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doc
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了一个迫切
的需求。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承和创新,因此改革是必然的选择。本文
将分析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动因,并探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近年来,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的加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显得
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无法适
应信息时代的变革;评价体系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因此,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 个性化教育的兴起
个性化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每个学生都是独
特的个体,其学习需求和特长各异。个性化教育致力于针对学生的个
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
需求。
2. 科技融合教育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与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利用
现代科技手段,教育可以更好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跨越地
域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科技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使得教学更富有创新性和趣味性。
3. 跨学科教育的推进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拓展,学科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跨学
科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4. 强调实践与应用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了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未来教育教学改革将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4.3 数学教育改革的动因与背景(7846)
第三节数学课程改革的动因与背景
在第三章中,我们谈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是社会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三方面的需求,这对任何一门学科的课程改革都成立.本节就专门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动因和背景作进一步的说明.课程改革通过教育目标的制约受到社会进步、人的发展的需要和学科进展的制约,这就是课程发展和改革的三因素论.在课程发展的长河中,理论流派的纷呈、实践模式的更迭,都与这三方面的基础相关.本节就数学课程为什么要改革?应该进行哪些改革作一点探讨.
4.3.1 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人类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面貌、生产方式乃至思维观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已不是五、六十年代那种闭关锁国的状态,而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各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融入当代世界潮流,并且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全面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进行教育的改革.因此,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我国党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教育和教育改革,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等一系列指导性乃至指令性文件,推动了全国的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时代发展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体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
根据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0年成立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供过一份强调教育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重要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其中提出的现代教育观念有: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综合起来就是学会生存;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建立有助于终身发展的评价体系等.明确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思想,即教育应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教育不仅是大家都可以得到的,而且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①、“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我们再也不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②.并且特别指出:“教科文组织一贯倡导的‘教育机会均等’、‘终身教育’和‘走向学习化社会’等思想观念已经和正在对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③.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 课程体系。
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 维和实践能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 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课程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分配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国际化课程
引进国际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育模式,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教育的国 际竞争力。
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等活动,促进教育理 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培养国际化人才
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提供人才保 障。
课程评价的完善
评价标准明确
课程评价需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 观、公正的评价。
多维度评价
课程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如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态 度情感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过程与结果并重
课程评价需要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以全面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
THANKS
06
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研究结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 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教育理念、教师素质 、学生需求、社会期望等。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1、改革的背景、
2、改革的目标、
3、改革理念、
4、改革的内容
1、改革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1.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1)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正改变了人类的传递方式,也正改变着教育
(2)教育突破了现有时空,实现了资源共享。
(3)引起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的重大变革。
(4)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5)中国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针对原有基础教育的弊端,进行课程
改革是必然选择。
2.世界各国以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
发展。
二、国内背景
1.近二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总结和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经历了数次改革,形成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取得了以下的新进展:
①初步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了地方
课程,形成地方和国家二级管理的方式。
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③初步实行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仿真,推动教
材多样化发展。
④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涌现出一些好的教学改革典型,为
新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也存在一些问: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
应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情况
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
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5)学生死记硬背,题难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新课改的背景
进行新课改的背景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课本是不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中考”改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了;高中录取不是只看分数了。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1.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2.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动因是要为“素质教育”在我国的真正落实找到切入口。
3.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1)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21世纪具备全面素质的合格公民。
(2)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精选适合学生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
(3)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
(4)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全面发展。
(二)理论背景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从理念上吸收了现当代众多教育思潮中的各种合理因素,展现出全新的姿态,有着全新的价值追求。
1.人本主义思潮
2.建构主义思潮
(1)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3)学生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师的。
(4)教学观:学生的主体性、情境的建构性、活动与主体的交往、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多元智能理论
(1)简介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社会与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系统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并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许多国家开始进行教育课程的改革。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跨文化沟通和全球意识。此外,信息技术的普及也使得教育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因此,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信息素养的学生,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化社会。
其次,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挑战。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此外,教育界和学术界对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研究表明,传统的教育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因此,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其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最后,社会对教育公平性的关注逐渐增加。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着不公平现象,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给一些弱势群体带来了困难。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提升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实现个人的潜力。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主要源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反思以及教育公平性的关注。这些动因促使各国加强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有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学生。近年来,教育课程改革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这种改革的背景和动因主要可以归结为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提高、学术界对传统教育方法的反思和教育公平性的关注。
课程改革的动因、阻力与实施策略研究
课程改革的动因、阻力与实施策略研究
课题报告:
第一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课程改革的动因
2.1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2.1.1 技术进步与产业变革
2.1.2 国际竞争与全球化
2.2 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的变化
2.2.1 个体发展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2.2.2 创新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需求
2.3 教育体制与法规的要求
2.3.1 贯彻落实国家教育
2.3.2 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三章:课程改革的阻力
3.1 传统教育观念的固守
3.1.1 知识型教育的惯性
3.1.2 管理思维的惯性
3.2 教育体制与障碍
3.2.1 课程标准的制定与落实
3.2.2 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压力
3.3 教师与学生的适应困难
3.3.1 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培训需求
3.3.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
第四章: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4.1 教育的制定与宣导
4.1.1 提升教育优先战略地位
4.1.2 加强教育改革的沟通与合作
4.2 课程设计与实践的创新
4.2.1 引入跨学科与实践性内容
4.2.2 倡导个性化与深度学习
4.3 师资队伍培养与支持
4.3.1 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建设
4.3.2 教师培训与学术交流的加强
4.4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索
4.4.1 注重学生能力与品德的培养
4.4.2 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解决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展望
5.1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案例介绍
5.1.1 芬兰的综合课程改革经验
5.1.2 新加坡的STEM教育推进
5.2 展望未来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5.2.1 提高课程的灵活性与个性化
走进新课程(一)
走进新课程(一)
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
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广,可以被称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在这三次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期间,为了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各国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规模或大或小的调整、完善更是难以胜数。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从课程到课堂的走向
•基础教育课堂现状及问题分析•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的实践探索•结论与展望
目录
01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
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传统课程存在的问题
传统课程存在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等问题,需要新的课程改革来改变这一现状。
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
国际上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跟上国际趋势,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核心理念
01
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
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体目标
02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具体目标
03
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
创新人才等。
主要包括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程结构、加
强选修课程、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等。
内容
重视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个性化等原则,注重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适
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发展需要。特点
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02从课程到课堂的走向
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
优化课程结构
强调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
需求。
更新课程内容
注重课程内容与时代、社会、科学的联系,强调知识的基础性
和实用性。
课程发展的中国案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变革历程回顾
课程发展的中国案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变革
历程回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课程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会经历不断的变革和发展。我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在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方面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本文旨在回顾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历程,探讨其中的关键问题和取得的成果。
一、背景和动因
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进入了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课程改革时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过去的重点科目地位开始逐步下降,而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了新的课程组成部分。然而,长期的实践发现,这一轮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取得预期的效果。加之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也成为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重要背景。
二、课程变革的主要内容
随着背景的变化,我国在2001年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轮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科学素质教育的落实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国明确提出了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对科学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2. 课程结构的优化
此次课程改革还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特别是对学科内容的精简和整合。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我国取消了部分重复内容和过度考试,将课程设置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的学习。
3. 综合实践活动的提升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国还进一步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和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进行实践和活动的过程,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广,可以被称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在这三次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期间,为了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各国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规模或大或小的调整、完善更是难以胜数。 20世纪中国的教育也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之中。清朝末年学堂的
兴办,癸卯学制的颁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论,仅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而言,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众所周知,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脱胎于欧、美、日等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体制。尽管由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国家所处的地域等存在着种种差异,各国的教育表现出互不相同的特点,有其个性的一面,然而,由于它们都是孕育、发展、完善于工业经济时代,所以,它们又表现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点,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由于它对于工业经济时代各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政府对于教育都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越来越自觉地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其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
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原因也在于此。 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做出准确的
概括并非易事,在这里,我们只谈对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几个时代发展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的生产、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预示着人类发展新时代的到来。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发表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此后,“知识经济”一词便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知识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相当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劳动力,工业经济时代的原材料、工具、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知识、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工作的劳动者。此外,在知识经济
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概念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第二个特征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曾经经历过空前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所谓“冷战”时期,发生过150余场战争,而因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2000万左右。“冷战”结束后,被“冷战”长期掩盖的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宗教团体之间长期潜在的矛盾、冲突日益突现出来,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美国的霸权主义削弱了联合国与其他国际组织的权威和本应发挥的作用;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如果说既往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军事实力等方面,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第三个特征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然而,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事实上,目前人类所
面临的困境乃是人类自身在善良动机下滥用技术的“副产品”。应该特别指出的是,除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被破坏之外,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还表现为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丧失,而这恰恰是任何现代科学技术或物质力量都无能为力的事情。正是由于对上述问题的清醒认识,人们开始对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从20世纪70年代起,提出了诸如协调发展模式、文化价值重构模式等各种新的发展模式。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从上述对当前时代的三个主要特征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