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6《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精品教案

5 黄河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诗歌赞颂的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会做批注。

一、导入新课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黄河的知识:关于黄河的古诗句、黄河基本信息、黄河的基本走向、黄河源头景观。

黄河以其博大的胸怀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今天我们体会吟咏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勇气概的诗歌——《黄河颂》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朗诵视频,概括诗歌主要内容明确:《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

在这一章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朗诵词部分,诗人以呼告的手法,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第二部分:全诗的主体部分,从“望”黄河描写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到直接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最后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目标导学二:细节探究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朗诵词)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明确:“伟大而又坚强!”概括了黄河的精神,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2.朗读第二部分:(歌词)(1)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明确:“望”字起引起下文的作用,“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是近镜头特写。

(2)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明确:“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是俯瞰全景式总写;“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是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

(3)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明确:“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推荐-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黄河颂》教案

推荐-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黄河颂》教案

6.黄河颂光未然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3、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重点: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诵课文。

2、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欣赏:让我们静静地听1、背景介绍:早在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用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2、作家作品: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诵读:让我们朗朗地读1、朗读要求: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我们朗读诗歌应注意些什么?①要注意感情,语音和停顿。

歌词与朗颂词之间要有较长的停顿。

②要读出“赞”“颂”的语气,可以从关键的词、短语式的句、呼告语以及层意来把握。

③还有一些动词要重读,如:“掀、奔、劈”读出赞颂之情。

④文章最后两句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⑤感情要深沉、悲壮。

2、朗读提示:(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学习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件准备】白板【教与学方法】朗诵合作研讨【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作品介绍:《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3.背景知识: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发出了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诊断性评价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巓.()澎湃..()狂澜.()浊.流()滋.长()哺.育()2.用下列词语造句。

浩浩荡荡:澎湃:3.原文填空。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向东南。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黄河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黄河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3.了解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展示有关黄河的诗词积累。
2.看图片,感受黄河魅力。
3.齐读写作背景,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1.由学生的阅读积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图片展示,进一步感受黄河的雄壮、磅礴的气势。
3.了解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诗歌,了解诗人。
二、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怀
1.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人情怀。
2.推荐字词,正音。
3.学生展示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人情怀。
2.推荐字词,正音。
3.学生展示朗读。并评价。
充分地朗读,让学生自由走进诗歌,读出自己的体会。
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1.全诗共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朗诵词和歌词)
2019-2020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征询学生积累的有关黄河的古诗词,初步感知黄河魅力。
2.边出示黄河图片,边感受黄河的雄伟气魄。
3.出示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出对诗歌的学习。
1.黄河是咱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关于黄河,你都积累过哪些诗句?
2.我们眼前似乎浮现出一条蜿蜒绵长、气势磅礴、惊涛澎湃、勇往直前、永不停息的黄河。
2.朗诵词在诗中有何作用?
3.再读诗歌,边读边思考:哪些诗句描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哪些诗句直接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4.交流,并指导朗读。
(1)描写黄河的诗句,读得高亢、激昂,语速越读越快。“奔、掀、结、劈”“万丈”“九曲”等动词、形容词应重读,读出黄河的气势磅礴、勇往直前。
(2)赞颂黄河的诗句。三个层次,一层比一层高亢、激昂。第一层,应读的舒缓、深沉,读出养育的历史感。第二层,应读得坚定、有力,读出巨人的保卫之功。第三层,应读得铿锵有力,读出激励的坚定与决心。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 黄河颂》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 黄河颂》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了解作者,激发学生的教学兴趣
展示目标
2分钟
创设交流情境
1、明确问题导读单上的目标。
2、我们共同分析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并进行记忆以备新课教学
自主教学二次生成
12分钟
创设思考情景
1、先通读一下单子上的教师问题引领与知识。再朗读课文,再次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在进行课文朗读后可以认真查阅手边资料,按照“问题引领”的要求阅读并完成问题;力求突破本文的重难点。
随堂训练体现能力
6分钟
创设思考情境
通过问题训练评价单来检查一下对本课的掌握情况。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鼓励学生。
2、在巡视学生做题过程中,帮助各学科长明确答案,为完成训练后给组员打分做准备。
3、教师进行赏识性评价。
4、认真地完成,是训练达到预期的目的。
5、学科长监督做题情况并作出评价 。
6、黄河颂
教材分析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教学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自主教学二次发现
10分钟
创设思考情景
1、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解决生成单上的问题。
2、提示学生记录自己的答题思路和要点。
3、对学生进行整个教学过程的督促,和指导。
1、能够进行二次自学能够深入进去,再次提出疑问。

七年级语文下册 6黄河颂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6黄河颂教案 新人教版

6黄河颂基本思路: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2.情感目标:①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②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能力目标:①运用质疑、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

②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一、预习导学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diān 峰()流xiè()狂lán ( )pínɡ障( ) 发 yuán( ) wǎn 转( )2.熟读课文后填充诗句我站在高山之巅,_______,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2、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3、“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三、深入探究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诗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管到哪里?板书设计:课后反思:_______.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_______;多少英雄的故事,_______!. 你是伟大坚强,_______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_______. 你一泻万丈,_______,_______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3.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二、整体感知1、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中文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歌词内容,把握诗文基调。

2.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黄河的雄伟气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为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中华民族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难点•领会诗歌中意蕴丰富的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习课文营造氛围。

2.3.朗读课文:4.•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齐读,感受诗歌的气势和情感。

5.内容研讨:6.•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颂”字的含义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探讨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讨论诗歌所表达的黄河的雄伟气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7.情感升华:8.•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黄河的认识和感受,激发爱国情感。

•鼓励学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树立远大志向。

9.作业布置:10.•背诵诗歌,准备下节课的诗歌朗诵比赛。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黄河颂》教案英文版Teaching Plan for "Ode to the Yellow River"I. Teaching Objectives1.Knowledge and Skills:•Guid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correctly, fluently, and emotionally,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lyrics, and grasp the basic tone of the poem.•Learn the rhetorical devices such as metaphor and personification in the poem and apply them in writing.2.Process and Methods:•Through reading aloud, discussion, and other methods, experience the magnificent momentum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great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expressed in the poem.•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independently, cooperatively, and explore, cultivating their ability to appreciate poetry.3.Emotions, Attitudes, and Values:•Stimulate students' love for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ir appreciation for the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spirations to strive for the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and nation.II. Teaching Focus•Guide students to read the poem with emotion and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praising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poem.III. Teaching Difficulties•Grasping the profound meanings of words and sentences with rich implications in the poem, and feeling the emotions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expressed in the poem.IV. Teaching Process1.Introduction to the New Lesson: Stimulate students' emotions by playing excerpts of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music and create an atmosphere for learning the text.2.3.Reading the Text:4.•The teacher reads aloud as an example, guiding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voice, tone, pauses, etc.•Students read freely, experiencing the rhythm and rhyme of the poem.•Students read together, feeling the momentum and emotion of the poem. 5.Content Discussion:6.•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poem,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Ode" and its role in the poem.•Explore the use and effect of rhetorical devices such as metaphor and personification in the poem.•Discuss the magnificent momentum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great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expressed in the poem.7.Emotional Elevation:8.•Guid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feelings of the Yellow River, stimulating patriotism.•Encourage students to strive for the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through diligent study and establish lofty aspirations.9.Assignment:10.•Recite the poem and prepare for the poetry recital competition in the next class.•Complete relevant practice exercises to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learned.。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新

《第6课黄河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提高朗读能力;理解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3、情感与态度: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振兴中华民族的豪情二、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三、教学思路:《黄河颂》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作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欣赏,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信息,观看有关黄河的影像片断,交流感受,通过反复诵读,讨论,感悟,教师适当点拨,从而完成教学内容五、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在《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黄河颂》是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欣赏,还可以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黄河图片,聆听《黄河大合唱》歌曲,初步感受黄河气势。

出示课题。

二、走近作者作品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作品《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抗战,刻画黄河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画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知字词2、读课文(听泛读、自由读、小组比赛读。

)3、感知课文(1)、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点?“望”(2)、一首歌一般有序曲、主体和尾声,作为歌词,这首诗也分成这样三节。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黄河颂》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

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①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五、再朗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教后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黄河颂》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

2019年七年级语文《黄河颂》教案

2019年七年级语文《黄河颂》教案

2019年七年级语文《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诗歌,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体味蕴含在诗歌中激昂澎湃的思想感情。

2.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深入领悟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反复诵读诗歌,品读诗歌,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黄河及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小组搜集黄河的历史地理资料、作者资料、黄河大合唱的资料。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播放黄河的图片和《保卫黄河》,以这首歌导入。

师 介绍写作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武汉沦陷,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华北大地,黄河危在旦夕 !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于是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 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 映现实斗争,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1938年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 壶口瀑布。

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大合唱,那么今天我们 学习其中的第二首《黄河颂》(板书课题作者)2、音乐结束。

设问 关于光未然,同学们了解多少,把你们收集的资料读一 读。

3、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小结并概括在大屏幕上。

1、 专心致志的听音乐和老师的旁 白,细心地欣赏每一张图片片。

2、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 没回答的同学就记笔记。

3、学生笔记 二、读课文,读出情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我听出了一个_______的黄河。

1.学生回答2.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感情,选择最喜欢地方读,说说喜欢的理由。

3.题目中最关键的字是什么? 2.学自由读 3.学生试读,品读板书设计黄河颂望------------颂------------学三、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教师活动(用幻灯片出示问题,指导学生讨论)学生活动1.歌词中哪些内容是在描绘黄河?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2. 描绘黄河的部分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从这些描绘的诗句中你读出了黄河的什么特点?3. 歌颂黄河的部分歌颂了黄河的什么?4. 读颂黄河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黄河颂》教案

6、《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

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洗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4.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注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无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

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一,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二,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三)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有无数诗人面对黄河写下千古名篇,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狂妄豪迈,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苍凉悲壮,也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气势雄浑。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黄河颂》这首现代诗歌,看一下作者在面对黄河之时,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二、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黄河凝聚的中华民族精神2、品味语言,感受诗歌中的黄河形象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诗歌中的黄河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英雄形象。

从哪里看出来?朗诵词。

你能来读一读吗?读出了英雄气概。

四、深入分析1、“我们对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这首赞歌是怎样唱的呢,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这首诗歌的歌词部分,同学们大声朗读一下歌词,看看歌词可以分为几部分?三部分:望黄河、颂黄河、赞黄河(1)望黄河(望)望到了什么?——九曲连环、将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读重读“掀、本、劈”读出激昂的气势(2)颂黄河(颂)“啊,黄河”明显将颂黄河分为了三部分。

1 摇篮——养育作用中户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哺育滋养了时代炎黄子孙2 屏障——保卫作用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抗日战争时期,黄河作为中国军民抵抗日军侵略的天然屏障,为赢得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防就是国防”)伟大坚强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城防(什么样的精神?看下一部分)3 臂膀——激励作用“千万条臂膀”黄河有无数支流,因此“一泻千里”“浩浩荡荡”,黄河这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和恢弘磅礴的气势,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比喻为摇篮、屏障、臂膀,既表现了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密切关系,又表现在中华儿女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怎么读?“啊”读的深沉、“黄河”读的高昂。

读出对黄河母亲的感激之情。

诗歌既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本篇诗歌属于?直接抒情。

“啊!黄河”直接表达对黄河情感,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情。

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黄河颂教学案(5篇范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黄河颂教学案(5篇范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黄河颂教学案(5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黄河颂教学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6 黄河颂黄河颂总课时____时间_______周次_____星期____审核:七年级语文集备组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培养朗读诗歌的能力。

②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③理解歌词内容,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感悟歌词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歌词的能力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品味字词(字体倾斜的造句子);词典中的词语每天三个。

巅()________________澎湃_________________ 狂澜()________________屏障_______________ 哺()育________________九曲连环___________ 244打躬作揖245打家劫舍打落水狗249大处落墨大醇小疵大刀阔斧250大动干戈大而化之大而无当大放厥词大腹便便二、整体感悟1、读后感(感悟重点词语句子以及全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2011学年下学期4复兴中学:母语伴我愉悦行编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提要(写作思路),感悟作者之匠心。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5《黄河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5《黄河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5《黄河颂》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培养朗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理解歌词内容,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教学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大家想一想,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体现在哪里?抗日战争─—所谓的民族精神有很多,我想到:1998年的那场大洪灾,这看出了中华民族是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

那场大水淹没了中国广大地区。

但是无数官兵无数群众日以继夜地修筑大堤抵御洪水。

记忆最深地是一棵小树在洪水里摇摆,一个孩子在上面抓着,抓了一天两夜。

最后被解放军战士救了下来。

国家领导人在洪水泛滥之际也来到了洪水泛滥之地,一位领导人说:中华民族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

我觉得这句话是对我们民族精神最好体现。

我们就随着《黄河颂》,走进那段悲壮激烈的历史里面去。

我们先感受一下。

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

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著有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光未然诗存》等。

2、关于作品:《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抗战,刻画黄河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画面。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6 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6 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6 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了解黄河历史、地理知识和黄河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朗诵、欣赏能力。

过程方法:学习感情朗读的技巧和欣赏诗歌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保护黄河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

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教学过程课前检测提问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字音字形澎湃( ) 哺育( ) 屏障( ) ( )气魄( )巅( )狂澜( ) 词语解释气魄狂澜哺育导入新课(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章《保卫黄河》片段)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正式上课前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请把眼睛闭上,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

听完这段音乐后,用语言表达你有怎样的情绪?有什么样的感受?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

全诗共有八个乐章,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他的第七章《保卫黄河》.《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怒吼吧,黄河》。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在这里我们的诗人放声歌唱,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颂歌。

今天我们就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颂》讲授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时代背景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诗人随八路军行进在黄河边,雄奇壮丽的山河,面对伟大而坚强的抗日军民,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二、反复朗读,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6《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 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设计与步骤:一、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并汇报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1. 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 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 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4.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5. 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四、内容探究1.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2.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是不是病句?为什么要词性活用?4.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

五、小结课文六、欣赏《黄河颂》音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诵并学唱《黄河颂》2.拓展延伸提高教学设计与步骤:一、概述上节课内容,组织《黄河颂》的朗诵表演二、学唱《黄河颂》三、组织学生表演唱(安排好领诵、齐诵、个人领唱和合唱,如学生能力强,方能有好的效果)四、再组织学生欣赏并演唱《保卫黄河》并讨论:为什么保卫黄河就是保卫国家?目标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黄河颂》五、比较阅读《长江之歌》再次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如能阅读和演唱结合效果更好。

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阅读材料见《语文课课练》练习设计:练笔 1. 评析《黄河大合唱》其他乐章的歌词2. 赏析你平日里喜爱的歌曲之一3. 为你熟悉的一段音乐填写出歌词三维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训练重难点:感情朗读,理解文本,品味鉴赏,体会中心。

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一:文本引入方案1:情景导入法,对比播放展现黄河汹涌澎湃,祖国美好江山及日寇侵略祖国,人民惨遭涂炭的画面或影片而引入。

方案2:谈话引入法,设计如下:同学们,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打开智慧的背囊,搜索一下,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俗语等。

(生答,师小结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祖国大地之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她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古国文化,她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

黄河用她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二:背景简介光未然写这首诗歌,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的作家、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此为其二。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争,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三:齐读诗歌,整体感知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四:解读文本(一)初步感知1、抽读课文,思考最能体现黄河外在形象的是哪几句诗?靠哪个字领起的?领起了哪些内容?2、生答上问题师板书“望”。

3、怎样读出雄浑的气势来。

请同学们为这一小节设计朗读方案。

(师提示要注意停顿、重音、感情等)4、抽读方案,齐读方案,思考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黄河的?(色彩、气势、形态、力度)写出黄河什么特点?(生答师板书“雄浑壮阔”“蜿蜒宏大”)(二)深入探究1、小结与过渡:正是黄河这种雄浑壮阔、蜿蜒宏大的美,激起诗人澎湃的赞颂之情。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赞颂之情,是通过哪个句子抒发出来的?出现了几次?分别赞美了黄河的哪些方面?(生答师板书“颂”“摇篮”“屏障”“精神”)2、试想赞颂黄河三方面的美,在朗读时,读法、感情是不是一样呢?(不一样。

应分别是“深情”“坚定”“激昂”)3、角色朗读三小节,点评。

4、学习第一小节A女生齐读,思考赞美黄河的什么?B理解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结合历史知识来理解)C交流知道哪些与黄河有关的英雄故事?5、分组学习余下的两小节。

质疑问难,重点品味疑难语句。

交流探讨解决。

如:“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等。

(此过程略)6、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赞颂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屏障,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

请同学们深入思考一下,作者这样去赞颂她,目的是什么呢?试从文本中找出点明写作主旨的语句来。

(重点体会这两句的修辞、作用等)师小结:这两句不是简单的重复,表现了中华儿女有着像黄河一样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精神,这也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号召人们学习黄河,像她一样伟大坚强,拿起刀枪,奋勇抗战,夺取最后的胜利。

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黄河颂》,这只是《黄河大合唱》的一部分,另外的七个乐章,同学们可以去查找品味。

我们的课堂学习是有限的,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广泛地开展阅读,去了解黄河、关注黄河、走近黄河!六、课后练习1、思考本文为什么用第二人称写?2、唱一唱《保卫黄河》这首歌。

附板书设计:6 黄河颂望--------------- 颂---------------学雄浑壮阔摇篮伟大坚强屏障精神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黄河,你是民族的摇篮,五千年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围扮演……”。

《黄河颂》的歌词,道出了黄河的悠久历史,唱出了黄河的不朽功绩。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巨川。

——摘自《黄河颂》与尔同消万古愁黄河夜泊〔明〕李流芳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渡黄河〔明〕谢榛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过黄河〔明〕李东阳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赠《裴十四》)王之涣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维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

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

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能把糠馍啃。

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

”“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

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

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唐柳中庸《征人怨》)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唐李白《古风》)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唐李白《寄远》)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唐杜甫《黄河》)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黄河的诗歌□王悦恒发表于2006-3-8 21:04:0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李白《将进酒》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关于黄河的诗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诗歌【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崔曙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

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

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

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渡黄河诗》河流迅且浊。

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

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

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

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当澄。

黄河钩沉从青藏高原一个名不见传的小土丘开始拉长泛黄之水将先人粗糙的石器和炎黄的呜咽深埋汇成一声呐喊拓展生命的异域黄地毯沿渤海湾向龙宫延伸会有一天东海龙往携娇美的龙女踏地毯而来月老下和着雄浑的《船夫谣》共饮一杯清冷的月光和酒与黄皮肤黑头发的攀亲诗歌的教学应注重品读——《黄河颂》教学后记品惠阳中山中小娴一、品创作背景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可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使课堂的教学延伸得更深远,丰富学生的知识。

《黄河颂》光未然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那是一个民族生死存亡悬于一线的危难年代。

诗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站在象征民族气节的黄河面前,面对黄河的磅礴气势,写下的诗歌,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自然地会与民族命运联系到一起。

二、品创作的情感诗歌作品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情感又是诗歌的灵魂所在。

情感的品味是诗歌学习的重点所在,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之后,诗人创作的情感也呼之欲出了。

本诗的写作对象是“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包纳了民族文化内涵的特殊河流。

诗人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对着它机时发挥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文化的摇篮”、“铁的臂膀”、“英雄的体魄”、“民族的屏障”……学生的内心的豪迈之情被激发了,与诗人达成了共鸣。

再辅以《黄河颂》的乐章的欣赏,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品诗歌的内容诗的内容是阅读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思想表现的根本,所以必须要好好理解、品味,但不宜过多过细地去“肢解”、分析。

想要让学生通过内容了探索诗人的心灵世界,教师就不宜有过多的讲解,更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失去了学习体味的机会。

课堂上应注意引导的艺术,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点到即止。

《黄河颂》结构与内容都比较简明,表达的主题也集中,稍加点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