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复习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每章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每章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每章第一章:物质与能量在高一化学的必修一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为我们后面学习化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包括元素和化合物两种。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

我们常常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质地、形态等性质来判断它的组成成分。

而能量则是使物质发生变化的力量。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当我们将火柴点燃时,火焰的出现就是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

能量的形式有很多,例如热能、光能、化学能等。

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在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它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包含了质子和中子。

而电子则分布在原子核的外围。

通过学习原子结构,我们对元素周期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使得相似性质的元素排列在一起。

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第三章:离子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离子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条件和反应程式都被清楚地表示出来。

离子反应是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

在离子反应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进行结合或交换,形成新的化合物。

例如,氯化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并释放出氯化钠溶液。

这个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CuCl2 + 2NaOH → Cu(OH)2↓ +2NaCl进行表示。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物质发生电子的转移,形成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具有吸收电子的能力,而还原剂具有失去电子的能力。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会发生电子转移。

氧化剂接收还原剂的电子从而被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从而被氧化。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练习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练习

与盐酸酸 与 CaCl2 与 NaOH
不反应 不反应
CO32-+ ==2HCO3- 2NaHCO3 == Na2CO3+H2O+CO2↑ NaHCO3+NaOH==Na2CO3+H2O 可用来除杂 1.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可用 1. 与 CaCl2 反应有无 2.与酸反应 3 碱性 4 性 2. 碳酸钠与盐酸互滴时现象不同,碳酸钠滴到盐酸中马上 ,盐酸滴到碳酸钠中 3 除去括号中的杂质: Na2CO3 固体(NaHCO3) ; Na2CO3 溶液(NaHCO3) NaHCO3 溶液(Na2CO3) 3、铝的氧化物和铝的氢氧化物 Al2O3 Al(OH)3 相互转化 状态 类别 与盐酸酸的 反应 与强碱反应 热稳定性 制备 用途 稳定 --------作耐火材料,冶炼铝原料 净水剂、中和胃酸
- -
= H2O + CO32

(若是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
点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 + 3O2
2Al2O3
+ +
9.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6H =2Al3 +3H2↑ 10.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 +2H2O = 2NaAlO2 +3H2↑ - - 2Al + 2OH +2H2O = 2AlO2 + 3H2↑ 11.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3 + 2NaOH 2NaAlO2 +H2O Al2O3 + 2OH - = 2AlO2- + H2O 12. 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 Al2(SO4)3 +6NH3· H2O=2Al(OH)3↓+(NH4)2SO4 Al3+ + 3 NH3· H2O = Al(OH)3↓+ 3NH4+ 13.氢氧化铝溶液中加盐酸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 + Al(OH)3 + 3H = Al3 + 3H2O 14.Al(OH)3 与 NaOH 溶液反应 Al(OH)3 + NaOH NaAlO2 +2 H2O Al(OH)3 + OH- = AlO2- +2 H2O 15. 高温下铁与水反应 3Fe + 4H2O(g)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第三、四章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第三、四章总结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 2+HCl+H 2O=Al(OH)3↓+NaCl要求:1、掌握铝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2、能识别和绘制铝三角相关的图象并能求解。

3、掌握相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要求:1、掌握铁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 方程式2、掌握相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 2CO 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 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 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 2O 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钠 钾 黄色 紫色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二氧化碳类别酸性氧化物_酸性氧化物晶体结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水反应方程式不反应CO2+H2O H2CO3与酸反应方程式SiO2 + 4HF==SiF4↑+2H2O 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iO2+2NaOH == Na2SiO3+H2O 少:2NaOH+CO2==Na2CO3+H2O 过:NaOH+CO2==NaHCO3与CaO反应方程式SiO2+CaO 高温CaSiO3CaO+CO2==CaCO3存在状态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用途硅单质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SiO2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硅酸钠矿物胶、具有粘性,能做木材的防火剂。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方法分离的对象主要仪器应用举例过滤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粗盐提纯溶解过滤分离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分离食盐和沙蒸发结晶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降温结晶分离两种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较大的溶质氯化钠、硝酸钾混合液的分离分液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分离油和水萃取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用苯提取水溶液中的溴蒸馏利用组分中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牛角管、温度计从海水中制取纯水2.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n=Mm =NA N=VmV=C B ×V(3)有关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守恒):C (浓)·V (浓)==C (稀)·V (稀)(4)溶质质量分数(W )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的转化:(注意其中的单位换算)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常用规格有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1000 mL 等,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其规格,如500 mL 容量瓶。

并且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其是否漏水。

(2)配制步骤,所用仪器及注意事项配制步骤使用仪器注意事项计算——固体求溶质质量,液体求其体积。

称量托盘天平或量筒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 ,量筒量取液体后不需要洗涤。

溶解/稀释烧杯、玻璃棒溶解要在小烧杯中,切不可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

冷却——将液体恢复到室温(20℃)转移Xml 容量瓶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失洗涤——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充分混合定容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1—2 cm 时,用胶头滴管滴加,并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相切。

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与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与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与习题必修 1 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 Na 2CO 3 (或 NaHCO 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 3 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 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 NaCl 和 KNO 3 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AgNO 3、稀 HNO 3 产生白色沉淀 -+ClCl + Ag = AgCl ↓SO 42-稀 HCl 、 BaCl 2白色沉淀SO 4 2- + Ba 2+= BaSO 4↓四 .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 ”,而应是 “过量 ”;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是高一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之:物质的构成要素第三章内容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物质的基本单元——分子、原子、离子和粒子、分子结构与分子间作用力、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学键、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点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子得失、离子共存问题、酸碱盐等性质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离子化合物的特征、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和联系等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和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其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离子化合物是由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通过静电引力或电磁力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如水和氯化钠等。

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或原子团)构成,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原子可以再分为更小的原子,但分子不能再分为更小的分子。

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的单质有单质分子(ClO2, Br2, H2O等),如Na, He等。

1.分子、原子、离子和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其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1.分子、原子、离子和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其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单质的基本属性是:均一性、稳定性、强相互作用、磁性、难溶性和易分解。

3.酸、碱、盐的定义为: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化合物。

4.共价化合物:共价键(化学键)。

(1)共价键的概念:在化学反应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组成的原子团叫做共价单原子团。

共价单原子团中,相邻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叫做共用电子对。

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不影响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2)共价键的特征:共用电子对不能自由移动,成键原子的电子对全部偏向成键原子的空轨道,这样就形成了一对共用电子对,整个体系显电中性。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主要涉及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和计算。

本章节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对于理解和掌握后续的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等方面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本章节重点知识点的详细解读。

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所含基本单位(如原子、分子、离子等)数量多少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

1摩尔代表的数量为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 \times 10^{23}$)个基本单位。

二、摩尔的概念及应用摩尔不仅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换因子。

通过摩尔,我们可以将宏观的物质质量与微观的粒子数量联系起来。

例如,1摩尔氢气($H_2$)的质量是2克,因为它包含2摩尔的氢原子,而每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克/摩尔。

三、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molarity,符号C)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量,通常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

计算公式为:\[ C = \frac{n}{V} \]其中,$n$ 是溶质的物质的量(mol),$V$ 是溶液的体积(L)。

四、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温度为273.15K,压强为1.01×10^5 Pa),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的体积约为22.4升。

这个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是计算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关系的重要参数。

五、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是守恒的。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率。

例如,方程式 $2H_2 + O_2\rightarrow 2H_2O$ 表明,2摩尔氢气与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水。

六、溶液的配制实验室中经常需要配制具有特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通常通过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来实现。

通过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

七、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转换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可以通过摩尔质量来建立。

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物质的量(mol)和质量(g)之间的转换公式为:\[ n = \frac{m}{M} \]其中,$m$ 是物质的质量(g),$M$ 是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

高一上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

高一上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1)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作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和C60;O2和O3(2)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树状分类法(3)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交叉分类法碳酸钠为钠盐,也为碳酸盐2.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定义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实例CO2、SO3等CaO、Fe2O3等属类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例1 .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Fe ②熔融NaCl ③NaHSO4 ④CO2 ⑤H2SO4 ⑥酒精⑦KHCO3溶液⑧BaSO4⑨NaOH请回答下面问题。

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属于酸的是;属于盐的是。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1)基本概念(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2.胶体(1)分类胶体分散剂实例液溶胶液体Fe(OH)3胶体气溶胶气体云、雾固溶胶固体有色玻璃(2)Fe(OH)3胶体的制备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

化学方程式: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 。

(3)丁达尔效应①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原因分析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胶粒的直径为1~100 nm ,能使光波发生散射无明显现象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__nm ,光的散射极其微弱②应用:该效应常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三、物质的转化1.实现物质转化的基本依据: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会发生改变。

2.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实例探究Ca ――→①CaO ――→②Ca (OH )2――→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写出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序号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① 2Ca +O 2===2CaO 化合反应 ② CaO +H 2O===Ca(OH)2化合反应 ③ Ca(OH)2+CO 2===CaCO 3↓+H 2O复分解反应 ④ C +O 2=====点燃CO 2 化合反应 ⑤ CO 2+H 2O===H 2CO 3化合反应 ⑥H 2CO 3+Ca(OH)2===CaCO 3↓+2H 2O复分解反应(2)探究归纳: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3.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1)确定依据(2)实例——碱的制备(3)工业生产方法的选择①最适当方法的选择②实例——工业上制取NaOHa.不采用Na2O与H2O反应的原因: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b.主要采用方法:电解饱和食盐水;c.过去曾采用方法:盐(如Na2CO3)与碱[如Ca(OH)2]反应。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知识点+练习+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知识点+练习+答案)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1.熟悉各物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 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 掌握课本的实验。

【重点难点】掌握各物质的1. 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熟悉课本实验。

【知识结构】本章知识结构梳理 (一) 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类别 酸性氧化物 _酸性氧化物 晶体结构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熔沸点 高低与水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CO 2+H 2OH 2CO 3与酸反应方程式 SiO 2 + 4HF==SiF 4↑+2H 2O 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少:2NaOH+CO 2==Na 2CO 3+H 2O 过:NaOH+CO 2==NaHCO 3与CaO 反应方程式SiO 2+CaO高温CaSiO 3CaO+CO 2==CaCO 3 存在状态 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非金属及其化合物Cl 2氧化性:与金属及其他非金属反应单质化合物S N 2 Si氧化物氢化物 含氧酸含氧酸盐与水、碱反应:消毒剂、漂白剂(漂白液与漂白粉) 可燃性:生成SO 2 稳定性:空气的主要成分亲氧性:以SiO 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半导体性:信息技术与光电技术材料SO 2、NO 2SiO 2与水反应:酸雨与环境的关系:大气污染与防治 与强碱反应:制Na 2SiO 3 硅酸盐材料的基础 NH 3与水反应:制氨水 与酸反应:制铵盐 液化:制冷剂H 2SO 4、HNO 3、HClO氧化性H 2SiO 3不溶性NaClO 、Ca(ClO)2Na 2SiO 3 复杂硅酸盐胶体性质:制硅胶消毒剂、漂白粉黏胶剂(水玻璃)、防火剂陶瓷、玻璃、水泥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物质 用途硅单质 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 SiO 2 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 硅酸钠 矿物胶SiC砂纸、砂轮的磨料3、硅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二) 氯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黄绿色黄绿色无色 成分 Cl 2Cl 2、H 2O 、HClO 、H +、Cl ―、ClO ―、极少量的为OH ― H +、Cl ―、H 2O 、 极少量的OH ― 稀盐酸 性质 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2、氯气的性质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 2Na+Cl 2点燃2NaCl 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 2Fe+3Cl 2点燃2FeCl 3 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 Cu+Cl 2点燃CuCl 2与氢气反应方程式 H 2+Cl 2 2HCl ;H 2+Cl 2 2HCl与水反应方程式 H 2O +Cl 2 ==HCl+HClO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 Cl 2+2NaOH==NaCl+NaClO+H 2O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 2 +2C a (O H )2==CaCl 2 +C a (C l O )2 +2H 2O 实验室制法MnO 2+4HCl (浓)△MnCl 2 +Cl 2 ↑+2H 2O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AgNO 3溶液 Ag ++Cl ―==AgCl3. 氯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SiSiO 2H 2SiO 3Na 2SiO 3SiF 4NaCl HCl Cl 2 HClO CuCl 2NaClO ﹡(三) 硫、氮1、二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密度 毒性 黄绿色比空气___大___有毒 化学性质酸性与水反应方程式SO 2+H 2O H 2SO 3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O 2+2NaOH==Na 2SO 3 +H 2ONa 2SO 3+SO 2+H 2O==2NaHSO 3 SO 2+NaOH==NaHSO 3漂白性 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曾学过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吸附漂白:活性炭 氧化漂白:HClO 、O 3、Na 2O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2SO 2 + O 2 === 2SO 3 与氯水反应方程式SO 2 + Cl 2 +2H 2O == H 2SO 4+2HCl氧化性与硫化氢反应方程式SO 2+2H 2S == 3S ↓+2H 2O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浓硫酸浓硝酸相同点与Cu反应 Cu+2H 2SO 4(浓)△CuSO 4+SO 2 ↑+2H 2O Cu+4HNO 3 (浓)==C u (N O 3)2 +2NO 2 ↑+2H 2O 3Cu +8HNO 3(稀) == 3C u (N O 3)2 +2NO ↑+4H 2O与木炭反应 C +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C+4HNO 3(浓)△CO 2↑+4NO 2↑+2H 2O与铁铝反应 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存放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异同点① 吸水 性——干燥剂 ②脱水性——蔗糖变黑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__1__:3___)3.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SO 2 H 2S S SO 3 H 2SO 4 BaSO 4Na 2SO 3Na 2SCaSO 3FeS4、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 氨气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密度水溶性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__小___易溶(1:_700_)可以形成喷泉,水溶液呈_碱_性。

化学必修一每章总结

化学必修一每章总结

化学必修一每章总结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混合物又可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主要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和化学性质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如熔化、冻结等。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如燃烧、腐蚀等。

第二章:分子构造与化学键第二章介绍了分子构造与化学键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有电子对形成的一个电中性的结构。

分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参与单位,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分子式和分子量:分子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的组合式。

分子量是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用于表示分子的质量大小。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一种力的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通过共用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的种类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第三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的变化。

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要素。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中各种原子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可以通过调整系数来实现。

•化学计量的计算:化学计量是指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其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

化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及习题及答案

化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及习题及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高一化学必修三四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三四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三四章知识点第一章: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其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在化学平衡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原则需要了解。

1.1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对于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反之亦然。

1.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是衡量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定量指标。

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趋势越强。

1.3 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平衡状态下保持不变。

平衡位置取决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中某些物质失去电子(氧化)而另一些物质获取电子(还原)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和规则需要了解。

2.1 氧化态与还原态:氧化态是指原子或离子的电荷状态,反映了其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态是指原子或离子的电荷状态,反映了其吸收或接受电子的能力。

2.2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是指能够氧化其他物质并自身还原的物质,其本身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剂是指能够还原其他物质并自身被氧化的物质,其本身发生氧化反应。

2.3 氧化数:氧化数是指原子或离子在化合物或离子中带有的电荷状态。

可以通过氧化数的变化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对理解反应动力学有重要意义。

3.1 反应速率的定义: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来表示,即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

3.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其中,反应物浓度越高、温度越高、催化剂存在、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3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反应机理是指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中间物种和反应路径。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1.相关反应Si晶体硅:灰黑色固体、金属光泽熔点高物理性硬而与非金属反SiSi + 2化↑+ 2Si + 4HF = Si与氢氟酸反性质↑+ 2HSiOO = NaSi + 2NaOH + H与强碱溶液反2322应高温粗硅工业制取↑+ 2C SiOSi + 2CO 2SiO2熔点高、硬度大、纯净的晶体俗称水晶物理性质2H↑+ O SiO + 4HF = SiF 与氢氟酸反应化224学O SiO + HSiO + 2NaOH = Na 与强碱溶液反应2322性高温↑+ CO + NaSiOCOSiO Na 质222233与盐反应高温↑+ CO + CaCOCaSiO SiO 23 23SiO H32白色沉淀物理性质O + 2NaOH = NaSiOHSiO+2H与强碱溶液反化学223 23性应质加热△O + SiOHSiOH 2232↓+ 2NaCl SiOSiONa+ 2HCl = H 实验室制取原理323 222.新制氯水成分+---ClOOH Cl 离子:分子:HO HClO ClH 2 2久置氯水成分+--OHCl 离子:O H 分子:H 23.实验室如何制取纯净的氯气△↑+2HO 气体成分:Cl(HCl、HO)制取原理:MnCl + ClMnO + 4HCl(浓) 222222操作顺仪器中盛装的药各试剂的作用应出现的现象品序有晶体析出(NaCl)先通入饱和食盐除去HCl ①水OH再通入浓H②SO 除去2424.漂白粉①制法:2Cl+ 2Ca(OH) = CaCl + Ca(ClO) + 2HO22 222②有效成分:Ca(ClO)成分:CaCl 和Ca(ClO) 2 2 2↓+ 2HClO (在溶液中)漂白慢O = CaCO + H漂白原理:Ca(ClO)+ CO③322 2Ca(ClO)+ 2HCl = CaCl + 2HClO 漂白快22④久置失效发生的反应:Ca(ClO)+ CO + HO = CaCO + 2HClO 3222光照↑2HCl + O2HClO 2或加热5.BrI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22 、水苯或汽油四氯化碳6.置换反应Cl+ 2NaBr = Br+ 2NaCl Br+ 2KI = I + 2KBr ∴氧化性Cl>Br>I 22 2 2 2 22氧化剂-——————→II7.I遇淀粉溶液后,溶液呈蓝色 22三.氮1.氮的氧化物NO:无色气体、有毒(同CO)、难溶与水NO:红棕色气体、有毒、与水反应2反应:2NO + O = 2NO3NO + 2HO = 2HNO + NO 32 2 222.有关NO与O或NO与O混合通入水中,液面上升一定高度时用的方程式2224NO+ O+ 2HO = 4HNO 4NO+ 3O+ 2HO = 4HNO3 2 223 2 23.硝酸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以任意比物理性质溶于水酸的通性3FeO + 10HNO = 3Fe(NO) + NO↑+ 与金属氧化强3335HO氧物2化3Cu + 8HNO(稀) = 3Cu(NO) +2NO↑+ 233化性4HO2与金属学+ ↑+2NOCu + 4HNO(浓) = Cu(NO)2332性O2H2质△与非金属+ 2H↑+ 4NO↑CO) (浓O C + 4HNO2232光照不稳定性+ H↑↑O 4NO+ O4HNO22 32或加热4.氨( NH )3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1:700溶于水+- NH+ OHNH·HO NH+ HO 化与HO423 322学NH+ HCl = NHCl 与酸43性氨的催化剂4NO + 6HO4NH + 5O 223质加热催化氧化实验室制取原△-+ ↑+ HONH+ OH NH234理.△↑+ CaCl + 2H2NHCl +Ca(OH ) O2NH223245.实验室制取干燥NH的方法:3△↑+ CaCl + 2H2NH O 制取原理:2NHCl +Ca(OH )23242气体成分:NH(HO )23除水用试剂:碱石灰(不用浓HSO、CaCl原因是:2NH + HSO = (NH)SO ; CaCl+ 8NH3 =CaCl·8NH ) 3 22 3 2 4 4 22 24 4 △△↑+ CO↑↑+ H+ HO NH NH.受热易分解NH·HO NHHCO O 624333 3222 7.氨水中的微粒分子:HO NH·HO NH 3232+ + - H 离子:NHOH4四.硫2S2422浓SO() 因:HS + H原24 22 22HBr + HSO(浓)= Br + SO+ 2HO 2HI + HSO(浓)= I + SO+ 2HO222424 22 2 2应该用:HSO( 1:1体积比) 或浓HPO(它们氧化性弱,不会氧化HS、HBr、HI)23424 5.浓HSO426.浓HSO与蔗糖混合后的现象及原理42①现象:白色蔗糖→黑色→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酸雾浓硫酸nHO ( 放热) 12C + 11HO HSOH②原理:CO + nHO = HSO·4412222112222△↑+ 2SO↑+ 2HO (膨胀)COSO + HO = HSO(刺激性气味的C + 2HSO(浓)3 2222 4222气体、酸雾)7.漂白化学漂白:①永久漂白:NaO HClO O →强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322②暂时漂白:SO →化合成不稳定无色物质、非氧化还原反应、可逆2物理吸附:活性炭8.C与浓HSO反应产物的鉴别:42操作顺仪器中盛装的药各试剂的作用应出现的现象序品变蓝CuSOO ①鉴别H无水24品红溶液②红色褪去SO 鉴别2紫色变浅甚至消失除去SO溶酸化的KMnO 24③液红色不褪去④SO品红溶液是否除鉴别2净鉴别澄清石灰水CO2溶液变浑浊⑤注意:HO一定要先鉴别,因为从其他水溶液中出来的气体会带出HO2223 2222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练习题)1、能贮存在有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里的试剂是()A、HF溶液B、KOH溶液C、盐酸D、水玻璃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B、硅是常温下化学性质的半导体材料C、N和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属于的固定22D、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3、下列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可使湿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D、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4、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的脱水性属于物理性质,相应的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B、是一种干燥剂,能干燥氨气、氢气等多种气体C、在常温下能够和铁、铝等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盐D、CuSO·5HO晶体投入到浓硫酸中,固体颜色由蓝变白245、CO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2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D、硅酸钠溶液6、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A、HCl、CO、NHB、CO、H、NH 3232C、O、SO、NOD、H、HCl、N 22227、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水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价和-1价B、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大C、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氯水经光照后有气泡放出,该气体是氯气8、生石灰中往往含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等杂质,要检验是否存在这两种杂质,最好选用()A、水B、盐酸C、硫酸D、烧碱溶液9、能够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溶液是()A、澄清石灰水B、氯化钡溶液C、紫色石蕊试液D、品红溶液10、在下列反应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不表现酸性的是()A、FeO+浓HNOB、C+浓HNOC、FeO+浓HNOD、Cu+浓HNO 33323311、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气体,下列仪器和药品:①洗气瓶、②干燥管、③固体生石灰、④苏打溶液、⑤小苏打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必须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如 1molH、 1molH+。不能用摩尔数代替物质的量。
三、摩尔质量
如何由物体质量求出微观粒子个数呢?
物质质量 ? 物质的量
N A 粒子个数
单个粒子质量很难称量,但大量粒子总质量可称量。 总质量约为 10-3~ 10-2kg,即 1g~ 10g)
(分子质量约 10-26~ 10-25kg ,若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如上述反应 中, Fe 的还原性比 NO要强, HNO3 的氧化性比 Fe(NO3) 3 要强。
2、对同一种元素来说,一般情况下是逐着化合价的升高,氧化性越强,化合价降低,还原性增强。如:
性) Fe 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Fe 3+(氧化性)
3、金属活泼性;金属单质越活泼,其单质还原性越强;反应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如:
通常分为四步:
一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OH + H2SO4 == Na 2S04 + 2H 2O
-
+
2-
+
2-
二改;改写化学方程式。 2Na+ + 2OH + 2H + SO 4 == 2Na + SO 4 + 2H 2O
注:如果有难溶物质(沉淀) 、难电离物质(弱电解质) 、挥发性物质(气体)和非电解质,则用化学式表示,其
必修一
第一章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示
2、意义: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它表示的是物质中所含粒子的多少 - 分子、原子、
离子、质子、电子。
3.注意:“物质的量” 是一个物理量的全称, 是一个专有名词, 不能当成物质的数量或质量来理解, 不得随意增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单质1、与非金属反应(O2、Cl2、S):表现强还原性,被氧化1)常温下:4Na + O2=== 2Na2O (白色)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氧化膜,说明钠比Al、Fe活泼得多(应用)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因为钠易与水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存在煤油中。

2)受热时:2Na + O2=== Na2O2(淡黄色)(现象)钠在空气中受热后,先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分析电子得失)现象:(应用)钠燃烧引起火灾,怎么办?(一般用砂土盖灭)3、与酸反应:2Na + 2HCl == 2NaCl + H2↑(比水更剧烈)小练:1、将一小块新切的不规则形状的金属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可说明钠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现象是()A、金属钠浮在水面上B、金属钠形成小球状C、金属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D、反应后的溶液呈现红色2、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试管中(煤油和水均足够多),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浮在煤油层上,不反应B.钠沉在煤油层下,不反应C.钠沉在煤油层下,浮在水层上,在交界处剧烈反应D.钠沉在水层下剧烈反应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钠与盐酸反应:Na+2H+===Na++H2↑D.钠跟氯化钾溶液反应:2Na+2H2O===2Na++2OH-+H2↑典型例题:1、将Na、Mg、Al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B.6:3:2C.3:1:1D.1:1:12.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最后生成什么物质?用图表示之。

3、在盛有5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试管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4. 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强酸、强碱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为__________.5.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后有氢气放出,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B.Mg2+C.S2-D.HCO6.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1)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干燥管还可用___________(装置)代替。

(3) 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四.金属氢氧化物典型例题:1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的杂质的是( )A. Mg( Al2 03)B.MgCl2( AlC13)C. Fe(Al)D.Fe2O3( Al203)2、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下列试剂,有沉淀产生,且沉淀不会因加入试剂过量而消失的是()A、NaOH溶液B、氨水C、NaCl溶液D、BaCl2溶液3、往100ml 0.1mol/L 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得到1.17克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70ml B.90ml C . 130ml D.160ml4、CO和H2的混合气体共3 g,与足量的过氧化钠置于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则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A.3 g B.3.2 g C.4.4 g D.5.6 g5、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9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

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 B.Na2O2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6、在含有Fe3+、Fe2+、Al3+、NH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变化的是()A.Fe3+ B. Al3+ C. NH4+ D .Fe2五、盐典型例题:1.下列物质中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是( )①Fe3O4②Fe(OH)3③FeCl2④FeCl3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物质跟铁反应后的生成物与KSCN溶液作用一定会产生红色溶液的是( )A.盐酸B.Fe2(SO4)3溶液C.氯气D.CuSO4溶液3.在电子工业中,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铜的“腐蚀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

该反应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A .氧化性B.还原性C.导电性D.导热性4. 在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B.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有Cu2和Fe3+D.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课后练习题:1.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2.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C.加少量稀盐酸D.加热干燥使用3.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NH4++HCO3-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C.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42-===CaSO4↓+H2O4.在不同的化学反应里,既能表现酸性,又能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的酸是()A.浓H2SO4B.HNO3C.HCl D.H2O5.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Cl2的氧化性比I2的氧化性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气流从左到右,则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D接E,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

(2)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Cl2比I2的氧化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证明Cl 2的氧化性比Br 2强,则需做的改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铜矿(CuFeS 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 2+21O 2=====高温8Cu +4FeO +2Fe 2O 3+16SO 2。

若CuFeS 2中Fe 的化合价为+2,则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对上述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SO 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高空排放 b .用于制备硫酸 c .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 2SO 3(3)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 2O 3、FeO 、SiO 2、Al 2O 3)可制备Fe 2O 3。

炉渣――→NaOH 溶液,过滤Ⅰ沉淀――→盐酸、H 2O 2Ⅱ溶液――→NaOH 溶液ⅢFe(OH)3――→△ⅣFe 2O 3①步骤Ⅰ中发生的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的目的是将铁的氧化物溶解并将Fe 2+氧化成Fe 3+,则Fe 2+发生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