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3课宋明理学 (46)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3课宋明理学 (46)

文天祥:
注重人生价值、
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气取节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强匹夫调有人责”的社会责
林则徐:
任和历史使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压大”抑。、 “存天理,—灭—人北欲宋”·。程—颐扼—杀朱反熹对人妇性女。改嫁
•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 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
• D.糅合了法家、道家及
阴阳家的思想
• 隋唐时期,宗教文化政策一直是朝野上下 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之一。但总的来说, 隋唐帝王对儒、道、佛三教采取兼收并蓄、 严密控制的政策。这说明( )
• A.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为强为前社圣调会继社重承建已会精绝责神 之价 学任值 统和; ;为 为历民 万史众 世确 开使立 拓命生太命平意之义基,业。)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朱熹
以真诚为重准则视是道自我德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
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③方法论:通过“格物致知”来获得“理”。
格物致知:通过外界事物的深入细致的探究,达 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三、朱熹与理学的成熟 1.代表人物: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 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三、朱熹与理学的成熟
1.代表人物:客朱观熹(唯理心学主集大义成者)
2.理论来源: 二程+张载
D.“养浩然之气’
著名作家曹聚仁打了一个有
趣的比方:如果敌机来了, 该怎么办?
朱熹:教弟子爬到书架 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 及防空方法。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1-4宋明理学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1-4宋明理学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3)影响 ①适应__________阶级需要,__________以后逐渐发
展成官方哲学。
②__________朝曾将朱熹编著的《_______________》 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③__________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④它还流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二、宋明理学的内容 1.程朱理学
(1)形成:在回应佛、道挑战时,新兴的儒学到宋代建
立了一个以“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为核心的观 念系统,被称为理学,代表人物是北宋的________、 ________和南宋成为集大成者的__________。
岳 麓 版 历 史
2.(1)心即理也 (2)心
即是宇宙 知
发明本心
回复良
必修③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三、1.宋明 2.三纲五常
政治生活 名分等级
文化教育
社会教化 气节 品德
岳 麓 版 历 史
3.主观意志
社会责任
历史使命
必修③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 同点是( )
A.“仁”
C.“理” 【答案】 【解析】 A
B.“心外无物”

北师大版高二历史必修3随堂练习题:第二课 宋明理学

北师大版高二历史必修3随堂练习题:第二课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1.下面是宋明理学家对之前儒学家关于儒学思想的评价一览表。

A.传承性B.批判性C.佛学化D.超前性B [理学家对于先秦时期孟子、荀子和西汉时期董仲舒均进行了批判,说明宋明理学具有批判性,B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2.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写道:“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

”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 A.否定孔孟权威B.否定“存天理,灭人欲”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D.强调知行合一C [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达到良知,突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带有人性觉醒的意味,被后来追求平等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和发展,故C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孔孟权威,故排除A项;其仍然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行为,并未否定“存天理,灭人欲”,故排除B项;知行合一强调道德实践,并不具有思想启蒙的内核,故排除D项。

]3.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知、行分际,“先知而后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认为知而不行,是不知。

据此可知( )A.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对立B.阳明心学主张以行代知C.朱熹重知轻行、知行脱节D.阳明心学更注重道德实践D [结合材料“知而不行是不知”可得出王阳明心学更注重道德实践,故选D项;A项表述有误,排除;不能概括为以行代知,排除B项;C项表述有误,知行脱节,排除。

]4.黄斡(1152-1221年)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

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

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

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材料中的“先生”是指( )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D.黄宗羲A [材料指出朱熹是继孟子之后,在儒家传道系统中继承和发展道统学说的又一位杰出人物,高度评价了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南宋前中期是程朱理学臻于完善的时期,以朱熹为杰出代表的理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故A项正确;B、C两项提出了心学;D项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首先先解释一下宋明理学的概念:宋明理学亦称“道学”。

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

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高二必修三教材中主要讲的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他们形成的背景是三教合一。

我就按必修3的内容来说了。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程朱理学即二程兄弟(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集大成。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性质)。

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

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

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里面的“理”即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方法论是“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字守仁,也称王守仁)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

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其方法论。

而性质是主观唯心主义。

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

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

至戴震著《孟子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这些必修3教材上并未做过多解释。

宋明理学这一章主要把握这俩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及它的影响跟评价。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1.4 宋明理学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1.4 宋明理学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学案4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儒学的危机1.儒学的危机(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出现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

2.理学的兴起(1)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三教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学家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发展了儒学体系。

深化探究材料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

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三教合一”。

儒学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

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

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思想观点(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求理方法:“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融会贯通而明“理”。

4.统治地位的确立(1)南宋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明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深化探究材料一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二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思考(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以天理遏制人欲,根本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朱熹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

高二历史教案(精选5篇)

高二历史教案(精选5篇)

高二历史教案(精选5篇)高二历史教案【篇1】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教材分析《宋明理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主要思想,掌握理学和心学的内涵,体会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春秋战国---西汉儒家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又是第四节课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铺垫,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说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2)说出理学和心学的内涵。

2.能力目标:(1)通过宋明理学学习,学会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炎祖国文化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对前两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有了深入的学习,基本掌握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

但是本课思辨性较强,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讲述理学和心学的内涵,应让学生看出对前代儒家思想的的继承和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五、教学方法1.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历史素材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历史素材

第3课宋明理学三教合一1.佛教的传播〔材料〕笮融者,丹杨人。

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

……乃大起浮图祠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②。

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

每浴佛③,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

──《三国志》卷四十九《刘繇太史慈士燮传》[解读]《三国志》,65卷,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四部史书由于都是私家撰述,因善于叙事文笔简洁,被后世称为“前四史〞。

《三国志》里的这段话记载了汉献帝时一个叫笮〔zuò〕融的地方官僚喜好佛法并大肆宣扬的情景。

东汉初年,佛教始传入中国,但佛教在中国开始广为流传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政治动乱社会经济衰败,人们普遍寻求宗教的寄托以逃避严酷的现实。

这段史料是中国正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兴建佛寺佛像和社会一般民众信奉佛教的情况。

笮融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地方官僚,由于自己信佛,就挪用三郡钱粮建造佛寺,举行大规模的浴佛法会,耗资巨大,又以免役的方式吸引人,并强迫民众诵经信佛。

[注释]①浮图:即佛陀,大起浮图祠就是大造佛寺。

②这句话描述了佛寺的豪华场景。

③浴佛:佛教法会。

2.魏晋以来玄学流行〔材料一〕风俗淫僻,耻尚失所,学者以《庄》《老》①为宗,而黜《六经》②,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俭③,行身者④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⑤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⑥,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晋纪总论》〔材料二〕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⑦,习正始⑧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

高二历史下册《宋明理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册《宋明理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册《宋明理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

”又说:“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

”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A.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C.从天人感应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选A。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理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所以朱熹的理学开始从世界的本源出发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2.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A.穷理的方法问题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解析:选A。

朱熹为理学大师,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双方辩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双方对探究理的方法的异同,理学强调向外探求,心学强调向内探究,认为“心就是理”。

所以答案为A项。

3.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特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在灾害面前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一次次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大爱无疆”、“有难同当、自强不息”,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地考验,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方面的影响表现在()①压抑人的自然欲求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D。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但理学中很多思想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借鉴意义,如注重人的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都是理学对人格塑造的积极影响。

故②③④是正确的。

4.“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 A.老庄思想B.程朱理学C.王阳明心学D.孔孟之道解析:选C。

本题以世人熟知的禅宗理论考查宋明理学。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第3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第3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课宋明理学1、魏晋之际,玄学成为封建文人的一种思潮。

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中崇尚“清谈”。

这种思潮的出现( )A.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B.是江南经济开发的结果C.导致国家走向分裂D.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2、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3、晋代葛洪在道教典籍《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B.儒道思想的融合C.儒本道末的指导思想D.道教危机的出现4、自宋初开始,众多学者掀起了一场儒学复兴运动, 就宇宙万物本原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人的探讨。

北宋中期的“二程”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就是( )A.道理B.天理C.本心D.良知5、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 )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B.儒学道统的确立与突破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6、朱熹曰:“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段聪明了。

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

有人尝说,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

如某正不敢如此说,须是逐旋做将去。

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

岂有此理!”朱熹强调的是( )A.知行并重的关系B.只格一物便通万理C.认识的渐进性D.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7、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王阳明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8、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

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

这说明王夫之( )A.热切呼唤政治变革B.彻底否定儒家思想C.积极倡导学习西方D.强调物质运动观念9、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说课稿【设计理念】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探究课的形式展现。

【教材分析】教材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根本依据,我觉得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强调对教材的研读都不为过,《宋明理学》这一课内容,教材分“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三目介绍,中间配有多幅人物图像和简介,插入“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等,结构清晰,内容简洁,有助于学生把握理学的内容,但毕竟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较难的一部分,教材编排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专业术语较多,学生理解相对困难。

新课程教学在对待教材问题上要求教师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本课教学内容安排中,我认为应适当进行结构调整,补充相关内容,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理学的内涵和影响。

另外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从情感和态度价值角度而言,本课内容的学习也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加深学生对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解,需要重点把握。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高中一年多的历史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历史学习的方法也基本熟悉,学习的主动性有很大提高,便于课堂教学中探究模式的施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了解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正确评价宋明理学,培养辨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探究问题的答案,培养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3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3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

第3课宋明理学知识点一三教合一1.背景(1)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①道教也广为传播。

2.表现(1)魏晋南北朝:儒学、佛教、道教相互影响。

(2)隋朝:儒学家提出“②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③三教合一”。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④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知识点二程朱理学1.形成:北宋时,⑤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二程”(程颐、程颢)(1)核心:⑥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2)把天理和⑦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3)提出“⑧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4)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

3.朱熹(1)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即⑨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2)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⑩存天理,灭人欲”。

(3)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4.影响(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的《⑪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传至国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宋明理学可归纳为“一、一、二、二、三”(1)一个趋势:三教合一。

(2)一个核心:理的存在。

(3)两种途径:“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

(4)两个世界观: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5)三个阶段:开创于北宋“二程”,成熟于北宋朱熹,新发展于宋明陆王心学。

知识点三陆王心学1.主张(1)陆九渊:把“⑫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宣扬“⑬心外无物”“⑭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⑮致良知”和“⑯知行合一”的学说。

高中历史三 第一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

高中历史三 第一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

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思想,全面理解宋明理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格归纳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历史分析、比较能力;结合微课探究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历史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背景、思想让学生体会宋明理学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学情分析思想史部分是必修三的难点,宋明理学由于吸收佛教、道教思想而带有哲学化、思辨化的特点,加大了学生理解和学习的难度。

教师必修借助历史材料、历史表格及图片、视频,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好在高二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已经学过哲学理论,基本能够区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哲学概念,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宋明理学》的相关哲学概念。

高二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年多高中历史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基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适当增加师生互动、自我探究、小组讨论、自由发言等活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重难点重点: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2、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难点:1、全面分析宋明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2、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理解宋明理学的实质——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以2012年28岁的沈某因为骗取高额保险赔偿金而残忍杀害亲生父母一案,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社会道德问题的关注,指出沈某的行为泯灭人性,不仁,不义,不孝,令人发指,“伤天害理",实际上是违背人性,违背儒家伦理道德。

提出问题:人性及儒家伦理道德怎么就和“天理”联系在一起呢?(从而进入本节课)【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学生解读)1、知识与技能:掌握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思想,全面理解宋明理学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格归纳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点,提高历史分析、比较能力;结合微课探究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培养整体感知历史的能力。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宋明理学》参考学案1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宋明理学》参考学案1

第4课宋明理学【图片说史】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这是在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信州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

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

双方却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长达三天的激烈辩论,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实质上是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

“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猜一猜在“鹅湖之会”上朱熹与陆九渊辩论的内容。

【知识梳理】一、儒学的危机1、背景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2、表现儒、佛、道三家在彼此反复辩驳中互相吸纳与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儒家学者为了重兴儒学,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

二、程朱理学1、概念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被称为“理学”。

2、代表程颢、程颐和朱熹。

3、主张(1)“理”是世界的本原: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

(2)求“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思维拓展1】想一想: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4、统治地位的确立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思维拓展2】想一想: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三、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理论(1)提出“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他的思想被称为“心学”。

(2)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2、明中期王守仁的心学理论(1)背景:明朝中期,程朱理学逐渐失去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

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

这种思潮的结晶是“阳明心学”。

(2)思想核心:“致良知”。

3、理学的影响(1)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

宋明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学派,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巅峰之作。

其思想以理性、人性和天命为核心,强调“心即理”,提出了“大同世界”、“君权神授权衡”等重要理论,并对中国文化、政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史教学中,宋明理学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宋明理学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提升,更能够扩大其视野,更好地融入到当今时代的发展中去。

为此,本篇文章将就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做进一步探讨,探究如何构建优秀的历史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学派,应该成为高中历史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在学习宋明理学方面,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全面掌握这一学派的基本内涵和影响。

教学目标应该突出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基本观点和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政治、哲学和社会的作用,使学生懂得理性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感。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在实施教学计划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要求和内容,确保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1. 学习宋明理学及其影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宋明理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该通过精讲,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经典著作对于宋明理学及其影响的重要性。

同时,教学还应该深入探究宋明理学的典型代表,如王阳明、张载、陈亮、朱熹等人的理论观点和思想特点,让学生真正领会宋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 探究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心性论”、“知行合一”、“大同世界”、“君权神授权衡”、“物我一体”等,教学中应该分别针对这些观点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学习这些观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和特点,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3. 把握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宋明理学以个人的心性、道德、伦理思想为核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深入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作用,例如如何影响了士人的政治观念,如何对之后的科举考试和科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配套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配套教学设计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以及影响都很重要,而宋明理学又是儒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将儒家思想推进到了哲学的高度,同时又成为了第五课明清思想家批判的对象,本课承上启下,在教材中具有突出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分析宋明理学的形成背景;列举程朱、陆王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领悟理学的历史影响。

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问题引领、情景再现、,材料拓展、联系实际等方式方法,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宋明理学对儒学发展的重大贡献,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四、重点、难点1、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确定理由: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体现理学对儒学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的保证。

突破策略:利用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上教师的设问、引领、讲解,借助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掌握。

2、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确定理由: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理解,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所以需要学生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方面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故定为难点。

突破策略:教师提供大量的资料,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并由教师做总结归纳,体现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互动探究。

【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内容枯燥难懂,学生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一种挑战。

另外,宋明理学带有哲学层面丰富的内涵,学生在学这一课的时候,还没有学习到政治的哲学方面的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所以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师讲授,利用情景再现,师生互动,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多元思维的能力,我还在授课过程中配合以比较发现式教学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等。

宋明理学,学贵理明

宋明理学,学贵理明

宋明理学,学贵理明摘要:宋明理学的内容晦涩难懂,在教学中被许多历史老师视为畏途。

本课的教材的处理和课堂的驾驭比较难,要想化解本课的疑难点,就要帮助学生理解其历史概念、理明其历史价值。

关键词:理清;理解;理明人民版必修ⅲ专题一第3课《宋明理学》一课因理论深奥、概念繁琐以及脱离学生生活,其内容晦涩难懂,每当上到这一课时,总感觉学生不易理解、不能理明本课内容。

一、学理学之关键:理解理学发展的历史概念宋明理学一课中的历史概念之多,是令人目不暇接的,许多是哲学概念,令人费解,在学本课内容时高二学生的政治课还没有学到哲学,这样就逼着历史教师先给他们补哲学课,举例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然后顺利地给朱熹和陆九渊把那两顶早准备好的帽子戴上。

这种概念化、标签化解读理学的做法,在很多年前比较流行,但要真正理解这些概念只有多读书,多查找资料。

二程眼中的“理”是什么?怎么理解才是最正确,这就离不开他们的言论。

《二程遗书》中“一物需有一理。

万物皆有理。

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天者,理也。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性即是理。

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很显然从上述言论看,二程的“理”即宇宙的普遍法则,事物的规律,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是人性。

那么,朱熹的“理”又是什么呢?《文集卷七读大纪》一段话“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由此可知,朱熹的“理”即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

从两个人对“理”的概念理解看,两人思想本质上是一致,于是合称“程朱理学”。

再来看朱熹口中的理与气的概念关系。

《朱子语类》中一段对话:“昨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如何?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探理学之源——理学产生的背景

探理学之源——理学产生的背景
课题:
探理学之源——理学产生的背景 高中 高二
学段:
年级:
学期:
上学期
赵志霞 安丘市第二中学
教师:
单位:
探理学之源——理学产生的背景 安丘二中 赵志霞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 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
材料二:武当山 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 遗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 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 大量神祠、岩庙。 问题: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材料二 宋代的经济发展为宋代文化的繁 荣和理学的兴起提供了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 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也带来了人 们重利轻义的思想倾向…… ——孙学功:《从商品经济的发 展看理学的兴起》
理学的兴起更深层次的原因
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 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宋代的“重文 ”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积 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 追求。 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 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 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 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三:右图,绘佛、道、儒
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 经论道,画中释氏跌坐于菩提树 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 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 相对。
三教图(明·丁云鹏)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儒学无法 控制人心。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佛教、道教 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 性。 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2)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通情、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3)理学家们致力于社会道德的教化工作,建立了生活秩序, 诸如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伦理,怜贫恤寡、扶助乡里的社会 道德,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的个人品格。
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C.程朱理学 B.佛学 D.陆王心学


【解析】
“当时”在材料中具体所指的应是“南宋”时期,
而这一时期社会的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学”。 【答案】 C

/ 防裂贴
hoq148egk
的过客,这一次却要同新婚不久的妻子奔赴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江苏海涛州绿溪镇江苏花开啤酒厂工作。虽然花开啤酒厂他已于一月前去看 过一次,并跟海涛州人事局和花开啤酒厂的领导都谈过,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一次是跟妻子一道去且极有可能要长期地生活在那里,心 情和之前全然不同,仿佛美好的生活已经在向自己频频招手!马启明的心都飞到天空中去了,如果此刻能有一幅卡通漫画的话,你会看见半空 中一颗跳动的心在快乐地舞蹈。在镇江下了火车以后,马启明小夫妇俩又马不停蹄地坐上开往海涛州的汽车。公共汽车刚离开长途汽车站差不 多十几分钟便停了下来,刘丽娟看着前面排成长队的车辆,以为遇到了堵车,再加之长途奔波的劳累,情绪有些低落。马启明安慰妻子说: “汽车马上就要过轮渡了,就是轮船拉着汽车横渡长江,你没有见过吧?感受一下人民解放军横跨长江的气度。”因为马启明上一次来过,他 知道,刘丽娟不知道。她新奇地想:汽车也能上船?也能横渡长江?在北方不要说没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汽车也能上船,真的吗?真的要 过长江?”刘丽娟一下子兴奋起来。在渡口下了汽车,希奇地看着汽车驶上了轮渡。马启明站在微微晃动的甲板上,听着汽笛声,凝望着轮渡 行驶在波光粼粼的长江之上,竟有种人在梦中的感觉,面对浩瀚绵长的江水他的心胸突然豁然开朗,一缕缕清风吹拂着他的面颊,浑身自在、 舒坦。马启明突然对未来陌生的生活有了更多幢憬!刘丽娟呢!她紧紧地抓住马启明的手,生怕船突然沉到微波滚滚的长江里,而马启明会葬 身长江。马启明和刘丽娟是傍晚的时候才赶到海涛州的,转弯绕行距离离花开啤酒厂还有十多里,此时已经没有开往他们目的地---绿溪镇的班 车了,他们只好在海涛州住了下来。晚上睡觉,刘丽娟仿佛还在火车上奔波“哐当---哐当---哐当---”,辗转难眠。而马启明由于旅途劳累、 已经是疲惫不堪,倒在床上便酣然入睡,而把妻子的调动手续紧紧地搂在怀里才放心踏实,这可是用金银珠宝都换不来的超级宝贝。第二天, 马启明与刘丽娟起了个大早,吃完早饭便坐上汽车,汽车摇摇晃晃地驶出了车站。路面状况较差,坑洼不平,到处是碎石,路两面零散地立着 一些平房,多是些小卖部和小饭店,门脸矮矮小小的,似乎很有了些年代,门口竖着大大的、用纸板做的招牌“停车吃饭”,年纪轻轻的、打 扮花枝招展的饭店服务小小(是真正的小小还是假小小,马启明搞不清楚)在马路边不停地向过往司机招手,做着妩媚的动作,形成了一道独 特的“美人招手”的风景!很拉风!无时无刻不在挑战马启明的视觉底线。汽车颠簸了约四五十分钟,开开停停,终于到了啤酒厂所在的城 镇——绿溪镇。一下车,就看见远处两只高耸的砖红色大
“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
“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②心学主张“心”即 “理”,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 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 能成为圣贤,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3.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1)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
第3课
宋明理学
上图是陈少梅先生杰作《二十四孝图》之一《埋儿奉母》。讲 述了晋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其本质是 理学用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如果故事是真实的,郭 巨未免过于残忍;如果故事是虚构的,是对于人性的误导。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2)基本观点:程朱理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教、道 教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儒佛道相结合的新儒学思 想体系。其基本观点包括:“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
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要把握“理”,需要通过
“格物物的内在之“理”;在“天理”与“人欲”发生冲突时,应 该“存天理,灭人欲”。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1)相同:两者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都继承了孔孟
“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思想实质都是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都起了积极作用。
(2)不同:①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
“三教合一” 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
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
其中 “三教合一”大致始于 ( ) A.春秋战国
C.东汉以后 B.秦汉时期 D.两宋时期
【解析】 题中四段历程分别为春秋时期、秦朝西汉 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 【答案】 C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2009年苏南联考)朱熹《近思录· 致知》:“凡一物
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朱熹之“理”是指 ( ) A.宇宙万物的本原 B.三纲五常
C.事物的客观规律
D.良知
【解析】
朱熹认为“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的伦理
纲常,即“三纲五常”。 【答案】 B
宋明理学的评价
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 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
(2008年南通调研)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 程颢、程颐的是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 )
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礼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解析】 选项A为孔子主张;B为孟子主张;C为王守 仁主张;D为二程主张。 【答案】 D
1. 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原因和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
(1)社会原因:宋代理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 和具体的文化背景。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 情况下,统治者试图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维护统治秩序;魏 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趋融合,儒学吸收佛、道有益的成 分,发展为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新的儒学体系;宋代的“重 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励了学者们积极 关注国计民生的热情。
(4)这些道德标准,一方面强化了小农经济的封建秩序,不 少内容属于旧道德范畴,应当批判。三纲五常在理学推动下,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天经地义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压抑、扼
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同时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
朝中叶后不务实际的清谈之风。不利于向近代化发展,产生了 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包含诸如和谐意识、忧患意识、道德 意识、力行意识等传统美德,应继续发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