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整合备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I. 目标与要求本单元的数学教学目标是:- 帮助学生认识1-10之间的数字,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培养学生的数数量感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II. 教学内容本单元将重点教授以下内容:1. 数字认识:- 学生认识1-10的数字及其书写形式;- 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朗读1-10的数字。

2. 数字比较:- 学生能够正确比较1-10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学生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两个数字的关系。

3. 数字顺序:- 学生能够按正确的顺序排列1-10的数字;- 学生能够快速找到缺失的数字。

III.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书写1-10的数字;- 培养学生较强的数字比较能力。

2. 教学难点:- 学生准确识别十位与个位数的数字;- 学生正确运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比较数字。

IV.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将采用以下方法:1. 游戏教学法:- 利用数学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通过游戏,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 实物教具法:- 使用具体的实物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字的大小关系;- 通过实物教具,帮助学生培养数字比较的能力。

3. 合作研究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合作研究,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兴趣。

V. 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如下:1. 导入新知:- 通过展示物品数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并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朗读这些数字。

2. 数字识别:- 利用游戏和实物教具,帮助学生正确识别和书写1-10的数字。

3. 数字比较:- 利用游戏和实物教具,让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并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这些关系。

4. 数字顺序:- 利用游戏和实物教具,让学生按正确的顺序排列1-10的数字,并找出其中缺失的数字。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备课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备课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备课我是小小讲解员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单元人文主题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读课文《珍珠鸟》。

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

《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作者“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通过对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

学习内容与目标字词句◎认识“鹭、嫌”等生字,会写“宜、鹤”等生字,会写“精巧、配合”等词语。

◎体会、积累课文中蕴含作者感情的句子。

◎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阅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白鹭》。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总结、交流本单元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结合具体语境,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背诵《蝉》。

口头表达◎能就交流话题主动发表意见,学会合理控制发言时间。

◎能尊重不同见解,梳理、总结大家的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

书面表达◎能仿照课文,写出由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乐于分享习作。

情景与任务1.学习情境本省正在举行以“一花一鸟总关情”为主题的博览会,请你来当小小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去参观。

2.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此次博览会共有四个展馆,请你来当小小讲解员,带领大家到各个展馆一睹风采。

学习任务课时学习内容竞选小小讲解员1 导读课·单元习作热身展馆一:如诗的白鹭2 课文《白鹭》展馆二:默默无闻的花生2 课文《落花生》展馆三:香飘十里的桂花2 课文《桂花雨》展馆四:可爱的珍珠鸟1 课文《珍珠鸟》学以致用2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梳理与探究2 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单元学习策略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节假日》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主要节假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节假日,对春节、中秋节等有一定了解。

但他们对节假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可能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节假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节假日来历、习俗和意义的掌握。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节假日的习俗和意义。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节假日的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传统文化作品,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节假日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等教学资源。

2.准备节日习俗和意义的相关资料。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各种道具和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节、中秋节等节假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节假日的了解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与节假日相关的视频或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了解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节日习俗的游戏或活动,如贴春联、包饺子、做灯笼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节日的习俗。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节日的了解和感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与节日相关的传统文化作品,如歌曲、舞蹈、戏剧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熟练进行小数乘法运算;3.培养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教具:小数乘法练习册、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确保学生专注听讲三、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概念小数乘法是指两个小数相乘的运算,乘法的结果仍为小数。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将小数点取消,分别计算乘数的整数部分与被乘数的整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整数部分与被乘数的小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小数部分与被乘数的整数部分相乘;•计算乘数的小数部分与被乘数的小数部分相乘;•将以上所得结果相加,将小数点定位到右数第几位。

3. 小数乘法的应用小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计算商品的价格,测量长度和面积等都需要用到小数乘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让学生回顾小学三年级时学过的乘法知识,引出小数乘法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详细讲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示范几个例题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第三步: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第四步:总结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掌握好这一技能。

五、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小数乘法练习题作为课堂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纠正错题。

六、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小数乘法》的备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统编版语文二上第一单元单元整体备课+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统编版语文二上第一单元单元整体备课+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统编版语文二上第一单元单元整体备课+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课题课时基础性作业(A)拓展性作业(B)实践类作业(C)小蝌蚪找妈妈2 1.会读蓝色通道内的生字。

2.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阅读语文主题丛书相对应的篇目。

1.查找资料或者观察生活,还有哪些有趣的动物或植物,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听一听。

2.奇妙的大自然故事会。

我是什么2 1.会读蓝色通道内的生字。

2.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能用“落、飘、打"分别说一句话。

1.阅读语文主题丛书相对应的篇目。

植物妈妈有办法2 1.会读蓝色通道内的生字。

2.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阅读植物传播种子的相关的篇目。

2.把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园地一2 1.认读词语。

2.背诵古诗《梅花》1.把《企鹅寄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口语交际 1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快乐读书吧1 和伙伴分享你的读书心得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单元第一单元单元主题大自然的秘密语文要素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借助图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标分析【第二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认识汉字450个,会写250个;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感受汉字形体美;学会独立识字,学习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阅读与鉴赏】通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通过阅读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习默读;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表达与交流】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在自己的意见。

2.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梳理与探究】观察大自然;生活识字。

【第二学段学业质量标准】【识字与写字】留心公共场所等真实社会场景中的文字,尝试认识标牌、图示、简单的说明性文字中的常用汉宇,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遇到不认识的宇,主动向他人请教。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秘密 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秘密 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秘密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为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主题为“大自然的秘密”,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三篇课文,课文以浅显的儿童化语言,向学生揭示了大自然的秘密,读来饶有趣味。

课文侧重于体现大自然的一些科学知识,学生通过阅读此类文章,知晓自然界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通过本单元的初步学习,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喜爱大自然,乐于仔细观察,探究其中的科学奥秘。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

课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发展。

另一条是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即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变成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的形态变化。

《我是什么》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学童话,作者根据水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科普诗歌,主要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

契合了本单元“大自然的秘密”的主题。

全文以韵文的形式介绍科学常识,旨在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朗读以及了解关于植物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本单元还编排了“口语交际”和“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话题聚焦“有趣的动物”,要求学生向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说清楚动物有趣的地方,让别人听明白。

在活动与对话中探索大自然中动物的奥秘。

“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主题为“读读童话故事”,推荐了《小鲤鱼跳龙门》等五本童话集,重在培养学生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能够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同时,能够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语文园地一分为识字加油站旅行的装备。

字词句的运用、汉字书写规则的提示、日积月累古诗的背诵,我爱阅读童话。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在课后习题题中梯度出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课文《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的内容,把握文中表达的情感;2.能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和表达自己心爱的物品,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感受;3.能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时,表达自己对他人作品的认可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理解并各抒己见《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2.能描述并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2.教学投影仪;3.班级学生作品;4.黑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所写的“我的心爱之物”,并请几位同学上前展示作品,其他同学需要注意观察。

2. 阅读课文《习作一:我的心爱之物》(10分钟)老师播放课文音频,学生跟随阅读,师生共同分析课文中作者对自己心爱之物的情感表达。

3. 学生展示作品(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心爱之物的作品,其他同学需要认真观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想及赞美之词。

4. 表达情感(1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心爱之物,表达对作品的情感和感受。

5. 小组讨论(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心爱之物的特点,并讨论对他人作品的认可和欣赏之处。

6. 完成习作《我的心爱之物》(2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完成自己的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并互相交流、修改。

六、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强调对他人作品的尊重和欣赏。

七、课后作业写一篇《我的心爱之物》作文,展示自己对心爱之物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希望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并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学生进入小学学习,对于大部分的小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人生改变,小学的生活和幼儿园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有身份角色的变化,主导生活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交往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作息时间的变化等多方面。本单元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积极调整好状态,从生理心理尽快的完成入学适应。
(二)单元教学依据
本单元的内容是入学适应,可以将相关内容融入到入学教育中进行。这样做,一方面可将学校的入学教育课程化,使之成为学校生活开始的必要环节,系列化为有明确教学目标的引导活动。另一方面可使本单元的教育目的校本化和班本化,与学校和班级学生的具体问题结合进行,使之对儿童的现实生活发挥更有针对性的引导作用。
(2)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框架
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
单元目标:
(1)理解学生身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校生活,克服不良情绪;爱惜学习用品,珍惜学习生活。
(2)认识和了解班里的同学,愿意和同学交朋友;学习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感受大家一起学习、活动的快乐,感受有好朋友相伴的美好心情。
(3)了解、熟悉学校里的老师,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消除对老师的陌生感,知道有困难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愿意和老师交往,懂得尊敬老师。
第五条:尊敬师长,对师长有礼貌;
第六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高兴兴地学,快快乐乐地玩。
道德育主题:
第六条:关心他人,乐于与同伴合作分享;
第七条: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懂得求助,懂得感恩,乐于助人。
生命与安全主题:
第一条:认识道路交通标志,掌握报警的基本常识;
第三条:学会发现和识别身边的安全隐患,保护自己。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原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整合,根据新时代新要求,重新整体设计。从“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变化,体现了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要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名称之变,更重要的是实质内涵之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本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4、对研讨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进行反思和总结,形成最终的集体备课教案。
五、备课成果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2、注重培养学生的拼音学习兴 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4、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轻松 愉悦的学习氛围。
六、备课反思与展望
六、备课反思与展望
二、备课目标
二、备课目标
1、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通过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二、备课目标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备课内容
三、备课内容
本单元我们将重点探讨“拼音王国”这一主题,包括以下几篇课文:《a o e》、《i u ü》、《b p m f》、《d t n l》、《g k h》、《j q x》、《zh ch sh r》、《z c s》以及《ai ei ui》、《ao ou iu》、《ie üe er》三篇 拼音儿歌。
四、备课过程
1、按照“个人自备、集体研讨、 反思提炼”的流程进行。
1、按照“个人自备、集体研讨、反思提炼”的流程进行。
2、每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个人教学经验进行独立备课,形成初步教案。 3、集中教师智慧,共同探讨拼音教学的最佳方法,优化教学设计。
1、按照“个人自备、集体研讨、反思提炼”的流程进行。
3、结合生活实际和语境,试着 认读一些词语。
4、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产 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4、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产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5、在学习活动中初步了解文意,能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三、教学建议

部编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整合备课思路(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整合备课思路(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整合备课思路(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 日常用语:问候和告别语- 询问和回答姓名、国籍、年龄以及兴趣爱好- 识别和读出数字1-20- 研究和掌握颜色的表达方式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研究和掌握常用的问候和告别语,能够准确使用。

2. 掌握数字1-20的英文表达方式,能够读出并理解其意思。

3. 研究和认识常见的颜色词汇,能够正确表达。

教学内容1. 课文研究:- 使用教材中的对话,让学生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的方式研究常用的问候和告别语。

- 引导学生在对话中练询问和回答姓名、国籍、年龄以及兴趣爱好的表达方式。

2. 数字研究:- 呈现数字1-20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跟读,加强对数字的记忆。

- 走访课堂,让每个学生口头回答并正确读出展示的数字。

3. 颜色研究:- 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引导学生用英语逐个命名。

- 练听力,播放与颜色相关的英语歌曲,让学生跟唱并边指认相应颜色的物品。

- 分组活动,让学生用各种颜色涂画或拼贴,同时进行口头表达颜色的练。

教学方法1. 角色扮演: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 听力训练:通过播放音频材料,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语音感知能力。

3. 游戏教学:运用游戏形式,增加研究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4. 分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评估1. 口头回答:在课堂上分发卡片,让学生根据问题用英语回答。

2. 角色扮演表演:设计小对话和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其语言流利度和准确性。

3. 书面练:布置练册上相关的练题,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三年级英语上册》2. 数字图片或卡片3. 颜色相关的图片或实物4. 音频材料和英语歌曲教学时长本单元教学计划预计需要4-5个课时进行教学。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知音、节、意,初步领会音韵、节奏。

2.能够朗读课文,理解表达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3.能把有关生活学问或精神境界的道理领会好,记住做好事的道理。

4.了解表现形式和基本脚本理解戏剧意图。

二、教学重点1.学会正确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并记忆课文中含义。

4.了解表现形式和基本脚本理解戏剧意图。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记忆课文中含义。

2.了解表现形式和基本脚本理解戏剧意图。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案、贝尔等录音设备、备好课件PPT、工具书等。

2.学生准备:课前认真预习聪明故事。

五、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节:课文导入(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课文内容。

2.讲解背景知识,点醒学生识记夗文的精神含义。

第二节:朗读课文(20分钟)1.教师逐段逐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纠正发音、语调错误。

2.学生自读朗读课文。

第三节:理解课文(25分钟)1.教师解释生字解释故事中不常见生词和古词,引导学生主动求求生字解释。

2.教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学会幸灾乐祸生字解释课文内容,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节:复述课文(20分钟)1.教师呼吁生生活的痛感自已一笔又一笔将故事时不时施展开来。

2.讲解表现形式和语言检修戏剧意图。

六、教学总结1.复习当天课文,强化记忆。

2.鼓励学生在家认真读书。

七、差异化教育1.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差异化辅导。

2.强调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以上即为本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问题》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问题》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问题》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课题:1. 成长中的问题;2. 学会调控情绪;3. 培养良好习惯;4. 尊重他人。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成长中会面临各种问题,学会正确面对和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帮助。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道德与法治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观念,但面对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体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中会面临各种问题,学会正确面对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培养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中的问题,并学会正确面对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培养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中的问题,并学会正确面对和解决问题。

2.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培养良好习惯,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锻炼自己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调控情绪、培养良好习惯和尊重他人的方法。

3.准备课堂活动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成长中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巩固(5分钟)总结讨论成果,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中的问题是正常的,关键要学会正确面对和解决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说出《长虫的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2.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3.能够模仿老师的朗读,尝试表达《长虫的故事》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长虫的故事》的主要情节。

2.感受故事带来的情感,并能够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故事的情节。

2.能够体会《长虫的故事》所传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文《长虫的故事》的课本、教师用书。

2.图片、挂图,开展导入活动。

3.录音机、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课堂活动一:导入•利用图片或挂图呈现《长虫的故事》中的主要场景,引发学生兴趣,预习故事内容。

2. 课堂活动二:课文学习•老师朗读《长虫的故事》,学生跟读,并观察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3. 课堂活动三: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归纳和总结,以图文方式表现故事内容。

4. 课堂活动四:情感表达•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尝试模仿老师的朗读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教学扩展1.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让他们尝试阅读其他与《长虫的故事》有关的文学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

七、教学作业1.要求学生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表达对《长虫的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让学生背诵故事中的一段话,并进行朗读展示。

八、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评价学生在情感表达上的表现,并帮助他们改进。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触摸自然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触摸自然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第一单元:触摸自然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4篇课文。

《草原》描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丁香结》中,作者宗璞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寄寓在平凡的自然景物之中;《古诗词三首》都写到了自然之景,不同的景寄托着作者不同的情;《花之歌》中,诗人纪伯伦借“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表达伟大的情操。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它主要有三个要义:一是打开想象,将所读的内容还原成画面,能身临其境地去阅读体验;二是由所读的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三是由此及彼,由课文的内容产生相似的联想。

与三四年级“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要求相比,本单元的提升点在于不仅要通过想象还原画面,还要抓住“联想点”想开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表现方式不同,“想开去”的内容和策略也就不同。

本单元的课文都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教学的落点应放在作者是如何借助事物来打开联想、以“景语”表现“情语”的。

老舍先生的《草原》“即景生情”,要调动学生的想象、经历去理解作者的情感。

宗璞的《丁香结》“融情于景”,需要联系诗词中带有“丁香结”意象的诗句来反观作者对丁香的描写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

《古诗词三首》可从描绘的画面、创作的背景等想开去,感受诗歌的意境。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阅读时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教材提示的联想策略应在课文学习中有机渗透。

本单元的习作是“发挥想象,把自已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教材由《花之歌》一文导人,通过图片引路、情境创设、题目提示等方式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

想象类习作,学生之前已练习过多次。

三年级要求学生尝试着编童话或续编故事,四年级侧重于“故事新编”,五年级要求根据情境编故事。

第一单元备课教案:教学目标及措施详解

第一单元备课教案:教学目标及措施详解

教案是教师备课时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它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教案起到承接学科标准和教材的作用,既可以帮助教师熟悉、掌握教学内容,也可以协助教师理清课堂教学的布局和组织。

本文将详细介绍第一单元备课教案的教学目标及措施。

一、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备课教案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分数的含义和性质,并掌握分数的基本算方法和应用。

1.知识目标(1)掌握分数的概念及其代表的含义。

(2)掌握分数的类型,了解带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3)掌握分数的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4)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方法。

(5)掌握分数的应用,能够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1)通过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拼搏精神和永不放弃的信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教学措施1.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概念、带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等几个方面。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数学知识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2.教学方法本单元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其中包括:(1)讲授法。

讲授方法是教学的基本方法,对于分数的概念、带分数和假分数等基础知识的讲解,需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2)归纳法。

通过大量的例题演练,让学生总结出分数的约分和通分方法、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等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探究法。

采用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五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整体备课

五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整体备课

五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整体备课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习起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单元整体备课是十分必要的。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古诗三首》选取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和雷震的《村晚》,描绘了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作品,回忆了自己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表达了对祖父深深的怀念和对园子的喜爱。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以月为线索,抒发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梅花魂》通过回忆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让学生通过采访了解长辈们的童年生活,锻炼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板块,旨在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提升语文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借景抒情等方法表达情感。

4、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有条理地讲述他人的童年故事。

5、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某一刻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对故乡的深情。

(2)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能在习作中运用。

(3)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认真倾听、积极交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寓意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意义。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能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学习资料。

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论故事背景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话题。

第二步:整体阅读(15分钟)教师提供课文阅读时间,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明确故事情节。

第三步:词汇梳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梳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讲解生词的意思和用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第四步:段落理解(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各个段落,梳理每个段落的主题和要点,并展示给全班。

第五步:情感抒发(10分钟)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陈述的方式展示。

第六步:共同探讨(10分钟)全班共同讨论课文中可能存在的疑惑和难点,进行解答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第七步: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相关练习题目,学生进行练习,检验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八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记念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阅读课文,并按要求完成相关习题。

2.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感悟,写下个人心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设计合理,活动组织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分组讨论环节,需要注意每组学生的发言机会均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活跃参与讨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课堂实施。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是小学生啦》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

本节课主要围绕小学生的生活适应、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等方面展开,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小学生,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遵守学校的规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刚进入小学,对于新环境还不太适应,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方式等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小学生,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小学生,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小学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小学生生活情境,如课堂纪律、学习习惯等。

2.收集一些具体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准备教学PPT,展示相关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聊天,了解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小学生,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小学生的生活情境,如课堂纪律、学习习惯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某一生活情境,分析其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分析一些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整合备课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生字,会写本单元所要求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句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 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桂林山水的秀丽、天山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5.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结合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二、教学重难点1.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2. 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桂林山水的秀丽、天山的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3.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2.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前置自学提纲一、朗读课文反复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识记生字词1、在课本上给生字注音并口头组词。

2、读熟下列词语洞庭、漓江、波澜、无暇、翡翠、山峦、兀立、嶙峋、浙江、小溪、臀部、额头、水源、溶洞、戈壁、白缎、山涧、无限、幽静、萦绕、矫健、马鞍、敬亭山3、这一单元,我积累了很多四字词语,我要把他们写下来。

三、感知课文1、找出桂林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2、双龙洞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作者展示了天山景物的哪三个不同的方面?四、研读课文1、在这组课文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结构及作者的叙述顺序。

3、画出描写做过秀丽风光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资料、阅读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资料及图片。

五、教学时间 1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古诗两首、桂林山水主要活动(结合前置自学完成以下内容):1. 学生自学生字词,然后共同交流要点、难点词语。

2. 学生利用各种资料理解词语的意思,大体理解诗句的含义。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画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简单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第二课时主要内容: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主要活动(结合前置自学完成以下内容):1. 学生自学生字词,然后共同交流要点、难点词语。

2. 学生利用各种资料了解双龙洞和天山的资料。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画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简单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第三课时学习《古诗两首》一、导入: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咱们一起学习第一课《古诗两首》。

二、交流汇报:1.小组内交流读诗。

2.说说诗意三、学习诗文(一)学习《独坐敬亭山》:1.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②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③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3.多诵读,悟诗情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②复习朗读方式:表演读、轮读、叠诵、唱诵、小组读、配乐读……③自己带着感情读(二)略学《望洞庭》:1.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②汇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秋月: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潭面:湖面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师强调“潭”字笔画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⑤指名复述: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⑥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

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⑦朗读想象诗歌画面。

全班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

你们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吗?⑧把优秀图画展示在黑板上3.多诵读,悟诗情①师:这是几张洞庭湖月夜图,让我们看着这些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好不好?(全班自读古诗)②师:谁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指名读)③师:有很多同学还想上来读,但是时间不够了,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读给其他组员听。

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三)拓展背诵写景古诗: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以动衬静)借景抒情孤云/独去闲。

孤独寂寞相看/两不厌,(相知相守)只有/敬亭山板书景物:湖光秋月湖面无风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第四课时学习《桂林山水》一、朗读课文,提出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指名回答提出合作探究问题:(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探究)⑴找出描写桂林水的句子,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水的特点?⑵找出描写桂林山的句子,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山的特点?⑶交流,文章开头和结尾是什么关系?二、展示交流交流汇报一:中心句1.小组汇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

2.读后讨论小组汇报:(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交流汇报二:桂林的水和山Ⅰ水1.找写桂林水的句子。

2.交流: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3.汇报:(1)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

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

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

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3)小组赛读,引读,要读出感情。

(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nga.真清啊nga,真绿啊ya)(4)小组合作交流写法:对比: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比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Ⅱ山1.找写桂林水的句子。

2.交流: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3.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

(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

(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6)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

读后完成课后第一题的第二张表格。

交流汇报三:重点领会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小组找重点句。

2.合作交流:“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先学懂词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绿的波浪;画,画卷;游,游览。

再学懂句意: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

句子形象地写出桂林山水的无比秀美。

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3.汇报句子的作用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三、作业:1.背诵全文。

2.拓展阅读关于山水的文章。

四、板书设计桂林山水总起——分述——总结水:静、清、绿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山:奇、秀、险第五课时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和《七月的天山》一、移步换景:(一)《记金华的双龙洞》: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哪几个地方?(在书上画出)2.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在书上画出做好批注)(二)《七月的天山》1.作者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写了哪些景物?2.描绘了哪些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二、品读美景:(一)体会《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路上景色①小组汇报: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自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当时的心情。

再让学生个别展示朗读,点评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②读后讨论小组汇报:感悟课文写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对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品味“时而……时而……”一句,体会几对反义词的妙用)(二)欣赏《七月的天山》中的景点1、每一道风景都在我们心头留下了独特的印象。

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抓住某个景点,多读几遍。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汇报交流师相机引导品读,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这些句子:(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2)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3)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