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分析

合集下载

在中学政治课中实践探究式教学

在中学政治课中实践探究式教学

在中学政治课中实践探究式教学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探究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掌握探究性学习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在掌握所学新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具有以下的特征:1.问题性。

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问题。

一旦学生产生疑问,便有了积极求索的内在倾向,教学活动就可以成为主动积极的过程。

2.自主性。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探究的自主性,教师只对探究活动进行有效地适时指导。

学生可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相关的知识便有了生命,学习也不再枯燥。

3.开放性。

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材料的开放性、问题的开放性、思维的开放性和探究结果的开放性。

学生可以把现实的生活纳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来,增加学习的乐趣。

同时发散的思维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一)明确目标,加强引导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评价者。

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是一个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领。

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不等于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探究过程的自主性不等于对学生放任自流,探究的问题性不等于让学生学习目标模糊不清。

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强有力的组织、指导、调控是必要的,否则探究过程就可能失去正确的方向和必要的秩序。

思想政治课三种常见探究活动方式的研究

思想政治课三种常见探究活动方式的研究


理 解 的 , 至 无 法 记 住 。例 如我 在 讲 就业 的意 义 、 业难 的原 甚 就 因 、 样 才 能解 决 就 业 等 问题 时 就 采 用 了表 演 小 品 的课 堂 活 怎 动 , 前 作 了 适 当 的 分 工 。 位 同 学 作 为 用 人 单 位 的 代 表 各 课 五 自表 明 了 其 用 人 的要 求 , 十 位 不 同层 次 的 同 学 作 为求 职 者 . 位 同学 为政 府 相 关 部 门 的 代 表 。 位 同学 为现 场 记者 。整 一
习态 度 , 注重 培 养 学 生 搜 集 信 息 、 析 问题 、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分 解 进 而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与 实践 的能 力 运用 讨 论 法 启 发 学 生 的思 维 在 思 想 政 治 课 教 学 中 .讨 论 式 教学 是 一 种 合 作 学 习与 教 师引 导 相 结 合 的 教学 方式 , 生 之 间 、 生 之 间 围绕 一 个 或 几 师 学 个 问题 相 互 交 流 信息 , 而 发 挥 群 体 的 积 极 功 能 , 导 学 生 积 从 引 极 主 动 地 参 与学 习 活 动 .在获 得 知 识 解 决 问题 的 过 程 中发 散 思维 、 养合作 、 会创新 . “ 培养能力为 中心” 教学 目 培 学 使 以 的 的更 加 突 出 , 生 的 主 体地 位 能 得 到 充 分 的尊 重 和 实 现 。 学


思 想 政 治 课 三 种 常 见 探 究 活 动 方 式 的 研 究
柏 鹏 基
( 苏 省金 湖 中学 , 苏 金 湖 江 江 2 10 ) 16 0
存 思 想 政 治 课 中 .教 师 应 采 用 探究 式 教 学 ,面 向学 生 发 展, 以学 生 为 本 , 以课 堂 教学 为 轴 心 和 以教 材 为 载 体 , 社 会 与 生活 和学 生 实 际 紧 密 联 系 , 设 教 学 情 境 , 发 学 生 运 用 探 究 创 激 的 方 法 学 习 , 动 地 获 取 知 识 , 成 主 动 参 与 、 于探 究 的 学 主 形 乐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有效设计及应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有效设计及应用
脑 , 现 在我 没 有 攒什 么 钱 , 可 以进 行 贷 款 消 费 吗 ? ” 但 我 这个 问题
师 应 在 了解 学 生 的心 理 状 况 , 了解 学 生 学 习 的 客 观 规 律 和 把 握
学 生 的 知识 经 验 背 景 和 思 维 特 点 的 基 础 上 根 据 学 生 的 认 知 水 平 精 心 设 计 问题 情 境 , 培 养 学 生 的 问题 意 识 。 比如 , 讲 哲 学 中 来 在 “ 质 的运 动 和 静 止 ” , 设 计 了这 样 一 个 情 境 : 物 时 我 坐在 高速 行 驶 的 列 车 上 , 到 车 窗 外 的 树 木 建筑 往后 倒 去 , 们 是 在 运 动 昵 还 看 我 是 处 在 静止 中 ? 生 能 根 据 所 学 的 知 识 得 出 , 对 于 车 窗外 的事 学 相
人 们 认 识 事物 , 先 是 从 认 识 事 物 的 现 象 入 手 , 是 感 知 浅 首 先
色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领 导核 心 ; 列 主 义 、 泽 东 思想 , 小 平 理 马 毛 邓
论 、三 个 代 表 ” 要 思 想 、 学 发 展 观 是 我 们 党 的 指 导 思 想 ; “ 重 科 中 国走 社会 主 义道 路 是 历 史 和 现 实 的 必 然 选 择 ,只 有 社 会 主 义 才 能 救 中 国 , 有 社 会 主 义 才 能 发 展 中 国 。 师 应 逐 步 培 养 学 生 具 只 教
物 处 在运 动 中 , 对 于 车 厢 内 事物 , 处 在 静 止 中 。这 时 学 生 就 相 又
会 发 现 为什 么会 同时 处 在 运 动 和 静 止 中 ?当 已知 的 科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所 发现 的 问题 产 生 了 的矛 盾 和 冲 突 ,就 成 了 触 发 问题 意 识 的 最 佳 切入 口, 生 就 会 怀 着 极 大 的 好 奇 心 去探 究 新 的知 识 。 学 再 次 , 用 灵 活 的 教学 方 式 , 行 积 极 引 导 , 化 学 生 的 问 采 进 强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究一、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对于这些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不一定跟得上。

而思想政治课程正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

议题式教学可以突破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政治和伦理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选取具有时代性和社会影响力的议题,教师可以将课堂变成一个思想碰撞和讨论的平台,让学生在批判中成长,在辩论中锻炼自己的见解和态度。

在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选取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和社会实际的议题,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比如网络文化、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

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影响力和挑战性的议题,比如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冲击、新媒体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颠覆等。

这些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让他们接触到真实世界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培养他们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在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入议题,让学生从具体案例中了解到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不同的观点。

可以通过阅读、辩论和写作等方式来扩展学生对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专业和深入的分析和观点,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

在进行议题式教学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了解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可以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和考试表现等多个方面。

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于议题式教学的态度和收获,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不断地评价和改进,可以使议题式教学真正发挥出其激发学生思想和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教育的理念也随之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在这种大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成为了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何通过议题式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进行一番探讨和分析。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核心素养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基础,也是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素质。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思想品德的学科,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刚需。

通过议题式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新的实践。

1. 确定合适的教学议题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确定合适的教学议题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议题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和核心,通过议题的设定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计思想政治课的议题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确定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激发学习兴趣的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2. 融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在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教师应该融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包括实地考察、多媒体资料、互联网资源等,通过多种资源的融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可以引入相关的历史文献、实地考察等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在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一、论述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意义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在思想政治课中,利用议题式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探索和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综合素质通过议题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探讨问题,在思考中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和综合素质。

议题式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讨论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3.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通过议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议题式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1.选取适合的议题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的议题式教学时,首先需要选取适合的议题。

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和现实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议题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情感和认知。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确定了适合的议题之后,教师应该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探究,例如访谈、调查、实地考察等。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在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结果,向他人提出问题和质疑,从而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认识和视野。

4.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的议题式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

通过模拟法庭、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深化对议题的理解和掌握。

5.总结归纳,形成成果展示在思想政治课的议题式教学中,需要及时总结归纳学生的研究成果,形成成果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书面报告、PPT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全班同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一、案例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讲述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提供实际例子,让学生可以深入思考和探究案例背后的原因和根源。

例如,可以讲述有关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医疗纠纷、灾难事件等方面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了解现实社会情况、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团结协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干预学生的学习诉求,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课堂辩论式教学课堂辩论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组织辩论,让学生展开思维碰撞,深入讨论和思考一些重要课题和问题。

例如,可以教授一些关于法治、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课程,然后提出一些争议性的案例或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组成了不同的角色扮演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据这些观点讨论和总结达成一些共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思维能力、判断力、分析能力等,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更好地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文化、有本质的基础人才。

三、情境模拟式教学情境模拟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环境中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例如,可以教授一些有关公民法制意识、社区管理、职场素养等方面的知识,然后以互联网、社交网络、电子购物、自助餐厅等为背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认识各种关于诚信、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以增强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知识面广度,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时代担当。

以上三种议题式教学,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可以用于不同年级和不同类型的思政课程的教学。

在实践中,还可以灵活结合多个议题式教学方法,形成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知识、做作业,还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实践和社会公益服务中,实现对自己的提升和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我们需要不断追求的思政课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在将分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将介绍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模式、其优势和特点、实施方法、效果评估以及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将探讨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推广和应用,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探究,旨在提供更有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优势、特点、实施方法、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推广、应用、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的重要课程。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师主导、学生passivity、内容枯燥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效果评估,旨在为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模式的介绍、优势特点分析、实施方法探讨、效果评估与案例分析,旨在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2 研究意义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在当今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课程。

通过议题式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提高他们思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议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对国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国家意识。

议题式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和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

浅议高中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以达到对知识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方法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品德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探究式教学比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则,无疑可以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探究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的途径应该是如水赋形,不拘一格的,所以,合理地组织和实施各种探究学习活动对提高课堂实效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探究式教学中,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至关重要,教师要努力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践表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思维就会失去方向,不着边际,实现不了教学目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要把握好整堂课的发展方向,掌好舵,让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另外,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抹杀学生的思维,回到灌输式教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思维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努力构筑民主平台,在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氛围中开展讨论、探究、合作。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的情境创设要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之内,有适度的思维难度;同时还要求创设的情境能引起学生思维共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的情景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以问题情境为中心线索去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继续探究。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实践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实践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实践“自主探究”的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探究的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以达到对知识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起教师导、学生学的探究式教学过程,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初中政治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教师要用心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过程和状态(初中学生更应该作为重点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走进他们的心里,以心换心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有的放矢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探究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就是读书、练习、做习题和考试,枯燥无味,学生是学习的容器;而探究式教学法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成为会问会学的人。

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自己质疑,指导学生自己解决疑问,以达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探究新知。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

学生
现 阶段《 基础 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 ( 试行 )所强 调的课程改革 的 》 具体 目 标之~就 是要 : 改变课程实施过 于强调接受学 习 、 机械训 练 的现状 ,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 于探究 , 乐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那么 , 作为现实 中承担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 的教师 主体 究竟应该如何 服务 于承担学 习任 务的学 生主体 , 促进探 究教学 中问
生 自主探讨我国人民 民主专政 国体 下坚持 多党合作制度 的必然性 与必要性 。探究结束 ,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简 明扼要地归纳总结 。 其二 , 合作探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 :真正 的学校是一个积极 “
思考的王 国, 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为此 , 教师务必突
济形势 的不断变化 , 国家对 自 身所需要 的创新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数 教师放 任探 究 , 即教师 在提 出 中心 问题 后 , 完全 由学 生制 订方
案、 收集资料 、 论 问题 、 验结论 , 讨 检 很少指 导。另一 方面 , 少数教
师泛 化探究 , 即对具 体的教 与学 的形 式安排 计粗 制滥造而 勿精心 设计 。 再者 , 数教师驾驭 多媒体技术 辅助探究 不力 , 少 即教 师对影
教学 园地
・_・


中思想政治课探 究式教 学 中问题解 决 的有效 策 略
林 爱 华
( 州市路桥 区金 清 中学 浙 江 ・ 台 台州 385 ) 108
中图分类 号: 3 G6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 6 2 7 9 ( 0 9 3 — 1 O 1 7 — 84 2 0 ) 1 一 1 4 B
题的有效解决呢?
例如在学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 目标》 , 时 可共同唱唱宋祖英 的《 越来越好 》 “ :房子大了 , 电话小 了 , 感觉越来越 好… ・ ・ 环境越来 越好” 让学生在宽松 愉悦的氛围与充 分的讨论 中 自己感受新 时代 ,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1. 引言1.1 引言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起着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思想政治课往往以知识点的传授为主,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议题式教学是指以一个具有争议性和热点性的问题为中心,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的综合目的。

在思想政治课中引入议题式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探讨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基本概念、特点、方法与实践、效果评估以及意义与启示,旨在为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议题式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2. 正文2.1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基本概念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讨论社会、政治、文化等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讨论和思辨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议题选择要具有社会热点性和现实意义。

教师在确定教学议题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实际需求,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引发思考的议题,如现代社会治理、公民权利、社会公平等。

教学过程需要强调互动与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是“说者”,而应该是“问者”,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和讨论,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性。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思考和观点,不断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是一种注重思辨和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能够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念。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探究式问题教学法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探究式问题教学法

1 8 8 ・
科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化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的探 究式问题教学 法
邱英 瑛
( 龙岩 市新 罗区雁 石中学, 福 建 龙岩 3 6 4 0 0 0 ) 摘 要: 探 究式 问题教 学法是素质教育的理想Y r  ̄- C- - 。本文分别从探 究式 问题教 学模 式的基本环节 , 优点 , 运 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三方 面加 以阐述 , 其在思想政治课教 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思想政治课 ; 问题教 学法 ; 探 究式 阐明与问题相关的有意义的知识。 学习的自主l 生 = 就得到提高 , 使学习进入 1探 究式问题教 学法的基 本环 节 探 究式教 学( I n q u i r y T e a c h i n g ) , 又称发现 法 、 研究 法 , 是指学 生在学 种 自觉能动和创造状态。 2 2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问题教学模式 , 习概念和原理时, 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 让学生 自己通过阅 去分析相关的材料, 然后由他们 自 读、 观察、 实验、 思考、 讨论 、 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 自 行发现并掌握相应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已知的理论, 己推导正确的结论。这样做, 学生既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 也培养了分 的原理和结论的—种方法。 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 通过长期坚持, 反复练习, 学生增强了侮 , 体, 让学生 自 觉地、 主动地探索, 掌握认识; } 口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 = 研究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客观事物的属性 , 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 , 从 中找出规 提高了兴趣 , 运用正确的方法, 反复练习, 各种思维能力就会 自然而然地 律, 形成 自己的概念, 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 自主自 甚 力。 随之逐步提高。 2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晤。 这种模式,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 下面以—教学片段为课 掀 践回顾。 合作交流。 师生合作, 营建民主、 互助 、 合作 、 和谐、 愉晚和共 课例: 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 财产留给谁》 的教学过程。首先, 我 会如何与他 人 从不 自 觉到 自 觉, 其 们来了解一下本课教学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 民共和国继承法》 鸣的师生关系。通过 自主活动使 自己身 获得发展, 生命价筐得到确证。 ( 多媒体展示) 3 运用探究式 问题教学模 式应注意 的问题 场景一 : 参见课本 P 7 6页, 学生阅读后回答 a 学生分组讨论并评判给定的四种观 点, 由此得出作为遗产必备 的 3 . 1 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和引导作用。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备好学生。 教 三个条件。( 生答 ) 师应该知道学生 立 什么 , - 已知哪些知识跟本课有关, 本节课内容与前后 课有什么联系和运用。 做好“ 长计 划, 短安排” 。 在教学环节与方法 匕 要有 h 由学生回答与遗产相关的兀 介重要基本概念 战略方针和战术安排, 抓住重难点。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相互合作 , 共同 场景二 父亲病逝后…. a ( 多媒体展示父亲病逝 , 家庭中就遗产继承发生分歧, 出现两种争 完成教学任务。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要使学生保持兴趣, 让学生多动手, 多 动脑思维; 在实践中, 要循序渐进, 起点不宜太高 , 更不能盲 目 脱离课本搞 论) h 分析“ 争论一: 爷爷、 奶奶认为五 ^ 均有权继承遗产” ,由学生 回答 什么专题研究。引导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 目的和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课 法定继承人的人员和范围, 法定继承权取得的依据等 内容。 堂秩序, 应有对付突发 『 生 问题出现的能力, 增大知识储备。 3 . 2学 扮 组时注 意 自 愿l 生、 互补l 生、 { 性。 分- 好/ J 、 组是讨论学习的 巴 分析“ 争论二: 母亲不同意 , 认为姑姑不能继承” , 引出法定继承的 阿芋 问题, 再由学生回答 , 教 币 用图表加以 解说明。 关键。先选定小组负责人, 然后把剩下的同学按三 人 相互均衡分配, 形成 d 根据上面两种争论 , 指出这就是继承权实现 的一种重要方式一 四人学习小组。 上课时按规定小组位置坐。 分组时兼顾 : 自愿 l 生, 负责人定 好后, 其他 ^自愿分配, 使组 内同学关系融洽 , 学习有内聚力 ; 互补性 , 依 法定继承, 并由 场景三: 律师来了…. 性别比咧、 兴趣倾向、 学习水准、 交往技能 、 守纪 隋况等进行搭配 , 取长补 & ( 多媒体展示律师拿出晓军父亲生前所立遗嘱,案情又发生变化 短 , 长善救失 ; 核心性 , 每个小组有一名骨干, 不仅学业成绩优秀 , 且乐于 了) 助 人及有— 定的组织能 力。 h 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 1 是一种什么遗产继承方式? ( 2 脉 认为晓 3 3讨论时注意时间性和把握问题的杨 陛。要革新思想 , 要合理 J 军父亲的遗嘱有效吗?( 3 ) 遗嘱继承的最大比 么?( 4 腕 军家到底该 用课后时间, 讨论时间大约 3 0 分钟左右 , 教师精讲 1 0 分钟左右 , 课后学 的遗产?由此分别由学生讲捅谨} 产 躲 的另 生搜集信 息, 要有明确的目 标, 适当的途径 , 方法等。讨论问题时, 教师应 种重要方 式一 和注意 。 引导学生 : ( 1 ) 重点放在“ 三点” 上, 即新 旧知识 的结合点 , 引导 、 帮助学生 场景四: 家庭纠纷…. 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新知识的关键 ( 讨论为什么?) , 帮助学生抓 幻 灯片展示晓军家庭的变化 , 案 隋变得错综复杂, 矛盾纠纷出现) 住重 , 引导突破眭点; 理论与实际的交叉点, 让学生感受到课本知识与 h 问题一 : 晓军爷爷奶奶 的遗嘱有效 吗? 现实生活紧密相联。 ( 2 ) 学生搜集材料, 精选典型、 具体 、 生动, 能紧扣课文 c . 问题_ 二. : 姑姑的做法正确吗? 为什么?—— 由学生讲解遗赠的概念 内容 , 触 类旁通 , 学 以致 用 。 d 问题三: 面对姑姑和母亲的做法, 假如你是晓军, 伤 浍 怎么做? 学生 3 4教师应提高驾驭课堂能力, 维护教学的整体性、 一贯 陛。 虽然以较 分组进行讨论, 由学生代表发言 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讨论, 但要做到“ 放得开 , 收得扰” , 即防止“ 讨论式 e 根据学生们的讨论结果 , 得出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候, 我们的正确 课堂” 变成“ 散漫 课 堂” 。特别是初中学生 , 思维虽较活跃 , 但还不成熟, 态度与做 法 。 很容易在讨论时漫无边际, 离题万里 , 玩笑起哄等等, 因此 , 教师应“ 眼观 课堂小结( 略) 六路, 耳听八方” 在巡视的过程中, 对这些 出现的情况及时纠正 , 制止 , 及 属于谁》 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案例相对 比较零乱 , 再者 , 法 时引导 人正轨从 而达到预计的目标。 律知识枯燥难瞳, 生硬地按照教材体系讲授学生的思维跨度太大 , 不容易 3 5教师重 价, 鼓励、 激励、 重过程、 轻结果。 探究式问题教学法的本 接受。 基于此, 我深挖敦# 掼 源, 充分利用课本晓军家庭财产继承案例, 全 意, 是提 —个 自 我发觋 , 自主学习以及同伴合. 竹 切磋的机会 。因 方面 、 多角度、 有梯度地没置四个连贯发展的场景并附一连串问题 , 一气 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重在学习过程中而非学习结果, 评价语应克服单 以鼓励为主, 激发每个学生在上进心 , 调动其 自我学习的 呵成顺 0 完成了课堂教学。由上课例总结探究式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纯的智力导向, 如下 : 探究式问题 的设计—一小组探究 , 讨论 , 辩论等——学生代表发 积极性,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替力; 尊重个体差异 , 及时发现其内光点, 并 言, 交流总结——教师点拨 , 突破重难 点——学生变式练习 , 巩固升华 给予鼓励 , 使学生不断追求新的 目 标。 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学好政治的自 信心, 提高学习的兴趣。 ( 理论联 系实际 ) 。 2探究式问题教学法的优点 总之, 教学有法 , 教无定法。 无论采取J 男 方法, 都还需要我们每位教 2 1有利于调动学习主动性与积毁陛。这种模式中, 学生根据任务 , 师在教学实践中去丰富和完善。让我们与学生一同学习实践, 教学相长, 从一系列资料中, 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实践活动, 选择所需信息 , 提高 自 共同去适应 2 1 世纪, 成功在 2 1 世纪! 己的信 息 素养能力 , 在问题解决的实践中, 学生将信 息收集在—起 , 试图

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有极强的针对性。 二、 过 分 强调 趣 味性 。 探 究 活 动缺 乏深 刻性
通和修正 , 重结果 而轻 过程 , 违背新课 改和探究 活动本来 的初 衷。 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培 养 , 也会影 响学生参 与
新课程强调 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求 学生要 主动参 与 , 要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不断学 习教育教学理论 和方 法 , 提 高 乐学 、 会学 、 爱学 , 激发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于新课程 自己驾驭课堂 的能力 , 对学生的一些新的想法 , 有创意 的做法 , 给
味而导致课 堂娱乐化 的倾 向, 反而降低 了探究 活动 的效果 。探 究
活 动实施 中 , 如 果教师不适 时引导 , 不 进 行 知 识 的 升 华 和 思 维 的
( 作 者单 位
甘 肃省镇 原县 开边 中学 )
拓展, 不进行知识 的整合 的话 , 就难 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 的内化 、 积淀 、 升华 。这样的探究活动 , 课堂是热闹 了, 学生也动起来 了, 可
忙得稀 里糊涂 , 教 师也觉得 力不从心 , 连基 本 的课 程 目标都 没有 探 究 过 程 往 往 会 有 意 想 不 到 的问 题 出现 , 有 些 是 教 师 知 识 范 围之
达到 , 更不要说培养能力 和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 了。这就要求教师 外的 , 有 时候 节外 生枝 , 偏离原来 预定 的 目标 , 占用 有限的课堂时
中某些抽象 的理论 , 讲解得较 为生动透 彻 , 深入 浅 出, 教 师应 当注 题 、 跑题的情况。不仅浪费学生 大量 的时 间和精力 , 也 降低 了课堂
重教学情境 的创设 。通过 丰富 、 鲜活 、 有趣 的情境 材料 , 激发学生 教学 的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加强对活动教学 的管理 , 提高 应该积极参 的兴趣 和想象 , 吸 引他们积极 参与到 教与学 中来 , 这 样 的教 学设 课 堂教学的有效性 。探究活动教师绝不能 置身事外 , 想, 无 疑是 正确 的。但一 些人据此 陷入 了一种误 区, 认 为所有 的结 与其 中, 成 为探究 活动的参 与者 、 建议者 和信 息交流 的组织者 , 使 论都要通过探究活动这一过程来完 成 ,导致探究 活动设计过多 , 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 张弛有度 ,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 由于课堂时 间的限制使很 多探 究活动不能深入展 开 , 一 些探究活 四、 受事先设 定的探 究程序束缚 . 探 究活动缺乏创新性 新课 程提出 , 教材 与教学设 计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 用 已有 的

论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论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础。
体、 以教 师为主导 ” 的教学思 想及其教学 实 践也为探究式教 学提供 了学生素质基 探究式 教学注重学 生在教学 中的主 础 。笔者认 为 , 遵循 以下几个原则 可以克 服探究式教学 中遇 到的难题 :
1 近 生活 、 以 致 用 原 则 . 贴 学
体地位 ,鼓励 学生 的探 索精神和创新 思
维 ,使学生 在 日常学 习中受到科学精 神 的熏 陶。创新 精神是一个 民族活力 的源 泉, 是科技文化发展 的不竭动力 。

总之 ,思想政治课需要 培养学生严
谨 的思 维 、 新 的精 神 和高 尚 的觉 悟 。探 创 究 式 教 学 有 利 于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和 积

探 究 式 教 学 在 教 学 实 践 中遇 到 的 这
 ̄ J进 , J, fJ 大疑则大进 。” 有疑问才有探索 ,
有 疑 问 才 有 创新 。
4 知行 合 一 原 则 .
些 问题是 可以避免 和克 服的 。新 编的教 材克服 了旧教材陈 旧僵 化 、抽象 晦涩和

远离生活 的弊端 , 呈现出简洁 明快 、 颖 新
学生 认 为政 治 课 就 是记 忆 一 些 空洞 理
确定 的探究话 题必须贴 近生活 ,善 于从 日常小事人 手 ,引导学 生步步深入 而得 出本质和规律 性的结论 。比如从分 币淡
【】 张 泉 君 主 编 .著 名 教 育 家 演 讲 鉴 赏 1 【 . 南 : 东人 民 出版 社 ,9 6 M] 济 山 19. [】任 忠 印 主 编 .西 方 近 代 教 育 论 著 选 2 【 . 京 : 民教 育 出版 社 ,0 1 M] 北 人 20 .
实用 的特点 ,在很大程度 上提高 了学 生 的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极性 。这就为探究 式教学 开辟

问题探究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佳模式——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问题探究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佳模式——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必要性 ,概 括 出科 学探 究的五个 步骤 :困难 、问题 、
通 过观 察分析 科学 家的创造 性活动 ,结 合教学 法的 因 对 “ 问题 探 究式”教 学看法 不一 ,但是就其 概念 内涵 素 概括 出 “ 问题 、假 设 、验 证 、结 论 ”这 样一种 科学 的实 质而 言没 有质 的区别 。 “ 问题 探究式 ”教学就 是
“ 问题探 究式 ”教 学模 式的提出与科学内涵 介到 中国 ,随即在大学课堂 中开始推广和应用 。 最早 提 出在 学科教 育 中运 用探究 方法的是 美 国实 那 么 ,究 竟什 么是 “ 问题 探 究 式 ” 教 学模 式 ? 用主 义教育 家杜威 。 l 9 l 6 年在 他的教 育哲学 著作 民 国 内众 多的学 者对此 有不 同的解释 。勒玉 乐教授 在其 主主 义与教 育》一 书 中 ,从理论 上论证 了科 学探究 的 著作 ( ( 探究 教学论 中认 为 ,探究 教学 实质上是 一种
继镰
2 0 1 3 年第4 期 总第2 0 9 期

观 察思考
问题探 究式 :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 学的最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
以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贺 宝玉 赵 廷斌
(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 4 4 0 0 0 )
摘 要:“ 问题探 究式”教 学是指教 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来提 出问题 ,以问题 为纽带连接 师生,开展共 同 探 究的一种课 堂 教 学模式 ,
以 问题 作为 驱动教学 过程 的核心要 素 ,以学生 已有的 知 识和 经验为基 础 ,通 过师生 共 同对问题 的层层剖 析
作者简介:贺宝玉.男 , 硕士.讲师。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 商品的价值量》 在《 教学时, 出示三幅漫画: 漫画一, 拿破仑用银碗宴请宾客, 自己用 而 铝碗; 漫画二, 沙皇奖给门捷列夫一只铝杯; 漫画三, 第28 届奥运冠军刘翔高举金牌。在出示漫画时, 用故事的形式
加以叙述 , 通过生动形象漫画, 调动学生学习情绪 , 使学生 迅速进人学习情景。
的手写不出好字, 恐惧的心理提不出好问题。教师要善于 营造宽松 、 融洽 、 愉快的教学氛围, 要善于使用夸奖的言 辞、 友好的微笑 、 热情 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 和需要, 使学生感到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 , 自由 在 的学习环境 中让思维驰骋 , 提出疑难假设 , 在讨论 中毫无
的革命, 探究性学习便应运而生。
例如, 从漫画情景中唤起注意: 涉及那些东西? 我们
要研究的是什么? 研究谁与谁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问题
的讨论 、 , 回答 引出商品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等概念 , 使学 生明确探究的方 向。 在学生初步建立了价值量 、 劳动生产 率概念后 , 进而设问价值量的大小 、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分 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思考后纷纷作出回答 : 和劳动时 间多少有关 , 和个别劳动时间有关 , 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有关 ,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关 ,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有关 等。提 出问题是学生 自主学习的表现 , 在这些结论 中, 尽 管有些是错误的,但教师始终要用赞赏的态度对待每一
者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 摸索了一套“ 创设情景, 营造 氛围;提出问题 , 引发思维; 自主探究, 我纠错;协作学习, 自
互释疑难 ; 交流反馈 、 完善结善” 五环节有机结合的问题探
二、 提出问题, 引发思维。 思起于疑, 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 没有问题就没有 真正的思考, 没有问题, 也就没有创造。问题是学生进人探 究状态的导火索。 因此, 设计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设 计得是否合理、 科学。问题哪里来? 一方面来 自于教师。教 师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善于从教材中挖 掘问题,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 使问题的内容紧扣 教材的重点 、 难点, 并且设计的问题难度要适中, 还要有梯 度。 另一方面来 自于学生。 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 提 出以问题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的实质和基本作用就在于培

初中思想品德探究式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探究式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探究式教学浅析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究式教学的尝试。

1.设计焦点问题,引导学生阅读阅读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初中思想政治属文科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且教材内容并不深奥,许多概念、原理等学生读后一般都能理解。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较多,重点、难点贯穿其中。

但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内,不但做不到精读,反复阅读也不可能,往往只能泛读。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校多的教学内容,并且有一定的阅读效果,最好是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教师可通过设计焦点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

例如:笔者在上《公民要履行维护围家统一,保卫祖国安全义务》时,在基础相同的不同班级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教学。

有些班级先要求学生自由阅读8分钟,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接着围绕教师的问题回答。

有些班级围绕教师设计的焦点问题来阅读,时间也是8分钟。

设计的问题为:“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的统一真的那么重要吗?它应包括那些方面?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结果:前者时间到,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很少,能抓住重点的不多,某些学生还没理清头绪;而后者时间到,大部分学生都能抓住要点找到答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掌握。

2.开展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道德是生活的构成要素,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学的道德规范都来自生活。

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 稿 日期】 00O.7 收 2 1.11
示交流 。然后 ,对 推荐 的 “ 三个十 ”进 行投票 。 ( )教学反 思 二 这是一次 具有 创新意义 的探 究式 教学实践 。 这种探究式 教学改变 “ 我说你 听”的注入 式教学方式 ,让学生参 与到 思 想政治教学实 践中,通 过认知——体验—— 思考— —评价 , 提升学生 的发现 问题 、分析 问题 的能力;探究主题选用热 点 问题 ,探究资源来 自学生熟悉的 网络世界 ,学生有事做 、有 话说;以任务驱动为 手段,以小组合作为形式 ,以多媒体展 示为载体 ,大大 的激 发 了学生参与探 究式教学的热情 。 整个教学活动 学生参与积极 ,效果 较好的。但有些 明显 不足,需要进一步完 善: 1 .任务太多 ,包 括十个人物 ,十 个事件,十句言论 , 学 生完成要花 费一 定的时间 。 2 .合作不够 。合作还是处于松散状态 ,没有形成 合力。 有 的学生有思想 , 是网上搜索信 息不熟练;有 的学生写作 但 能力较 强,但是使用计算机 能力一般 。 3 评价机 制没有建立 。缺乏过程 的评价和 结果的评 价, . 约束机 制和 激励机制 尚未建立 。 4 .资源 引导不到位 。没有明确 的资源 指 向,学生容易 在 网上迷 失方 向。 二 、完善— —第二轮—— 2 0 08年秋 季 ( )教学实 践:进~步完 善教 学设计 一 1 .主题更 突出 将主题 确定为 “ 改革开放三 十年 风云人物评选 ” ,以人 为线索 , 寻、探究 、 追 推荐 、 选影响 中国改革 开放 的人物 。 评 推荐 的人物 可 以是在改革开 放三十年来为 中国经济 、 社会 的 发展 ,在 不 同地域 、不 同领域开风气之先 ,在体制、文化方 面 的变革作 出巨大贡献 的开拓 者; 也可 以是影响同代 人的思 想 理 念 ,或 者 表 达 一 代 人 呼 声 ,成 为 时 代 符 号 的 人 ;也 可 以 是与改革开 放相关重大事件 、话题紧密相关 的人 。 2 .任务更加 明确 ( )每 个小组推荐 l 1 0个 人物,每个人物做成一套 p t p 演示文稿 ,内容包括人物 介绍、人物事迹 、人物关键词、推 荐词 ( 仿照 C T “ C V 感动 中国”人物推荐辞体例 ) 2 ;( )按 照班级 ,4 ~6 为一个小组 ,选出小组长 ,按照人物遴选 、 信息查询 、信息整合 、语言组织 、技术支持 ,作 品演 示,由 组长分 工组 员任务 ;( )上传作 品到平 台 ,开展讨论 ;( ) 3 4 在课堂演示 作品。 3 .资源更加丰 富 。如 : 人 民网:纪念改革开放 3 0周年专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分析作者:高鹏飞来源:《南北桥》2017年第16期【摘要】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模拟科学研究的情景和过程,以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

具体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展开知识建构,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交流反思、批判创新,籍此过程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高层次思维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为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问题探究教学分析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92当前大多数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简单、乏味,而通过问题探究式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在分工中寻求合作,并在问题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能力的提升,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政治学科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需实施的内容要求,这势必对我们日常教学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基于以上考虑,就问题探究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的特点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究事物、现象和观点而自主地获得科学知识并形成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多向的开放式系统,而不是单向的封闭式灌输,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交往、教学互动,甚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位置互换来进行教学,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合理组织讨论、探究、反思、总结,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形成教学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提高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转换为问题的形式,创设一定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设计课题、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交流总结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提高。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鼓励学生开展质疑活动,从多方面来发现问题,同时还要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探究问题,允许有不同的结果出现,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发现中提高自己。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学科一方面时代性、实践性较强,另一方面理论性较强,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而应该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课堂是一个小实践,社会是一个大实践,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真实的情境,如:在讲到“价格的影响因素”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商贩进行交易,在实践中理解價格的涨落;讲到“公司经营”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公司的经营者,为公司的成功经营出谋划策。

问题探究式教学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如: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让学生进入社区进行调查,搜集资料,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现代教学特别强调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对基本知识的领悟和形成技能技巧: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人的主体性主要指:人在一切对象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一类特征。

它是人区别于超越其他动物的标志,它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主体性,作为人类的根本特性之一,应该包括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

独立自主性是主体自行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它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

集中表现为自知、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

自觉能动性是主体性最基本的特性。

主要指人积极自觉地认识和行动。

并且以一种自觉选择与积极参与的态度主动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

对学生而言,具体包括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兴趣广泛,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尊人、合群,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积极创造性是一种对客观现实与自我变革的超越,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

只有抓住这三个基本特征,我们才能在教育中切实贯彻学生主体论,使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教育。

所以,在主体教育看来,学校应当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班级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育过程的主人、一切活动的主人,才能有真正的主体教育与素质教育。

因此,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构建在主体性教育理论基础上的。

三、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原则(一)探究的主题要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实际“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是这次新课改中各门课程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探究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或事物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或氛围,营造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然后,再回到社会生活中,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去适应生活,改善生活,为社会创造财富。

因此,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内容要紧扣社会生活的脉搏。

(二)探究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问题探究的机会。

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更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

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防止一部分优秀学生垄断探究活动,同时,要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对探究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之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与义务。

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还要考虑利用其他时机给予他们一定的适合其水平、需要的探究学习任务。

(三)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由于学生先天条件以及后天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理解力、感悟力及探究能力等不可能是一样的,因此,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不能要求所有学生一个步调走。

教师应尽量避免统一性的要求,可以根据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素质的实际,进行合理分工和有效合作,让他们在交流合作中完成对问题的探究。

通过这种特定的合作和交流形式,使各具特点的学生都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特点,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这样的探究学习活动可以使不同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教学的步骤探究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包括以下几个具体实施步骤: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分析交流——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问题探究式教学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或由学生提供适当且真实的情境,通过特定情境的体验,吸引学生对特定问题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热情,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分析交流、总结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问题,他们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联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探究时,可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以提高。

由于学生受到学习经验、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难免有失误和偏差,教师应及时予以总结评价,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如在学习《认清基本国策》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分别谈谈自己对祖国有哪些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是什么?然后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进行充分交流。

最后,再引导他们总结出我国的基本国策。

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并引导他们深入地进行问题探究,使之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唤起主体意识,从而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义,课堂的主人。

(三)拓展延伸,深入探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通過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后,课堂探究过程不能到此为止,结论的得出,并不代表着探究过程的完结。

高明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运用结论去联系实际,说明现实问题,举一反三,把问题探究的教学与学习推向高潮或更高的台阶。

如在学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时,学生比较关心什么是中华文化呢?什么是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去传承民族精神?什么叫“中国脊梁”?这些在书上虽然有,但不详细。

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作为学生课外继续探究的课题,让他们自己收集信息。

这样就将探究活动延伸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究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关于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教学的分析与思考(一)精选教学方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使用问题探究式教学,首先要选择探究的内容。

在思想政治课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

像概念、名称、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的知识以及受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资源物质条件的限制,不宜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内容,就不需要使用。

比如,什么是公民?什么是法律?以及“三个代表”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等。

因此,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难度适当、能引起兴趣、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价值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激励学生的探究活动,以达到探究式教学所追求的课堂状态。

实践证明,这种探究符合教学目标,切合教学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探究价值,从而用理论指导了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力求主导与主体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新课改的目标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即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因此,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调动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

要看到学生既是受教育者,更是探究活动的主体。

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学习、探究,来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