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_陈晓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21期(7月)
摘要:区域差异与中国经济发展之路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战略的改变旨在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区域差异,平衡中国经济发展。

将来,中国将继续贯彻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运用资本流动、加强区域经济和制度引导的手段进一步缩小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区域经济共同稳步向前发展。

关键词:区域差异;中国经济;资本流动;区域成长
一、引言
区域差异普遍存在,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经济实力的差异无可避免,例如中国东西部发展差异和美国东北部与西南部的不同经济水平。

区域差异对于国家或地区有深刻的影响。

瑞典经济学家冈纳曾说,“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的限制与障碍的复合体”。

区域差异严重化将导致产业结构断层、收入分配不公等局面,严重影响与制约经济的发展。

相较于发达国家,区域差异对于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

对于仍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来说,区域差异是目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2000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来看,中国希望借由“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积极解决东西部经济的区域差异。

中国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密不可分。

二、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是人类在进行生产生活时首先接触并且影响最为广泛的因素
自然资源影响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撇开社会生产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

农业时代,中国长江流域的住民
从事农业耕作方面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沿海地区的矿产资源则是一些内陆地区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导致区域差异最原始的原因
农业时代,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多为繁荣发达的地区,而土地贫瘠、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则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而在工业化时代,因为运输方式的改进,虽然这一优势有淡化趋势,但仍旧对地区的经济状态有着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水运等一系列新型运输方式的出现使得沿海地区的贸易状况日益改善,经济状态也随之好转。

(三)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也存在差异
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很好的解释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由于区域间生产要素、技术和偏好的不同,促成了贸易的可能。

生产要素丰裕的地区比生产要素贫瘠的地区有更好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在不同区域有所不同。

(四)体制差异对经济影响明显体制的差异是国家所特有的,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不同。

就中国而言,体制的差异对经济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前,中国着力改善旧中国遗留下的内陆经济发展相较沿海落后的局面。

“一五”计划在沿海地区重点进行以改建、扩建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在内地重点进行以武钢为中心的华中工业基地和以包钢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基地建设。

除却被“大跃进”扰乱的“二五”计划,“三五”和“四五”计划也是以巩固与发展内陆经济为重点之一。

这些计划的实施很好地带动了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政治体制。

一方面,投资体制发生改变,中央投资决策权分散,沿海地区自主权增大,投
资能力增强,投资规模以较快速度扩大。

投资决策大的地区对于投资项目与产业方向的把握有较多选择,得以大规模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沿海地区与内陆本身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在投资方面进一步拉开差距。

另一方面,国家制定对外开放政策,包括发展进出口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及外汇、税收、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

例如,中国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后,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政策环境的差异使各地区在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规模等方面相差巨大,进一步影响着各区域经济增长能力、规模、速度和产业化结构,使得各区域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相差悬殊。

三、区域差异对于中国经济运作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前,政府将经济建设和产业布局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高度中央集权,为改变沿海繁荣、内陆落后的极端不平衡现象,政府决定“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均衡发展”,将中国引向均衡经济发展。

政府在中西部重点投资资金、技术、人才和建设项目,将经济建设和产业布局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这一时期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1953年到1978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数据,重工业得到的投资额为
47.7%,占总投资额近一半。

政府在中西部
相对落后地区投资重工业,拉动经济增长。

“大跃进”着力于以工农并举的全面增长赶超策略,寻求适合的经济发展道路。

1958年的北戴河会议不仅号召生产1070
万吨钢,也提出建立人民公社的想法。

虽然最后并未真正促进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同时增长,会议的出发点仍是全面经
中国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

陈晓倩
经济观察
24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济增长,寻求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政府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为缩小区域差异、改善生产力布局的不均衡,“六五”计划重视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和带动作用,提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东部沿海地区从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进一步给予优惠。

“七五”计划采取“向东倾斜,梯度推进”,沿海开放地区着重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成为对外贸易的基地。

在政府的支持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但也导致东西部经济和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区域经济严重失衡。

为此,“八五”计划中,国家调整战略并提出“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努力改善地区结构和生产力布局”。

在“九五”计划中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

依赖于之后计划的实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缓解。

(三)改革开放后,为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实施了许多重大建设项目
1992年开始建设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

就航运效益而言,万吨级船队可从重庆直达汉口和上海,长江航道运输成本比工程建造前降低35%-37%,使得长江干流及几大支流的航运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长江干流及支流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

2000年中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以新疆塔里木气田为主气源,以中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目标消费市场,以干线管道、重要支线和储气库为主体,连接沿线用户,形成横贯西东的天然气供气系统。

建设这样调整与优化能源结构的工程,政府将大量资金与人力投入西部地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进一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其他重大工程如京九铁路、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的开展,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和开发区域资源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也建立了若干经济区,如环渤海
经济区、东北亚经济区等作为重点开发区
域,通过这些经济区的联合开发改善经济
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状态。

四、区域差异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
的影响
改革开放前后的一系列政策使中国
经济飞速发展,但东西部之间的发展不均
衡导致区域间存在较大地区产业发展差
异和居民收入差距。

未来中国应继续贯彻
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着重发展中部、东
北和西部地区,使各区域平衡发展。

第一,未来国内资本流动性将大大增
强,生产要素突破区域划分局限,在区域
间自由流动,形成生产要素与资源的重新
优化配置,引导产业梯度转移。

政府要抓
住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例如自然资源、
生产要素禀赋、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利
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发挥各地区
优势,弥补区域发展条件的不足。

继续投
资大量科研经费于东部较发达地区,发挥
先进技术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保证
经济增长。

对于中西部地区,通过政府转
移支付、税收补贴等措施鼓励地方加强公
共服务建设,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和
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二,国际资本的流入也是平衡区域
经济的助推力。

通过对外资制定的区域政
策,使外来资本较多地投往内地,平衡东
部和中西部间资本配置,促使贸易同增
长。

国有大型企业将成为国内外私人投资
的渠道,私人投资的流动性提高,各区域
的不同优秀产业将在国际层面上吸引大
量私人投资者,带动更多贸易往来。

国内
和国际间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也将降低
运输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使国内和国外
区域间的贸易往来成本更低,利润更高,
有利于区域间经济的平衡发展。

第三,政府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带的
建立和增长,多建立如成渝城乡统筹改革
试验区等经济发展区域,确定中西部与东
北部的发展重点区域。

坚持西部大开发的
走向,培养如重庆、成都等对于全国经济
有积极影响的经济区,通过大量且集中的
资源供给和政策扶持尽快形成新的经济
增长中心区域,连接次级发展区域,带动
周边城市或乡镇的经济发展,形成梯级发
展,产生辐射效应。

第四,中国次区域经济也将加强开
放,国际间合作的加强将进一步加强次区
域经济的合作。

目前这样的次区域经济区
有很多,如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区,包括中
国华东、华北和东北及日本、韩国、朝鲜、
俄罗斯、蒙古。

在次区域经济区中,不同国
家的区域间技术、人力等资源得以流动,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双赢
的效果。

第五,作为国家调控手段,法律与制
度的约束与引导对区域差异的消除、平衡
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各地区应完善
区域法律法规,细化政府中心指导思想,
辅助落实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的法规,建立
发展资金保障系统,细化制度,保证在东
部、中西部和东北部的经济平衡发展效
果。

参考文献:
1.韦伟.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异
与区域协调[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2.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
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2(5).
3.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4.冉光和,李敬,熊德平,温涛.中国金
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

基于东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和分析
[J].中国软科学,2006(2).
5.赵伟.区域开放:中国的独特模式及
其未来发展趋向[J].浙江学刊,2001-02-
04.
6.于今.中国区域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EB/OL].人民网,2009(2).
7.王晓红.未来20年中国区域发展将
呈现六大新格局[N].中国经济时报,2006-
07-06.
8.靖学青.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经济
宏观、布局及评价[J].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4(1).
9.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年鉴[R].中
国统计出版社,1999.
10.国务院办公厅.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01-
06.
11.三峡工程背景资料[EB/OL].新华
网,2009-07-20.
12.樊纲.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十论
[R].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
研究所,2000(7).
13.Genying Long.China’s Changing
Regional Disparities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Economic Geography,1999(1).
14.Tianlun Jian,J.D.Sachs& A.M.
Warner.T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6.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25
中国集体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