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项突破练(一)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11)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一)突破训练 鲁科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一)突破训练鲁科版[突破训练]1.(2015·高考全国卷Ⅱ,10,6分)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 B.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和CO离子数之和为0.1N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 D.235 g核素U发生裂变反应:U+nSr+Xe+10n,净产生的中子(n)数为10NA解析:选C。
A项,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1丙醇)或CH3CHOHCH3(2丙醇),60 g丙醇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7 mol C—H键、2 mol C—C键、1 mol C—O键和1 mol O—H键,故所含共价键总数为11NA。
B项,NaHCO3溶液中存在HCO的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HCO+H2O H2CO3+OH -、HCO CO+H+;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据C原子守恒可得n(HCO)+n(CO)+n(H2CO3)=1 L×0.1 mol·L-1=0.1 mol,故HCO和CO离子数之和小于0.1NA。
C项,Na与O2反应生成钠的氧化物(Na2O、Na2O2等),Na由0价升高到+1价,23 g钠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NA。
D项,核素U发生裂变反应:U+nSr+Xe+10n,净产生的中子(n)数为10-1=9;235 g核素U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发生裂变时净产生的中子数为9NA。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 g Mg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5.6 L 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C.氢原子数为0.4NA的CH3OH分子中含有的单键数为0.4NAD.0.1 L 0.5 mol/L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A解析:选B。
2020版化学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含最新高考题和模拟题):专题七 第三单元

(3)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考点
5.平衡移动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合成氨反应条件的选择
可逆 放
减少
铁触媒
考点
[速检速测] 1.[明辨是非]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2)增加反应物的量平衡一定会正向移动( ) ) )
(3)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此时v放减小,v吸增大( 所以也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使用催化剂的原因( ) )
(4)合成氨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说明催化剂可以促进该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5)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固体生成物,v正减小(
考点
(6)C(s)+CO2(g)
2CO(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CO2) ) ) Fe(SCN)3+3KCl中加入适量KCl固体,平衡逆向移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移动
考点
[考纲导航] 知识条目 加试要求 核心素养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 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 因素及平衡移动方向的
a
判断
(3)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选择和确定合适的生产 c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
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化 学平衡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 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考点
条件
考点 化学平衡移动
[主干精讲]
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2020高考化学新课标地区专用版提分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大题题空逐空突破(一) .pptx

123
2.电解铜的阳极泥中含有3%~14% Se元素,该元素以Se单质、Cu2Se形式存在,还 含有稀有金属及贵金属。称取5.000 g 电解铜的阳极泥样品以合适方法溶解,配成 250 mL混酸溶液,移取上述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25.00 mL 0.010 0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只发生Se(+4)转化为Se(+6)]。反应完全后,用0.050 00 mol·L-1 (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至终点,消耗15.00 mL。计算电解铜的阳极泥中Se的质量 分数(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123
反思归纳
1.利用守恒法计算物质含量,其关键是建立关系式,一般途径有两种: (1)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 (2)利用微粒守恒建立关系式。 2.多步滴定常分为两类 (1)连续滴定:第一步滴定反应生成的产物,还可以继续参加第二步的滴定。根据 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计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应物的量。 (2)返滴定:第一步用的滴定剂是过量的,然后第二步再用另一物质返滴定计算出 过量的物质。根据第一步加入的量减去第二步中过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 物质的物质的量。
×10-3 mol-12×0.100 0V×10-3mol=(25.00-V2)×0.100 0×10-3mol,则样品中 S2-的含
量为25.00-mV2××1 00.01000
0×32 ×100%。
3 模拟预测
1.为测定某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称取W g石灰石样品,加入过量的浓度为 6 mol·L-1的盐酸,使它完全溶解,加热煮沸,除去溶解的CO2,再加入足量的草酸 铵[(NH4)2C2O4]溶液后,慢慢加入氨水降低溶液的酸度,则析出草酸钙沉淀,离子方 程 式 为C2O24-+ Ca2 + ===CaC2O4↓, 过 滤出 CaC2O4 后 ,用 稀 硫酸溶 解 : CaC2O4 + H2SO4===H2C2O4+CaSO4,再用蒸馏水稀释溶液至V0 mL。取出V1 mL用a mol·L-1的 KMnO4酸性溶液滴定,此时发生反应:2MnO+- 4 5H2C2O4+6H+===2Mn2++10CO2↑+ 8H2O。若滴定终点时消耗a mol·L-1的KMnO4 V2 mL,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020版化学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含最新高考题和模拟题):专题九 第四单元

糖类的相互转化
考点1
考点2
5.油脂的结构
结构简式: 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熔点,含不饱和烃基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 温下一般呈液态,含饱和烃基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考点1
考点2
6.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经硬化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也称硬化油。 如油酸甘油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植物油通过氢化(加氢)可以变为脂肪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答案 C
考点1 考点2
2.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M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C.N的结构简式为C2H4O2
第四单元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考点1
考点2
[考纲导航]
知识条目 (1)几种常见糖类物质的组成、存在、物理性质和相互 加试要求 a c b b b a c b b b b 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官能团角度认识生
关系
(2)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及其重要化学性质 (3)葡萄糖的检验原理和方法 (4)糖类的分类及判断,常见二糖的性质及差异 (5)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 (6)油脂的存在、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及用途,油脂的 组成和结构特点 (7)油脂的化学性质 (8)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常见氨基酸的组成和结 构特点 (9)氨基酸的主要化学性质(两性、成肽反应) (10)蛋白质的组成、性质(盐析、变性)和用途 (11)蛋白质的组成、结构、重要化学性质检验和提纯
考点1
考点2
(2)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油脂 脂肪 组成 性质 鉴别 油 矿物油 多种烃(石油及其分馏产品)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 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 无变化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离子反应(1)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离子反应(1)1、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用醋酸除去水垢:+2+3222H +CaCO =Ca +CO +H O 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22H +FeS=H S+FeC.向243Al SO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32NH H O ⋅:+3+32224Al +4NH H O=AlO +2H O+4NH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2NO :--23222NO +2OH =NO +NO +H O -2、下列事实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四氯化钛的浓溶液制备水合二氧化钛(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 3·H 2O+SO 2=-3HSO ++4NHB .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 -+H 2O 2+2H +=I 2+2H 2OC .向石灰乳中加入饱和MgCl 2溶液:Mg 2++Ca(OH)2Ca 2++ Mg(OH)2D .向NH 4Al(SO 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2-4SO 完全沉淀:2Ba 2+ + Al 3+ + 22-4SO + 4OH -=-2AlO+ 2BaSO 4↓+ 2H 2O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Ca 2++OH -+3HCO -=CaCO 3↓+H 2O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稀草酸反应:5224C O -+24MnO -+16H +=2Mn 2++10CO 2+8H 2OC .AgCl 的悬浊液中滴加Na 2S 溶液:2AgCl +S 2-=Ag 2S +2Cl -D .NH 4HCO 3溶液加入过量NaOH 溶液加热:+4NH +OH -=NH 3•H 2O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O 溶于足量稀硝酸:FeO +2H +=Fe 2++H 2OB.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HCO 3-+Ca 2++OH -=CaCO 3↓+H 2OC.Ba(OH)2溶液和稀H 2SO 4反应:Ba 2++OH -+H ++ SO 42-=BaSO 4↓+H 2OD.I 2溶于热的NaOH 溶液有NaIO 3生成:I 2+6OH -∆==I -+IO 3-+3H 2O-Fe 2CO+BaSO -Al A.A B.B C.C D.D7、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Fe(NO 3)3加入过量的HI 溶液:2Fe 3++2I −=2Fe 2++I 2B .向NH 4HSO 3溶液中加少量的NaOH 溶液:+4NH +OH −=NH 3·H 2O C .将1mol Cl 2通入到含1mol FeI 2的溶液:2Fe 2++2I −+2Cl 2=2Fe 3++I 2+4Cl -D .0.01mol·L −1 NH 4Al(SO 4)2溶液与0.02mol·L −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4NH +Al 3++2Ba 2++4OH −=2BaSO 4↓+Al(OH)3↓+NH 3·H 2O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且与对应操作和目的相符的是( ))9、下列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甲苯和液溴可以发生如下的反应:2Br++HBr B.甲酸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HCOOH+2Ag(NH3)2OH−−→△(NH4)2CO3+H2O+ 2Ag↓ +3NH3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522653C H O CO H O C H OH HCO--++→+D.尼泊金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HCO-→+22H O CO+↑10、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1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失效:2-2232ClO CO H O===2HClO+CO -++B. 银氨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324A A g(NH )2==N g H 2H ++++C.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2222MnO C Mn C H 2l 4H l O -+++===↑++△D. 用碱性NaClO 溶液吸收冶金工业尾气中的NO 2:232-ClO 2NO H O==NO =Cl 22H --+++++ 12、下列表示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正确的是( )A .NH 4HSO 3溶液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4NH +3HSO -+2OH-NH 3↑+23SO -+2H 2OB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NH 3·H 2O=2AlO -+4+4NH +2H 2OC .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 3+2H +=Ca 2++CO 2↑+H 2OD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 2++2H ++H 2O 2═Fe 3++2H 2O13、I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Fe 2+、Mg 2+、Cu 2+、+4NH 、 Al 3+、Cl -、OH -、2-3CO 中的几种。
新步步高浙江省高考化学选考总复习专项突破练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2)氢气和氯气旳物质旳量之比为__1_∶__5___。
解析 由 n(Cl-)∶n(ClO-)∶n(ClO- 3 )=8∶1∶1 可知 Cl2 与 NaOH 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4Cl2+8OH-===ClO-+ClO-3 +6Cl-+4H2O。
假设溶液中 n(Cl-)=8 mol,则 n(ClO-)=n(ClO- 3 )=1 mol,则 H2 与 Cl2 反
(1)原溶液中c(Na2SO4)=_0_._0_5_ mol中a值为__0_._0_0_5__ mol。
1234567
答案
1234567
4.(2023·台州9月选考质量评估)原则情况下,将7.84 L HCl气体溶于水配得 350 mL盐酸,然后与含17.9 g Na2CO3和NaHCO3旳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 生成0.200 mol CO2气体。 (1)盐酸旳物质旳量浓度__1_.0_0__mol·L-1。 解析 n(HCl)=22.47.L8·4mLol-1=0.35 mol, c(HCl)=00.3.355mLol=1.00 mol·L-1。
旳量是1.6 mol·L-1×0.025 L=0.04 mol,完全反应
产生氢气0.02 mol,所以根据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可知消耗
铝是
0.02 mol×2×27 3
g·mol-1=0.36
g。根据方程式Mg+2HCl===MgCl2+
H2↑可知消耗镁是0.02 mol×24 g·mol-1=0.48 g,所以加入Al旳质量至少
解析 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
16 mL×10.0 mol·L-1
H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0 mL
=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四专项突破一化学反应与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课件

Mg3(PO4)2沉淀 (6)2FePO4+Li2CO3+H2C2O4 2LiFePO4+3CO2↑+H2O↑
解析 本题以工艺流程为依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和有关Ksp的计算 等。(1)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100 ℃、 TiOCl2 2 h或90 ℃、5 h。(2)“酸浸”后,钛主要以 4 形式存在,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FeTiO3+ 4H++ 4Cl- Fe2+ + TiOCl2- 4+ 2H2O。(3)TiO2· xH2O 转化反应速率受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低于40 ℃,TiO2· x H2 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 ℃,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 导致TiO2· 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4)Li2Ti5O15中Ti为+4价,Li为+1价, 设过氧键的数目为x,则1×2+4×5=2×(15-2x)+2x,x=4。(6)高温下FePO4与 Li2CO3和H2C2O4反应制备LiFePO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 化学方程式:2FePO4 +Li2CO3+H2C2O4 2LiFePO4+H2O↑+3CO2↑。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 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 。
l2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 4 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TiO2· 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 示:
(1)调pH除杂 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除 去含Al 、Mn 溶液中混有的Fe ,先用氧化剂把Fe 氧化为Fe ,再调节 溶液的pH。
(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六有机化合物(必考)课件

专题六 有机化合物(必考)
化学
01
考点1 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
02
考点2 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03
专题强化训练
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的分子式为 C11H16,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D 项正确。
3.分子式为 C5H12O 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5 种
B.6 种
C.7 种
D.8 种
解析:选 D。首先判断 C5H12O 的类别,然后判断其同分异构体的个数。C5H12O 能与 Na 反应产生 H2,可确定该有机物是醇,故 C5H12O 可看作戊烷中的 H 被—OH 取代的 产物。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对应的醇有 3 种,异戊
③ 口 诀 助 巧 记 : 有 三 种 较 重 要 的 高 级 脂 肪 酸 需 要 熟 记 , 油 酸 (C17H33COOH) 、 软 脂 酸 (C15H31COOH)、硬脂酸(C17H35COOH),其中油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后两种则 是饱和脂肪酸,可用顺口溜帮助记忆:软十五、硬十七、油酸不饱(和)十七烯,另外均 有一羧基。
(5)正四面体结构:甲烷;
平面结构:乙烯、苯、萘(
)、蒽(
)、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