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8af75dad51f01dc381f174.png)
A.卡尔·本茨B。莎士比亚C。达·芬奇D。莱特兄弟
4、下图是一款世界著名的汽车商标图案,与它最可能有关的有历史人物是()
A.卡尔·本茨B。享利·福特C。莱特兄弟D。爱迪生
5.下列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瓦特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提前发放导学案,学生能独立完成导学案预习。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3、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交流预学中的疑点、重点、难点。(读书中重点句子并划出)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要求体现知识、方法的系统性与规律性。
交流展示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大展示,教师适时地点拨指导。
反
馈
巩
固
一.归纳本课知识点
二.做资源评价题
三.完成“53”考点清单填写
材料四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少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现代工业的调查能提供说明这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和电力。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指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件大事。
(2)指出两件大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发明成果。
(3)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
12.填表:
名称
开始时间
主要国家
主要成果(人物,成就)
主要特征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3.汽车的发明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巩固;新的冶铁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建立的工业部门。
18《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参考教案2
![18《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参考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879fb917a5e9856a561260d4.png)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参考教案2 课程标准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被称为“汽车之父”。
福特第一个流水线大规模生产汽车,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人类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过程与方法分组收集卡尔.本茨、福特、莱特兄弟、冯如等人在科学创造活动中的资料,培养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
收集汽车、飞机的图片、模型、玩具,了解其工作原理。
学习撰写关于汽车、飞机方面的科普知识小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学科学、爱科学。
学习发明家、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通过收集发明家的科学创造活动的有关资料,体验勤奋踏实、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难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人类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设想〗本课是第17课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继续,知识内容相对较少。
因此把过程与方法中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中体验科学精神,确定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以课标为依据,把课文内容仅仅作为参考资料,大胆吸纳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相关知识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作为主持者适时点拨、拓展,水到渠成理解课文知识。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卡尔•本茨、莱特兄弟、冯如等人的发明创造的资料。
学生收集飞机、汽车的图片、模型,并简单介绍其基本工作原理。
播放记录片《莱特兄弟》的相关设备。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第17课我们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学们回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什么时候开始?其时代特征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新能源有哪些?新机器新产品有哪些?本课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三个方面――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情况。
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哪些新交通工具?(汽船、蒸汽火车)这些交通工具以蒸汽机为动力,取代了以畜力、风力等为动力的马车、帆船。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上《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_8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上《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_8](https://img.taocdn.com/s3/m/57f2444fc8d376eeafaa317c.png)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课题本学期总第 3本单元第日期月日课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奥托、本茨、福特和莱特兄弟是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家。
2.简述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表达能力。
3.通过制作表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1.收集本茨和莱特兄弟等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度讨论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2.通过图片的展示,知道福特汽车和飞机发展演变历程。
3.通过阅读与学习,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格。
4.通过讨论,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2.通过学习发明家们的发明活动,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3.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教学难点1.汽车和飞机等科技发明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2.分析并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诊断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预设复备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基础过关一、复习巩固:复习提问:第17课见《学习与检测》二、导入新课:阅读课前提示,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盘点,初步构建知识结构:(学生复习第17课基础知识,略)阅读课本第一目,讲述内燃机的发明者和发明过程。
结合学案的知识梳理,快速记忆基础知识,然后起立背诵。
510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抢答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要求:边读书边标划重点,并记忆然后快速反馈合作探究问题探究:10分钟1、内燃机的发明有什么作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讨论答2、讲述汽车是怎样发明的?它的发明有什么影响?3、飞机的发明及作用?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案,标画重点教师巡回指导展示解疑1、工业革命带来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历史初三上北师大版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学案
![历史初三上北师大版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9f0727866fb84ae55c8d1e.png)
历史初三上北师大版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本茨、福特和莱特兄弟的发明。
2、理解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汽车和飞机的问世难点: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近代国著名工程师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2、国工程师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使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
3、1903年,发明的“飞行者1号”试飞成功,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架飞机诞生。
他们也因此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二】课堂研讨1、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兴起于哪个国家?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能源?两次工业革命为工业生产提供的动力有何不同?3、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哪些相似之处?4、根据课本内容,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拓展延伸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第一次世博会,通过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
在展厅中的千百台机械轰鸣声中,美国向世界宣布:“我来了!”联系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发展历程,说说1876年的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崛起的原因有哪些?今天的美国为什么能主导世界的政治经济?【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A、瓦特B、史蒂芬孙C、爱迪生D、卡尔·本茨2、如今汽车已逐渐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
追根溯源,这得益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中诞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由此开始大批量生产汽车。
为此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汽车大王”的是()A、亨利·福特B、卡尔·本茨C、莱特兄弟D、法拉第3、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把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的主线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C、世界走向战争D、和平与发展4、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仅为80万吨,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猛增到2000万吨,你认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C、飞机的迅速发展D、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应用5、2017年3月19日,美、英、法等国联手,对利比亚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空袭,利比亚战争由此拉开帷幕。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设计方案教案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设计方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2fad31de80d4d8d15a4fb7.png)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大连市37中学王玉红所属学科或领域:(世界历史)适于的学段/年级:(九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1870年前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将世界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本课教案重点在于通过对发明家们的创造活动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勤奋踏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分析并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第17课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继续,知识内容相对较少。
但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深层次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很好的素材。
三、教案/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案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能够列出本茨和莱特兄弟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收集本茨和莱特兄弟等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用表格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地第一生产力。
三、教案理念和教案方式资料收集法、讨论法、作品演示法。
五、教案或活动过程(一)教案准备阶段1.课前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组长、发言人、时间控制员等,明确分工。
2.收集整理资料。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三个调查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调查:卡尔·本茨的主要发明活动;莱特兄弟的主要发明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教案或活动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影响,然后指出: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以蒸汽机使用为标志,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为完成的话,那只是完成工业进步的第一步飞跃。
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中学九年级历史《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名师教案
![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中学九年级历史《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7f9c3551810a6f4248606.png)
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中学九年级历史《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并了解本茨和莱特兄弟是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家。
能够列出主要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简述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收集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格。
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学会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对发明家们的创造活动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勤奋踏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
难点是通过对汽车、飞机等科技发明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的学习,分析并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等。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资料收集等。
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火车、汽车及飞机几种交通工具的声音,让学生辨认。
(先播放声音,再用动画出示答案)指出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哪些是即将学习的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指出: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为完成的话,那只是完成工业进步的第一步飞跃。
接着而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的,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告终的。
由此引入新课。
本课主要学习汽车、飞机的发明。
交通工具的革新的重要前提是动力系统的革新,首先了解动力系统――内燃机的发明。
2、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内燃机发明的原因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阅读课文相关材料,结合课件示意图理解,认识解决动力机问题势在必行。
初中历史初三历史上册《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初三历史上册《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7e749b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04.png)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知识掌握、思维方法、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既要关注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3.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小组汇报、作业完成情况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创设互动式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关联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设计问题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讨历史事件,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探究、敢于质疑的精神。
b.分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如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c.讲解曾国藩、左宗棠等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的贡献。
3.戊戌变法
a.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结果。
b.分析戊戌变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c.讲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4.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历史事件,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组织小组汇报,让各小组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b.近代史上我国社会变革的内外因素。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ed4a04c5da50e2524d7fd0.png)
备课
日期
年
教学
课题
第三单 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课时
安排
1
月
日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教学
目标
知道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被称为“汽车之父”。福特第一个流水线大规模生产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使人类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军事上:最尖端的 科学技术往往最先用于军事。随着汽车、飞机的发明,坦克、装甲车、战斗机等开始使用于战场。战争由“冷兵器”时代完全发展到“热兵器”时代。
2.教师进行总结 :所有这些发明,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 快速发展的充分体现。因此我们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展示提升】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哪些新交通工具?
(2)谁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是何时被发明的?
(3)历史上是谁第一个实现了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飞机又是何时出现的?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四、课堂小结
5、当堂作业
教学
反思
(3)飞机是______年有________发明的。1905年制造出“飞行者3号”,续航时间超过半个小时,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飞机。
2、教师进行补充:冯如 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1910年,他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并亲自驾机参加国际比赛,荣获第一名。其飞行高度、时速和航程均创当时世界纪录。
重点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温故知新
二、导入新课
二次工业革命将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世界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本课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 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叩响文明的大门
![叩响文明的大门](https://img.taocdn.com/s3/m/497d2062e518964bcf847ccb.png)
叩响文明的大门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想〗本课是第17课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继续,知识内容相对较少。
因此把过程与方法中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中体验科学精神,确定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以课标为依据,把课文内容仅仅作为参考资料,大胆吸纳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相关知识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作为主持者适时点拨、拓展,水到渠成理解课文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被称为“汽车之父”。
福特第一个流水线大规模生产汽车,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人类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过程与方法分组收集卡尔.本茨、福特、莱特兄弟、冯如等人在科学创造活动中的资料,培养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
收集汽车、飞机的图片、模型、玩具,了解其工作原理。
学习撰写关于汽车、飞机方面的科普知识小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学科学、爱科学。
学习发明家、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通过收集发明家的科学创造活动的有关资料,体验勤奋踏实、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难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人类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卡尔本茨、莱特兄弟、冯如等人的发明创造的资料。
学生收集飞机、汽车的图片、模型,并简单介绍其基本工作原理。
播放记录片《莱特兄弟》的相关设备。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第17课我们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学们回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什么时候开始?其时代特征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新能源有哪些?新机器新产品有哪些?本课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三个方面――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情况。
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哪些新交通工具?(汽船、蒸汽火车)这些交通工具以蒸汽机为动力,取代了以畜力、风力等为动力的马车、帆船。
北师大版历史上学期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计划范文
![北师大版历史上学期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计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6c07b783d049649b6658b5.png)
北师大版历史上学期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计划范
文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快来看看北师大版历史上学期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历史上学期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计划范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知道并了解本茨和莱特兄弟是世界上着名的发明家。
能够列出主要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简述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收集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格。
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学会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课堂教学设计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世界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本课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一、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
师:内燃机是如何发明的?又有哪些改进?。
18.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18.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https://img.taocdn.com/s3/m/9151ca27a32d7375a4178084.png)
赤水九中教学设计活页科目历史年级九年级课题18.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课型新课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自主学习卡尔〃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能动手自制表格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2.过程与方法:收集本茨和莱特兄弟等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讨论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通过图片的展示,知道福特汽车和飞机发展演变历程。
通过阅读与学习,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格。
通过讨论,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学习发明家们的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难点:1.汽车和飞机等科技发明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2.分析并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教法学法讲故事,讨论交流、自制表格。
教学内容、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时间安排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老师提问:学生作答,同桌批改,举手反馈)提问: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是什么?(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谁?他的发明成果主要有哪些?(爱迪生,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电)有何影响?(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二、教学环节(一)预习交流1.预习指导: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限时10分钟,独立完成!(1)汽车发明的时间、人物,亨利〃福特的贡献及汽车发明的影响。
(2)飞机发明的时间、人物、地位。
2、预习检测(一)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1.煤气内燃机:以煤气为燃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中。
2.汽油内燃机:石油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为汽油内燃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新交通工具的出现1.汽车:(1)发明: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内燃机汽车。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设计教案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ce043a998fcc22bdd10db9.png)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设计教案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大连市37中学王玉红所属学科或领域:(世界历史)适于的学段/年级:(九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1870年前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将世界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对发明家们的创造活动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勤奋踏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分析并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第17课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继续,知识内容相对较少。
但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深层次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很好的素材。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能够列出本茨和莱特兄弟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收集本茨和莱特兄弟等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用表格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地第一生产力。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资料收集法、讨论法、作品演示法。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1.课前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组长、发言人、时间控制员等,明确分工。
2.收集整理资料。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三个调查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调查:卡尔·本茨的主要发明活动;莱特兄弟的主要发明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教案2 北师大版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教案2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0b5f4b1711cc7931b7164a.png)
时代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间
主要成就
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5)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第二次技革科命带来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它也给人类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从你的身边举例说明。
五、矫正反馈
1、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仅为80万吨,1900年,世界石 油产量猛增到2000万吨,你认为导致世界石油 产量迅速增加的主 要原因是()
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作业布置:完成《伴你学》
教学反思: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 明了哪些新交通工具?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其时代特征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当你乘坐汽车、享受现代文明带给我们的舒适生活的时候,你认为我们最应该感谢谁呢?你知道它的工作动力机械吗?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你知道和汽车使用相同动力机械的发明还有什么?
(4)列表比较:
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飞机的迅速发展D、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应用
2、将人们的出行方式由陆地、水中转为空中,让人类如小鸟一样在蓝天翱翔、被称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的人是()
A、卡尔•本茨B、蒙哥特菲兄弟
C、福特D、莱特兄弟
3、 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日常行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造没有紧 密联系的是()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人类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栏
一、导入新课
复 习前一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自主质疑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知能导航。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 北师大版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284afc6f1aff00bed51e64.png)
学生活动
时间
预设
复备
复习巩固
导入新课
基础过关
一、复习巩固:
复习提问:第17课
见《学习与检测》
二、导入新课:
阅读课前提示,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盘点,初步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复习第17课基础知识,略)
阅读课本第一 目,讲述内燃机的发明者和发明过程。
结合学案的知识梳理,快速记忆基础知识,然后起立背诵。
展示解疑
1、工业革命带来的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
3、小结:19世纪下半期,内燃机的问世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新的交通运输工具开始出现。
2、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课题
本学期总
第3课时
本单元
第课时
日期
月日
课型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界上著名的发明家。
2.简述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表达能力。
3.通过制作表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的轻工业部门开始,然后波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师傅。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产业结构的极大变化而告终。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通过学习发明家们的发明活动,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 习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知识与能力:
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本茨和莱特兄弟等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用表格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地第一生产力。
认识到发明家不怕挫折、坚持不懈、勤奋刻苦、忘我工作的精神,不受习惯势力的束缚、敢于创新的精神等,教育学生勤动脑,勤动手,敢为人先,勇于探索。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对发明家们的创造活动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勤奋踏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分析并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学情分析
本课是第17课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继续,知识内容相对较少。
但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深层次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很好的素材。
汽车、飞机的相关内容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科学们的创造活动,体验勤奋踏实、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汽车和飞机2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