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 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 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 起!
文章写法
课文的前3个自然段采用了叙事与抒情相 结合的写法。每段都是以请求的语句开头,以 反问的语句结尾,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叙述。
达标检测:
1、补充词语
( )中送( ) 同归( )( ) 深( )厚( )
2、改写句子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变 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再见了,( )!再见了,亲爱的( )!列车呀,请 慢一点儿开,让我们( )一眼朝鲜的( ),让我们在这 曾经( )的土地上再( )片刻。再见了,( )!我们 的( )永远跟你们( )。这段话中“亲人”指 ______,“我们”指______。这段话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 民怎样的情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后一批。
预习要求: 1、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自主识记。 2、读熟课文,在感触较深的地方做批注。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巩固识记
战役 封锁 暂时 硝烟 噩耗 刚强 大嫂 篮子 忘怀 侦察 雪中送炭 同归于尽 深情厚谊
读一读,想一想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到了哪些 “亲人”?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 们是“亲人”?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 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 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 起!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
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 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 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 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 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 少慈母般的温暖!
拓展延伸
志愿军战士关爱朝鲜人民的事例:
罗盛教救人的故事:1952年1月2日清晨,4名朝鲜少 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 个名叫崔莹的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 大声呼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出早操后,路经那里,听到 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 着零下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 次把崔莹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 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 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气力,把崔莹顶 出水面。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崔莹抢救上岸。罗盛教 却因气力耗尽,无力浮出水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 21岁。
课后作业
1、课下将课文读熟练,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能体现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情谊的故 事,阅读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本书。
邱少云
黄继光
毛岸英
无名英雄14 再见了,源自人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 集团进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9月15日又纠集15个 国家的雇佣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 陆,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国的 边境,轰炸中国的安东(今丹东)等地。中国人民响应 毛泽东同志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 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 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 击美国侵略军。在中朝人民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 主义连遭失败,于1953年7月27日,被迫在朝鲜停战 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
您为我们失去了 唯一的亲人。您说,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 忘怀?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 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 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 落泪了呢?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主要人 物
大娘
小金花 和她妈妈
大嫂
典型事件
为志愿军洗补衣服、送打糕,累 得昏倒在路旁。 救志愿军的伤员,失去了自己唯一 的小孙孙。
为救志愿军的侦察员,妈妈与敌 人同归于尽。
为志愿军挖野菜,炸伤了双腿。
合作探究 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哪些句子让你感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 2、前三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