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高祖本纪导学案模板 - 副本
高中语文 高祖本纪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学案
某某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高祖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能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3、能通过对文本的学习,鉴赏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学习过程】一、文言知识积累1、重要词语的解释:(1)萧何为主.吏,主进.。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3)乃绐为谒.曰“贺钱万”(4)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5)益X.疑兵旗帜(6)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某某(7)欲止.宫休舍,樊哙、X良谏(8)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9)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10)项羽使人还报怀王。
怀王曰:“如.约。
(11)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12)某某侯将三十万自当.之(13)高祖复留止,X.饮三日(14)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15)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2、古今异义: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常有大度....生产作业..,不事家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不如决策..东乡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3、通假字:(1)高祖常繇.某某……(2)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3)诸所过毋得掠卤.(4)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7)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4、文言虚词:(1)二世使使者斩以.徇(2)稍征关中兵以.自益(3)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5、词类活用:(1)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3)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4)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5)吕公因目.固留高祖(6)公始常欲奇.此女(7)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8)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9)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10)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11)会项伯欲活.X良(12)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13)吾虽都.关中6、文言句式(翻译并指出句式特点):(1)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2)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3)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7、难句翻译(1)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本纪》导学单(学生版)
《高祖本纪》导学单1(三单导学2)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基本的文言现象。
2.分析刘邦人物形象,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3.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体会《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教学时数] 3课时预习单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刘媪.()大泽之陂.()须髯.()泗.水()狎侮..()贳.酒()每酤.留饮()酒雠.数倍()折券弃责.()繇.()单父.()乃绐.为谒.()好相.人()郦食其...()摄.衣()荥.阳()黥.布()章邯.()啖.以利()玺..符节()属.吏()献飨.军士()戏.下()跂.而望归()垓.下()深堑.()玉卮.()击筑.()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2)高祖常繇咸阳(3)遂坐上坐,无所诎(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6)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7)乃详尊怀王为义帝(8)兵罢戏下(9)不如决策东乡3.根据刘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活动特点,全文可分为三部分,请概括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5—17)第三部分:(18—20)第一课时活动单【活动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4节)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常有大度..见其上常有龙,怪.之..作业..生产..,不事家人及见怪.因家.沛焉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公始常欲奇.此女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2、翻译: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3、文本探讨(1)这四段主要记述了哪些情节?(2)纵观秦始皇而叹一节中,流露出刘邦的什么心理?(3)以上情节可看出刘邦哪些特点?本文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笔墨去写高祖的奇异的出生、相貌及行为?【活动二】学习第二部分(第5—7节)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沛公引兵西.西.过高阳可.四千余人昌邑未拔.降.章邯秦王子婴素车白马....还军.霸上系颈以组.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2、指出下列句式特点遇彭越昌邑昌邑未拔与偕攻开封诸将过此者多啖以利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系颈以组降轵道旁3、疏通文段4、文本探讨(1)这一阶段主要写了哪些情节?(2)郦生见沛公这一情节中,体现了刘邦什么特点?(3)“破之”“因大破之”“遂破之”,你能悟出刘邦节节取胜的原因吗?(4)对于阻止刘邦入秦宫休息,原文只有“樊哙、张良谏”,而《史记留侯世家》中有大段文字记载,这是什么述史方法?有什么作用?(5)刘邦进入关中,推翻秦朝后,施仁爱于百姓,以此来赢得关中人民的拥护。
导学案-高祖本纪(教师版)
《高祖本纪》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笔下刘邦这一人物形象,因文悟言,积累常见文言现象,。
2.认识体会《史记》中“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3.感悟文本,领略《史记》文史结合的特点。
4.了解司马迁首创的互见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学法指导】:圈点标注法、归纳法、诵读法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课前预习检查与反馈三、熟读全文四、用简练短语概括文章情节:教师明确:刘邦出生:蛟龙俯身而出世,写出了刘邦的不凡。
平民刘邦:好酒及色、不事生产、壮志初现、诈称“贺千万”的无赖之举。
将帅刘邦:入关灭秦、楚汉相争、大败项羽。
帝王刘邦:氾水称帝、举杯噱父、高祖还乡、高祖之死。
五、人物形象探讨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丰满、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本文中作者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加以塑造的?1.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
如在“将帅刘邦”中,项羽、刘邦分兵入关攻秦各自采取的措施,突出刘邦的宽厚仁慈,从而赢得民心,奠定以后胜利的基础。
2.用讽刺的手法臧否历史人物。
如高祖置酒未央宫一节,对刘邦自矜声色的心态的描摹。
3.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
如赊酒、诈言“贺千万”、观始皇而叹等细节,展示刘邦的性格的各个侧面。
第二课时一、检查文言常识1.大泽之陂.(水边、堤岸)2.已而..有身(不久)3.高祖每酤.留饮(买酒)4.怪.之(以……为怪,意动用法)5.及见怪.(奇怪的现象,形作动)6.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同“债”债务)7.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平民百姓,古今异义) 8.高祖常繇.咸阳(同“徭”,服役) 9.大丈夫当如此..也(像这样,古今异义) 10.因家.沛焉(安家,名作动)11.坐.之堂下(使……坐。
使动用法) 12.无所诎.(同“屈”,理亏) 13.公始常欲奇.此女(使与一般人不同)(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判断句2.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省略句13.高祖常繇咸阳省略句4.迎之门省略句5.引入坐省略句6.吕公女乃吕后也判断句二、整体感知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高祖本纪导学案(三)
高祖本纪导学案(三)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15—19自然段,清楚把握楚汉战争的大致发展过程。
2、进一步体会“互见法”在《史记》中运用的巧妙,探究刘邦取胜的原因。
达标要求:1、掌握15-19段的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并能逐字翻译文章内容。
2、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15-19段,并能背诵第19段的内容。
3、了解15-19段中刘邦的性格特点。
【课前预习】一、文言知识积累1、注音垓.下()自当.之()栈.道()妒贤嫉.能()大赦.天下()玉卮.()击筑.()酒酣.()和.习之()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不如决策东乡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汉王欲引而西归项羽乃败而走至阳夏南止军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臣等以死守之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有功者害之行屠城父起为太上皇寿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游子悲故乡沛父兄固请留高祖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4、翻译(划线的词语必须翻译出来):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
5、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1.空言虚语,非能守也2.高祖置酒洛阳南宫3.此所以失天下也4.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二、走进文本,小组合作,深入探讨(小组自由朗读课文15-19段)1、15-17主要写了哪些情节?2、刘邦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了什么道理?3.18、19段写了哪些情节?4、未央宫里,在众臣面前戏弄其父,说明什么?5、高祖帝业确定,衣锦还乡,可以说是人生顶峰,为什么还落泪呢?三、阅读与探讨在一系列的事件中,人物的形象得到充分地展示。
在本文中,记叙了刘邦在不同的时间段的活动,请大家分组讨论在各个阶段刘邦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高祖本纪学案
《高祖本纪》学案一、学习目标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熟悉课文。
(一)熟悉情节,疏通课文。
1.纪传体是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给一个人物写传记该写哪些内容?介绍刘邦的籍贯、出生和家庭,疏通第一小节。
2.节选部分记叙了刘邦哪些主要事件?(分组概括,同时点击重要字词和句式)3.请同学介绍刘邦,要求把籍贯,出生,家庭,一生中的主要事件等都介绍进去。
4.讨论: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丰满、最富有个性的人物之一,请大家举例谈谈刘邦的形象。
5、思考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
讨论文章中还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方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三、初步了解“本纪”之义,了解《高祖本纪》的内容与结构《五帝本纪》《正义》引裴松之《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
”张守节说:“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
”刘知几《史通.本纪》说:“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论篇目之大者,其莫过于此乎!”据此,“本纪”为最尊贵之名称,是《史记》全书的大事纲要,使叙述的历史事件的兴衰发展线索分明。
《高祖本纪》中是司马迁给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写的传记,不仅收录刘邦起事以来的所有征战、封赏、诏诰等朝政大事,而且把刘邦的生活琐事,起沛以来的谈论、谋略等细节叙写出来令人如观一幅丹青长卷,其中楼台殿阁布置有序,雕栏画栋也惹人喜爱。
在这篇洋洋万余字的鸿篇巨制中,形象地纪录秦汉之际的战争风云,生动再现我国古代富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刘邦的真实形象,深刻揭示了刘邦灭楚兴汉的成功奥秘。
全传记刘邦一生六十二年间事,按时间顺序大体分为:从开头到二世元年起事前,记刘邦贫贱时事;从“二世元年秋”到入咸阳推翻暴秦统治,写刘项响应陈胜起义,共诛暴秦的功绩;从汉元年到五年,写刘邦灭楚兴汉的功绩;从六年到十二年事,写刘邦南征北战,初步巩固了西汉统一政权的功绩。
高祖本纪第四课时导学案
《高祖本纪》第四课时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别代码评价【课程标准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用法等文言基础知识,并能翻译重要的句子。
2、熟读课文12-15节,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体会文中洋溢着的良史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
【学习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用法等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作者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史家精神。
【学习难点】1、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和评价汉高祖这个人物。
【学法指导】自主朗读、指导学习、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导学过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预习案】【教材自学】一、题汉祖庙李商隐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二、给下列加点字释义。
1.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2.及其锋.而用之3.不如决策东乡.4.汉王欲引.而西归5.彭越期会..而击楚军6.汉王复入壁.7.举.九江兵而迎武王8.遂略.定楚地9.示.鲁父老项羽头【微课助学】观看微视频,了解刘邦其人。
【在线检测】预习结束后,通过平板完成本课的“预习自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B )A.①为.父老除害②吾属今为.之虏矣B.①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①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②玉斗一双,欲与.亚父D.①系颈以.组②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探究案】一、阅读课文12-15节,翻译下面的句子。
1.楚与诸侯之慕而从者数万人。
2.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3.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二、文本探究1. 12-15节定楚汉战争,,仔细查一下里面共有几个向刘邦进谏?刘邦是怎么对待的?这与他的力量从弱到强,最终打败了羽有没有关系?2.阅读教材旁注,理解史记的互现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高祖本纪》导学案 - 江苏省宝应中学
20130914第 1 页 共2页班级 组号 姓名 学号:§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四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分析冬、夏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的成因。
【学习重点】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学习难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环流。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41-42,完成下列内容:(A 级)1、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形成 气压,冬季陆地形成 气压。
2、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 切断,亚欧大陆上形成 低压,北太平洋上形成 高压。
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 切断,亚欧大陆上形成 高压,北太平洋上形成 低压。
【合作探究1】读课本P42“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结合【自主学习2】阅读课本P43“季风环流”内容,完成下列问题:(A 级)1、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 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2、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在 ,原因是 。
该地区夏季盛行 季风,冬季盛行 季风。
3、 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 风,北移越过 ,在 力影响下,向偏转而形成的。
【合作探究2】阅读P43“亚洲季风”图,结合课文内容:(B 级)①填写下表。
思考为什么东亚形成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②东亚、南亚的季风主要成因各是什么?20130914③本地冬夏季节各盛行什么风向?气候特征如何?【当堂反馈】一、单选题B级1、下列关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压B.1月,北半球的副极地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C.7月,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高压,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D.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南半球比北半球显著2、有关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南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B.西南季风主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东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D.东亚季风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二、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B级①②(1)甲为月图,乙为月图,理由是。
高祖本纪 导学案
《高祖本纪》学案 2010-3-10[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基本的文言现象。
2.分析刘邦人物形象,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3.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体会《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教学时数] 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呈现教学目标学习课文前六段,在反复诵读中分析刘邦人物形象,在分析中掌握其中的文言知识。
二、学习过程(一)前四段的学习——刘邦的传奇生世自学指导1、自读课文前四段,复述刘邦的传奇生世2、依据文中的事件与具体描述,分析刘邦这一人物形象。
(小组探讨)胸怀大略,抱负非凡第二段:“常有大度”第三段:观秦皇的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很有心计),与项羽观始皇“彼可取而代也”对比分析。
虽都有伟大抱负,从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项氏直率鲁莽,刘氏慎重心机。
涉及到的文言知识:高祖常繇咸阳,仁厚爱人,喜施豁达与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的性格早已闻名遐迩。
好逸恶劳市井无赖刘邦“好酒及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绐为谒曰贺钱万”的市井无赖相。
涉及到文言现象: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在刘邦的身世描写中,有些地方充满了与众不同的传奇性:出生时的蛟龙,独特的相貌。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判断句)母曰刘媪(ao)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bei)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gu)留饮,酒雠(chou)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这些迹象似乎都是对刘邦后来帝业的一种暗示。
(二)5、6段的学习智勇破秦1、默读课文,解决下列文言现象夺其军,可四千余人,郦食其为监门因张良遂略韩地辕。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降章邯,啖以利2、对于刘邦与秦军的战事结果,文中用一个词反复描述,请找出来。
导致这种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从这又能看出刘邦是个怎样的人?大破之——破之——大破之——大破之——破之采用了郦食其的与张良的计策。
高祖本纪导学案
《高祖本纪》导学案【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等文言知识,并能翻译重要的句子。
2.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学习过程】:一、给加点字注音:刘媪()须髯()贳酒()大泽之陂()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乃绐为谒()酒阑()箕帚()轘辕()玉卮()乃以秦王属吏()日夜跂而望归()击筑()献飨军士()黥布()荥阳()郦食其()颍阳()氾水()二、文章脉络:第一部分():主要情节:第二部分():这个部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部分():主要情节:三、问题探究:1.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丰满、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之一,举例谈谈刘邦的形象。
2.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的原因是什么?3.作者在文中多处通过对比手法刻画刘邦和项羽两个人物形象,请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已掌《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一、解释加点字是时雷电晦冥..已而有身..隆准.而龙颜.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廷中吏无所不狎侮..从王媪、武负贳.酒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萧何为主吏,主.进乃绐.为谒曰素易.诸吏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沛公方踞床..摄.衣谢.之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往说秦将,啖.以利益张.疑兵旗帜系颈以组.乃以秦王属.吏父老苦.秦苛法久矣欲止.宫休舍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诸吏人皆案堵..耳..如故待诸侯至而定约束今则.来沛公然.其计因以文谕..项羽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后.天下约非有功伐.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王.梁、楚地九郡汉王之.国日夜跂.而望归期会..而击楚军汉王复入壁.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大王起微细..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平原君让.公子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道旧故..父兄不能给.乃并复丰,比.沛游子悲.故乡二、通假字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遂坐上坐无所诎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无内诸侯军……距之乃详尊怀王为义帝不如决策东乡高祖常繇咸阳诸吏人皆案堵如故诸所过毋得掠卤三、词类活用见其上常有龙,怪之及见怪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公始常欲奇此女南攻颍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遂西入咸阳还军霸上父老苦秦苛法久矣项羽果率诸侯兵西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沛公从百余骑项羽遂西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至阳夏南止军深堑而守之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吾虽都关中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降章邯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吕媪怒吕公曰高祖竟酒,后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不欲费人亦示项羽无东意日夜跂而望归四、一词多义1、吕公者,好相人无如季相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吕公因目固留高祖3、因重敬之,引入坐沛公引兵西4、去辄烧绝栈道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5、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项羽解而东归五、古今异义词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诽谤者族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稍征关中兵以自益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六、特殊句式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吕公女乃吕后也迎之门遇彭越昌邑昌邑未拔诸将过此者多与偕攻开封啖以利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诸所过毋得掠卤系颈以组今闻章邯降项羽籍何以生此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何以得主约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不如决策东乡汉王败固陵诸侯皆大会垓下此三者,皆人杰也七、翻译句子1、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高二语文《高祖本纪》导学案 人教版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高二语文《高祖本纪》导学案人教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因”的用法等文言基础知识,并能翻译重要的句子。
2、熟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体会文中洋溢着的良史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
3、学习《史记》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和评价汉高祖这个人物。
2、比较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物。
【自主学习】模块一、情境引读(一)文学常识(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回顾以前所学,向大家介绍)本纪:(二)基础知识(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译文以及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创新设计》的基础知识)模块二、整体感知(结合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自主翻译,讲述关于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天生奇人宏伟志向吕公嫁女入主关中鸿门争斗高祖戏父高祖还乡模块三、重点研讨(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译文以及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刘邦的优点刘邦的缺点思考:《史记》的史家传统是什么?模块四、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通过小组讨论,再读全文并结合课后“问题与探讨3”,谈谈你对刘邦的认识。
)贵族与流氓作者:易中天项羽最后还是被打败了。
他败在了刘邦手里。
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项羽是英雄,而刘邦是无赖;项羽是贵族,而刘邦是流氓。
但两人也有些相似。
项羽和刘邦,少年时都不是什么听话守规矩的乖孩子,只不过项羽是个纨绔,而刘邦是个地痞而已。
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后来成了个人物,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即便是缺点也无妨看作优点。
刘邦项羽的不爱读书学习,自然都成了“胸有大志”的表现。
的确,学术学术,学问只是术,不是道。
道不是可以学得来的。
治学者学问再多,也只能为人臣;得道者学问再少,也可以为人君。
就拿陈胜来说,学问也不多吧,却有“鸿鹄之志”,这才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
所以刘邦项羽这两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便都有和陈胜一样的念头。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选修(苏教版) 《〈史记〉选读》导学案高祖本纪第四课时
高祖本纪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11—14段的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总结刘邦垓下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3、体会刘邦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和从民所望的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11—14段的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总结刘邦垓下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难点:体会刘邦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和从民所望的精神品质。
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戏.下()跂.()东乡.()解.而东归()阳夏.()堑.()垓.下()绛.侯()二、深入学习。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11—14段,并根据新坐标上的译文疏通文意。
1、积累下列文言知识。
第十一段王:都:负约:第十二段戏下..:______ 汉王之.国山东..就国辄.:_______示:跂判断句式并翻译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三段期会:_______ 行屠城父:____第十四段3、探究未知(1)这一阶段主要写了哪些情节(2)文中刘邦两用张良计的目的各是什么?体现了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3)垓下之战刘邦为何能取胜?(4)在这一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三、迁移运用。
请同学们翻译下面句子1、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
2、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3、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高祖本纪》导学案 共5课时
《高祖本纪》导学案制作人岳建华审核人高二语文组使用时间2017年5月1日【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等文言知识,并能翻译重要的句子。
2.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3.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第一课时【预习导航】1、知识链接互见法,它是将一人事迹,一件史事,分散在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互补。
作用是多方面的:互见法详此略彼,叙述史事条理分明,避免重复;互见法正名实,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真实;互见法是塑造传记人物形象的一个好方法;互见法两传存疑,广载异闻,以备参考。
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记叙态度严谨,反映事实准确;不仅善恶必书,而且恰如其分;对“善”不虚张,对“恶”不隐讳。
司马迁记叙历史事件和人物,一般不做全盘肯定或否定,而是原原本本讲清人物言谈行事,以及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依据事实,给予客观的评价。
如本文写刘邦,他既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处理问题的才干;又有奸诈圆滑、不讲信义的性格毛病。
“不虚美,不隐恶”,不仅要求史家作史要有根有据,全面系统地直书史事,而且要求史家具有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
不仅需要眼光,而且需要胆量和气魄。
2、浏览课文,划分文章内容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阅读1-4段,你认为高祖是个怎样的人?【问题探究】1、结合注释,翻译理解1-4段。
2、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①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②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③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④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3、为什么要神化刘邦的出身?4、1—4节介绍了刘邦的哪些情况,体现刘邦怎样的特点?5、划出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概括刘邦性格。
6、对比刘邦、项羽瞻望秦始皇的车驾、仪仗●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高祖本纪导学案(学生版)
后()臣有息女()公始常欲奇此女()卒与刘季()
3、翻译下列句子: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高祖常繇咸阳,纵观。
3、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公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刘季?
[诵读感知]
1-4节写了刘邦的那些事情?
[悟读质疑]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二、课堂导学
[自主学习]
1、明代董份说:“意豁如也四字,最善状高祖。”你如何理解?
2、观看秦始皇时情不自禁地发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慨叹,体现了高祖怎样的内心世界?
[合作探究]
1、根据前四节,试分析探究高祖的性格特点。你如何评价史家“不虚美,不隐恶”的传统?
2、问题释疑
[读写结合]
写作材
1、刘邦的:“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自主学习]
1、这一部分从哪些方面对比刘邦和项羽?
2、刘邦为什么在鸿门宴中能够逃脱?
[合作探究]
1、试探究刘邦节节胜利的原因。
2、问题释疑
[读写结合]
“或说沛公距项羽。”
角度:善纳人言。
解析:刘邦的众多关键性决策均来自小人物的建言,如陈恢提出的招降纳叛建议以及帮刘邦“千金买骨”,招降宛城秦军的做法,使刘邦抢先入关,实力增长为群雄第二位。又如刘邦率先挑起内战,进攻项羽时,董公提出:“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促使刘邦为义帝发丧,反而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使项羽落入了孤家寡人的地步。
1、刘邦的经验之谈说明了什么?
2、如何理解大风歌?
[合作探究]
1、结合全文分析刘邦是如何统一天下?
2、问题释疑
[读写结合]
历史上的楚汉争霸,实力弱小的刘邦却最终战胜了实力强大的项羽。由此,刘邦总结出了智慧的重要作用,说:张良、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吾擒也。”
高祖本纪导学案_宝应中学
班级:高二()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专题三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学习目标】1、以典型的脂肪烃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2、根据脂肪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认识加成、加聚和取代反应。
3、了解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
学习重点难点】1、烯烃的不对称加成2、加聚反应的特点学习指导】认真阅读课本P40-46内容后填写导学案,建构知识框架、理解重点概念,对难点和疑点作出标记,学习小组长汇总以便课堂上质疑。
学习过程】活动一自学与检测知识回顾】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乙烷与氯气光照生成一氯乙烷。
(2)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3)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
、烃的分类方法脂肪烃(烃 - 芳香烃(巩固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 属于脂肪烃的是 _________ ;属于芳香烃的是 __________ ;属于饱和烃的是 ___________ ③酒精④环己烷 ⑤甲苯⑥(4) 乙炔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5) 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共热下反应发生硝化反应0 aY 有环:) 无环:烷烃、烯烃、炔烃等)二、脂肪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P40交流与讨论:1、(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结】烷烃的熔、沸点随碳原子数变化规律 属于不饱和烃的是 H0CH = CH 2(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密度逐渐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
江苏省洪泽县高二语文下学期《高祖本纪》导学案
江苏省洪泽县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高祖本纪》导学案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刘媪.()须髯.()贳.酒()大泽之陂.()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乃绐.为谒.()()酒阑.()箕.帚()轘辕..()()玉卮.()击筑.()乃以秦王属吏()日夜跂.而望归()献飨.军士()黥.布()荥.阳()郦食其..()()颍.阳()氾.水()2、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请在横线上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5—17)第三部分(18—20)二、第一部分字词梳理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常繇咸阳遂坐上坐,无所诎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2)左股.有七十二黑子(3)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4)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5)臣有息.女(6)乃绐.为谒(7)公始常欲奇.此女(8)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9)因家.沛焉3、翻译:(1)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2)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3)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4)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5)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6)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7)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三、探讨问题1、这四段主要记述了哪些情节?2、纵观秦始皇而叹一节中,流露出刘邦的什么心理?3、刘邦不持一钱,却诈称“贺万钱”反映刘邦性格中的什么特点?4、这一部分介绍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又说“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对这种评述,你有什么看法?四、当堂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事:从事B.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竟:尽,终了C.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善:交好D. 吕公者,好相人好相人:喜欢结交别人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①隆准而.龙颜B. ①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②黑质而.白章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 ①高祖为.亭长D. ①此非儿女子所.知也②吾属今为.之虏矣②成反复子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3、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组是()①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本纪导学案学生版
高祖本纪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1、疏通文字,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分析刘邦的性格特点及其走向成功的原因,初步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2、学会鉴赏司马迁刻画人物的艺术方法,初步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对比法和互见法,及其在史书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学习课文1—4自然段,探究刘邦的个性特点学习难点:学会鉴赏司马迁刻画人物的艺术方法,初步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对比法和互见法,及其在史书中的作用。
一:课前准备:补充资料: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
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相鲁元,亦皆贵。
老父已去,高祖適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高祖问,曰:“未远。
”乃追及,问老父。
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兒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
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原还。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
蛇遂分为两,径开。
行数里,醉,因卧。
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
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
”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
後人至,高祖觉。
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
诸从者日益畏之。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
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
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
高祖怪问之。
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高祖心喜。
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二:课堂活动文言知识积累:1、注音刘媪()大泽之陂()酒雠数倍()折券弃责()喟然太息()单父人()狎侮()乃绐为谒()好相人()箕帚妾()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常繇咸阳遂坐上坐,无所诎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高祖竟酒,后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臣有息女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4、翻译: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高祖本纪学案
赣榆一中高二语文《史记》学案主备:朱孟发审核:陶西华复备:编号:018-021《高祖本纪》一. 学习目标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学习过程预习案《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
”根据这个精神,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记述了刘邦推翻秦朝、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全部过程,肯定了西汉这位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的历史作用。
三.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一)实词积累1. 常用通假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2)遂坐上坐,无所诎“诎”通“屈”(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解”通“懈”(4)无内诸侯军……距之“内”通“纳”“距”通“拒”(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6)不如决策东乡“乡”通“向”2. 古今异义词(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家人:句中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一家人”作业:句中古义“劳苦的工作”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2)诽谤者族句中古义:公开批评、议论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句中古义:规约,规章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句中古义:渐渐今义:稍微(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句中古义:没有出息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3. 一词多义(1)吕公者,好相人(动词,给人看相)无如季相(名词,面相)(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本来)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坚持)(3)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沛公引兵西(率领)(4)去辄烧绝栈道(就)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总是)(5)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二)词类活用1. 使动用法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使……与众不同)降章邯(使……投降)会项伯欲活张良(使……活命)沛公从百余骑(使……跟从)2. 意动用法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认为……奇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沛公然其计(认为……正确)3. 名词活用为动词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安家)欲约分王关中(称王)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驾着白马白车)都彭城(定都)4. 名词作状语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向北)夜往见良(在夜间)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在途中)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高祖竟酒,后(留到最后)吕媪怒吕公曰(对……发火)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赶在诸侯之前)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及见怪(怪现象)大王起微细(平民,卑微的身份)(三)特殊句式1. 判断句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此三者,皆人杰也2. 被动句此其所以为我擒也3. 状语后置句遇彭越(于)昌邑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系颈以组4. 定语后置句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诸将过此者多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5. 固定格式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是以兵大败(四)虚词积累1. 则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就)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2. 因高祖因狎侮诸客(趁机)因与俱攻秦军(于是)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凭借)3. 以乃以秦王属吏(把)二世使使者斩以徇(而,表承接)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因为)啖以利(用)可以有大功(凭借)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动词,认为)4. 然然恐,不敢不服耳(表转折,“但是”)不然,籍何以生此(这样)喟然太息曰(……的样子)(五)其他重点词语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腿)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昌邑未拔(攻下)摄衣谢之,延上坐(提,道歉,请)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非有功伐(功劳)还军霸上(驻扎)去辄烧绝栈道(断)汉王复入壁(营垒)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日期)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共同)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水的北面)起为太上皇寿(献酒献物,祝人长寿)父兄不能给(供给,使足)可四千余人(大约)意豁如也(……的样子)导学案四情节结构《高祖本纪》是在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展示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形象,表现传记作品的主题,以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睢宁县双沟中学 高二语文导学案 《 史记》选读 高祖本纪 设计人:邱良叶 审核人:邱良叶 使用人 ____________ 使用时间:第________周1高祖本纪4课时自主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笔下刘邦这一人物形象,因文悟言,积累常见文言现象,。
2.认识体会《史记》中“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3.感悟文本,领略《史记》文史结合的特点。
4.了解司马迁首创的互见法。
自学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刘媪( ) 须髯( ) 贳酒( ) 大泽之陂( ) 每酤留饮( ) 酒雠数倍( )乃绐为谒( )( ) 酒阑( 箕帚( ) 轘辕( )( ) 玉卮( ) 乃以秦王属吏( ) 日夜跂而望归() 击筑( ) 献飨军士( ) 黥布( ) 荥阳( ) 郦食其( ) ( ) 颍阳( ) 氾水(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 )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 ) 昌邑未拔 ( )摄衣谢之,延上坐 ( )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 )乃以秦王属吏( )非有功伐 ( ) 还军霸上( )去辄烧绝栈道 ( ) 汉王复入壁( )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 )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 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 ) 父兄不能给( )可四千余人 ( ) 意豁如也 (……的样子)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2)高祖常繇咸阳(3)遂坐上坐,无所诎(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6)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7)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8)兵罢戏下 (9)不如决策东乡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古义: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2)诽谤者族(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5)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合作探究.第一课时一、用简练短语概括文章情节:二、人物形象探讨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丰满、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本文中作者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加以塑造的?三、练习布置:归纳整理文中的实词,并解释其义。
第二课时一、检查文言常识 1.大泽之陂.( ) 2.已而..有身( ) 3.高祖每酤.留饮( ) 4.怪.之( ) 5.及见怪.( ) 6.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 7.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 8.高祖常繇.咸( ) 9.大丈夫当如此..也( ) 10.因家.沛( ) 11.坐.之堂下( ) 12.无所诎.( ) 13.公始常欲奇.此女( ) (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1.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2.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3.高祖常繇咸阳4.迎之门5.引入坐6.吕公女乃吕后也 二、整体感知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三部分:三、走进文本,小组合作,深入探讨 (学生自由朗读1-4段)1.这四段主要记述了哪些情节?睢宁县双沟中学 高二语文导学案 《 史记》选读 高祖本纪 设计人:邱良叶 审核人:邱良叶 使用人 ____________ 使用时间:第________周22.纵观秦始皇而叹一节中,流露出刘邦的什么心理? 3.以上情节可看出刘邦哪些特点? 1.这一阶段主要写了哪些情节? 2.郦生见沛公这一情节中,体现了刘邦什么特点? 3.“破之”“因大破之”“遂破之”,你能悟出刘邦节节取胜的原因吗? 4.对于阻止刘邦入秦宫休息,原文只有“樊哙、张良谏”,而《史记留侯世家》中有大段文字记载,这是什么述史方法?有什么作用? 5.刘邦进入关中,推翻秦朝后,施仁爱于百姓,以此来赢得关中人民的拥护。
这种“仁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练习布置:整理并积累本课所学文言常识,记录本课尚未解决的疑问,下节课质疑。
第三课时一、检查文言常识 1.沛公引兵西.( ) 2.西.过高阳( ) 3.可.四千余人( ) 4.昌邑未拔.( ) 5.降.章邯( ) 6.诸所过毋得掠卤..( ) 7.秦军解.( ) 8.系颈以组. ) 9.还军.霸上( ) 10.先入关者王.之( ) 1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 ) (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1.遇彭越昌邑 2.昌邑未拔 3.与偕攻开封 4.代为上将军 5.啖以利 6.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7.系颈以组 8.降轵道旁 省略句 9.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省略句解释加点字含义.1.今则.来( )2.无内..诸侯群( ) 3.沛公然.其计( ) 4.令项伯欲活.张良( ) 5.沛公从.百余骑( ) 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 7.实不用.其命( ) 8.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 9.不如决策东乡.( ) 10.深堑.而守之 ( ) (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1.项羽乃号为雍王 2.欲以求封 3.怀王者,吾家项羽所立耳 4.何以得主约 5.是迁也 6.与项羽决胜垓下 三、走进文本1.这一阶段主要写了哪些情节?2.文中刘邦两用张良计的目的各是什么?体现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 3.垓下之战刘邦为何能取胜?4.在这一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5.刘邦最终能战胜项羽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 。
四、小组合作,朗读并疏通15-17段 1.空言虚语,非能守.也( ) 2.臣等以死守.之( ) 3.有功者害.之( ) 4.连.百万之军( ) 5.高祖欲长都.洛阳( ) 6.高祖是日驾.( ) (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1.空言虚语,非能守也2.高祖置酒洛阳南宫3.此所以失天下也 判断句4.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这一阶段主要写了哪些情节?2.刘邦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了什么道理?五、小组合作,朗读并疏通18-20段 1.最后一部分写了哪些情节?睢宁县双沟中学 高二语文导学案 《 史记》选读 高祖本纪 设计人:邱良叶 审核人:邱良叶 使用人 ____________ 使用时间:第________周32.未央宫里,在众臣面前戏弄其父,说明什么?3.高祖帝业确定,衣锦还乡,可以说是人生顶峰,为什么还落泪呢?六、练习布置1.谈谈《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围绕“项羽和刘邦谁更接近你心目中的英雄”话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500字左右,以史实为根据。
第四课时一、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因:(1)因家沛焉 ( ) (2)因敬重之,引入坐( ) (3)高祖因狎侮诸客 ( ) (4)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 相:(1)吕公者,好相人( ) (2)无如季相( ) (3)其在卫者,相中山 ( ) 固:(1)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 (2)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 引:(1)因重敬之,引入坐 ( ) (2)沛公引兵西 ( ) (3)相如引车避匿( ) (4)左右欲引相如去( ) 解:(1)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 ) (2)项羽解而东归( ) (3)庖丁解牛( ) 则:(1)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 ) (2)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 (3)则学者至今则之( ) 以:(1)乃以秦王属吏 ( ) (2)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 (3)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 ) (4)啖以利 ( ) (5)可以有大功 ( ) (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 ) 然:(1)然恐,不敢不服耳 ( ) (2)不然,籍何以生此 ( ) (3)喟然太息曰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 使动用法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 ) 降章邯 ( ) 会项伯欲活张良 ( ) 沛公从百余骑 ( ) (2)意动用法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 ) 沛公然其计 ( ) (3)名词活用为动词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 ) 欲约分王关中 ( )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 ) 都彭城 ( ) (4)名词作状语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 ) 夜往见良 ( )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 ( )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 ) 高祖竟酒,后 。
( )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 )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大王起微细 ( )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 )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 ) 此三者,皆人杰也 (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 遇彭越(于)昌邑 ( )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 ) 系颈以组( )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 诸将过此者多( )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 ) 4.翻译下列句子。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3)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张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人解,因大破之。
二、阅读与探讨 在一系列的事件中,人物的形象得到充分地展示。
在本文中,记叙了刘邦在不同的时间段的活动,请大家结合“阅读与探讨”第3题分组讨论在各个阶段刘邦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特点,用事实加以印证。
)睢宁县双沟中学 高二语文导学案 《 史记》选读 高祖本纪 设计人:邱良叶 审核人:邱良叶 使用人 ____________ 使用时间:第________周4三、写作手法:‚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欲以求封。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
方飨士,旦日合战。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归,立诛曹无伤。
‛阅读这一段落,思考:这一情节在我们以前那篇课文学过,两者区别在哪儿?【课外阅读1】贵族与流氓 ■易中天项羽最后还是被打败了。
他败在了刘邦手里。
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项羽是英雄,而刘邦是无赖;项羽是贵族,而刘邦是流氓。
但两人也有些相似。
项羽和刘邦,少年时都不是什么听话守规矩的乖孩子,只不过项羽是个纨绔,而刘邦是个地痞而已。
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后来成了个人物,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即便是缺点也无妨看作优点。
刘邦项羽的不爱读书学习,自然都成了‚胸有大志‛的表现。
的确,学术学术,学问只是术,不是道。
道不是可以学得来的。
治学者学问再多,也只能为人臣;得道者学问再少,也可以为人君。
就拿陈胜来说,学问也不多吧,却有‚鸿鹄之志‛,这才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
所以刘邦项羽这两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便都有和陈胜一样的念头。
秦始皇游会稽山时,项梁带了项羽去看热闹。
谁知项羽一看,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连忙捂住他的嘴巴。
刘邦因为替政府办差,去过咸阳,看到秦始皇的排场,也曾谓然太息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不过,如果我们把陈胜、项羽和刘邦三个人的话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还是能品出不同的味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