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油料的储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油料的储藏

上一层油菜籽┃大豆┃花生┃棉籽┃芝麻

一、油菜籽

(一)油菜籽的形态与分类

油菜为十字花科的作物,主要产区是长江流域各省市,以及四川省的产量最大。它在农闲季节生长,不与其它粮食、经济作物争地、争劳力,生产周期短,效益高,故广大农民都乐于种植。油菜的种子称为油菜籽(又称菜籽),平均含油量35--42%,是一种重要的油料。

油菜籽,呈球形,粒很小,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种皮色泽淡黄、深黄、金黄、淡红、褐、紫黑、黑色等多种。种皮上有网纹,黑色种皮的网纹明显。种皮上可见种脐,与种脐相反的一面有一条沟纹。

油菜籽脱去种皮即为胚,胚由两片肾形的子叶和胚根、胚茎、胚芽组成。子叶呈黄色,含有丰富的脂肪,每片子叶从中部折叠,故两片子叶看起来好象四片。两片子叶在种皮内的位置则是一片包在外,一片裹在内,在外的一片稍大稍厚。胚根,胚茎色泽略浅,胚芽不明显。

根据植物特征,一般将油菜籽分为三种类

型:

白菜型:南方的矮油菜或甜油菜及北方的

小油菜均属于此类。生产周期短,含油量高。

成熟后种皮有网纹结构,多为棕红色,褐色或

黑色。

芥菜型:亦称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等。成熟后种皮表面网纹粗,多为黄色、棕红色。芥菜型种子含油率约30%,因有辛辣味,油的食味较差。

甘蓝型:是近代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生长期长,角果长,籽粒大,产量高,含油率一般达40--45%。种皮光滑,成熟后的种皮多为黑褐色。其芥子甙含量比白菜型低。

(二)油菜籽储藏特性

1、易吸湿发霉

油菜籽皮薄肉嫩,胚部较大,蛋白质含量较高吸湿性强,在85%相对湿度中,水分可升高到10%以上。每年5--6月成熟,收获时正值梅雨季节,雨水多,湿度大,如不能及时干燥,容易霉变。油菜籽的霉变程度对品质影响大致如下:霉变初期,种皮出现白色霉点,擦去霉点后皮色正常者,不影响出油率;种皮变白,子叶仍保持淡黄者,也不明显影响出油率;种皮变白,子叶变红有酸味者,出油率下降;如已结块,有酒味者,严重影响出油率;种皮破烂,子叶呈白粉状者,则不出油。

2、易发热生芽

油菜籽吸湿返潮后,极易生芽。油芽籽的胚成熟较早,氧化酶的活性高,呼吸强度大,无明显的后熟期,在植株上就有发芽能力,故油菜籽吸湿返潮后即能发芽。吸湿后的油菜籽,也很容易发热霉变,其变化速度不是以天数计算,而是以小时计算。水分13%以上的油菜籽,往往无任何早期迹象,一夜之间温度即能升高10℃以上,籽粒全部生霉变质,因此,农民把这种现象称为“一夜穷”。油菜籽发热温度之高也是罕见的,其最高温度可达70--80℃。这是由于油菜籽粒细小,孔隙度小,含油量高,热容量大,堆内湿热不易散发,而且发芽霉变所产生的热量迅速积累在堆内的缘故。

油菜籽发热、霉变、生芽后,品质显著下降,出油率大幅降低,油的质量也明显变劣,酸价增高,严重的不能食用。因此,油菜籽除留作种子以外,一般不作长期保管,大都入库后尽快榨油。

3、呼吸旺盛易生虫

油菜籽的呼吸作用在相同的条件下较其它粮种呼吸作用旺盛,因此易生虫、螨。

4、堆内水分梯度小

由于菜籽的吸湿强且速度快,所以堆内水分差较小,不论高水分仓囤(12%)或是低水分仓囤(8.5%),经过高温季节后,通常上、中、下层的水分趋于平衡,一般均在9%左右,其差值为0.5%左右。

5、酸价与含油量变化快

油菜籽在储藏期间,酸价与含油量易于变化,酸价随储藏期的延长而增加,含油量则随储藏期的延长而降低。菜籽储藏4个月酸价从1.4 增加至于2.38,含油量则由41.55%降至40.85%。

(三)油菜籽储藏技术

1、常规储藏

常规储藏是油菜籽在正常情况下的常用储藏方法。新收获的菜籽,应根据其含水量及当时当地的气候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处理,以保证油菜籽的安全储藏。在菜籽的常规储藏中应注意干燥降水,分批堆垛和分级储藏等环节。

(1)干燥降水。干燥降水是油菜籽安全储藏的关键措施。各地经验证明,油菜籽的水分必须控制在9%以下,才能安全度夏。水分超过10%,在高温季节就开始结块,12%以上能霉变成饼。因此,对高水分的油菜籽应抓紧时间干燥降水。降水的方法以日晒为主,烘干为辅。

油菜籽吸湿容易,散湿也快,晴天出晒,薄摊勤翻,一天可降水5%左右,而且不影响出油率和发芽率,降水后油菜籽的质量优于烘干的。日晒时,应先将晒场晒热,然后铺放油菜籽,在晒场未热前,避免“冷辅”,降水后也要避免热入仓,以防造成上下层菜籽散湿不均匀,形成较明显的水分梯度,影响降水效果及入库后的储藏稳定性。

有条件的地区,在不具备日晒的情况下,应及时烘干。油菜籽虽然比较耐高温,但烘干温度不宜太高,要根据各种烘干机的性能适当控制出口料温,否则温度过高,甚至将籽粒烘焦,影响出油率。因此,采用机械烘干降水时,应严格控制回热的温度(一般热风温度不宜超过80--85℃),以免影响油菜籽的质量,降低出油率。对水分在13%以上的油菜籽,可以烘干三次,第一次降水6--8%,第二次降水4--6%,第三次降水3--4%,这样烘干能获得良好的降水效果,并保持油菜籽质量。

无论晒干或烘干的油菜籽,都必须及时摊凉或通风使其充分冷却后才能入仓储藏,否则堆内积聚的高温会使油菜籽胚芽部分的油溢出,附在籽粒表面,既不利继续降水,又不利于籽粒内部的积热散发,往往导致料堆温度过高而促使脂肪分解,降低出油率与发芽率。只要烘干油菜籽时,掌握好烘干温度,而且烘后立即冷却,对其含油量基本无影响,如表12-4所示。

(2)分批堆垛。轮流入仓是降低入库油菜籽堆垛温度的有效措施。其具体作法是,将当天收购(或接收)的油菜籽分别装入数座仓房或数个堆垛,一次堆积的高度不宜超过0.5--1m,隔2--3天后再继续装入油菜籽增加堆积高度,直到堆成垛为止。这样轮流入仓,由于每天入仓油菜籽的堆积低,散热快,有利于减少堆内湿热的积聚,因而堆垛的温度比一次入仓更低。据江西省波阳县和安微省全椒县粮食局试验证明,分批堆垛储藏的油菜籽,其堆垛温度比一次入仓的低

4--5℃,而且上、中、下层温度较为均匀,是在没有机械通风条件下降低油菜籽堆垛原始温度的有效方法,如能在入仓后再及时翻动堆面通风散热,可以迅速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