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古诗三首练习题 冀教版

合集下载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

颔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
几处早出的黄莺 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 树木上栖息,
暖树:向阳的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
谁家新来的燕子衔 着泥在筑巢。
颈联:
乱花渐欲迷人眼,
各色各样的花渐 渐使人眼花缭乱,
乱花:各色各样的花。
浅草才能没马蹄。
新长出的春草刚刚 能够遮没马蹄。
尾联:
最爱湖东行不足,
我最喜爱西湖东 边的美景,总观赏不 够,
首联:
客路青山外,
旅途经过青山之 外,
客路:旅途。
行舟绿水前
坐船在绿水之中行 走。
颔联:
潮平两岸阔,
潮水涨满时,两 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一帆悬
风平浪静,一片白 帆高高挂起。
“阔”字写出了江 面的烟波浩渺,“悬” 形象写出了船帆高悬的 样子,侧面衬托了“风 正”,既是顺风,又是 和风。颔联写江中的景 色,以江面之阔映衬一 帆之孤,展现了一幅雄 伟壮丽的长江画面。
1,《游山西村》中富含哲理的一句诗是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这两 句诗进行赏析。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 面它又富于哲理,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不论前路多么难行 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 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丰年留客足鸡豚。
在丰收年景里待客 菜肴非常丰sh
颔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
山峦重叠水流曲 折正担心无路可走,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绿花艳忽然眼前 又出现一个山村。
往往比喻人们在无 路可走时,经过一番周 折和努力,又有了新的 出路,新的天地
颈联:
箫鼓追随春社近,

最新-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古诗词练习题 精品

最新-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古诗词练习题 精品

连庄中学七年级古诗词练习一.《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 ;,。

谈学习方法的:,;,。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⑩《论语》的“论”读,它是记录的言行的书。

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和.⑾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二、诗写木兰从军的原因的是:,,,;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其原话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

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春》练习1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春》练习1 冀教版

《春》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注音全对的一组 ( )A、眨眼(zhǎ)B、应和(hâ)C、酝酿(yúnrǎng)黄晕(yún)D、涨起来(zhǎng) 蓑草(suāi)2、与“呼朋引伴”中“引”字同义的一项是 ( )A、引经据典B、引而不发C、引吭高歌D、引人入胜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的含义是 ( )A、春天迟迟不来,人们盼望了很久才到。

B、春天善解人意,人们盼望着盼望着就到了。

C、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表达了盼春的急切心情。

D、东风是春天的先行官,东风到了,春天随后也就到了。

4、对《春》结尾的三个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比喻是表现春天生命的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给人以希望。

B、第二个比喻是描写春天给人带来美的想象力。

C、第三个比喻是强调春天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D、这三个比喻生动地揭示了春天的个性“新”、“美”、“力”,热情洋溢地赞美了春天。

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热烈的追求。

二、填空1、《春》的作者是 ( )。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是 ( )。

2、《春》是一篇优美的 ( )散文,全文可分为 ( )三部分。

3、“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 ( )《绝句》中的诗句。

杨柳风,指 ( )。

4、山 ( )起来了,水 ( )起来了,太阳的脸 ( )起来了。

三、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2、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4、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 )5、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 )四、阅读语段,回答问题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6《古诗三首》《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6《古诗三首》《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

《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1、从炼字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请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3、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脍炙人口,试作赏析。

②从练字的角度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生”“入”的妙处。

4、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大小景相结合,为后人所称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明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次北固山下》中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平”“阔”“正”“悬”四个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这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阔大和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2、由于涨潮,两岸之间的水面比平时更显宽阔;因为风正,船帆便端端直直地悬挂于桅杆上。

3、“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显得富有生机,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揭示时序的交替、暗示时光的流逝,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既是美景又含哲理。

“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显得富有生机,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揭示时序的交替、暗示时光的流逝,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既是美景又含哲理。

4、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稍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愁。

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三首练习题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三首练习题冀教版

古诗三首练习题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 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 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B.枉用相存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默写练习(2024秋)(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默写练习(2024秋)(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观沧海》(曹操)1. 曹操的《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交代地点和事件的诗句),这两句诗是:2.《观沧海》一诗中“”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3.《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4.《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想象(虚写),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5.《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6.《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7. 曹操《观沧海》中诗句“”以奇特想象创造出大海浑涵万物、气宇盖世的艺术境界。

8.《观沧海》中,写望海的初得景象,描写大海神奇壮观的语句是“。

9.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10.《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12.盛夏时节,美丽的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

看到湖边一片郁郁葱葱,人们不禁想起曹操《观沧海》中“”这两句诗。

13.《观沧海》中的“”,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山水相连景象。

14.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海岛草木茂盛,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的诗句是:。

15.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抒写了鲜明的季节特征,描绘了大海壮阔的景象。

16.《观沧海》以吞吐日月的气象引发了曹操气壮山河的豪情的句子是“”。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1.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侧的气氛。

2.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再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的诗句是“”。

3.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

”4.杜甫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名句是: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而“”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题古诗词是七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学生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启蒙教材,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语文上古诗词练习题一、《论语》十二章:1、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述从师之道或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即论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时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9、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1、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14、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观沧海》15、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春》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春》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春》一、教学目标①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②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③揣摩、品味本文鲜明、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掌握课文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的写作特点。

5、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①诵读;②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③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1、领会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2、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写法。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1.《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精炼,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为帮助学生掌握写景技巧,可选择重点语段进行精讲分析,加深理解。

2.一听:听录音朗读(或X读),体会情境。

四读:初读--理清思路。

再读--体会感情。

三熟读--找出特点。

四精读--练习朗读。

3.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法国有一位雕刻家,叫罗丹。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相信大家一定听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的确,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

春天也是一种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力量。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过春天,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诗人杜甫《绝句》"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6《古诗三首》《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6《古诗三首》《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

《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
钱塘湖春行①白居易②
孤山寺北贾亭西③,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④。

【注释】
①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②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古士,唐代诗人。

③孤山: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上有孤山寺。

贾亭:即贾公亭,唐代贞元中,贾全在州做官时在西湖造了这个亭。

④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

【练习】
1.作者是着眼于题目中的哪字来写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此诗描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从哪些意象看出来?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作者笔下的景物有何特点?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谁家”换成“处处”“家家”好不好?
5.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句诗最能看出来?
6.这首诗的题目是“钱塘湖春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行踪?
答案
1.着眼于“春”字,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按空间顺序来写
2.是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新燕、浅草等意象可以看出。

3.第二联从动景(动物),第三联从静景(植物)。

景物充满生机,富有活力。

4.不好,几处和谁家说明早莺尚少,春燕不多,准确地体现了西湖早春的特点,也能让人想象出作者刚刚看到这些动物的欣喜之情,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5.通过写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的热爱之情。

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可以看出。

6. 从孤山寺到贾亭,再到西湖白沙堤。

(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三首钱塘湖行课件冀教版

(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三首钱塘湖行课件冀教版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第一页,共25页。
白居易简介 白(ji居ǎ易n (ji公è)元
(gōngyuán)772年~公元 (gōngyuán)846年),唐代著名 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 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白居易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 “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 白居易又被称为“诗王 ” “诗魔”。
第五页,共25页。
词义(cíyì)
• 1、春行:春天散步(sàn bù)。2、孤山寺:在西湖白 堤孤山上。 3、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 公亭,今已不存。 4、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 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5、云脚:古 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 “雨脚”。这里指低垂的云。 6、暖树:向阳的树。 7、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8、浅草:初春的 草,尽管很多,但还不很高。9、没(mò):隐没。 10、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 孤山的东北面。 11、 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 赏
第十页,共25页。
• (三)颈联写俯视所见,写植物迎春图。A、 “乱”贬义褒用,极言花多花艳;B、“浅” 写草低矮柔嫩;C、“乱”、“浅”、“渐 欲”、“才能”写出花草的欣欣向荣,突 出春的生机勃勃。D、暗含游西湖的人之多, 骑马踏春的陶醉感。
• (颔联和颈联是全诗的核心(héxīn),是描 写西湖风光的点睛之笔。写的是近景。)
啄 :写出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泥筑巢忙碌情景。
表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
乱花:因为是早春,未到百花盛开的季节,所以是东
一簇,西一丛,所以用“乱”形容。
渐欲: 说明(shuōmíng)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 姹紫嫣红开遍大地的时候。
浅草: 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mǎtí)而已。 第二十页,共25页。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第四单元测试题孙宏丽注意事项:1.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3题 14分)1. 用古诗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2分)①,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欲为圣朝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 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1分,共4分)①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达“知己朋友虽然身处天涯海角,心却是连在一起”的千古名句是:,。

②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系念家人,前途渺茫的情感,流露了英雄失路之悲的句子是:。

3. 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与大家共享。

(8分)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第二部分(4—29题 5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6分)与朱元思书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⑤ ,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选文出自课文 ,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 (2分)5.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

(2分), 。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 负.势竞上(2) 互相轩邈..(3) 窥谷忘反.7.译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三首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2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三首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2冀教版

钱塘湖春行1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对诗词的教学在小学阶段要求背诵为止,而到了初中阶段古诗的赏析已是考试考查的范围了,所以在初中阶段除了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需要教给学生赏析诗词的方法,并能够品味诗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多读、美读、背诵,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完成教学任务,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中获得知识,得到美的熏陶。

3重点难点1、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钱塘湖春行》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好。

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美景图画。

多媒体展示西湖美景图画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生:西湖。

师:大家猜的很正确。

说到西湖我们自然想起苏轼的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在这里苏轼将西湖比作古代的美女西施,可见苏轼对西湖的喜爱。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诗《钱塘湖春行》,看看白居易眼中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种美景呢?板书: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二、作者简介(先点名学生介绍,然后老师再补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

唐代大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三、解题:“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湖;“春行",即春天出游,文题的意思是,春天,在钱塘湖也就是西湖游赏所见。

题目点明了地点、季节、内容.这是作者于早春骑马春游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四、朗读与感悟1、听读,注意读音和节奏师范读古诗2、师范读古诗后,提醒学生朗读需注意的事项:①有节奏感②有高低音③有古人情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古诗三首 钱塘湖春行学案1(无答案) 冀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古诗三首 钱塘湖春行学案1(无答案) 冀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 古诗三首钱塘湖春行学案1(无答案)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 古诗三首钱塘湖春行学案1(无答案)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 古诗三首钱塘湖春行学案1(无答案)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钱塘湖春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体会诗的意境3、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二、学法指导:1、认真朗读诗歌,划出表示地点和描写景物的词语.2、认真阅读“知识链接",划出有关律诗、绝句和赏析古诗的相关知识,并完成预习部分.三、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诗作最多的一个,有“诗魔”之称。

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2、解题:“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湖;“春行",即春天出游,题目点明了地点、季节、内容。

这是作者于早春骑马春游时写的一首七言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时任杭州刺史。

3、写作背景: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

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

4、有关古诗的知识: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称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可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次北固山下》中考题 冀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次北固山下》中考题 冀教版.doc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次北固山下》中考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7-8题。

(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这是一首抒写_______________的五言律诗。

(2分)
8.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答案:
7.(2分)思乡之情(乡愁、羁旅之思等)(意对即可)
8.(3分)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


唐玲。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春》同步练习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春》同步练习 冀教版

第16课《春》同步练习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写春天的写法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作业一积累与整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应和.()酝酿..()()..()()朗润.()黄晕.()婉转2.体会下列加点词的作用(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________________(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闹: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以春游为内容写一段话,其中要用到“繁花嫩叶”“呼朋引伴”“精神抖擞”“花枝招展”等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思考与探究1.本文作者描绘了几幅春景图?分别给它们取上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的后三段,可以调换次序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喜欢哪一副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1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1 冀教版

第四单元练习测评卷题目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得分第一部分(1―3题,14分)1. 按要求填写诗词原文。

(每小题2分,共8分)1) _______,风烟望五律。

2)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写自己虽然被贬,但仍不改忠君爱国的一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写出一句与“花”有关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请写一条你知道的农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写上一段话,用上“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不少于30个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水浒》中一共刻画了______位英雄好汉,其中较著名的人物有豹子头___________,智多星__________等。

(3分)第二部分(4—题,共4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与朱元思书(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 在文中的横线上依课文写出原句。

(2分05.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互相轩邈.( ) 鸢.飞戾天者( )6.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负势竞上负._______________ 线相轩邈邈.___________________-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精品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冀教版-图文

[精品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冀教版-图文

[精品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冀教版-图文在进入考场后等待发卷的时间里,如果你心理高度紧张,不妨做做考场镇静操:先缓缓地吸气,意想着吸进的空气经鼻腔一直到小腹内;在吸气的同时,小腹慢慢鼓起,鼓到最大限度略作停顿,然后小腹回收,意想着小腹内的空气再经腹腔、胸腔、口腔,最后慢慢地、均匀地从口中呼出。

呼气的同时,心中默念次数“l……”;第二次仍重复上述过程,与此同时心中默念“2……”。

如此反复做10次左右,时间约为分钟,情绪就会镇静自若。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10在进入考场后等待发卷的时间里,如果你心理高度紧张,不妨做做考场镇静操:先缓缓地吸气,意想着吸进的空气经鼻腔一直到小腹内;在吸气的同时,小腹慢慢鼓起,鼓到最大限度略作停顿,然后小腹回收,意想着小腹内的空气再经腹腔、胸腔、口腔,最后慢慢地、均匀地从口中呼出。

呼气的同时,心中默念次数“l……”;第二次仍重复上述过程,与此同时心中默念“2……”。

如此反复做10次左右,时间约为分钟,情绪就会镇静自若。

第四单元测试题注意事项:1.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得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一二三四第三部分(1-3题14分)1.用古诗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2分)①,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欲为圣朝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1分,共4分)①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达“知己朋友虽然身处天涯海角,心却是连在一起”的千古名句是:②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系念家人,前途渺茫的情感,流露了英雄失路之悲的句子是:3.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与大家共享。

(8分)2/10。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16课化石吟同步测练 试题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16课化石吟同步测练 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人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化石吟同步测练一、根底演练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潜.行〔〕卓.越〔〕葱茏.〔〕猛犸.〔〕档.案〔〕长吼.〔〕地壳.〔〕千载.难逢〔〕2.根据拼音写汉字hǎi()骨guǒ〔〕藏fú〔〕朽化为wū〔〕有3.填空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诗歌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石吟属于___________。

“吟〞本是古诗的一种名称,这里是的意思。

4.根据意思写词语〔1〕让人心中非常向往。

〔〕〔2〕表示时间是的推移或者岁月的变迁。

〔〕〔3〕形容历经年代长远。

〔〕〔4〕形容草木茂盛。

〔〕5.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

〔〕〔2〕“光阴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化石中隐藏了古生物的信息。

〔〕〔3〕“长眠地下刚清醒的化石啊〞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人类对化石有很深的理解。

〔〕6.地质博物馆免费开放,请你将参观的印象给大家介绍。

二、同步解读根据课文答复以下问题7.第一小节用排比的提问,作用是什么?8.没下巴的鱼、长牙的鸟、没腿的鱼、不开花的树分别指什么?9.填下表10.怎样理解“你否认了造物主的存在〞?1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美文赏析鱼化石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仍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好,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响,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分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降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12.诗的第一节中的“跳跃〞和“浮沉〞能否调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诗的第一节通过想像写出了什么对后文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点明中心意思的一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练习题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jīn)呦呦(yāo)鹿鸣越陌(mài)度阡B.鼓瑟吹笙(shēng)绕树三匝(zā)暧(āi)暧远人村C.羁(jī)鸟恋旧林狗吠(fèi)深巷中久在樊(fán)笼中D.守拙(zuó)归园田周公吐哺(bú)榆柳荫(yìn)后檐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颠 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 D.契阔谈讌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路漫浩浩漫:广阔无尽的样子B.枉用相存存:生存C.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6.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

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螟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

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7.将下列诗句按作者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⑤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⑦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⑧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A.②⑨③/①⑤⑩/④/⑦/⑥ B.②⑨/⑤⑥/①⑩/③⑦/④/⑧C.①⑤/②⑨/⑦⑩/③/④/⑧/⑥ D.②⑨③/⑤④/①⑩/⑦/⑧/⑥8.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慷慨悲凉)。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有“三曹”、“七子”阅读《短歌行》,回答问题。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9.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杜康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衿衣领C.鼓瑟吹笙弹奏 D.山不厌高厌恶E.周公吐哺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指中途停止吃饭10.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

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D.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阅读《归田园居》,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11.下列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方:方圆、面积C.一去三十年去:离开 D.榆柳荫后檐荫:遮蔽12.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13.对下列加粗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误落尘网中②狗吠深巷中③久在樊笼里④依依墟里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4.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15.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16.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拓展阅读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完成练习。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造房 B.心远地自偏精神超脱世俗C.悠然见南山安闲自得 D.飞鸟相与还互相参与18.对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首诗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充满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沁人心脾。

B.诗歌写的是田园生活的美好和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反映作者清高的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

C.“采菊”两句,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个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

D.本诗的语言简洁自然,婉曲含蓄。

“心远”二字是全篇的主旨。

19.对“结庐”以下四句,理解正确的是()A.重在表明脱离官场后住处的清静。

B.重在表明对清静住处的满意心情。

C.重在表明因住处清静,所以心里远离官场。

D.重在表明心里远离官场,因而住处清静。

20.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对眼前的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现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获得乐趣的恬淡心情。

B.这首诗虽然不曾号召人们对黑暗的官场采取激烈的斗争方式进行反抗,却启示人们蔑视那丑恶污秽的现实。

C.本诗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

D.本诗语言简洁自然,明白显豁。

诗人要表现的追求蕴藏在所描写的景象之中。

2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中“此”指代的是________,“真意”指________,而“忘言”则是因为________。

微型作文将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改写成一篇记叙文,不少于300字。

《归田园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参考答案:1.C(A.呦:yōu,B.暧:ài,D.拙:zhuō,哺:bǔ)2.D(“反”应该为“返”)3.B(存:问候)4.A(“及时行乐”讲错了)5.D(不是夸张手法,应该是借物写人)6.C(分别对应的是春夏秋冬)7.C8.C(“山水田园”应该为“田园”)9.D(满足)10.D(运用比兴和引用的手法,而不是借代)11.B(方:四周)12.A(应该是“喻指官场生活)13.B(①②都是名词,内、里;③是名词,里面;④与“墟”组成双音词,墟里,村落。

)14.C(“随意拈取”说法不妥)15.C(没有拟人的修辞手法,也不是写思念故乡)16.D(全诗是写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情景,并非从“进入官场”到“退出官场”的全过程)拓展阅读1.D(应该是“一起,成群结队”)2.A(“绘声绘色地描写”“生趣盎然,沁人心脾”讲述不恰当)3.D4.D(“明白显豁”表述不当,应该为“委婉含蓄”)5.自然不受拘束、羁绊的平和之乐生活的真谛需要生活中的人自己去体验,想回归者自会去争取,不想回归者说也没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