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堂同步练习-学习文档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堂同步练习-学习文档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单项选择题1.马丁·路德指出:“俗世的权力既然是上帝派来惩罚恶人,保护善人的,所以它应在整个基督徒中自由地行使它的职务,无论对教皇、主教、神甫、修士、修女或对任何人,都不徇情面。

”在此他强调的是A.信仰即可得救B.建立民族教会C.简化宗教仪式D.王权高于教权【答案】D2.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如图可以用来说明A.教皇和教会失去了作用B.新教信仰不再需要宗教仪式C.新教信仰方式发生变化D.无论天主教、新教,信徒地位没有变化【答案】C3.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

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旧威权罢了。

这说明宗教改革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B.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C.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答案】C4.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

该历史现象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答案】D5.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作品中的圣母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

而在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美是直观的,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

圣母形象的这种变化反映了A.神性在艺术造型中的体现B.人体缺陷在艺术创作中的美化C.人性在艺术造型中的觉醒D.艺术造型开始从世俗走向神圣【答案】C6.托马斯·莫尔(1478—1535)在其著作《乌托邦》中说:“乌托邦的人认为我们的一切行动,应以快乐和幸福为最终目的”,“乌托邦的人享受这种快乐,应该感谢大自然慈母的仁慈”。

这表明他A.漠视世俗生活B.笃信教会神学C.反对罗马教会D.宣扬人文主义【答案】D7.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模拟题精选: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模拟题精选: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精选教育文档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

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B.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C.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2.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赦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

……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

”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B.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D.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3.著名学术大师贝内德托·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中说“当生活的发展逐渐需要时,死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变成现在的……一切历史都成了现代史。

”下列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能说明这句话的是()A.古希腊文化与文艺复兴B.百家争鸣与新文化运动C.智者学派与浪漫主义文学D.理性主义的发展与经典力学4.1576年法国思想家博丹发表了《国家六论》提出国家主权理论,国家主权是民族利益的集合体,代表国家主权的君主或者一个集团,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法律限制,是一种永久性的绝对权力。

在当时该理论()A.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B.体现出反对教权主义的特点C.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D.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复苏5.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并写道:“我们应该跟家里的母亲、街上的孩童、市集的平民聊聊天,听听他们是怎么说话的,然后用他们能懂的文字去翻。

”这种做法()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否定了《圣经》的权威6.当代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

【高考必备】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步训.doc

【高考必备】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步训.doc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学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2.“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是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主张,它们的最大区别是()A、捉出的人不同B、代表不同的阶级C、对人民的态度不同D、权力的來源不同3.史学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Z觉醍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

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

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A、史学家甲关注历史的延续和连结B、史学家乙侧重丿力史的新界和变迁C、两位史学家论述视角有较大不同D、两位史学家的解释并无明显区别4.诗人彼特拉克在《致教廷》一诗小这样写道:“悲哀的逆流/恶毒的寺院/异端的教堂和谬谋的学校/泪水的泉涌/从前的伟人的罗马/现在只冇各种罪恶的巴比伦/各种谎言的熔炉/阴暗的牢狱/在幸福消失的地方/恶魔将会大大成长/活着的人直到死亡以前都受着地狱和黑暗的威胁/主真的不会惩治你?”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①对欧洲古典文明的无比崇敬②对神学和封建社会的否定与批判③提倡进行宗教改革,解放思想④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为渴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④5.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B、推动人们去追求口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C、挑战王权,提髙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6.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

”此言最大的意义是()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B、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C、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D、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7.下图是《柏林日报》刊登的一则广告。

高三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步练习

高三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步练习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能够使文艺复兴开世界之先河是因为:()①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②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③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④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后影响到欧洲广大地区。

以下对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是对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C.是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 D.预示着新的社会到来的曙光3.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下列各项中,最早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4.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是指()①薄伽丘②但丁③米开朗琪罗④彼特拉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

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

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A、揭露教会腐败与虚伪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C、倡导理性与反对专制D、表现人性的伟大与真实的人物形象6.将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是因为两本书都()A.用文学打动了人心B.描写了现实生活C.歌颂了人性,反对神性 D.批判宗教信仰7.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了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的()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禁欲主义思想 D.浪漫主义思想8.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求和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9.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①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②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④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免除封建地租 B.取消什一税C.反对出售免罪符 D.建立适应本阶级需要的新教会11.下列对宗教改革历史作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打击西欧封建势力 B.摧毁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为资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D.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12.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精品学案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精品学案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6课文艺复兴和改革【学习目标】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2.认识文艺复兴和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知识点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历史叙述】1.出现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这些城市各自独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影响(1)在工商业城市中,________________、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2)贵族和________失去了昔日的权威。

(3)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________________。

[思维点拨]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形成雇佣关系。

在商品生产竞争中,手工业分化出富裕的手工业作坊主,成为资本家。

他们雇佣的大批学徒和帮工成为雇佣劳动者。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史料实证】思考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政治经济基础是什么?知识点二文艺复兴【历史叙述】1.社会条件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并得到了拜占廷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2.实质这场运动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但实际上是思想家们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想核心文艺复兴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表现(1)文学领域文学三杰:薄伽丘,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但丁,代表作是《________》;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艺术领域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被誉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5.扩展________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6.意义(1)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16: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16: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题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6·云南学业水平测试)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实际上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 )A.神秘主义B.现代主义C.浪漫主义D.人文主义2.(2017·泰安高二期末)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

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

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C.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提出信仰得救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3.(改编题)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称赞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时说:“拉斐尔的圣母像是世俗的理想战胜基督教的修道院的最突出的艺术表现之一。

”普列汉诺夫此语主要是肯定了( )A.拉斐尔无愧于艺坛三杰的称号B.拉斐尔的画突出了圣母的慈爱C.拉斐尔的画主要以宗教为题材D.拉斐尔的画突出人文主义精神4.(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在16世纪的英国,那些随着罗马帝国衰亡而湮灭的悲剧和喜剧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戏剧再次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出现了剧院、剧作家和从事商业演出的专业剧团,并产生了莎士比亚这样著名的戏剧大师。

据此可知当时( )A.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英国B.启蒙运动对英国戏剧发展有较大的影响C.议会民主政治鼓励人们多观看戏剧表演D.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取材于罗马帝国的兴衰5.(2017·潍坊高二期末)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

这批评了文艺复兴( )A.无节制地揭露教会丑恶B.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C.猛烈地抨击中世纪神学D.过分简化了宗教仪式6.(2017·惠州高二期末)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课后强化作业: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课后强化作业: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A.追求人的自由B.追求现世幸福C.反对禁欲主义D.反对等级观念2.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3.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马夫冒充国王,国王察觉此事后,不动声色地把马夫侦查出来,趁他在睡梦中剪去他一把头发。

不料马夫在发觉后急中生智把别人的头发也同样都剪了,因此逃过了惩罚。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B.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D.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君主制4.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

此现象说明( )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B.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5.通过十个青年男女由死亡之城来到乡间别墅,象征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的森严统治下解放出来,并用一百个故事来寓意作者思想的文学家是 ( )A.但丁B.薄伽丘C.彼特拉克D.达·芬奇6.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

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

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C.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提出信仰得救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7.14世纪时,英国的神学教授威克里夫不承认神甫是教徒与上帝之间的中介,也拒绝接受酒、饼是基督血肉之躯的化体说。

【同步特训】第0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同步特训】第0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某学者在撰写“文艺复兴和现代文明的兴起”一章时,介绍了一系列推进文艺复兴运动的事件,下列事件不可能列入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印刷术的革新C.近代科学的兴起D.君主专制的衰落【答案】D2.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C.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意大利人的神学思想意识淡薄【答案】C【解析】“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实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与发展,这是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经济根源。

故答案为C。

3.莎士比亚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其作品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

这说明莎士比亚戏剧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求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C.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D.折射出英国富强稳定的社会现实【答案】A【解析】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显然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求,A正确;B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没有说明文艺复兴对于东西方交流的贡献,C错误;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4.彼特拉克说:“没有城市,就没有文艺复兴”。

从佛罗伦萨到威尼斯、米兰、那不勒斯、波尼亚、罗马等城市都有一些数量有限的人通过不同的形式(绘画、雕塑、建筑、教育等)传播着人文主义。

这体现了A.人文主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B.文艺复兴突破了地域的界限C.意大利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D.城市是传播人文主义重要媒介【答案】D5.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作品中的圣母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

而在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美是直观的,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

人教版高二历史同步检测: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同步检测: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

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

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A.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B.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C.经济发展导致两极分化严重D.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严重打击2、15世纪的欧洲名画《圣母与掌玺官罗兰》中,掌玺官面容强悍,目光尖利,画中倔强的线条反映出他顽强的个性。

他不像是在景仰圣母,更像是在盯着圣母的脸看。

圣母显得贤淑优雅,仍然是哥特式绘画里的人物,但掌玺官已完全走进肖像画的现实世界了。

该画作旨在宣扬( )A.人文主义B.禁欲主义C.蒙昧主义D.神秘主义3、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而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不过更多的普通人也出现在绘画中。

造成绘画主题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B.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C.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D.教权被世俗政权所取代4、“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此话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彻底否定了神学权威B.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5、但丁被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在《神曲》讲述了他游历地狱、炼狱、天堂最后见到上帝的故事。

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者受到教会积极推崇B.近代人文思想还带有神学印记C.文艺复兴推动了基督教神学发展D.人文主义者仍坚持以神为中心6、《十日谈》中主人公的名字具有特定含义,如菲罗美娜意为“歌中恋人”、帕皮妮亚意为“充满活力”、潘菲洛意为“爱所有的人”。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2.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2.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这说明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漠2.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

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资产阶级需要冲破思想禁锢 B.封建专制统治阻碍经济发展C.天主教会面临着改革的危机 D.意大利保存了大量文化遗产3.但丁是文艺复兴先驱。

下列属于其作品的是A.《神曲》 B.《十日谈》C.《哈姆雷特》 D.“九十五条论纲”4.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

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

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A.揭露教会腐败与宗教的谬误反动B.宣传“信仰得救”否定教会权威C.倡导直接民主制与反对君主专制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5.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这主要反映了其思想主张是A.追求人的自由 B.追求现世幸福C.反对禁欲主义 D.反对等级观念6.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复兴冲击了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地位B.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倡导人们反对基督教神权C.15、16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D.文艺复兴推动各国逐步摆脱罗马教廷的统治7.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俊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优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6【同步练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6【同步练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步练习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北欧各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教改革在欧洲全面展开B.北欧国家实现政教分离C.宗教改革首先在北欧进行D.欧洲民族意识不断增强2.马丁•路德曾指出:“所有节日都应当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

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它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的时间。

”这一观点()A.有利于促进工商业发展B.将矛头指向“因信称义”C.强调市民要禁欲和节制D.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3.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其核心主张是世俗权力()A.应当高于罗马教会的权力B.可以拯救天主教徒的灵魂C.只能在上帝的委托下行使D.必须配合教会维护社会秩序4.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抨击愚昧B.倡导平等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5.1555年,一位西方领袖下令:除非另有许可,僧侣必须立刻返回修道院,所有随意游荡的僧侣都将遭逮捕;修道院不得再向不在职的官员提供献金,教会所有部门必须减少开支;任命圣职时,如涉及买卖嫌疑,一律禁止。

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罗马教廷的权威被打破,世俗权力高于宗教权力B.英国国王对罗马教会不满,限制教会活动C.法国国王不愿受教会控制,禁止宗教发展D.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要强化教会,清除异端6.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

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因为亵渎耶稣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

后来他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

该故事主要意在()A.提倡人在现世生活的享受B.揭露教会腐败C.鼓动人们去反对天主教会D.反对禁欲苦行7.在古希腊,从事绘画、雕塑的人被视为卑下的体力劳动者;中世纪时,画师一般与鞋匠、面包师、理发师等手艺人为伍。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15: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15: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题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欧洲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其所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对于欧洲人民从天主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张扬人文主义的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的实质意义,最为恰当的是( )A. 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B. 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权威C. 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D. 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2.(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该学者旨在强调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 文艺复兴没有体现出人文精神3.(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美第奇家族和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

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

”该观点A. 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B. 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C. 认为文艺复兴的成就具有偶然性D. 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4.(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三1--4单元练习)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我是凡人,只要凡人的幸福。

”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

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

”两人思想的实质是A. 人比上帝和君主重要 B. 反对宗教信仰,强调人的追求C. 打击天主教神学思想D. 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教会权威5.(新课标全国Ⅲ卷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534年,为应对新教的挑战,欧洲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组织,该会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

高三必修三人教版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步练习 无答案

高三必修三人教版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步练习 无答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

……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这场革命指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2、“14—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是指()①新航路开辟②文艺复兴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④启蒙运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A.打击了欧洲封建教会 B.抨击了封建道德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4、《十日谈》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是()A.用写实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善恶B.精心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形象——哈姆雷特C.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又是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导D.使薄伽丘成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5、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反对天主教会形式,主要因为()A.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天主教会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C.天主教会垄断文化 D.天主教会采取各种手段敛财6、德意志发生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天主教会从德意志掠取大量财富 B.人们要求改革教会愿望强烈C.罗马教皇派人修缮圣彼得大教堂 D.罗马教廷派人来德意志兜售赎罪券7、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

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宣扬()A.上帝的权威B.因行称义C.先定论D.因信称义8、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①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③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④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是一场反对罗马教廷垄断宗教事务的运动B.是一次西欧封建集团内部夺取宗教权力的斗争C.是一次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斗争D.是一场西欧基督徒想改革罗马教会的运动10、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点的是()A.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C.矛头直指教皇 D.反对禁欲主义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为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课时作业: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课时作业: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课时作业: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这材料表达的主旨是()A.反对君主专制B.提倡因信称义C.肯定人和人性D.否定教皇权威2、“文艺复兴”一词在意大利语Rinascimento中,是由ri“重新”和nas cere“出生”所构成的,即“再生”。

此处“再生”的真实含义应该是()A. 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全方位复兴 B. 反对禁欲主义,否定宗教信仰C. 主张灵魂的自我救赎D. 借助传统文化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3、历史上某一运动兴起期间,“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这一运动是指()A. 智者学派的教学活动B. 文艺复兴运动C. 宗教改革运动D. 启蒙运动4、“除了艺术和建筑,文艺复兴也的的确确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变革,在“”思想方面深入人心。

”在“”填写较为恰当的是()A. 平等主义B. 批判主义C. 世俗主义D. 浪漫主义5、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6、但丁在《神曲》中将地狱分为九层,一些好色贪吃、放纵奢华而十恶不赦的人,在但丁眼中只是轻微错误,只需进第一层地狱,而虚伪、说谎的人则应当进第九层地狱。

这表明但丁( )A.全盘否定宗教价值B.完全肯定人的自然欲求C.重新划分社会等级D.高度重视人的道德品质7、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

”因为这场运动( ) A .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B .使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 .构建了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 .促进了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2.斯宾诺莎认为:“神学不一定要听理智的使唤,理智也不一定要听神学的使唤,二者各有其领域…… ”请你判断其“理智”符合了( )。

A.专制国王的要求 B.本国教会的要求 C.资产阶级的要求 D.封建领主的要求
3.阿奎那是13 世纪著名的神学家,有人对他作出了如下评价,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阿奎那神学体系的核心是教权高于王权 B.阿奎那鼓励世俗君主们向教会发起挑战 C.阿奎那神学体系适应了维护神权的需要
D.阿奎那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法性
4.房龙在《人类的 故事》一书中写到“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这一观点产生于
A .智者运动
B .宗教改革
C .文艺复兴
D .启蒙运动
5.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相同点是( )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 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③反对教皇权威 ④主张“先定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7.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8.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谈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曾说“这个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及社会的性质”,并用如下图表来说明。

下列图表中空缺部分应该是( ) 英国革命中的冲突势力
←→表示两个势力的冲突
A .①清教②新贵族政治③君主专制
←→
←→ ←→
B.①马丁路德教②君主专制③贵族社会
C.①加尔文教②贵族社会③君主专制
D.①清教②君主专制③贵族社会
9.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

”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B.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
C.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
D.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10.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

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

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

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

”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11.1555年,欧洲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

由此可知,这一和约()
A.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D.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12.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

材料表明“新教育”()
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

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B.中国急需改造社会的良方
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D.中共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
14.欧洲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与发展,体现在()
①高扬人性对抗神性
②反对迷信和宗教狭隘
③强调宗教信仰自由
④强调世俗生活合理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15.《十日谈》被称为“人曲”的理由是()
A.抨击教会的贪婪与堕落B.歌颂人性,提倡自由
C.反对教会封建专制统治D.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16.“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
A.宣扬因行称义B.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C.创立新教教派D.否定教皇的权威
17.“除了艺术和建筑,文艺复兴也的的确确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变革,思想深入人心。

”在“”填写较为恰当的是
A.平等主义B.批判主义
C.世俗主义D.浪漫主义
18.意大利评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

这是因为它
A.提倡人的自由,认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B.激烈攻击基督教教义,体现了人性的尊严
C.宣扬“幸福在人间”的人文主义观点,提倡“人性”
D.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19.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 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信仰得救;致良知
20.历史上某一运动兴起期间,“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这一运动指A.智者学派的教学活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

但是那时……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

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在欧洲的启蒙时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普遍叫好,认为铲除了贵族的世袭制,每个人靠自己的本事,“学而优则仕”。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

……据伏尔泰所著《哲学词典》载:1648年,路易十四接见了随耶稣会士赴欧的中国人沈宗福,沈宗福向路易十四献上由在华耶稣会士所译的拉丁文《四库直译》的手稿,这就是后来1687年出版的巴黎官刊本《中国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编写的中国人的学说》。

材料四:工业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质力量和以“普济众生”为己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阳刚文化、强力文化,它是进取性的,是出击性的。

因为是出击性的,所以它要输出他们的文化,首先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1)说明出现材料一中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社会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百科全书派的主张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说明“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普遍叫好”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联系17、18世纪西方与中国的社会状况,以“西学与中学”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
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60字左右。

21.(1)资本主义经济处于手工工场时期,资产阶级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基督教势力强大,神权处于统治地位。

(2)时代精神:反对贵族特权;主张民主平等。

理由:科举考试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有利于突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