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大众狂欢_一种必要而无奈的文化形态_关于文化消费主义倾向的理解
对消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对消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引言消费文化是指人们对于消费活动的态度、观念和行为,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
消费文化的兴起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文将对消费文化的定义、特征和影响进行探讨,旨在增强对消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定义消费文化消费文化是指一种以消费为核心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方式。
它不仅涉及个体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更包含了社会系统的各种经济、制度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文化已经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都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注重个人的满足和享受,这些都是消费文化的体现。
消费文化的特征1.多元化:消费文化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也包括了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
人们追求个性化、多样性的消费体验,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消费方式。
2.倾向性:消费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和观念倾向。
人们对于消费活动有着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倾向于追求某种价值观或生活方式。
3.持续性:消费文化是一个长期存在和发展的现象。
它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对于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4.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消费文化也变得越来越全球化。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消费行为和价值取向开始相互影响和交融。
消费文化的影响消费文化对个体和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1. 经济层面消费文化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消费需求的增加推动了商品生产和服务业的繁荣。
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文化成为了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 社会层面消费文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消费体验,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他们不断追求新鲜感和享受感。
这也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变革和进步。
3. 环境层面消费文化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过度的消费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在追求消费满足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
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文化参与,不仅是人们了解并体验不同文化的途径,更是一个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狂欢的方式。
在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中,人们通过文化活动实现情感共鸣、身心放松,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本文将从文化参与的概念入手,探讨群众狂欢背后的文化价值,并且以丰富的案例来佐证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文化参与的概念文化参与是指人们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来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化,从而增强与文化的亲和力和归属感。
“文化参与”的概念呼应了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参与包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参加文化节庆、音乐会、戏剧、舞蹈表演等各种艺术活动,也包括参与文化创作和保护活动、文化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
文化参与对于个体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情感体验,还可以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加文化自信。
对于社会而言,文化参与有利于增加社会凝聚力,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二、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在文化参与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形成集体参与的狂欢氛围。
在这种狂欢氛围中,人们愿意放下日常的忧虑和烦恼,尽情享受文化活动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群众狂欢是一种纷繁多姿的文化现象,它可以体现在大型的文化节庆、音乐会、庙会上,也可以体现在小型的文艺表演、展览等各种场合。
群众狂欢的核心是人们通过共同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达到一种集体情感高度激昂的状态。
群众狂欢不仅仅是简单的聚会活动,更是一种对社会秩序和文化规则的良好遵守和尊重。
在这种狂欢中,人们往往会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群众狂欢,人们可以感受到集体认同感,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对个体的影响1. 激发情感共鸣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可以使个体在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狂欢理论的名词解释
狂欢理论的名词解释狂欢理论是一种关于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理论,它探讨了狂欢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
狂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集体行为,通过庆祝、娱乐和欢乐来建立社会联系和身份认同。
这种行为形式在各个文化中都有存在,包括庆祝节日、举办游行、进行体育比赛等。
狂欢理论试图解释狂欢行为的动机和效应,以及它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狂欢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非日常性”。
狂欢行为通常在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时间和空间发生。
与日常生活相比,狂欢活动通常被看作是一种逃离常规和限制的途径,提供了一种机会来突破社会规范和约束。
这种非日常性可以带来新鲜感和刺激,使参与者感到兴奋和充满活力。
通过狂欢,人们可以暂时忘记现实的压力和烦恼,享受自由和放松的心境。
狂欢行为还涉及到“集体情绪”的产生和传播。
当人们参与狂欢活动时,他们通常会与其他人一起分享情绪体验,包括喜悦、兴奋、幸福等。
这种集体情绪的产生和传播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感,强化社会团结和凝聚力。
在狂欢活动中,个体可以通过与他人共同庆祝和欢快的体验来建立社会联系和身份认同。
此外,狂欢活动还经常涉及“反常性”的元素。
为了使狂欢更加有趣和引人注目,人们通常会参与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行为,比如穿着奇装异服、做出滑稽的表演、参加角色扮演等。
这些反常行为可以打破常规,带来新奇感和娱乐效果。
它们不仅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惊喜感,还能够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和批评。
狂欢理论还强调了狂欢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在狂欢过程中,个体可以暂时解放自己,摆脱日常生活中的限制和压力,体验到情感上的满足和身心上的放松。
这种积极体验和情绪的释放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
同时,在社会层面,狂欢活动也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和凝聚力的增强。
通过狂欢,人们可以找到共同兴趣和价值观,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对外交流的能力。
然而,狂欢理论也有一些批评声音。
有些人认为,狂欢行为可能导致过度消费、急功近利和道德沦丧等负面影响。
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
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群众狂欢是人们在特定时刻、特定场合下表现出的一种集体激动、热烈、奔放、高歌猛舞的情感和行为表现。
它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快乐心理,也是文化生活中大众集体活动的一种形式。
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既是对文化生活的参与和加入,也是对文化自觉的表现和发扬。
文化活动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人民文化素质和精神生活的主要途径。
在文化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舞蹈、戏曲、绘画、书法、文学等多种形式,进行大众文化的享受和体验。
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就是人们在享受文化生活过程中的一种自由自在的情感流露。
例如,在一场音乐演唱会上,观众尽情地跳动身体,与歌手一起嗨唱,将高潮台阶不断推向顶峰。
在一个传统文化节日上,人们穿上传统服饰,载歌载舞,舞蹈和音乐的节奏不断。
在一个电影放映活动中,观众们沉浸在电影中,忘却自我,享受着故事里的场景和剧情。
通过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人们不仅能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也能够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促进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创新。
在群众狂欢中,人们通过文化生活中的交流和互动,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感受和社会友谊。
同时,文化狂欢也为不同群体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有助于彼此了解和融合。
另一方面,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也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音乐、舞蹈、体育等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人们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在文化狂欢中,人们倾注自己的心情和情感,释放身心上的压力和疲劳,使人们身心愉悦、轻松愉快。
总之,文化参与下的群众狂欢是一种集体的、随意的文化形式,它不只是人们心灵的愉悦,也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展现出的表现形式。
在群众狂欢中,人们能够共同分享文化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展现出文化活动的蓬勃与活力,彰显了文化生活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
大众狂欢的名词解释
大众狂欢的名词解释在当代社会中,大众狂欢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现象,它融合了大量的参与者、活动和情感,形成了一个集体的狂欢之地。
大众狂欢通常发生在重要节日、体育比赛、音乐演唱会等各种集体活动中。
它代表了人们对欢乐、忘记现实以及群体凝聚力的追求。
大众狂欢的本质是人们通过参与集体活动来获得一种兴奋和快乐的感觉。
在大众狂欢中,个体的身份和差异性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边界的融合和交流。
在这种融合中,人们能够释放身心,彼此相互鼓励和庆祝,形成一种强大的集体力量。
大众狂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宴会和罗马的庆典。
而如今,在现代都市化的社会背景下,大众狂欢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
它代表了人们对于欢乐、自由和活力的追求,同时也是一种集体心理的体现。
观察大众狂欢现象,我们会发现它常常与一些特定的场景和元素相关。
比如,在音乐节中,人们通过音乐的力量来释放情感,跳动的旋律让人心神荡漾,整个场地充满了舞动和喧嚣。
而在体育比赛中,人们激情四溢地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加油助威,共同经历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失落。
无论是哪种场合,大众狂欢都展现了人类对欢乐和团结的不同追求。
然而,大众狂欢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因素。
在一些过度狂热的情况下,人群聚集可能导致混乱和事故。
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过度饮酒或药物而失去理智,甚至引发冲突和暴力事件。
此外,大众狂欢也可能成为商业利益的工具,一些商家和组织利用集体欢庆活动来推销产品和品牌。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大众狂欢时保持警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和混乱。
总的来说,大众狂欢是一种浓郁的集体体验,它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激情,并为社会带来一种凝聚力。
它是一种追求欢乐和自由的表达,无论是在音乐节、体育比赛还是其他集体活动中,大众狂欢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
我们应当珍惜和享受这种特殊的集体体验,同时也要保持适度和理性,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只有在理性与热情的平衡中,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大众狂欢的美妙与深度。
消费时代的大众狂欢——读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
消费时代的大众狂欢——读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
张妍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购物广场、电子游戏厅、海滩、摩天大楼和麦当娜,这些常见事物都成了菲斯克笔下的大众文化符号。
大众是这个符号战场的指挥者,菲斯克认为,大众在这个战场上规避、对抗着社会控制的霸权,从而实现自己的文化、快乐和意义。
《解读大众文化》是对这些符号文本进行分析的集合,菲斯克介绍:"本书由多篇对现行大众文化的分析构成。
我希望它们都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生产和传播的意义和快乐加以阐明。
"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张妍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
【相关文献】
1.大众文化:何来狂欢——谈约翰·菲斯克对狂欢理论的应用 [J], 王军
2.大众文化与社会革命:为菲斯克辩护 [J], 章辉
3.解析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 [J], 孙密密
4.解读受众本位的畅销书现象——以菲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为视角 [J], 白浩然; 张
良杰
5.狂欢理论与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 [J], 陆道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秋雨如何看待文化消费现象
余秋雨如何看待文化消费现象在当今社会,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从电影、音乐到书籍、艺术展览,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那么,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对于这一现象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余秋雨先生首先认为,文化消费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精神层面的追求便愈发凸显。
文化消费成为了人们丰富内心世界、提升自我素养的重要途径。
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了人们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然而,余秋雨也指出,在文化消费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中之一便是文化消费的功利化倾向。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将文化消费仅仅视为一种放松和娱乐的方式,追求即时的满足和表面的刺激,而忽略了文化产品所蕴含的深层价值和意义。
例如,一些观众热衷于观看毫无内涵的快餐式影视作品,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却未能从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滋养。
同时,余秋雨认为当前文化消费市场存在着过度商业化的现象。
商业利益的驱动使得一些文化产品粗制滥造,只注重包装和营销,而忽视了内容的质量。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他以某些畅销书为例,指出这些书籍虽然在市场上销量惊人,但往往缺乏深度和独特的见解,只是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却无法真正提升读者的文化素养。
余秋雨还强调了文化消费中的盲目跟风问题。
在社交媒体和舆论的影响下,很多人在文化消费时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盲目追随潮流。
一部电影或一本书籍一旦成为热门话题,便会吸引大量人群跟风消费,而不管其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兴趣和需求。
这种盲目跟风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个体形成独特的文化品味和价值观。
针对这些问题,余秋雨提出了一些建议。
他认为,消费者自身应该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文化消费中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能够深入挖掘文化产品的内在价值。
同时,文化生产者也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坚持创作高质量、有深度的文化作品,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大众狂欢名词解释
大众狂欢名词解释
大众狂欢是当代中国电视文艺理论学中一种对娱乐
节目的研究学说。
它将当代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大众狂欢”的场面分为两种:
一是以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代表的各种类型的综合性电视文艺晚会的兴盛;
二是以娱乐受众为标榜的各种类型的游戏娱乐节目的蜂起。
这些娱乐游戏类节目具备一定的大众参与性,它们一改以往综艺节目中观众的被动欣赏为主动介入,将观众拉入节目,使其成为舞台上的主角,抛弃了用明星来拉动收视率的方式,而改用平民参与的方式来引起坐在电视机前的收视群体的共鸣感。
此外,还有仿制国外“流行偶像娱乐”以制造平民偶像为噱头的娱乐节目。
三《大众狂欢》一书为“大众文化档案”丛书之网络文化卷。
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大众文化档案”丛书之网络文化卷。
作者选取2001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网络事件,如网络恶搞、微博兴起等进行条分缕析,并试图对当前网络文化景观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其分析,切中肯綮;其评论,直击要害;其建议,恰到好处。
可谓一部大众狂欢之后的冷静之作。
文化消费申论
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不仅是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更成为人们审美需求的一种体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多,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文化消费除了满足个人的娱乐需求外,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首先,文化消费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于文化的消费,正是这种需求的增长,才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
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带动了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变革。
其次,文化消费是塑造文化和个人认同的过程。
不同的文化形式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个人价值观念。
通过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其他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而且可以增进自身的文化认同和人格塑造。
文化消费不仅仅是娱乐活动,它同时反映了人们的身份认同和个人价值追求。
它使不同的人群能够获得文化认同并形成共性。
最后,文化消费有助于满足人们生活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文化消费可以以不同形式呈现,例如游园、看电影、听音乐等等,这样的文化产品让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多样化地享受文化,并满足个人的消费需求。
总而言之,文化消费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和需求,它也是推动经济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文化消费,不断创新文化产品,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文化享受和满足。
另外,在文化消费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改进。
首先是文化产品的质量问题。
当前,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文化产品,但其中不乏劣质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还会引发社会问题。
因此,政府和文化产业人士应该共同努力,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确保市场上的文化产品都具有真正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其次,是文化消费的良好环境问题。
文化消费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促进其发展,比如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舒适的文化消费场所等。
而现实中,仍有许多地方存在文化市场乱象、文化场馆冷落等问题,这也影响了文化消费的发展。
大众文化消费与审美心理关系论文
大众文化消费与审美心理关系论文大众文化消费与审美心理关系论文范文内容摘要:大众文化的高科技和商品化特性,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平等性、世俗化和求新、求异的文化特质。
而大众文化消费行为本身则展现了本能与超越、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也表明了社会群体的文化需求和精神危机。
一方面大众文化使得美学平面化、世俗化,破坏了受众审美的趣味,另一方面,受众在进行大众文化消费过程中体味文化狂欢和个体认同的愉悦,审美自身的超越性和理想性又把大众文化消费行为引向积极健康的道路。
关键词:大众文化消费审美心理由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迅速与文化艺术进行对接,文化在大众媒介的催生下,逐渐形成“文化工业”,而文化工业由制造生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大众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介技术的普及,大众文化的受众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精英文化的话语权被消解。
这为大众文化成为一种精神消费提供了群众基础。
大众文化的商业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大量生产的商品一样,具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大众文化遵照市场规律运行着,以满足和刺激大众的文化消费欲望为目的。
从大众文化消费的特征来看,又不同于一般商品,被消费的内容着重于产品的实用功能,使用价值的消耗,价值也随之消失。
而大众文化则是以大众文化作品为对象的消费行为,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活动。
大众文化艺术品在使用价值消耗之后,价值则在大众精神领域得到增值,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受众从感性形象、意味形式、品质内涵的消费过程中获得某种感官满足和精神愉悦。
从单个个体来说,大众文化消费行为本身,展现了个体本能与超越、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
从社会群体来看,大众文化消费行为则表明了受众的文化渴求和精神危机。
一方面,大众文化使得美学平面化、世俗化,破坏了受众审美趣味的胃口,另一方面,受众在进行大众文化消费过程中体味文化狂欢和个体认同的愉悦,审美自身的超越性和理想性从而又把群体文化消费行为引向积极健康的道路。
大众文化中的消费主义批判
大众文化中的消费主义批判在当今社会,消费主义已经深深渗透到了大众文化的方方面面。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推动着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对物质享受的需求。
然而,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从大众文化中消费主义的现状、影响以及批判角度进行探讨。
首先,大众文化中的消费主义现状呈现出哪些特点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广告、媒体等渠道不断向人们灌输购买更多、更好、更贵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的理念。
人们开始追求名牌、奢侈品,将消费作为获取快乐和满足感的主要途径。
消费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了大众文化中的一种主流价值观。
然而,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过度的消费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为了追求新潮的商品和享受,人们频繁更换手机、服装等物品,大量的旧物品被丢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其次,消费主义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在追求奢侈品和名牌的过程中,一些人为了满足消费欲望不惜倾家荡产,而另一些人却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再者,消费主义使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导致心灵空虚和精神困惑。
人们沉迷于物质世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导致心灵的贫瘠和精神的空虚。
针对大众文化中消费主义的现状和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进行批判和反思。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和攀比心理。
消费并非唯一的幸福来源,我们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其次,我们应该倡导简约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只有摒弃铺张浪费的消费观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应该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减少贫富差距,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物质生活和尊严。
消费主义不应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我们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大众文化中的消费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物质享受和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社会贫富分化等负面影响。
大众狂欢名词解释
大众狂欢名词解释大众狂欢是指一种集体性的疯狂欢乐场景,通常发生在大型活动、庆典或节日等场合。
它具有集体性、无序性和欢乐性的特点,能够带给参与者强烈的刺激感和快乐感。
大众狂欢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缓解人们的压力和疲惫,还能够促进社会团结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大众狂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庆典活动和宗教仪式。
在过去的历史中,人们常常通过一系列的集体庆典来纪念或祭祀特定的对象或事件,以此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或感恩。
这些庆典往往以舞蹈、音乐、游戏等形式进行,人们在其中放松身心、释放压力,以及建立起友谊和社会联系。
近代大众狂欢的发展与现代都市化和大众文化的兴起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节奏、紧张和疲惫。
因此,对于大众狂欢这种集体性的放松方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全球化的影响,使得人们对于各种文化和娱乐活动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
这为大众狂欢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式。
大众狂欢通常以一种半无序的形式进行,参与者可以自由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欲望。
在这种场景中,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通常被暂时忽略,人们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差异,追求身心的解放和欢乐的体验。
这种不受传统规范和道德约束的特点,使得大众狂欢成为一种非常特别的社会现象。
在某种程度上,它也代表了个体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大众狂欢广泛应用于各种庆典和节日活动。
比如新年狂欢夜、万圣节狂欢游行、圣帕特里克节狂欢节等。
这些活动通常由政府、非营利组织或社区组织发起和组织,并吸引大量的参与者。
人们会在这些狂欢活动中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跳舞、欢唱,参与游戏和集体竞技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娱乐,还为社区或城市的形象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展现和宣传。
总的来说,大众狂欢是一种集体性的、无序的、欢乐的场景,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刺激感和快乐感。
它具有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能够缓解人们的压力和疲惫,促进社会团结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狂欢理论与约翰_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_陆道夫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狂欢理论与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陆道夫内容提要: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狂欢节至今还在深深地影响着大众文化,从好莱坞电影、通俗期刊、电视搞笑肥皂剧、摇滚音乐等等之中都不难发现这种文化的影子。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精髓就在于其狂欢精神的体现,亦即狂欢节的全民性、仪式性、平等性和颠覆性。
美国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菲斯克创造性地运用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了美式摔跤比赛中身体的狂欢及其隐含的各种权力关系和政治力量。
关键词:狂欢节 狂欢理论 大众文化 摔跤比赛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是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理论家和实践者,是当今西方文化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因撰写《理解大众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1989)、《读解大众文化》(Reading the Popular,1989)等8部著作以及数百篇有关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和影视文化的研究论文而在欧美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①。
他尝试建立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倡导积极快乐和随意休闲的大众文化理论,推崇日常狂欢的大众消费精神,试图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做出一种超越②。
他把大众文化称为是一种“即取即用的艺术”(the art o f making do),曾多次在自己的论著中反复阐述和表白这种理论观点和方法论立场,其中以在《理解大众文化》和《读解大众文化》两部著作中表述得最为充分。
正因如此,菲斯克在西方拥有一大批追随者和反对者。
菲斯克一向以理论旅行家自居,多年来每每穿梭往来于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各地。
这种不同国度的文化体验使得他能够以多种视角去考察分析多姿多彩的大众文化现象。
在他看来,自己的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同汽车生产者并无二致。
在《理解大众文化》一书的前言中,菲斯克开宗明义地列举出影响自己的几位欧洲理论大家,如: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 re Bo urdieu)、法国文化学家德-塞都(Michel de Cerdeau)、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 land Barthes)、英国当代著名文化学家斯图亚特·霍(Stua rt Hall)、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巴赫金等。
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
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近年来,“巴赫金”作为一个新的理论概念被引入到文化研究领域之中,其提出的“狂欢化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该理论主要强调了大众文化的狂欢化特征,即消费者通过身体、感官和情感等多方面的体验,将自己置于一种狂热的状态之中。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探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狂欢化理论的理论框架1.1 狂欢化的特征狂欢化是一种身体化的、感性的消费形式,它不仅包括人们一时的狂热和兴奋,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深度地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和情感需求,从而形成一种更为而且更广泛的文化意义。
狂欢化的主要特征包括:(1)身体化:狂欢化是一种身体化的表现形式,它不仅包括身体的感觉和反应,还包括一系列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体验。
(2)感性:狂欢化是一种感性的表现形式,它强调感官的直观体验和情感的反应,追求情感上的高潮和快感。
(3)集体化:狂欢化是一种集体体验的表现形式,它消弭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和隔阂,通过消费和共享来实现群体共同体验。
1.2狂欢化的社会背景狂欢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社会的认可和复制,与大众文化大有关联。
随着现代技术和娱乐工业的发展,娱乐和消费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生活主要内容,人们的娱乐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狂欢化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大众文化中物质文化的膨胀、虚拟网络的快速发展等现象也存在狂欢化的特征,如KTV、迪厅、网络游戏等尤其具有狂欢化的特征。
二、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从实践的层面来看,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大众文化的真实面貌,指出了消费者对于娱乐和文化产品的极强需求以及消费者在大众文化的框架下所表现的群体狂欢的特点。
实际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形态下,狂欢化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在东方文化中,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重点内容与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如“东北麻将”、大吃大喝等在东北地区十分普遍,受到了社会大众的热烈追捧,但同时也暴露出社会治理和道德约束的弱点和不足。
大众文化高级社交文化和审丑狂欢现象的文章
大众文化高级社交文化和审丑狂欢现象的文章篇一:大众文化是指广泛传播、被广泛接受的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杂志等。
这种文化往往涉及到社交、娱乐和价值观等方面,旨在吸引观众并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然而,随着大众文化的不断扩张和多元化,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一些文化产品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们涉及到更多的社交元素和审丑元素,这些元素有时会被视为有趣或娱乐,但也有时会被视为低俗、丑陋或恶心。
这种现象被称为高级社交文化。
这种文化通常涉及到更多的社交技巧、礼仪和社交规则,包括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如何表达情感和观点等。
这种文化往往被视为高雅和文明,但在一些社会中,它也可能被视为虚伪、浮华和不真诚。
另一方面,审丑狂欢现象则是指那些广泛传播、被广泛接受的文化产品中包含了大量低俗、丑陋或恶心的元素,这些元素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共鸣或不适,甚至可能会引起观众的情绪失控和暴力行为。
审丑狂欢现象在某些文化产品中非常普遍,如网络文化、社交媒体和游戏等。
这些文化产品通常涉及到大量的负面元素和暴力内容,可能会引起观众的情绪失控和不适。
此外,审丑狂欢现象也可能会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和道德标准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一些文化产品可能会被视为低俗、丑陋或恶心,但它们却可能会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
大众文化和高级社交文化以及审丑狂欢现象都是文化领域中不可忽视的现象。
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也都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和道德标准产生了影响。
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这些现象,并努力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以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篇二:大众文化是广泛传播、面向大众的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等娱乐内容的文化现象。
高级社交文化则是在大众文化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仪式、规则和价值观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审丑狂欢则是将审丑和娱乐相结合,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呈现各种负面、低俗、猎奇的内容,以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
大众文化和高级社交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大众文化高级社交文化和审丑狂欢现象的文章
大众文化高级社交文化和审丑狂欢现象的文章篇一:大众文化是社会中广泛传播的文化现象,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娱乐、艺术、媒体、广告等等。
它通常被定义为通俗易懂、面向大众、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产品。
然而,这种大众文化也存在着高级社交文化和审丑狂欢现象。
高级社交文化是指那些在社会中比较高层次的文化现象,例如社交场合中的穿着、礼仪、言谈举止等等。
这种文化往往更加注重礼仪和规矩,追求社交的等级和秩序。
在一些文化中,人们会非常重视外表和形象,甚至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种文化现象在大众文化中也能找到一些踪迹,例如时装、化妆品、美容、健身等等。
审丑狂欢现象则是指那些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化现象,例如电影、电视节目、娱乐活动等等。
这种文化往往更加注重娱乐和刺激,追求受众的感官刺激和欢笑。
在审丑狂欢中,人们会尽可能地挖掘出一些有趣、滑稽、荒诞的情节和角色,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这种文化现象在某些文化中非常流行,例如网络文化、短视频、喜剧、动漫等等。
高级社交文化和审丑狂欢现象在大众文化中都是存在的。
虽然这些文化现象可能有不同的追求和目的,但它们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
在追求受众的注意力和娱乐的过程中,大众文化也不断地演化和变化。
无论是高级社交文化还是审丑狂欢现象,都在不断地挑战着人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需求和追求。
篇二:大众文化是一种广泛传播的文化现象,通常是由商业机构、媒体和个人创作的文化产品所组成。
大众文化通常面向大众,旨在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娱乐他们。
然而,这种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社交性质,因为它涉及到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高级社交文化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现象,通常由精英阶层、名人和媒体所创造。
这种文化通常更加注重隐私和个人空间,同时它也涉及到审丑狂欢现象。
审丑狂欢是指一种文化现象,其中人们通过展示各种滑稽、荒诞或丑陋的行为和场景来获得娱乐和满足感。
大众文化和高级社交文化的区别在于其社交性质和面向的人群。
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
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内容提要】从唯审美的精英文化启蒙到泛审美的大众文化狂欢,经典美学逐渐走出了以现代主义艺术为范本的审美自律的内聚模式,投入到新一轮的学科扩张与理念调整之中;当代美学的建构也逐渐走出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范式,进入到新型的社会行为学范式。
然而,在大众文化审美形象化和欢乐身体化的今天,大众文化语义学维度的审美思考却越来越匮乏甚至一度消失。
因此,大众文化审美之维的内在张力需要以美学的“悲剧之思”与“神性维度”来制衡消费逻辑主导下的“欢乐黑洞”与“装璜艺术”。
处于现代性悖论中的大众文化是矛盾的,也许只有赋予了人文理想的审美批判才能制衡其被“看不见的手”所导引的轻薄与狂嚣,并将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新型审美想像力元素和文化民主化元素发掘出来培育成型。
【关键词】关键词:唯审美;泛审美;经典美学;大众文化;审美转向;欢乐之诱;悲剧之思;身体美学。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具有神性情结的人看来,花草中隐含了“神”(譬如上帝、佛陀、真主、湿婆等神灵)的灵光;而在世俗常人看来,花的魅力首先来自它的鲜艳、芬芳、姿态以及由这色、香、形勾起的人们当下的感官欲望与现实想像,然后才可能推及到历代积淀的美丽传说和风闻逸趣。
常人的耳目所及、感官所触和生存境遇是他们的文化之根,玄远的沉思或神秘的体悟往往是与他们不沾边的,即便有所思也越不出随物感兴、触景伤情之类。
因此,文化艺术的胚胎往往孕育于生活中的日常实用——譬如鲁迅先生提及的音乐的“杭哟”派,而诞生于专业性的祭神、颂神中的祭祀仪式——所谓“三尺之上有神明”;古人以为神明掌握着人的命运,只有虔诚地讨好神明、猜度其深意并投其喜好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
美国学者埃伦迪萨纳亚克认为:“在中世纪,艺术主要服务于宗教,和它从一开始在人类社会中一直起的作用一样。
网络大众的文化狂欢
网络大众的文化狂欢作者:张秋艳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5期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
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
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符号通过网络这一特定的传播渠道大行其道。
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大众文化现象。
如果评比近年网络最火爆的一个字。
那么“图”绝对是最佳选择。
网络论坛上的问候语由“今天你网了吗?”到“今天你图了吗?”:一个名为“一日一囧”的专辑视频短片点击量从2万迅速上升到46万之多,总点击量远远超过百万;除此之外,“囧”还有了自己的官方网站;目前,网络上可以点开的“囧论坛”有500个以上:“囧”俨然成为当今流行于网络世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那么“囧”及其家族成员,就是这些能迅速蹿红于虚拟世界的网络符号。
它有着怎样的特点呢?本文将从大众文化的角度着重探讨网络流行符号的三大特征:娱乐性、世俗性和商业性。
娱乐性“大众文化作为一种中性文化,它消解一切意识形态。
又竭力迎合大众,不追求精神的超越性。
因而以轻松、快乐、狂欢的姿态赢得各个阶层大众的欢愉。
”当现代社会越来越感受到压抑时。
娱乐以其自由和平等精神契合了大众释放心理压力的需求。
大众文化不仅是意象的消费,而且是一种生产过程。
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现实中的大众能够披上“马甲”。
以匿名的方式享受大众文化中自由创造的快感、意义传达的愉悦。
网络符号的流行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娱乐至死”这一当前不可阻挡的时代精神。
自由创造的快感。
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以“狂欢节”为例,阐释了大众文化的“功能乃是解放,是允许一种创造性的、游戏式的自由”。
“人本身就是符号的动物,亦即唯一能够创造和利用符号创造自己历史的动物”。
能够在这种创造中享受“生产的快感”。
一个具有情感意义的网络符号是用几个简单的标点符号拼凑而成。
但却带来了自身所独有的符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