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黄爱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怎么求倒数?
(真分数、带分数、整数以及0和1倒 数的求法;分类板书)

设“大问题”教学准备五步骤:
1.研读文本 2.找关联点 3.抓核心词 4.提大问题 5.设计板书

•以“认识方程”为例

1.研读文本:
影响教学观念形成的关键句——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描述了方程的外部特征,并 不是本质特征。
老师们喜欢——它既能活跃课堂又便 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
“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 顺利”的假象。(苏霍姆林斯基)

在这样的方式下,那些中等学 生和思维迟钝的学生是否也有独 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 我们仍不得而知,我们有理由为 他们感到不安。
要把学生的独立的、个别的 学习经历作为学习数学的基础。

你还要讲几分钟吗?

你总该为学生想想未来。

值得深入思考的几句歌词:
• 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 • 明知道学生他在怨你。 • 傻傻等待,他会学会依赖, • 你总该为学生想想未来。 • 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

从课堂提问谈起——

1.在30分钟内你提出了多
少问题?
教师们的估计: 15个
录像研究统计: 50.6个
(2)用画图的方法来判断,如用圆 圈表示蓝色的花,三角表示红色的 花,一直画到第15个;
(3)用计算的方法, 15÷2=7……1,根据余数来判断。

我们的真实——
学生在课堂上,为了老师教 学任务的完成,顺从地听话地 配合着应答着……

集体作业的方式: ——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后,很快就请学
生起来作答,这几个学生把问题解决了, 就相信全班学生都会了。

举例:“24时记时法”
⑴生活中,已经有了12时记时 法,为什么还要用24时记时法?
⑵今天的课题用“记”好还 是用“计”好?

六年级—— 圆的认识

举例:“圆的认识”
⑴圆形的井盖为什么掉不 下去?
⑵关于直径你有哪些发现 和结论?

举例:“认识方程”
⑴什么是方程? ⑵为什么要学方程? ⑶方程是不是很方便? ⑷方程就是等式吗?

2.在30分钟内学生们提出了
多少个问题?
教师们的估计: 10个 录像研究统计: 1.8个

3.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等待时
间有多长?
教师们的估计: 3-5秒 录像研究统计: 不足1秒

成串的“连问” 简单的“碎问” 随意的“追问”

课堂教学“四部曲”—
1. “赶鸭子”(都赶到教室里去) 2. “问鸭子”(塞给他们很多东西) 3.(到了期终就是)“考鸭子” 4.(学生都变成了)“板鸭子”
师:谁来回答?
生: 我来回答。
(生答,教师——嗯、啊、好,……听懂了吗?)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谁来?
(生答,教师——嗯、啊、好,……听懂了吗?)
师:大家表现不错,还有不同想法吗?谁来?
(生答,教师——嗯、啊、好,……听懂了吗?)

课堂上后进生最担心:
老师:谁来? ↓(没人来)
老师:Hale Waihona Puke Baidu来!

(1)用单双数来判断,单数是蓝色, 双数是红色,15是单数,所以是蓝 色;

举例:“最小公倍数”
⑴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是 什么?
⑵为什么重新接回的次数 刚好是正多边形边数的公倍 数呢?

举例:“认识百分数”
⑴生活中,人们为什么喜欢用 百分数?
⑵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⑶百分数和分数比较,有什么 相同点和不同点?

举例:“认识倒数”
1.什么是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相成为;举例 说明;判断)

2.方程用等式表示数量关 系,它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共 同组成,表达的相等关系是 现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数量 关系。

3.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 学的一个提炼过程,一个用 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的 特定关系的过程。

4.方程思想的核心在于建模、 化归。
让学生接触现实的问题,学习 建模,学习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 语言等价地转化为数学语言,得 到方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
(数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式)

“大问题”教学—— •研究“大问题” •提供“大空间” •呈现“大格局”

②什么是“大问题”,从哪里来?

设“大问题” ——
•直指教学内容本质 •蕴含丰富的数学信息 •具有极大的探究性 •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教学 内容

•“大问题”—— 课堂的“课眼” 文本的“文眼” 课堂教学的主线
“大问题”教学的
形与神
深圳市黄爱华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
黄爱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邮箱:cnhah@126.com

①为什么提出“大问题”教学? ②什么是“大问题”,从哪里来? ③怎么教“大问题”?

①为什么提出“大问题”教学?

“心太软”(教学版)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

独自一个人讲课到铃响。 明知道学生他在怨你,

5.方程——用等号将相互等 价的两件事情联立,等号的 左右两边等价;

举例:“认识三角形”
⑴如果要你介绍一下你画的三角形,你 准备说些什么?
⑵大家画的三角形一样还是不一样?
⑶已经确定了一条线段,再确定一个点, 就可以确定这个三角形了,这个点的位置不 一样,画出的三角形就不一样,是什么不一 样呢?
⑷“三角形”这个名称强调的是角,为 什么定义三角形时,是用它的边来定义的呢?

案例:找规律(五年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 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 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 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 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 过程。

我们习惯了这么教!

师: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1秒钟不到)

你任劳任怨地分析这课文, 只不过想好好讲透课文,

可知道学生心里太多勉强。 可学生无法给你满分。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多余的牺牲,你不觉心痛,

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 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讲师”

讲解总是简单,学会太难, 奥,算了吧,就这样改变吧,

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 该放就放,再讲也没有用,

铃响了,你还不想停, 傻傻等待,他会学会依赖,
(苏霍姆林斯基)

——

内 容 。
叶 澜

中 国 当 代 教 育 最 核 心 的

呼 唤 人 的 主 体 精 神 是

数学课堂提问—— 处理好内容的量与质的关系
•与其“广而浅” •不如“少而深”

“大问题”教学——
• 问题让学生发生!

“大问题”教学——
• 1.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 2.数学教育中的基本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