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嬗变与创新——一种基于过程教育哲学的后现代视角
应届2022毕业季教育社会学论文题目
应届2022毕业季教育社会学论文题目教育社会学论文题目精选1、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社会工作介入可行性分析2、教育领域性别比例逆转带来的社会挑战3、韩国如何进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4、青少年泛道德化批判现象论析及对道德教育的反思5、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创新6、加速开拓统计学的应用价值--中国统计教育回顾与展望7、面向外来工子女的社区公益教育开展模式研究8、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教育问题研究9、从人才需求看统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0、社会资本代际传递对少数民族生教育获得的影响--以X大学为例11、教育流动与底层再生产--一种大学生“农民工化”现象的研究12、代际教育流动及其不平等实证研究13、取业化取向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探索14、桂越边境跨国婚姻家庭子女的民族认同教育研究15、学校应开展新型毒品预防教育16、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17、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困境与反思--基于江苏省七所高校的实证研究18、我国性教育的历史与现实考察19、青少年的话语模式研究及其道德教育意义20、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爱国统一战线教育21、跨界民族的家庭文化心理演变过程及教育影响--以一个朝鲜族家庭为例22、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反思23、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模式研究24、实践视域下青少年校外活动的教育特质25、职业能力分析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26、民族国家建设场域中的女子教育变革--以晚清女子学堂为中心27、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暴力初探28、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兴起与发展29、助人者个人特质对社会工作咨询的影响--基于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家庭教育咨询案例分析30、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海南省为例31、论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职业化取向32、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33、社会工作教育推动社会组织专业化的实践研究34、未成年罪犯再社会化教育的内涵及存在问题35、日本青年的道德教育研究36、彝族婚姻习俗的教育人类学分析37、跨境“双非儿童”的特殊教育与康复38、论中职礼仪课程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39、创新驱动强化统计职业教育核心素质和能力--以成都工业学院统计实务专业为例40、家庭背景中母亲对子代教育获得和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42、影视文本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积极作用探究43、流动儿童教育与社会排斥--基于森的能力取向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44、以循证实践理念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45、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婚姻家庭咨询师人力资源的开发设计46、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模式的困境与提升路径47、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48、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工作分析49、浅析性别教育的影响因素50、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教育谈51、新浪微博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功能研究52、关于青少年早恋问题的教育53、社会变迁中的兄弟姐妹教育获得54、休闲文明视域下的公民休闲教育研究55、青少年偏差行为家庭教育因素与社工介入56、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工作分析及介入57、涂尔干与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之比较研究58、教育公平视角下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析59、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60、我国社会工作在社区管理教育罪犯中的应用61、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困境探析--以广东省内高职院校为例62、公益基金和社会捐赠参与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63、基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教育探析64、民族村案文化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因素考量--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例65、古代中西方女性在家庭教育中角色与地位探究66、国外儿童性虐待解决之道--基于预防、教育、治疗三维系统视角67、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社会心态培育68、社会不公信息对青少年政治伦理的影响及教育对策探析69、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教育对策70、受教育程度对突破职业性别要求的影响分析71、社会工作教育中的专业品牌特色研究72、社会资本对教育机会和成就的影响研究73、基于学生主体视角的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来自十所高校的问卷调查74、浅谈统计继续教育工作的网络化75、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教育支持服务标准研究76、女性学教育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77、家庭版幼儿性别平等教育问卷编制及调查78、论休闲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流失、风险与重构79、我国青少年工读教育制度的滥觞与嬗变80、预防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环境优化研究81、基于继续教育式的社会服务教学改革82、大数据时代统计教育变革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83、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与网络素养教育84、社会工作核心能力培养和专业教育研究85、涂尔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86、政府教育、医疗支出及收入差距对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分析87、论社会关系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兼评社会资本的消极作用88、大数据时代的统计教育89、我国统计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思考90、信息素养教育对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的影响91、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广州市为例92、基于社区教育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研究93、高校新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及其实践途径研究94、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状、归因及教育对策探析95、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礼仪教育改革探析96、高等教育获得与代际流动:机制、变迁及现实97、通识教育理念下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以F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98、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野下公共关系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99、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本土化改革初探100、司法社会工作介入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研究--基于我国澳门特区的实践与经验101、大数据背景下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创业教育模式探究102、青少年生态文明观养成教育103、社工介入老人生命教育的路径及角色分析--以G老人院为例104、批判教育学理论视角下的社工人才教育105、社会工作视角下民办特教机构教育问题探究106、基于礼仪课程改革的视角浅析工科类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107、浅析我国未成年人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以经济发达城区调研为基准108、网络远程教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分析109、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教育的改革措施110、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社会工作视角111、论我国教育现代性的性别危机112、社会性别理论在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微113、心理干预联合性健康教育对青少年青春期性健康的影响研究114、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在特殊教育实践中的介入115、社会工作方法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116、高校社工教育与社工毕业生职业问题分析--基于结构社会工作的视角117、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118、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创新的启示119、教育网络化背景下的大学个性化教育的路径分析--基于G大学社会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120、我国随迁和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121、社会工作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分析122、日本青少年传统道德礼仪教育探究123、认知学徒制对社工实习教育的启示探究124、人生哲学视野下的青春期教育125、在各级教育中培养尊重残疾人权利的态度126、全球化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影响分析127、社会性别视角透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128、韩国社会工作教育中的文化能力问题129、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改革趋向及路径研究130、大学生性爱观及学校性教育模式的探讨131、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调查与思考132、刍议社会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133、农民工对教育价值的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134、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观念与家庭教育期望136、以学校教育为视角的青少年罪错行为矫治137、高校统计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案138、家庭礼仪教育的现实误区和改善路径探析140、社会心态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41、社会工作教育中的通识教育142、论电视广告对儿童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143、高职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探索--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144、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现状与教育途径探索145、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常州市为例146、流浪儿童协同教育的缺失与重构147、后现代知识观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148、从大学生性教育看辅导员专业化问题149、素质教育下物流专业统计学课程改革路径150、传统文化与未成年犯教育151、留守儿童社会化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152、论实务导向型社会工作教育模式的构建153、论提高学前儿童隔代教育质量的途径154、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实践研究155、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主观效果评估156、当前大学生恋爱现状问题分析及高校婚恋教育对策157、高等教育中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关系158、武汉市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159、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中的问题及其应对160、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参与式研究161、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原因及教育对策浅析162、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困境及应对策略163、台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之反思与借鉴--以台湾东华大学为例164、论虚拟社会去道德化危机及其教育救赎165、谈职业女性闲暇教育中的生命自省意识的培养166、中美青少年公民素质教育借鉴比较167、教育分层现象的民族心理学考察168、社会建设视野下的社会工作职业教育169、论人的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1、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论行政主体3、行政组织法在行政法中的地位4、关于行政行为概念的探讨5、论行政行为的效力6、论行政立法7、关于行政立法程序的思考8、析行政许可标准和范围9、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改革10、行政处罚问题研究11、论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12、行政强制措施研究13、论行政强制执行14、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关系之探讨15、论行政程序原则和制度16、关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思考17、完善行政复议程序的设想18、论行政诉讼的功能19、关于行政诉讼范围的思考20、试析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21、行政判决之研究22、浅析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23、国家赔偿构成要件之研究24、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25、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26、论行政立法体制27、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功能28、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29、行政处罚程序研究30、论行政强制31、行政赔偿制度研究32、行政指导研究33、论行政许可34、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35、行政越权与滥用权力研究36、论中国司法审查制度37、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38、行政侵权责任探讨39、论显失公正行为40、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41、行政诉讼的撤销判决与变更判决42、行政判决、裁定的执行43、论行政法治原则44、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45、论行政立法以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地位46、论行政行为的条件与后果47、行政合同研究48、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49、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50、行政执法研究51、行政法上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52、论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53、中国加入WTO与行政法制改革54、论行政复议的范围与复议程序55、“双学位”的合法性探析56、媒体对食品安全监督作用的法律规范57、欧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及启示58、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路径59、行政罚款关乎执法公平正义60、试论公务员奖励规范的立法与完善61、兽药饲料监督执法文书制作问题的浅析62、浅析淘宝网络刷单中的“水军”现象63、行政决策的实质性正当程序之规制64、“报假警”行为的定性及其规制65、医疗纠纷行政调解:意义、问题及完善66、检察权的职能拓展与行政立法审查制度的完善67、建设食品药品监管法治政府部门的思考68、浅谈《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对招标工作的影响69、新闻评论监督司法的权利与限度70、论悔捐行为的无责理由、责任要件与风险防范71、论网规的软法属性72、我国大学规章制定权的法律规制研究73、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74、医事仲裁制度调查分析75、论开放社会中行政参与的合理界限76、论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77、刍议权力清单制度建设78、医患关系法律性质分析及纠纷应对策略研究79、个人低碳消费行政法义务确立的正当性检视80、论骨髓捐献者撤销权的行使边界81、中国网络安全形势及对策研究82、弱势群体公法保护视野下的社会帮扶问题83、中国宗法财产制度的道德性84、泔水饲喂畜禽违法现象的行政处罚难点85、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86、论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
以知识沟通教育与哲学——英国规范教育哲学的嬗变与超越
5 一
基
础
教
育
现他 心 中的“ 伟 大复兴 ” , 不 过 他最 后 只完 成 这个 宏 伟计 划 的 的 两 个 部 分 , 即《 学术 的进展 》 和《 新 工 具》 。在《 新 工具 》 中他 断 然 宣 称 , 人 所 能 了解 和 懂 得 的 自然知 识仅 仅 是 “ 观察” 的结 果 而 已 , “ 在 此 以
经 院哲 学 , 反对 古 代 的权 威 , 认 为我 们头 脑 中因袭 的 偏 见 以及没有 正确 的求 知方 法是 中世纪 以来 人类 没 有 取得 重大进 步 的根 源所 在 。 因此 , 改 变 求 知 和 思 考 的方 法乃是第 一 位 的 , 利 用 这 种新 方 法 在 新 兴 的
觅得一 席 之地 。不 过 , 相 对 于 具 有 漫长 历 史 的教 育 与哲学 的关 系来 说 , “ 教 育哲 学 ” 成 为一 门真 正 的学
一
、
知识观 : 沟通教育与哲学 的传统
弗 朗西 斯 ・培 根 ( F r a n c i s B a c o n ,1 9 0 9 -1 9 9 2 )
自然 科学 基础 上定 然 可 以重建 人 类 知识 的 大厦 , 实
国来 说 , 正是从 经 验 哲 学 观 照 下 的教 育 与 哲 学 关 系 到“ 规 范教 育 哲学 ” 的演 进 , 为 日后 的 分析 教 育 哲 学
的繁 荣奠 定 了基 础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9—1 5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 2 0 1 1 年度教育 部人 文社 会科学研究 青年基 金项 目“ 国际主流教 育科学 之哲学反 思—— 兼论 中国特色 教育
学独立 自主性” ( 批 准号 : 1 1 Y J C 8 8 0 0 0 5 ) 的成果 之一。 作者简介 : 王慧敏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0 1 1 级博 士研究 生。E—m a i l : w h m 3 4 6 @1 6 3 . e o m
后现代课程观-文档资料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平衡
不平衡
平衡
对皮亚杰而言,对现实的这样一种再构和转化是所有教育、智力成长和个 人发展的目的。这一再构类似杜威的教育概念,即教育是经验的不断再构, 是一种不具有外在于自身的目的的过程。
15
普利高津与混沌的秩序
A.强制的秩序是无序(disorder); B.伟大的无序是秩序, 二者实为一体。
普利高津的热力学系统论: “既不交换能量也不交换物质”-----前现代 “只交换能量但不交换物质”----现代 “既交换能量也交换物质”---后现代
孤立的系统没有交换,最多只是循环; 封闭系统可传递和转移; 开放系统可以转变(transfer)
12
皮亚杰与生命系统
在生命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不是以相互孤立而是以相互联 系及系统整体的关系的角于牛顿主义物理学。
真 理。 二、将每一困难之处“分成尽可能多的部分”以寻找更容易
的解决办法。 三、“以有序的风格思维”,像几何学家一样沿着“推理的
长带”逐步推进,从“最简单和最易于理解的”出发过渡 到更为复杂的原理。 四、复习前面所有的内容以“确信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7
目的外在于过程;理论与事实、想象与实际之间不存在动 态的关系;无论什么真正的、事实的或是真实的事物都是 被发现的而不是创造出来的。
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2、要提供什么教育经验以便达到这些目标? 3、如何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
教育目标,应该提高批判性技能—-从而赢得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课程目标,即当代社会的实用的和专业的工作需要出发界定。
11
后现代范式:一种开放的观点
----斯宾塞:《教育:智力、道德与体力》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通识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通识教育理念【摘要】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通识教育理念源于古代儒、道、佛三家学说,强调全面发展个体的道德、智慧、身心等方面。
通识教育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统摄性和普遍性。
儒家注重道德修养、社会责任;道家注重心性修炼、自然融合;佛家注重慈悲、解脱生死。
通识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强调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前,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通识教育理念为当代教育提供了启示,倡导全面发展、跨学科学习,引领教育走向多元化和综合性。
展望未来,应继承传统智慧,结合现代教育需求,推动通识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通识教育,儒家,道家,佛家,融合,现代意义,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起源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和师徒制为主。
在这种教育体系中,传统的经典文化和道德观念被传承和弘扬。
孔子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后世。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除了儒家思想,道家和佛家的教育理念也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道家注重个体修炼,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我完善;佛家强调慈悲与舍得,倡导菩萨心态和般若智慧。
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先秦时期,受到不同思想流派的影响和交融,形成了多元丰富的教育体系。
这种传统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教育制度,也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通识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识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识教育被视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识教育被认为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一、本文概述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其重要性和价值在今日的教育界愈发受到重视。
然而,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在外在表现上的多样性,人们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这种理解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反映在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中。
因此,本文旨在辨析通识教育的相关概念,以期对通识教育的本质和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为未来的通识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将首先梳理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然后分析当前对通识教育概念理解的多样性,接着探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等概念的异同,最后提出对通识教育的重新定义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教育阶段。
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教育则是对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视野。
通识课程往往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专业教育则更加注重对学生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入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往往更加专业和具体,强调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实践应用。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博”与“专”的关系。
通识教育注重“博”,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文化底蕴;专业教育注重“专”,培养学生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能力。
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例如,一些高校在通识课程中加入了专业元素,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对专业领域有所了解和兴趣;在专业教育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作者:曹望华来源:《科教导刊》2021年第12期摘要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具有天然的耦合性。
“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通识课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遵循“理念—思路—方法—手段”的课程思政四维度设计,展开“微观—中观—宏观—动态”的课程思政四方面融入。
在课程教学中,借助思政教学案例融入,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贯穿于理论与实践、线上线下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程思政参与度、满意度,提高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对高校通识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 课程思政通识课程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1.12.044Abstract There is a natural coupling between the general course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a of the curriculum. The general courses of philosophical wisdom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focuses on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trinity of "knowledge,ability and quality", follows the four dimensional design of "idea, thought, method and means", and integrates the four aspects of "micro meso macro dynamic" into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with the help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ases, fully tap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ourse, and run throug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process.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gener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words philosophical wisdom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general courses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具有天然的耦合性。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挑战
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和变化,难 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解决方案
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翻转 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提高 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课程设置不合理
挑战
部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设置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 和应用性,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 中。
03 社会责任感
通过通识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世界,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和进步。
03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的内容
人文学科
01
02
03
语言与文学
包括语言学、文学理论、 世界文学等课程,培养学 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历史与文化
涵盖历史学、文化研究、 跨文化交流等课程,帮助 学生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 和多样性。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通 过实际操作深化理论知识 的理解。
个性化发展
提供更多选修课程,满足 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发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
加强跨学科合作
建立跨学科教学团队 跨学科项目合作
鼓励不同领域的教师合作, 共同开发通识教育课程。
组织学生参与跨学科的科 研项目或实践活动,培养 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方 式。
哲学与宗教
涉及哲学、宗教学等课程,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 价值观和世界观。
社会科学
政治与法律
包括政治学、法学、国际 关系等课程,培养学生分 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法律问 题的能力。
经济学与管理
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市 场营销等课程,帮助学生 掌握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 和管理技能。
社会学与心理学
艾伦·布鲁姆的通识教育观探析
艾伦·布鲁姆的通识教育观探析艾伦·布鲁姆是美国教育界闻名的通识教育专家,其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深受学界和教育界的认可。
本文将探析他的通识教育观,并对其中的几个重要思想进行解读。
一、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艾伦·布鲁姆认为,通识教育应该是一种人文教育。
他强调,通识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思考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存在的现实和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通过广泛的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种全面的,包括艺术、哲学、历史等在内的人文学科的基础,以此来深度理解自身、社会和世界的关系。
二、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育通识教育应该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艾伦·布鲁姆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贯穿于整个学生生涯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其在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面对各种问题时能够提出怎样的问题,怎样去分析问题,怎样获得信息并判断其可靠性,并最终得出结论。
艾伦·布鲁姆还提出了一种“思维模式”——高阶思维模式,即通过对多门学科内容的整合和分析,来培养学生更加深刻、创新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思辨能力。
三、通识教育应该强调“学习的过程”艾伦·布鲁姆认为,通识教育应该把“学习的过程”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
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体验中的学习从而成就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弥补知识的不足、提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
艾伦·布鲁姆提出了“交互式学习”观念,即让学生在知识传递,自主探究,批判性思考等过程中主动参与,共同完成学习过程。
四、通识教育应重视序列化的学院序列化的学院通过一个明确而有条不紊的课程框架来支撑学生的通识教育。
艾伦·布鲁姆认为,这种“序列化的学院”应该是通识教育的基础。
这类学院的课程设置应该满足学科的广泛性和深度性,力求进入其他学科门槛的难度,在知识的传递、自主探究和批判性思考等方面有意义和协调地安排。
高校通识教育新课程研究与教学方法创新
高校通识教育新课程研究与教学方法创新作者:雷振嘉来源:《公关世界》2024年第02期摘要:通识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成为近几年的教育焦点。
本文以G校优秀通识课程为例,具体分析其通识教育改革方案与教学策略,从而深入探究高校通识教育新课程研究与教学方法创新。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引言现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化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对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明确其核心概念和目标,确立通识教育的定位和课程体系。
其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和教育理念的优秀通识教育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同时,加强通识课程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确保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需要建立起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有序衔接的培养体系。
在课程设计方面,要注重内容的广泛涵盖和深度拓展,突出跨学科、多元文化的视角,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通识教育课程,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以上优化路径的实施,可以促进现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现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化路径通识教育在高校中扮演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角色,通识课的新课程研究与教学方法创新成为学校和教师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教育的发展。
因此,通识教育需要不断探索新课程和教学方法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建立机制,加强管理、监督与评估高校应建立起通识教育管理机制体制,具体负责全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组织实施、质量监督与评估,完善通识课的开课审批和评价标准,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监督和对学生学业的考核,定期评估通识课,对其进行遴选与退出管理,保障通识课教育教学质量[1]。
新课改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与反思——基于后现代主义哲学视角
、
新 课 改 下 师 生 关 系 的 内涵 及 其 哲 学 依 据
《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纲 要 ( 行 )解 读 》 中 已 经 明 确 基 试 指 出 : “ 生 关 系 是 一 种 平 等 、理 解 、双 向 的 人 与 人 的 师
应 的 教 育 关 系 所 决 定 的 。其 核 心 是 占 主 导 地 位 的 教 育 思
成 为一 位 顾 问 ,一 位交 换 意见 的参 与 者 ,一 位帮 助发 现
矛 盾 论 点 而 不 是 拿 出 现 成 真 理 的 人 。 他 必 须 集 中 更 多 时 间 和 精 力 去 从 事 那 些 有 效 果 的 更 有 创 造 性 的 活 动 ;互 相
学 生是 教学 活动 的积 极参 与 者 ;教师 和 学生 是学 习的共
生个 人权 利 ,特别 是 侵犯 学生 人 身 以及接 受 教育 方 面权
利 的 违 法 现 象 比较 普 遍 。 师 生 伦 理 道 德 、情 感 关 系 受 到
严峻挑 战。 1校 园 安 全 和 道 德 问 题 突 出 。这 里 所 谓 的 “ 德 ” 不 . 道
在 社会 多元 化 和多 种价 值观 冲 击 的今 天 ,应该 建立 起 怎
样 的师生关 系?
2教 育 教 学 中 忽 视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学 生 个 性 及 特 长 . 发 展 。 教 育 的 g的 在 于 培 养 和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体 性 ,挖 掘 l 潜 能 、发 展 个 性 ,提 高 学 生 的 整 体 素 质 。 而 目 前 一 些 学
新型 师生 关 系的涵 义 及其 理论 依据 、建构 与 反思 亟待 提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一、概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推进,大学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大学本科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正在经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传统教育理念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技能的培养,而现代教育理念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这种转型是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响应,也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化。
同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推进中。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为此,各高校纷纷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的改革尝试。
这些改革实践对于提升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仍面临许多挑战。
如何更好地平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如何更有效地推动教育公平?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国际化水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既是对当前教育实践的总结与反思,也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与规划。
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那时中国刚刚开始近代化进程,高等教育也逐步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开始与国际接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国际化和多元化。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引言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各大学的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综述通识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博雅教育。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课程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过于笼统,缺乏深度和实用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如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科交叉,提高课程实用性等。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此外,本文还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了高校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结果与讨论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我们发现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内容仍过于笼统,缺乏深度和实用性。
然而,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某些高校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科交叉,提高课程实用性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发现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更加注重学科交叉、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通识教育课程可能会更加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结论本文通过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也值得我们和探讨。
未来的通识教育课程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综合性和实用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通识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以期为通识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还需要在实践环节上进行加强。可以开展一 些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能力。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些实习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和实践平台。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 才培养路径探索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背景下,需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实 践经验,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需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 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同时,还需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
培养路径探索
目录
01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 教育的关系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
03 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路 径探索
02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 教育的融合发展
04 参考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 变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如何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 育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如实验室研究、 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新闻知识》2020年总目录
新闻知识2020/12《新闻知识》2020年总目录本刊特稿隐形操纵与数据污染:社交媒体中的机器人水军杨慧芸/ 01-03论“新闻本位”观念的实质、内容与实现三五线城市内容市场机遇解读与用户洞察——以百度百家号的调研分析结论为例广东形象建构中的媒介报道框架及舆论引导策略—基于6家市场媒体对新冠肺炎的报道分析传媒与隐私:一对难以调和的冲突?—基于5部新闻类电影的观察与思考区域新闻史研究的新范式—兼及《山东解放区新闻史( 1937-1949)》的思考当代泛新闻的兴盛及其影响本土关怀与异域借鉴:新闻传播研究取径与理论创新—历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作品述评(一)“议程设置”理论三层转移机制探析编译《新莱茵报》政治和学术意义及第14号报纸说明本土关怀与异域借鉴:新闻传播研究取径与理论创新—-历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作品述评(二)概念反思与方法重估—“认识论转向”视阈下的受众民族志研究范式转型杨保军/ 02-03喻国明学术工作室/ 03-03王雪晔/ 04-03蔡斐罗辑/ 05-03罗锋王艺添/ 06-03付开镜/ 07-03柯泽/ 08-03韩青玉/ 09-03陈力丹/ 10-03柯泽/ 11-03李鹏赵桐羽/ 12-03新闻与传播研究澳大利亚华文新媒体内容特点与问题分析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四力”实践—基于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的考察(2014-2019 )狄蕊红/ 01-11 刘义昆郭晴晴/ 01-17• 89•#2020/ 12 新闻知识互动仪式链视阈下“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探析塑造主人翁:《人民画报》中的工人阶级形象研究国内“数字鸿沟”新态势及成因分析—基于CNNIC报告新媒体语境下舆论噪音本体研究—基于揣测理论的分析“三农”题材纪录片的问题意识与影像策略探析基于受众认知心理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策略—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例媒体融合路径的多重面向与转型困境“学习强国”A PP用户行为分析与传播效果提升策略——基于移动互联网数据社交网站网络隐私安全问题——基于十家社交网站隐私条例和用户协议分析史量才市民社会理念的形成与初步实践省级广电媒体国际传播情境分析与策略选择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市外宣资料的调査与研究 网络语言再定义:一套三系统协作的视觉符号体系结构、再现与交互:新媒体对社区公共领域的重构延安时期文艺建设与“人民性”引爆点传播理论视角下的网红村构建路径研究城市宣传片的叙事传播策略探索—以西安为例框架理论视角下韩国媒体涉华重大事件报道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报道为例寻找记者和读者—新加坡《联合早报》全媒体转型的启示做多粘性用户的叙事创新:西方媒体建设性新闻的实践与发展意识形态形象化传播的阐释路径从融媒体到智媒体:一种技术驱动下的传媒经济发展路径算法新闻推荐的社会责任反思信息经济视角下主流媒体内容产品竞争力提升策略舆情事件中的“灰犀牛”及其风险管理短视频时代地方主流媒体城市形象传播的在地化策略—西部网“五味什字”系列作品解析治理语境下网络流言的生成扩散逻辑分析网络新闻的地理接近性探究当代中国价值观跨文化传播的路径:道理、情感与人格大数据时代美国政治宣传的特点及其启示从人际信任到制度性信任:现代信任研究的转向—1•基于新闻传播学科视角的分析陈兴曹培鑫瞿旭晟付东晗谌涛张娜袁森董洪杰李文嘉刘丽华陆丹罗奕杨妮师晟肖楠位云玲李惊雷赵爽英虞玲玲张晓王飞黄文虎/ 01-23薛毅帆/ 02-11段佳乐/ 02—21陈中雨/ 02-27王平/ 03-10梁莹/03—15胡杰/ 03-20陈挚/04-08谢徽音/ 04-13陆高峰/ 05-12周惠/ 05-18苗雨/ 05—23周敏莉/ 06-09吴雅文/ 06-15段怡然/ 06-21唐嘉蔚/ 07-10杨 P日 / 07-16谢雯雯/ 07-22王海青/ 08-11王卓/08—16李敏/ 09-13陈红梅/ 09-19冯广圣/ 09—23夏青/ 10-33王仁秋/ 10-38任皎瑜/ 10-42郭学文/ 11_13郝延博/ 11 -19费爱华/ 12-10刘亚琼/ 12-16曾娅洁/ 12-24• 90 •新闻知识2020/ 12 ||探索与争鸣基于场域理论的西方涉藏舆情应对策略中国茶文化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演进分析主流媒体文本中的职场女性形象建构——以人民日报(2004-2018)相关文章为样本伊朗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校园食品安全类网络舆情的基层政府应对与反思—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为例作为史料的数字媒介:基于S市城市历史生产的个案考察建构、重释与消费:当代青年网络社交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流变 性别视角下讲好基层女警故事的策略分析—以中国警察网“女警频道”为例论网络消费主义对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融”人网格化治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行机制互联网时代西北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的调查研究重建小公园亭:数字移动媒体与地点记忆的延续跨媒介叙事视域下网络游戏IP的运营模式研究—以《阴阳师》为例跨文化视域下李子柒短视频海外传播策略探析网络流言传播视角下网络舆情治理的路径分析弱势群体媒介报道中景观与现实的冲突—以《贵州都市报》关于“背篼”的报道为例融合背景下广电媒体创新传播应坚持大局意识基于城市形象建构的西安回坊文化景观考察“佛系”现象的样态解读及成因探析多点民族志在纪录片中的应用及反思—以《他乡的童年》为例伦理关系视角下电商直播伦理问题探究新时代下城市视觉形象的重塑研究----以西安市雁塔区为例人性释放与社会控制—网络俗文化传播的双重视角社交媒体时代集合行为的运行机制与规避对策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探析网红生力军:中老年群体网络圈粉现象解读新媒体创业者形象对用户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文化折扣与文化增值:对外文化传播中博弈分析中国数字出版问题十年研究的学术场域—基于ClteSpace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10-2019)刘艳程瑶钟婧苏静吴亚男暴卿付嘉禾李文文刘晶舒洪磊张艳朱奎泽陈子豪陈奕台建林饶浩芸董开栋刘荣/01-28赖小春/ 01-32杨新敏/ 01-41周宏刚/ 02-36李朗/ 02-45黄显/ 03-27占琦/ 03-35孟羽中/ 04-20胡静柔/ 04-24崔国平/ 05-28周珣/ 05 -33于槟楠/ 05-40黄显/ 06-29朱丹红/ 06—35彭紫薇/ 06-39郭学文/ 07-28徐丹丹/ 07-34褚凰羽/ 07-43马可/ 08-20沈先陈/ 08-25刘艳/ 09-27杨先顺/ 09-32孙雅婧/ 09-38明博/ 10-47范爽/ 10 -51李莉/ 11一25尹露/ 11-31吴斯一 / 12-34张周洲/ 12-40白丹卉/ 12-45• 91•Il2020/ 12 新闻知识广告研究出版品牌塑造与传播中的消费者参与体验消费模式下文创书店的品牌建构和推广策略张秋瑰/ 01-50—以西西弗书店为例 智媒时代广告叙事路径探究张静蒋睿萍/ 01-55许敏玉/ 06-50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淘宝直播间消费的狂欢中国农村墙体广告受众传播效果分析高云周阿根/ 06-54—以山东省朱口村为例 竖屏时代广告美学原则的转变连雅迪刘雪芹/ 08-39张一新 / 12-53新媒体基于受众心理角度的亚文化公众号研究文化折扣视角下我国网络文学出海平台策略探析宋连成胡晓娟/ 01-59—以起点国际为例王顿/01-63媚俗、煽情、逐利:自媒体写作的现状与困境—以微信公众号“咪蒙”为例陈新民雷晨琅/02-54微信朋友圈“仅三天可见”设置动因研究—基于因子分析熊薇王楚/03-42移动短视频的受众心理分析—以抖音App为例杨林林/ 04-35抖音与西安旅游城市形象建构研究学术微信公众号知识传播的现状与特征分析董倩汝杨紫涵李昕/ 04-42—以语言类公众号为例徐媛媛/ 05-59短视频对城市形象建构的议程设置探究—以抖音App为例韩欣然贾平/06-58国内Vlog内容构成与审美风格研究高文慧杜雅洁安晓燕/ 06-62定义于任天堂电子游戏的文化与传播研究苑霄/ 07 -51视频网站VIP付费超前点播的发展前景徐依玮/ 07-58场景思维下新媒体深度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探析平台化生存:微博用户可持续运营的未来林磊/08-44—以“微博搞笑排行榜”为例国秋华武艳婷/ 08-49敞视、沉浸、共情:VR慢直播的传播张力—以武汉雷神山医院VR慢直播为例谢鹏鹏/09-49女性微信使用与信息传播特征及性别差异移动新闻客户端次生舆情中的“信念固着”现象分析陆高峰/ 11-58—基于奔驰车主“哭诉维权”事件的网民评论梁荣骁/ 11-65嵌人政务新媒体:一种建设性新闻本土化的创新路径赵鹿鸣彭嘉熙/ 12-57• 92•新闻知识2020/12健康传播如何在融媒报道的短兵相接中脱颖而出—-以陕西日报“战疫情”融合报道为例新冠肺炎疫情中音乐短片的声像传播后真相时代假新闻的成因及治理—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公共健康危机的信息设计与传播策略—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智能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的谣言治理策略研究 杨佳妮疫情背景下新媒体的“减压阀”功能西方网络媒体“信息疫情”的特点、成因及治理社会治理视域下网络“舆情搭车”现象的归因及规避—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分析马梅社交媒体上新兴传染病的危机传播—对抖音平台新冠肺炎短视频的计算内容分析李小军吴晔抗疫时期门户网站医护人员的形象塑造—以《搜狐健康专题•战疫日记》为例李明德突发公共事件中农村社区大喇叭强动员效果探析—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袁玥新闻史晚清民国报刊媒介对女性现代身份的建构----以《生活》周刊为例新闻家的坚守与傲骨—湖南《大公报》报人群体的职业认同探究新记《大公报》广告研究成果的再研究段慧航民国东北著名报人赵惜梦副刊编辑实践述论叶因泉与《半角漫画》的抗日书写王新锋集体行动框架的媒体呈现—20世纪40年代云南报刊对昆明学生运动的报道框架研究《遐迩贯珍》:两种价值观的博弈《新青年》与它的读者—以《新青年》“通信”栏为中心的阅读史考察延安《解放日报》广告导向机制研究屈雅利林晓雪/ 04-28 陈周硕/ 04-32黄宇鑫/ 05-46王宇涵/ 06-45 马梦婕/ 07-47 贾广惠/ 08-31 唐晓菲/ 08-34李进/ 09-42胡墦/ 10-55李聿哲/ 11 一41冯广圣/ 11-47梁香伟/ 02-63张櫻子/ 02-67 胡帅/ 04-47 王翠荣/ 05-52 金泳萱/ 06-67谢其乐/ 07-66 李安定/ 08-55王钰淇/ 09-55 屈潇影/ 11-54• 93 •Il2020/ 12 新闻知识视听研究生存的隐喻:《奇幻森林》的主题研究刘清花/ 01-68优秀传统文化的短视频传播策略探析“看游戏的人”:用户视角下的游戏直播情感唤醒与乡村认同一一从《向往的生活》看“慢综艺”热奇观呈现与话语支配—纪录片《航拍美国城市》的叙事逻辑 综艺娱乐节目的生存逻辑与发展策略短视频内容分类及发展趋势分析沈先陈/ 01-72冯佳宇/ 03-49王灿冯广圣,07-62味瑞娟/ 10-71胡年春/ 10-77邓冰/ 12-63新闻教育意义、目标和路径:创新创业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传播学师生媒介素养教育—基于“教与学”互动关系的视角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高校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南宁师范大学为例全媒体环境下复合型、应用型媒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新时代高校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使命探究微传播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引导策略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优化探究OBE理念下全媒体新闻采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线上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视角下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台湾铭传大学的经验与启示全媒体时代卓越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偏差及成因徐占品迟晓明/ 01-76杨琳李明德王含阳李萌/ 02-77廖华力/ 03-52冯海兵/ 03-57吴航行杨华李文/ 04-53常凌舯/ 04-57朱军张文忠/ 04-62 窦玉英张墦黄宏捷/ 08-62郭淋/ 08-71张晴/09-61邓晓旭陈静瑜/ 11-72李明文陈安荠/ 12-74高校媒体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高校版“抖肩舞”的现象解析及应对策略融媒体时代高校党建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以广西某高校第四次党代会为例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发挥育人功能的正确打开方式 基于校园舆情的大学生网络表达的现状研究蔡文政/ 03-64钱进/ 03-72谭竹君/ 05-68 仇倩倩骞军荣杨飞/06-71孟轶张丽/09-67• 94 •新闻知识2020/ 12新书新声探讨传播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卢家银新著《群己权界新论》评介魏永征/ 10-68研究生之页互联网时代对小众出版物的营销建议央视春晚舞台上“一带一路”的呈现从“作茧自缚”到“化茧成蝶”—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算法与信息茧房的关系辨析 危机事件与政府媒介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研究视角网络游戏玩家的消费行为分析—以手机游戏为例越南小学美术教育的文化认同构建策略论品牌战略传播是发展中国家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从“被建构”到“突围”:当代电视相亲节目女性意识 私域流量的搭建与运营探析—以李佳琦电商直播为例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思想文化聚合平台建构—以‘‘学习强国”为例“四全媒体”视野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以“后真相”为基点浅析社交媒体的规范与治理路径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基于重大公共事件视阈的考察推特中对于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的集体记忆与视觉修辞 微信朋友圈学习打卡行为研究5G时代网络社会治理创新研究融合媒体出版平台在新媒体发展中的现状——以喜马拉雅微信公众号推广情况为例后疫情时代影院发展对策探析在场叙事:非虚构新闻叙事的交互主体性建构韩方梅/ 01-82徐丹丹/ 01-86陈泰旭/ 02-85李佳敏/ 03-75黄超/ 03-80 赵悌荣阮梅芳/ 04-68高栩/04-73牛肇鑫/ 05-74冯美连/ 05-80张玲/ 06-75梁惠君/ 06-80陈丽敏/ 07-75戴苏杭/ 07-79戚婧/ 08-75陈雨萌/ 09-73唐雨婷/ 09-78刘琪/ 10-81陈丹萍/ 11-77岳文文/ 12-79.95•2020/ 12 新闻知识业务研究“一带一路”下地方媒体传播裕固文化的对策—-以《中国张掖网》为例互联网建设在健康信息传播中的尝试与体会—以陕西百姓健康网站建设应用为例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视角赏析中国英文报刊----以学生双语报Kids Times系列为例社交媒体对公共领域的重塑与消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出版的现状与愿景从会议报道看地方政协报会议新闻创新的发力点—以《人民政协报》为例新媒体时代新闻人增强“四力”需要弘扬敬业精神新媒体视域下“自然美学”文化治愈功能透析把落脚点放在“服务”上—改进地市级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视频转向”浪潮中传统媒体的转型探析硬核青春时代风采—浅议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传统媒体更需践行“四力”—“网红”李子柒带来的思考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守正创新—三秦都市报以新闻热线推动全媒体发展垂直融媒事业部:媒体融合新模式初探融媒体时代传统医学期刊在突发事件中如何扛起使命担当获取高质量新闻线索的七个重要渠道传统广播人驻音频客户端的模式及选择策略媒体治理视角下中国网民的国家认同感研究——基于C G S S数据的实证分析城市公共艺术节运营考察全媒体时代呼唤复合型人才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年轻受众的审美消费研究权力冲突视角下法制栏目剧研究—以中央电视台《普法栏目剧》为例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法则与技巧探析中曰两国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对比研究重大疫情下县级融媒体的应急传播实践城市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优化路径—以《长江日报》为例消费走向行动:构建传播共同体的思考与探索从议题偏离到网络攻击—基于兴趣趋同的粉丝行为传播生态分析郝香/ 01-90毕平张绪生/ 01-94姜华崇宁/ 02-92党洁/03-84黄建东/ 03-88张宝勤/ 03-92 武斌佟慧娟/ 04-83乔露/ 04-87朱斌/ 04-93姚天舒/ 05-87杨安/ 05-91鲁俊松/ 05-94高敬毅范为民/ 06-87孙凌/ 06-91洪悦民/ 07-84 王海明黄玮/07-89郭庆华/ 07-94吴佳婕/ 08-82傅懿瑾/ 08-91李军/09-84夏毛宁/ 09-87黄逸/09-94钱江/ 10-86许志强/ 10-92 田龙过赵娜/ 11-83熊英/11-88刘艳/ 11-93刘望/12-83• 96 •。
价值观教育与大学责任——基于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变迁的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教探索 !7AC?5$6=>98723$Q1:2598723
价值观教育与大学责任!
基于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变迁的研究 蔡&瑶
摘&要# 大学价值观教育责任深植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需要) 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价值塑造的制度设 置& 从社会历史条件和课程理念内容两个方面对其变迁进行分析& 可分为四个阶段) 通识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 呈现出大学与国家紧密的互动关系& 国家因素是通识教育这一价值塑造机制确立的关键& 而大学也通过价值观 教育传递核心政治信念和实践公共价值诉求& 塑造国家公民) 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 ' 隐形而不隐性( 的价值 共识责任却出现因迎合现实而缺乏引领& 糅杂多元而解构共识的危机) 这也为我国现阶段提领价值共识的大学 价值观教育设计和实践提供了经验教训)
$一% 宗教共同体共识与前期探索 $)0 世纪 .( 年代至 )- 世纪 0( 年代%
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 )0 世纪殖
收稿日期# '()* ,(0 ,.( 作者简介# 蔡瑶&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法学博士) $ 江苏无锡 <')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中美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协同机制比较研究( $ 项目号 )-!B"(+1% 阶段性研究成果)
直至 '( 世纪上半叶&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 国家 内部高度一致化的需求和国际社会意识形态的对垒 形势将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推上了日程) '自由选择( 和 '共同学习( 的争论在国家需求面前得到了统 一) ' 为国家服务( 的大学必须致力于贡献 ' 共同 的文化模式( ) 自 )*)* 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特别课 程加强共同文化教育开始& 芝加哥大学等纷纷开始 探索具体的课程模式& 一时间理念纷呈模式各异)
全球视角下通识教育的历史演变
全球视角下通识教育的历史演变一、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通识教育主要体现在对公民的全面培养,包括哲学、文学、数学、音乐等学科的广泛学习。
这种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个体,能够参与到公共事务和哲学讨论中。
进入中世纪,随着大学的兴起,通识教育逐渐以“文科七艺”的形式存在,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
这些学科被认为是通向更高级学问的基础,也是当时社会精英教育的一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对通识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教育开始重视古典文化的研究,强调个人全面发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到了18世纪的启蒙时代,通识教育开始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开放,教育内容也更加注重理性和科学。
这一时期的教育家如约翰·洛克和让-雅克·卢梭,他们的思想对后来的通识教育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教育开始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然而,的教育家如托马斯·杰斐逊和查尔斯·艾略特等人,开始提倡一种更为全面的教育模式,强调文理兼修,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20世纪初,的高等教育开始引入通识教育的概念,特别是哈佛大学在1945年发布的《哈佛通识教育报告》对全球通识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报告强调了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道德判断和公民责任感方面的重要性。
二、全球视角下的通识教育实践在全球范围内,通识教育的实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通识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大学都设有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
在欧洲,通识教育的理念同样受到重视。
例如,英国的罗素集团大学和其他一些高等教育机构,都设有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亚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通识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例如,的一些大学开始引入通识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识教育科介绍
通识教育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 文化交流能力,推动高校教育的国际化进 程,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教学方法创新
通识教育科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05
通识教育科的挑战与对策
师资力量不足与培训机制建立
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通识教育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是师资力量的不足,缺乏具备跨学科 背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
培训机制建立
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建立完善的教 师培训机制,包括定期举办跨学科研 讨会、工作坊和在线课程等,以提升 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课程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创新
课程内容更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通识教育科的课程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引入新的学科 领域和前沿知识。
教学方法创新
鼓励质疑和反思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挑战权威,培养其对知识和信息的反思能力。
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思维训练
通识教育科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 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创新能力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 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其实践创新 能力。
跨文化交流技能
多元文化理解
通识教育科强调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 尊重,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 价值观。
跨学科研究
未来通识教育科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研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领域的 知识,培养全面的学术视野。
社会实践结合
通识教育科将更加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 用于实际问
02
03
拓宽学科视野
高等教育应借鉴通识教育 科的理念,拓宽学生的学 科视野,打破专业壁垒, 培养跨学科人才。
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实施路径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这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虽然理论知识扎实,却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兴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和培养创新思维的平台。
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创业实践、跨学科合作等形式,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充实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培养了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其实施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其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再次,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
最后,研究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意义还在于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因此,深入探索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正文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不足:许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OBE理念下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模式创新初探
OBE理念下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模式创新初探当前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面临一定困境,OBE理念为其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领导学》课程为例,将OBE理念引入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模式创新中,从教学中师生功能定位明确、预期学习产出设计、实现及评价等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标签:OBE;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着和专业教育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卓越的通识教育是一所大学能够成功地培养晓古今之事、知自然人文、通才达识、通情达理、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当今中国大学中通识教育特别是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却陷入尴尬境地,课堂教学生态亟须优化,教学理念亟须更新,教学模式亟须创新。
将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OBE)这一国外实践证明比较有效的理念引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具有积极的探索价值。
教师以通识教育选修课《领导学》作为实践阵地,在准确理解和把握OBE理念的内涵及该理念下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OBE理念下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模式的运作框架,以期对其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乃至中国高校通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一、OBE的内涵及该理念下教学的特点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或结果导向的教育。
OBE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后,已成为美国等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1]。
OBE理念下的教育就是要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2]。
整个教育体系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基础,需要教育者对于学生的教育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构想并设计出促进这些构想最终实现的路径,教育全程要关注最终的学习产出。
学习产出,不仅仅是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也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其具体表征应该是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 崔永光 ( 1 9 8 1 一) , 男, 山 东 烟 台人 , 大连海洋大学讲师 , 主 要从 事 美 国 文 学 、 高等教育研究 。
第 1期
崔永 光 : 大学通 识教 育理 念 的嬗 变与创 新—— 一 种基 于过 程教 育哲 学 的后 现代视 角
关键词 : 通识 教育 ; 过程 教育 哲学 ; 后 现代 教 育 观 ; 嬗 变 与创 新
中图分类 号 : G6 4 0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0 — 1 7 5 1 【 2 0 1 5 ) 0 1 - 0 0 8 2 — 0 5
进入 2 1世纪 以来 , 高 等 教育 经 历 了前 所未 有 的 整体 教 育 。怀 特海 的过 程教 育 哲 学 便 是体 现 这 一 理 教 育变 革 。我 国高等 教 育 一 味 地迎 合 市 场 经 济 的 发 念 的有 机教 育 , 我 们 需 要 以一 种 后 现 代 的 视 角 去 审 展 和需 求 , 不 可 避 免 地 导 致 了高 等 教 育 高 度 专 业 化 视 通识 教育 理 念 的 嬗 变 , 构 建 我 国高 校 通 识 教 育 理 和 市场 化 。可 以说 , “ 讲求实用性、 鄙 视 形 而上 品格 , 念 的新 路径 , 以 期 对 我 国高 等 教 育 理 念 的创 新 与 实
、
通 识 教 育 理 念 与过 程教 育 哲 学 思 辨
高 校实施 的教育 理 念 关 乎高 校 的办 学 定位 和发
质量; 如何担 当国家 发 展 重任 , 传 承 历 史 文 化 等种 种 展 方 向 。通 识 教 育 进 入 我 国 以 来 , 尤 其 是 对 我 国高
挑 战 。要使 西 方 通 识 教 育 真 正 融 人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 校在 2 0世纪 9 O年代 实 施 的 素质 教 育 改 革 发挥 重 要 必 须考 虑 我 国社 会 发 展 的 具 体 背 景 、 我 国高 校 的 办 的指导 作 用 。为 有 效 发 挥 这 种 指 导 作 用 , 需 要 一 种
第 3 8卷 第 1 期
2 0 1 5年 1 月
辽 宁师范 大 学学报 ( 社 会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Li a o n i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
崔 永 光
( 大 连 海 洋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辽 宁 大连 1 1 6 0 2 3 )
摘 要 : 在 后现 代社会 转 型 时期 , 如何 创 新 通 识教 育理 念 , 提 升 高 等教 育质 量 , 实现 培 养 具备 “ 远 大 眼光 、 通 融识 见 、 博 雅 精 神 和 高 尚情 操” 的社 会 公 民 的核 心 目标 是 一个 根 本 性 的 问题 。
要 求 大学 直 接 服 务 于 经 济 建 设 主 战场 的 思 想 , 一 直 践 进行 有益 的尝试 。
是 中国大学 教育 的主 流意识 形态 。 ” _ l 】
一
因此 , 在 一 个 开放 、 多 元 的社 会 转 型 时期 , 我 国 高 校 面临 着 如 何 创 新 高 等 教 育 理 念 , 提 升 高 等 教 育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 2 4
基金项 目: 辽宁省教育科学“ 十 二 五” 规划课题 ( J G1 4 DB 0 6 3 ) ; 辽 宁 省 高 等 教 育 学 会 高 校 外 语 教 学 改 革 专 项 课 题
( WY YB 0 1 4 1 4 0 ) ; 辽宁省国际教育学会“ 十二 五” 科 研 规 划 项 目( L NG J 1 4 1 1 7 0 )
学 特色 和 培 养 目标 , 以 及 高 校 的文 化 建 设 现 状 。 为 具 有建 设性 向度 的教 育 哲 学 去 丰富 和 发 展通 识 教 育 此, 高 等教 育 的 改 革 和 发 展 呼唤 着 一 种 后 现 代 的有 理 念 。 英 国 思 想 家 怀 特 海 的 过 程 教 育 哲 学 便 具 有 这 机 教育 观 , 而这种 教 育 观一 定 是 和 谐 多元 的 、 体 现 人 种 特性 和潜质 , “ 怀特 海 的那 种 既 克 服 了现代 教 育 之 文 关怀 和 整 合 创 新 的教 育 。它 必 须 放 眼全 球 、 立 足 种 种 弊端 , 又 展 望 了一 种 建 设 性 后 现 代 教 育 模 式 的 本土, 是 既具 有 国际 化视 域 , 又体 现 区域 特 色 的有 机 过 程教 育哲学 , 无 疑会 给我们 以诸 多有 益 的启示 。 ” l _ 2 ]
Vol _ 38 N0. 1
J a n . 2 O 1 5
DOI : 1 0 . 1 6 2 1 6 / j . c n k i . 1 s x b wk . 2 0 1 5 0 1 0 8 2
大 学 通识 教 育 理念 的嬗 变 与创 新
— — 一
种 基 于 过 程 教 育 哲 学 的后 现代 视 角
美国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小约翰柯布博士提出学校的功能不能仅仅着眼于研究更应该为生活做准备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为社会人自然的共同福祉服务要使学校成为学习集体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的地方应该教授学生与他人自然界和谐相处15总之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创新与转变的根本使命在于融合并发展各种核心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担当国家发展责任服务人类社会
时代 的转变 呼唤着 一种 后现代 的有 机教 育观 , 以一种 基 于过 程教 育 哲学 的 后现 代 视 角 审视 我 国通 识教 育理念 的嬗变 与发展 现状 , 对探 索和创 新我 国高校 通 识教 育理念 的新 路 径有 着 重 要
的启示 。只 有积极 创新教 学模 式、 构 建 核 心课 程 体 系、 打 造 一 流教 师 教 育和 专 业教 育 的兼 容 并蓄 、 和 谐并 存 , 才 能 有效 地 推进 我 国高 等教 育 理念 的转变 与创 新 , 最终 适 应社会 变革 潮流 , 走 向高等 教育 强 国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