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六三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导学案(无答案)

1 / 2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学习目标】: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4.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学习过程】:(独立思考完成、合作交流完善)一、认识空气的组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说说自己对空气的了解。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认识空气的组成:⑴、干燥洁净的空气主要是由以下几种气体组成(括号里写化学符号):)约占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 ,(主要包括: ))等 ⑵、总结归纳:①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和 ,其中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②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实验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⑴、反应原理:铜与空气中的 反应,将其反应掉、消耗掉。
①反应现象:( )色物质变成( )色;②表示方法: ; ③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⑵、数据分析: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已知铜粉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 = = ②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如何操作? . ⑶、误差分析: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 ;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大(大于21%),可能的原因有 。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漏气; ②铜粉量不足; ③没有推拉注射器,反应不充分; ④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⑤实验后,没有将气球内的气体完全挤出。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第四单元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 2 课时教案-最新教育文档

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验证不同环境中空气的区别,增强设计实验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验证不同环境中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1)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课前准备】多媒体,测定空气成分所需要的器具【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对比这两幅图片,有何感想或启示吗?[我们宝贵的资源空气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二、新课学习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空气不仅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还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沸点不同,使它们在不同温度下气化,逐一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如图:根据就是空气中的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视频:空气的用途1.氧气的用途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还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等。
2.氮气的用途氮气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氮肥(如碳酸氢铵、尿素等)的重要原料;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液态氮气是很好的制冷剂,可用于冷藏血液等。
3.稀有气体的用途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在通常条件下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通电时可以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保护气,也可被填充在灯管中,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三、关注空气质量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特别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废气源源不断地排放,使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含量不断升高,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空气质量状况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1〕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进程与方法〔1〕经过验证不同环境中空气的区别,增强设计实验的才干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经过验证不同环境中空气的区别和看法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看法和责任。
【教学重点】〔1〕让先生看法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1〕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课前预备】多媒体,测定空气成分所需求的用具【课时布置】1 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同窗们对比这两幅图片,有何感想或启示吗?[我们珍贵的资源空气面临严重的污染效果]二、新课学习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空气不只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还是人类消费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工业上,经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液态空气,应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沸点不同,使它们在不同温度下气化,逐一从空气中分别出来。
如图:依据就是空气中的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视频:空气的用途1.氧气的用途氧气能供应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熄灭,还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等。
2.氮气的用途氮气是工业上消费硝酸和氮肥〔如碳酸氢铵、尿素等〕的重要原料;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液态氮气是很好的制冷剂,可用于冷藏血液等。
3.稀有气体的用途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在通常条件下简直不与任何物质发作化学反响,在通电时可以收回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工业消费和迷信实验中的维护气,也可被填充在灯管中,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三、关注空气质量通常状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坚持相对动摇。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添加,特别是工业消费和交通运输发生的废气源源不时地排放,使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含量不时降低,招致空气质量下降。
空气质量状况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鲁教版九上化学 4.1空气的成分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空气的组成成分(2)、学习应用实验探究问题。
(3)、通过空气成分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的过程。
(4)、运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成就感。
二、重点、难点1、空气的组成成分;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
三、课前知识储备自主学习学习任务:认识空气的组成完成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活动1:请结合生活经验及教材图示1.通过日常生活及小学学习,你知道空气中所含的气体有。
2.通过动植物的呼吸活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干燥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松软,可说明空气中含有。
活动2:阅读教材76页多识一点1、拉瓦锡用来做实验的容器是怎么样的一个容器?2、说明汞可以与空气里面的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容器内空气体积减少。
3、氮气有什么样的特点4、拉瓦锡得到氧气的含量是多少?5、拉瓦锡得到的结论完全正确吗?活动3:自主阅读教材74页获得结论:现在空气的成分四、【实验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动动手、动动脑提出问题: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实验药品:相信你会操作:请用给定的仪器组装此探究实验的装置,利用组装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名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现象磷燃烧的现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实验结论消耗掉的氧气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在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总体积的相信你会反思:在这个实验中,有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能帮他们找一找原因吗?五、当堂反馈:1、(2009泸州市中考题)空气中体积含量占第二位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2012年泸州中考题).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得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六、畅谈收获1、本节知识笔记空气的组成:2、通过我们共同探究空气的成分,请把你的感想和收获与大家交流一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无答案)鲁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学习目标】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认识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办法;4。
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5.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旧知回顾】1。
对于人类来说,氧气最主要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所知道的改善环境质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一、认识空气的组成1。
空气的组成:干燥洁净的空气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另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和极少量的其他气体。
2.实验证明:空气的成分按_______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__、氧气_______、稀有气体_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____________。
3。
在用加热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4.在工业上,通过__________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_______不同,使它们在不同温度下________,逐一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 空气的成分 学案设计(无答案)

空气的成分【学习目标】1.能说出空气中所含成分及其含量,增进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认识。
2.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初步感受定量实验研究物质的方法。
3.认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能说出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学习重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方法。
【学习过程】一、认识空气的组成1.你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气体,按由多到少的顺序写出______________。
2.通过动植物的呼吸活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干燥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松软,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空气中各成分及它们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前铜丝的颜色为____色,实验后变为______色,这说铜与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录实验数据。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________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_mL,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mL。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燃烧红磷的方法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案.docx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2、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教学内容分析
空气的成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是学生经常见闻的,而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空气的组成,自己亲手做实验来比较通风不畅的环境与通风良好的环境的空气的质量,会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当学生真正认识了空气的成分,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就会把空气当成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来对待。
★实验用品
酒精灯、注射器、玻璃管(内有细铜丝)、火柴、塑料瓶、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本节课追求的又一个教学目标,对于“关注空气质量”,“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等知识的学习,宜采用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课上自学教材和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
初中化学试卷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导学案(无答案)【教学目的】经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看法空气的组成。
【教学进程】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性质1.空气的成分和体积分数空气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氮气______;氧气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水_______;氦气______;氖气______;氩气______。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影响实验结果(进水量不到约1/5)的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1】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活的自然资源。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以下图所示。
在集气瓶内参与大批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扑灭熄灭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刻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熄灭的文字表达式:〔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翻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扑灭红磷后,迅速拔出左边的广口瓶中并把瓶塞塞紧。
缘由是;〔4〕广口瓶中参与大批水,缘由是;〔5〕待熄灭中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翻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2.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1、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2、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6,完成下列内容)
1、工业上通过加压降温使空气然后加热空气利用空气中各成分不同,使其在不同温度下分别,首先沸腾出来的是,其次是,再次是。
)稀有气体包括:
3、利用矿泉水瓶、气球或塑料袋分别收集教室、操场、树林或公园中的空气样品,并贴上标签,以备课上实验用,并把你收集气体样品的操作方法写在下面。
二:课堂助学:
导入新课:观看空气污染的视频或图片,思考回答:1.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吗?
2.你知道空气污染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吗?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研究空气质量、污染及其防治。
探究活动一: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学生活动1:交流课前预习1
思考:分离液态空气利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活动2:交流总结课前预习2
学生活动3:交流总结课前预习3
探究活动二:关注空气质量
学生活动5:(1)自己动手完成P78页实验探究4-2,或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2)思考:如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保证对比实验的可比性?
学生活动6:(1)(阅读教材P76,完成下列内容)
气体污染物
污
染
物颗粒态污染物
(3)空气污染物的危害性很大,比如“臭氧空洞”导致,“温室效应”导致,“酸雨”导致。
(4)空气日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三、反思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构建知识网络:
四、强化训练
2008年6月3日,益阳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益阳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A.Ⅰ级优
B. Ⅱ级良
C.Ⅲ级轻度污染
D.Ⅴ级重度污染
2.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
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
下列做法不会
..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A.海水晒盐 B.燃放鞭炮 C.露天焚烧垃圾 D.工厂排放烟尘
3.2012年3月25日,浙江省环保厅开始试报的一项新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是()
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PM2.5 D.一氧化碳
4.(双选题)下列做法会加剧大气污染的是()
A.风力发电 B.焚烧秸杆 C.处理尾气 D.植树造林E.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固硫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F.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G.将盗版光盘泼上汽油焚烧处理 H.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5.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03)是一种氧化物
6.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
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
下列做法不合理
...的是()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 D.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7. 达州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8. 请从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极易燃烧,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
10.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③SO2 ④NO2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天然气②石油③酒精④煤
(3)我市从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
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__________,这是汽油________燃烧产生的。
(4)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5)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
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⑴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⑵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
⑶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⑷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
(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