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绪论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绪论

组织行为学绪论
9
• 韦氏大词典的解释是: • (1)处理自身的方式; • (2)组织体卷入行动或对外界刺激反应的
某种表现/个体、组织或种系对其外部环境 的反应; • (3)某种事物活动的方式。 行为与“思想”无直接的联系; 它只是个体或组织对外界的反应。
10
• 就是人的活动。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 的,和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联的外显 的运动、动作或活动。所有的行为都是 有一连串的动作组成,行为的基本单元 是动作。
一定的内部结构和分工的社会技术系统。
2)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有两个以上的人 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达到共同 的目标或一系列目标。
3)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一定目标而进行
协作活动的集体。
5)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通过各部门 劳动和职务的分工合作和不同等级的权力和责任的 制度化,有计划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
产生的行为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 • 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 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15
• 2.3组织行为的分类 ① 微观组织行为:指组织内的个体和群体
的行为。 ② 宏观组织行为:指所有组织成员作为一
个整体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16
17
• 3.组织行为学定义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美国学者威廉·迪尔认为:“组织行 为学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组 织中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问题。”
18
• 美国学者安德鲁·J·杜布林在他的著作 《组织行为学原理》中写到:“组织行 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 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 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 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组织行为学_第一章绪论

组织行为学_第一章绪论

- 7 -
组 织 行 为 学
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 课堂发言、专题讨论 课外作业、案例分析 考勤
70 30 10 10 10
- 8 -
组 织 行 为 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研究 内容,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体系结构及发展历程,理解组织行为学 研究的原则、方法、任务与意义。 【本章教学重点】 1.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2.本本与情景结合型 3.能力型 4.熟练型 5.专家型

- 19 -
组 织 行 为 学
组织行为学没有绝对真理
组织文化多元趋势 劳动力多元化趋势 组织行为学没有绝对真理——权变管理:依照具体情况进
行管理
- 20 -
组 织 行 为 学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管理阶段 人际关系学说 行为科学阶段 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 积极组织行为学
- 26 -
组 织 行 为 学
我国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1979年第一机械工业部首先提出要重视行为科学的研 究
1980年一些工业部门领导人、学术界和企业界人士共 同倡议,成立了“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筹备委员会” 1985年成立“中国行为科学学会”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高校课堂,出版了一些 组织行为学或管理学的著作 开展了广泛的科学普及和应用研究工作
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不是指所有的社会组织,而 是指工作组织,如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医院 等。
- 2 -
组 织 行 为 学
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的基础上,提高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 的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的问题,即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

涉及到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等;同时还涉及到人的认识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等.群体心理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的测评、人际关系的条件、人际关系的障碍与改善等。

还涉及工作团队与团队精神、团体凝聚力、团体士气、团体信息交流与意见沟通、团体的决策、团体的竞争与合作、团体意识等。

领导心理领导的素质、结构、功能与影响力;领导者的选择、考核、培训;领导体制的演变等.组织心理组织理论及其变革;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内容、特点及管理原则;组织改革的心理分析(比如改革的目的、过程、动力、阻力及其克服);组织发展与组织效能(组织气氛、形象、文化建设)等.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

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激励问题3。

领导科学问题➢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等传统方法外,还有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参与的准实验方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等。

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任何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观察者以感觉器官(眼、耳等)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优点:目标明确、简单易行、真实有效缺点:难以深入、无法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通过有效因素的变化来分析发现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优点:严格控制条件缺点:推广性差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优点:简便易行,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即()。

A.组织B.群体C.团队D.集体E.文化2.组织的成员根据各自的权利、责任制度形成正式的层级指挥体系,这就是组织的层级制内部结构。

相应的,能够使组织活动形成互相联系的层次网络结构的是()。

A.权力B.分工C.协作D.分工或协作E.分工和协作3.美国学者安德鲁·J杜布林写道:“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是在他的著作()。

A.《组织行为学基础》B.《组织行为学原理》C.《个性与组织》D.《企业的人的方面》E.《创造卓越》4.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B.方法C.对象D.内容E.规律5.人的行为与心理密不可分,行为是心理活动的()。

A.内在依据B.外在依据C.外在表现D.内在表现E.运行基础6.在“霍桑试验”中总结的“人群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群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凸显出群体规范对个体工作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导致了管理中对人的因素的重视的研究者是()。

A.罗伯特・欧文B.泰勒C.西蒙D.梅奥E.麦格雷戈7.1960年,在《企业的人的方面》一书中总结了人性假设对立的两种观点,即X 理论与Y理论的是()。

A.阿吉雷斯B.威廉大内C.西蒙D.麦格雷戈8.观察者以自己的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来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称()。

A.案例研究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心理测验法E.问卷调查法9.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收集到的有关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各种情境,用文字如实记载,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模拟的具体管理情境的研究方法是()。

A.案例分析B.实验室实验C.现场研究D.描述性研究E.问卷调查10.现场研究就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对实际情境的研究,与实验室实验相比,它具有更强的()。

组织行为学(笔记整理)

组织行为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绪论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更系统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组织绩效,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学科来源:心理学:学习、动机、个性、知觉、培训、满意感、决策过程、态度测量、工作设计;社会学:群体动力、团队、沟通、权力、冲突、组织结构、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人类学:组织文化与组织环境。

社会心理学:行为变化、态度改变、沟通、群体决策过程;政治学:冲突、权力、领导理论。

发展: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F. Taylor 科学管理、时间动作分析;H. Fayol 管理的基本要素与14条原则;M. Weber 行政组织的层峰结构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准备:Munsterberg《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选拔与培训;霍桑实验(Hawthrone Studies):人群关系理论;群体动力理论:K. Lewin B= f(P,E);社会测量学(J. Moreno):人际关系分析;需要层次理论(A. Maslow):动机与激励科学管理的先驱:F. Taylor:生于清教徒家庭,认为人天生应勤奋劳动,制止奢侈与浪费;伯利恒钢铁公司,6年时间从学徒到总工程师;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工时分析、计件工资制、成本会计制度等。

管理的实践家F. Taylor的主要思想:观念的革命:由分蛋糕变成把蛋糕做大科学管理原理:由管理人员把过去工人们自己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大量的传统知识、技能和决窍集中起来;科学地挑选工人;将科学和工人的科学教育培训结合起来;管理部门和工人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友好合作。

胡萝卜加大棒:工人与管理者的差别F.Taylor主要措施:低效率的根本:有意的磨洋工和无意的磨洋工主要措施:工时分析(搬铁块实验、铲煤实验);计件工资制;成本会计制度Taylor主要追随者:F. Gilbreth & L. Gilbreth(吉尔布雷思):therblig;Frank Gilbreth于1885年17岁时放弃了上大学机会去当一名砌砖工;18个动作 5个动作;Lillian Gilbreth于1915年获得工业心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管理心理学》;“一打孩子”《Cheaper by the dozen 》H. Gantt:Gantt 图表一般管理理论的倡导者:H. Fayol(1841——1925)法国工业家,高层管理者;6类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5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条原则:(工作分工、权力、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团结精神)霍桑实验Hawthrone Studies:E. Mayo;照明实验:绕线圈(光线与效率);谈话实验:谈话可以提高生产率;非正式群体: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群体的相互影响:阿希范式:个体的判断条件;群体的设置(5个实验人员;实验人员的权威;群体的大小);个体判断受到群体的影响(1/3)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A. Maslow的发现:经过1000多种需要的分析,可以把基本的需要类型分为5类;需要是要逐层满足的;只有高层次的需要才能产生长远的激励效果;了解组织行为学:个体水平:个性、激励、行为、态度、满意感;群体水平:群体规范与压力、群体决策、冲突与权力、领导行为、人际关系;组织水平:组织理论、组织变革、组织文化、流程再造。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含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学科。

2、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泰罗、韦伯和法约尔等人为代表。

他们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第二阶段:20世纪30—60年代,以梅奥、麦戈里格等为代表。

他们把组织看成为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第三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代表人物为费德勒等人。

他们把组织看作为开放的模式。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代表人物是维克、马奇等。

他们综合了前三阶段的长处,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⑴个体心理与行为⑵群体心理与行为⑶组织心理与行为4、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管理者应具有的三种基本管理技能:第一,技术技能;第二,人际技能;第三,概念技能。

5、组织及组织管理者面临的挑战(论述题,如政府管理者;内外环境)第一,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多元化的挑战第二,对不断改善质量、提高生产率和改进服务的追求,都取决于员工更多地参与和自觉增加对工作投入第三,员工需求的多样化和忠诚度减弱第四,鼓励创新变革和更广泛的授权第五、改善道德行为6、未来组织的特征第一、等级制的弱化第二、组织结构扁平化第三、组织内部分立化第四、组织关系网络化第五、组织边界柔性化第六、组织规模小型化扁平化:组织结构层次尽可能少的一种组织结构。

特点:(1)结构层次减少(2)效率和效益保持或提高(3)行动快捷有效(4)人力资源成本下降(5)组织综合竞争能力提高网络化:指管理者应该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与利益相关者联合成战略联盟,使之为共同的目标奋斗。

特点:(1)内部网络化(主要利益者:股东、员工、本企业)(2)外部网络化(主要利益者: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媒体)7、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⑴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⑵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⑶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⑷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⑸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组织行为学—绪论

组织行为学—绪论
– “铁锹实验”、“金属切割”实验

– 泰勒的4条管理原则 • 给每个人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提出科学的工作方 法 • 科学地挑选、培训、教育、培养工人 • 与工人热忱合作,确保所做的工作符合已提出的 科学原理
• 在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基本实现工作与责任的对等 分工,管理者承担那些比工人更具有适应性的工 作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 官僚模型 —— 一种理想的组织结构:组织必须 有等级,有分工,有体系,有权限
, 有升迁制度,有纪律,有理性指导 原则
– 组织的特点: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可靠性

4、厄威克(L.Urwick) 英 1891—
《管理的要素》、《组织的科学原理》、 《管理备要》
– 组织的八原则:
– 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开办了一个跨学科大会,正式 命名为综合性学科 —— 行为科学:研究人的行为
– 1956年英国出版了第一期行为科学杂志
在上述基础上,将行为科学的原理、研究应用于管理, 出现了管理心理学 -- 组织行为学

七、组织行为管理学的产生
• 特征: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 • 管理哲学观念发生了六个大的变化:

1、试验室照明实验(1924-1927)
• 研究目的:各种照明度对工作效率的作用 • 试验组(照明增加):产量上升 • 对照组(照明如常):产量也上升 • 有一组照明减少产量也增加 • 结论:认为并非照明因素在起作用

2、继电室装配实验(1927-1932)
• 目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 实验条件:不同的工作设计、工作日与工作周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
一、早期管理
• 时间:十九世纪以前 手工业生产 ---〉机器生产的转变 生产力水平低、规模小、人数少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绪论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绪论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主讲人:田瑞琪 主讲人:
第一讲 组织行为学绪论 Chapter 1 Introduction
一,我为什么要学习组织行为学? 我为什么要学习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研究什么?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什么? 三,组织行为学研究层次及框架 四,主要参考文献 五,小调查 六,学习要求及考核方法
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传记特点 Productivity Absence Motivation 激励 Learning 学习 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 Turnover Satisfaction
引子:几个相关问题 引子:几个相关问题
组 织 的 冰 山 管 理 者 的 活 动 管 理 者 的 工 作 与 角 色
What Managers Do ?
管理者的工作和角色
管理的功能观 1. 计划 2. 组织 3. 领导 4. 控制 信息传递角色
传播者 发言人
管理的角色观 人际角色
头面人物 领导者 联络者
Managerial Activities
传统 的管1%
19%
26% 44%
11%
社会交往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沟通
Successful managers
Effective managers
组织表象(外在的) 组织表象(外在的) 目标 财政来源 技术 结构 技巧和能力
技能观 1. 技术技能 2. 人际技能 3. 概念技能
决策者
创业者 混乱处理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Management Functions
Planning
A process that includes defining goals, establishing strategy, and developing plans to coordinate activities.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 绪论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 绪论

精品文档
6
单第击一此节处编学辑习母组版织标行题为样学式的意义
从事涉及物化 资源和货币资 本的配置、使 用等业务工作
组织中的人员
从事指挥、 协调、组织 、监督业务 人员工作
操作人员
管理人员
精品文档
7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一、管理的定义 (The definition of the management)
现代组织的特点:
1)组织内部不仅是由专业技术分工而形成的层次 结构系统,而且包括心理、社会和管理的系统,故 称社会技术系统。
2)组织是不断与外界发生信息与能量交换的开放 系统。
3)组织是个复杂的整合系统,组织的作用就是整 合各子系统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使整个组织达到恰 当的协调与适应,从而使投入----产出达到最佳效 益。
指挥 领
协调

控制
2、管理的角色观 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三大类 ,十种角色
p7
人际角色 信息传递角色 决策角色
头面人物
领导者
联络者
监控者 传播者 发言人
创业者 混乱处理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3、管理的技能观
罗伯特.卡茨
技术技能
technical skills
人际技能
human skills
•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 雨果·芒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 1863—1916)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心理 学之父”, 《心理学和工业效率》 (1913)
精品文档
3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莉莲·吉尔布里斯(Lillian Moller Gilbreth, 1878—1972) 1914年出版《管理心理 学》,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绪论

《组织行为学》绪论

通过霍桑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存在很 多问题。根据对霍桑实验结果所作的分析,梅奥在1933 年发表的《工业文明中的人》一书中提出下列新观点:
第一, 早期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建立在 一种基本的人性假设上,即人是一种受经济利益驱动 的“经济人”。 第二,早期的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 作条件的制约,霍桑实验证明了工作效率主要并非取 决于工作条件和工作方法,重要的是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即工人的士气或工作情绪。 第三,早期的管理只注重正式组织的组织机构、职权 划分、规章制度等等,霍桑实验证明员工中还存在着 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有其特殊的关系和规则。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 ① ② ③ ④ 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管 理与一般管理》(1916)。 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管理理论: 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后者包含在前者 之中; 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分工、职员与职权、纪律等管理的十四条原 则;管理五要素。
马克思·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 • 马克思·韦伯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 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 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 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它组 织。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其著作《社会和经济 理论》之中。
三、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相关研究法
即找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法则是应用 数理统计的方法,有关变量进行专门的定量研究的方法。 相关研究法中的核心概念是相关系数,它是估计两个变 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标志。
优点 缺点 减少了自陈量表方法导致得出虚假结论的可能性 推断因果关系存在困难
三、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4.实验法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

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
个体——组织接触界面 组织
环境
2.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他们的困惑是什么? 北京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软件部工程师王军毕业于某著名 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专业为软件工程。几年来,王军工作积极, 待人真诚,是软件部公认的业务骨干。王军希望有一天自己能 够晋升到经理的职位,并为此奋发进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当软件部经理职位空缺时,王军未能如愿以偿。荣升经理的是 一位资历、年龄、技术都逊色于他的同事。王军极度失望。一 位长辈告诉他,如果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应该提高自己的 人际交往能力。 天润房地产责任公司经理梁生任职一年来,困扰不断。主 修建筑学的他似乎不善管理。虽然公司员工的薪金、福利在当 地首屈一指,但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涨。更加令他恼火 的是,员工之间矛盾重重。梁生真不知道应该如何领导他们。 以上案例体现出组织中的什么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辩论 【实训题目】 正方——”经济人”假设有利于管理 反方——”经济人”假设不利于管理 【实训目的】 加深对人性假设与管理之间关系的理解。 【实训程序】 1.根据实际人数将班级分为两组或若干小组,并分别
确定正、反方。 2.正反双方在辩论过程中既要回答对方所提问题,也
要向对方提出问题。但双方所提所答的内容都必须紧扣 辩题。 3.最后将辩论内容形成书面材料,呈交给教师。 4.由教师或评委给予评分,并登记入记分卡。
5、一进办公室你就突然闻到一股与众不同的香水味,你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 谁又在发情啦?好香!→ 7 什么都不说,先用鼻子嗅出香源。→ 8 6、同事探听你的工资报酬,你会怎样搪塞这个问题? 公司不是规定个人工资保密吗?→ 7 唉,和你差不多吧。→ 9 7、公司总有一些有“特殊背景”但又有点傻X的人表现出很牛X的样子,这时,

组织行为学绪论

组织行为学绪论

第二节
• • • • • • •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一)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 (二)工业心理学 (三)工业社会心理学 (四)管理心理学 (五)组织心理学 (六)组织行为学产生
•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 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 格雷戈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模式 •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 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 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 •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 社会性模式
第三篇 组织行为 组织结构 •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 组织文化 第四篇 领导行为
• 个体行为分析
• 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二篇 • 沟通 • 团队 群体行为与管理
• 领导行为与领导过程模式
• 领导理论 • 领导的决策行为
• 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第五篇
激励理论与应用
• 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 • 激励理论研究 • 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激励机制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 • • • • • • • 一、研究过程(略)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个案分析法 4.实验法 5.心理测验法 6.情景模拟法
• 冲突管理
绪论
主要内容包括:
•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
• 人的行为的特点:
• 1.具有适应性。

组织行为学绪论

组织行为学绪论

教材:《组织行为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高树军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版绪论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理解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有()。

A.系统性B.权变性C.时效性D.科学性E.实用性【答案】ABDE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41.(2015.4)试述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

(1 )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 )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 )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进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 )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 )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变革。

( 6 )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试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2.下列不属于组织行为学基础学科的是()。

A.心理学B.政治学C.社会心理学D.经济学【答案】D3.(2015.10)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

A.管理心理学B.行为组织学C.社会心理学D.行为科学【答案】C【解析】A、管理心理学是一种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

B、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的科学。

D、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与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有关的诸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

《组织行为学》教学资源 0 绪论

《组织行为学》教学资源 0 绪论

强化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双因素〞理论
工作特征模型
三、权变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实证主义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一派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绝对有效的模式或方法,要 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随机应变。
四、系统学派
系统学派是指将组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各项管理业务看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的 一种管理学派。该学派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 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并建立起系统模型 以便于分析。
1901年,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将心理学相关知识应用于企业,并首次提出“心理 技术学〞这个概念。
1913年,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在?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中首次指出, 只有对人的行为进行科学的研究才能鉴别一般模式和解释人的个体差异。
1914年,美国管理学家莉莲·吉尔布莱斯出版了?管理心理学?一书,强调工人的个 性与需求是运用科学管理原理的前提。
同时还是群体成员,所以,定义中的人是广义的,包括个体和群体。
组织行为学具有系统性—研究内容 • 把组织作为一个系统,首先是组织内部各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也就是不同变量之间的交
互作用。 • 关于系统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组织运作的效果,不是单个组织成员个
人效果的简单叠加。
组织行为学具有系统性—构成学科 • 心理学 • 社会学 • 人类学 • 政治学 • 伦理学
组织行为学 绪论
本章要点
• 组织行为学的含义及其与管理的关系 •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 • 组织行为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的含义 任何社会都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 。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所采取的一切群 体行动,都必须采取组织形式。可见,组织是人类 行为最根本的特征。 学校是一个组织,学校里的一个学院或一个系是一 个组织,商店、饭店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组织,政府 、企业、社团等都是各种各样的组织。组织随处可 见。它们由一群人构成。很多组织又构成了社会。 组织是社会正常运行的根本单位,又是人们进行交 往互动的环境和框架。 本书要研究的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 运用态度、知识、技能和其他要素互相协作结合而 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 会组织、企业组织、军事组织等。

组织行为学绪论

组织行为学绪论
统。它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行为和组织变革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基础。而组织行为学本身研究领域侧重于 组织系统。
社会学对组织行为学的最大贡献是关于组织中群体行为的研 究,特别是正式和复杂的组织。社会学家对组织行为提供有价 值的信息,其领域包括群体动力学、工作团队设计、组织文化、 正式组织理论及结构、官僚主义、沟通、地位、权利及冲突和 群体间行为。
组织行为学
1
参考教材
教材:《组织行为学》(第三版),张德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1. 《组织行为学》(第十版), 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2.《组织行为学》,黄维德 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穿插案例分析、小组 讨论、课堂游戏等环节。
早期的工业组织心理学家主要关注疲劳、厌倦和其他与工作 条件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妨碍工作的有效性。近期的研究 已经扩展到学习、激励、感觉、人格、培训、领导有效性员工 选聘、工作满意度、个体决策过程、绩效评估、态度测量、工 作设计及工作压力等方面。
9
3、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
3.2 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其研究领域定位于社会 系
24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4.5 投射法
【经典研究】美国关于速溶咖啡的购买动机的研究
厂商为了弄清真正的原因,他们求助于美国加州大学心 理学教授海尔(M.Haire)。海尔教授认为,顾客并没有真 正说出不买速溶咖啡的理由,“味道”仅仅是一个借口, 是顾客潜在的心理意识在起抵制的作用。海尔教授决定采 用间接角色扮演法进行调查。他首先设计两张看来似乎是 家庭主妇们常用的购货单。
着上网的人群。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的价值vs经济价值观
实验设计与假设
• 不同的照明条 件(自变量)
• 强照明 • 中等照明 • 暗照明
线圈生产的数量 和质量(因变量)
中等


无关变量:动机(关心工人)
实验结果
• 三种照明条件下,线圈生产的数量和质 量差异不显著
为什么 •访谈:工人们觉得研究人员对员工非常友好,如果不努 力工作对不起这些研究人员 •真正原因:实验变量之外的因素(动机)影响了工作的 数量和质量 •总结:人除了需要金钱,更需要尊重
文化与管理:外国人看中国交通 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和文化vs 斗文化
一只眼睛vs三只眼睛(个人利益最 大化)
一只眼睛 上级
三只眼睛 上级、下级、自己
名 or 利 or 身体健康?
利弊分析
❖ 一只眼睛 个人职位升迁 个人物质利益 个人身体健康 对单位不利 对员工不利 对未来不利 对国家不利
事的管理:生产、物流、财务 人的管理:代理人问题、合作问题、创
新问题、怠工问题、跳槽问题 原因:对利润(职位)的贡献率大小,
可以暂时忽视人的因素+不知道行为规律 (个人+群体+组织)
二、以人为本,人的误区
管理者个人利益最大化 vs 组织利益最大 化:联产承包责任制
口号管理 vs 细节管理:忠诚博雅朴实刚 毅 vs 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具体体现:工作业绩、离职率、旷工率、 满意度(个体);凝聚力(群体);组 织承诺、上司承诺(组织)
团队精神
群体内部 成 成成 员 员员 构 合沟 成 作通
群体之间 群群群 体体体 协沟冲 作通突
群体问题:中国人为什么不团 结?
群体:凝聚力或团队精神(建设性冲突) 群体内部:成员合作、成员沟通、成员
认真做事vs用心做事
办公室设计 真诚到永远(小洗衣机设计、安装、修
理) 研究生管理
三、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心理学 社会学 人类学 政治学
心理学
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人类学
政治学
学习 激励 人格 知觉 培训 领导有效性 工作满意度 个体决策 绩效评估 态度测量 员工选聘 工作压力 工作设计
特性 群体之间:协作状况、沟通状况、冲突
状况



织 凝 生 缺流 满
承 聚 产 勤动 意
诺 力 率 率率 度
组织系统

群体
导 活
个体

一、组织行为学的体系
概述 学科、内容、方法
个体 群体
能力、性格、价值观;激 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群体与团队、沟通、冲突
领导
组织 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 织发展与变革
中国管理落后
5.社会公平 6.英明 7.平等
8.和平的世界 9.内在和谐
慈悲 1.乐于助人的 2.诚实的 3.宽容的 4.忠诚的
5.负责任的 6.真正的友谊 7.注重精神的生 活 8.成熟的爱 9.生命的意义
传统 1.虔诚的 2.相信命运 3.谦逊的 4.节制的
5.尊重传统 6.超然态度
一致性
1.礼貌 2.孝敬父母和长 辈 3.服从的 4.自律
安全 1.干净 2.国家安全
3.社会规则 4.家庭安全 5.礼尚往来 6.健康 7.归属感
讨论思考题
人的行为有没有规律?为什么要学组织行为 学?
“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把人管 好了,什么都好办”。这话对不对。
“世界上最难管的是人”。对这句话进行评 价。
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没有差别? 联系实际,分析一个组织行为学的典型案例 对人的行为你了解多少?(测试)
信度和效度
实力0.71;成就0.76;享乐0.67;刺激 0.77;自我导向0.69;普遍性0.80;慈悲 0.76;传统0.61;一致性0.72;安全0.80
效度:44个国家的97个样本对价值观, 发现10个类别之间彼此重叠
采用李克特9点量表。—1=与我的价值观 相悖,0=不重要,3=重要,6=非常重要, 7=最重要
✓ 三只眼睛 自己工作可能犯错误 下属可能有意见 自己身体不好 个人名和利少 家庭抱怨 对单位有利 对员工有利 对国家有利
文化与管理
中国人的工作习惯:过得去 美国人的工作习惯:科学进取、创新 日本人的工作习惯:跟进式 思维:铲煤实验,桌椅设计,销售管理
个人主义vs 集体主义
个体之和:三个和尚,皇家马德里队 子群体之和:组织文化与亚文化?
组织的目标
顾客
收入 商品/服务
社会财富 环境
社会
股 东 、董 事 会
投资 回报
服务 创新
物质、 精神激励
员工
组织目标的指标:短期行为?
财务目标vs非财务目标: 股东和客户+员 工福利和社会责任
近期目标vs 远期目标:短期利润回报+ 长期的可持续回报
调查法:满意度调查vs薪酬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某个单位的员工、 群体、领导的心理状况
了解某种状况的发生原因 为改进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工作价值观调查work value survey
Schwartz(1994)编制 10类价值观:实力(社会地位、权威、对人或
资源的控制);成就;享乐;刺激(兴奋、新 奇和挑战);自我导向(思想、行动和探索方 面表现出的独立性);普遍性(理解、容忍和 保护人们和自然的利益);慈悲(努力维持传 统家庭的幸福及与朋友和亲密的同伴关系); 传统(对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尊重);一致性 (抑制那些可能对别人造成伤害和破坏制度的 行为和冲动);安全
经验总结法:海尔经验
休克鱼理论 斜坡理论(不进则退) 日清日结,日清日高(大脚:反省/经验
介绍) 对员工的创造,用员工名字命名
观察法:遵守交通规则
行人的责任 vs 驾驶员的责任 让座位者的年龄、性别
实验法:霍桑效应
照明水平和绕线圈
期待效应
霍桑工厂实验
霍桑效应的历史背景 霍桑效应的实验者Mayo 霍桑效应的划时代性:参与的价值,尊
组织行为学
内容提要
组织行为学的内容 以人为本,认识人的误区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织 凝 生 缺流 满
承 聚 产 勤动 意
诺 力 率 率率 度
组织系统

群体
导 活
个体

组织行为学结构示意图
问题:在朝向目标的活动中,个体、
群体、组织系统的关系?
组织系统=子系统或群体之和? 群体=个体之和?
沟通
正式组织理论
权力
官僚主义
冲突
组织技术
群体间行为 组织变革
工作团队设计 组织文化
行为改变 态度改变 沟通 群体过程 群体决策 群体动力学
比较价值观 比较态度 跨文化分析
组织文化 组织环境
组织
组织内政治
权力
个体
群体
组织系统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
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心理测验法
实力
成就
享乐
刺激
1.社会势力
1.成功的
1.快乐
1.大胆的
2权威
2.有能力的
2.享受生活
2.多变的生活
3.财富
3.有进取心的
4.保持我的公众 形象
5.社会赞誉
4.有影响力的 5.有智慧的
3.令人兴奋的生 活
6.自我尊重的
自我导向
1.创造力 2.好奇的 3.自由 4.选择自己的目 标 5.独立
普遍性 1.保护环境 2.美丽的世界 3.与自然的统一 4.开阔的心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