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数学学案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新编高一数学必修一课后练习: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含答案
新编人教版精品教学资料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课后作业【基础过关】1.若,,,,则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的个数为A.5B.6C.7D.82.已知全集U={1,2,3,4,5,6,7,8},A={3,4,5}, B={1,3,6},那么集合{2,7,8}是A.A∪B B.A∩B C.(∁U A)∩(∁U B) D.(∁U A)∪(∁U B) 3.若集合P={x∈N|-1<x<3},Q={x|x=2a,a∈P},则P∩Q=A.⌀B.{x|-2<x<6}C.{x|-1<x<3}D.{0,2}4.设全集U=R,集合M={x|x>1或x<-1},N={x|0<x<2},则N∩(∁U M)=A.{x|-2≤x<1}B.{x|0<x≤1}C.{x|-1≤x≤1}D.{x|x<1} 5.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乒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6.集合A={(x,y)|x+y=0},B={(x,y)|x-y=2},则A∩B=.7.设集合A={x|0<x-m<3},B={x|x≤0,或x≥3},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实数m.(1)A∩B=⌀;(2)A∪B=B.8.已知集合A={x|2≤x<7},B={x|3<x<10},C={x|x<a}.(1)求A∪B,(∁R A)∩B;(2)若A∩C≠⌀,求a的取值范围.【能力提升】已知集合A={x|x2-3x+2=0},B={x|x2-ax+a-1=0},C={x|x2-x+2m=0}.(1)若A∪B=A,求a的值;(2)若A∩C=C,求m的取值范围.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课后作业·详细答案【基础过关】1.D2.C【解析】借助Venn图易得{2,7,8}=∁U(A∪B),即为(∁U A)∩(∁U B).3.D【解析】由已知得P={0,1,2},Q={0,2,4},所以P∩Q={0,2}. 4.B【解析】∁U M={x|-1≤x≤1},结合数轴可得N∩(∁U M)={x|0<x≤1}. 5.12【解析】设两项运动都喜爱的人数为x,依据题意画出Venn图,得到方程15-x+x+10-x+8=30,解得x=3,∴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15-3=12.6.{(1,-1)}【解析】A∩B={(x,y)|}={(1,-1)}.7.因为A={x|0<x-m<3},所以A={x|m<x<m+3}.(1)当A∩B=⌀时,需,故m=0.即满足A∩B=⌀时,m的值为0.(2)当A∪B=B时,A⊆B,需m≥3,或m+3≤0,得m≥3,或m≤-3.即满足A∪B=B时,m的取值范围为{m|m≥3,或m≤-3}.8.(1)因为A={x|2≤x<7},B={x|3<x<10},所以A∪B={x|2≤x<10}.因为A={x|2≤x<7},所以∁R A={x|x<2,或x≥7},则(∁R A)∩B={x|7≤x<10}.(2)因为A={x|2≤x<7},C={x|x<a},且A∩C≠⌀,所以a>2.【能力提升】A={1,2}.(1)因为A∪B=A,所以B⊆A,故集合B中至多有两个元素1,2.而方程x2-ax+a-1=0的两根分别为1,a-1,注意到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有①当a-1=2,即a=3时,B={1,2},满足题意;②当a-1=1,即a=2时,B={1},满足题意.综上可知,a=2或a=3.(2)因为A∩C=C,所以C⊆A.①当C=⌀时,方程x2-x+2m=0无实数解,因此其根的判别式Δ=1-8m<0,即m>.②当C={1}(或C={2})时,方程x2-x+2m=0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x=1(或x=2),因此其根的判别式Δ=1-8m=0,解得m=,代入方程x2-x+2m=0,解得x=,显然m=不符合要求.③当C={1,2}时,方程x2-x+2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x1=1,x2=2,因此x1+x2=1+2≠1,x1x2=2=2m,显然不符合要求.综上,m>.。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3集合的的基本运算(一)
高一数学学科教学设计A级1. 设{}{}=∈≤=∈>那么A B等于().5,1,A x Z xB x Z xA.{1,2,3,4,5} B.{2,3,4,5}C.{2,3,4}D.{}15<≤x x2. 已知集合M={(x, y)|x+y=2},N={(x, y)|x-y=4},那么集合M∩N为().A. x=3, y=-1B. (3,-1)C.{3,-1}D.{(3,-1)}3. 设{}0,1,2,3,4,5,{1,3,6,9},{3,7,8}===,则()A B CA B C等于().A. {0,1,2,6}B. {3,7,8,}C. {1,3,7,8}D. {1,3,6,7,8}B级1. 设{|}=<<,若A 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B x x=>,{|03}A x x a是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交集并集的三种语言的表达方式。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 ] 不合格[ ]组长(签字):检查日期:年月日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第一课时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案
考察下列两组集合:
(1)A={1,3,5} B={2,4,6} C={1,2,3,4,5,6}
(2)A={我班女生} B={我班男生} C={我班学生}
思考一:上述两个集合中,集合A,B中的元素与集合C中的元素有何关系?
集合C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称C为A和B的并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union set);记作:A∪B;读作”A并B”。
用描述法表示为A∪B= {x|x∈A,或x∈B},
Venn图表示为:
说明:Venn图的边界是封闭曲线,它可以是圆,矩形,也可以是其他封闭曲线
④ ∪B, ∪B.
由两集合的所有元素合并可得两集合的并集,而由两集合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又会是两集合的一种什么运算呢?
回看情景一、两次进货可用Venn图来表示
两次都有进的货为皮鞋和闹钟
设集合A表示第一次进货的品种,集合B表示第二次进货的品种,
则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intersection set),记A∩B,读作A交B.
探究性质(3分钟)
情景探究(3分钟)
形成概念(3分钟)
应用举例(3分钟)
探究性质(3分钟)
课堂练习(5分钟)
课堂延展(8分钟)
两个实数间有哪些四则运算?类比,两个集合间是否也有类似的运算呢?
情景一、一个百货商店,第一批进货是帽子,皮鞋,热水瓶,闹钟共四个品种,第二批进货是收音机,皮鞋,尼龙袜,茶杯,闹钟共五个品种,问一共进了多少品种的货?
2011-2012学年上学期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1章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教案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实数的运算,得到集合间的运算:并、交,在正确理解并集、交集概念的基础上学会求集合的并集、交集的方法,并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情感目标:在学习集合运算的过程中,培养类比的思想及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同时在利用数轴和Venn 图解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重难点分析:重点:并集、交集的概念及集合的运算。
难点:集合的应用,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互动探究:一、课堂探究:1、情境引入思考:实数有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 与集合A 、B 之间的关系吗?(1){1,3,5},{2,4,6},{1,2,3,4,5,6}A B C ===;(2){|},{|},{|}A x x B x x C x x ===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是实数;在上述两个问题中,集合,B 与集合C 之间都具有这样一种关系:集合C 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
2、并集的概念: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 x x A x B ∈∈或,图示如右。
这样,在问题(1)(2)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是C ,即AB C =例1、设{4,5,6,8},{3,5,7,8}A B ==,求A B 。
例2、设集合{|12}A x x =-<<,集合{|13}B x x =<<,求A B 。
思考:下列关系式成立吗?(1)A A A =;(2)A A =∅ 。
考察下面的问题,集合A B 、与集合C 之间有什么关系?(1){2,4,6,8,10},{3,5,8,12},{8}A B C ===;(2){|A x x =是新华中学2004年9月在校的女同学},{|B x x =是新华中学2004年9月在校的高一年级同学},{|C x x =是新华中学2004年9月在校的高一年级女同学}。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一课时)并集【学习目标】1、理解并集的概念;2、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运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能用图示法表示两个集合的并集【重点】并集的概念【难点】并集的概念和集合的运算【知识准备】交集的概念【新课探知】任务一:已知:集合{}{}6,5,4,3,4,3,2,1==B A 请把属于集合A 或者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找出来写成一个集合解决下列问题:1、这个新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A 、集合B 中元素有何关系?2、从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试叙述并集的概念.3、用符号怎么表示?归纳出交集的概念: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并集。
记作:A B读作:“A 并B ” 即: {|}A B x x A x B =∈∈或例1设集合{|1},{|2}A x x B x x =<=< ,求A B练习一 求集合A 与B 的并集(1){6,8,10,12},{3,6,9,12}A B ==(2){|12},{|03}A x x B x x =-≤≤=≤≤任务二:由并集的定义,观察下列式子是否成立或完成等式(1) A B B A = (2) A A A =(3) A ∅=______ (4)如果A B ⊆,那么A B =_____ 例2已知集合{|},{|}Z {|}A x x B x x x x ===是奇数是偶数,是整数求: A B Z A Z B练习二:(1)设{|>3}{|>0}A x x B x x ==,求A B ,并在数轴上表示运算的过程(2)设{|}{|}A x x B x x ==是等腰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A B .【自我检测】1、设A ={1,2},B ={3,4,5,6},求A B 2、设集合{1},{1,2},{1,2,3}M N P ===,则()P N M =_________【拓展延伸】1、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用彩笔图出)说明:1、当集合都不是空集时,它们的并集是怎样的?2、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并集是什么?2、写出满足条件{1,2}{0,1,2,3}B =的所有集合.A。
数学课件: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并集、交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七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七分。
已知集合A={x|-2≤x≤5},B={x|2m-1≤x≤2m+1},若A∪B =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①集合A确定,集合B中元素不确定; ②A∪B=A.解答本题时,可由A∪B=A知B⊆A.从而分B=Ø和 B≠Ø分类讨论. ③本题中B={x|2m-1<x<2m+1},由于2m+1>2m-1,故B≠Ø.
1.(1)若本例(1)中,问题改为求A∪B. (2)本例(2)中,问题改为求M∩N. 【解析】 (1)由例1中的数轴表示知A∪B=R,故选D. (2)由例1中的数轴表示知M∩N={x|-3<x<5},故选C. 【答案】 (1)D;(2)C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七分。
设集合A={x|-1<x<a},B={x|1<x<3}且A∩B=Ø,求a的取值范 围.
①当a-1=2,即a=3时,B={1,2}; ②当a-1=1,即a=2时,B={1}. 于是a=2或a=3都满足题意.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a|a=2,或a=3}.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七分。
1.对并集概念的理解 “x∈A,或x∈B”包含三种情况:“x∈A,但x∉B”;“x∈B, 但x∉A”;“x∈A,且x∈B”.Venn图如图.另外,在求两个集合的 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只出现一次.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学案:集合的基本运算(含答案)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1.理解并集、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体验通过实例的分析和阅读来自学探究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2.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3.A∩A=__A__,A∪A=__A__,A∩∅=__∅__,A∪∅=A.4.若A⊆B,则A∩B=__A__,A∪B=__B__.5.A∩B⊆A,A∩B⊆B,A⊆A∪B,A∩B⊆A∪B.对点讲练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例1】求下列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1)A={1,2,3,4,5},B={-1,0,1,2,3};(2)A={x|x<-2},B={x|x>-5}.解(1)如图所示,A∪B={-1,0,1,2,3,4,5},A∩B={1,2,3}.(2)结合数轴(如图所示)得:A∪B=R,A∩B={x|-5<x<-2}.规律方法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依据它们的定义,借用Venn图或结合数轴分析两个集合的元素的分布情况,有利于准确写出交集、并集.变式迁移1(1)若集合A={x|x>-1},B={x|-2<x<2},则A∪B等于()A .{x |x >-2}B .{x |x >-1}C .{x |-2<x <-1}D .{x |-1<x <2} (2)若将(1)中A 改为A ={x |x >a },求A ∪B ,A ∩B . (1)答案 A解析 画出数轴,故A ∪B ={x |x >-2}.(2)解 如图所示,当a <-2时,A ∪B =A ,A ∩B ={x |-2<x <2}; 当-2≤a <2时,A ∪B ={x |x >-2},A ∩B ={x |a <x <2}; 当a ≥2时,A ∪B ={x |-2<x <2或x >a },A ∩B =∅.已知集合的交集、并集求参数【例2】 已知A ={x |2a ≤x ≤a +3},B ={x |x <-1或x >5}. (1)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 (2)若A ∪B =R ,求a 的取值范围. 解 (1)由A ∩B =∅, ①若A =∅, 有2a >a +3,∴a >3. ②若A ≠∅,如图:∴⎩⎪⎨⎪⎧2a ≥-1a +3≤52a ≤a +3,解得-12≤a ≤2.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a |-12≤a ≤2或a >3}.(2)由A ∪B =R ,如图所示,∴⎩⎪⎨⎪⎧2a ≤-1a +3≥5,解得a ∈∅. 规律方法 出现交集为空集的情形,应首先考虑集合中有没有空集,即分类讨论.其次,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的交、并运算中,数轴分析法直观清晰,应重点考虑.变式迁移2 已知集合A ={x |2<x <4},B ={x |a <x <3a }. (1)若A ∩B =∅,试求a 的取值范围; (2)若A ∩B ={x |3<x <4},试求a 的取值范围. 解 (1)如图,有两类情况,一类是B ≠∅⇒a >0. 此时,又分两种情况:①B 在A 的左边,如图B 所示; ②B 在A 的右边,如图B ′所示.B 或B ′位置均使A ∩B =∅成立, 即3a ≤2或a ≥4,解得0<a ≤23,或a ≥4.另一类是B =∅,即a ≤0时,显然A ∩B =∅成立.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a |a ≤23,或a ≥4}.(2)因为A ={x |2<x <4},A ∩B ={x |3<x <4}, 如图所示:集合B 若要符合题意,显然有a =3,此时B ={x |3<x <9},所以a =3为所求.交集、并集性质的运用【例3】 已知集合A ={x |1<ax <2},B ={x ||x |<1},且满足A ∪B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A ∪B =B ,∴A ⊆B . (1)当a =0时,A =∅,满足A ⊆B . (2)当a >0时,A =⎩⎨⎧⎭⎬⎫x |1a <x <2a .∵A ⊆B ,∴⎩⎨⎧1a ≥-12a ≤1∴a ≥2.(3)当a <0时,A =⎩⎨⎧⎭⎬⎫x |2a <x <1a .∵A ⊆B ,∴⎩⎨⎧2a≥-11a ≤1∴a ≤-2.综合(1)(2)(3)知,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2或a =0或a ≥2}.规律方法 明确A ∩B =B 和A ∪B =B 的含义,根据问题的需要,将A ∩B =B 和A ∪B =B 转化为等价的关系式B ⊆A 和A ⊆B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另外在B ⊆A 时易忽视B =∅时的情况.变式迁移3 设集合A ={-2},B ={x |ax +1=0,a ∈R },若A ∩B =B ,求a 的值. 解 ∵A ∩B =B ,∴B ⊆A . ∵A ={-2}≠∅, ∴B =∅或B ≠∅. 当B =∅时,方程ax +1=0无解,此时a =0. 当B ≠∅时,此时a ≠0,则B ={-1a },∴-1a∈A ,即有-1a =-2,得a =12.综上,得a =0或a =12.1.A ∪B 的定义中“或”的意义与通常所说的“非此即彼”有原则的区别,它们是“相容”的.求A ∪B 时,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出现一次.2.A ∩B =A ⇔A ⊆B ,A ∪B =B ⇔A ⊆B ,这两个性质非常重要.另外,在解决有条件A ⊆B 的集合问题时,不要忽视A =∅的情况.课时作业一、选择题 1.设集合A ={x |-5≤x <1},B ={x |x ≤2},则A ∩B 等于( ) A .{x |-5≤x <1} B .{x |-5≤x ≤2}C.{x|x<1} D.{x|x≤2}答案 A2.下列四个推理:①a∈(A∪B)⇒a∈A;②a∈(A∩B)⇒a∈(A∪B);③A⊆B⇒A∪B=B;④A∪B=A⇒A∩B=B.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 C解析②③④正确.3.设A={x|1≤x≤3},B={x|x<0或x≥2},则A∪B等于()A.{x|x<0或x≥1} B.{x|x<0或x≥3}C.{x|x<0或x≥2} D.{x|2≤x≤3}答案 A解析结合数轴知A∪B={x|x<0或x≥1}.4.已知A={x|x≤-1或x≥3},B={x|a<x<4},若A∪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3≤a<4 B.-1<a<4 C.a≤-1 D.a<-1答案 C解析结合数轴知答案C正确.5.满足条件M∪{1}={1,2,3}的集合M的个数是()A.1 B.2 C.3 D.4答案 B解析由已知得M={2,3}或{1,2,3},共2个.二、填空题6.已知A={(x,y)|x+y=3},B={(x,y)|x-y=1},则A∩B=________.答案{(2,1)}7.设集合A={x|-1≤x<2},B={x|x≤a},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a≥-1解析由A∩B≠∅,借助于数轴知a≥-1.8.已知集合A={x|x<1或x>5},B={x|a≤x≤b},且A∪B=R,A∩B={x|5<x≤6},则2a-b=________.答案-4解析如图所示,可知a=1,b=6,2a-b=-4.三、解答题9.已知集合A={1,3,5},B={1,2,x2-1},若A∪B={1,2,3,5},求x及A∩B.解∵B⊆(A∪B),∴x2-1∈A∪B.∴x2-1=3或x2-1=5.解得x=±2或x=±6.若x2-1=3,则A∩B={1,3}.若x2-1=5,则A∩B={1,5}.10.设集合A={x|x2-3x+2=0},B={x|x2-4x+a=0},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A={1,2},∵A∪B=A,∴B⊆A,集合B有两种情况:B=∅或B≠∅.(1)B=∅时,方程x2-4x+a=0无实数根,∴Δ=16-4a<0,∴a>4.(2)B≠∅时,当Δ=0时,a=4,B={2}⊆A满足条件;当Δ>0时,若1,2是方程x2-4x+a=0的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矛盾,无解,∴a=4.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a≥4.【探究驿站】11.求满足P∪Q={1,2}的集合P,Q共有多少组?解可采用列举法:当P=∅时,Q={1,2};当P={1}时,Q={2},{1,2};当P={2}时,Q={1},{1,2};当P={1,2}时,Q=∅,{1},{2},{1,2},∴一共有9组.。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1. 什么是学习力 2. 高效学习模型 3. 超级记忆法 4. 费曼学习法
什么是学习力
什么是学习力-你遇到这些问 题了吗
总是 比别人 学得慢
一看就懂 一 做就错
看得懂,但不 会做
总是 比别人学得差 不会举一反三
什么是学习力含义
管理知识的能力 (利用现有知识 解决问题)
学习知识的能力 (学习新知识 速度、质量等)
2.交 集 示例2:考察下列各集合 A={4,3,5};B={2,4,6};C={4}.
集合C的元素既属于A,又属于B, 则称C为A与B的交集.
2.交 集
定义:由两个集合A、B的公共部分组成 的集合,叫这两个集合的交集,
2.交 集
定义:由两个集合A、B的公共部分组成 的集合,叫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记作 A∩B=C={x|x∈A且x∈B},
用Venn图表示为:
AB
新课
示例1:观察下列各组集合
A={1,3,5} B={2,4,6}
A∪B=C
C={1,2,3,4,5,6}
集合C是由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 元素组成的,则称C是A与B的并集.
例1设集合A={4,5,6,8}, 集合B={3,5,7,8,9},
求A∪B.
例1设集合A={4,5,6,8}, 集合B={3,5,7,8,9},
TIP2:什么叫认知获取:知道一些概念、过程、信息、现象、方法,知道它们 大 概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而这些东西过去你都不知道;
TIP3:认知获取是学习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为啥总是听懂了, 但不会做,做不好?
高效学习模型-内外脑 模型
2
内脑- 思考内化
思维导图& 超级记忆法& 费曼学习法
示范教案(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示范教案(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整体设计教学分析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出发,结合实例,通过类比实数加法运算引入集合间的运算,同时,结合相关内容介绍子集和全集等概念.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课本继续注重体现逻辑思考的方法,如类比等.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全集和补集的教学中,应注意利用图形的直观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补集的概念,并能够用直观图进行求补集的运算.三维目标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全集的含义,掌握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方法,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感受集合作为一种语言,在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和准确,进一步提高类比的能力.2.通过观察和类比,借助V enn图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全集与补集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以及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思路1.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两个实数可以相加,例如5+3=8.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教师直接点出课题.思路2.请同学们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1)A={1,3,5},B={2,4,6},C={1,2,3,4,5,6};(2)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C={x|x是实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思考和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强调集合也有运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思路3.(1)①如图1131甲和乙所示,观察两个图的阴影部分,它们分别同集合A、集合B有什么关系?图1-1-3-1②观察集合A与B与集合C={1,2,3,4}之间的关系.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教师直接指出这就是本节课学习的课题:集合的运算.(2)①已知集合A={1,2,3},B={2,3,4},写出由集合A,B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C.②已知集合A={x|x>1},B={x|x<0},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与B,并写出由集合A与B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C.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通过上述问题中集合A与B与集合C之间的关系,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你发现了什么?②用文字语言来叙述上述问题中,集合A与B与集合C之间的关系.③用数学符号来叙述上述问题中,集合A与B与集合C之间的关系.④试用V enn图表示A∪B=C.⑤请给出集合的并集定义.⑥求集合的并集是集合间的一种运算,那么,集合间还有其他运算吗?请同学们考察下面的问题,集合A与B与集合C之间有什么关系?(ⅰ)A={2,4,6,8,10},B={3,5,8,12},C={8};(ⅱ)A={x|x是国兴中学2007年9月入学的高一年级女同学},B={x|x是国兴中学2007年9月入学的高一年级男同学},C={x|x是国兴中学2007年9月入学的高一年级同学}.⑦类比集合的并集,请给出集合的交集定义?并分别用三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活动:先让学生思考或讨论问题,然后再回答,经教师提示、点拨,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提示引导考虑问题的思路,主要引导学生发现集合的并集和交集运算并能用数学符号来刻画,用V enn图来显示.讨论结果:①集合之间也可以相加,也可以进行运算,但是为了不和实数的运算相混淆,规定这种运算不叫集合的加法,而是叫做求集合的并集.集合C叫集合A与B的并集.记为A∪B=C,读作A并B.②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了集合C.③C={x|x∈A,或x∈B}.④如图1131所示.⑤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A∪B={x|x∈A,或x∈B},用V enn图表示,如图1131所示.⑥集合之间还可以求它们的公共元素组成集合的运算,这种运算叫求集合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ⅰ)A∩B=C,(ⅱ)A∪B=C.⑦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A∩B={x|x∈A,且x∈B}.用V enn图表示,如图1132所示.图1-1-3-2应用示例思路11.设A={4,5,6,8},B={3,5,7,8},求A∪B,A∩B.图1-1-3-3活动:让学生回顾集合的表示法和交集、并集的含义,由于本例题难度较小,让学生自己解决,重点是总结集合运算的方法.根据集合并集、交集的含义,借助于V enn图写出.观察这两个集合中的元素,或用V enn图来表示,如图1133所示.解:A∪B={4,5,6,8}∪{3,5,7,8}={3,4,5,6,7,8}.A∩B={4,5,6,8}∩{3,5,7,8}={5,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运算时常利用V enn图或直接观察得到结果.本题易错解为A∪B={3,4,5,5,6,7,8,8}.其原因是忽视了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解决集合问题要遵守集合元素的三条性质.变式训练1.集合M={1,2,3},N={-1,5,6,7},则M∪N=________.M∩N=________.答案:{-1,1,2,3,5,6,7} ∅2.集合P={1,2,3,m},M={m2,3},P∪M={1,2,3,m},则m=_________.分析:由题意得m2=1或2或m,解得m=-1,1,2,2-,0.因m=1不合题意,故舍去.答案:-1,2,2-,03.2007河南实验中学月考,理1满足A∪B={0,2}的集合A与B的组数为( )A.2B.5C.7D.9分析:∵A∪B={0,2},∴A⊆{0,2}.则A=∅或A={0}或A={2}或A={0,2}.当A=∅时,B={0,2};当A={0}时,则集合B={2}或{0,2};当A={2}时,则集合B={0}或{0,2};当A={0,2}时,则集合B=∅或{0}或{2}或{0,2},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与B的组数为1+2+2+4=9.答案:D4.2006辽宁高考,理2设集合A={1,2},则满足A∪B={1,2,3}的集合B的个数是( )A.1B.3C.4D.8分析:转化为求集合A子集的个数.很明显3∉A,又A∪B={1,2,3},必有3∈B,即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3,其他元素来自集合A中,则集合B的个数等于A={1,2}的子集个数,又集合A中含有22=4个元素,则集合A有22=4个子集,所以满足条件的集合B共有4个.答案:C2.设A={x|-1<x<2},B={x|1<x<3},求A∪B,A∩B.活动:学生回顾集合的表示法和并集、交集的含义.利用数轴,将A、B分别表示出来,则阴影部分即为所求.用数轴表示描述法表示的数集.解:将A={x|-1<x<2}及B={x|1<x<3}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1134所示的阴影部分即为所求.图1-1-3-4由图得A∪B={x|-1<x<2}∪{x|1<x<3}={x|-1<x<3},A∩B={x|-1<x<2}∩{x|1<x<3}={x|1<x<2}.点评:本类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运算时常利用数轴来计算结果.变式训练1.设A={x|2x-4<2},B={x|2x-4>0},求A∪B,A∩B.答案:A∪B=R,A∩B={x|2<x<3}.2.设A={x|2x-4=2},B={x|2x-4=0},求A∪B,A∩B.答案:A∪B={3,2},A∩B=∅.3.2007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1设集合A={x|-1≤x≤2},B={x|0≤x≤4},则A∩B等于( )A.[0,2]B.[1,2]C.[0,4]D.[1,4]分析: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B,如图1135所示.由图得A∩B=[0,2].图1-1-3-5答案:A课本P11例6、例7.思路21.A={x|x<5},B={x|x>0},C={x|x≥10},则A∩B,B∪C,A∩B∩C分别是什么?活动:学生先思考集合中元素特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将集合中元素利用数形结合在数轴上找到,那么运算结果寻求就易进行.这三个集合都是用描述法表示的数集,求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关键是找出它们的公共元素和所有元素.解:因A={x|x<5},B={x|x>0},C={x|x≥10},在数轴上表示,如图1136所示,所以A∩B={x|0<x<5}, B∪C={x|x>0},A∩B∩C=∅.图1-1-3-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求集合的并集和交集时,①明确集合中的元素;②依据并集和交集的含义,借助于直观(数轴或V enn图)写出结果.变式训练1.设A={x|x=2n,n∈N*},B={x|x=2n,n∈N},求A∩B,A∪B.解:对任意m∈A,则有m=2n=2·2n-1,n∈N*,因n∈N*,故n-1∈N,有2n-1∈N,那么m∈B,即对任意m∈A有m∈B,所以A⊆B.而10∈B但10∉A,即A B,那么A∩B=A,A∪B=B.2.求满足{1,2}∪B={1,2,3}的集合B的个数.解:满足{1,2}∪B={1,2,3}的集合B一定含有元素3,B={3};还可含1或2其中一个,有{1,3},{2,3};还可含1和2,即{1,2,3},那么共有4个满足条件的集合B.3.设A={-4,2,a-1,a2},B={9,a-5,1-a},已知A∩B={9},求a.解:因A∩B={9},则9∈A,a-1=9或a2=9,a=10或a=±3,当a=10时,a-5=5,1-a=-9;当a=3时,a-1=2不合题意.当a=-3时,a-1=-4不合题意.故a=10,此时A={-4,2,9,100},B={9,5,-9},满足A∩B={9}.4.2006北京高考,文1设集合A={x|2x+1<3},B={x|-3<x<2},则A∩B等于( )A.{x|-3<x<1}B.{x|1<x<2}C.{x|x>-3}D.{x|x<1}分析:集合A={x|2x+1<3}={x|x<1},观察或由数轴得A∩B={x|-3<x<1}.答案:A2.设集合A={x|x2+4x=0},B={x|x2+2(a+1)x+a2-1=0,a∈R},若A∩B=B,求a的值.活动:明确集合A 、B 中的元素,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满足A∩B=B 的集合A 、B 的关系.集合A 是方程x 2+4x=0的解组成的集合,可以发现,B ⊆A,通过分类讨论集合B 是否为空集来求a 的值.利用集合的表示法来认识集合A 、B 均是方程的解集,通过画V enn 图发现集合A 、B 的关系,从数轴上分析求得a 的值.解:由题意得A={-4,0}.∵A∩B=B,∴B ⊆A.∴B=∅或B≠∅.当B=∅时,即关于x 的方程x 2+2(a+1)x+a 2-1=0无实数解,则Δ=4(a+1)2-4(a 2-1)<0,解得a<-1.当B≠∅时,若集合B 仅含有一个元素,则Δ=4(a+1)2-4(a 2-1)=0,解得a=-1,此时,B={x|x 2=0}={0}⊆A,即a=-1符合题意.若集合B 含有两个元素,则这两个元素是-4,0,即关于x 的方程x 2+2(a+1)x+a 2-1=0的解是-4,0.则有⎩⎨⎧=⨯+=+ 1.-a 04-1),-2(a 04-2 解得a=1,则a=1符合题意.综上所得,a=1或a≤-1.变式训练1.已知非空集合A={x|2a+1≤x≤3a -5},B={x|3≤x≤22},则能使A ⊆(A∩B)成立的所有a 值的集合是什么?解:由题意知A ⊆(A∩B),即A ⊆B,A 非空,利用数轴得⎪⎩⎪⎨⎧≤-≥+-≤+.2253,312,5312a a a a 解得6≤a≤9,即所有a 值的集合是{a|6≤a≤9}.2.已知集合A={x|-2≤x≤5},集合B={x|m+1≤x≤2m -1},且A ∪B=A,试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A ∪B=A 得B ⊆A,则有B=∅或B≠∅,因此对集合B 分类讨论.解:∵A ∪B=A,∴B ⊆A.又∵A={x|-2≤x≤5}≠∅,∴B=∅,或B≠∅.当B=∅时,有m+1>2m-1,∴m<2.当B≠∅时,观察图1-1-3-7:图1-1-3-7由数轴可得⎪⎩⎪⎨⎧≤-+≤--≤+.512,12,121m m m m 解得-2≤m≤3.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2或-2≤m≤3,即m≤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运算、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集合间关系的应用.已知两个集合的运算结果,求集合中参数的值时,由集合的运算结果确定它们的关系,通过深刻理解集合表示法的转换,把相关问题化归为其他常见的方程、不等式等数学问题.这称为数学的化归思想,是数学中的常用方法,学会应用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有关问题.知能训练课本P 11练习1、2、3.【补充练习】1.设a={3,5,6,8},B={4,5,7,8},(1)求A∩B,A∪B.(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A∩B________A,B________A∩B,A∪B________A,A∪B________B,A∩B________A∪B. 解:(1)因A、B的公共元素为5、8,故两集合的公共部分为5、8,则A∩B={3,5,6,8}∩{4,5,7,8}={5,8}.又A、B两集合的元素3、4、5、6、7、8,故A∪B={3,4,5,6,7,8}.(2)由文氏图可知A∩B⊆A,B⊇A∩B,A∪B⊇A,A∪B⊇B,A∩B⊆A∪B.2.设A={x|x<5},B={x|x≥0},求A∩B.解:因x<5及x≥0的公共部分为0≤x<5,故A∩B={x|x<5}∩{x|x≥0}={x|0≤x<5}.3.设A={x|x是锐角三角形},B={x|x是钝角三角形},求A∩B.解:因三角形按角分类时,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彼此孤立.故A、B两集合没有公共部分. 所以A∩B={x|x是锐角三角形}∩{x|x是钝角三角形}=∅.4.设A={x|x>-2},B={x|x≥3},求A∪B.解:在数轴上将A、B分别表示出来,得A∪B={x|x>-2}.5.设A={x|x是平行四边形},B={x|x是矩形},求A∪B.解:因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故由A及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为A∪B,A∪B={x|x是平行四边形}.6.已知M={1},N={1,2},设A={(x,y)|x∈M,y∈N},B={(x,y)|x∈N,y∈M},求A∩B,A∪B.分析:M、N中元素是数.A、B中元素是平面内点集,关键是找其元素.解:∵M={1},N={1,2},则A={(1,1),(1,2)},B={(1,1),(2,1)},故A∩B={(1,1)},A∪B={(1,1),(1,2), (2,1)}.7.2006江苏高考,7若A、B、C为三个集合,A∪B=B∩C,则一定有( )A.A⊆CB.C⊆AC.A≠CD.A=∅分析:思路一:∵(B∩C)⊆B,(B∩C)⊆C,A∪B=B∩C,∴A∪B⊆B,A∪B⊆C.∴A⊆B⊆C.∴A⊆C.思路二:取满足条件的A={1},B={1,2},C={1,2,3},排除B、D,令A={1,2},B={1,2},C={1,2},则此时也满足条件A∪B=B∩C,而此时A=C,排除C.答案:A拓展提升观察:(1)集合A={1,2},B={1,2,3,4}时,A∩B,A∪B这两个运算结果与集合A,B的关系;(2)当A=∅时,A∩B,A∪B这两个运算结果与集合A,B的关系;(3)当A=B={1,2}时,A∩B,A∪B这两个运算结果与集合A,B的关系.由(1)(2)(3)你发现了什么结论?活动:依据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含义写出运算结果,并观察与集合A,B的关系.用V enn图来发现运算结果与集合A,B的关系.(1)(2)(3)中的集合A,B均满足A⊆B,用V enn图表示,如图1138所示,就可以发现A∩B,A∪B与集合A,B的关系.图1-1-3-8解:A∩B=A⇔A⊆B⇔A∪B=B.可用类似方法,可以得到集合的运算性质,归纳如下:A∪B=B∪A,A⊆(A∪B),B⊆(A∪B);A∪A=A,A∪∅=A,A⊆B⇔A∪B=B;A∩B=B∩A;(A∩B)⊆A,(A∩B)⊆B;A∩A=A;A∩∅=∅;A⊆B⇔A∩B=A.课堂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1.集合的交集和并集.2.通常借助于数轴或V enn图来求交集和并集.作业1.课外思考:对于集合的基本运算,你能得出哪些运算规律?2.请你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并说明其并集、交集和补集的现实含义.3.书面作业:课本P12习题1.1A组6、7、8.设计感想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容易接受,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加强练习和拓展课本内容.设计中通过借助于数轴或V enn图写出集合运算的结果,这是突破本节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设计者:尚大志)。
高中数学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新必修1
1.1.3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4.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树立相对的观点。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概念、补集的概念、数形结合的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交集与并集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补集的有关运算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法教学过程:(I)复习回顾⊆与A=B的意义;问题1: (1)分别说明A B(2)说出集合{1,2,3}的子集、真子集个数及表示;(II)讲授新课图1—5(1)给出了两个集合A、B;图(2)阴影部分是A与B公共部分;图(3)阴影部分是由A、B组成;图(4)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图(5)集合B是集合A的真子集;指出:图(2)阴影部分叫集合A与B的交集;图(3)阴影部分叫集合A与B的并集.的公共部分,记作4.例题解析 (师生共同活动)∩∪B={x|-1<x<2}图1—3阴影部分即表示A 在U 中补集C U A 。
7.举例说明12,(III )课堂练习:(1)课本P 12练习1—5;(2)补充练习:1.已知M={1},N={1,2},设A={(x ,y )|x ∈M ,y ∈N},B={(x ,y )|x ∈N ,y ∈M},求A ∩B ,A ∪B 。
[A ∩B={(1,1)},A ∪B={(1,1),(1,2),(2,1)}]2.已知集合M ⊆{4,7,8},且M 中至多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共有( );A 3个B 4个C 6个 D5个3.设集合A={-1,1}, B={x|x 2-2ax+b=0}, 若B ∅≠, 且B A ⊆, 求a, b 的值。
(IV) 课时小结1.在并交问题求解过程中,充分利用数轴、文恩图。
2.能熟练求解一个给定集合的补集;3.注重一些特殊结论在以后解题中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一1.1.3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3,5}
解析 ∵A∩B={2},∴2∈A,2∈B.
∵ ∩ = 1 ,
∴1∉A,1∉B.
∵ ∩ = 4,6 ,
∴{4,6}⊈A,{4,6}⊆B.
依题意填充Venn图如图1-3-9所示,
得 ={x|x<-m}.
因为B={x|-2<x<4}, ∩ = ∅,
结合数轴(如图1-3-13)得-m≤-2,即m≥2,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m≥2}.
(方法2:集合间的关系)由 ∩ = ∅,可知B⊆A.
又B={x|-2<x<4},
A={x|x+m≥0}={x|x≥-m},
1交集的概念
(1)自然语言: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
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2)符号语言:A∩B={x|x∈A,且x∈B}.
(3)图形语言:不同关系的两个集合的交集可用 Venn 图表示如图1-3-4.
① A与B有部分公共元素
② A与B没有公共元素,A∩B=∅
通常记作U,
2补集的概念
(1)自然语言: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
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 .
(2)符号语言: ={x|x∈U,且x∉A}.
(3)图形语言:可用Venn图表示如图1-3-6.
A
CUA
图1-3-6
概念 1.符号 有三层含义:
(2)设集合U={1,2,3,4,5},A={1,2,3},B={2,3,4},则( )∪( )=( B )
A.{ 2,3}
必修1课件1.1.3-1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思考6:集合A∪A , A∪φ分别等于什么? A∪A = A A∪φ = A
思考7:若 A B ,则A∪B等于什么?反之成立吗?
A B A B B
思考8:若
A B
,则说明什么?
A B
知识探究(二)
考察下列两组集合: (1)A={1,3,5},B={1,2,3,4},C={1,3}; (2)A {x | 0
A B A B A
思考8:若 A B ,则说明什么? 集合A与B没有公共元素或
A 或B
例5.设集合A={y|y=x2,x∈R},
B={(x, y)|y=x+2,x∈R},
则A∩B =(
D)
B. {(-1, 1)}
A.{(-1, 1),(2, 4)}
C {(2, 4)}
例2.设集合A={x |-1<x<2}, 集合B={x | 1<x<3}, 求A∪B.
-1
1
2
3
x
A∪B={x|-1<x<3}.
例3.已知集合A={x |-2≤x≤5},
集合B={x | a+1≤x≤2a-1},
若A∪B=A,求a的取值范围.
3.已知A { x | 2 x 5}, B { x | a 1 x 2a 1}, B A,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A∩B={x| x∈A,且x∈B}
思考4:如何用venn图表示A∩B ? A B
思考5:集合A、B与集合A∩B 的关系如何? A∩B与B ∩ A 的关系如何?
A∩B
A
A∩B
B
A∩B = B∩A
思考6:集合A∩A , A∩ φ分别等于什么?
A∩A= A A∩φ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课时学案
课 题: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一)交集、并集教学目标: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掌握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与联系,会求两个已知集合的交集和并集,并能正确应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1.已知A={1,2,3}, S={1,2,3,4,5},则A S , {x|x ∈S 且x ∉A}= 。
2.用适当符号填空:0 {0} 0 Φ Φ {x|x 2+1=0,X ∈R} {0} {x|x<3且x>5} {x|x>6} {x|x<-2或x>5} {x|x>-3} {x>2} 二、讲授新课:1.教学交集、并集概念及性质:① 探讨:设{4,5,6,8}A =,{3,5,7,8}B =,试用Venn 图表示集合A 、B 后,指出它们的公共部分(交)、合并部分(并).② 讨论:如何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分别表示两个集合的交、并?③ 定义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作A 、B 的交集(intersection set ),记作A ∩B ,读“A 交B ”,即:A ∩B ={x|x ∈A 且x ∈B}。
④ 讨论:A ∩B 与A 、B 、B ∩A 的关系? →A ∩A = A ∩Φ= ⑤ 图示五种交集的情况:… ⑥ 练习(口答):A ={x|x>2},B ={x|x<8},则A ∩B =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则A ∩B = 。
⑦定义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union set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用描述法表示是:…⑧分析:与交集比较,注意“所有”与“或”条件;“x ∈A 或x ∈B ”的三种情况。
⑨讨论:A ∪B 与集合A 、B 的关系?→ A ∪A = A ∪Ф= A ∪B 与B ∪A ⑩练习(口答): A ={3,5,6,8},B ={4,5,7,8},则A ∪B = ; 设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则A ∪B = ; A ={x|x>3},B ={x|x<6},则A ∪B = ,A ∩B = 。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中数学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1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中数学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1第一篇: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中数学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1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集、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体验通过实例的分析和阅读来自学探究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和自学探究能力.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Venn图的作用.二、自学导引1、一般的,由所有属于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Y B(读作“A并B”),即A Y B=.2、由属于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记作A I B(读作“A交B”),即A I B=.3、A I A=,A Y A=,A I∅=,A Y∅=.4、若A⊆B,则A I B=,A Y B=.5、A I BA,A I BB,AA Y B,A I BA Y B.三、典型例题1、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例1求下列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⑴A={1,2,3,4,5},B={-1,0,1,2,3};⑵A={x|x<-2},B={x|x>-5}.变式迁移1⑴设集合A={x|x>-1},B={x|-2<x<2}A Y B等于()A{x|x>-2}B.{x|x>-1}C.{x|-2<x<-1}D.{x|-1<x<2}⑵若将⑴中A改为A={x|x>a},求A Y B.2、已知集合的交集、并集求参数的问题例2已知集合A=-4,2a-1,a{2},B={a-5,1-a,9},若A I B={9},求a的值.3、交集、并集性质的综合应用例3设A={x|x2+4x=0},B={x|x2+2(a+1)x+a2-1=0}.⑴若A I B=B,求a的值;⑵若A Y B=B,求a的值。
变式迁移3已知集合A={x|-2≤x≤5},B={x|2m-1≤x≤2m+1},若A Y 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4、课堂练习1.已知A={0,1,2,3,4},B={3,0,5,6},则A I B等于()A{0,3}B.{0,1,2,3,4}C.{3,0,5,6}D.{0,1,2,3,4,5,6}2.已知M={x|x-2<0},N={x|x+2>0}则M I N等于()A.{x|x<2或x>-2}B.{x|-2<x<2}C.{x|x<2}D.{x|x>-2}23.已知集合M={x|y=x-1},,N={y|y=x2-1}那么M I N等于A.∅B.NC.MD.R4.若集合A={1,3,x},B=1,x2,A Y B={1,3,x},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的个数有{}()A.1个B.2个C.3 个D.4个二、填空题5.满足条件M Y{}1={1,2,3}的集合M的个数是.6.已知A I{-1且A⊆{-2,0,1}={0,1},0,1,2},则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A共有个.7.已知集合A={x|-1≤x≤2},B={x|2a<x<a+3}且满足A I 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8.已知集合A=1,4,a2-2a,B=a-2,a2-4a+2,a2-{}1,3},则A Y B=.3a+3,a2-5a},若A I B={10个高考试题1.集合A={x|-1≤x≤2},B={x|x<1},则A⋂(CRB)=(A){x|x>1}(B){x|x≥1}(C){x|1<x≤2}(D){x|1≤x≤2}{⎧⎪2.若集合A=⎨xlog1x≥⎪2⎩1⎫⎪⎬,则ðRA= 2⎪⎭⎛⎫⎛⎫(-∞,0]Y+∞,+∞+∞)A、B、 C、(-∞,0]Y D、+∞) ⎪⎪2⎪2⎪⎝⎭⎝⎭3.集合P={x∈Z0≤x<3},M={x∈Rx2≤9}则PIM=(A){1,2}(B){0,1,2}(C){x|0≤x<3}(D){x|0≤x≤3}4.若集合A={x-2<x<1},B={x0<x<2}则集合A ∩B= A.{x-1<x<1}B.{x-2<x<1} C.{x-2<x<2}D.{x0<x<1}第二篇: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中数学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1高一数学必修一学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一、学习要求: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人教必修一数学 精品导学案: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班级姓名学号1. 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掌握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与联系;2. 会求两个已知集合的交集和并集,并能正确应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 能使用V 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89复习1:用适当符号填空.0 {0};0 ∅;∅{x|x2+1=0,x∈R};{0} {x|x<3且x>5};{x|x>-3} {x|x>2};{x|x>6} {x|x<-2或x>5}.复习2:已知A={1,2,3}, S={1,2,3,4,5},则A S,{x|x∈S且x∉A}= .思考:实数有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二、新课导学※学习探究探究:设集合{4,5,6,8}B=.A=,{3,5,7,8}(1)试用Venn图表示集合A、B后,指出它们的公共部分(交)、合并部分(并);(2)讨论如何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分别表示两个集合的交、并?新知:交集、并集.①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作A、B的交集(intersection set),记作A∩B,读“A交B”,即:{|,}.=∈∈且A B x x A x BVenn图如右表示.②类比说出并集的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union set ),记作:A B ,读作:A 并B ,用描述法表示是:{|,}A B x x A x B =∈∈或.Venn 图如右表示.试试:(1)A ={3,5,6,8},B ={4,5,7,8},则A ∪B = ;(2)设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则A ∩B = ;(3)A ={x |x >3},B ={x |x <6},则A ∪B = ,A ∩B = .(4)分别指出A 、B 两个集合下列五种情况的交集部分、并集部分.反思:(1)A ∩B 与A 、B 、B ∩A 有什么关系?(2)A ∪B 与集合A 、B 、B ∪A 有什么关系?(3)A ∩A = ;A ∪A = .A ∩∅= ;A ∪∅= .※ 典型例题例1 设{|18}A x x =-<<,{|45}B x x x =><-或,求A ∩B 、A ∪B .变式:若A ={x |-5≤x ≤8},{|45}B x x x =><-或,则A ∩B = ;A ∪B = .小结:有关不等式解集的运算可以借助数轴来研究.例2 设{(,)|46}A x y x y =+=,{(,)|327}B x y x y =+=,求A ∩B .A变式:(1)若{(,)|46}A x y x y =+=,{(,)|43}B x y x y =+=,则A B = ;(2)若{(,)|46}A x y x y =+=,{(,)|8212}B x y x y =+=,则A B = .反思:例2及变式的结论说明了什么几何意义?※ 动手试试练1. 设集合{|23},{|12}A x x B x x =-<<=<<.求A ∩B 、A ∪B .练2. 学校里开运动会,设A ={x |x 是参加跳高的同学},B ={x |x 是参加跳远的同学},C ={x |x 是参加投掷的同学},学校规定,在上述比赛中,每个同学最多只能参加两项比赛,请你用集合的运算说明这项规定,并解释A B 与B C 的含义.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1. 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图示、性质;2. 求交集、并集的两种方法:数轴、Venn 图.※ 知识拓展A B C A B A C =()()(), A B C A B A C =()()(), A B C A B C =()(), A B C A B C =()(), A A B A A A B A ==(),().你能结合V enn 图,分析出上述集合运算的性质吗?1. 设{}{}5,1,A x Z x B x Z x =∈≤=∈>那么A B 等于( ).A .{1,2,3,4,5}B .{2,3,4,5}C .{2,3,4}D .{}15x x <≤2. 已知集合M ={(x , y )|x +y =2},N ={(x , y )|x -y =4},那么集合M ∩N 为( ).A. x =3, y =-1B. (3,-1)C.{3,-1}D.{(3,-1)}3. 设{}0,1,2,3,4,5,{1,3,6,9},{3,7,8}A B C ===,则()A B C 等于( ).A. {0,1,2,6}B. {3,7,8,}C. {1,3,7,8}D. {1,3,6,7,8}4. 设{|}A x x a =>,{|03}B x x =<<,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5. 设{}{}22230,560A x x x B x x x =--==-+=,则AB = . 课后作业1. 设平面内直线1l 上点的集合为1L ,直线2l 上点的集合为2L ,试分别说明下面三种情况时直线1l 与直线2l 的位置关系?(1)12{}L L P =点; (2)12L L =∅; (3)1212L L L L ==.2. 若关于x 的方程3x 2+px -7=0的解集为A ,方程3x 2-7x +q =0的解集为B ,且A ∩B ={13-},求A B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1.1.3 并集与交集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能使用Venn 图表示集合的并集与交集;3.灵活运用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与性质解题.教学重点:理解运用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与性质解题.教学难点:理解“或”的含义.教学类型:新课.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学情分析:本课是高一上期学生学习了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的基本关系后,学习的集合的基本运算的第一课时--------并集与交集,第二课时为补集. 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虽然本班学生中考成绩属于中等类型,但他们还是在努力学习. 学校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改革,本课也是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引导发现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课堂也变得生动有趣,像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一样.教学过程:一、抽问引出新课:教师请学生拿出课本和导学案,通过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抽问:什么是并集?并集的符号?并集如何表示?关键词是什么?二、并集概念的建构:1.并集:A x x B A ∈=|{ 或}B x ∈教师画出Venn 图用阴影表示两个集合并集,说明并集是表示集合B A ,中的全体元素组成的集合.抽问:并集的性质填空:___,___,______,=∅== A A A B A .___________,B A A A B A ⇔=教师重点分析._______⇔=A B A 画出Venn 图分析得出结论A B ⊆. 三、并集的应用:教师请学生在导学案上动笔解答例1(1).例1(1)设集合},8,6,5,4{=M 集合}8,7,5,3{=N ,那么集合=N M ( )}8,7,6,5,4,3.{A }8,5.{B }8,7,5,3.{C }8,6,5,4.{D抽问回答答案,并说明理由.教师加以点拨.教师请学生动笔计算例1(2).例1(2)若集合},22|{},1|{<<-=->=x x B x x A 则=B A ( )}2|.{->x x A }1|.{->x x B }12|.{-<<-x x C }21|.{<<-x x D提醒同学们借助于数轴分析. 请1-2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让同学们点评板演的结果,教师再点拨.四、并集的练习:教师请学生动笔计算变式训练1.变式训练1. 若集合},,4,1{},,1{},,4,1{2x B A x B x A ===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4.D 个先独立完成,2分钟后进行小组讨论,3-5分钟后请5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板演后教师点评板演结果并总结本题的关键步骤是检验集合的互异性.五、交集概念的建构:教师抽问请学生回答交集的定义,符号,表示方法,关键词.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2. 交集:A x x B A ∈=|{ 且}B x ∈教师引导学生用Venn 图表示两个集合的交集,说明交集是集合B A ,的公共部分.抽问回答交集的性质:___,___,______,=∅== A A A B A _______,⇔=A B A.__,__,__B B A A B A B A B A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_______,⇔=A B A 学生类比于并集的性质得出结论B A ⊆.六、交集的应用:教师请学生解答例2(1)(2).例2(1)若},3|{},3,2,1,0{A a a x x B A ∈===,则=B A ( )}2,1.{A }1,0.{B }3,0.{C }3.{D(2)设集合},40|{},21|{≤≤=≤≤-=x x B x x A 则=B A ( )}20|.{≤≤x x A }21|.{≤≤x x B }40|.{≤≤x x C }41|.{≤≤x x D例2(1)抽问回答,教师点拨. 例2(2)板演后,教师点拨.七、交集的练习:教师请学生解答变式训练2,请2名同学板演.变式训练2. 已知},3,,1{},13,2,1{2a N a a M -=--=},3{=N M 求实数a 的值.教师对板演答案进行点评.八、由学生小结本课内容, 同学补充,教师最后点拨.本课学习了并集与交集的含义性质和应用.A x xB A ∈=|{ 或}B x ∈,A x x B A ∈=|{ 且}B x ∈.A B A B A ⊆⇔= ,B A A B A ⊆⇔= .它们的关键词分别为“或”,“且”.“或”指的是全体集合B A ,中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且”指的是公共部分.例题和练习题中的问题是可以借助于Venn图和数轴直观看出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已知交并关系求参数时,还要注意检验集合的元素的互异性.九、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布置.。
高一数学 数学必修一教案:§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问题1:我们知道,实数有加法运算。
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请同学们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 与集合A.B 之间的关系吗?(1){1,3,5},{2,4,6},{1,2,3,4,5,6};A B C ===(2){|},{|},{|}A x x B x x C x x ===是理数是无理数是实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思考和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强调集合也有运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l.并集—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 记作:A ∪B.读作:A 并B.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A B x x A x B =∈∈U 或用Venn 图表示如下:请同学们用并集运算符号表示问题1中A ,B ,C 三者之间的关系.练习.检查和反馈(1)设A={4,5,6,8),B={3,5,7,8),求A ∪B.(2)设集合 {|12},{|13},.A x x B x x A B =-<<=<<U 集合求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通过检查,进行反馈,并强调:(1)在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2)对于表示不等式解集的集合的运算,可借助数轴解题.2.交集(1)思考:求集合的并集是集合间的一种运算,那么,集合间还有其他运算吗?请同学们考察下面的问题,集合A.B 与集合C 之间有什么关系?② {2,4,6,8,10},{3,5,8,12},{8};A B C === A BA②{|20049}.A x x =是新华中学年月入学的高一年级女同学B={x |x 是新华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年级同学},C={x |x 是新华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年级女同学}.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得出结论,从而得出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 记作:A ∩B.读作:A 交B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A B x x A x B =∈∈I 且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用Venn 图表示交集运算.(2)练习.检查和反馈①设平面内直线1l 上点的集合为1L ,直线1l 上点的集合为2L ,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1l 的位置关系.②学校里开运动会,设A={x |x 是参加一百米跑的同学},B={x |x 是参加二百米跑的同学},C={x |x 是参加四百米跑的同学},学校规定,在上述比赛中,每个同学最多只能参加两项比赛,请你用集合的运算说明这项规定,并解释集合运算A ∩B 与A ∩C 的含义.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检查,作个别指导.并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纠正.(三)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11页中有关补集的内容,并思考回答下例问题:(1)什么叫全集?(2)补集的含义是什么?用符号如何表示它的含义?用Venn 图又表示?(3)已知集合{|38},R A x x A =≤<求ð.(4)设S={x |x 是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A={x |x 是平行四边形},B={x |x 是菱形},C={x |x 是矩形},求,,A S B C B A I 痧.在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作个别指导,待学生经过阅读和思考完后,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及时给予评价.(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通过对集合的学习,同学对集合这种语言有什么感受? A B2.并集.交集和补集这三种集合运算有什么区别?(五)作业1.课外思考:对于集合的基本运算,你能得出哪些运算规律?2.请你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并说明其并集.交集和补集的现实含义.3.书面作业:教材第12页习题1.1A 组第7题和B 组第4题.A 组一、选择题1.集合{}t M ,3,1=,{}12+-=t t N ,若M N M =Y ,则t 的值是 ( ) A .1 B. 2,0或-1 C. 2或1± D. 不存在2.设集合{}N k k x x A ∈=,2=,{}N k k x x B ∈==,3,则=B A I ( )A .{}N k k x x ∈=,5 B. {}N k k x x ∈=,6C. {}N k k x x ∈=,2D. {}N k k x x ∈=,3 3.已知全集{}87654321,,,,,,,=U ,{}543,,=A ,{}631,,=B ,那么集合{}872,,是( )A .B A Y B. B A I C. ()B AC U I D. ()B A C U Y4.非空集合P ,Q ,R 满足关系Q Q P =Y ,Q R Q =I ,则P ,R 的关系是( )A .P=R B. R P ⊆ C. P R ⊆ D. Q R Q =I5.已知I 为全集,集合M ,N I ,则N N M =I ,则( )A .N C M C I I ⊇ B. N C M I ⊆ C. N C M C I I ⊆ D. N C M I ⊇6.设全集(){}R y x y x I ∈=,,,集合()⎭⎬⎫⎩⎨⎧=--=123,x y y x M ,(){}1,+≠=x y y x N ,那么N C M C I I I 等于 ( )A .∅ B. (){}3,2 C. ()3,2 D. (){}1,+=x y y x二、填空题7.设集合{}21<≤-=x x M ,{}a x x N ≤=,若∅=N M I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8.已知集合{}R x x x P ∈≥=,2,{}N x x x x Q ∈=--,022=,则=Q P I ______.9.已知全集{}23,0,2a I -=,子集{}2,22--=a a P ,{}1-=P C I ,则实数a =_________. 10.已知{}R a a x ax x x A ∈-≤-=,2,{}412≤+≤=x x B ,若B B A =Y ,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11.设{}32,3,22-+=a a U ,{}2,b A =,{}5=A C U ,则a+b =_________. 12.已知集合{}R x b m mx x x A ∈=++-=,0242,{}R x x x B ∈<=,0,若∅≠B A I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13.已知集合{}02=++=q px x x A ,{}022=--=q px x x B ,且{}1-=B A I ,求B A Y .14.全集U=Z.集合{}02832≥--=x x x A ,{}a x x B 21<-=,若B A C B U =I ,求a 的取值范围.高考练习:1.设U={x ︱x 是小于9的正整数} A={1,2,3,4},B={3,4,5,6}, 则C U A∩C U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学习目标
1.理解并集、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体验通过实例的分析和阅读来自学探究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自学导引
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 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2.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3.A∩A=__A__,A∪A=__A__,A∩∅=__∅__,A∪∅=A.
4.若A⊆B,则A∩B=__A__,A∪B=__B__.
5.A∩B⊆A,A∩B⊆B,A⊆A∪B,A∩B⊆A∪B.
一、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例1求下列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1)A={1,2,3,4,5},B={-1,0,1,2,3};
(2)A={x|x<-2},B={x|x>-5}.
解(1)如图所示,A∪B={-1,0,1,2,3,4,5},
A∩B={1,2,3}.
(2)结合数轴(如图所示)得:
A∪B=R,A∩B={x|-5<x<-2}.
点评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依据它们的定义,借用Venn图或结合数轴分析两个集合的元素的分布情况,有利于准确写出交集.
变式迁移1(1)设集合A={x|x>-1},B={x|-2<x<2},A∪B等于()
A.{x|x>-2} B.{x|x>-1}
C.{x|-2<x<-1} D.{x|-1<x<2}
(2)若将(1)中A改为A={x|x>a},求A∪B.
(1)答案 A
解析画出数轴,故A∪B={x|x>-2}.
(2)解如图所示,
当a<-2时,A∪B=A;
当-2≤a<2时,A∪B={x|x>-2};
当a≥2时,A∪B={x|-2<x<2或x>a.}.
二、已知集合的交集、并集求参数问题
例2已知集合A={-4,2a-1,a2},B={a-5,1-a,9},若A∩B={9},求a的值.分析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集合A、B中均含有参数a;②9∈A且9∈B.解答此题可由条件知9∈A,从而有2a-1=9或a2=9,解得a后再进行检验.解∵A∩B={9},
∴9∈A,∴2a-1=9或a2=9,∴a=5或a=±3.
当a=5时,A={-4,9,25},B={0,-4,9}.
此时A∩B={-4,9}≠{9}.故a=5舍去.
当a=3时,B={-2,-2,9},不符合要求,舍去.
经检验可知a=-3符合题意.
点评处理与集合元素有关问题时,最后结果要检验,一方面看是否符合题意,一方面看是否符合集合元素的三大特征.
变式迁移2本例中,若将条件“A∩B={9}”变为“9∈A∩B”.则a的值又是什么?
解∵9∈A∩B且9∈B,∴9∈A,
∴2a-1=9或a2=9,∴a=5或a=±3.
而当a=3时,a-5=1-a=-2,故舍去.
∴a=5或a=-3.
三、并集、交集性质的综合应用
例3设A={x|x2+4x=0},B={x|x2+2(a+1)x+a2-1=0}.
(1)若A∩B=B,求a的值;
(2)若A∪B=B,求a的值.
解化简集合A,得A={-4,0}.
(1)由于A∩B=B,则有B⊆A可知集合B或为空集,或只含有根0或-4.
①若B=∅,由Δ=4(a+1)2-4(a2-1)<0,得a<-1.
②若0∈B,代入x2+2(a+1)x+a2-1=0,
得a2-1=0,即a=1或a=-1,
当a=1时,B={x|x2+4x=0}={0,-4}=A,符合题意;
当a=-1时,B={x|x2=0}={0} A,也符合题意.
③若-4∈B,代入x2+2(a+1)x+a2-1=0,
得a2-8a+7=0,即a=7或a=1,
当a=1时,②中已讨论,符合题意;
当a=7时,B={x|x2+16x+48=0}={-12,-4},不合题意.
综合①②③得a=1或a≤-1.
(2)因为A∪B=B,所以A⊆B,又A={-4,0},
而B至少只有两个根,且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特点,
因此应有A =B .由(1)知,a =1.
点评 明确A ∩B =B 和A ∪B =B 的含义,根据问题的需要,将A ∩B =B 和A ∪B =B 转化为等价的关系式B ⊆A 和A ⊆B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另外在B ⊆A 时易忽视B =∅时的情况.
变式迁移3 已知集合A ={x |-2≤x ≤5},B ={x |2m -1≤x ≤2m +1},若A ∪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 ∵A ∪B =A ,∴B ⊆A , ∴⎩⎪⎨⎪⎧
2m -1≥-22m +1≤5
,∴-12≤m ≤2.
1.A ∪B 的定义中“或”的意义与通常所说的“非此即彼”有原则的区别,它们是“相容”的.求A ∪B 时,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出现一次.
2.A ∩B =A ⇔A ⊆B ,A ∪B =B ⇔A ⊆B ,这两个性质非常重要,另外,在解决有条件A ⊆B 的集合问题时,不要忽视A =∅的情况
.
一、选择题
1.设集合A ={x |-5≤x <1},B ={x |x ≤2},则A ∩B 等于( ) A .{x |-5≤x <1} B .{x |-5≤x ≤2} C .{x |x <1} D .{x |x ≤2} 答案 A
2.下列四个推理:①a ∈(A ∪B )⇒a ∈A ;②a ∈(A ∩B )⇒a ∈(A ∪B );③A ⊆B ⇒A ∪B =B ;④A ∪B =A ⇒A ∩B =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C
解析 ②③④正确.
3.设A ={x |1≤x ≤3},B ={x |x <0或x ≥2},则A ∪B 等于( ) A .{x |x <0或x ≥1} B .{x |x <0或x ≥3} C .{x |x <0或x ≥2} D .{x |2≤x ≤3} 答案 A
解析 结合数轴知A ∪B ={x |x <0或x ≥1}. 4.已知A ={x |x ≤-1或x ≥3},B ={x |a <x <4},若A ∪B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4 B .-1<a <4 C .a ≤-1 D .a <-1 答案 C
解析 结合数轴知答案C 正确.
5.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B
解析 由已知得M ={2,3}或{1,2,3},共2个. 二、填空题
6.设集合A ={x |-1<x <3},集合B ={x |1≤x <4},则A ∪B =__________,A ∩B =__________.
答案 {x |-1<x <4} {x |1≤x <3}
7.设集合A={x|-1≤x<2},B={x|x≤a},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a≥-1
解析由A∩B≠∅,借助于数轴知a≥-1.
8.已知集合A={x|x<1或x>5},B={x|a≤x≤b},且A∪B=R,A∩B={x|5<x≤6},则2a-b=________.
答案-4
解析如图所示,
可知a=1,b=6,2a-b=-4.
三、解答题
9.已知集合A={1,3,5},B={1,2,x2-1},若A∪B={1,2,3,5},求x及A∩B.
解∵B⊆(A∪B),∴x2-1∈A∪B.
∴x2-1=3或x2-1=5.解得x=±2或x=±6.
若x2-1=3,则A∩B={1,3}.
若x2-1=5,则A∩B={1,5}.
10.设集合A={x|x2-3x+2=0},B={x|x2-4x+a=0},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A={1,2},∵A∪B=A,
∴B⊆A,集合B有两种情况,B=∅或B≠∅.
(1)B=∅时,方程x2-4x+a=0无实数根,
∴Δ=16-4a<0,∴a>4.
(2)B≠∅时,当Δ=0时,a=4,B={2}⊆A满足条件;
当Δ>0时,若1,2是方程x2-4x+a=0的根,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矛盾,无解,∴a=4.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