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枫桥夜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我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使人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对诗中“愁〞的理解。

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

1、导语: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千百年来,《枫桥夜泊》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咱们将一同去感受。

2、板书课题。

3、释题。

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

过渡语:《枫桥夜泊》是一首非常美的古诗,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1、课件出示古诗内容,聆听范读。

你们也想来读一读吗?为了让你们能读得更好些,老师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待会,同学们先一个人自由地读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明白了吗?2、学生朗读。

⑴分男女生朗读。

⑵指名朗读。

三、赏析品味,体会意境。

过渡语:古诗虽然短小,但往往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要学好古诗,咱们就得细细地去体会这其中的感情,只有理解了古诗所包含的意义才能更好的体会它所要表达的感情。

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古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1、课件出示“月落乌啼霜满天〞学生试理解“月落〞和“乌啼〞以及“霜满天〞的意思。

2、学生根据句中词语意思,试说诗句意思。

3、用以上方法逐句分析古诗。

4、自由诵读古诗。

5、教师配乐吟诵古诗,学生闭眼想象诗文所描绘的画面。

6、你觉得诗人此时心情怎样?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通过学习,我们一步一步走近了这位诗人,也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同学们,你们想进一步了解了解这位著名的诗人吗?进一步认识了诗人张继,我相信大家更加理解他此时的心情。

你能通过读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哪位同学能自告奋勇地试试?8、指名吟诵古诗,试读出诗人的感受。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过渡句:同学们,张继借《枫桥夜泊》抒发了千古一愁,你们还知道哪些带“愁〞字的诗句?1、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愁〞字的诗句?2、你想对这些充满愁绪的诗人说些什么?大家说的真好!3、教师小结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这是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是优秀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揭题:枫桥夜泊。

3、简介作者:张继,唐朝诗人,湖北安阳人,早年没做过什么官,就南下吴越,写下了许多诗篇,《枫桥夜泊》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请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字词,想想每句诗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泊、啼、愁、苏、城、寺、钟;指名认读。

(2)出示课文,指名朗读,引导评议。

(3)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泊:停船靠岸;枫桥:姑苏城外的一座拱形桥;……)你是怎么弄懂这些意思的?(4)小结:查阅工具书是学古诗的好方法。

不过,仅仅靠查阅工具书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把字词放在诗里去读懂它。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理解课题。

教师:枫桥在哪里?(教师板画“枫桥”)“泊”的是哪只船呀?(教师板画“客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夜”点明了什么?(贴卡片“泊”)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贴出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枫桥夜泊》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枫桥夜泊》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枫桥夜泊》教案:《枫桥夜泊》活动课活动目标:1. 了解《枫桥夜泊》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内容。

2. 学习《枫桥夜泊》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 培养学生欣赏古文诗的兴趣和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枫桥夜泊》的诗歌文本。

2. 相关的图片和音频资料。

3. 班级电脑及投影仪或者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知识(10分钟)1. 在黑板上写下《枫桥夜泊》,然后向学生介绍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

2. 在投影屏幕上展示《枫桥夜泊》的相关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来了解故事的背景。

3. 激发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兴趣和猜测,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第二步:诗歌朗读(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枫桥夜泊》的诗歌文本,并再次简要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2. 分发诗歌文本给学生,鼓励他们逐句朗读,并进行逐句解读。

3. 分组进行朗读比赛,选出最佳的朗读者,并进行评选。

第三步:诗歌背诵(15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全诗,然后鼓励他们进行独立的背诵。

2. 分小组进行背诵比赛,选出最佳的背诵组,并进行评选。

3. 鼓励学生用朗读和背诵的方式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步:诗歌欣赏和讨论(15分钟)1. 播放《枫桥夜泊》的录音,并让学生跟读。

2.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思想,从而让他们对古文诗的欣赏和理解有更深入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理解。

第五步:扩展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短文或者画一幅图片来表达对《枫桥夜泊》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在家和家人分享他们对这首诗的想法和感受。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5分钟)1. 向学生总结课堂的内容,重点强调《枫桥夜泊》的背景、诗歌的朗读和背诵,以及对古文诗的欣赏和理解。

2. 进行简单的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和背诵进行总结,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对《枫桥夜泊》这首古文诗的学习和欣赏,让学生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和内容,并培养了他们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枫桥夜泊-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枫桥夜泊-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枫桥夜泊-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枫桥夜泊》这首诗词,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形式和特点。

2.让学生了解古人对自然的描写和对人物的刻画。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枫桥夜泊》这首诗词。

2.让学生能够体验古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描写。

难点
1.让学生深入理解古人的语言和思想。

2.帮助学生克服诗词朗读中的语音、语调、抑扬顿挫等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让学生展示一些自己收集的秋天的图片,或者让他们带来一些枫叶、树叶等自然物品,并请他们朗读一段描写秋天的诗词。

2.学习
(1)听课文录音。

(2)大声朗读,教师进行指导。

(3)使用黑板屏幕或幻灯片展示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词语的含义。

3.讨论
(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比喻。

4.训练
(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演绎,然后学生自行表演。

(2)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对朗诵和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

5.评价
(1)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成绩。

(2)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很喜欢学唱诗词,但是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朗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表现较好的是表演和朗读,但是诗词理解和表达能力还不够,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不仅能够演绎,还能够深入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和意境。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5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5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枫桥夜泊》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第19课《古诗三首》。

这首古诗具有写景细腻、意境深邃、情景交融及语言生动的特点。

【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虽已接触不少古诗,能初步体验到诗歌中的内容与情感,他们对古诗的学习大多处在“背诗”、“译诗”的阶段,但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教师在教学这首诗应适当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欣赏诗歌方法,即所谓“教是为了不用教”。

此外,教学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设计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营造有利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来体味古诗的内容和情感,注意培养积极的审美情趣和体验古诗的含蓄美、韵味。

3、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螺旋上升。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2、读懂诗句,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4、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1、课件若干、vcd光盘。

2、学过的唐诗若干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学生凝神静听。

2、(音乐声渐弱)教师导入: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这是一首曾经流行大江南北的歌曲,那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意蕴总让人回味不已。

你们还知不知道这首动听的歌曲竟会是出自一自唐诗呢?这首古诗仅仅描写了几处景物,但却透过简单的文字抒发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设计意图:以歌曲作引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导入学习主题。

]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1、播放朗读,提醒学生注意诗歌节奏并仿读。

2、回忆总结以往是如何学习古诗的,出示学法。

3、小组讨论,自学。

4、全班交流。

5、通过配乐,师描述情景,学生体会意境。

《枫桥夜泊》教案设计

《枫桥夜泊》教案设计

《枫桥夜泊》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枫桥夜泊》,学生能够了解到该篇诗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主题,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枫桥夜泊》,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和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包括唐代诗人张继的生平事迹和文化背景。

2. 诗歌赏析:分析《枫桥夜泊》的诗歌结构、意境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艺术价值。

3. 诗歌朗诵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朗诵,并展开诗歌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课堂的主题是《枫桥夜泊》,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夜晚的印象和感受。

2. 诗歌背景介绍(10分钟)通过简要的讲解,介绍唐代诗人张继的生平事迹和其与枫桥夜泊的关系,向学生展示出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 诗歌赏析(20分钟)分析《枫桥夜泊》的诗歌结构,包括诗的篇幅、韵律等方面。

然后重点解读诗中所展示的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于夜晚的描绘和感受。

4. 诗歌朗诵与交流(15分钟)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句进行朗诵。

接着,组织学生展开诗歌的讨论和交流,分享对于诗歌的理解、感受以及个人的感想。

5. 总结(5分钟)对于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再次强调《枫桥夜泊》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枫桥夜泊》的背景、含义和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上的朗诵和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诗歌赏析的讲解和引导,培养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2022-12-15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13篇)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营造有利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来体味古诗的内容和情感,注意培养积极的审美情趣和体验古诗的含蓄美、韵味。

3、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螺旋上升。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教学软件,《涛声依旧》磁带。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诗词。

【教学过程】一、诗,颂秋词,兴趣导入1、背诵所学过的古诗。

2、交流资料:收集有关秋天的诗词。

板书:秋。

导语: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用词简洁明了,意味隽永。

例如我们背诵交流的秋诗秋词。

面对秋天,有的人看到的是硕果累累,丰收希望;有的人看到的是满目萧瑟,凄风苦雨。

景情相融,让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笔墨流芳百世。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古诗。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出深秋景色的美丽,这首诗让诗人流芳千古,这首诗让苏州的寒山寺名噪一时,无数的文人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这首诗也让苏州城中的枫桥一跃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它就是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

二、知诗人,感诗意,初识愁绪。

1、交流资料。

对诗人张继以及《枫桥夜泊》这首诗你知道多少?生拿出预先查好的资料交流。

a,张继个人简介b,枫桥,寒山寺的介绍c,《枫桥夜泊》题目的理解d,《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2、观看《枫桥夜泊》课件。

过渡语:不错,通过资料我们对作者对张继有了了解,对这首诗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枫桥夜泊阅读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阅读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阅读教学设计枫桥夜泊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这首诗,设计了以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导入部分:1. 创设情境:通过播放枫桥夜泊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2. 导入课题:展示枫桥夜泊的诗词,引发学生对于该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课文阅读部分:1. 教师听读:教师向学生展示课文,用流利的语言读出,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感受到诗句的美感。

2. 生词解释:结合教师的解释和学生的理解,深入解释一些生词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感悟诗意: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描写枫桥夜泊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三、课文分析部分:1. 诗歌形式:分析枫桥夜泊的韵律、格律和韵脚,帮助学生了解古典文学的独特之处。

2. 修辞手法:解读诗中出现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的美。

3. 深度解读: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探究诗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四、诗歌鉴赏部分:1. 音乐鉴赏:播放陈百强演唱的《枫桥夜泊》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进一步增强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和喜爱。

2. 影视欣赏:观看枫桥夜泊的相关影视作品,帮助学生从多样的角度感受和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五、创作实践部分:1. 仿写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夜景、桥梁、渔船等题材的词语,让学生以枫桥夜泊为蓝本,自行创作一首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朗诵比赛: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枫桥夜泊,展示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表达力。

六、思考提问部分:1. 情感共鸣: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枫桥夜泊这首诗曾经在自己生命中的哪个时刻引发了共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

2. 中国文化: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枫桥夜泊这首诗如何传承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七、作业布置部分:1. 作文习作: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枫桥夜泊的作文,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枫桥夜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枫桥夜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枫桥夜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4篇)《枫桥夜泊》优质教学设计篇1【课型】精品赏读【课时】一课时【教材解读】这是一首著名的绝句。

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夜晚泊舟姑苏城外枫桥,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这位满怀旅愁的客子,因此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四句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寂情怀。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2、理解诗义;【教学重点】引导探究、赏析诗人之愁;【教学难点】引导探究愁之心结所在;【教学准备】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唐诗。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铺垫情感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

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感知,积累情感读通诗文:1、重点字词正音:泊、愁;2、朗读汇报与指导;明了诗义:1、解释题目;2、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想象画面: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听朗读,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1、听配乐朗诵,闭眼想象;2、描述自己想到的画面;3、朗诵诗文,边读边想象;小结:大家所描述的画面就是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三、诗歌研读,品悟情感体会情愁:1、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愁)2、试用诗中的景物描述作者的心情;例:月落月亮心情沉重,早早地躲到山后边,不肯出来见人。

3、学生汇报;探究愁因:1、质疑:诗人因何而愁?是什么让他忧心忡忡?2、介绍有关背景;金榜题名对当时读书人的重要性;作者考试榜上无名,名落孙山;品悟愁绪:1、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他会想 ;乌鸦叫声凄惨,他会想 ;看着河边孤单的枫树在风中瑟瑟发抖,他会想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一明一暗,他会想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沉重而幽长,声声叩击在诗人的心上,他会想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色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景抒情的一首七绝。

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教学目标】1、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味道?。

2、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愁”的心情。

2、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枫桥夜泊》的有关课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解诗题:1.师:同学们,在一千二百年前,有一位落榜学子的一首诗,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同时也让他自己名垂千古,这首诗就是张继的《枫桥夜泊》。

(板书课题)2、学生齐读课题。

3、解题。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生:夜晚在枫桥边停泊。

师:有补充的吗?生: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

师:谁停的?生:张继。

师:对,就在那个夜晚,张继把船停在枫桥边写下这首名扬千古诗,千百年来,《枫桥夜泊》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古诗。

二、初步感知,知诗人:1、了解诗人:(课件)张继,字懿[yì]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公元七五三年考上进士, 做过监城判官和祠部员外郎等官职。

他所写的诗不事雕饰, 富有自然美, 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2、了解创作背景:师:诗人张继为何半夜将船停泊在岸边,他是在游玩还是在回家的路上停留呢?原来张继仕途不第,赶考归来行至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闻钟声如鼓敲落心头,有感而发,写下《枫桥夜泊》。

2022年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3篇

2022年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3篇

2022年苏教版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3篇我们一起来读,月落乌啼霜满天,预备起——生齐读全诗。

2、初解诗意,读出韵味。

(1)好,字正腔圆,通顺流利。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诗的注解,也可以看看屏幕上插图,想想每一诗句的大概意思,初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再来读读《枫桥夜泊》,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好,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枫桥夜泊》。

指名生读。

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听出来了没有?他读的时候,哪两句诗句的节奏是差不多的?你听出他是如何停顿的吗?对,这样读就叫做有节奏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读前两句。

生齐读前两句。

很好,后两句谁接着读下去。

指名生读。

好一个“到——客——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

来,一起来读后两句。

生齐读后两句。

真好。

我们读古诗,要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这自不必说,我们还要读出它的感觉与韵味。

来,就像刚才读题目一样,大家一起将《枫桥夜泊》有情有感地读一遍。

学生齐读全诗。

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

(1)好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当半夜时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的时候,诗人张继在干什么?顺着学生回答再问:其实同学们的感觉是敏锐的,都感到诗人张继是彻夜未眠啊。

,那么,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2)学生默读、圈划。

(3)停。

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月落。

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噢,他目睹月落,所以说明他没有睡。

教师板书:月落)乌啼。

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

(耳闻乌啼,所以未眠啊。

教师板书:乌啼)霜满天。

张继他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

(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对,是诗人感觉到的。

诗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教师板书:霜满天。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也看出他并没有睡觉。

(张继睹江枫望渔火,当时确实没有睡觉啊。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1】篇〗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孤寂与忧愁。

3、认读生字。

活动准备:《枫桥夜泊》课件、古诗作业纸活动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有时挂在树梢,有时挂在山腰,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2.师:小朋友你们猜出来了吗?那月亮在什么时间出现呢?秋天的夜晚景色很美,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二)、出示《枫桥夜泊》古诗视频,幼儿欣赏,初步感知古诗。

1.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古诗所写的景象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幼儿自由回答。

2.呈现“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分句,并讲解本句含义: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地啼叫,茫茫夜色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秋霜。

3.呈现“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分句,并讲解本句含义(诗人坐在小船上,看到周围有些什么景象?)江边的枫叶若隐若现,江中鱼火点点,照着我的愁,我怎能安眠。

4.呈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分句并讲解诗意: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5.呈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分句,并讲解施迤崇拜的钟声是在什么时候传来的?夜半十分沉沉的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里。

(三)、听了解释,那这首古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描写了秋天深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愁绪)(四)、教师领读,幼儿跟读。

(五)、古诗接龙游戏:教师说古诗名字,幼儿接龙可以(分组也可以分男女)(六)、小结师:我们今天学习这首古诗的题目叫什么?师:作者是谁?师:这首古诗描写了什么?描写了秋天深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愁绪。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

(2)理解《枫桥夜泊》的诗意和作者的情感。

(3)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画面,体会诗中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3)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诗歌意境的体会和描绘。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意境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张继及《枫桥夜泊》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猜测诗歌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读音。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字词、句式、意境等。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4.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5. 诗歌描绘(1)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语言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2)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枫桥夜泊》。

2. 写一篇关于《枫桥夜泊》的读后感。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意境。

语文枫桥夜泊教案(6篇)

语文枫桥夜泊教案(6篇)

语文枫桥夜泊教案(6篇)语文枫桥夜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师: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精湛的语言文字艺术展示着它的文学魅力。

大家都读过许多的古诗,谁来给大家吟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最欣赏的诗。

(提2—3名学生吟诵)师: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同学请看。

(出示枫桥夜泊的画面)这幅图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生:清冷。

生:很美,真是小桥、流水、人家。

生:很幽静。

师:在唐朝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张继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出示课件,板书、播放音乐)跟着音乐教师范读。

师:喜欢这首诗吗?生:喜欢。

师:想读吗?生:想。

师找2名学生读。

师:(正音多音字,“泊”,寺sì愁眠chóu mián )师:读诗还要讲究节拍,那位同学来给这首诗画一下节拍。

(提名上黑板画节拍,并提2名按节拍读。

小组读。

齐读。

)师: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会读了,还需要知道什么?生:了解诗的意思。

生:知道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作者写诗的背景、时间、地点等。

师: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平时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生: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

生:伙伴讨论交流。

生:借助书中的注释。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些方法先自己学习,然后伙伴讨论交流,在学习和交流中去体会诗中的景,感悟诗中的情。

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提出问题。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学情。

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5-8分)师:从刚才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大家来交流一下。

生:我知道了诗题的意思,枫桥:在苏州西郊,夜:晚上。

泊:停船靠岸。

此诗是写在枫桥边夜晚停船的所见和所闻。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枫桥夜泊》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张继创作的一首古体诗,通过对夜晚渔船回归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适合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和主题;2.掌握《枫桥夜泊》的诗歌鉴赏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枫桥夜泊》的诗歌鉴赏技巧;•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之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单介绍《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张继,并提出诗歌阅读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欣赏原文(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枫桥夜泊》的原文,同时点出一些生僻字、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3. 解读诗意(2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深入解读《枫桥夜泊》的诗意,包括诗中的意象、抒情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4. 诗歌鉴赏(20分钟)带领学生分析《枫桥夜泊》的诗歌鉴赏技巧,包括韵脚、节奏、押韵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的美感。

5. 仿写小练(1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技巧,尝试仿写一首以家乡为题材的古体诗,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6. 创作分享(15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并进行简单的评价和指导。

7. 总结反思(10分钟)让学生总结观点,回顾课堂所学,并就《枫桥夜泊》的意义进行讨论。

五、教学评价1.学生在诗歌鉴赏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对《枫桥夜泊》意象和抒情之情的理解程度;3.学生通过仿写小练的创作能力表现;4.学生在总结反思环节的思考和表达。

六、教学拓展1.继续学习其他古体诗,进一步提高对诗词的欣赏能力;2.学习与《枫桥夜泊》相似题材的文学作品,开展文学比较研究;3.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文化场所,增强对古代文学的实际感知。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

“三疑三探”教学法教学设计师:再反过来读(师生再合作读)。

师:老师读题目,你们读诗句(生齐读)。

师:就是这样,读出味道,读出节奏。

读诗不仅要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

你读后的情绪是怎样的,用一个词说说。

生:愁绪满怀、失落、孤独、忧愁、凄苦??师:对比着想想,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会孤独吗?读杜甫的《绝句》会忧愁吗?为什么读《枫桥夜泊》读出的是凄苦、悲伤呢?静静默读,一边读一边看看插图、注释,更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是诗中那些词给你这样的感受,向你传递这样的情绪?师:老师提一个问题考考各位。

张继枫桥夜泊是睡觉时,这个夜晚他睡着没有?生:没有。

师:诗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生:愁眠.师:“愁眠”是什么意思?找一个近义词。

生:失眠、无眠、难眠、不眠。

师:齐读“愁眠"这个词(生齐读);想想愁眠的滋味,再读(生齐读);轻一点(生再齐读)。

(二)感受诗中的景物,体会诗传递的感情1、师:在“愁眠”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按照诗的顺序说说。

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钟声2、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3、朗读训练。

4、学习第二句:师:月亮落下去后,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幽暗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生:江枫。

师:江枫在你眼里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生:火红的枫叶在江风中瑟瑟摇曳。

师:因为愁眠在江中看到了什么?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生:忽暗忽明的、隐隐约约的.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他听到了什么?生:钟声。

师:在哪?(生:姑苏城外寒山寺)什么时候(生:半夜)(钟声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还听到了什么?生:乌啼。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多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多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多篇一、《枫桥夜泊》课文简介《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所作的一首七绝诗。

全诗写致力于政治事业的张继在夜晚到达枫桥,伫立江畔,一边明察秋毫,一边感受江南夜色,借此寄托了作者个人身世的悲怀。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秋夜婉转的美景,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和反抗外来压迫的豪迈胸怀。

全诗,无仄不平,格调悠然高远,以其音韵磨练和情感渲染,被誉为唐诗代表之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大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解力,使学生深刻领悟作者对祖国和家乡的深厚爱情以及他对振兴中华的追求,并借此启示学生,亲身感受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

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的文学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2.让学生掌握诗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统一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认知能力。

三、课堂设计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山水画,介绍秋江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江南秋夜的清幽,为下一步讲解诗歌创作背景作铺垫。

2. 诗歌创作背景教师简单介绍唐代张继生平经历和《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枫桥夜泊》的诗歌背景,知道这首诗是作者的切身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具体分析(1)句式分析教师要求学生默写这首诗词,然后分析每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意义,介绍作者运用词语来表达人生感慨的技法。

(2)意象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意象,包括江流、枫树、月光等,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3)文化意味分析通过句式分析和意象分析引出本诗涵盖的大文化背景,包括历史文化、地理文化、习俗观念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

4.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李白、杜甫等唐代诗人的诗歌,分析比较文化差异和现代生活的连续性,让学生感悟古代文化的魅力,从中汲取启示,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5. 课堂小结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所学知识,同时启示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认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过去辉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培养朗读能力、品诗诗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正确对待愁。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旅游能让我们纵情山水,浪迹天涯,也最能让人增长见识,也最容易使人放松。

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那里有什么最吸引你?国庆节的时候,老师去苏州旅游了。

老师去了苏州,你猜我为什么要去苏州?生1:因为听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很美,是人间天堂。

生2:我听说苏州园林建筑特别美。

生3:苏州可能有你的朋友(家人)师:同学们非常有想象力。

其实我去苏州不为别的,而是因为一首小诗。

因为它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不辞千里,只身去了苏州一个小镇——枫桥。

二、研读古诗,体会意境你想看看这首小诗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以前读过这首小诗吗?你可以轻轻地读一读。

(每人发下带有注释的纸)老师啊,就因为读了这首小诗,一直期盼着到枫桥去看看,今年的国庆长假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在那儿,我碰到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和我相同,都是因为读了这首小诗,而前去游览的。

这首小诗有这么大的魅力吸引我与那么多的游客前去,请大家再轻轻地读这首诗,猜一猜,到底它的独特表现在哪呢?预设:生1:我猜可能是诗中描绘的景,我觉得这首诗中景写得挺美的。

(师随机板书)生2:我猜可能是诗中所表现的情打动了老师。

师:有人说,诗画同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这首诗到底写了哪些景呢?请同学读读这首诗,在纸上点一点美景交流:请同学们讲讲你读到的景,每人只能介绍一个。

生1:诗中写到了月亮,它写到月落,说明月亮从升起,现在已经在慢慢落下去了。

写了动感。

生2:诗中还写到了乌鸦在啼叫。

生:半夜,鸟儿都睡了,乌鸦为什么还在叫呢?生1:我来说。

我推测可能是夜里有风,风一吹,树枝就会晃动,睡在树上的乌鸦是被惊醒的。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

(2)理解《枫桥夜泊》的诗意和背景,掌握一些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引导学生从诗歌中领悟人生哲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语句理解。

(2)诗歌的意境分析和文学鉴赏。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解释。

(2)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和领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枫桥夜泊》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简单介绍诗人张继的背景和这首诗的背景。

2. 朗读诗歌:(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诗歌解析:(1)逐句解析诗歌,解释生僻字词的意思。

(2)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美。

4. 讨论交流:(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邀请几组代表进行交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背诵《枫桥夜泊》。

2. 写一篇关于《枫桥夜泊》的鉴赏essay,可以从意境、情感、意象等方面入手。

五、板书设计1. 《枫桥夜泊》2. 张继3. 意象:枫树、江水、乌篷船、明月4. 意境:寂静、孤寂、思考、向往5. 情感:愁绪、乡愁、追求理想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以及课堂纪律等情况。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和essay 写作质量,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解析了《枫桥夜泊》的诗意和背景,是否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万科高尔夫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年级四备课人彭莉华课题枫桥夜泊课时数 1
教材解读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落榜后到苏州排遣愁闷时所作,讲述了诗人张继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伴着江南水乡夜优美的景色,聆听着寒山寺的钟声,诗人却愁绪满怀,一夜未眠。

这首诗流露着情味隽永的诗意美,意境之深远,让人感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诗文。

2.通过学诗六步,自主探究,领略诗的内容,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从而感受中华经典的美妙,激发对中华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3.能准确美观地书写、积累诗文。

教学要点通过学诗六步,自主探究,领略诗的内容,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从而感受中华经典的美妙,激发对中华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
资源
网络中关于诗人的介绍、诗文的背景。

预习单1.查找诗人张继的资料。

2.查找《枫桥夜泊》背景资料。

3.读通读顺,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意。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教学活动设



激趣质疑一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首诗,自唐朝开始,一千多年来,让人们不仅记住了一座桥,一座寺院,更是记住了一个人,这座桥是什么桥呢?
板书枫桥,原称封桥,旁边有很多枫树,位于苏州。

哪座寺呢?板书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姑苏城外的枫桥镇,因一位叫寒山的僧人住在里面而得,它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一直沿袭到现在。

这个人又是谁呢?对,他就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张继,课前查了资料,谁来说说?介绍张继。

出示PPT张继简介。

张继(约715~约779),唐朝诗人,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

他的生平不甚可知。

他的诗爽朗激越,对后世颇有影响。

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也就是这首诗成就了他。

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有这么神奇的魅力呢?
今天我们就走近它,了解它,-一起写——在枫桥后板书:夜泊。

板书时说:这个夜呀,一点一横就像一块大幕布,把人盖住,人闭上眼睛可以美美的睡了。

谁来读?
指名读诗题。

泊又读PO,湖泊,这里你为什么读BO呢?哦,是停泊,根据意思而来。

谁再读?
指名读诗题。

读着诗题,咱们了解到了什么?
预设:诗人张继在枫桥边将船停泊下来。

预设:诗人张继夜晚时候将船停靠在枫桥边。

哦,夜晚时候,一定很寂静,来,一起读。

读到这,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他把船停下来后做什么?
他停泊后看到了什么?(景色)听到了什么?睡着了没?(想到了什么?)
是怎样的心情?
板书:做什么?看?听?睡?(想?)心情?
自主探究二读
要想解答心中的疑问,先把诗文读通读顺了。

现在进入学诗第二关,读。

小组内开始吧。

小组合作检测读。

分享读。

小组分享读的成果。

注意“啼”、“枫”“眠”、“苏”、“寺”、“钟声”的读音。

交流体验三说
诗文读通读顺了,带着刚才的疑问,做什么?看?听?想?睡?心情?默读诗文,结合注释,先思考,做批注,做好说的准备。

读懂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理由是什么?应该怎么读?
读懂“做什么?”
停船靠岸休息。

从夜泊知道,夜晚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歇。

读懂看到什么?
看到月亮落下来了,还有乌鸦叫,霜满天都是。

还看到江边的枫树和打鱼人的灯火在忽明忽暗。

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知道的。

师:不对呀,古有李白疑是地上霜,深秋时节,霜华在地怎么会满天呢?张继是不是写错了?
生:深秋时节的枫桥边寒气逼人,加上诗人张继内心愁闷,所以感觉霜华满天。

师:原来这霜满天是诗人张继所见,更是他内心感受的一种抒发呀。

谁来读一读这句。

指名读。

交流听到了什么?
听到乌鸦在枝头啼叫,深更半夜时寒山寺的钟声从姑苏城外传来。

应该这样读。

交流睡着没?
他没有睡着,是从对愁眠的愁眠读出的。

从夜泊到月落,可见已到后半夜,天将晓,岂止是愁眠呀,是一夜未眠呀。

指名读。

交流心情?
心情不好,从愁眠知道的,从霜满天知道的,从乌啼知道的,这些景和物都是心情不好的征兆和代表。

来,带着这样的愁绪读一读这首诗。

你们有没失眠的时候?为什么?
张继的愁眠又是为何?有没同学知道?
如有,学生说后补充梳理,如没有,则:这首诗是写于张继在赴京赶考落榜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到苏州想借江南的美景驱散心中的愁闷,船行到枫桥边时已到夜晚,于是停船靠岸准备歇息。

所以这一夜,他看着月落、江枫渔火,听着乌啼和钟声,愁眠时一定在想:想到自己考试落榜,很失落,很痛苦,很没用。

师:天冷,心更冷啊。

想到打鱼人是不是也睡不着呢?想到我该怎么办呢?
师:景愁人更愁啊。

想到家乡的亲人们肯定在盼我衣锦还乡,而我让他们失望了。

想到乌鸦都似乎在嘲笑我,霜这么重,好冷啊。

师:借景消愁愁更愁啊,一夜未眠。

所有女生一起读。

四想
于是,所有的愁绪、悲凉、孤独化作这首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穿越时空,走进枫桥夜,去看看吧。

出示PPT画面,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月亮落下来,乌鸦在啼叫声声,霜满天都是,江边的枫树静静地立着,打鱼人的灯火还亮着,似乎还未睡着,这个时候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阵阵钟声,让人更加无法入睡,想到落榜的事情,张继不禁
悲从中来,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师:这寒山寺的钟声传来,恍如把落榜人的心都敲碎了呀。

请你读。

生:我仿佛看到张继在船上一夜都思来想去,睡不着的样子。

于是,枫桥月夜的静谧,与寒山寺悠远的钟声在那一刻定格,成为张继的不朽,也成为人们慰藉愁眠的不朽。

请你读。

五吟
如若你是张继,如若你想慰藉愁眠,该怎么吟诵呢?下面进入吟诵关。

每个人自己练习吟诵。

起立。

看来大家都信心满满,谁来吟诵?
指名吟诵。

齐诵。

拓展延伸六写
1.后来,张继在天宝十二年中了进士后又重游苏州,还写下一首《枫桥再泊》诗,PPT出示:
“白发重来一梦中,
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寒山寺,
依枕尝听半夜钟。

然而不知何故,这首诗却鲜为人知了。

一千多年来广为传诵的仍旧是这首《枫桥夜泊》。

出示PPT,让我们将它铭刻在心。

2.来,看向诗文,书写时要注意哪个字?
枫、寒、寺、声
3.伴着乐曲书写文化经典《枫桥夜泊》。

4.学完这首诗,有什么收获?
从内容谈。

从情感谈。

从方法谈。

5.小结: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今天,我们又收获了一块,还有更多的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采颉。

板书设计枫桥夜泊
唐张继
看?
做什么?听?
睡?(想?)
心情?
教学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