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中医诊疗方案
中暑怎么办中医有妙招
夏日的到来,天气变得更加炎热,中暑也成为了多发病。
一旦中暑会表现为头昏头痛、突发高热、面色苍白,严重会导致昏迷等。
目前西医对中暑的治疗主要为补充体内水分及糖盐电解质,但效果并不太理想。
而中医治疗中暑却有独特的作用,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中药价格低廉、安全性高,能够添加到人们的日常饮食中,使用非常方便,深受大家们的喜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医治疗中暑有哪些妙招!1 中暑中医怎么看中暑在中医上被称为“发痧”,又可分为阳暑、阴暑、湿暑三种。
阳暑是由于温度过高或太阳暴晒引发疾病的发生;阴暑则因夏季受寒导致的,如吹空调、凉水澡等;夏天湿气重会出现湿暑的一系列症状。
常见中暑症状有头昏头疼、疲乏恶心、四肢无力等。
2 简易中医穴位疗法针对中暑,中医有独特的治疗方案:(1)刮痧:相对于民间扭痧,中医刮痧疗法效果更明显,采用刮痧板在百会、关元、内关等穴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使皮肤表面出现淤血点、痕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脉络,改善气血通流状态、以此达到活血祛瘀、扶正祛邪、消肿止痛的作用。
刮痧前,应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采取降温措施;(2)按摩:中暑以后会多数患者会出现头疼、头晕、昏迷等情况,可取少冲穴、关冲穴、中冲穴和太冲穴。
少冲穴在双手小拇指背部距指甲根部,可两手相互进行捏、揉,捏到麻、肿胀为止,按摩一分钟左右放开,休息半分钟再继续,反复交替;太冲穴在足背处,沿足大拇指和侧拇指之间的夹缝处向上移动至足背脉博处,按摩方法与少冲穴相同。
(3)针灸:针人中、百合、合谷、委中和十宣,此法适用于昏迷不省人事的患者。
3 中医解暑偏方中暑按照中医中医按辩证疗法来讲有两种:实证:患者多见于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初起往往突然头昏头痛、两眼发花、口干舌燥、上吐下泻、想呕又呕不出等症状,刀上放置适量食盐,用火烧刀使食盐烧热,服下便可;或明矾6克,开水溶化,待冷却后口服,再将鸡毛探喉进行催吐,此法用于想呕又不呕出的患者。
中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三节暑厥(中暑)一、定义1.中医定义:暑厥是指在长夏季节,感受暑热之邪,伤津耗气而骤然发生的以高热、汗出、烦渴、乏力或神昏、抽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热病。
2.西医定义:中暑(heatstroke)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急诊医学》(姜良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盛夏酷暑季节,高温作业环境而突然发病,有明确感受暑热的病史。
2.症状(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二)分类诊断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3.重度中暑:(l)中暑高热(热射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
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
面色潮红,皮肤干热。
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
体温在40℃以上。
(2)中暑衰竭(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
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3)中暑痉挛(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
患者口渴,尿少。
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
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
夏日中暑的诊疗常规PPT课件
【症状要点】
【查体要点】
生命体征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瞳孔、 呼吸、脉搏、血压。 皮肤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无汗,或面色苍 白、湿冷。 神经系统 神志、脑神经检查、生理反射、 病理反射等。 呼吸系统 频率、湿啰音。 循环系统 脉搏细速、皮肤花斑、心率加快 等休克体征。
【检查要点】
重点补钾 轻者口服含盐饮料,重者给予5%葡萄糖生理 盐水静脉滴注 肌注地西泮10mg 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
一般治疗:热射病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
冰敷头部
脑水肿症状者用脱水剂。
诊断
现场急救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臵阴凉处休息 △补充含盐饮料
急诊室 高温或烈日暴晒 环境中引起体温 调节功能紊乱, 以高热、无汗及 中枢症状为主的 综合征。
【急救措施:中医 】
一般治疗: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
立即撤离高温环境至阴凉处休息。 物理降温<38℃。 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疑有呼吸循环衰竭倾向时,按重度救治。
一般治疗:中暑高热
降温:冷水浴、冷敷加电风扇吹、酒精浴、 冷液静脉输入、物理降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供氧,危重者高压氧治疗。
【诊断流程】
1.询问病史 是否发生于夏季炎热时,有无高 温环境劳作病史。 2.症状体征 判断有无先兆中暑、轻症中暑、 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临床表现。 3.理化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异常,血肌酐和 尿素升高,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 做头颅CT。
【鉴别诊断】
1.急性脑血管病 脑出血可与中暑并存,或高温环境下 急性脑出血表现头痛、呕吐、进行性言语不清和抽搐, 或高热、昏迷,头颅CT可明确诊断。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多由感染诱 发,以发热、昏迷、失水、休克就诊;非酮症高渗性 昏迷多见于老年人,半数无糖尿病病史,血糖、渗透 压增高可鉴别诊断。 3.中毒性痢疾 发生于夏季,有发热、昏迷、抽搐等症 状,但伴腹泻腹痛脓血便,大便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 及红细胞。
中暑的中医药治疗法
中暑的中医药治疗法1. 引言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和高湿的条件下,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失调,出现一系列中暑症状的疾病。
中暑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在治疗中应及时采取措施,包括中医药治疗法。
2. 中医对中暑的认识中医学认为中暑是因为人体脏腑气血运行失调所致,主要表现为阳气亢盛而阴气不足,导致体内湿热蕴结。
因此,中医治疗中暑,主要目标是清热解毒,调和阴阳平衡。
3. 中医药治疗法3.1 清热解毒类药物•地黄: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暑引起的口渴、干燥等症状。
•黄芩:能够清热解毒,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金银花:能够清热解毒,对于中暑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生地黄:可以滋阴清热,对于中暑引起的烦躁、口渴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2 直接解表类药物•薄荷:可以清热解毒,具有解表的作用,能够缓解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等症状。
•芫花:具有疏风散热的作用,可以缓解中暑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
•怀药:具有解表作用,能够缓解中暑引起的发热、出汗等症状。
•木瓜:具有降温解毒的作用,对于中暑引起的发热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3 平衡阴阳类药物•人参:具有补气生津的作用,可以增强体质,调和阴阳平衡。
•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对于中暑引起的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甘草: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可以缓解中暑引起的疲乏无力、口干等症状。
•熟地黄:可以滋阴养血,对于中暑引起的阴阳失调、虚脱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注意事项在使用中医药治疗中暑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应配合清凉降温措施,如待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多喝水等。
•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和剂量,并遵医嘱使用。
•在使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
•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
•需要配合中西医治疗,在严重症状或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中暑的中医穴位按摩治疗
中暑的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中暑早期完全可以通过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或预防。
具体按摩手法如下:预备式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按揉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将右手中指指腹放于大椎穴上,食指、无名指、小指附于穴位旁,中指用力按揉0。
5~1分钟。
功效:清泄暑热,通络镇痛。
揉掐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掐0。
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掐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处。
)将右手半握拳,大拇指伸直,指尖放在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掐0。
5~1分钟。
功效:醒脑安神,镇静除烦。
按揉太阳穴(太阳穴:位于两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
)将双手拇指指腹放在同侧太阳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头部,适当用力按揉0。
5~1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清热除烦。
按揉曲池穴(曲池穴:屈肘成90度时,肘窝桡侧横纹与肱骨外上髁中点处。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曲池穴上,由轻渐重地按揉0。
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通络,镇静安神。
掐揉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虎口间,将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边缘,此时拇指尖所指之处。
)将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其余四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揉0。
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醒神。
掐人中穴(人中穴:位于鼻下沟的上中1/3交界处。
)将一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指尖放在人中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
5~1分钟。
功效:开窍醒神,疏风清热。
掐十宣穴(十宣穴:位于双手十指尖端正中,距指甲约0。
中医治疗夏季中暑
中医治疗夏季中暑引言夏季是中暑高发的季节,由于气温升高,人体易受热力的影响。
中暑是由于体内热量积聚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高热、头晕、口渴、恶心等。
中医学认为,中暑是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所致。
本文将介绍中医治疗夏季中暑的方法和原理。
中医治疗方法1.清凉解暑方中医认为,中暑是由于体内热量积聚而引起的,可以通过一些清凉的药材来解救。
常用的药材有菊花、薄荷、石膏等。
这些药材可以清热解毒、降火消肿,并有一定的解暑功效。
使用方法:将菊花、薄荷、石膏等药材一起煎煮,制成清凉解暑方。
每日服用一次,可以有效缓解中暑症状。
2.调理阴阳平衡中医认为,中暑是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所致,因此需要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来治疗中暑。
常用的方法有涂抹清凉的药膏或药油,如冰片、牛黄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外用的方式调理体内的阳气和阴气,缓解中暑症状。
使用方法:将冰片、牛黄等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药油中,制成药膏。
涂抹在中暑部位,每天2-3次,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3.草药疗法中医草药疗法是治疗中暑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用的草药有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
这些草药可以清热解毒、降火消肿,并有一定的解暑功效。
使用方法:将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药材一起煎煮,制成草药汤剂。
每日服用一次,可以有效缓解中暑症状。
中医治疗原理1.清热解毒中医认为,中暑是由于体内热量积聚而引起的,因此清热解毒是治疗中暑的关键。
清凉的药材可以通过降火消肿的作用,清除体内的热量,缓解中暑症状。
2.调理阴阳平衡中医认为,中暑是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所致,因此需要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来治疗中暑。
涂抹清凉的药膏或药油可以通过外用的方式调理体内的阳气和阴气,缓解中暑症状。
3.促进体内湿气排出中医认为,中暑后体内湿气会增加,因此需要通过草药的疗法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常用的草药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消肿的作用,可以有效排除体内湿气,缓解中暑症状。
注意事项1.及时休息在中暑时,需要及时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加重症状。
中暑的中医诊治终版
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对于中暑患者,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主要原则,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轻度患 者,可采用口服中药、针灸等手段;对于重度患者,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迅速降低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 乱、减轻脑水肿等。
展望
随着人们对中暑认识的深入,中医诊治中暑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中暑的病因病机,加强 预防措施,提高中暑的早期识别和救治成功率。同时,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暑的研究,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 ,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中暑引起的体内湿气过重、 毒素蓄积的情况,可以使用具有 利湿排毒作用的中药,如茯苓、
薏苡仁、车前子等。
非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 缓解中暑症状。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放松肌肉、舒缓疼痛,改 善中暑患者的身体状况。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 ,缓解中暑症状。
中暑的中医诊治终版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CONTENTS
• 中暑概述 • 中医对中暑的认识 • 中暑的中医治疗方法 • 中暑的中医护理与康复 • 中暑的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中暑概述
中暑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 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全身 性疾病。
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使用冰袋、冰帽 等,降低体温,但避免过度降温。
康复指导
运动锻炼
逐渐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从 轻度运动开始,如散步、太极 拳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中暑的中医诊治(ppt)
轻症—“冒暑”, 重症—“中暑”。
3.特点
起病急骤,以发热、自汗、背寒面垢、头晕、头 痛、烦渴,手足厥冷,身重,舌红苔黄腻,脉虚数为 特点。
重则可见:壮热、神昏、抽搐或脱证。 亦有表现为:起病缓慢、以恶寒发热、无汗、头
2.阴暑: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二)急救处理
1.一般处理 消去病因,迅速撤离高温环境,解开衣扣,饮食盐水 凉饮料,及吸氧。 高热者,冷水淋浴,以皮肤发红为止,体温降至38摄 氏度以下。
2.刮痧疗法:致皮下出现红紫瘀斑为止。
(二)急救处理
3.针灸:取十穴放血,或泻法针刺大枢、曲池、内突等。 4.针剂:热闭,神昏或抽搐。
(三)暑热动风
证候:高热汗多,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昏 不清,或喉中痰鸣,舌绛,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祛暑清热,熄风止疼。 方药:羚麻白虎汤(羚羊角、天麻加白虎汤加瓜蒌仁、川贝母、 鲜荷叶包煎)。 若暑陷心包、神昏谵语严重,可配服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以清 心开窍,热伤津液者,加玄参、西洋参、麦冬、石斛等以滋阴 增液。
1)清开灵注射液:40ml+5%GS500ml注1次/日。 2)醒脑静注射液:4ml im 1-3次/日,亦静点。
热伤元气,津液汗出,口干,气短等暑热灼津严重 者 : 生 脉 注 射 液 20-40ml+5%GS500ml 注 1-2 次 / 日 。 伤 津严重者:2000-3000mlNSIV。
2)其病史无高温或高温挟湿环境中劳作生活史。
2.疫毒痢
1)发热、神昏、抽搐或出现脱症时,可见有里急后 重,下痢脓血,或粪检有脓细胞、RBC、WBC及巨噬细胞。
中暑的中医诊治
中暑的中医诊治
第9页
(一)外伤暑邪
阴暑:避暑贪凉,栖身于课堂大厦,或风地树荫而 不谨衣被,抑遏卫阳,致寒袭肌腠。或不慎口腹,
恣食生冷,损伤中阳,致脾胃健运失司,发生暑 月伤寒之证。
中暑的中医诊治
第10页
中暑的中医诊治
第6页
6.季节
有显著季节性,多发于夏至后盛暑季节。 男女老幼皆可患病。 当代医学中各种病可参考本证内容诊治。
中暑的中医诊治
第7页
【病因病机】
病因:外因— 暑邪 内因— 正气亏虚,痰饮内盛 诱因— 饥渴劳累
病机:“两虚相搏”,抑遏阳气,耗气伤阴。
中暑的中医诊治
第8页
(一)外伤暑邪
阳暑:盛暑酷热之时,烈日曝晒过久,或在高温或 夹湿环境中劳作运行,暑热蒸腾。 人在气交之中,外伤暑热,内使阳明,耗伤气 津—“阳暑”。
消失。
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谷丙、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
酸磷酸激酶,心电图等检验常异常。
舌红或绛红,苔黄腻少津或白腻。
中暑的中医诊治
第14页
4.切诊
虚里多鼓动,快而无力,胸腹肌肉灼热,手足欠温或 厥冷,可有肌张力增高,脉虚数或虚濡数,弦细或沉伏, 重者六脉不出或芤迟。
中暑的中医诊治
第15页
(二)判别诊疗
感受寒湿,气虚较著者,加人参、扁蓄、白术、桔仁、茯苓、
甘草以益气健脾除湿,或用六和汤。
中暑的中医诊治
第24页
【权变法】
中暑多为急危重症,传变快速,改变复杂。 临床常见变证为:高热,神昏,抽搐或脱证。此时病情险恶,生命垂危。 若见:昏不识人,手足厥冷,为“暑厥”,应抢救,苏合香丸灌服。 若见:身热头痛,小便短赤,腹泻,心神恍惚者,可给予香砂五苓散。 口渴饮引,烦渴无度,肤胀满而泻吐者,给桂苓甘露饮。 无汗、谵语发狂者,予白虚加苍术汤。 气阴欲脱,证见: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喘喝欲绝,脉散大或微细欲绝, 予生脉散益气敛津,生脉固脱。
清热解中药治疗中暑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清热解中药治疗中暑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中暑是一种常见的热应激性疾病,由于高温天气引起体内温度调节功能失调而导致机体受热损伤。
中暑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脱水、发热等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传统中医学指出,中暑属于“热邪”为患,可以用清热解毒的中药进行治疗。
本文将介绍清热解中药治疗中暑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一、适应症清热解中药适用于中暑引起的症状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高热症状:中暑后的患者体温会持续升高,多数超过38.5℃。
中药清热解毒可以降低体温,缓解高热症状。
2. 头晕头痛:中暑时,由于体内液体流失过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导致脑缺氧。
清热解中药可以舒展毛细血管,增加血液流动性,缓解头晕头痛。
3. 恶心呕吐:中暑后,机体消耗过多,胃肠功能紊乱,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清热解中药可以舒缓胃肠道,减轻恶心呕吐。
4. 脱水状态:中暑引起的脱水常表现为口干、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
清热解中药可以帮助机体恢复水分平衡,改善脱水状态。
二、使用说明1. 药物选择:常见的清热解中药有生地黄、银黄、连翘、板蓝根等。
选择中药治疗中暑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
2. 药物制剂:中药可以制成颗粒剂、汤剂、胶囊或丸剂等形式。
不同形式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的患者需求。
颗粒剂或丸剂可以简化药物的服用,方便携带;汤剂可通过煮药液服用,更易被机体吸收。
3. 用药方法:根据药物的剂量和医生的建议,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服药。
汤剂需要将药材煎煮后口服;颗粒剂或丸剂可以直接吞服,或者与温水冲服。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清热解中药治疗中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药物剂量: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的剂量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
b. 注意药物反应:服用药物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明显不适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c. 配合休息:中暑后,患者需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合理的休息对康复至关重要。
中医西医关于中暑及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西医关于中暑及中医辨证论治今年盛夏,许多地方热浪袭人,很容易中暑。
我们这里谈谈中医和西医对中暑的认识,中医对中暑和阴暑的定义及其辨证论治。
一、西医对中暑的认识及治疗中暑即热射病。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
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
如高温下发生有人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抬放至通风阴凉处,浇凉水以降低昏迷者的体温,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高烧40℃ 左右持续不下的要马上送至有经验的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西医把中暑分成三个等级。
中暑先兆: 在高温情况下,体温略高,开始出较多汗并同时出现口干舌燥、四肢无力、动作力不从心、以及头疼、头晕、恶心等症状。
轻度中暑:具备以上症状,体温开始逐渐升高并上升至38 度以上,面色潮红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以及四肢冰冷和血压下降,血糖降低等轻度中暑症状。
重度中暑:同时具备以上症状,并出现痉挛和昏迷心率加快,皮肤无汗,体温上升至40 度以上。
此种情况应立即就医。
1、治疗原则将过高的体温迅速予以降低。
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的紊乱和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
降温的具体方法有两种:2、物理降温将患者安置在常温(25℃) 的安静病室中。
在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
必要时可将患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给患者四肢降温,以防止周围血液循环的瘀滞。
在物理降温初期,由于表皮受冷的刺激可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反而影响散热甚至促进机体产热,使体温上升。
因此,目前多数主张用药物及物理联合降温方法。
3、药物降温目前采用的降温药物主要是氯丙嗪,其作用有以下几方面:控制下丘脑部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散热,松弛肌肉,减少肌肉震颤,防止身体产热过多;降低细胞的氧消耗,使身体更好的耐受缺氧,对抗组织胺的作用,预防休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暑厥(中暑)
一、定义
1.中医定义:暑厥是指在长夏季节,感受暑热之邪,伤津耗气而骤然发生的以高热、汗出、烦渴、乏力或神昏、抽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热病。
2.西医定义:中暑(heatstroke)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急诊医学》(姜良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盛夏酷暑季节,高温作业环境而突然发病,有明确感受暑热的病史。
2.症状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二)分类诊断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3.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热射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
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
面色潮红,皮肤干热。
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
体温在40℃以上。
(2)中暑衰竭(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
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3)中暑痉挛(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
患者口渴,尿少。
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
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
体温可轻度升高。
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三)证候诊断
1.阳暑: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全身疲软,汗多,发热,面红,舌红,苔黄,脉浮数。
2.暑厥:昏倒,不省人事,手足痉挛,高热无汗,体若燔炭,烦躁不安,胸闷气促,或小便失禁,舌红,苔燥无津,脉细促。
3.暑风:高热神昏,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皮肤干燥,唇甲青紫,舌红绛,脉细弦紧或脉伏欲绝。
三、治疗方案
(一)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二)分类治疗
1.先兆表现或轻型者,口服0.1%凉盐水或清凉含盐饮料。
2.热衰竭者,从速补液,纠正周围循环衰竭。
对重度低钠血症者,酌情静滴3%高渗盐水。
3.热痉挛者口服0.1%凉盐水或静滴5%葡萄糖生理盐水,也可缓慢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
痉挛重者,可静滴3%高渗盐水。
4.日射病者头部置冰袋或冷水湿敷。
5.热射病者
(1)迅速降温:①物理降温:扇风、冷水、冰水或乙醇擦身,至皮肤发红。
头、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
亦可将患者除头部外浸在4℃水浴中,并不断按摩四肢皮肤。
但对老年、体弱、昏迷、休克或有心血管疾病者此法不适宜。
②药物降温:可与物理降温并用。
氯丙嗪25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1~2h内静滴。
若在2~3h内体温无下降趋势,可按上述剂量重复给药。
每日总量不宜超过5mg/kg。
滴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若下降应酌情减缓滴入速度或停止滴注,并作相应处理。
③在降温过程中除注意血压、心律外,应测肛温1/5~10min,肛温降至38.5℃左右时,立即擦干身体,裹以布巾,暂停降温并转移到室温25℃以下的环境中继续观察。
(2)支持疗法及防治并发症:①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以保证供氧。
②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一般最初4h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1000ml左右,有心、肾功能不全者酌情减量。
有代谢性酸中毒时,静滴5%碳酸氢钠。
③抗休克:根据病情单用或合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α-肾上腺素能缩血管药影响散热,不宜选用。
④纠正心力衰竭,可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4mg,加入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注。
⑤有脑水肿时,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
⑥对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给予相应处理,必要时血液透析。
(3)周密护理,严密观察,以防复发.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
1.阳暑
治法:清暑益气生津。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中成药:藿香正气水,仁丹,清暑益气丸,生脉注射液等。
2.暑厥
治法:清热祛暑,醒神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水牛角,生地,麦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竹叶心。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
3.暑风
治法:清热养阴熄风。
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
羚羊角,桑叶,川贝母,生地,钩藤,菊花,生白芍,生甘草,淡竹叶,茯神木。
中成药:紫雪散,至宝丹,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四)针灸治疗
1.轻症
治法:取督脉、手厥阴、阳明经穴为主。
针刺用泻法,以泄热祛暑。
处方:大椎、内关、曲池、委中。
2.重症
治法:取督脉经穴为主。
针刺用泻法,以开窍、泄热、祛暑。
处方:水沟、百会、十宣、曲泽、委中。
(五)刮痧疗法
适用于中暑轻证,用光滑平整的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背脊两侧,颈部,胸肋间隙,肩臂,胸窝及腘窝等处,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度。
(六)中暑的预防方法
1.躲避烈日:尤其应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尤其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2.遮光防护: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饮料。
3.补充水份: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通常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后、上午10时、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分别饮1~2杯白开水或含盐饮料(水2~5升加盐20克)。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平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补充水分。
4.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5.增强营养: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 、B1 、B2 和C。
平时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6.备防暑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7.适时查体:提倡每年暑期来临前行健康体检。
凡发现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四、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重症中暑属于临床危重病之一,变化快,病情险恶,临床除见高热、神昏、抽搐等症状外,也可以发生厥脱。
故应引起重视。
五、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
好转:症状明显减轻。
未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