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合作学习探究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折旧率快速提高,合作成了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行的今天,“交流与合作能力”,被视为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已成为目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中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逐渐发现合作学习中的一些不足,合作只是有形式却无实质,老师在没有明确责任、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分工,甚至是没有给学生问题的情况下,动不动就叫学生交流、合作,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合作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学习过程没有好奇心的驱使,没有思维的探险,没有批判性的质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既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更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合作学习完全成为教师在进行新课程实验中的一个无关紧要的一个没有实效性的学习过程。
在此情况下我们提出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这个课题。
二、研究的价值(一)理论意义我们的教育主张学生在快乐、活泼、生动、自由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而合作学习则赋予了学生相当充分的自由和相当宽松的气氛,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锻炼和提高机会,从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
这种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必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行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智商情商的发展(二)实践意义学生层面:1、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完整建构。
能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教学内容产生特殊的认识倾向,即发生兴趣。
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过程 中, 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 组织课堂的作用 , 所以
这 种较 为适 合 小学 生 心智 发 展特 点 的 小 组性 合 作学 习 被小 学 教
师得以广泛应用。到了初中阶段 , 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形式已经不 再陌生 , 并且合作学习中概括表达、任务分配等能力已有相当的 基础,这些都是数学学习中要求较高的素质,而如何将这种能力
《 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一书, 使我对合作学习有一个较为
系统 的认识 。 以课 堂教 学 为主 阵地 的合作 学 习从组 织形式 与 合 在
作对象上看, 主要是包括 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和以生生
互 动为特 征 的合作 学 习两种 。而从 中国教育 教学 的特 点来 看 , 这 两种 合作 形式 是从 小学 就开始 并且 呈 上升趋 势 发展 。比如 , 学 小 阶段 重 在将合 作作 为课 堂组 织 的一部 分 , 在完成 教育 教 学任务 的
的思想 雏形发 展 到 了理 性辩 证 的阶段 。作 为一 名 中学 数 学教 师 , 笔者积极投身于这次新教材改革与实验的洪流中, 自己的教育 使 理 论 和教学业 务 水平 提升 到 了一 个新 的层 次 。 在熟 练把握 教学 内
密性、科学性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和老师才都能从 “ 作业负
条 验证 的 、更善 于总结 他人 的 。学生 的这 些特 点在 中学 阶段更 是
突出,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 在作者的安排上给予合理搭配, 让 “ 更赤 ,光 更 白” 金 ,做 到 既有 爪. I 生的尊重 ,又有 全面 发展 的
长远 规 划 。
我对合作学习最初的认识是来 自于作为一名学生时的记忆 ,
指出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帮助他们 ; 更要帮助学生用辩 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研究某个议题 ,使议题得到最大范围内的认
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合作学习研究
案例1 : 二 分 法求 方 程 的近 似 解 . 我 们 今 天 来 玩 个 猜 数 字 游 戏 ,我 手 中这 支 钢 笔 的价 格 标 签是1 0 ~ 3 0 元 中的 某 个 整 数 , 你 们 来 猜 它 的准 确 价 格 , 我 将 对 你 们 的答 案 做 “ 偏高” 、 “ 偏低” 或者 “ 正确 ” 的提示 。 谁 能 既准 确 又 迅 速 回答 出这 支 钢 笔 的价 格 呢? 评注 : 利用 生 活 中的 趣 味 游 戏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激发学生 的 学 习兴 趣 .从 而 让 学 生 主 动 地 学 习 ,在 轻 松 愉 快 的教 学 情 境 中. 发 展 情感 态 度 和 一 般 能力 .
2 彳4 用典 故 . 创 设 问题 情 境.
吸收” 的 简单 过 程 . 在课堂 教学 中, 教 师 应 成 为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的促 进 者 , 而不是知识的授予者 , 这 就要 求教 师创 设 合 适 的 教 学 问题 情 境 , 切 实 为学 生 形 成 合 作 意识 与发 展 能 力 搭 建 平 台 , 让学生在“ 合作 ” 中学 习新 知识 , 在“ 探究” 中主 动 建 构 知识 . 从 而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 合作探 究能力. 通过 问题情境 , 切 实 让 学生 感 到 合 作 是 一 种 学 习 的 需 要 ,探 究 学 习 是 获取 新 知 的 有 效途 径 , 逐渐 形 成 合 作 探 究 意识 .
■
新 课 标 下 的 中 学 数 学 合 作 学 习 研 究
张 华
( 黑 龙江 省 大 庆 市第 四 中学 , 黑 龙 江 大 庆 1 6 3 0 0 0 ) 数 学新 课 标 认 为 学 生 的 数 学 学 习活 动 不 应 只 限 于接 受 、 记忆 、 模仿 和 练 习 , 应 倡 导 自主 探 索 、 动手实践 、 合作交流 、 阅 读 自学 等 数 学 学 习 方 式 。 合 作 学 习 是 以 “ 自主学 习” 、 “ 小 组 合 作” 、 “ 班级合作” 为基 本 形 式 , 系 统 地 利 用 教学 动 态 因素 之 间 的互动 , 促进学生的学习 , 以团体成绩 为评价标准 , 共 同实 现 教 学 目标 的教 学 活 动 。 数 学 合 作 学 习 的基 本 理 的 教 学情 景 , 适 时 地 开展 数 学 合 作学 习 。 为有 效 实 施 合 作 学 习 活 动 . 一 般应 具 备 以下 三
浅谈如何搞好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浅谈如何搞好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作者:于振江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07期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用团队精神面对困难,用构建的群体力量战胜困难,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精心预设,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
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
数学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过于简单、结构良好、只有单一答案的学习任务,如简单计算之类的学习内容就不适合于合作学习。
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依据学生的数学认知,把那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必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内容才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积极参与策略学生主体性的实现,需要其自身的主体意识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主体意识的最终形成又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思维能力为制约条件的。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凭自身的学习水平,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借助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可以产生交互影响,使他们从感性上形象地体会其自身的主体地位及其意义,以达到主体地位的感性实现“合作”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互动越多,越积极,主体地位的感性体验越强烈,主体意识就越强,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高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营造民主平等氛围的策略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日本心理学家菊池亲夫指出:教师态度温和这一变量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是正相关。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的主 体 地 位 , 以切 实 提 高 中学 数 学 教 学 质 量 。 因此 , 中 学数 在 学 教 学 中 , 须 打 破 传 统 的学 习 方 式 , 必 将合 作式 学 习 方式 引 入 课 堂 成 为 必 然 。 师 成 为 学生 学 习 的组 织 者 和 合作 者 , 不 是 教 而 权 威 的讲 授 者 。学 生成 为学 习 活 动 的 主人 , 动 参 与 , 作 思 主 合 考 , 于 探 究 , 立 和 谐 互 助 的 师 生 关 系 , 造 一 种 充 满 生 机 乐 建 营 和 活 力 的 民 主 教学 氛 围 。
三、 中学 数 学 教 学 引 入 合作 学 习 的注 意 要பைடு நூலகம்点
小 组 合 作学 习是 一 种 重 要 的班 级 教 学 组 织 形 式 .兴 起 于 2 世 纪 7 年 代 的美 国 ,是 目前 世 界 上 许 多 国 家普 遍 采 用 的一 0 0 种 富 有 创 意 的教 学 理 论 与方 略 , 由于 其 实 效 显 著 , 人 们 誉 为 被 最 为 重 要 和 最 为成 功 的教 学 改 革 _。8 年 代末 , 内教 育理 论 1 0 _ 国 界 开 始 探 讨 有关 合作 学 习 的理 论 . 随着 新 一 轮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的逐 步 深 入 ,新 课 程 标 准 》 出 : 效 的学 习 活动 不 能 单 纯 地 《 指 有 依 赖 模 仿 和 记忆 , 手 实 践 、 动 自主探 究 与合 作 交 流 是 学 生学 习 的重 要 方 式 。 足 现代 教育 的高 度 。 立 针对 传 统 课 堂 教 学 存在 的 弊 病 , 自主 、 作 、 究 ” “ 合 探 已经 成 为新 课 程 中最 为 重 要 的学 习 方 法 之 一 。 文 结 合 初 中数 学 教 学 实 际 , 析 了在 中学 数学 教 本 分 学 中开 展 合 作 学 习存 在 的 问题 , 绍 了合 作 学 习 的 重 要 意 义 , 介 探 讨 了 中学 数 学课 堂 引入 合 作 学 习 的 注 意要 点 。 中学 数 学 教 学 开 展 合 作学 习存 在 的 问题 中学 教 师 受传 统 教育 教 学 理 念 、 学 内容 、 学 方 法 的 制 教 教 约 和 自身 理 论 知 识水 平 的 限制 ,对 现代 学 习方 式 的理 解 出 现 了偏 差 , 现 代 学 习 方 式 的 认 识 简 单 化 、 面 化 , 致 在 中 学 对 表 以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 逐 渐暴 露 出一 些新 问题 。 主要 表 现在 以 下 几 点 :1 对 传 统 学 习 方 式 缺 乏 理 性 认 识 , 教 学 过 程 中 全 () 在 盘 否 定 传 统 的 接 受式 学 习 , 目地 采 用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的 方 式 。 盲 学 习方 式 的 改 革 仅 仅 把传 统 中 陈 旧 的 东 西 丢 掉 ,而把 那些 传 统 中积 极 的 内容 都 保 留 下 来 ,小组 合作 学 习 是 一 种 在 传 统 教 学 方 式 基 础 上 提 出的 创 新 学 习 方式 ,实 际 上 是对 传 统 积极 内 容 的继 承 。 因此 , 能对 传 统 教 学 全 盘 否定 , 扬长 避 短 , 断 不 要 不 完 善 , 教学 方 式 向更 有 效 、 健 康 的 方 向发 展 。 2 对 小 组 合 使 更 () 作 学 习 的含 义 把 握 不 够 准 确 , 能 够 深 刻 理 解 其 本 质 特 征 , 不 以 至 在教 学 过 程 中出 现 了 一 系 列 问题 。 如 ,将 自主 学 习 当 成 自 学 、 立 学 习 , 学 生 听 之 任 之 ; 作 学 习 当成 小 组 讨 论 , 实 独 对 合 在 施 过 程 缺 乏 必 要 的 引 导 。() 作 学 习 在 学科 教 学 上 表 现 的 有 3合 效 性 不 明确 [。大 量 的 合作 学 习研 究 文 献 资 料 中 , 只 是 介 绍 2 1 也 合 作 学 习的 常 规 方 法 与 类 型 ,多 半 是 对 教 师 运 用 合 作 学 习 的 倡导 , 理论 往 往 大 于 实 践 。 外 , 生 之 间 缺 少 纵 向联 系 , 组 此 学 小 搭 配 结 构不 合 理 。 于 上 述情 况 , 必要 对学 习方 式 理 论 进 行 鉴 有 简单 的 梳理 , 以有 利 于 中 学 教 师 对 学 习 方 式 有 较 为 全 面 的 理 解 和把 握 , 极探 索 , 好 地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 积 更 二 、 学 数 学教 学 引 入 合 作 学 习 的重 要 意 义 中 我 国新 一 轮 中学 数 学 课 程 改 革 将 以 学 习 方 式 作 为 改 革 的 突 破 口 , 导 以 科 学 探 究 为 主 的 自主 学 习 、 作 学 习 、 究 学 倡 合 探 习 等多 样 化 学 习 方 式 。 学 理念 要 从 以“ 教 知识 为本 位 ” 向 “ 转 以 学 生 发 展 为 本 位 ” 使 学 生 真 正 成 为 教 学 活 动 的 主 人 。 只 重 视 , 传 授 数 学 知 识 , 应 该 训 练 科 学 方 法 和 思 维 , 应 该 培 养 科 学 更 还 精 神 和 品德 。现 代 中 学 数 学 教 育 的 责 任 , 仅 要 教 学 生 知 识 。 不 更 重 要 的是 要 培 养学 生 自学 的能 力 。 实 施 这 样 的 转变 . 仅 要 不 要 重 视 研 究 教 师 教 的 过 程 和 方 法 , 要 重 视 学 生 学 习方 法 . 更 教 会 学 生 学 习 , 养 学 生 学 习能 力 , 分 发 挥 学 生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培 充
中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论文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通过这两年参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典型案例分析与反思的课题研究,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认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做到以下五点:一、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应是较简单的学习内容,而应是一课中需要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的内容。
比如,在《菱形》一课中探究菱形的性质时,我设计了如下活动方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按照书中的图示对折两次,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剪下这个直角三角形,把所得的直角三角形打开即可得到一个菱形,然后利用这个菱形进行合作讨论。
再如,在上《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课时,在找不等式组解集和公共部分的书写时设计小组合作。
二、选择合理的合作学习问题合作学习的问题不宜太大,应具体一些,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本课的重、难点,从而通过合作学习突破。
如,《菱形》一课有两种问题设计方案,第一种就是让小组成员合作研究剪纸得到的菱形,设问你发现菱形都有哪些性质。
第二种就是通过问题串设置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将剪纸得到的菱形标清顶点和角再观察并思考: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我认为后者能够有效降低合作学习的难度,小组成员合作时目的明确,讨论问题有梯度,由易到难,合作节省时间,效率较高。
三、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
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情况下突破重、难点的问题以4~6人为宜。
问答训练或深度较浅的问题两人合作较好。
二是分组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中学数学合作学习探究
中学 数学 合作学 习探 究
霸 州市第二十 中学 胡 小鹏
摘 要: 合作学 习不仅是一种个体的学 习行为, 同时还是一种群体活动行 为。 从社会 心理 学角度有针对性地认识合作 学习中的几种典型的个体行为很有 现 实理论指导意义, 它有利于对合作学 习中小组成 员的行 为与思想的变化形成更清晰地认识, 以便采取更有利 的措施 。 关键词 : 合作 学习 中学数 学
方 式 的 现象 。从 众 也 就 是 我 们 日常 俗 语 中所 说 的“ 大 流 ” 随 。
去个性化 的的关键因素是 匿名作用和责任分散。由于匿名作用 和责任 分散, 让有些学生养成说话不负责任、 行为较平时张扬的态度。
即 整 体 效 果大 于 部 分 之 和 的效 果 : 在 合 作 学 习 中 , 往 能 发 现 小组 成 员你 态度和个性有差异, 但 往 其次许多学生没有完成 合作 技巧的培训, 对于合作学 习
不能完成任务, 造成整体 小于部分效果的社会惰化效应
过去的 自己) 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进行 比较 , 果 比较的结果证 明是公 如 平 的、 合理的, 那么就会心情舒 畅地继 续努力工作 , 如果 比较 的结果得 出相 反的结果, 就会产生不公平感, 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 2“ 、责任分散” 所谓责任分散是指在 与他人共 同工作时, 。 个人有责任感 下降, 工作推给别人去做的倾向。 生责任 分散的原因是指 向群体 的责任 将 产 压 力在群体 中分散开来, 落到每一个人身上 的责任 就很 少了。因此, 个人没 有什 么责任压力, 而且互相依赖, 以产生推诿 。我们 看到, 所 人越多, 责任分 散得越厉害, 个人的责任感越低 , 而减少人数。 会增强责任感 。
出不 同程度 的平 时并不多出现 的异 常兴奋 现象, 比如肆意高谈 阔论、 争论声 生更应注意到他们的点滴进步。
中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明确成员责任基础上进行的互助性的共同学习。
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与班集体教学相比,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缺乏与他人沟通、维持人际关系的技能,个人责任感不强,缺乏讨论交流的意识。
那么如何组织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展所长,取长补短呢?我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不再把自己视作为权威者,而是合作者。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由于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自学协作式、课内疑难问题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自学协作式:课前自学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
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
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内疑难问题讨论式:课内疑难问题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
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辨论。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一、引言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少数学生共同合作来解决问题、研究课题、完成任务等。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对学习有积极影响。
而认知发展理论则关注学生的心智发展,并提出了学生通过社会交往来引发认知发展的观点。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1. 分组情况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组情况。
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分组,避免出现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
而在组内,可以适当地进行学生之间的结对学习,使得学生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2. 提出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
这样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学生互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和交流。
可以设立一些小组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互相启发。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引导他们正确地解决问题。
4. 结果分享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后,可以邀请学生代表来分享小组的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其他学生了解不同小组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
六、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这种教学方式。
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究
之问通过 自主研究 、 民主探 索 、 平等合作 、 发现问题 、 解决
由于基础较好 , 反应快 , 为了小组得分 , 往往不顾学困生是 否 已经 明 白 , 匆 匆 结 束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 不 到 共 同进 步 就 达
的 目标 。
三 、 作 学 习的 实施 合
问题 、 相互启发 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 共 增加学 习质量和
知识 的探 讨 中 , 往 没 有 主 动 地 参 与 合 作 学 习 ; 往 而学 优 生
《 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 动手实践 、 自主探 索与合
作 交流 是 学 生学 习数 学 的 重要 方 式 , 生 学 习活 动 应 当是 学
一
个生动活泼的 、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的过程 。 合作学习 , 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 让学生之间 、 师生
小 组 内可 以设 小 组 长 、 录 员 、 报 员各 一 名 。 组 长 记 汇 小
() 1 无效的组织讨论 。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偶 常 是教师的提问无人应答 , 教学进行不下 去时)教师便会要 , 求学生“ 几个人 讨论讨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这时 , 的 有
学 生 按 照 教 师 的要 求 发 表 A己 的 看 法 ,但 往 往 是 你 说 你
2放 任 自由 . 乏监 控 . 缺
( 当学生个人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 不充 足时 , 1 ) 宜用小
பைடு நூலகம்
有些教师 L课伊始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 在学生进行
合 作 学 习 时 , 的教 师 则退 至教 室 的一 侧 耐 心 等 待 , 的 有 有
组合作学 习。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 学任务 的完成 , 大 大提高 了学习效 率, 同时又让学生 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
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第一篇: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因此,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1、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浅谈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浅谈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作者:欢永芳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05期摘要:新时期下,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看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也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引导学生可以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提高,同时还能更好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此下面就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实践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应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因此,在实践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立足于学生现实情况,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可以高效率的开展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的听教师进行知识讲解,而初中数学知识涉及面广,教师受课时的现实,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全方位的知识讲解,而学生则习惯了教师的讲解,自己缺乏良好的独立思考、学习能力,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不佳。
新时期下,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交流平台,而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学生在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后,由小组的其他成员共同讨论、解决,这样就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可以将各个小组无法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的问题集中起来,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就可以保证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一)课前小组合作预习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可以在完成预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
自从教书育人到现在,遇到了许多可爱的学生,九我校学生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2、下课没有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3、没有做好笔记的习惯;4、没有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5、没有独立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6、在生活中不爱清洁乱丢乱吐……因此,隔代教育的低效和无人看管而造成学生的随意性,严重制约着我校的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提高。
我们也注意到,与学习习惯差导致成绩差、表现差的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他们看起来没有什么过人的天分,甚至有的智商还比不上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但他们的成绩十分优秀,表现也令人满意。
因此,使我们老师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二、提出问题1、分析目前在我校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
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和策略。
3、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学生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结合的恰当时机。
三、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但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只在比较浅显的表面上展开,导致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存在许多问题。
教师在课堂提问或学习材料的提供上过于单一,缺乏思考价值。
这无疑在客观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独立性培养与发展,致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模仿性与依赖性。
另外现在的家庭环境太优越,致使很多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形成懒于思考的习惯。
一大部分学生往往只是凭自己的一时兴趣去学习,对于需要动脑筋的问题,他们就觉得很麻烦,懒于去思考,还是等待别人的答案来得方便。
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探索如何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摘要】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活动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阐述的就是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供同行参考.【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的形式,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它不仅关注活动的结果,更关注的是学科学习的活动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本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实践了“合作教学”模式,就此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只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围,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敢说心中所想,敢问心中所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要有情感的交流,从高高在上的老师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变换”这节内容时,在学生们掌握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后,我让学生发挥一下想象力,自由的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属于平移的现象. 同学们都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有的同学说高楼大厦中的升降机;有的同学说乘电梯;还有的同学说推拉门或关门等,同学们都说着自己平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平移现象. 但当一位学生提到“荡秋千的游戏”时,班上同学的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方坚持认为是属于平移现象,一方认为不是. 双方同学都大胆质疑,各说各的理,有名同学这样说道:“荡秋千可以看成是圆的一小部分,虽然没有整个荡过去,但荡秋千也是有弧度的”(学生还没有学习下一节的“旋转变换”,因此,还不知道这是属于旋转现象). 最后,同学们都僵持住了. 于是,他们求助于我.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了起来,没有“旁观者”、“怠情生”,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大胆猜想提出问题,在最后难题被突破的时候,每位学生都觉得学的有趣、轻松愉快.二、加强小组合作,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 因此,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名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并重视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群体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关系,在合作的气氛下,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我首先把学生按照四人一小组进行分组,并尽量考虑到优劣生的搭配,以避免四个差生搭档,并尽量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 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去探索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所在. 有的小组采用“量”的方法:通过画几个不同的三角形,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有的小组采用“折”的办法: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往内折,三个角刚好组成一个平角,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还有的小组用“拼”的办法:二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从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为360°,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开动脑筋,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到学习的目标,这不仅使每位学生在自己组内感到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理解并牢牢的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从而完成了教学目标.三、师生易位,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写出的“教案”,代替教师进行讲课,教师则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听课,在必要时适时补充,这种形式能激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但是,教师应选择一些适合于学生自学的章节,并预先布置,安排给某个具体的学生小组进行负责.例如在学习“正方形”这节内容时,考虑到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矩形和菱形的相关知识,因此,这节内容,我实施了“教”与“学”的易位,我让学生小组自己根据教学目的,大胆构思,写出“教案”,最后随机指定一个小组进行主讲. 实践证明,进行主讲的小组成员落落大方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一名同学进行主讲,一名同学摆出小木棒进行演示,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到讲台上,他们出色的代替教师完成了一些他们能够做到的事. 在随后我的“发难”中“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与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有什么不同?”、“谁能用语言来表达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意思呢?”学生的回答也显得游刃有余.总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全新理念,“合作教学”的新教学模式也逐步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应用在教育当中. 进行课堂合作教学的实践,大大增强了班集体的内聚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质. 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共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立探究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参考文献】[1]赵华.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2):76.[2]黄伟光.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浅析[j].中学数学,2011,12:7-8.。
中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方式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这种学习方式的广泛运用,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呢?一、营造师生平等的数学学习氛围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失去自我的知识接受者,教师和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合作关系。
那么,教师的作用何在呢?首先,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对教材的学习实质上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活动。
学生因自身知识、经验、阅历的局限,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有时会因出现障碍而停滞不前。
这是,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予学生必要的疏通、引导,使之对话畅通,达到启迪学生智慧潜能、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其次,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者。
教师把自己的学习所得与学生分享,同时也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
数学由于其逻辑严密、抽象性很强的学科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由具体形象感知向抽象逻辑认知的过渡,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障碍太多。
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主动接受和处理教材信息,获取新知识,并实现智力开发和技能发展。
因此将教师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向。
二、合理、有效安排合作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首先要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在组建时,要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利于分工合作。
要打破按自然组简单分组的做法,进行混合编组。
混合编组时要根据学生成绩、能力、性别、家庭背景等进行协调搭配,并选好组长,力求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其次,应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营造学习氛围。
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败。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问题探析
161 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容易被干扰信息影响,而打断信息获取,真正的地理信息被忽视,如色彩干扰等,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强化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读图习惯,可以从重视地图名称及图例入手,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
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都有其名称和标题,都说明了其要反映的主题内容。
图例则有助于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
如中国版图反复出现在教材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并没有在读图之前先弄清地图名称[4]。
在地理中考中因读图习惯不良,漏读、误读图名或漏读、误读图例而导致失分的事例不胜枚举。
如考我国的温度带,有些学生就把气候类型填上去,主要是因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与《我国的气候类型》两张图的结构有点相似。
又如,讲到分层设色图,如果不看图例,学生就无法把等高线地形图立体化,地形地势的判别更是无从下手。
所以养成看图首先读地图名称及图例的习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是有帮助的。
教师要从教材入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学生拿到一幅地图,尽可能做到以下几步:一读图名,了解这是幅什么图;二读图例和注记,了解图中的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三读有无坐标轴,若有坐标轴,要看清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四读图表中表达了哪些地理信息。
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这是提高读图能力的基础和关键。
结束语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更符合该学科特点和知识构成,因此当前的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起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切实促进知识点和地理工具图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能力。
目前的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积极关注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为了实现对有效课堂的构建,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着重分析初中地理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办法,希望上述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1]杨春林.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培养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6,11(05):157-158.[2]季才聚.探析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J].新课程(中),2016,22(04):168-169.[3]张庆军.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区域定位能力[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5):114-115.[4]续广平.浅析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7,21(22):183-184.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问题探析■梁洁玉 (云南省曲靖市龙华中学 655000)【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成为当代教学理念的主流思想。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平 时 了解 的 情 况 , 派 几 个 学 生 成 立 语 指 文 活 动 成 果 展 示 网 页 制 作 组 , 合 全 体 综
答案 。学生 立 即付 诸 行 动 , 以问卷 调 或
查 的形 式 , 以坦 诚 提 问 的 形 式 , 网 友 或 向
旦学生觉得 付 出与收 获不 成 正 比, 们 他
合作学 习的模式 既 分工 又合 作 , 互相 监 督 , 相 检 查 , 同 改 进 , 同 进 步 。 既 互 共 共 有“ ” 形 又有“ 实” 既能培养学 生的各 种 , 能力 , 又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 小组合作学 习时要 正确把握操作要
领 , 一 般 步骤 是 : 师 先 提 出 要 讨 论 的 其 老 问 题 , 后 组 内 成 员 自学 — — 在 “ 持 然 主 人” 的协 调 下 学 生 依 次 发 表 意 见 , 经 过 若 争 议 后 大 家 意 见 仍 不 统 一 , 由 “ 录 则 记 员 ” 录 下 来 , 后 由小 组 长 提 交 全 班 讨 记 然 论 , 后 老 师 加 以 总 结 。 当 然 这 些 步 骤 最
经历。
寻求帮 助 , 得 到 了比 较热 烈 的 回应 。 都
合理 组建 学 习小组 , 正 确掌握操作要领
一
有关中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实际上 , 以上两个问题是 日常生活 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 容易 激起学生的兴趣 。另外 ,由于采取了情景设置 的方式进行教学
设计 , 学生会在问题一产生 的时刻把注意力集 中过来 。这不但 对 于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有 重要帮助 , 而且对于进一 步搞好 之后 的教学活动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主探究的方式完成任务 , 这对 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 提 高 而不是知识的输 出者 。从课 堂的权威变成学 习的参 与者 , 在 学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问题进行探究 。
一
、
教 师 根 据 合 作 学 习 的 要求 进 行 科 学 设 计教 学过 程
在整个合作学 习教学的过程中 , 教学设计 是第~步 , 也是合 课堂 的导人环节 、 教学 内容 、 教 学形式 、 教学 目的等各方 面进行
布置相应 的任务 。当然 , 其他小组 的所 有成员也要对另外小 组
比较突 出的学生 , 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出那些表现较差 的学生。
中学数学教学过程 中开展合作学 习可 以说是适应教 学改革 的有 效尝试。实践证 明, 要有效开展合作教学 , 就需要根据合作教学 的基本要求 , 广泛调 动学生 的参与积极性 。所谓合作学 习, 就是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组织成一个或若 干个 团队,让学生通过 自
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基于此 ,本文拟 就中学
主 观 能 动性 。
科学分组是搞好合作 学习的第二步 ,也是小组学习取得成 功的前提 。对学生进行分组的原则 和标准可 以参照教材 或者参 照学生的年龄 、 知识水平 、 性别 、 学 习能力等各方 面因素 , 总之要
小组成员明确 自己的任务 、 目标等 内容 。
二是合作学 习的全体成员。全体 学生是整合合作学习的重 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特别注重对他们的评 价。一方面是整体评 方面是针对小组内的个别学生的评价 ,不仅要表扬那些表现 总之 ,合作学习要求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按 照以上 四
中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臻 薯 ^) l己 c 1 … — 一 I1,n 螽 ‘ E 一 — ………… ~
教 学 责 法
.I、 0 _
・.I I -, .
●
3・ 9 ≥
◎李 军 ( 西安 惠安 中学
70 0 ) 13 2
【 要 】 国进 行 课 改之 后 , 学 生 自主 学 习与 合作 探 究 摘 我 对
借 其 先 进 的 思想 、 效 的形 式 和 杰 出 的 教 育 效 果 成 为 了 课 改 高
表 一 我 国 中学 数 学课 堂教 学 小 组 合 作 学 习情 况 调 查 表
内 容 完 全认 同 1 8 2 5 l 5 比较 认 同 2 4 3 4 2 l 不 确 定 9 6 l 2 不 太 认 同 3 9 2 8 4 5 完 全 不 认 同 1 0 7 7
小 组 讨 论 能 够改 善 学 习 效 果 小 组 学 习 能 够加 强 学 生 合 作 小 组学 习 是十 分 必 要 的
教 师 能 够融 人 小 组 学 习 之 中
l 8
2 6
6
3 6
1 4
可 见 , 有相 当一 部分 学 生 不 认 同小 组 学 习 的 作 用 与 必 还 要 性 , 要 反 映 在 三个 方 面 : 一 , 于小 组 讨 论 对 改 善 学 习 主 第 关 效 果 和加 强 学 生 合 作 , 多 情况 下 , 组 讨 论 看 似 热 烈 , 率 很 小 效 却 不 高 , 内 成 员 的参 与度 也 不 能 得 到 保 障 : 二 , 于 小 组 组 第 关 学 习 的必 要 性 ,不 少 学 生 认 为 自学 的 效 果 要 大 于 小 组 学 习 : 第 三 , 于 教 师 的 融 入 问题 . 少 教 师 仪 仅在 学 生 进 行 讨 论 关 不 时 进 行 简 单 查 看 , 是 问 “ 论 的 怎 么 样 ” 类 的 简单 问 题 , 或 讨 之 在反馈时也更加注重成果. 因此 ,有 学 生 认 为 .小 组 讨 论 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数学合作学习探究
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其基本形式。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的学习行为,同时还是一种群体活动行为。
合作学习理论本身就是
起源于20世纪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有针对性地认识合作学习中的几
种典型的个体行为很有现实理论指导意义,它有利于对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行为与思想的
变化形成更清晰地认识,以便采取更有利的措施。
1.社会惰化效应
社会心理学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社会惰化效应。
按课前预想,合作学习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即整体效果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但在
合作学习中,往往能发现小组成员你推我让,抱怨所分配的任务太多或不喜欢,习惯把困难
推给其他成员,最终不能完成任务,造成整体小于部分效果的社会惰化效应。
不公平感。
人们常常习惯把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奖励与别人(或过去的自己)付出的努力
和所得的奖励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证明是公平的、合理的,那么就会心情舒畅地继续
努力工作,如果比较的结果得出相反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
“责任分散”。
所谓责任分散是指在与他人共同工作时,个人有责任感下降,将工作推给别人
去做的倾向。
产生责任分散的原因是指向群体的责任压力在群体中分散开来,落到每一个人
身上的责任就很少了。
因此,个人没有什么责任压力,而且互相依赖,所以产生推诿。
我们
看到,人越多,责任分散得越厉害,个人的责任感越低,而减少人数,会增强责任感。
2.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可能失去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失去自我控制,行为放肆,表现
出单独时不会做出的行为。
这种自我控制能力的下降,往往使得个别学生违规行为增加,责
任感普遍淡化,干出平时不会做出的事情。
许多研究报告,有些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一
旦合作学习时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平时并不多出现的异常兴奋现象,比如肆意高谈阔论、
争论声音过大,随便走动,随便提问等“吵吵闹闹”、“乱哄哄”的去个性化现象。
导致去个性
化的的关键因素是匿名作用和责任分散。
由于匿名作用和责任分散,让有些学生养成说话不
负责任、行为较平时张扬的态度。
合作学习情境中的去个性化确实能导致消极作用。
比如,课堂小组合作活动中,乱哄哄的讨
论看似激烈,但对解决问题却没有真正的意义;学生们高谈阔论,可能会干扰其他小组的正
常讨论氛围。
但同时应看到去个性化有时也可发挥比较积极的意义,因为从某种程度上理解,去个性化是学生比较自由地、比较投入地参与合作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中学生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
3.“搭便车效应”和“马太效应”
所谓“搭便车效应”,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
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效应。
在合作学习
中虽然全体小组成员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却容易形成“搭便车”的心理预期,个别学生活动时缺乏主动性或干脆袖手旁观,坐享其成;也有的学生表面上看参与了活动,实际上却不动脑筋,不集中精力,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搭便车”
现象。
产生“搭便车效应”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异质分组客观上使学生的动机、态度和个性有差异,
其次许多学生没有完成合作技巧的培训,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的“平均主义”,即只看集体成
绩不考虑个人成绩的做法等。
“搭便车效应”的危害非常大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更多地强调“合作规则”而忽视小组
成员的个人需求,可能会使每个人都希望由别人承担风险,自己坐享其成,这会抑制小组成
员为小组的利益而努力的动力。
而且“搭便车”心理可能会削弱整个合作小组的创新能力、凝
聚力、积极性等。
“马太效应”是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言机会就多,而发言机会愈多能力愈强,学习能力弱
者反之,造成优者越优,差者越差,两极分化。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能力较高的成员受到尊重,并取得领导地位,甚至抢尽风头或牺牲其它组员的利益来自我获益;而能力较低的成员则完全丧失了合作学习的兴趣。
消除合作学习中“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要求我们努力实现评价的社会公平感。
“马太效应”
的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个人职责不明确,以及老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
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进步。
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
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还需要讲究评价策略,做到指导与激励相结合,对不同发
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小组中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注意
到他们的点滴进步。
4.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
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
从众也就是我们日常俗语
中所说的“随大流”。
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从众效应,我们反对的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效应。
首先,合
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解除小组群体的压力,建立鼓励所有成
员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不同意见的规则,再次,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
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样化,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