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第8课《咏雪》教学实录-2019年精选教学文档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优质课获奖教案_0
《咏雪》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咏雪》,出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
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
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短文。
(二)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五、教学方法(一)诵读法。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二)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三)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聪明少年的例子。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要点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 教案
态度。《咏雪》一文并末对谢家儿女的答案加任何
评价,但作者的意图一望而知,这也是本文叙事的 笔记
一大特点;二是语言简练。首句短短十五个字,涵
盖的内容却相当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
了解本文的写作 技巧。
说到了。
咏雪
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撒盐空中(笑)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聪明过人,爱好文 学。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十分得到看重。13 岁 时,受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 规,袭封临川王,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 备受礼遇。历任左仆射、江州刺史。刘义庆 15 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 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 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7 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以前的副宰相), 位极人臣。但此一时期,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 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 因此刘义庆也惧 有不测之祸,29 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 职。
(考题)
兄女:柳絮因风起(乐)
补充 谢无弈之女 王凝之之妻
身份之贵 (侧面衬托)
学生做笔记。 给学生直观的感
欣道 赏韫 赞才 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
一起学习同样选自这本书的《咏雪》。
作 者 展 示 预习结果 展示(分小 组展示预 习效果,其 他同学可 以作补充, 老师视学 生的预习 情况也可 以作补充)
刘义庆(403 年~444 年),字季伯,汉族, 学生做笔记。 原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世居京口(今 江苏省镇江市) 。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 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
主题归纳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一《咏雪》教案
1. 教学重点
- 文言文阅读:正确朗读《咏雪》原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旨。
- 词语理解: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如“谢安”、“内集”、“儿女”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 句子翻译:能够准确翻译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理解其深层含义。
- 写作手法分析:识别并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7. 课后习题解答:针对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8. 创作实践:布置与《咏雪》相关的创作实践作业,如写一篇以“雪”为主题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咏雪》一文的内容和寓意,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一《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一《咏雪》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咏雪》原文阅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旨。
2. 词语解释:讲解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如“谢安”、“内集”、“儿女”等,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咏雪》的基本内容。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雪的景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感悟。这种感悟是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分析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来描绘雪的。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咏雪》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授课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文言文中的难点,比如通过比较雪与撒盐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这种教学方法似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感觉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堂实录
《咏雪》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课堂实录:课前板书:“咏雪”师:今天我们学习《咏雪》,这课文本来早该教了。
但搁到今天讲,也蛮好。
我们学了好几篇文言之后,再回头来看这文章,应该会容易点,这也方便我们学得更深入些。
师:文章很短,我们先来读一遍,响亮、整齐些。
生(齐):咏雪……师:嗯,读得不错!有些节奏可能还要有点变化,待会我们慢慢调整。
师: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从体裁看,这《世说新语》是一部怎样的集子?生:志人小说集。
(板书“小说”)师:嗯,小说集,所以《咏雪》也算是小说。
我们讲小说,一般都要讲到人物,看看,这篇文章里有几个人?生:三个。
师:哪三个?生:谢太傅(谢安)……师:说名字。
生:谢安。
师:对,谢安。
太傅是谢安死后,皇帝追赠他的官位,说明谢安生前非常厉害!他是东晋有名的政治家、名士。
师:还有谁?生:谢朗。
师:还有一个呢?生:谢道韫。
师:好!这三个人,他们是啥关系?文中有个词叫“儿女”,是不是谢安是父亲,另两个是他儿子和女儿呢?生:不是。
师:那这“儿女”在文中该怎么理解?生(齐):侄子、侄女。
师:这词和我们《论语》中学过的“三”一样,有泛指的意思,泛指……生:小辈(齐)。
师:嗯,看来大伙预习得不错,你们注意到了古今词义的变化。
师:好!再明确一下他们的关系……生:叔叔和侄子、侄女。
简言慢语师:现在,我们把小说的人物弄清楚了,那再来看看情节。
师:所谓情节,说简单点,就是一个故事里的几个阶段。
你们看,这故事可分几个阶段?我们先在课本上用“/”划划看。
《咏雪》课堂教学实录(七年级上册)
王金凤组织教学: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有这麽多的老师到我们六中做客,大家高兴吗?那麽,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好吗?师:自古以来,雪以其洁白轻盈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留传的诗篇,这些诗风格迥异,涵义深远,它们有的壮丽雄浑,如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有的奇异秀丽,如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而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境界大开,让人回味无穷。
关于咏雪的诗文,还有许多,同学们已在各小组做好准备,现在,请你们把各小组最精彩的拿出来开个咏雪展示会。
生:“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生:“明月照积雪,朔风颈且哀。
”生:我介绍一下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生:东方虬的《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生:雪是冬的意象,雪是这个冬季特有的风景,雪是这个星球上最纯粹的语言,雪是冬的灵魂。
生:六月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师:同学们背了这么多关于雪的古诗文,你知不知道早在东晋时期还有一个关于咏雪的故事,被编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这节课共分四个教学环节(一)朗读课文(二)疏通文义(三)质疑解疑(四)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个环节朗读课文,找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注意点评。
生:朗读课文生:这个同学朗读得不错,但是我觉得人物的语气、语调把握还不够师朗读,找学生点。
生:让我妄加评论一下,老师读得挺好,但是我认为“公大笑乐”速度宜快一些。
师:同学们看文中有三句问答或对话,你认为宜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第一句疑问的语气,第二句宜活泼,第三句应该用肯定的语气。
师:让我们用这样的语气齐读。
师:下面,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需四个人,旁白、太傅、胡儿、道韫。
生: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环节疏通文义,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词句。
《咏雪》课堂实录
《咏雪》课堂实录课前谈话:(18: 44)老师:同学们,早上好!健康:早上好,老师!师:让我们看看你我之间是否有默契,好吗?健康:很好!师:请看!我这里有一只鸟,谁看见了?谁认出来了?这是什么鸟?健康:它看起来像一只啄木鸟部门:要么喜欢,要么啄木鸟恭喜,你猜对了!在他眼里,这是一只啄木鸟。
你呢?健康:我认为这是一个玩笑老师:他能看见,你能听见是的,因为云雀在唱歌你听到它在唱什么歌了吗?健康:欢迎来到北京老师:让我们谈一两句学生:唱歌部门:你可以在不在场的情况下说出来。
不在场叫什么?想像有时候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部门:我这里又有一朵花。
这是哪种花?健康:菊花,因为它非常美丽,已经蔓延开来健康:??老师:学生们,3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种书写方式,它被刻在龟壳和动物的骨头上。
这种写作后来被称为“盛:薛”部门:没有耳朵你不仅有耳朵,还有眼睛。
健康:甲骨文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健康:我在书上看过。
第256课+ 课:多读书是好事,但不要看起来很糟糕!这种文字后来被称为甲骨文199师:让我看看雨甲骨文()。
让我们看看甲骨文。
你能猜出现在是什么吗?健康:我觉得有点像雨雪。
老师:只有一个词,什么?健康:雪老师:因为-:因为雪来自天空老师:哦——这六点是——生的:雪除法:这条水平线是-出生:天部门:好吧,有不同的说法吗?199学生:他们应该是雪雨没那么大,文字是雪。
部门:结束了!忘记老师事先给你的所有论文!别看那张纸,别想那张纸。
在这个屏幕上,你说-:我想是下雨了,因为雨很小199师:雪很大,不是吗?三个同学,他猜对了,这就是雨这个词这是雨滴,明白吗?健康:我明白了!师:哦,我明白了!同学们,再看另一个单词,这个单词仍然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雨字,但是如果你仔细看这个雨字,这个雨字和刚才的雨字有什么区别?学生:现在水平线是垂直的老师:刚才是雨点。
现在是——健康:雨线师:刚才是小雨,现在是-盛:现在是大雨科:谁去医院打针了?如果你有针,请举手!健康:举起手来部门:啊,这么多人注射过!当护士用注射器将药物推出时,针尖会发生什么变化?健康:药物会从针尖出来。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8课《咏雪》精品教案
示例二:诗歌讲究的是意蕴与物象的统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柳絮”一词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因此,“柳絮”有深刻的意蕴,并且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满天的柳絮飘飞,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蕴,而比作盐则没有这种意蕴。
(5)凭借。
2.给学生10分钟时间独立翻译课文。标画出疑难语句。
3.组内交流、释疑。
4.疏通文意大比拼。小组间比一比,请出小组代言人,看看哪组翻译得又准又好。
5.老师最后疏通、翻译课文。
课中作业
指定学生朗读《咏雪》。
环
节
二
三、理解内容,分析形象
1.复述故事。
【师提示,抓住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组内交流完成。】
1.积累、抄写有关写雪的名诗名句。
2.如果让你为这次家庭聚会中的人物颁奖,你将为谁颁发一个什么奖,为什么?
3.背诵《咏雪》。
(修改人:)
板书设计:
咏雪
教学反思:
环
节
三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1.以前学过很多关于雪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明确〕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韫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明确〕示例:像鹅毛、蒲公英等。
课后作业设计:
〔明确〕在一个寒雪日,谢太傅和自己的子侄辈谈论诗文。谢太傅问:“纷纷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回答说:“不如比作像柳絮一样乘风飞舞。”谢太傅听了大笑起来。
第8课《咏雪》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咏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咏雪》选自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一则。
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大雪天谢太傅与侄子侄女谈论诗文”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扬和肯定,暗示了谢太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其中,“叙事清晰,言简意赅”是本课最大的写作特色,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典范。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接触过的文言文不算多,很多文言词汇理解不了的,可能导致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记住一些重点文言词汇和知识;他们的阅读面比较浅,所以很难独自完成本课的知识学习;并且刚上初一的学生,同学间的了解不深,相互探究便会缺少默契,要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本课知识主要就靠兴趣了,因此我将采取以鼓励为主,引导为辅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对不懂的地方敢于提问。
3.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4.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教法学法】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
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教学准备】《咏雪》的课件设计、搜集咏雪的古诗名句、谢安和谢道韫等人物的图片及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游戏导入:看图猜故事首先多谋体出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的动画图片,让学生说出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五岁的曹冲因献计称出大象的体重而得到曹操的赏识,七岁的司马光因砸缸救出友人而被后世流传,四岁的孔融因把大梨让给兄弟而一举成名,在古代历史上少年成名的故事并不在少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跟随刘义庆的脚步去认识一位“咏絮之才”。
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在阅读“儿女”一词时,学生可能不清楚其指的是谢安的子侄辈,需要教师解释古代用法,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修辞手法的应用,如“撒盐空中”的比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精妙之处,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句分析,让学生体会其形象生动之处。
-文章主旨的提炼,学生可能难以从咏雪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课堂讨论与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如“谢安”、“内集”、“儿女”、“咏雪”、“柳絮”、“撒盐空中”等,这些词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句子结构与修辞手法的分析:文章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
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世说新语》中“咏雪”一则的全文阅读与理解,重点词汇的解析,句子结构与修辞手法的分析,以及文章主旨的提炼。具体内容包括:
1.《世说新语》中“咏雪”一则的全文阅读,理解文章大意。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和反思:
1.教学方法的选择: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学生们对古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今后,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体差异:在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3.课堂氛围的营造:今天的课堂氛围较好,学生们积极参与。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实录之《咏雪》(七上第8课)
吕莉教学实录之〔咏雪〕〔七上第8课〕一、新课导入师:我不了解同学们是不是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一年四季与家人在一起,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愉快和感谢。
比方说,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散步,在夏天的荷韵、在秋天的菊香中,去感受亲情的温暖和美好。
那么到了冬季,我们又能感受到哪些家庭生活的愉快呢?好,我想首先请在座的同学介绍介绍,在严寒的冬日,你和你的家人一起有哪些愉快的经历呢?谁来说说看?生1:我和家人围在取暖器旁边一起讲故事。
师:和家人围在取暖器旁边一起讲故事,既收获了知识,同时又感受到温暖。
生2:在雪地里面打雪仗,拿雪球相互砸。
师:和家人一起吗?生2:和家人一起。
师:和家人一起在雪地里打雪仗,拿雪球相互砸。
我眼前已经出现那样愉快的情景了。
还有没有别的愉快经历?生3:我们一起堆雪人,虽然很严寒,但是我们都感到很愉快。
师:这话说得真好,她说与家人一起堆雪人,虽然觉得严寒,但是非常愉快。
还有没有补充?生4:和家人一起打算年夜饭。
师:你需要动手吗?生4:我可以帮家长打下手。
师:这时候爸爸妈妈肯定会觉得,我的女儿真懂事。
你也会觉得,我长大了,我能帮爸爸妈妈做事了,会觉得特别幸福,特别愉快。
虽然天气严寒,但是与家人在一起,这样的冬天还是有很多的愉快温馨,很多美好的记忆。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个古人的家庭,看看在严寒的冬天,他们这一家人在做着些什么。
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第五课〔〔世说新语〕两则〕,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第—篇〔咏雪〕〔板书:课题〕。
〔点评〕〔咏雪〕是〔〔世说新语〕两则〕的中的一篇,是刚入初中的学生学习的第—篇文言文,也是学生人生中在学校里正式学习的第—篇文言文。
教者以一个主问题导入,请学生交流冬日自己与家人在一起的愉快的生活经历,问题设置紧扣文本内容,并为后面进行文本分析作铺垫;教者提问的方法也让学生感觉很温馨,只字不提“今天学习的是文言文,文言文与我们今天表达的言语有怎样的不同,有怎样的句法特点等等〞言辞,否则,会把还没有走近〔走进〕文言文的学生就吓跑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教案一. 教材分析《咏雪》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的一篇文言文,课文描绘了萧红对雪的热爱和赞美,展现了雪的美丽和神奇。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能力和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雪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雪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意境。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
2.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随时复习巩固。
3.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4.相关雪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意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雪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雪的美丽,激发学生对雪的热爱,引入对新课的学习。
2.呈现(5分钟)学生跟读课文录音,感受课文中描绘的雪的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堂实录
《咏雪》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课堂实录:课前板书:“咏雪”师:今天我们学习《咏雪》,这课文本来早该教了。
但搁到今天讲,也蛮好。
我们学了好几篇文言之后,再回头来看这文章,应该会容易点,这也方便我们学得更深入些。
师:文章很短,我们先来读一遍,响亮、整齐些。
生(齐):咏雪……师:嗯,读得不错!有些节奏可能还要有点变化,待会我们慢慢调整。
师: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从体裁看,这《世说新语》是一部怎样的集子?生:志人小说集。
(板书“小说”)师:嗯,小说集,所以《咏雪》也算是小说。
我们讲小说,一般都要讲到人物,看看,这篇文章里有几个人?生:三个。
师:哪三个?生:谢太傅(谢安)……师:说名字。
生:谢安。
师:对,谢安。
太傅是谢安死后,皇帝追赠他的官位,说明谢安生前非常厉害!他是东晋有名的政治家、名士。
师:还有谁?生:谢朗。
师:还有一个呢?生:谢道韫。
师:好!这三个人,他们是啥关系?文中有个词叫“儿女”,是不是谢安是父亲,另两个是他儿子和女儿呢?生:不是。
师:那这“儿女”在文中该怎么理解?生(齐):侄子、侄女。
师:这词和我们《论语》中学过的“三”一样,有泛指的意思,泛指……生:小辈(齐)。
师:嗯,看来大伙预习得不错,你们注意到了古今词义的变化。
师:好!再明确一下他们的关系……生:叔叔和侄子、侄女。
简言慢语师:现在,我们把小说的人物弄清楚了,那再来看看情节。
师:所谓情节,说简单点,就是一个故事里的几个阶段。
你们看,这故事可分几个阶段?我们先在课本上用“/”划划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10篇)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10篇)》,您浏览的《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10篇)》正文如下:部编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白文朗读、标点文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同学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脚本批注与演读的方法,把握人物情感,学会写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3.学习古人的聪慧,感受良好的家教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情感。
2.学习摹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朗读时的白文断句,演读中通过语气变化把握人物情感。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接受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演读法、脚本批注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同学的爱好,充分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1.同学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是通过多种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借助工具书和书*释以及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加以解决,老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同学多向思维。
教会同学通过脚本批注的方法分析文中重要词句。
引导鼓舞同学大胆沟通,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力量。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呈现课件。
提问: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说过“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两个孩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同学思考得出:聪慧、机灵。
)今日,我们通过《世说新语》中的《咏雪》,来生疏两个孩子,看一看这两个孩子与司马光和曹冲有什么相像之处。
【设计意图】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
(二)多种朗读,理解内容1.老师呈现《咏雪》的白文(竖版)的课件给同学。
同学依据理解朗读断句。
同学自由断句,呈现断句成果,读给大家听;小组争辩断句,各组呈现断句成果,派代表朗读,各自阐明断句依据。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点,依据语感尝试断句,激起同学的挑战意识;通过竞争阅读,激发同学学习爱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 《咏雪》精品教案2
《咏雪》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2. 训练朗读能力,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3. 学习文言字词,理解文章,背诵积累。
4. 训练品析能力,品析具体语境中词句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引入课文学习课始,学生朗读课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教师出示背景材料,学生朗读:《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其艺术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述对象;二是以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人物;四是语言简练生动,言约旨丰。
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今河南太康人。
东晋政治家,一代名相,死后追赠为太傅。
《世说新语》是追记前朝的事情,所以写谢安最终的官衔。
故事中的谢道韫当时还是小女孩,文中称她为“王凝之妻”,也是后人补叙之词。
设计意图:课始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初知课文,同时让学生对课文学习背景材料进行朗读,为顺利地推进教学训练作铺垫。
二、课堂活动一:读得清楚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所谓“读得清楚”,是需要同学们理解文意并讲得清楚。
1. 学生集体反复朗读课文。
2. 请同学们朗读、认读有关字词。
傅(fù)俄(é)而雪骤(zhòu)欣(xīn)然柳絮(xù)奕(yì)凝(níng)〔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
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
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2.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教案
《咏雪》教案一、教学思路《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语言文字较为浅显,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我首先设法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字词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
没有这一环节,教学很容易流于空泛。
然后,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探究文本。
并且运用图文结合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重难点突出,同时,让学生结合图文,当堂巩固积累文言字词,并且背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古人家庭生活中的雅趣,感受谢氏家族和睦、轻松、融洽的家庭氛围;学习古代聪慧机敏的少年的智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五、教具多媒体六、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打一自然现象)你们能猜得出是什么吗?对,是雪。
有没有同学知道雪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张雪花的图片)好的,同学们,现在来看下这几张图片上的雪花,我们来观察一下雪花有哪些特点呢?(参考: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同学们描述得很准确。
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能把它比作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咏雪》教案
《咏雪》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分钟)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让我们猜一个好不好? PPT1猜谜语:小白花,飞满天,下到地上像白面,下到水里看不见。
(打一自然现象)出示雪景动态图,引导学生体验雪景的美丽。
看到这样纯洁、轻盈,漫天飞舞的雪花,你用什么来形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才子才女比试比试如何呢?二、作家作品学生齐读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三、诵读课文:(5分钟)先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读音与停顿。
(一)欣赏课文,出示课文内容,师范读。
(二)朗读练习。
1、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自由朗读。
谢太傅 fù俄而é雪骤 zhòu 差可拟chànǐ柳絮 liǔ xù无奕 yì王凝之 níng 谢道韫 yùn2、指一生读字词3.指一生读课文4.齐读课文四、解读课文:(15分钟)(一)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熟悉了词语,只是扫除了文字障碍。
要真正读懂课文,我们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细加体会。
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结合注释,读懂文章。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读懂课文,解释重点词,找出疑难处并进行交流。
(出示课文,注意划横线的词)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一会儿。
结合《山市》,无何,未几,既而,逾时欣然:高兴的样子。
结合《春》的“欣欣然”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
因风起:乘着风飘起。
下面咱们来疏通全文 PPT6 指一生说解词,再一句句翻译(主要让学生说)(二)翻译课文(三)初步背诵课文:出示参考译文,请学生对照译文试背课文。
五、研读课文:(10分钟)(一)小组讨论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难点)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1、融洽、欢快、轻松、温馨2、各有千秋。
《世说新语·咏雪》课堂教学实录(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咏雪》课堂教学实录地点: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班级:初一(8)班记录、整理(根据录像光碟):张萍(翠园中学初中部)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同学们,对不起,今天座位要是朝那边就好,但朝这边了,看投影不太方便。
(师边说边展示投影《乌衣巷》)好,请看屏幕,这里有一首很有名的诗《乌衣巷》,大家把它齐读一遍。
《乌衣巷》,预备读。
(生齐读《乌衣巷》)师:这首诗以前见过吗?生:见过。
师:第二行最后一字怎么念?(生有的念xie,有的念xia。
)师:念xie,不错。
刚才有的同学念xia,也行。
在古诗里面可以念xia,押韵。
下面大家再读读此诗,试着把它背下来,好不好?《乌衣巷》预备读。
(生再齐读《乌衣巷》)师:能背吗?(生众说纷纭。
)师:好,试试!找个同学来背一下。
哪个同学最小啊?哦,是你!(师示意生1起来背,生1低声说“不会”。
)师:没关系!哪个会背?举下手!(面对闪光灯熠熠生辉,生害羞不语。
)师:一齐背,好不好?一齐背,可以混,是不是?(笑声)(生神色稍舒)来,《乌衣巷》预备起。
(生齐背《乌衣巷》)师:好,还是找一个同学单独来背一下。
师:你会背吗?好,请你来背一下。
(生2背诵《乌衣巷》,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师:大概意思知道吗?生3:没学过,不知道。
师:没学过也能背下来,不错!你年纪这么小就可将这首诗背下来。
我小时候只能背《毛主席语录》的。
(笑声)毛主席是男的还是女的?(哄堂)生4:男的。
师:啊,那你比我聪明。
我小时候以为毛主席是女的,(哄堂)因为毛主席的头发很长。
(笑声)这首诗很有名,它里面写到“朱雀桥边”“乌衣巷”等等,写的是什么东西呢?写的是一个朝代变更,新旧对比。
刘禹锡这首诗最有名的是后面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谢是当时最有名的两个大家族——两个显赫的贵族,姓谢的家族比姓王的家族还要有影响,连当时皇帝都有点怕他们这个家族。
这个家族出了些非常有名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教学构想】《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皆不见。
——纪晓岚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我最喜欢冬天下雪时的壮丽景色。
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
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
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ppt1课题}二、文学常识:知人论世师:这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那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对《世说新语》了解多少呢?生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的刘义庆和他的门客所作。
内容是记述汉魏一直到东晋间流传的上层人物的遗闻逸事。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ppt2}师: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
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治,而一变为专谈名理。
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却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这是鲁迅先生介绍《世说新语》的一个背景。
“名士底教科书”——实际上这个“底”字就是我们今天用的“的”,当时鲁迅写这些话的时候,“的”“底”以及“的”“地”“得”还没有完全分工。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ppt3}师:说到文言文,我们已经学了三篇课文,那不知道同学们对学习文言文有什么样的感受?生1:生涩难懂生2:文词简洁生3:意义深刻生4:语言生动生5:道理明显师:那同学们对学习文言文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生1:多读,在读中可以使我们体会到文言文的韵味{ppt4}师:今天我们就用同学们所说的方法一起来学习这篇文言文,关于“读”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四个锦囊。
三、研读《咏雪》第一个锦囊是:读准{ppt5}师:一、读准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ppt6}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大家在读得过程中有没有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呢?我们一起来解决。
注意以下字音:谢太傅(fù)俄而(é)雪骤(zhòu )差可拟(Chān ǐ)柳絮(xù)无奕女(yì)王凝之(níng )生齐读词语第二个锦囊是:读通{ppt7}师:二、读通课文:读通顺,读出正确的停顿。
根据文意读准节奏如果朗读时句中要停顿,应该在哪几处画上“/”线?{ppt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划出的节奏,再读课文。
男生、女生分开朗读第三个锦囊是:读懂{ppt9}师:把不理解的词句勾画出来,做上记号,同学提出问题,相互解决。
三、读懂课文: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ppt10}请同学们以小组接龙的方式翻译课文,每一个同学翻译一句。
师:“谢太傅”是谁呢?生:书上注释2: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师:对文言文中的古今通用词和一些专有名词(可保留不译。
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官职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等,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师:“寒”,就是寒冷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单音节词通常译为多音节词。
而现代汉语一般双音词多,如“我们”是两个字,“他们”是两个字,而文言文多用单音字来表达,一个字是一个词情况多,如“妻子”在文言文中就表示两个词,而我们今天是一个词。
生:“内集”是家庭聚会的意思。
师:“内”在这里是家庭,室内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面“内”是指与“外”相对,意义更广。
{古今异义词}师:“与儿女讲论文义”。
注意这句话中的“儿女”是子侄晚辈的意思,跟我们今天现代汉语不一样。
学文言文要注意它在词语、词汇上跟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如文中的“儿女”是指“子侄晚辈”的意思。
{古今异义词}生:“讲”:讲解。
论:谈论,讨论。
文:诗词。
义:文法,章法之类。
生:“俄而”:不久,一会儿。
生:“雪骤”,意思是“下得很大”。
师:“雪下得很大很急”更准确,“骤”是大、急的意思。
生:“公欣然曰”的“公”,指的就是谢太傅。
师:那“欣然”是什么意思呢?生:“欣”是高兴。
“然”是什么的样子。
师:在《晏子使楚》中“所以然者何”?中的“然”是什么意思?生:“然”:代词,这样的意思。
这是什么原因呢?生:“白雪纷纷何所似”中的“何”:什么。
“似”:像。
师:这是一个倒装句,疑问句中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即“白雪纷纷所拟何”。
“所”这里是所字结构,可以不译出来。
在文言文的翻译中,遇到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序,一般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过来,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比如我们在《晏子使楚》所学的“何以也?”应该是“以何也”。
用什么办法。
“何为者也”应该是“为何者也”是干什么的?生:“兄子”,是兄弟的儿子。
师:准确点说是哥哥的儿子。
“兄”是兄弟,哥哥的意思,“子”是长子,儿子的意思,在前面的《枭逢鸠》中“子将安之”里面“子”是什么意思呢?生:您的意思。
“子”在古代也可以是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孟子,庄子等,显示这个男子很有地位,被世人所尊崇。
生: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生:“差”:大致,差不多的意思。
“可”:可以。
“拟”:相比师:注意这句话里的“差”在文中是大致,差不多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差”是于强相对,不好,不强。
{古今异义词}师:“撒盐空中差可拟”倒装句,状语后置,还省略了介词“于”,即“空中撒盐{与}差可拟”。
生:“兄女”:哥哥的女儿。
生:“未若”:不如。
“因”:凭借。
“起”:漫天飞舞。
生: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生: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师:。
也:表肯定的判断语气,在翻译的时候加一个判断动词“是”。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我们在《晏子使楚》中还学到一个表判断语气的特殊句式,是。
者也,“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也分开用“晏婴者,齐之习辞也。
”晏婴是齐国擅长{熟练}辞令,言辞的人。
第四个锦囊是:读透{ppt11}师:再次认真研读课文,分析文中记了什么事情?四、读透课文:请同学起来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ppt11}生1:时间:寒雪日地点:家中人物:谢太傅、“儿女”们事情:谈论诗文生2:起因:“白雪纷纷何所似?”经过:“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结果:公大笑乐生3:谢太傅(谢安)兄子胡儿(谢朗)哥哥的长子——撒盐空中兄女(谢道韫)另一哥哥的女儿——柳絮纷飞研读以下问题:{小组合作}{ppt12}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生1: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师: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体悟雅韵:“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学生小组讨论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生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胡儿的撒盐空中差可拟,重在写实,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追求形似的效果。
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生2: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片片大雪在空中飘飞,与柳絮在风中飞舞的形态非常相似,而且柳絮还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般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比喻意蕴更加深刻。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3、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如何看法: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师:谢太傅更欣赏谁的诗,作者更欣赏谁的诗句,从哪里可以看出?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谢太傅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我们无从得知其真实想法和喜好倾向,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