 的 R F神经 网络模 型 , B 进行 网络训练并 预测。算法如前面所述 。
Sae e nt cos ]N nna ya ̄ , 04 8. . pc R c s tn[ . ole D nn e 3 20 .59 o r i J u i r s 8 9
测方法 。其 中前 100组数 据作 为训练集 来构 造初始 相空 间 , 0 利 标见表 1 。
用自相关系数法求得最佳延迟时间为 2假最近邻法求得嵌入维 , 数为 6余下的20 ; 0 组数据用于测试模型预测的准确度 , 称为检验
集 。为了便于定 量评 价 该 预测 方 法 的准 确性 , 采用 如 下性 能 指
5 结 语
根据短 时交通流 的混 沌特性 , 结合 混沌理论 和神经 网络 的优 点, 对短 时交通 流进行 了预 测 , 取得 了较好 的效 果 。但 由于混 沌 理论还处于初级 阶段 , 如何 更好 地把 它 用到 交通 流预 测领域 , 还 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 ] l Mad . eo srci f hs p c: mbd igDle . 1Ky n l R cnt t no ae aeE edn il e i u o P S Tn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4期
2007年 2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e 兀 E
V0I3 . 3 No. 4
F b 20 e. 0 7
・2 3 ・ 9
文章编号 :0 96 2 (0 7 0 .2 30 1 0 .8 52 0 )40 9 —3
高铁客运综合枢纽设施布局与换乘衔接模式研究——以宜宾东站综合枢纽为例
CHENGSHIZHOUKAN 2019/1城市周刊4高铁客运综合枢纽设施布局与换乘衔接模式研究——以宜宾东站综合枢纽为例杨 鑫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在对宜宾东站客运枢纽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交通需求、枢纽地区交通规划以及枢纽综合体交通设施布局和交通组织设计等方面对宜宾东站枢纽的交通规划与设计进行了探索,以期能为类似的高铁客运综合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铁客运枢纽;功能布局;换乘衔接;内外交通体系随着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网络从超大城市、大城市等地区性中心城市开始向中小城市延伸,铁路客运站从单一的铁路运输集散中心逐步发展为城市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其功能也从单一交通功能逐步向综合性城市服务功能转变。
宜宾东站综合枢纽是结合成贵高铁宜宾东站建设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常规公交、出租、社会车、慢行交通”八中交通方式为一体,同时引入多种城市服务功能,促进了高铁站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
本文希望通过对宜宾东站客运枢纽交通规划与设计的简要分析介绍,为类似高铁客运综合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1]。
一、宜宾东站枢纽概况宜宾东站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南部新区,为成贵高铁和成自宜城际铁路上的新建客运站,还将联系渝昆高铁宜宾站,2020年旅客量约600万人次,远期年客运量约1000万人次,高峰小时铁路客流量分别为4100人次/h 和6300人次/h。
宜宾东站设计总规模为3台7线,站房总建筑面积1.2万㎡,采用上进下出的客流组织模式。
图1 宜宾东站枢纽总体布局宜宾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占地约14.39万㎡,总建筑面积13.14万㎡,以宜宾东站铁路站房为核心,周边布局换乘大厅、长途客运站、公交首末站、智轨车站、社会车停车场及配套商业办公。
二、宜宾东站交通需求预测1.客流规模预测。
根据成贵铁路设计资料,宜宾东站2020年(近期)、2030年(远期)年发送量分别为600万人次、1000万人次,日均发送量分别为16438人次、27397人次。
铁路客运枢纽换乘设施配置布局研究
铁路客运枢纽换乘设施配置布局研究摘要: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作为城市对外交通的关键性结点,是实现各交通功能转换的场所。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布局设计内部换乘设施,使各交通方式有效衔接,从而改善整个城市内外交通系统功能、提高运营效率,解决出行换乘问题。
首先对枢纽的各交通方式换乘客流量进行预测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换乘设施的规模计算方法,并对换乘设施的平面、立面布局、换乘方式衔接、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研究内部换乘设施配置优化设计。
最后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例中,使理论研究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关键词: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设施布局研究背景和思路枢纽内部换乘设施配置布局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是客运枢纽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乘客出行的方便程度和综合运输效率。
枢纽内部换乘设施配置布局是指枢纽内部各种交通设施的合理规模和组织布局,它不仅包括枢纽内交通设施的空间安排与布置,也包括基于枢纽进行的周边道路配合设计的集合。
本文研究思路如下图1.1 技术路线图1.客流量预测铁路客流量预测[1]是基础性、先导性的步骤,它是确定枢纽内部换乘设施规模、空间布局和交通设施衔接方式、服务水平、交通政策等的基础和依据。
考虑影响旅客换乘的各种因素,用四阶段法预测铁路枢纽客流到发总量,包括趋势客流、转移客流和诱增客流三部分;然后建立双层规划模型,计算各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从而分配得到枢纽内各交通方式的换乘量。
双层规划预测模型,是综合用户效用(旅客最有益)最优和系统成本(运营成本和社会成本)最优两方面进行预测,使用户利益和系统成本两个矛盾的群体之间达到平衡,取得最优解。
模型分上下两层,上层规划描述系统运营成本最小化;下层规划表示用户利益最优,分配的原则是每个出行者在多种运输方式中选择费用最低的换乘方式。
上层规划:下层规划:2.枢纽内部换乘设施配置及布局3.1.换乘设施配置规模[2]1)常规公交站规模分首末站和中间站。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布局优化模型研究
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合理布局以及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
中 图 分 类 号 :U492.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我国交通运输方式已从独立、分散转为集约化、 一体化协调发展。综合客运枢纽作为综合交通运输 体 系 建 设 的 主 要 环 节 ,是 实 现 各 种 运 输 方 式 之 间 有 效衔接和客运组织一体化的关键。国内外学者对综 合客运枢纽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员丽芬等人对综合 客运枢纽选址和交通组织进行了研究[1_4] ;Bandera 等 人 以 乘 客 换 乘 距 离 最 短 为 目 标 ,对 综 合 客 运 枢 纽 的布局进行了研究[5<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合 理 布 局 将 使 多 种 运 输 方 式 之 间 有 效 融 合 、旅 客 便 捷 换 乘 及 工 程 方 案 经 济 合 理 ,是 综 合 客 运 枢 纽 设 计 的 关 键 。以铁路主导型综合客运枢纽为例,对其换乘 设施布局优化模型进行了研究。 1 综合客运枢纽交通方式衔接换乘布局模式分析
— 82 —
文 章 编 号 :1673 - 6 0 5 2 (2 0 1 8 )08 - 0082 - 05
北方交通
D O I:10.15996/j .cnki.bfjt.2018. 08. 022
2018年 第 8 期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布局优化模型研究
沈瑞光
( 辽 宁 省 交 通 厅 运 输 管 理 局 沈 阳 市 110003)
核心区的综合客运枢纽引人多条公交线路或过境公
交站点,体现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战略,减缓城市交 通 压 力 。若 设 置 公 交 首 末 站 ,则 可 采 用 站 场 分 离 的
综合客运枢纽站换乘设施设备要求分析 (一)
综合客运枢纽站换乘设施设备要求分析 (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综合客运枢纽站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综合客运枢纽站中,换乘是乘客的主要需求之一,因此,换乘设施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综合客运枢纽站的服务质量。
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综合客运枢纽站换乘设施设备的要求。
一、舒适性和便利性综合客运枢纽站换乘设施设备的第一要求是能够提供舒适和便利的换乘环境。
这包括有足够的休息座位、充足的空气流通、干净整洁的卫生间、合理的布局等。
此外,为了方便乘客换乘,还应该设置指示牌和信息屏幕,告知乘客所在位置、目的地和换乘线路等。
二、安全性换乘设施设备的安全性也是一项必须要考虑的要求。
在乘客密集的换乘区域,应该设置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识等设施,防止因为摔倒、拥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智能化和科技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综合客运枢纽站换乘设施设备也应该借助智能化和科技化手段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例如可以安装智能摄像头进行安全监控,安装人脸识别技术解决安检问题,安装自动售票机和自动检票机,提高售票和检票效率等。
四、多元化和可持续化综合客运枢纽站换乘设施设备还应当考虑多元化和可持续化的特点。
多元化包括提供不同的换乘方式和服务,如地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可持续化则包括节能减排、绿化、环保等方面的设计。
综上所述,综合客运枢纽站换乘设施设备是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智能化、科技化、多元化和可持续化等方面来考虑,可以更好地满足乘客的需求,提高城市交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综合客运枢纽站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这些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安排和决策。
《2024年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范文
《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城市客运枢纽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换乘组织的效率和便利性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居民出行的便捷。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的关键问题,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现状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客运枢纽均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和换乘设施。
在客运枢纽内部,多种交通方式如公交、地铁、出租车、步行等实现了一体化衔接,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然而,在换乘组织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不透明与不及时乘客在换乘过程中常常因为信息不透明、不及时而无法准确掌握班次信息、路线图等重要信息,导致乘客换乘时间过长,影响了换乘效率。
(二)衔接不畅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如地铁与公交、出租车等交通方式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乘客在换乘时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三)设施老旧与不足部分客运枢纽的设施已经出现老旧、损坏等问题,而新的设施建设又无法跟上需求增长的速度,使得乘客在换乘时遇到诸多不便。
三、关键问题研究(一)信息管理与发布系统优化为解决信息不透明与不及时的问题,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与发布系统。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班次信息、路线图等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发布,同时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客流进行实时分析,为乘客提供更加精准的换乘信息。
(二)交通方式衔接优化针对衔接不畅的问题,需要加强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通过优化换乘流程、增设换乘标识等方式,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提高换乘效率。
(三)设施改造与升级针对设施老旧与不足的问题,需要对客运枢纽的设施进行改造与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和效率;同时根据需求增长的速度,适时增设新的设施,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四、对策建议(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与发布系统,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发布。
城市轨道交通形成网络条件下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布局问题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形成网络条件下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布局问题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形成网络之后,铁路枢纽内客运站的布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运输条件
客运站的布局应优先考虑交通运输条件,以满足市民的公共出行需求。
首先要考虑轨道交通线路的布局,确定各客运站的位置,然后再考虑与其他交通工具(如公交、出租车等)的衔接,优化交通系统的组织,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
二、地理条件
铁路枢纽内客运站的布局要遵循城市规划的原则,应考虑周边的地理条件。
例如,要考虑附近是否有商业区、居民区等重要场所,以便提高客流量。
同时,要考虑周边环境是否适合客运站的建设,如道路状况、用地情况等。
三、规划限制
客运站的布局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建筑工程的可行性,包括用地和建筑成本等因素。
因此,布局应根据规划和用地条件,在铁路枢纽内寻找合适的区域,确定最佳的客运站位置。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形成网络之后,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布局的问题需要考虑交通运输条件、地理条件和规划限制等多方面因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客运枢纽换乘设施配置布局研究
摘要: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作为城市对外交通的关键性结点,是实现各交通功能转换的场所。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布局设计内部换乘设施,使各交通方式有效衔接,从而改善整个城市内外交通系统功能、提高运营效率,解决出行换乘问题。
首先对枢纽的各交通方式换乘客流量进行预测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换乘设施的规模计算方法,并对换乘设施的平面、立面布局、换乘方式衔接、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研究内部换乘设施配置优化设计。
最后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例中,使理论研究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关键词: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衔接,设施布局
研究背景和思路
枢纽内部换乘设施配置布局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是客运枢纽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乘客出行的方便程度和综合运输效率。
枢纽内部换乘设施配置布局是指枢纽内部各种交通设施的合理规模和组织布局,它不仅包括枢纽内交通设施的空间安排与布置,也包括基于枢纽进行的周边道路配合设计的集合。
本文研究思路如下
图1.1 技术路线图
1.客流量预测
铁路客流量预测[1]是基础性、先导性的步骤,它是确定枢纽内部换乘设施规模、空间布局和交通设施衔接方式、服务水平、交通政策等的基础和依据。
考虑影响旅客换乘的各种因素,用四阶段法预测铁路枢纽客流到发总量,包括趋势客流、转移客流和诱增客流三部分;然后建立双层规划模型,计算各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从而分配得到枢纽内各交通方式的换乘量。
双层规划预测模型,是综合用户效用(旅客最有益)最优和系统成本(运营成本和社会成本)最优两方面进行预测,使用户利益和系统成本两个矛盾的群体之间达到平衡,取得最优解。
模型分上下两层,上层规划描述系统运营成本最小化;下层规划表示用户利益最优,分配的原则是每个出行者在多种运输方式中选择费用最低的换乘方式。
上层规划:
下层规划:
2.枢纽内部换乘设施配置及布局
3.1.换乘设施配置规模[2]
1)常规公交站规模
分首末站和中间站。
中间站规模:
首末站的规模取所有线路车位面积的60%:
因此,常规公交总面积如式所示:
其中,——公交站的设计通行能力(辆/h),根据英国《交通手册》,,为车辆长度,大约取25~30s;
2)长途客车站规模
包括发车站和停车场的规模。
是所有长途客车在高峰小时停车面积与时间的乘积,而停车场规模一般取发车站面积的8倍。
计算方法如式所示:
其中,——长途客车高峰小时客流;
——长途客车平均占地面积,可取150m;
——客车核定荷载人数;
——平均满载率;
——停车周转率;
——车位增设系数,一般取1.2。
3)轨道交通站规模
(1)轨道车站站台规模:取决于车站的长和宽:
其中,——轨道线路单向每小时最大断面预测客流量;——最短的发车间隔;
——每节轨道车辆长度;
——轨道交通平均载客数;
——站台长度余量,一般取1~2m;
——每列车高峰小时设计客流量;
——人流密度,通常取0.5m2/人;
——站台有效长度;
——站台安全带宽度,规范为0.45m;
——一小时内列车开行列数;
(2)轨道交通集散大厅规模
包括客流步行、进出站排队以及检票排队等待等面积:
其中:——超高峰系数,一般取1.2~1.4;
、——高峰时段每小时单向上、下车乘客流量;、——上、下车平均步行距离;
——每个乘客排队等待的平均面积;
——出站、进站、售票检票口的排队长度(人);——售票、进出站检票口个数
4)停车场规模
其中,——各交通方式高峰小时客流;
——车辆平均占地面积,;
——平均载客数;
——停车周转率;
——车位增设系数,一般取1.2。
3.2.布局目的和原则
枢纽换乘设施布局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换乘效率,方便人、车便捷转换,引导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
其布局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3]:
(1)诱导+疏导原则:疏解客运站的到达与过境交通,通过对交通设施线路和站点的设置,从一定程度上诱导客流,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改善城市交通结构。
(2)分级布设,效率最优化:采用立体空间分层布置,将不同的交通方式布置在不同层。
(3)换乘安全、畅通原则:合理布置客流集散点和进出站,优化换乘路径,采用分流法对多种交通方式进行组织,缩短换乘时间。
(4)信息明确:枢纽内外的导向信息应严格设计,必须清楚明了,使乘客行进方便、少走弯路、节约时间。
(5)以人为本,无障碍设计:考虑弱势群体的需求,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
3.3.各换乘方式布局方法[4]
1)轨道交通布局
轨道车辆多数布设于地下,轻轨则位于地面或地上二层。
通常采用的布局方式分为站台换乘布局、站厅换乘布局、结点换乘布局和通道换乘布局。
各换乘布局方式的特点如表3.1所示:
表3.1 轨道交通换乘布局方式的特点
2)常规公交的布局
主要包括场站布局和流线组织两个方面。
(1)流线组织
公交车的交通运行流线组织要求“到发分离、场站分离”,行驶流畅,运行线路不迂回,降低对其它机动车辆的干扰。
进站与出站时与主干道的衔接方式一般是右进右出,这样对城市主干道其他车辆的影响最小。
(2)场站布局
布局模式有三种:一是在站前广场或附近设置到发停车场,旅客到达后穿过广场即可,换乘步行距离较短;二是在站前广场衔接的主干道上设置公交停靠站,根据铁路到发客流量适当安排公交线路;三是综合换乘布局,既集中布置公交换乘枢纽站,又分散布置一些公交停靠站,是规模较大的综合客运枢纽普遍采用的布局方式。
3)出租车的布局
出租车的布局有以下几个要点:①上客点应尽量靠近进站口,下客区、候客区靠近出站口。
②流线设计:一种是落客后直接随车流排队候客,上客后离场,另一种是落客后到蓄车场排队,然后到车道边接客离场,可看作P+R模式,这样既可以节约用地,还可与城市道路很好地结合。
③停靠方式:与流线设计相配合,分合并式和分开式停靠。
4)社会车辆的布局
对于社会车辆的到发必须采用P+R动态管理模式,以充分发挥道路资源功能。
布局要点是停车场(库)的设计。
停车场位置建议设在枢纽本体附近,与出租车停车场并列排放在站房的周围。
设置集中式立体停车库,根据需求,亦可加设远端停车场,满足一部分长时间停车的需要。
8)枢纽内自行车的布局
枢纽内应考虑设置一定规模的自行车停车场或存车处,形成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停车换乘”模式。
自行车存车处应保证就近候车,妥善管理,同时避免收费过高,收费过高会令人望而却步,造成随意乱放。
9)枢纽内行人的布局
枢纽内的行人组织,应有完善的无障碍设施、诱导系统和简单明确的通行空间。
最好提供独立的人行步道,以连接车站和周边街道、住宅区和商店等,通过楼梯、自动扶梯等垂直交通空间对人流进行引导,与机动车流动线分离,保证行人安全。
建立全面的立体交叉步行系统,创造方便、安全、连续、舒适的步行环境。
3.实例研究
以N市为例,用上述研究的布局方法,从枢纽客流预测、设施规模计算和组织流线设计几方面对火车站综合枢纽进行布局设计:
(1)客流量预测
根据四阶段法,预测火车站枢纽各交通方式换乘客流量如表3.2:
表3.2 各交通方式换乘客流量
(2)内部设施规模计算
1)常规公交站规模
g/c=0.5,=30s,n=20,,
则
2)长途客车站规模
平均满载率=90.31%,长途客车高峰小时客流=1800人/h
3)轨道交通站规模
4)停车场规模
根据预测,出租车、自行车,私家车的高峰小时客流分别为:1820人/h,180人/h,1750人/h。
停车场规模为:
(3)布局优化设计方案
按照换乘设施布局原则和方法,对各交通方式提出优化改善策略,同时对周边路网进行交通组织协调考虑。
具体改善方案如图所示:
图4.2各交通方式交通组织图
4.结论
(1)对客运枢纽内部换乘客流量在各交通方式间的分配进行了预测。
(2)以交通量预测为基础,对枢纽换乘设施的配置布局进行了研究。
提出枢纽内部各交通方式换乘设施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总结换乘设施配置布局的基本原则,并研究各交通方式的布置模式及交通组织和衔接方法。
(3)以N市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为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中,证明了研究理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1]葛亮,王炜,邓卫.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规划师,2004,(10):53~55
[2]吕慎,庄焰.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模研究.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22(2):181~183
[3]王有为.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布局研究.见: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2005年论文集,2005.424~428
[4]蒋玲钰.综合客运枢纽设施布局优化:[硕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