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1)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课堂抽测》一、单项选择题1、(2010•十堰)汽车的发明给人类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十堰市在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汽车城。

世界现代汽车工业起步于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2、(2010•梅州)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

”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A.新航路开辟时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3、(2010•自贡)近代以来,大大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重要发明是A.蒸汽机B.发电机C.内燃机D.汽车4、(2010•湛江)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集团正式收购了沃尔沃,那么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A.瓦特B.史蒂芬孙C.富尔顿D.卡尔•本茨5、(2010•鄂尔多斯)15.随着鄂尔多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这一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A.爱迪生B.卡尔•本茨C.瓦特D.史蒂芬孙6、(2010•眉山)当你漫步街头,会看到各种品牌的汽车行驶在大街上,其中品牌汽车“奔驰”是产自A.日本B.美国C.英国D.德国7、(2010•成都)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飞上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A.卡尔•本茨B.莱特兄弟C.爱迪生D.马可尼8、(2010•梧州)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强调汽车尾气已成为目前各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汽车尾气主要来自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9、(2010•泉州)读右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10、(2010•新疆)1873年,比利时工匠格拉姆参加维也纳世博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明了电动机,关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众多技术马上被产品化并投入市场。

[初中历史]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初中历史]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所属学科或领域:(世界历史)适于的学段/年级:(九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1870年前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将世界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对发明家们的创造活动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勤奋踏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分析并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第17课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继续,知识内容相对较少。

但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深层次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很好的素材。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能够列出本茨和莱特兄弟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收集本茨和莱特兄弟等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用表格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地第一生产力。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资料收集法、讨论法、作品演示法。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1.课前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组长、发言人、时间控制员等,明确分工。

2.收集整理资料。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三个调查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调查:卡尔·本茨的主要发明活动;莱特兄弟的主要发明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影响,然后指出: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以蒸汽机使用为标志,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为完成的话,那只是完成工业进步的第一步飞跃。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八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八课教学设计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年级:学科:设计教师:寇建国审核人:时间:年月日课题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能够列出本茨和莱特兄弟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收集本茨和莱特兄弟等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用表格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地第一生产力。

学习重点能够列出本茨和莱特兄弟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学习难点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收集本茨和莱特兄弟等发明家的小故事。

授课环节授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修改导学预习1.课前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组长、发言人、时间控制员等,明确分工。

2.收集整理资料。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三个调查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调查:卡尔·本茨的主要发明活动;莱特兄弟的主要发明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给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

学生根据任务认真预习。

课堂检查内容同上。

教师抽查。

小组内互查。

合作研讨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怎能样的?课前要求同学们查找资料,访问老师,了解这方面的科学知识。

现在要求同学们来介绍相关知识。

要求同学们课前收集发明汽车、飞机的各位发明家的有关资料。

现在请同学们分别介绍,比一比哪一组收集的资料最充实、介绍老师适时指导,并且老师也应准备相关资料学生在班级内展示。

得最好。

汽车、飞机成为我们现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质疑探究说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解答。

提出问题先在小组内解答。

知识拓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前,世界历史处于近代社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历史迈入现代社会的门槛。

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中学九年级历史《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名师教案

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中学九年级历史《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名师教案

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中学九年级历史《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并了解本茨和莱特兄弟是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家。

能够列出主要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简述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收集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格。

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学会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对发明家们的创造活动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勤奋踏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

难点是通过对汽车、飞机等科技发明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的学习,分析并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等。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资料收集等。

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火车、汽车及飞机几种交通工具的声音,让学生辨认。

(先播放声音,再用动画出示答案)指出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哪些是即将学习的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指出: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为完成的话,那只是完成工业进步的第一步飞跃。

接着而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的,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告终的。

由此引入新课。

本课主要学习汽车、飞机的发明。

交通工具的革新的重要前提是动力系统的革新,首先了解动力系统――内燃机的发明。

2、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内燃机发明的原因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阅读课文相关材料,结合课件示意图理解,认识解决动力机问题势在必行。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
2.通过学习发明家们的发明活动,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3.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教学难点
1.汽车和飞机等科技发明对社会发展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们生活的影响。
2.分析并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诊断
三、学情分析
三、小结
四、习题练习
五、升华
4.学生自制表格,分类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三)划分两个不同时代的革命
本目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进行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世界历史处于近代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历史迈入现代社会的门槛。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来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之后由学生分小组汇报。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课时
1
学段学科
九年(上)历史
教材版本
北师大
作者
于牧荻
学校
征仪路学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奥托、本茨、福特和莱特兄弟是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家。
2.简述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表达能力。
3.通过制作表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夯实重点
教师补充介绍卡尔本茨、福特、莱特兄弟等发明家及他们的发明相关资料,并强调本节课重要知识点,从而夯实重点。
3.合作探究(难点突破)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汽车、飞机成为我们现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交通的发展,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科学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结论)

初中历史初三历史上册《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初三历史上册《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知识掌握、思维方法、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既要关注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3.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小组汇报、作业完成情况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创设互动式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关联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设计问题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讨历史事件,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探究、敢于质疑的精神。
b.分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如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c.讲解曾国藩、左宗棠等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的贡献。
3.戊戌变法
a.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结果。
b.分析戊戌变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c.讲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4.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历史事件,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组织小组汇报,让各小组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b.近代史上我国社会变革的内外因素。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上《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word教案 (1)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上《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word教案 (1)

【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方面:知道并了解本茨和莱特兄弟是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家。

能够列出主要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简述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收集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格。

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学会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重点学生通过收集发明家的科学创造活动的有关资料,体验勤奋踏实、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难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人类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第17课我们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学们回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什么时候开始?其时代特征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新能源有哪些?新机器新产品有哪些?本课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三个方面――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情况。

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哪些新交通工具?(汽船、蒸汽火车)这些交通工具以蒸汽机为动力,取代了以畜力、风力等为动力的马车、帆船。

交通工具革新的重要前提是动力系统的革新。

本课学习汽车、飞机的发明,首先了解新的动力系统――内燃机的发明。

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怎能样的?课前要求同学们查找资料,访问老师,了解这方面的科学知识。

现在要求同学们来介绍相关知识。

内燃机是让燃料直接在机器内部燃烧来产生动力。

当活塞向外运动时(第一个运动),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被吸入汽缸。

当活塞向内运动时,(第二个运动)混合气被压缩到最高点,火花引发爆炸,推动活塞向外运动(第三个运动,也是做力冲程)。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上《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_6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上《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_6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方面:知道并了解本茨和莱特兄弟是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家。

能够列出主要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简述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收集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格。

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学会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重点学生通过收集发明家的科学创造活动的有关资料,体验勤奋踏实、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难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人类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第17课我们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学们回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什么时候开始?其时代特征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新能源有哪些?新机器新产品有哪些?本课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三个方面――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情况。

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哪些新交通工具?(汽船、蒸汽火车)这些交通工具以蒸汽机为动力,取代了以畜力、风力等为动力的马车、帆船。

交通工具革新的重要前提是动力系统的革新。

本课学习汽车、飞机的发明,首先了解新的动力系统――内燃机的发明。

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怎能样的?课前要求同学们查找资料,访问老师,了解这方面的科学知识。

现在要求同学们来介绍相关知识。

内燃机是让燃料直接在机器内部燃烧来产生动力。

当活塞向外运动时(第一个运动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被吸入汽缸。

当活塞向内运动时,(第二个运动)混合气被压缩到最高点,火花引发爆炸,推动活塞向外运动(第三个运动,也是做力冲程)。

当活塞向内运动时(第四个运动废气被排出。

此后,整个运动周而复始。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1)(2021年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1)(2021年

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1)的全部内容。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一、教学要求基础要求:汽车与飞机的发明。

提升要求: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二次备课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汽车与飞机的发明。

教学难点: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来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三、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自主学习】1。

是近代德国最著名的工程师之一,1885年,他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的汽车.2.1913年,国工程师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大幅度提高汽车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美国因此被称为“ "3.随着汽车在世界各工业国家的迅速普及,人类在交通领域开始进入“”;它迅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4. 国发明家莱特兄弟被誉为“”,1903年,他们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

【合作探究】两工业革命有哪些重大发明?给我们有哪些启示?四、课堂小结五、教学要求题【基本要求题】1.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仅为80万吨,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猛增到2000万吨,你认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C。

飞机的迅速发展 D。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教学设计《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标志2.内燃机创制的时间和意义3.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和迅速兴起4.卡尔·本茨研制出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5.亨利·福特发明汽车生产线6.莱特兄弟发明飞机7.汽车和飞机发明的意义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二、德育目标了解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等科学家的发明活动,学习他们献身科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

三、水平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内燃机的发明对交通运输业和石化工业的推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

2.通过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水平。

教学重点1.内燃机的创制是汽车、飞机发明的前提2.汽车、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3.汽车、飞机发明的巨大影响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在新课讲授之前,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工业革命中__的发明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人类从此进入了__。

2.蒸汽机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便利?A交通运输方面:陆路——蒸汽机车水路——汽船B机器动力方面:热力代替了人的体力,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学生回答后继续启发式问答:火车和汽船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火车:运量大,但是不够方便灵活。

汽船:速度太慢。

蒸汽机:体积庞大,燃料使用不方便,噪声大,污染多。

那么为解决上诉缺陷,科学家们有了哪些伟大的新发明?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并找出相关答案。

学生回答后,组织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点标注下来。

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并组织学生讨论:亨利·福特对世界汽车业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学生回答后,实行总结: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流水装配线,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让汽车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同学们每天行走在大街小巷,应该见过各式各样的轿车,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下面我出示一些商标,看看哪位同学见多识广。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设计教案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设计教案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设计教案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大连市37中学王玉红所属学科或领域:(世界历史)适于的学段/年级:(九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1870年前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将世界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对发明家们的创造活动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勤奋踏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分析并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第17课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继续,知识内容相对较少。

但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深层次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很好的素材。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能够列出本茨和莱特兄弟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收集本茨和莱特兄弟等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用表格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地第一生产力。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资料收集法、讨论法、作品演示法。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1.课前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组长、发言人、时间控制员等,明确分工。

2.收集整理资料。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三个调查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调查:卡尔·本茨的主要发明活动;莱特兄弟的主要发明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 北师大版 (I)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 北师大版 (I)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案北师大版 (I) 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方面:知道并了解本茨和莱特兄弟是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家。

能够列出主要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简述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收集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格。

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学会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重点学生通过收集发明家的科学创造活动的有关资料,体验勤奋踏实、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难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人类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第17课我们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学们回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什么时候开始?其时代特征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新能源有哪些?新机器新产品有哪些?本课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三个方面――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情况。

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哪些新交通工具?(汽船、蒸汽火车)这些交通工具以蒸汽机为动力,取代了以畜力、风力等为动力的马车、帆船。

交通工具革新的重要前提是动力系统的革新。

本课学习汽车、飞机的发明,首先了解新的动力系统――内燃机的发明。

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怎能样的?课前要求同学们查找资料,访问老师,了解这方面的科学知识。

现在要求同学们来介绍相关知识。

内燃机是让燃料直接在机器内部燃烧来产生动力。

当活塞向外运动时(第一个运动),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被吸入汽缸。

当活塞向内运动时,(第二个运动)混合气被压缩到最高点,火花引发爆炸,推动活塞向外运动(第三个运动,也是做力冲程)。

当活塞向内运动时(第四个运动),废气被排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870年前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将世界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的重要发明,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对发明家们的创造活动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勤奋踏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分析并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第17课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继续,知识内容相对较少。

但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深层次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很好的素材。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能够列出本茨和莱特兄弟的重要发明,培养归纳能力。

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本茨和莱特兄弟等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用表格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地第一生产力。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资料收集法、讨论法、作品演示法。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定组长、发言人、时间控制员等,明确分工。

2.收集整理资料。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三个调查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进行调查:
卡尔·本茨的主要发明活动;
莱特兄弟的主要发明活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影响,然后指出: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以蒸汽机使用为标志,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为完成的话,那只是完成工业进步的第一步飞跃。

接着而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告终的。

2.学习新课
〖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哪些新交通工具?(汽船、蒸汽火车)这些交通工具以蒸汽机为动力,取代了以畜力、风力等为动力的马车、帆船。

交通工具革新的重要前提是动力系统的革新。

本课学习汽车、飞机的发明,首先了解新的动力系统――内燃机的发明。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怎能样的?课前要求同学们查找资料,访问老师,了解这方面的科学知识。

现在要求同学们来介绍相关知识。

内燃机是让燃料直接在机器内部燃烧来产生动力。

当活塞向外运动时(第一个运动),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被吸入汽缸。

当活塞向内运动时,(第二个运动)混合气被压缩到最高点,火花引发爆炸,推动活塞向外运动(第三个运动,也是做力冲程)。

当活塞向内运动时(第四个运动),废气被排出。

此后,整个运动周而复始。

最先发明的内燃机以煤气为燃料。

煤气内燃机燃值较低,并且产生煤气使用不方便。

而19世纪7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提炼技术都有很大发展,所以后来用汽油、柴油取代煤气成为燃料。

因此内燃机经历了煤气内燃机到汽油、柴油内燃机的发展过程。

〖非凡的轮子与翅膀〗
动力系统的革新带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汽车、飞机出现了。

我们享受这些现代物质文明,不能忘记发明家的辛勤劳动。

老师要求同学们课前收集发明汽车、飞机的各位发明家的有关资料。

现在请同学们分别介绍,比一比哪一组收集的资料最充实、介绍得最好。

课前同学们在收集资料中,老师适时指导,并且老师也应准备相关资料。

卡尔•本茨是德国工程师。

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实用的内燃机汽车,被称为“汽车之父”。

第一辆本茨汽车于1885年制成,只有三轮,时速13~16千米,现保存于慕尼黑科技博物馆中,并标有说明“这才是第一辆汽车”。

1893年制造出第一辆四轮汽车,1899年制造出第一辆赛车。

亨利•福特是美国企业家。

1893年自己动手制造了一辆汽车,他驾车行驶1600千米,然后卖得200美元。

1903年创办福特汽车公司,1927年资产达7亿美元,一度垄断美国汽车生产。

莱特兄弟是美国飞机发明家。

他们观察鹰在空中保持平衡的飞行情况,从中得到启发,1900―1902年他们制造了三架双翼滑翔机,并做了飞行试验,进行了大量的航空理论和实验探索。

1903年12月,他们设计的“飞行者1号”飞机制造成功。

第一次飞行12秒,飞行距离159.7米,离地1米多。

1905年制造出“飞行者3号”,续航时间超过半个小时,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飞机。

汽车、飞机成为我们现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引导大家认识到交通的发展,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世界历史处于近代社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
历史迈入现代社会的门槛。

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来分析。

请第三小组的同学来给我们介绍。

政治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一些大企业凭借资金、技术优势,在竞争中壮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发展成为垄断组织。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资产阶级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缓和阶级矛盾,社会趋于相对稳定。

经济上: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使工业生产从棉花时代发展到钢铁时代。

文化上:随着经济繁荣和政治改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与之相应的文化也发生变化,看电影、听留声机播音、欣赏爵士乐……成为时尚,人民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军事上: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往往最先用于军事。

随着汽车、飞机的发明,坦克、装甲车、战斗机等开始使用于战场。

战争由“冷兵器”时代完全发展到“热兵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了塑料、绝缘物体、人造纤维等新兴工业产品。

汽车、飞机的发明,电话、电报的出现,使交通领域信息传递方面发生了深刻的革命。

所有这些,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充分体现。

因此我们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

但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没有改变。

3.课堂小结
请学生围绕板书进行小结。

4.板书设计
重大发明创造本茨:内燃机汽车
福特:流水线作业
莱特兄弟:飞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