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6》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六》教材解析
《练习六》教材解析第1题,洗衣机的视图,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判断。
电冰箱的视图,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视图想象洗衣机和电冰箱的样子,以强化学生对用平面视图刻画物体形状的体验。
第2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认识到:由于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同样大的正方形,所以,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
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用两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再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然后组织交流。
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摆一摆,看一看,再根据看到的样子画一画;也可以在摆出长方体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出从各个面看到的图形;还可以直接要求在头脑里想象摆出的长方体的样子,并根据想象画出图形。
启发学生边摆边思考:用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长方体,要使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体?像这样要摆几排?再按要求摆一摆,并说说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展示和交流。
第9题的第(1)题有2种不同的摆法,分别是、同的摆法,分别是:、第10题中的三个组合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都是;从右面看到的图形也完全相同,都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同,分别是第11题的第(1)题一共有8种不同的摆法,分别是、、、、、、、。
第(2)题一共有3种不同的摆法,分别是:、、。
第13题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连线,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第14题可以先让学生照样子摆一摆,看一看,再按要求画出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并说说画图时的思考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直接根据直观图,通过想象画出从各个面看到的图形。
题中的物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第15题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里摆出相应的物体,再通过观察分别回答题中的两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6个物体的直观图,回答问题。
其中,第(1)题从前面看是的有①号、④号和⑤号物体;第(2)题从右面看是的有①号和⑤号物体。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8课时《练习六》教案
《练习六》教学简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课时。
【复习目标】1.第1题鼓励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2.第2题解含有百分数的方程,积累解方程的经验。
3.第3~6题、第9题鼓励学生采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一些与百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直尺、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第1题:计算各年级的出勤率。
分析:先要组织学生理解“出勤率”的含义,再计算出各年级的出勤人数,最后用各年级的出勤人数÷各年级的学生总数,就得到各年级的出勤率了。
答案:一年级的出勤率为99.2%,二年级的出勤率为100%,三年级的出勤率为98.6%,四年级的出勤率为98%。
二、第2题:解方程。
分析:本题主要是让学生在解含有百分数的方程的过程中,懂得把百分数灵活地换成小数或分数参与计算,提高解方程的速度和正确率。
答案:如下图所示。
三、第3题:(1)10月比9月节约用水百分之几?分析:引导学生发现9月份是基准量。
可以先计算出10月比9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再计算出节约的用水量占9月份用水量的百分之几。
答案:(160-140)÷160=12.5%。
(2)如果11月比10月节约用水5%,每吨水费为2元,11月应付水费多少元?分析:引导学生发现10月份是基准量,因为11月比10月节约用水5%,所以11月的用水量是10月的(1-5%)。
答案:140×(1-5%)×2=266(元)。
四、第4题:分析:问题求的是“大约有多少个鸡蛋不能孵出小鸡”,可以先求不能孵出小鸡的鸡蛋个数是总鸡蛋个数的百分之几:1-95%=5%,再求不能孵出小鸡的鸡蛋个数。
答案:2400×(1-95%)=120(个)五、第5题:一百货商店所有商品都按八五折出售。
一部摄像机原价5000 元,一盒录像带原价30元。
张叔叔带了4500元想买一部摄像机和10盒录像带,他带的钱够吗?分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先计算出买一部摄像机和10盒录像带需要多少元,然后再和4500元比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六》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六》练习简介本文档介绍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练六》练内容。
该练主要涵盖了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练内容《练六》包含以下内容:1. 数字的认读和书写:练中提供了一系列数字,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
2. 数字的排序:要求学生根据一定规则对提供的数字进行排序,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排序能力。
3. 数字的比较:学生需要比较两个或多个数字的大小,并填写相应的符号(, =)。
4. 数字的补充:练中提供了一些数字序列,学生需要根据规律填写缺失的数字,培养他们的数序观念。
5. 数字的组合:学生需要将给定的数字按一定规则进行组合,练他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力。
6. 数字的解释和应用: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需要理解并解答与数字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目标通过完成《练六》的练,学生将达到以下研究目标:1. 能够准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
2. 具备数字排序和比较的能力。
3. 能够根据规律填写数字序列中缺失的数字。
4. 具备一定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力。
5. 能够理解并解答与数字相关的问题。
使用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能力,适当安排练的完成时间和形式。
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和解释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
随后,可以进行答案讲解和错误纠正,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可以按照练顺序依次完成每个题目,注意认真阅读题目要求,仔细思考和操作。
遇到困难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
结语《练习六》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并有效利用这份练习,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精品教案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第6课时练习六[教学内容]课本P74-P76的全部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能力目标:巩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情感目标:进一步掌握约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如何进一步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最简分数[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
1、完成课本74页,第1题,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完成课本74页第2题,你能画出它们原来的图形吗?3、完成课本74页第3题,在图中标出各分数的点,并与同伴交流。
二、提高练习。
1、课本74页第4、5题请学生独立完成。
(1)第4题,说说涂色部分还可以表示几分之几?(2)第5题,小组讨论完成,并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2、课本75页第6、7题。
(1)第6题,①请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各图中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
②哪几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不是整个图形面积的1/3?(2)第7题,按要求在圈内写出两个以上的分数。
3、完成课本76页第11、12、13、14题。
(1)第11题,独立完成,想一想,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出算式。
(2)第12题,小组讨论并交流,谁用的时间长?(3)完成第13题,观察今年的年历,并填空。
再提出一个用分数解答的问题。
(4)完成第14题,猜一猜,画一画,它们各钓了几条鱼?三、实践活动。
1、设计一张16开的数学报,说一说各栏目的篇幅约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2、小组交流,并讨论。
3、汇报讨论结果。
四、小结通过练习,你都有哪些收获!五、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的配套练习[教学反思]学习名言:1、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泰戈尔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4、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5、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六名师教学课件
我知道○比△多2个, 也就是△比○少2个。
我可以通过想加 法来算减法。
课后作业
本课达标练习册第 2题、第3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呢?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 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好 吗?
你是最棒的! 加油!
好好读书
好好读书
小 月 和 小 军 一 起 折 了 14 只 纸 船,其中黄色的有6只。小军 折了8只,小月折了几只?
14 - 8 = 6 (只)
6.李叔叔收了7棵 ,14棵
。 [教材P26 练习六 第6题]
(1) 比 少几棵?
14 - 7 (2) 比
14 - 7
7棵 多几棵? 7棵
[教材P26 练习六 第7题]
[教材P25 练习六 第3题]
3.
13-6= 7 15-6= 9 6+6= 12
13-5= 8 7+9= 16 12-5= 7
8+7= 15 15-7= 8 14-6= 8
16-8= 8 14-5= 9 12-9= 3
[教材P25 练习六 第4题]
4.
11 - 5 6 个 13 - 4 9 支
5. [教材P25 练习六 第5题]
练习六
(选自教材P25-P26练习六)
1. [教材P25 练习六 第1题] 11-8= 3 12-6=6 15-9= 6 11-6= 5
13-7= 6 13-8= 5
14-9= 5 12-7= 5
[教材P25 练习六 第2题]
2.
13-7=6 14-8=6 15-9=6
13-6=7 14-7=7 15-8=7 16-9=7
7. 17-8-3= 6 5+4+7= 16 5+9-8= 6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练习六》教学课件
(2)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边长3dm的方 砖,需要96块。如果改用面积4dm²的方砖, 至少需要多少块? 边长3 dm的方砖面积×块数=4 dm2×块数 解:设至少需要x块。 3×3×96=4x
x=216 答:至少需要216块。
(3)世界上体重最轻的鸟是蜂鸟。 一只蜂鸟重21g,一只麻雀 的体重减少1g,刚好是这 只蜂鸟的50倍。这只麻雀 重多少克? 蜂鸟体重×50=麻雀体重-1
教材P73T5
5.
戴黄帽的比戴 红帽的多5人。
戴黄帽的是戴 红帽的2倍。
你知道戴黄帽、戴红帽的学生各有多少人吗?
解:设戴红帽的学生有x人,则戴黄帽的学生有2x人。 2x-x=5 x=5
戴黄帽的学生:2x=2×5=10
教材P73T6
6.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相当于1秒绕地球赤道约 7圈还多2万千米。地球赤道的周长大约多少万千米?
7.便利店进了4箱梨后,又进了3箱苹果和1箱梨。
共计72元
共计108元
(2)如果便利店用250元进了5箱苹果后,用剩下的钱 最多能进几箱梨?
30×5=150(元) (250-150)÷18≈5(箱) 答:用剩下的钱最多能进5箱梨。
教材P74T8
8.奇思每分跑280m,妙想每分跑320m。环湖公路一 周的长度是5400m,两人同时反方向跑步。
教4材.李P7阿3T姨4 买了橘子和香蕉各1kg,共花了7.2元。如 果香蕉的价钱是橘子的2倍,每千克香蕉和橘子各 多少元?先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香蕉的价钱=橘子的价钱×2 香蕉的价钱+橘子的价钱=一共花的钱数 解:设每千克橘子x元,则每千克香蕉2x元。 2x×1+x×1=7.2 x=2.4 香蕉:2x=2×2.4=4.8 答:每千克香蕉4.8元,每千克橘子2.4元。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六》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二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能够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二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掌握二位数加一位数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过程。
2.帮助学生正确运用算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道简单的二位数加一位数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计算。
2.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同学使用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都能得出正确答案。
学生思考之后,老师可以讲解一下二位数加一位数的标准计算方法。
即先计算个位,再计算十位。
如果个位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则需要进位。
2. 讲解1.教师利用ppt等工具,向学生讲解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利用实例向学生演示一下具体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3. 练习1.老师出示《练习六》中的练习题,要求每位学生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之后,老师可以在班内挑选一些优秀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
3.强调计算的规范方法,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
4. 小结1.教师对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结,强调其中的注意点。
2.再次鼓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习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技能。
课堂上,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互动式教育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针对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老师讲解了注意点,引导学生掌握核心技能。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操作规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最后,老师还对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对下一次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启示。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第6课《练习六》教学设计第二学时
第八单元第6课《练习六》教学设计第二学时【学习目标】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流程】一、导入回顾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以便更好地独立完成练习。
二、学程第一学程1.自学先让学生调查自己的教科书的单价,再应用学过的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从小到大排列这些数据。
2.互学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所调查的教科书的单价并说说小数的大小怎样排列。
3.展学全班同学交流,并进行补充或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能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从而真切的感受到小数在身边,数学就在身边。
第二学程1.自学(1)先读懂统计表,然后根据表中的已有数据,利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填写未知数据。
(2)调查父母一个月的电话费支出情况,并计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钱。
2.互学同桌小组互相交流。
3.展学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
预设答案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乐乐父母的电话费支出情况的有关问题,巩固了小数加减法,这样既可以应用学过的的知识解决问题,也可以对家庭的收支情况有所了解。
第三学程1.自学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2.互学同桌互相交流。
3.展学全班交流预设答案:(1)6.5+3.4=9.9(元);(2)15-9.9=5.1(元)或15-10=5(元),够了。
设计意图: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三、总结通过做题,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设计完成课本第91页9题。
精美课件《练习六》PPT课件 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最新)
No Image
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100元够吗?
No Image
38.2 元/箱
No Image
9.6元/箱
No
No No
Image Image ImaN ge o Image
22.8元/箱
分析:用“上舍入”的方法,即取比该值大的最 接近的整数,如:38.2“上舍入”为40,9.6 “上舍入”为10,22.8“上舍入”为23,计算的 结果再与100进行比较。
100g以上部分,每增加100g加收 (不足100g,按100g计算)
1.20 2.00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红要给本埠的阿姨寄一封82g的信函,应付邮费多少钱?
0.80×(100÷20)=4(元) 答:应付邮费4元。
课堂小结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收费标准 No
Image
停车2小时以内收5元;
Image
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
吨的部分,每吨3.8元。
(1)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1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小云家的用水量没有超过12 吨,应按每吨2.5元计算。
N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5×11=27.5(元)
答:应缴水费27.5元。
课堂小结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2)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0
4-0
4-0=4
2
1
0+2
3-2
课堂小结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0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从0开始,右边的数依次是1、2、3、4、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时《练习六》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第6课时《练习六》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选一选。
(1)100张纸叠在一起,厚约1()。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2)一根绳子比4厘米长得多,比1分米短一些,这根绳子长()。
A.80厘米
B.6厘米
C.90毫米
(3)用一个长20mm的小棒去量出1dm的彩绳,需要量()次。
A.20
B.5
C.50
2.一根蜡烛长9厘米5毫米,烧掉了28毫米,现在这根蜡烛长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3.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远?沿路线画出来。
参考答案
1.(1)B (2)C (3)B
2. 9厘米=90毫米 90+5=95(毫米) 95-28=67(毫米)67毫米=6厘米7毫米
答:现在这根蜡烛长6厘米7毫米。
3.240+160+430+170=1000(米) 1000米=1千米
答:从小林家到学校距离为1千米,路线如上图红线所示。
《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6
安溪华侨职校《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6班级姓名座号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纪律和自由的关系,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B.只要不违反纪律,每个人都会获得充分的自由C.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D.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的,不能统一2.下列对纪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纪律有助于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B.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应该有纪律约束C.纪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D.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3.法律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是( )①法律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②公民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③法律让我们生活在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里④法律只对治理国家有用,对公民的日常生活没多大用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一行人在过路口时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
他这样做是( )A.节省时间之举B.聪明灵活之举C.可供学习之举D.不遵守交通规则之举5.上学时间快到了,陈东匆匆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可是总是遇到红灯,陈东想:反正不迟到是大事,没有车就闯过去吧。
于是他就这样闯了红灯迅速赶往学校。
你认为陈东的做法是( )A.合情合理又合法B.合情合理不合法C.是违反纪律的行为D.是违法行为6.2002年3月24日,中国足球甲A联赛,陕西国力队在西安主场与青岛颐中海牛队的比赛接近尾声,现场三万多名观众把身边一切可以找到的东西都扔进场中,用疯狂的方式发泄着自己的不满,一帮闹事球迷用报纸点燃座椅,最后,所有的看台都燃起了大火。
直到消防车驶进场内,才将火势控制住。
300多名防暴警察出动,使用高压水枪来驱散闹事球迷,并扣押了几名闹事球迷,现场局势才被逐渐控制下来。
这则材料给你的启示是( )①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④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走在路上要遵守交通法规,在教室要遵守课堂纪律,看电影不能高声喧哗,这主要表明( )A.法律是最具权威性的规范B.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C.这些规则就是要约束人们的行为D.这些规则就是法律8.关于依法治国,不正确的是( )A.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只是国家机关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C.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D.核心是依宪治国9. ( )是对制定法律方面的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A.有法可依B.执行必严C.有法必依D.违法必究10. 依法治国的关键和重点是( )A.有法必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有法可依11.任何公民只要违反了法律,都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六》教学课件
5.算一算。 5.1
1
5 .1
3.2
6 .5 - 3 .3
3 .2
5.算一算。
14.8
8 .3 + 6 .5
14 .8
50. - 18.6
31.4
31.4
6.淘气带了15元,买一个笔筒和一个卷笔刀。 (1)买这两样东西需要多少元?
6.50+3.40=9.90(元) 答:买这两样东西需要9.90元。
0 . 5 0元
2.04元
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点 右边第一位上的数表示几角,
1 . 0 6元 右边第二位上的数表示几分。
6 . 6 6元
4.90元<5.10元
1.8元<1.9元
两个小数比较 大小,先比整数部 分,整数部分大, 这个小数就大。
如果整数部分相同, 就比较小数部分的第 一位,小数部分第一 位大的这个数就大。
2 师生:共同归纳本课学习知识。
作业
1 2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 课时达标册本课练习习题。
下课啦!
谢谢 指导
2022
2个1角是0.2元。 2个1分米是0.2米。 3个1角是0.3元。 3个1分米是0.3米。 4个1角是0.4元。 4个1分米是0.4 米。 5个1角是0.5 元。 5个1分米是0.5米。
巩固练习
1.用小数表示。
12.03
5.06
0.60
2.用元、角、分表示下列物品的价钱。
745 24 8 0
105 067
6.淘气带了15元,买一个笔筒和一个卷笔刀。 (2)他剩下的钱够不够买日记本?估一估,算一算。
15-9.90=5.10(元) 5.1>4.7 答:剩下的钱购买日记本。
《练习六》教学课件
练 习 六
练习六
1.说说下面的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角
4条边都相等; 4个角都是直角
练习六
2.你能说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厘米吗?(每个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6厘米
20厘米
22厘米
练习六
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5×4=120(㎝)
30+40+50=120(㎝) 20+15=35(㎝) 35×2=70(㎝)
练习六
10.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 菜地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厘米? 如果菜地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多少厘 米? 5×2=10(厘米) 10+8=18(厘米)
答:如果菜地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18厘米。
练习六
11.先拼一拼,再计算。 (1)用两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 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厘米? 3+3+3=9(厘米) 9×2=18(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
练习六
11.先拼一拼,再计算。 (2)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各是多少 厘米? 4×4=16(厘米)
4+4+2=10(厘米)
10×2=20(厘米) 答: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长 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练习六
思考题: 两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重 叠成右图的图形。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 周长吗? 5×4=20(厘米)
10+6=16(厘米) 32÷4=8(厘米) 16×2=32(厘米)
练习六
7.先估计数学练习本封面的周长是多 少厘米,再量一量,算一算。
练习六
8.口算下面各题。 75-36= 3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材习题剖析)《练习六》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70 70
0
9.1÷14= 0.65 0. 6 5
14 9. 1 84
70 70
0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 时,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除时, 一定要在商的那一位上商0占位。
5
知 识 点 3 小数除以整数的实际应用
2 《新编童话集》一套共4本,总价99.8元。平均每本多少钱?
0.7 18 1.2 6
126
×0
改
正 18
0.0 7 1.2 6
126
0
不对。十分位上不 够商1,要用0占位, 7应该商在百分位上, 所以商应该是0.07。
14
知 识 点 7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验算
7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法验算。
15.6÷12 = 1.3
1.3 验算:
12 1 5.6 12
12
知 识 点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错例分析
6 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里?
24÷15=1.6
16 改 15 2 4 正15
15 90 90
×0
1.6 2 4.0 15
90 90
0
不对。商中丢 了小数点,商 应该是1.6。
13
知 识 点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错例分析
6 下面的各题算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26÷18= 0.707
0
相同点:整数除以整数与小 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相同。
84÷4= 21 21
4 84 8
4 4
8.4÷4= 2.1 2. 1
4 8. 4 8 4
4
0
0
不同点:小数除以整数要把商的 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练习6教学设计(仿写《四季的脚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练习6教学设计(仿写《四季的脚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有这样一次练习,练习中安排了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口语交际等内容。
其中语文与生活一栏设计了以描写四季为主线的词句练习。
本次练习是为了进一步熟悉运用拟人句来捕捉四季特点,同时通过积累成语,加强学生对四季之美的把握和表现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把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我立足教材,进行了延伸拓展,设计了一个梯度练习;一;;一;先仿写诗,然后在完成书中的练笔。
于是一节课的内容变成了两节课,也就是这样的设想,让我和学生都非常愉悦,因为我们都收获了更多知识,更多快乐!课上,我们一起讨论了十分钟左右,我便与学生一起现场仿写,十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便写完了诗,(有的同学比我写的还快)然后,我们开始了诵读、点评、自评、互评一首首精彩的诗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我也为他们由衷地鼓掌!真是想象无边,创造无边啊!欣慰的同时我更深的感受到,课堂上我应该做的是引领;一;;一;放手;一;;一;赞赏!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一、出示诗歌,学习诗歌1、初读诗歌,谈收获。
(侧重诗歌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来谈,可以说读懂了什么,也可以说看到了什么)2、再读诗歌,品写法。
(侧重诗歌遣词造句)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怎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诗的巧妙之处)探讨可以用那些事物来表现四季,随机板书。
3、三读诗歌,找灵感再次用心读诗,想一想,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师生同写。
三、诵读诗作,互相点评。
特附现场写出的诗歌这是我写的脚步轻轻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语文教师王守华春天的脚步轻轻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一;;一;孩子绽开了笑脸纸鸢放飞了心情夏天的脚步轻轻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一;;一;荷花摇曳着裙摆莲蓬托起了繁星秋天的脚步轻轻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一;;一;谷堆藏满神奇的故事枫叶绚烂了最美的风景冬天的脚步轻轻轻轻的,她微笑着前行;一;;一;北风带来久违的浪漫飞雪孕育着新春的梦这是赵晴宇写的,他比我写的还快!四季的美妙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赵晴宇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一;;一;柳条唱起了歌谣;一;;一;哗啦,哗啦呼唤着鲜花和小草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一;;一;荷花跳起了舞蹈;一;;一;呼啦,呼啦烈日将大地普照秋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一;;一;果实快乐逍遥;一;;一;嘻嘻,嘻嘻空中传来大雁的鸣叫冬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一;;一;雪人对你微笑;一;;一;哈哈,哈哈小动物们开始睡觉一年四季真美好春天马上又来到播下希望的种苗来年生活更美好这是张浩东写的,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四季的脚步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张浩东春天的脚步轻轻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春雨唱起了欢乐的歌儿;一;;一;滴答,滴答小草冒出了嫩芽夏天的脚步轻轻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绿叶唱起了欢快的歌儿;一;;一;唰唰,唰唰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喝茶秋天的脚步轻轻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稻子唱起了欢快的歌儿;一;;一;哗啦,哗啦漾起一片金色的浪花冬天的脚步轻轻轻轻地,她笑着朝我们走来北风唱起了欢快的歌儿;一;;一;呼啦,呼啦小雪人在门口忠实地看家这是王威的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四季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王威春天的脚步轻轻轻轻的,她笑着走来;一;;一;春雷打起了腰鼓;一;;一;轰隆,轰隆小草睁开了眼睛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欢快地走来;一;;一;鱼儿在荷塘里欢跳;一;;一;扑通,扑通夏天变得好热闹秋天的脚步匆匆匆匆地,她飞快地走来;一;;一;风儿轻轻的吹着;一;;一;呼啦,呼啦落叶纷纷回家冬天的脚步缓缓缓缓地,她慢慢地走来雪花悄悄落下;一;;一;飘散,飘散大地开始冬眠这是盖世宏写的,生动活泼,充满生机!四季姑娘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盖世宏春姑娘在微笑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一;;一;风筝飞上了蓝天孩子们快乐的奔跑夏姑娘在微笑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一;;一;烈日悬在空中小河里传出了欢笑秋姑娘在微笑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一;;一;枫叶从树上飘落铺就一条金色大道冬姑娘在微笑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一;;一;北风呼呼地吹着雪花跳起了舞蹈这是马源写的,多美的四季呀!四季的美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马源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用那彩色的春风为大地送来了万紫千红夏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用那骄阳似火为大地送来了绿树成荫秋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用那片片黄叶为大地送来了秋风劲草冬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用那洁白的花瓣为大地送来了大雪鹅毛这是刘子悦的诗作,多彩的四季!多彩的四季作者:滕州市四实小六一班刘子悦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捧着可爱的嫩芽,将小生命播种在山脚。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六》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六》主要是对二年级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训练。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但对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太熟悉。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运算规则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有的喜欢通过直观的图片来理解,有的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运算。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数学游戏道具,如算盘、小卡片等。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4.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回顾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然后引入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初步感知运算规律。
2.呈现(10分钟)通过出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教师讲解运算规则,并板书重点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习题课件(人教版)
7. 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1公顷大约能站多少人? 1平方千米大约能站多少人?
1公顷=10000平方米 16×10000=160000(人)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60000×100=16000000(人) 答:1公顷大约能站160000人。
1平方千米大约能站16000000人。
8. 下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自治区(单位: 平方千米)。你能按面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 的名称吗?
4. 下面的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 8
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50÷25=8(个) 答:8个这样的游泳池面积约1公顷。
5. 在( )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水立方”占地面 积约6(公顷)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 一个教室的面积约
面积约1100
63( 平方米 )
( 平方千米 )
6. 5平方千米=( 500 )公顷 12000000平方米=(1200 )公顷=(12 )平方千米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内蒙古 西藏 新疆
9. 调查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积。
谢观赏
练习六
1.量出学校操场的长和宽,计算出 它的面积,看够不够1公顷。
2. 7公顷=(70000)平方米 60000平方米=( 6 )公顷
3. (1)北京的故宫占地面积是72公顷,合 ( 720000 )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2)北京颐和园的面积越2900000平方米,约合 ( 290 )公顷。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六》
12÷4=3
(1)每只兔分5根,可以分给多少只
兔?
20÷5=4(只)
(2)平均分给4只兔,每只兔分得多少根?
20÷4=5(根)
可以栽多少行?
30÷5=6(行) 24÷6=4(个)
通过今天的学 习,你有什么 收获?
你能根据“一二得二” 这句口诀写出几道算式?
乘法口诀求商 练习(一)
1、读口诀,写得数
三五十五
15÷3= 15÷5=
四六二十四
24÷4= 24÷6=
2、看谁算得快。
5×4= 20÷5= 20÷4=
6×4= 24÷6= 24÷4=
要求:
在30秒内独 立完成书本 55页第4题。
看图写出一道你乘能法出算一道用乘法 式和两道除法计算算式的题目吗?
1×2=2 2×1=2 2÷1=2 2÷2=1
( )÷ 5 =3 9÷( )=( ) 4÷(12)÷=(2 )=( )
( )÷6=( ) ( )÷( )=1一只青蛙张嘴,只眼睛,
条腿
二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三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本习题《 练习六 》课件PPT
26.8÷4= 6.7(元)
6.7 4 2 6. 8
24 28 28
0
答:平均每本售价6.7元。
3.爸爸给舅舅打长途电话啊一共花了8.4元。他 们共通话12分钟,平均每分钟付费多少钱?
8.4÷12=0.7(元) 答:平均每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付费0.7元钱。
4.列竖式计算。
6.6÷4= 1.65 43.5÷29= 1.5 1.35÷15= 0.09 37.5÷6= 6.25 20.4÷24= 0.85 3.64÷52= 0.07
11.双休日爸爸带小勇去登山。从山脚到山顶全程有7.2 km,他们 上山用了3小时,下山用了2小时。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各 是多少?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7.2÷3=2.4(千米/时)
7.2÷2=3.6(千米/时)
答:上山的平均速度是2.4千米/时,下山速度是3.6千米/时。
例:上、下山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8.9÷27= 0.7 28.6÷11= 2.6
5.在两栖动物中,非洲蛙是跳远冠军。一只非洲蛙 曾创造了连续 3次共跳跃 7.74 m的记录。这只非 洲蛙平均一次跳多远?
7.74÷3=2.58(m)
答:这只非洲蛙平均一次跳2.58m。
6. 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里?
16
15 2 4 15 90 90
数学书课后练习训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3单元 小数除法
练习六
数学课本第26、27页
1.算一算,比一比。
42÷3= 14 4.2÷3= 1.4
84÷4= 21 8.4÷4= 2.1
91÷14= 6.5 9.1÷14= 0.65
2.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吗?
6.指名上来贴,齐读词卡。
7.说说看,你的卧室摆放了哪些东西?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看到图上画了什幺?
2.是呀,山野上长满了树木,绿叶一大片一大片的,我们就说——(出示
卡片:“山遍野,绿树成荫”。
3.这幺多的树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由一棵棵小树长成这样根深叶茂的大树
的。
4.你能读出这种茂盛的感觉吗?指导有感情读词。
5.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6.学完了这四个成语,我们再来学学下面一首儿歌:自读儿歌。
7.读完后,你知道了什幺?
8.指导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2.学写铅笔字,认识“走之底”的写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哪一天的事情?小朋友说了哪些活动?他们的表
情怎样?
2.引导学生回想学校的活动。
二、指导学生练说
1.先说好第一句话。
2.指导练说活动的内容。
3.学生自由练说。
4.指名说,师生评议。
5.同座练说,再指名说。
6.指名连说,再指名说。
三、指导学生说一句表示喜欢这一次活动的话。
四、表扬说得好的同学。
《练习6》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词,建立图象与词语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走
上生活实践中学习使用语文的道路。
2.积累成语、儿歌。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幺?
2.学生说一样词语,师就出示一组词语卡片。
3.反复抽卡片读音。
4.去掉拼音读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是什幺?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呢?
2.带来照片吗?我们班今天就来搞个“小小体育窗”的展览,把你们带来
的照片贴在展览板上,再介绍一下。
3.谁来当当这次展览的主持人呢?
4.自己在下面可以准备一下,同座位可以相互说说,补充一下。
5.请班上能力强的一位学生上来当主持人,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学生依
次上来介绍,师生共同评议。
6.师总结。
二、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
2.这三个字有什幺相同之处?
3.那幺怎幺写好走之儿呢?可发认真观察一下。
4.师讲解“走之儿”怎幺写好。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6.反馈检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参加过的活动。
教具:教学挂图
一、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