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劳动法律关系

合集下载

劳动法名词解释

劳动法名词解释
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3分)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基准制度
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14.10
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是指通过立法
规定,在我国境内的一切生产性建设项目的 安全卫生设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制度。
职业病15.10 11.7
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
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的物质等因素而引 起的疾病。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6.10
是根据我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的 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 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 度。
劳动安全基准制度13.4
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
生育保险14.10
生育保险,是指妇女劳动者因怀孕、分娩而中 断劳动时,获得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种 社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提供的生活保障和 物质帮助通常由现金补助和实物供给两部分 组成。
疾病保险12.4
是指劳动者及其供养的亲属由于患病或非因 工负伤后,在医疗和生活上获得物质帮助的 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劳动法律事实15.10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
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 况,劳动法律事实按照它们发生是否以行为
人的意志为转移,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服务期条款12.4
服务期条款: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由用人
单位提供其专项培训待遇的劳动者,必须为
用人单位服务满约定的期限,期限内不得单
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
时间基本相同。
年休假17.4
是指劳动者每年享受的一定期限的带薪休假。

劳动法案例整理

劳动法案例整理

劳动法案例第一章劳动法基本理论案例研习:劳动关系vs劳务关系【案情】某酒店与某大厦签订了租赁合同,租赁大厦八层。

之后,酒店将该摊档租赁给聂某经营“面老大”,并允许其使用该酒店的营业执照进行经营。

2006年7月24日聂某雇用索某在面食摊做工,双方口头约定月工资1500元。

同年11月,索某因聂某拖欠工资离开工作岗位,后向法院起诉,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工资2600元。

【问题】索某与酒店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索某与聂某或酒店形成劳务关系?案件争议焦点:1聂某与索某属于民事雇佣关系?2某酒店与聂某形成劳务关系?3索某与某酒店属于劳动关系?分析关键:聂某与酒店之间承包行为的性质;聂某雇用索某行为的性质。

承包:以承包人与发包人的关系不同内部承包和外部承包内部承包与外部承包的区别:法律性质不同;承包人与发包人的关系不同;承包的客体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

相关法律规定:原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符合法律规定主体资格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安排的有酬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结论:聂某雇用索某的行为实质是一种内部承包人代表企业实施的劳动用工行为,其所雇用的劳动者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索某与某酒店之间形成劳动关系,而非劳务关系。

某科研所为了将其生产的科研产品推向市场,登报以广告形式寻找推销产品的合作者。

待业人员李某与该所签订了推销协议。

其中规定:李某帮助推销该产品,按销售价格的20%提成;除推销产品及其费用外,双方不发生其他关系。

其后该所不按协议支付李某该得的提成。

因此,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该所按约支付20%的提成。

但法院不予受理,认为此案属于劳动报酬纠纷,应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办理。

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对仲裁不服时,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问:李某与该科研所之间的关系是否由劳动法调整,为什么?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李某原为某市服务公司职员。

劳动法第二章讲义

劳动法第二章讲义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二章讲义劳动法律关系(重点)【重点问题】劳动关系劳动关系认定标志劳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关系的参加者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

是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与相邻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1、劳动法律关系和劳动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联系:(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形成的客观依据。

(2)劳动法律关系对劳动关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两者的区别:(1)前提条件不同。

(2)内容不同。

(3)性质不同。

2、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法上的法律关系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有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基于此就形成了两类不同的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和劳动法上的法律关系。

二、劳动关系概述任何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都必须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

法律的调整对象不仅是一个部门法成立的依据,也是界定该法所适用的具体范围。

我国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劳动关系,这是劳动法调整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关系;二是与劳动关系有着密切联系的某些关系。

(一)劳动关系概念劳动过程的实现,必须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个要素相结合为前提。

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别归属于不同主体的社会条件下,只有这两种主体之间形成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劳动过程才能实现。

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其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点,并因为这些特点与其他部门法相区别。

劳动关系的特征实质也就是对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的分析。

1、劳动关系只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动过程中产生的关系,都不属于劳动关系,根据这一特点,劳动法所涉及的范围只限于劳动过程之中。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原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5)12号)
l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符合法律规定主体资格
l 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 位的管理,从事安排的有酬劳动;
l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延伸思考: l 出租车公司与司机之间的关系? l 小时工与家政公司和雇主之间的关系? l 大学生兼职、大学生实习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
l 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法主体间已经 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由于一定的客观情况的 出现而引起法律关系中某些要素的变化。
l 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劳动法主体间的劳 动法律关系依法解除或终止,亦即劳动权利和 劳动义务的消灭。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二、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 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它社会关系 (1)劳动者管理方面的关系 (2)劳动力配置服务方面的关系 (3)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4)工会与职工、用工单位发生的社会关系 (5)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社会关系 (6)劳动监察方面的社会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一)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动关系从广义上说是指劳动主体在实现集 体劳动过程中彼此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法中的劳动关系是从狭义上看:是指劳 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 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2.劳动关系的特征:

第二章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

第二章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劳动者 2、劳动者的资格 劳动者的资格是指公民成为劳动者必须具备法定的前提
条件,包括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是公 民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必须具备的基本资格。 1)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公民能够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 动义务的资格 2)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依法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 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资格。
能进行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15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 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 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用人单位能否以试用期内发现职工身体 存在严重缺陷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吴某毕业于某会计中专学校。1998年吴某因伤摘除了右 肾。2000年4月。某国有企业招工。吴某报名参加该企 业会计工作岗位的招聘。企业组织报名者到当地医院体 检,在体检过程中,吴某未说明自己的右肾被摘除,医 生也没有检查出来。经企业人事部门考核后,吴某被聘 用并被安排在该企业会计室实习。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 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吴某的工作内容为会计业务; 试用期6个月。实习期间,吴某健康状况良好,能够胜 任工作。2000年6月,某国有企业获悉;吴某的右肾被 摘除,经医院检查核实后,该企业以吴某身体存在严重 缺陷,不符合上级主管机关制定的《企业招工暂行规定》
未纳入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的 非合同劳动关系(现行的干部人事制 度下的劳动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的劳动关系,以及现役军人、家庭保 姆、自然人用工等劳动关系,不属于 劳动法调整范围。
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1)劳动行政关系: 2)劳动服务关系: 3)劳动团体关系: 4)劳动争议处理关系:

劳动法教学大纲

劳动法教学大纲

第一章劳动法基础理论引导案例1.1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地位和作用1.3劳动法的渊源和体系1.4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案例分析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引导案例2.1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2.2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2.3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案例分析第三章就业促进法律制度引导案例3.1劳动就业概述3.2公平就业3.3就业服务与管理3.4就业援助案例分析第四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引导案例4.1劳动合同的概述4.2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4.3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法律效力4.4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4.5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4.6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第五章集体合同引导案例5.1集体合同的概述5.2集体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第六章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法律制度引导案例6.1工作时间6.2休息和休假6.3延长工作时间和及其限制第七章工资法律制度引导案例7.1工资的概述7.2工资构成和工资形式7.3最低工资制度第八章劳动保护法律制度引导案例8.1劳动安全卫生制度8.2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第九章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引导案例9.1劳动争议的概述9.2劳动争议协商与调解9.3劳动争议仲裁9.4劳动争议诉讼第十章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引导案例10.1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和内容第十一章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引导案例11.1养老保险法律制度11.2医疗保险法律制度11.3失业保险法律制度11.4工伤保险法律制度11.5生育保险法律制度第十二章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引导案例12.1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概念和内容第十三章社会福利法律制度引导案例13.1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的概念和内容第十四章社会优抚法律制度引导案例14.1社会优抚法律制度的概述。

劳动法复习笔记

劳动法复习笔记

劳动法复习笔记名词解释:第一章:1.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又密切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注:劳动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劳动: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造劳动对象,使之符合人类需要的有意识哟目的活动。

3.劳动法的渊源:亦称劳动法的形式,是指劳动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

4。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5.三方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涉及劳动问题上,老工代表、雇主代表与政府代表处于平等地位,共同协商做出决定,以协商劳动关系。

6.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在劳动立法中体现的指导思想和在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又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是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第二章;1.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义务关系。

2.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3.劳动权利能力:是劳动者依法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劳动者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成为主体的前提条件。

4.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劳动者能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劳动法律,实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它是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

5.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按法律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进行劳动保护,并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组织。

6.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劳动法主体之间为实现一定的劳动过程,依照劳动法规,通过劳动合同而设立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的关系。

7.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

8.职业安全权:又称劳动安全卫生全,是指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获得保障,从而免遭职业危害的权利。

第三章:1.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2.就业促进:是国家采取的帮助公民实现就业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

劳动法考题

劳动法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 (c )。

A. 18 世纪初 B. 18 世纪末C.19 世纪初D. 20 世纪初2、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时间为(c)。

A. 1994 年 1 月 1 日 B. 1994 年 7 月 5 日C.1995 年 1 月 1 日D. 1995 年 7 月 5 日3、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是 (c )。

A.职工个人向用人单位借款发生的关系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C.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发生的关系D.两个企业之间签订的劳务输出合同4、劳动法的调整原则是( C)。

A.形式上平等实质上不平等的社会关系 B.劳工利益本位C.权利义务法定与约定相结合D.法定限制约定、团体约定限制个体约定5 、( D)年中国成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常任理事国。

A. 1919 B. 1944C. 1946 D.1971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劳动关系中,哪些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AC)? A.乡镇企业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B.某家庭与其聘用的保姆之间的关系C.个体老板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D.国家机关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关系2、下列哪些属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AC )A.倾斜保护劳动者B.意思自治C.协调劳动关系D.诚实信用3、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形式包括 (ABC)A.国际劳工组织章程 B.国际劳工公约C.国际劳工建议书 D.联合国有关文件4、以下属劳动关系的附随关系的是( ABCD)A.劳动行政关系 B.就业关系C.社会保险关系 D.劳动争议处理关系5、下列关于劳动法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BCD)A.劳动法是保护法与管理法的结合B.劳动法是公法与私法的结合C.劳动法是协调法与标准法的结合D.劳动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三、填空题1、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于 ___1919_____ 。

2、关于劳动法地位的认识,通常认为 __与民法刑法行政法并列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课本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课本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3 两种管理思路
㈠实证研究方法
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特点:①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 逻辑②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主要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
㈡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特点:①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 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②往往成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 具,实现互惠交换。 互惠交换障碍:①信息障碍 ②体制障碍③市场缺陷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P5
(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在一定年龄内,具有劳动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 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劳动者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 (人口参与社会
劳动程度的指标,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工具) 总人口劳参率 = 劳动力/总人口*100%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1.
△D △w
需求无弹性 需求有无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Ed = 0 Ed -∞
2.
Ed =
D
w
3.
4. 5.
单位需求弹性
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缺乏弹性
Ed = 1
Ed > 1 Ed < 1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P7 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㈡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劳动法律事件
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 破产、战争、伤残等
第三章
第一节
现代企业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
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摘要第一章总则:规定了本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职责和措施等。

第二章促进就业:规定了国家对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劳动者就业的权利和义务,禁止就业歧视,保障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权益。

第三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定义、内容、形式、期限、变更、解除、终止等事项,以及集体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事项。

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了工作时间的标准、弹性制度、加班制度,以及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等事项。

工资:规定了工资的支付方式、时间、标准,以及最低工资制度、工资保障制度等事项。

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劳动安全卫生义务,以及劳动者应当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等事项。

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为女职工提供的孕期、产假、哺乳期等特殊保护措施,以及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等事项。

第八章职业培训:规定了国家对职业培训的政策和措施,以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等事项。

第九章社会保险和福利:规定了国家对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方针,以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福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等事项。

劳动争议: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定义、类型、处理程序,以及调解仲裁机构的设立、职责等事项。

第十一章监督检查:规定了国家对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机构、职责、权限等事项。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规定了违反本法规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或者不履行义务,造成损害后果的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事项。

第十三章附则:规定了本法的施行时间、适用范围、解释权等事项。

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法》考点梳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法》考点梳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法》考点梳理2012-12-26 22:38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名词】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名词】狭义上的劳动法:是指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综合性法律。

【单选】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多选或简答】劳动法上的劳动必须具备的条件;①为法律的义务之履行。

②为基于契约关系。

③为有偿的。

④为职业的。

⑤为在于从属的关系。

【多选】劳动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国际劳工公约、规范性劳动法律、法规解释、其他。

【简答】简述劳动法的功能?答:①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合理组织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

④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单选】劳动法以劳动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及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名词】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简答】简述劳动关系的特征?答:①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

②劳动关系必须产生于老公过程之中。

③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

④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

⑤劳动关系以劳动力的给付为主要内容。

【多选】劳动关系的种类:①以用人单位的性质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关系。

②以劳动关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国内劳动关系和涉外劳动关系。

③以劳动关系表现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

【单选】标准劳动关系是最典型的劳动关系,完全符合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并适用全部劳动基准和集体合同规定。

劳动法考试复习试题库

劳动法考试复习试题库

《劳动法》复习题库第一章劳动法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 ).A.工作 B.生活C.劳动 D.生产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B.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的发展C.劳动法的劳动,是指一切劳动D.劳动法都是和劳动有关的法律3.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提供( ).A.资金 B.工作条件C.生产条件 D.劳动能力4.我国《劳动法》发生效力的时间是( ).A.1995年1月1日 B.1994年7月5日C.1994年1月1日 D.1995年?月5日5.我国狭义上的《劳动法》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C.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D.调整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6.我国广义上的劳动法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C.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D.调整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7.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是( )。

A.劳动关系 B.劳动管理关系C.劳务关系 D.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8.劳动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其中,将劳动关系划分为全民所有制劳动关系、集体所有制劳动关系、个体经营劳动关系等等,其依据的标准是()。

A.不同的所有制关系B.不同的职业C.不同的资本组织形式D.不同的谈判方式9.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以下劳动者的是()。

A.国家机关和其工作人员B.某企业和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工人C.某企业和与其签订了加工承揽合同的工人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村民10.以下关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表述错误的是()。

A.劳动法调整广义的劳动关系B.劳动法调整的主要是狭义的劳动关系C.劳动法调整的是狭义的劳动关系以及与其联系密切的其他社会关系D.劳动法调整的是有从属性质的劳动关系11.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劳动法第四章》

《劳动法第四章》
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②更有利于失 业人员重新就业,缓解失业问题。
(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 利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
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的基本生活而依法强制 实行的一项物质帮助制度。 第70条,第73条的规定;此外,第九章还对 社会保险水平、社会保险基金来源和监督、 社会保险层次等作了规定。
(五)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 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 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 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发展学前教育。”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受教育的一个 重要方面,①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
1、未婚女工在2年内不得结婚,否则予以辞退, 并赔偿损失;
2、工作年限内生老病伤由职工自行负责; 3、职工应按照公司生产要求服从加班加点的指
令,平均一周加班4次,每次4小时左右 4、完成工作定量,否则被计件扣薪
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知识,来审核针织公 司与女工们签订的聘用合同有哪些问题?
本例中,聘用合同的有关约定违反劳 动法,侵害劳动者基本劳动权。
(二)取得报酬的权利
1.劳动者有依法获得合法收入的权利
“合法”——来源正当、依法纳税 2.等量劳动,获得等价报酬 (“等量劳动”——是指在同等劳动性 质、劳动强度和劳动效率下,劳动者具 有相等熟练程度时所提供的劳动量) 3.同工同酬
——同样数量和质量的工作应得到同 样报酬
(三)休息休假的权利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 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未婚职工2年内不得结婚的规定——违反 婚姻法,劳动者享有婚姻自由权; 生老病伤由职工自行负责的规定——侵害 了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任意加班加点——侵害了劳动者的休息休 假权; 不合理的工作量及扣减计件工资——侵害 了劳动者取得劳动提高职业技能 三、执行安全卫生规程 四、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第二章劳动法考点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第二章劳动法考点

点)
(1)雇佣规则(内部劳动规则)
(2)劳动(雇佣)合同
7.正式解释(五 点)
(3)集体合同
(4)习惯法
(5)法官法或判例法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3.劳动标准制度
四、劳动 法的体系
4.职业培训制度
(8点) 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2.劳动法律事件
二章劳动法
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纲领性
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它们 一的,具体规定之间总是有着内在联系。) 导劳动法的实施,正确适用法律,防止出现偏差。(只要能够坚持劳动法的基 就可以保证劳动法的正确适用。) 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对于认识劳动法本质有指导意 弥补劳动法律规范可能存在的缺陷。(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可以直接适用,补充 制度的不足等。) )《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说明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
业权
动报酬的权利 假的权利 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
基本要求:1)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包含建立、变更、终止劳动法 律关系的意图,即包含追求一定法律效果的意图。
2)意思表示必须完整地、合于规范地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 、终止的必需内容。
动法律关系的区别是后者有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法律制度。 其运行不以劳动法律规范是否存在为前提条件。
运行中,劳动关系当事人的不同目标和必然产生的利益差异导致劳动关系运行的 的状态下为保持必要的秩序,使其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才需要法律加以规范。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题库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题库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题库第一章:劳动合同1. 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不受限制。

B. 劳动合同可以口头约定,不需要书面形式。

C. 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无限制地延长。

D.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工时等相关待遇。

答案:D2.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错误的是:A.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B.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 试用期劳动合同D. 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答案:D3. 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正确的是:A. 协商一致解除B. 劳动者单方面解除C.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D. 定期解除答案:A、B、C第二章:劳动关系1. 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B. 劳动关系不受任何法律法规的保护和规范。

C. 劳动关系的建立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D. 劳动关系仅适用于全职劳动者,不包括兼职劳动者。

答案:A2. 劳动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错误的是:A. 工资支付B. 休假制度C. 劳动保护D. 社会保险答案:D3. 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劳动关系义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A. 安排合理的工作任务B. 给予必要的劳动保护C. 缴纳应有的社会保险费D. 无条件满足劳动者的一切合理要求答案:A、B、C第三章:劳动纠纷1.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正确的是:A. 协商解决B. 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C.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 私下解决,不需要任何法律程序答案:A、B、C2. 劳动纠纷仲裁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错误的是:A. 庭前调解B. 仲裁裁决C. 二审审判D. 一审审判答案:C、D3.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A. 受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B. 调查劳动争议的事实和证据C. 作出仲裁裁决D. 发布劳动法律法规答案:A、B、C总结:劳动法试题及答案题库涵盖了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以及劳动纠纷等方面的知识点。

自考《劳动法》复习资料完整版

自考《劳动法》复习资料完整版


知识点名称
主观题
第一节劳 动法律关 系概述
1、名词解释:劳动法律关系一般认为,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 劳动法律关 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系的概念★
第四节劳 动法基本
原则
维护劳动者 合法权益原
则★★
1、试述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论述题)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劳 动法的基本要求,结合法律部门基本原则的确认依据,我们认为劳动法的基本原 则应包括以下五项: (1)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2)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3) 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公平保护原则 (4) 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基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5) 坚持法律调节与“三方”对话相结合的原则
3
1、试述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论述题) (1) 合法原则。合法原则,亦称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它是劳动合 同有效的前提条件。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备法 定资格;第二,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第三,劳动合同的形式要合法,除非全 日制用工外,劳动合同需要以书面形式订立。 (2) 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将公平原则作 为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可以防止劳动合同当事人尤其是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 损害劳动者的权利,有利于保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平衡当事 劳动合同订 人之间的利益。 立的概念和 (3)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所谓平等,是指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原则★★ 所谓自愿,是指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合同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不得强制 对方接受某种条件,第三人也不得干涉劳动合同的订立。协商一致,是指在订立劳 动合同的过程中,劳动合同订立与否、劳动合同内容如何,应当在双方当事人以协 商的方式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确定。 (4) 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以及劳动合 同终止后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相互协作,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指导劳 动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履行合同的行为准则,有利于保护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合法 权益,更好地履行合同义务,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而法律又没有规 定的,可以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解释。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劳动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某建筑工程队低价招用20名学徒工,合同中规定他们每天必须从事高空作业或繁重搬运工作,否则不能结算当月工资。

用工当月,工程队因违反安全施工规定造成事故,致使学徒工多人伤亡。

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这些学徒工均是不满15周岁的边远地区农民子弟。

对此,劳动行政部门拟采取的下列哪一项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答案:C)难A.责令雇主解除劳动合同,遣返这批学徒工B.责令雇主承担遣返费用,并给予经济补偿C.收缴雇主在非法用工期间的经营所得D.告知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属向雇主索赔的权利,并协助他们向雇主索赔2.某培训机构招聘教师时按星座设定招聘条件,称:“处女座、天蝎座不要,摩羯座、天秤座、双鱼座优先。

”据招聘单位解释,因处女座和天蝎座的员工个性强势,容易跳槽,故不愿招聘,并认为按星座招录虽涉嫌就业歧视,但目前法律没有明文禁止。

对此,应聘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劳动监察部门的下列哪一做法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答案:B)难A.将《劳动法》“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的规定直接适用于本案,形成判例,弥补法律漏洞B.根据《劳动法》的平等就业原则,对招聘单位进行法治教育,促使其改变歧视性做法C.应聘者投诉缺乏法律根据,可对其批评教育或不予答复D.通知招聘方和应聘方参加听证,依据国外相关法律规定或案例,对招聘机构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下列哪一事项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答案:B)难A.甲厂职工陈某操作机器时不慎将参观的客户蒋某致伤,蒋某要求陈某赔偿B.汪某因身高不足1.70米而被乙厂招聘职工时拒绝录用,汪某欲告乙厂C.丙公司与劳务输出公司就30名外派劳务人员达成的协议D.丁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的担保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C)A.劳动法中的劳动不包括家务劳动 B.劳动法中的劳动是劳动力的有偿让渡C.履行抚养义务的劳动属劳动法中的劳动 D.劳动法都是和劳动有关的法律5.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答案:D)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款关系B.某公司与股东就股利问题而发生的关系C.某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社会关系D.某农民工与个体餐馆就工资问题所发生的关系6.下列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 )(答案:A)7. A.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关系 B.某私营企业与职工因培训而发生的关系8. C.某公司与其职工因支付加班费用问题而发生的关系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与劳动者发生的关系9.关于劳动法地位的认识,通常认为的是( )(答案:A)A.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B.劳动法是民商法的组成部分C.劳动法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D.劳动法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8.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相交叉的部分主要是()(答案:D)A.社会救济B.社会福利C.住房福利D.社会保险9.我国劳动法采取()形式(答案:A)A.内地为成文法,港澳台地区既有成文法,又有判例法B.判例法C.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D.判例法为主,成文法为辅10.劳动标准制度规定劳动关系当事人不能约定()劳动标准的劳动条件(答案:B)A.高于B.低于C.平行于D.两者之间没有关系11.劳动法的主要宗旨是()(答案:A)A.调整劳动关系B.处理劳动争议C.保护劳动者D.劳动管理12.下列哪项不是劳动者倾斜保护理论在劳动立法上的体现()(答案:D)A.偏重规定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B.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限制条件C.规定劳动标准制度D.规定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说法违反劳动法的规定?()(答案:ABCD)难A.我国公民未满十六岁的,用人单位一律不得招用B.双方当事人不可以约定周六加班C.劳动合同期限约定为二年的,试用期应在半年以上D.双方当事人可就全部合同条款做出违约金约定2.关于劳动关系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答案:ACD)难A.劳动关系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B.劳动关系既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C.劳动关系既包括财产关系也包括人身关系D.劳动关系既具有平等关系的属性也具有从属关系的属性3.下列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哪些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答案:AB)难A.某私营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B.某国家机关与工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合同C.某公司董事长与公司之间的聘用合同D.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劳务合同4.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答案:BC)A.所有与劳动有关的社会关系B.劳动关系C.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D.由各种劳动关系而发生的关系5.下列人员不适用劳动法的是()(答案:BC)A.农村农业劳动者B.家庭保姆C.现役军人D.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ABC)A.劳动关系是在争取与实现劳动权的过程中发生的关系B.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C.劳动关系双方是平等的,不具有从属性D.劳动关系既具有平等性,也具有隶属性7.确立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是( )(答案:ABD)A.劳动法体现国家对劳动关系的干预,是典型的公法B.劳动法是劳动关系协调法与劳动基准法的结合C.劳动法即使程序法,又是实体法D.劳动法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8.对于劳动法中的劳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答案:ACD)A.劳动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B.工人务工是劳动,个体劳动者的经营也是劳动C.劳动是一种报酬的劳动,而不是义务劳动D.劳动是一种集体劳动莫不是以劳动者名义从事的劳动9.以下各项中,哪些不属于劳动法所称的劳动关系的范畴()(答案:ACD)A.劳动者甲在单位的劳动过程中与同事乙之间的关系B.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关系C.农民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D.个体劳动者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的关系10.以下哪些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答案:ACD)A.社会救济B.集体合同C.争议军人优抚D.公共福利11.对于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BCD)A.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劳务关系适用民法B.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一般都比较稳定,具有连续性C.甲企业某技术人员在业余时间在乙企业兼职,属劳务关系D.某工厂锅炉损坏,聘请修理工修理,属劳动关系范畴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是()(答案:B)A.劳动法律规范B.劳动关系C.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D.劳动关系和与劳动过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2.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答案:C)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D.劳动法律事实3.下列行为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是()(答案:C)A.某个体餐馆雇佣童工B.因身体原因甲与所在单位协议改变岗位C.乙根据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上岗就业D.劳动合同期满前,丙与某宾馆协议延期4.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客体是()(答案:D)A.劳动力B.财物C.劳动条件D.劳动行为5.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B)A.从法律属性上看,劳动法律关系是合同法律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并不附随劳动法律关系而存在C.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当事人一般无自由选择的余地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同时享有和承担这两种法律关系的权利(力)与义务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答案:ACD )A.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不得由他人代理B.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C.各项权利义务都与劳动力的使用和再生产有关D.劳动者的某些权利义务存续于劳动法律关系终止之后2.劳动法学中的法律关系包括()(答案:ABC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行政法律关系3.劳动法律关系应当延续的情形有()(答案:ABD )A.劳动合同依法续订B.内部承包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期限已届满C.职工被劳动教养期间,劳动合同期限已届满D.职工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已届满4.属于劳动法律关系暂停的是()(答案:ABD)A.停薪留职B.停产息工C.职工自费出国留学D.借调职工5.引起劳动法律关系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答案:BCD)A.可以是事件B.可以是一方的违法行为C.一般是合法的双方行为D.可以是行为和事件同时发生6.可以成为劳动行政主体的是()(答案:ABCD)A.职业介绍所B.社会保险经办机构C.卫生行政机关D.人事行政机关7.劳动行政相对人包括()(答案:ABC)A.职业介绍机构B.劳动者C.工会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8.下列劳动法律事实中,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终止的是()(答案:ABCD)A.企业被依法撤销B.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C.用人单位辞退职工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解除劳动合同第三章就业促进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劳动就业与失业的判断中,正确的是()(答案:D)A. 只要有劳动所得,就视为已经实现就业B. 失业的表现形式包括隐蔽性失业C. 凡是未就业的公民都是失业人员D. 劳动就业实质就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2.下列关于劳动就业的理解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此案例中,我们认为,该建筑公司并不能终止事实 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 件有:(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 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虽然王某向公司 请假未获准许而回家服侍父亲,但王某的这一行为并 不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并不 是用人单位据以终止事实劳动关系的理由。因此,我 们认为,在该案中,该建筑公司不但应该支付扣除王 某的工资,还不能据此终止同王某之间的事实劳动关 系,除非公司愿意承担因此产生的违约责任,并按照 法律的规定支付违约金。
二、事实劳动关系 虽然在劳动法调整范围内但不符合法定模式的 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尽管都在劳动法 调整范畴内,但二者具有不同的法律属性: (1)劳动法律关系是符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则完全或部分不符合法定模式, 尤其是缺乏劳动法律关系赖以确立的法律事实 的有效要件,如未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无 效等。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 享有的相互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中,劳动者的权利对应的就是用 人单位的义务,同时,劳动者的义务对应的就是 用人单位的权利。 (一)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 (二)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
• (一)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1)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的权利; (2)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休息休假的权利 ;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组织工会和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 (8)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 第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具有平 等性和隶属性. • 第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体现了国家 和当事人的双重意志。 • 第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表现为兼有 人身性与财产性关系的一定的劳动行为 和财物.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各种劳动法律关系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 1、用人单位的范围。 2、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确认。 具备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 具备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条件有:(1)独立支配的生产 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和设备、生产材料和劳动对象、 一定的自有资金;(2)健全的劳动组织,包括劳动组 织机构和内部劳动规则;(3)相应的技术条件,包括 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等; 3、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用人权利 能力范围包括:(1)用工权利义务的规定;(2)劳 动管理权利义务的规定;(3)分配劳动报酬权利义务 的规定;(4)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利义务的规定;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共同指向的 对象,具体而言,是共同指向的劳动行为。
案例:小王2004年大学毕业后与北京宏成公司签订了为 期3年的劳动合同,工作岗位为财务经理,约定岗位工 资4000元/月。2007 年6月30日合同到期后,双方均没 有提出续订劳动合同,但是一直保持劳动关系至2007 年10月。 2007年10月26日,宏成公司准备缩减人员,发现小 王的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就书面通知其双方的 劳动关系将于2007年10月31日终止。小王经咨询劳动 法专业人士后认为双方已经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根据 北京市的规定,双方至少还应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 同;但宏成公司则认为双方当时没有劳动合同,可以 随时终止劳动关系。 焦点:未及时续订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能否随时 终止?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权利义务,是双方 当事人所预期和设定的;事实劳动关系的双方 当事人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权利义务,但这一 般不是双方当事人所预期的,更不是由双方当 事人所设定的。 (3)劳动法律关系由法律保障其存续;事实劳 动关系如果不能依法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就 应当强制其终止,但事实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 利益仍然受劳动法保护。
第三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消灭
• 一、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规定 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明确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形成的劳动法律关 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变更 其原来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劳动法主体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依法解除和终 止,亦即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消灭。
事人的行为构成,体现着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志、
★国家意志处于首位,当事人意志不得违反国家意志,
并且只能在符合国家意志或国家意志允许的范围内发 挥作用。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只有已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并
且符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才为 劳动法律关系。 ★虽然在劳动法调整范围内但不符 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则只能作 为事实劳动关系而存在。 ★劳动法律规范是劳动关系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 依据,按照劳动法律规范缔结劳动关系则是劳 动关系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前提。
• 6、在劳动法律关系体现的意志因素中, 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 A.当事人意志 B.劳动者意志 • C.用人单位意志 D.国家意志
• 王某为一名普通的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为某建筑公司 的一名员工。2000年10月,王某应聘到建筑公司,约 定试用期1个月,工资每月1 300元,双方签订劳动合 同,约定合同期限为1年。一年后,劳动合同到期,双 方并未继续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王某继续在该公司工 作,该公司也没有提出异议。2002年2月5日,由于王 某的父亲病重,王某在向公司请假未获许可的情况下 ,回家服侍病重的父亲。2月15日,王某回到公司,却 被告知,因为王某私自回家违反了公司的管理规定, 已经被公司解聘,并扣除3个月的工资。王某不服,认 为自己不应该被公司解聘,并且扣除工资是违反法律 规定的,因此,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 裁 • 王某与建筑公司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建筑公司解 雇并扣除王某三个月工资的做法是否合法?
• • • • • • • • •
3、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包括( ) A.自主择业权 B.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 C.结社权 D.民主管理权 4、作为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权利,并在下列各项劳动权 利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A.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 B.休息休假权 C.劳动就业权 D.获得报酬权 5.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 ) 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B.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C.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D.劳动法律事实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劳动法律关系,享有劳 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当事人。
(一)劳动者 1、劳动者的范围。 2、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 为能力。 3、劳动者的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
(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在存续时间上具有一
致性。 只有同时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年满16周岁的公民 ,才能充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成为某一用人单位的职工。 (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必须由劳动者本人去实 现。 (3)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不具有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大体有四类:(1)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 人;(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3)精神病患者;(4 )行为自由被剥夺者或者受到特定限制者;
• 1、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劳动法律规范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 B.劳动法律规范本身不产生劳动法律关系 • C.劳动法律事实产生劳动法律关系 • D.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 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的时间 是( ) • A.10周岁 B.14周岁 • C.16周岁 D.18周岁
(四)用人单位的义务 1.平等和择优录用职工的义务 2.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义务 3.保证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义务 4.提供劳动者享有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 的义务 5.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的义务 6.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和福利的义务 7.配合解决劳动争议的义务 8.保证劳动者实现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的义务
(二)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
• (1)劳动者按时、按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或工作 任务; • (2)劳动者应当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 (3)劳动者应当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 律和职业道德; • (4)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业务机密; • (5)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等。
(三)用人单位的权利 1.招收录用职工权 2.合理组织调配权 3.劳动报酬分配权 4.劳动奖惩权 5.辞退职工权
●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一直存在一个误区: 认为不签订劳动合同对自己有利,可以随意终止事 实劳动关系。 ●对于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 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 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然未与劳 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按照以上规定支付二倍 的工资外,还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 定期限劳动合同。
–构成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依 据,是劳动法律事实。
• 二、劳动法律事实的种类 • 按照它们的发生是否包含行为人的意志来划分,劳动 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 行为,是指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包含 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 根据行为的性质,行为可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劳动行 政管理行为、劳动仲裁行为以及劳动司法行为。 • 事件,是不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 • 事件包括自然现象和劳动能力暂时或永久丧失的意外 事件。
第二章 劳动法律关系 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概述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 在实现劳动过程所形成的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或者说 ,是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