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合集下载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

以下是该词的翻译和赏析:翻译:我与你一生一死,隔绝已十年,生死相隔,死实在生之上。

只留下梳妆台啊!可不要小视它,依然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还是你生前梳妆的样子容貌。

你总是说:“青春易过”。

小轩窗前的月光仍旧映照出了你的身影。

淡淡的眉毛似乎凝聚着忧愁,如今怎能忍心再长久地分开心烦苦闷。

夜夜都梦见你、想你。

只能在夜半里悲痛地低语千言万语,新的、旧的伤心事,到如今却只能在梦中缠绕徘徊。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时代背景方面,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政治上虽然较为黑暗、腐败,但文化艺术却十分繁荣。

苏轼本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他的诗歌和词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和文化氛围。

在作者境遇方面,苏轼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

他多次被贬谪流放,生活颠沛流离。

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对亡妻的思念和哀伤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的一首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亡妻的思念和哀伤之情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同时,这首词也展现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词赏析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词赏析

02
诗词赏析
内容解读
悼念亡妻
该词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 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人生无常
词中反映了苏轼对人生无常和短暂的感叹,以及对 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回顾。
情感真挚
词中的情感真挚深切,对亡妻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让用比喻
苏轼在词中善于运用比喻手法, 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更 容易产生共鸣。
100%
寓情于景
通过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使 词的情感更加含蓄而深刻。
80%
语言简练
词的语言简洁流畅,没有过多的 华丽辞藻,却能准确地表达出作 者的内心感受。
名句欣赏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句名句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生死相隔带来 的无尽悲伤。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04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苏轼在宋词的地位
苏轼被公认为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词作具有独特的 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苏轼的词作以豪放、激昂而著名,同时又不失婉约、清新 之风,他的作品既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又富有个人情感色 彩,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江城子》的文化价值
《江城子》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 伤和思念。
词中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亡妻的怀念和追忆,同 时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光辉。
《江城子》的社会影响
《江城子》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深受读者喜爱和传颂,成为了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词中表达的真挚情感和深刻的人性关怀,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诗意盎然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诗意盎然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诗意盎然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在长达1500字的文章中,我将为你详细解析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以下是赏析的内容:苏轼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文学评论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充满诗意与情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他在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晚的一个梦境中所写的一首诗,侧重于描绘诗人丰富的梦境,并通过描写美景向读者传达深刻的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展示了时间流逝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这一部分以悲叹的语气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

接着,苏轼在诗中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宏伟:如“千里江山图一鹭飞”,“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些描绘了壮丽的山川和江河,使读者感受到江城的壮丽景色。

在诗的下半部分,苏轼开始描述他的梦境。

他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些文字勾勒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梦中景象,表明诗人在梦中游历了江陵,并将其与现实的白帝城进行对比和联系。

在诗的结尾,苏轼写道:“两岸晓烟杨柳绿,依依新燕语燕频。

”这表明春天的气息已经来临,新燕在空中啁啾鸣唱,让人感到充满希望和生机。

通过这首诗,苏轼以浪漫的诗意将自然景观和梦境描绘得非常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通过表现自然景色和梦境,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融入了一种悠远的情感,使读者感到苏轼的心灵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出色的形象描写,成为了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对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简要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扣人心弦的意象,体现了苏轼多才多艺的诗歌才华。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梦境,他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诗意和美学享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626(高中诗词翻译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626(高中诗词翻译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前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ang。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孤坟:孟启《本事诗·征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纵使:即使。

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顾:看。

料得:料想,想来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来,生死双方隔绝,什么都不知道了。

千里孤坟:作者妻子的坟墓。

肠断:一做断肠。

【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译文及赏析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宋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注释: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

轩:门窗。

顾: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

短松:矮松。

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

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

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

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

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词译文及鉴赏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词译文及鉴赏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词译文及鉴赏《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一作:断肠)《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注释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

轩:门窗。

顾: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

短松:矮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

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

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句及赏析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句及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句及赏析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文如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而作,被认为是其悼亡词中的代表作。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赏析:上阙:作者通过直白的叙述,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和痛楚之情。

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年,但作者仍然无法忘怀妻子,如今远隔千里,也无处可以倾诉自己的凄凉之情。

即使相逢,妻子可能也已经认不出自己,因为他已经满面尘土、两鬓如霜。

下阙:作者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看到妻子正在梳妆。

两人相视无言,只有泪水千行。

最后,作者想到每年都会让他肝肠寸断的地方,那就是明月照耀下的短松冈,那里是妻子的坟墓所在。

整首词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哀伤。

词中情感真挚,字字血泪,令人动容。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涉及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

与苏轼的其他作品相比,《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有以下几个不同之处:主题: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妻而作,与他的其他作品相比,主题更加个人化、情感化。

其他作品的主题可能更加广泛,涉及自然、人生、历史、哲学等方面。

风格:这首词的风格较为凄婉、哀伤,情感表达更为直接、真挚。

与苏轼的一些豪放、洒脱的作品相比,风格上有较大的差异。

表现手法:在这首词中,苏轼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这种表现手法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可能并不常见。

语言:这首词的语言简练、朴实,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

与苏轼的一些辞藻华丽、意境深远的作品相比,语言风格有所不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苏轼的其他作品在主题、风格、表现手法和语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译文及赏析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译文及赏析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译文及赏析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朝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古诗简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既《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乙卯(mǎo):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⑶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⑷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

⑸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⑹纵使:即使。

⑺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⑻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⑼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解析版)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解析版)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áng),自难忘(wàng)。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顾: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

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

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

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

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宋词译文及赏析-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词译文及赏析-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

可终究难以忘怀。

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

正在打扮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注释】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又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

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

嘉祐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

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随着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

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苏轼最深情名篇,十年生死两茫茫,纵使相逢应不识这是一首蕴含着深挚感情的悼亡词。

苏轼这时四十岁,他的妻子王弗,死于十年前。

经过多年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更加深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于是首创用词写悼亡。

下面进行赏析,记得点个赞!【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词的上阕直抒死别的哀痛,兼诉十年仕途坎坷、劳碌衰老的境况,倾诉了无限的身世之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开篇即定下了伤悼的感情基调,起笔写妻子死后十载,生死隔绝,两无消息。

继以貌似平淡的六个字“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想念死者,蕴含着笃厚的夫妻情谊。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前面从时间角度突出生死相隔之久,这里转入到空间角度强调生者与死者相距之遥。

亡妻王氏的坟在四川眉州彭山县安镇乡,作者在山东密州,所以说“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妻子的坟远在千里之外,连到坟上诉说自己凄凉的境况也不可能。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句紧扣凄凉境况,转以假设之笔来说,即使夫妻有重逢之日,怕也不认识自己了,因为仕途奔波,风尘仆仆,生活潦倒,容颜变老了。

由此表明自己境遇不佳。

下阕直接记梦,再现了青年时代的情景,写出梦中相逢时的悲痛。

“夜来幽梦忽还乡”,写出隐隐约约、迷离恍忽的梦境。

继写在梦中与妻相见的情景:“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见到妻子正在小屋窗下梳妆,一旦相见却无语流泪。

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写梦醒后想,妻子为什么伤心落泪呢,料想必定是在那故乡的短松岗上,孤坟一座,月明之夜,那就是她年年柔肠寸断的地方,那就是她悲伤至深地思念着自己的地方。

整篇结构严谨,上阕八句写梦前,下阕首句写入梦,前四句是梦中,末三句是梦后。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作鉴赏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

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但实际上,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挚朴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十年了。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

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悬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

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说沉痛。

其实即便坟墓近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格外感人。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苍老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一作:断肠)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注释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顾: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赏析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

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中国文学,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导语】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凡的成就,就⼀种⽂体⾃⾝的发展⽽⾔,苏词的历史性贡献⼜超过了苏⽂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了全⾯的改⾰,提⾼了词的⽂学地位,使词从⾳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种独⽴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向。

苏轼对词的变⾰,基于他诗词⼀体的词学观念和“⾃成⼀家”的创作主张。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苏轼《江城⼦·⼄卯正⽉⼆⼗⽇夜记梦》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江城⼦·⼄卯正⽉⼆⼗⽇夜记梦 宋代:苏轼 ⼗年⽣死两茫茫,不思量,⾃难忘。

千⾥孤坟,⽆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轩窗,正梳妆。

相顾⽆⾔,惟有泪千⾏。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夜,短松冈。

(肠断⼀作:断肠) 译⽂ 两⼈⼀⽣⼀死,隔绝⼗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法相见。

不想让⾃⼰去思念,⾃⼰却难以忘怀。

妻⼦的孤坟远在千⾥,没有地⽅跟她诉说⼼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正在⼩窗前对镜梳妆。

两⼈互相望着,千⾔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泪落千⾏。

料想那明⽉照耀着、长着⼩松树的坟⼭,就是与妻⼦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

注释 ⼄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年。

⼗年:指结发妻⼦王弗去世已⼗年。

思量:想念。

千⾥:王弗葬地四川眉⼭与苏轼任所⼭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

孤坟:其妻王⽒之墓。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轩窗:指⼩室的窗前,轩:门窗 顾:看。

明⽉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赏析 苏东坡⼗九岁时,与年⽅⼗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常,王弗⼆⼗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的打击,其⼼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墓志铭》⾥说:“治平⼆年(1065)五⽉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名弗),卒于京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艺术特色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艺术特色赏析

教材解析JIAO JIE XI《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北宋词人苏轼为亡妻王弗所作的一首悼亡词。

词句平淡如话家常,一改词人惯有的豪迈奔放的词风,却又字字泣血,直击肺腑。

在这首词中,苏轼哀婉凄恻地倾诉了对亡妻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情感深厚、脍炙人口,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结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对其作简要的赏析。

王弗与苏轼同为四川眉山人。

王弗在十六岁时嫁给十九岁的苏轼为妻。

婚后,王弗相夫教子,非常贤惠。

夫妻二人恩爱和睦、相敬如宾,既是彼此生活中的伴侣,又是双方精神上的知己。

可惜天命无常,在短短十余年后,王弗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病逝,先葬于汴京,后归葬故乡。

此后的十年,苏轼饱尝人间的辛酸苦楚,先后经历了丧父、贬官等不如意之事,又因与权贵政见不合而遭受排挤,四处漂泊。

熙宁八年,时任山东密州知州的苏轼年近不惑。

正月二十日夜,他在睡梦中忽然见到亡妻在“小轩窗”前梳妆的景象,梦醒后感到非常痛苦,便提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悼亡词。

一、虚与实不断切换《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记梦”为题,开篇却并未提及梦。

作者将“梦”作为一条线索,按照“梦前——梦中——梦后”的顺序进行写作。

上阕写现实,下阕写幽梦。

作者在现实与梦境中不断穿梭,对亡妻的情感在现实与梦境中也都有反映。

通过一虚一实的转化与结合,苏轼得以呈现自己细腻而连绵不绝的情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立足当下,在词作的开篇追忆过去:与亡妻生死相转眼已十年,而此时身处他乡郁郁不得志的“我”(苏轼)与“你”(王弗)更是相隔千里,纵然相逢又能如何呢?与其说作者是在思念妻子,不如说他是在哀叹自己悲惨的命运。

他满面尘土,双鬓斑白,饱经雨雪风霜。

即便夫妻二人再次相见,妻子看到他如今的模样,恐怕也认不出来了吧!“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阅读答案及赏析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阅读答案及赏析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特别的多,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阅读答案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阅读答案及赏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考(liáng),自难忘(wáng)。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短松冈。

[注]①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四十岁,当时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知州。

②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来,生死双方隔绝,什么都不知道了。

茫茫,不明貌。

写这首词的时候,他的妻子王弗恰恰死去十年。

③千里孤坟:妻子的坟墓在四川彭山县,和他当时所在地的密州东西相距数千里。

④ “尘满面”两句:两鬓已经白如秋霜,哀伤自己奔跑劳碌和年轻。

⑤轩窗:门窗。

⑥短松冈:指墓地。

在遍植松树的小山冈上。

阅读理解11.对上词解读不正确的项是( )A.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

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肤浅的思念,是写实。

B.“无处话凄凉”既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C.“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简单的思想感情。

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苦痛经受、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下片记述梦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

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情调凄凉哀婉。

2.“不思考,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考”?这不显得有点冲突吗?参考答案:1、答案:D(浓墨重彩错)2、“不思考”不是真的不去思考,而是由于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考,但结果却是“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教学·视角一、背景介绍1055年,19岁的苏轼和16岁的王弗结为夫妻。

这对才华横溢的人互相了解、陪伴并且坚守着这份真挚的感情。

遗憾的是,王弗在27岁时离开人世,这无疑给苏轼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075年,苏轼被降职至密州。

在正月二十日的严冬夜晚,他做了一场梦,梦中他深深思念着他的妻子。

于是,苏轼写下了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充满了深沉的哀思,每句都是精炼的,同时又充满了浓厚的情感。

这个时候,苏东坡已经40岁了,而他的妻子王弗已经离开他十年。

二、悼亡词在古代,悼念亡者的诗歌很常见,通常都是男性表达对逝去妻子的哀思,这种题材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潘岳的《悼亡诗》三首。

如今,广义的悼亡诗也指对已逝亲人或朋友表达哀悼和思念的诗篇。

潘岳、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人是代表性的诗人。

苏轼首次创新了用词来悼念逝者。

三、整体感知全文如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全词感情真挚,情意绵绵,字字血泪,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上阕(日有所思):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

下阕(夜有所梦):梦见亡妻和相见之喜。

(二)这首词的主题是梦,它把“梦境”和“现实”融合在一起。

尽管标题是关于梦境的,但其实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逝去妻子的深厚感情和无尽的思念。

梦前(怀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梦中(相逢):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梦醒(悲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三)品读诗词细节,描摹画面,学习写法。

1.梦醒前:月下的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揭示了词人不只是此刻怀念着已故的妻子,而且这种思念的深度也在不断增强。

苏轼描写爱情的诗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鉴赏

苏轼描写爱情的诗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鉴赏

【导语】苏轼19岁时,与16岁的王弗结为连理,⼆⼈情意甚笃,只可惜王弗27岁就⾹消⽟殒。

苏轼失去挚爱,⼼中的哀痛可想⽽知。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苏轼描写爱情的诗词《江城⼦·⼄卯正⽉⼆⼗⽇夜记梦》,欢迎阅读! 《江城⼦·⼄卯正⽉⼆⼗⽇夜记梦》 宋·苏轼 ⼗年⽣死两茫茫,不思量,⾃难忘。

千⾥孤坟,⽆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轩窗,正梳妆。

相顾⽆⾔,惟有泪千⾏。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夜,短松冈。

【译⽂】 ⼗年⽣死相隔,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法相见。

不想让⾃⼰再去思念,却难以忘怀。

妻⼦的孤坟远在千⾥,没有地⽅跟她诉说⼼中的凄凉悲伤。

词的上阙写作者对亡妻深沉的思念,属于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属于虚写。

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词中采⽤⽩描⼿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泪,⾃然⽽⼜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的名作。

【赏析】 ⼗年⽣死两茫茫,不思量,⾃难忘”这三句,⼀开始便到处⽣死相隔的悲痛,感⼈⾄深为全词定下了凄凉基调。

“⼗年”是⼀个充满魔咒的时间段,多少⽣死离别总在这个数字上徘徊。

苏轼也不例外,开⼝就是⼗年,多么漫长的⼗年,更何况还是“两茫茫”,哪怕是魂魄常来⼊梦,也是让⼈欣慰的。

“两茫茫”的悲哀就是⼀样的相思、哀愁却⽆法相互感知。

“不思量,⾃难忘”是作者⼼理的的纠结与痛苦。

既然⽣死相隔,那么就各⾃相安罢了,可是过去的美好点滴难以忘却,⽌不住去怀想,每⼀次怀想就是⼀次的⾝⼼折磨。

作者⽤最平常的语⾔,作了最真实动⼈的描绘。

“千⾥孤坟,⽆处话凄凉”,⼜是⼀个让⼈难以承受的距离,千⾥之外的孤坟多么凄凉,此时的词⼈⼜是多么凄凉,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种种凄凉却⽆处可以说,只能默默承受,多么沉痛。

可是,就算妻⼦的坟墓近在眼前,凄凉只会更深更重,依旧是⽆处话凄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作者:陈俊娟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07期
内容摘要: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创了豪放一派,自成一家,但他也不乏婉约缠绵之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是后一风格的代表。

他的这首怀念亡妻王弗的《江城子》感情真挚,感人肺腑,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因而其被后人誉为悼亡词中的千古杰作,绝非偶然。

关键词:苏轼《江城子》悼亡词千古杰作赏析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在诗、词、散文、绘画、音乐等领域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众所周知,苏轼虽然志向远大且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出仕后的大部分时间均被贬谪为地方官,一生遭遇颇为坎坷。

尽管如此,苏轼自始至终都能以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挫折。

这种人生态度对苏轼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之性情、襟怀、学问悉见之于诗,也同样融之于词。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而胡寅在《酒边词序》中也盛称苏轼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

”对于苏轼词,历代评论家几乎异口同声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从总体上看,苏轼词开创了豪放一派,自成一家。

但我们应当知道,作为百年一出的文艺天才,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既有“大江东去”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雄迈,也不乏婉约缠绵之作。

其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是后一风格的代表,全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时苏轼知密州。

本词所悼者是苏轼的前妻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之时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

王弗年轻美丽,而且知书达理,聪慧娴静。

婚后,每当苏轼读书之时,她总陪伴在旁,终日不去。

王弗堪称典型的贤妻良母,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

由于苏轼待人真诚,缺乏防人之心,故与各类人打交道时屡屡吃亏。

所以每当家里有客人来访,富于识人慧眼的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待客人走后便依据自己的判断告诉苏轼,何人宜交往,何人宜敬而远之,后皆屡屡应验。

由于上述原因,苏轼与王弗之间夫唱妇随,十分恩爱。

但可悲的是,这样一位可以相濡以沫,陪伴终生的人生伴侣,却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5月亡故,让夫妻情深的苏轼悲痛万分。

即使在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对她依然梦萦魂牵,凄苦难忘,于是便有了这首感动过无数后人的悼亡词。


先看词的上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对于人生来说,十年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

在这十年苏轼虽然已经出仕,但由于个性的刚直,以及认理不认人的个性,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卷入了新旧党争。

本来早年就主张“丰财”、“强兵”、“择吏”,改革积弊的苏轼,由于不不赞同新党的某些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遂与新党不合。

在此情况下,苏轼自知在朝中无法立足,遂自请外放,先是通判杭州,后又知密州。

可以说,在王弗去世后的十年里,苏轼已经经历了不少的人生波折。

在一次次的人生波折中,苏轼对于仕途的风波,人心的险恶逐渐有了清醒的认识。

我们知道,一个人越是感受到了外界的险恶,也就越怀念家的温馨。

在此情况下,苏轼怎能不怀念美丽、善良、聪慧的前妻王弗。

“茫茫”两字,传达出了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而“茫茫”前加一“两”字,意味着不仅传达了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

诗人在十年里日夜思念杳无音讯的亡妻,而妻子又怎不日夜思念着同样音讯杳无的丈夫呢?生者和死者虽阴阳相隔,却一样情思,一样哀绪。

词人以实带虚,既写自己长久郁结于心的悲叹,又将无知作有知写,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总遭遇许多失败、许多挫折,当然也会有欢乐与成功。

欢乐与成功需要人来分享,失败与挫折也需要人来诉说。

可是正如一句格言说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虽然人海茫茫,但真正可以诉说的人总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屈指可数。

对于饱经挫折的苏轼来说更是如此,他不知有多少心酸、苦闷、挫折需要跟亡妻诉说,可是妻子早已在十年前亡故。

或许苏轼可以到妻子的坟上去诉说,可即便这个愿望也难以实现,因为苏轼当时在密州出仕,而亡妻的坟则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相隔着千山万水,路途遥远。

虽欲亲临亡妻的坟上诉说凄凉,又谈何容易啊!这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最可悲的是,经过了这么多年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苏轼早就由当初那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且志向高远的青年才子变成了一位饱经风霜的中年男人了。

其实此时苏轼的年龄才三十九岁,根本不算太老,但由于生活的苦难与磨砺,他已经是尘满面,鬓如霜了,比自己的实际年龄显得苍老多了。

以自己的这幅摸样,即使与妻子相见,她也许会一时认不出自己来了。

而她如果一旦认出是苏轼,又该是何等心痛与心酸啊。


再看下阕。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人是一种会做梦的动物,许多平时无法实现的愿望,或许在梦中能够如愿以偿。

对于苏轼来说就是如此,他与妻子王弗永别已经十年了,由于刻骨铭心的思念,他终于在梦中回到了故乡,见到了久别十年的妻子。

妻子王弗依然
那么年轻美丽,正在小轩窗前面梳妆打扮,仿佛就像十年前的景象一样。

这一景象,苏轼是再熟悉不过了,是多么的温馨啊。

唯一可惜的是,这一次相逢是出现在梦中。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跟亲人分别许久,本以为见到亲人后会有千言万语要说,可是真的一旦见面之后,却是百感交集,一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苏轼词中也写出了这种世人共有的体验,他和妻子阔别已经十年了,相互有多少话要倾诉啊。

可是见面之后,却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彼此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有泪水在无尽奔流。

这一细节描写可谓笔力千钧。

其实真正相爱的人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泪千行说明了苏轼和妻子彼此恩爱之深,相比之下那些平时山盟海誓,卿卿我我,转眼就各奔东西的恋人们又显得多么浅薄啊。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梦总是要醒的,当苏轼从梦境回到现实中,他应当是思绪万千。

作为一个多情乃至痴情之人,苏轼想到每当明月之夜,短松冈上,孤独地长眠地下的妻子王弗,一定也在牵挂着自己,惦记着自己,乃至肝肠寸断了吧?作者苏轼通过换位的方式,设想妻子在坟墓里依然就像在世之时一样,牵挂着自己,关心着自己,依恋着自己,从而在悲痛中也获得了几许安慰,从而进一步升华了悼亡的主题。

也使得他与亡妻的爱情更加真挚缠绵,感人肺腑。

苏轼素以豁达著称,可是却写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样缠绵悱恻、感动千古的悼亡词,让后代读者进一步看到了苏轼善良痴情的一面。

古人云:“无情未必真豪杰”。

苏轼就是一位有情有义的真豪杰,他的人格受到了那么多后人的敬仰,他的诗词受到了那么多后人的喜爱,绝对不是偶然的。

(作者单位:云南昭通学院中文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