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年鲁教版必修三《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word教案
鲁教版必修3教学设计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2学时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水土流失方式的原因、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的措施。
解读:(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由环境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实例: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造成的危害水土流失使耕地养分流失、土层变薄,土壤结构破坏,诱发和强化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发展(3)针对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护的主要措施是设法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以及综合治理措施[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过渡性的特殊区位使本区自然灾害多而重,学会分析尖锐的人地矛盾如何引起生态和经济的恶性循环,从中提高对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案例分析,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难点: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四、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教学资源: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的图文资料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相关图文资料六、思维拓展石漠化的危害与成因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区,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
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石漠化面积为31.089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的速度扩展。
石漠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广东等省区,以贵州、云南、广西3省区最为严重,石漠化已成为贵州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
(1)石漠化的主要危害:原因。
目前形成石漠化的直接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
(3)石漠化的整治措施七、典例感悟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局部等高线,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典型案例分析
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案例
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综 合治理方式,成功控制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 生产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案例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通 过拦截泥沙、淤地造田,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农 业生产能力。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水土流失治理地区给予经济补偿和政策扶持。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05 治理成效评价及存在问题
治理成效评价
1 2
植被覆盖度提高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 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有效减少了水 土流失。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 原为例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治理措施与技术手段 • 治理成效评价及存在问题 • 未来发展趋势与策略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黄土高原地区水 土流失的现状、成因 及危害
提出进一步加强水土 流失治理的建议和展 望
分析当前水土流失治 理的措施及其效果
黄土高原地区概况
01
02
03
04
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 地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及河南等省区
气候特点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 中且多暴雨,蒸发量大
地貌特征
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 失严重
土壤特性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 被侵蚀
02 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水土流失现状
01
02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内容详析(鲁教版)
的问题 ,提 出综合治理措施 。鲁教版教材根据课程标准 , 在四个研究方 向中选择“ 水土流失” 这一项进行重点分析 , 而另外几项则安排在其它章节中作为次重点 内容呈现。 从本节结构看 ,教材严格按照江苏省对课程标准解
读 所 提 出的要 求 来 编 排 ,共 由三个 部 分 组 成 : “ 水 土 流失
水貌 侵 蚀地 表 ,沟壑 纵横 表土 流失 ,肥力 下降
如此典型水土流失的原 因, 强调对案例分析的深入研究 。 最后 , 针对形成原 因 , 提 出合理解决措施 , 强调案例分析 的可行性与实践性 。通过此章节的学习 , 学生不仅获得有
关 水 土 流失 这 一 生 态环 境 问题 的相 关 知识 ,更 重要 是 学
黄 土 高原 地 区水 土 流 失 的危 害。教 材 首 先 展 示 一 幅
是 黄 土 高 原水 土 流失 的成 因既 有 自然 原 因 ,也 有人 为
原 因, 不是某一个原因独立作用产生 的; 二是现代黄土高 原 的水土流失以人为原因为主 。在 陈述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 自然原因的时候 ,教材用了一幅插 图,学生通过读图 3 — 1 — 4了解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过渡性 、 黄土土质 的特殊 性、 降水季节不均匀性和地质灾害的频繁性 。这种在一幅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I l 一 一 一
工程措施 l l农业技术措施
资源及其分布。这幅地 图成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 因的有力载体 , 使得区域分析落实在 区域图中, 更加强化
读 图能力 的重 要 性 。关 于 水土 流失 的形成 机制 , 教材 中没 有 直 接 指 出 ,但 是通 过 要 点 式描 述 黄 土 高原 水 土 流失 的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黄土高原的基本情况,包括位置、范围、地貌特征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书、讨论、提问、讲述来了解黄土高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二、学情分析人地关系是当前的热点,区域文化对于好动又好奇的初二学生来说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时学生通过生活环境、媒体频道、互联网等途径对这些内容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人地关系、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系统的、深层次的思考。
三、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黄土高原是本册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
主要是由于黄土高原是我国唯一一个全靠自然地形与其他区域隔开的地形区,另外黄土高原经过省级行政区较多,其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造成危害范围广,所以研究的意义很大。
2.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选取两个部分,分别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两个个框题,突出黄土高原的自然特征的同时,适当加入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4.课时要求:1四、教学理念用最简单的表达方式阐述知识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一、导入幻灯片显示一首歌曲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咱们)见(啦)面(那)容易(哎呀)拉话话难。
分析歌词为什么见面容易拉话话难,得到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民族风情的歌曲多来自于当地的生活,娱乐的方式课堂气氛更轻松,学生更易接受二、新课学习(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 位置展示黄土高原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2 范围展示黄土高原区域地形图3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展示黄土高原跨的省区图4 形成动画演示黄土高原形成图(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 什么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2 水土流失的危害a 农作物产量下降b 耕地面积减少c 地上悬河展示地上悬河的图片,提出地上悬河的危害3 水土流失的原因A 黄土质地的特性图片展示黄土的剖面图B 降水的不均行图片展示黄土高原区的降水C 不合理的利用D 植被的破坏图片展示放羊娃的故事4 水土流失的治理找出黄土高原在中国地图上的大概位置和形状找出黄土高原东南西北的自然分界找出从西到东跨的省级行政区学生思考讨论什么是水土流失,然后结合教师给的定义理解讨论地上悬河形成原因及其危害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沙粒组成,不结实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作用强矿产资源的滥开滥采,破坏地表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针对原因,找出治理办法通过不同的地图展示,引导学生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先讨论,再给出科学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先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危害这个结果,再去找原因,这在逻辑上更有吸引力在讲危害时,突出地上悬河,明确知识点,更有条理性在分析原因时,学生多是会忽略自然的原因,要引导三小结(板书设计)黄土高原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 位置2 范围3 所经省区3 形成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 什么是水土流失2 水土流失的危害3 水土流失的原因跟着总结,回顾本节课知识小结以板书的形式,条理清晰,可是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加深记忆。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鲁科版必修3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
2、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尖锐的人地矛盾。
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认识“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4、通过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分析,深刻认识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5、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破坏植被、轮荒耕作、开矿等人为原因。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以水土保持、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三、教学方法:对图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导入]陕北民歌羊啦肚子手啦巾哟三道道格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招手瞭不见那村村哟瞭不见那人问题:这首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为什么陕北会出现这样的景观?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进行治理?(这首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沟谷发育,地面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景观特征。
这种景观特征是强烈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水土流失使得陕北地区沟谷密度和沟壑深度都很大,有些主干沟壑的深度在200—300米,长度达几百千米,人站在沟谷的两边能够相对见面,但要绕过沟谷走到一起交谈,有时一天也不能相会。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新授]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水土流失的概念: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一课时)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过程,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三维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2、以黄土高原为例,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积极参与。
教学重点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教学难点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教学过程复习旧课: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四大战略导入新课:展示水土流失分布图和视频,指出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自主探究阅读图3-1-2黄土高原地形图,思考: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的范围。
阅读图3-1-2黄土高原地形图,思考:3、黄土高原跨越的省区主要有哪些?图片展示:印象黄土高原4、概括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
黄土广布、千沟万壑、支离破碎5、黄土高原与其地表形态的形成作用力相同吗?黄土高原的形成----风力沉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貌----流水侵蚀作用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资料此材料说明什么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承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呢?探究:水土流失的危害1、对当地:(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2)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2、对黄河下游地区:(3)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 地上悬河”,严重威胁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拓展训练:黄河下游形成的“地上悬河”的原因危害。
承转: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视频二、水土流失的成因(整体性观点)(一)、自然原因(二)、人为原因(主要原因)学生自主探究:水土流失的成因教师小结: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1、特殊的地理位置:过渡性;2、黄土质地特殊:黄土结构松散,土质疏松;3、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季, 多暴雨;4、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习题课——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D .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答案】D【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考生对流域年产沙量的理解,题目实际已经给了定义是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
【解题思路】这个题目定义强调的是流域内产出,所以一定是流域出口处收集的才是,故选D。
(2013高考题江苏卷)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左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1~12题。
右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比例尺相关的知识。
【解题思路】根据图5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
图中甲处,在10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故选择C选项。
1.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
【解题思路】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根据图,反坡梯田分析呈现学生分析思路教师点评鼓励引导分析呈现学生分析思路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效的保水保土,故A项正确;B项,应该为修筑难度较大;C项,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D项,有一定坡度,水会定向流动,同样不利于灌溉施肥。
教师点评鼓励引导二、方法总结教学设计过程设计意图(一)构建知识网络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整合教材知识教师点评部分学生的知识网络,指出优点,供其他学生借鉴。
(二)方法总结---选择题1、认真阅读试题材料,明确考查的内容—认真审题(1)注意题中的关键字词---“题眼”(2)注意选择正确项还是错误项(3)注意观察和提取图中的信息(4)注意题组中各题之间的关系2.选择恰当的方法,高效快速解题——正确解题(1)直选法(2)精确计算法(3)因果联系法(3)排序法(4)图文转换法(5)优选法(6)排除法(7)特例反证法【教师点评】学无定法,适者为佳。
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全国一等奖】
思考:
1.大量的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影响
2.结合黄土高原的恶性循环示意图,说明该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结合实验进行推理分析,明确引发水土流失的条件,锻炼学生的思维演绎能力;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同时,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认知水土流失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进行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经过第一单元中关于“区域认知”和“区域比较分析”的学习后,已基本掌握认知区域、分析区域的一般方法。同时,关于“水土流失”这一概念,学生经过对照实验和现象观察,也能够凭借以往的认知进行相关要素的推断。因此,本节内容中,对他们来说需要重点掌握的是问题认识、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如何把这个问题落实到具体的案例中,去进行成因的分析并思考提出关于这个问题的对策,则是他们在学习中将会遇到的难点。
【承转】:我国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农耕历史悠久的山区和丘陵,其中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展示图片】: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思考:
结合水土流失的条件,想一想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严重
(补充材料: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但现在……)
【小结】: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通过图文资料,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在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从因地制宜地角度明确水土保持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构建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其中,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本节课按课标
教材分析 要求,以黄土高原为例介绍了该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
题,水土流失的概况及危害,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
个方面分析了该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介绍了本地区综合
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措施。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黄土高原的范围和水土流失问题的危害
论据:1、源和触发机制 (3)无计划地修建窑洞,修路和建设水利设施破坏 原来的地表结构和植被,使水土流失加剧。 2、破坏植被 (1)秦朝时营造宫殿 (2)过度樵采 (3)毁林开荒 (4)战争:焦土遍野 总结评价 教师简要评析,针对各小组的解答情况,进行鼓励 性的评价,做适当补充。 总结: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 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其中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水土流失的形成的基础,破坏植被 是诱发水土流失的根源。 【活动】 根据 P53“人口增长和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示 意图”,说明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总结: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 因是人口增长。[承转]过去流传有黄河水“一碗水,半 碗沙”的说法,黄河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约占全国外流 河总输沙量的 60%,如果用载重 4 吨的卡车运送这些泥
生的讨论并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能否让每个学生的思 维与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是一 个值得思考的地方。还有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否就是 我们预期的答案,该如何引导学生往我们预期的方向思 考,这点也值得思考。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
问题:1、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
2、黄河三角洲的泥沙从何而来?说明什么问题?
三、课堂小结:既然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
造成的,且给黄土高原当地以及下游地区都造成危害,
鲁教版必修三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教学设计
3.结合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黄土高原地区,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实际效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治理措施的实施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Hale Waihona Puke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热爱家园的情感。
-通过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热情。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影响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如地形、气候、土壤等)和人为原因(如过度开发、不当耕作等)。
-水土流失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降低、基础设施破坏等。
-治理措施:生物措施(如植被恢复、植树造林等)、工程措施(如梯田、淤地坝等)和农业技术措施(如合理耕作、节水灌溉等)。
4.学生需在课后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优势。
-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农民参与等途径,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
5.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地理学科素养。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师一一点评打分并总结: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而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一起 来深入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多媒体展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各种原因及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 1.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 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牧业区 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2)土壤质地的特殊性:黄土的土质比较疏松,黄 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3)降水的不均匀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 于夏季,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 陷、泥石流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1)根本原因: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 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2)直接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耕作制度、 无计划的修建窑洞、修路等)和破坏植被(历史上营造 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 师:好,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教学目标
2.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3.分析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二、能力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原因,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对症下药,采取一系列措施来
治理该环境问题了,那具体该怎么办呢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先让学生自主学习,
再到课堂上合作探究,活动展学,加上教师的及时导学,
发现学生对一些动态的东西和多元化的东西比较感兴
课例研究综 趣,本节课,图片首先震撼力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
g2dl09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2)
课题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2)设计者:李芹审核者: 倪青叶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要求与原则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学习重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学习方法】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综合治理要求:治理黄土高原必须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结构,实行综合发展。
一切以为中心,压缩用地,逐步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种植面积;大力开展采煤区的工作。
二.综合治理原则:即工程与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相结合;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三.具体措施:(1)工程措施: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实施工程、工程、保塬工程。
(2)农业技术措施:如精心选育、发展灌和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3)生物措施:①退耕,以恢复地表植被;②大力植树种草,实行结合。
小结:※【迁移应用】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著称于全国。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下图及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水土流失危害是、。
(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落后的耕作制度是,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
目前,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是(3)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4)从材料中分析,黄土高原能源资源丰富,在能源基地建设中主要的限制因素是、(5)从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来看,今后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的关键是※【课堂检测】读黄土高原小流域示意图1,完成1~3题1.关于小流域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流域相当于一条河流的完整流域B.小流域治理中主要采取生物措施C.小流域治理的方针是“保塬、护坡、固沟”D.农业技术和社会经济水平对小流域治理影响不大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②利用沟底谷地,扩大种植业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关于A、B、C、D四处土地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A处常用作耕地 B.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C.C处应种植水稻 D.D处适合打坝建为库4.治理水土流失的农业技术措施是()①深耕改土②轮作套种③平整土地④地膜覆盖⑤科学施肥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图1)(图2)5.根据“黄土高原人口—农业生产—生态循环关系示意图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1 课时)(连续提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 “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结合上学期所学的黄河的内容,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图片展示】“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示意图”——分析地上悬河的成因及危害(教师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汇人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转承】这一切,都是水土流失惹的祸。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黄土高原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这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学生阅读课本试着找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首先,展示“黄土高原位置图”,学生从地形,降水,植被和农业类型等方面考虑黄土高原位置的过渡性,从而说明黄土高原地理要素和环境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一旦遭到破坏更易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其次,展示“黄土层直立性图”,说明黄土物质组成,并说明其特性,干燥时较坚实,遇水易分散,极易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积极思考教师所提问题。
使学生不会无从下手,以此来分散难点。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总结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知识的再创造能力。
图片展示形象直观的表现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加深学生的印象。
层层递进展示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成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分析一般区域发展问题的自然成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全国获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
2 .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水土流失治理的三种措施。
教学难点
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学手段
讲授、自学、讨论。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主导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效果反馈
复习导入
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成因
学生通过自已的归纳总结听老师的讲解,理解识记本节知识点。
能准确的区别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及异同性,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地理事物。
互动探究
结合图3-1-8和知识窗,思考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有哪些效益
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例题。
能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迁移应用
分析我国南方石漠化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分析问题,教师给与指导
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矫正反馈
引导学生完成巩固练习。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后练习,并展示。
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
课后反思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新授课型上课时间:2018年6
——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及其适用地段。
2.实例分析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
措施
功能
工程措施
打坝建库
储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
合理利用水土
高中地理_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课件设计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1
D
2
A
3
A
当堂达标
4
C
5
D
6
B
质疑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请谢多指谢导
当堂达标
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D)
A.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 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
材料二 黄土高原存在严重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滥伐等问题。 该区人口不断增加,人口严重超载,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地……
植被、土质、坡度、降水强度
小结
探究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特殊,过渡地带 2.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崩解 3.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频繁,加剧水土流失 5.坡度大,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6.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观看视频:最大的愿望
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学习目标
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分析理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3.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措施。 4.通过黄土高原案例分析,初步学会分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思路
和方法。
预习交流
D.净化空气
读下图,回答5~6题。
当堂达标
5.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①种草护坡 C.③平整土地
6.“平整土地”可以减少
A.地下径流 C.地表水下渗
B.②打坝建库 D.④修筑梯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是( ) 1地形破碎 2降水变率大 3水土流失严 重 4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A 1、2 B 2、3 C 3、4 D 1、2、3、 4 6介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 ) A秦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7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 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水 土 流 失
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破坏天然植被 毁林开荒 陡坡垦耕 过度放牧 开采矿产
人 为 因 素
不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2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3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 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 年三熟 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此地产煤最多的省是 ( )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太 长城 行 山
日 月 山 秦 岭
山 西 青海 甘肃 宁 夏 陕 西 河南
太行山 西至 _______ 日月山 黄土高原东起______ 秦岭 南至 _______北至 长城 _______,跨越了 山西省 、 _______ 陕西省 、 _____________ 宁夏回族自治区 、 _______ 甘肃省 等省。 ________
自 然 环 境 不 稳 定
自 然 灾 害 频 繁 发 生
地震灾害 滑坡灾害
水旱灾害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
加 重 自 然 灾 害
毁林 开荒 陡坡 垦耕 过度 放牧 开矿
人 类 不 合 理 开 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 然 因 素
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地形:地形破碎,坡面物质不稳定
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侵蚀
二、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 理事物名称 山脉:A B 省级行政中心:C D (2)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 (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形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4)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5)黄土高原的居民形式是 性有关
,这与黄土的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水 、 、 (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落后的耕作制度是 ,使 (3)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 黄土高原能源资源丰富,在能源基地建设中主要的限 制因素是 、 (4)从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来看,今后发展黄土高原 地区经济的关键是
总结: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黄土高原景观和森林公园景观
1.水带走了什么? (1) 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 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 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业单产降低。 4.这样会对耕地造成怎样的影响 (2)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 5.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 地上悬 6.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河 ”。
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风成说 _______”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 中亚、蒙古 等地的 黄土物质是从___________ 荒漠、戈壁 __________吹来的。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泾渭分明:泾渭分明是一个成语,源自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
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 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 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 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 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思考:泾河和渭河为什么如此分明?
答案:(1)人口压力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破坏植被 (2)轮荒 (3)交通运输 水源紧张(4)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本节课通过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 本节课通过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因的分析,同学们以黄土高原为例,对 分析,同学们以黄土高原为例,对比分 比分析黄土高原与玉树的自然条件差异, 析黄土高原与玉树的自然条件差异,想 想一想玉树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生态环 一想玉树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境问题,我们该怎样预防?(比如:植 问题,我们该怎样预防?(比如:植被 被覆盖率、挖虫草、草原上的鼠类) 覆盖率、挖虫草、草原上的鼠类)
(3)造成当地 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 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 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怎样的情形? 7.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1)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在各种地理要素的相互交错 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2)土壤性质 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特殊.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干燥时较坚实, 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容易分散,极易受 到流水的侵蚀。 (3)降水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 造成水土流失 (4)植被覆盖率。 黄土高原植被稀少,覆盖率低,使土壤失去保护层。
• 面临的主要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水 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 •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水土流失
• 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 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
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
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位置及范围
2.人为原因 ⑴根源:人口压力
人 为 原 因
西安是13代帝王古都,新建宫殿,大兴土木乱砍滥伐, 环境破坏,环境恶性循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文化水平 低,70%以上为贫困地区河流域的谷物播种面积虽约占全国 的38%,却因为每亩粮食产量平均只有60多千克,在水土流 失严重地区只有几十千克,所以粮食产量只占全国28%左右 广种薄收
羊 肚 子 手 巾(呦)
Hale Waihona Puke 三 道 道 (那个)蓝咱们见(啦)面(那)容易
(哎呀)拉话话难
一个在山上(呦)
(呦)三 道 道 蓝
咱们见面(那)容易
(哎呀)拉话话难
见 面 (那)容 易
(哎呀)拉话话难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 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
@your name
黄土高原降水量图分析
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受极地干 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 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mm,总的趋势是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700 mm,中部300~400mm,西北部 100~200mm。以200mm和400mm等年降雨量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区, 中部为半干旱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⑵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⑶破坏植被
过度放牧,山羊是本区最多的,山羊破坏草 皮,连草带根是绵羊破坏草皮的20倍。
轮荒 露天 开矿 建窑 洞、 修路、 建设 水利
不合 理的 土地 利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从沿海向 内陆过渡
地 理 位 置 特 殊
从平原向山 地高原过渡 从湿润向 干旱过渡 从森林向 草原过渡 从种植业 向 牧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