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17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图
合集下载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含视频)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件(部编版)
课堂检测
3.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在一系列变法措施中,与
“平斗桶权衡丈尺”相关的是( B ) A.确立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军功 D.废除井田制
4.如图所示的古文字是( A )
古文字
现代文字
采
刃
焚
休
日
A.甲骨文 B.隶书 C.金文 D.小篆
课堂检测
5.《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治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课堂检测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 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 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 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 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史记·商君列传》
二、商鞅变法
内容
影响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政治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利于新兴地主掌权 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
利于法律推行、社会稳定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经济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减灶诱敌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
特点:规模大、兵力多、区域广、时间长,伤亡重
一、战国七雄
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课件
春秋 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春秋时前期,77大0的年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
前475年
战国
前221年
“春秋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 诸侯争霸的时代。”
“战国是一个┅┅”
——《中国通史·第一卷》
第 七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 二 章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之诸侯国的变化
观察两图,并结合P31,说说与春秋相比,战国时期大国形势有什么变化? 晋国被韩、赵、 魏三家卿大夫瓜 分
--世界遗产委员会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之国) ——《华阳国志》
1、时间:__公_元__前_2_5_6_年
都 江 堰
玉 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李__冰______ 3、地点:成都附近的___岷__江_____
水
垒
利 工 程
4、功能:防洪、灌溉、水运 山
示
意
图
长平之战结果:赵括被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人降秦,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
奴隶主 1、时间:_________年
奴隶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租种土地
封建地主
农民
封建的剥削方式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我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 现在还是非法的,不定哪天就会 被没收充了公,我是寝食不安, 盼望土地变合法我就安心了,可 怎么才能让这些私田合法呢?
长平之战 秦-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结合教材P33,说说战国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 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 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 万。
春秋时前期,77大0的年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
前475年
战国
前221年
“春秋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 诸侯争霸的时代。”
“战国是一个┅┅”
——《中国通史·第一卷》
第 七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 二 章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之诸侯国的变化
观察两图,并结合P31,说说与春秋相比,战国时期大国形势有什么变化? 晋国被韩、赵、 魏三家卿大夫瓜 分
--世界遗产委员会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之国) ——《华阳国志》
1、时间:__公_元__前_2_5_6_年
都 江 堰
玉 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李__冰______ 3、地点:成都附近的___岷__江_____
水
垒
利 工 程
4、功能:防洪、灌溉、水运 山
示
意
图
长平之战结果:赵括被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人降秦,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
奴隶主 1、时间:_________年
奴隶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租种土地
封建地主
农民
封建的剥削方式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我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 现在还是非法的,不定哪天就会 被没收充了公,我是寝食不安, 盼望土地变合法我就安心了,可 怎么才能让这些私田合法呢?
长平之战 秦-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结合教材P33,说说战国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 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 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 万。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思考】什么人会像君主这样进言?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说?商鞅最后 的结局如何?
旧贵族
改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
【思考】商鞅变法失败了吗? 你怎么看?
后世评说——强大的秦国,英雄的悲歌
“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史记》 评价改革是否成功的两大标准: 一、改革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改革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
二、军爵之变——第一个打造平民社会的时代
花了三年时间,商鞅将秦国变成了 一个大农场之后,商鞅需要做的就 是训练出一只虎狼之师。
观看视频,秦人从军有何心酸之处? 为国捐躯,却没有得 到公正的待遇。
二、军爵之变——第一个打造平民社会的时代
4、变法内容 (4)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5)奖励军功,赐予爵位和田宅
家臣甲“这下主人可放心了!奴隶们很高兴,他们一家一户卖力的干了起来, 平均每亩地要多收个三五斗呢!” 奴隶主满意地点点头“这样算来,除去留给他们的,我的嘛······嘿嘿嘿!” 家臣乙“报告主人,大事不好,商鞅大人巡游至此,发现我们家的私田规模, 正在田上视察,不知道会不会被公家没收,毕竟主人的土地没有得到公家的认 可啊。” 奴隶主“你说什么?赶快带我去看看。”
三、郡县之变——第一个设置中央集权的政府
【小剧场】都是药方惹的祸
韩国人:“是的,这是我们韩国老家带来的药方,我家内人以前犯病时就吃这 药,三服过后就好了。” 秦国大夫:“这药方不对啊,请贵人恕老朽不敢将药方开给您。您还是去别家 吧。” 韩秦国国人大:夫“只诶是,摆大了夫摆,手您就别将啊我,推我了们出等去着。药救急呢,这方子真度没量问衡题没。有”统一 韩国人:“接连我去了几家药铺,都被人请了出来,都说我这药方的药材用量 不对,会害人性命,可是之前我家娘子一直都是这样吃着,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啊,这该如何是好呢?””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商鞅舌战群臣
都江堰
学习目标
1.掌握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合纵与连横等基 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 势。
2.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3.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新课探究
春秋五霸先后出现 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战国”名称的来历?
战 国 形 势 图
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 将以击秦……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佯 败而走……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 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 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 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2.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它的
A 修建者是( )
A.李冰 B.商鞅 C.秦始皇 D.李春
如何学好中学历史?
万能答题模板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战国策·秦策一》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译文)商君治理秦国,法令一到就要执行,而 且公平无私。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论功行赏,不 偏袒自己的亲信。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 格执法。
假如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农民或者奴隶 主贵族,你是怎样看待这场商鞅变法的???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 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商鞅舌战群臣
都江堰
学习目标
1.掌握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合纵与连横等基 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 势。
2.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3.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新课探究
春秋五霸先后出现 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战国”名称的来历?
战 国 形 势 图
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 将以击秦……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佯 败而走……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 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 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 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2.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它的
A 修建者是( )
A.李冰 B.商鞅 C.秦始皇 D.李春
如何学好中学历史?
万能答题模板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战国策·秦策一》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译文)商君治理秦国,法令一到就要执行,而 且公平无私。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论功行赏,不 偏袒自己的亲信。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 格执法。
假如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农民或者奴隶 主贵族,你是怎样看待这场商鞅变法的???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 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6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
魏 庞涓
齐 孙膑
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 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
赵
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膑却 第7课率战军国进时兵期魏的国社。会这变是化孙膑采取的避实击虚的方
2、小国被并,大国左右政局,制度奔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 侯国左右着政局,第维二系单元周王夏商室周时统期治:早的期各国家种的产制生度与社已会经变革完全奔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小国被并,大国左右政局,制度奔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形势图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 几个,其中齐、楚、燕、第韩二、单赵元、魏夏商、周秦时七期国:的早期势国力家较的强产,生与史社称会“变战革国七雄”。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时期,强 大的诸侯已不 再打着“尊王 攘夷”的旗号, 而是各自为政, 扩产生与社会变革
长平之战
秦 白起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赵 赵括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 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 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 第7课 战国于弃时赵用期,偏的赵于社王防会怕守变再的化拖名下将去 廉对颇赵,更而加起不用利赵,括遂代 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 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 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 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 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此战共斩首 坑杀赵军约45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28张PPT)
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
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后因功受封于商,所
商鞅
以又称商鞅。
(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废井田 开阡陌
奖励耕织
秦孝公( C )
A.实行分封制
B.推进大一统
C.任用商鞅变法 D.推行汉化政策
5.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诞生,各国变法
D 的不断出现,其归根结底是由于( )
A.诸侯国势力的强大 B.战争的需要 C.社会政治的变化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6.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东匈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奴 燕燕
齐
三
家 分晋
赵
晋
楚 田氏代齐
齐齐
秦
燕
秦
魏 宋
赵
韩
魏
楚
吴
韩
越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形成:(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齐、楚、秦、燕、赵、魏、韩
2、战争:
(1)特点:战争规模大,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有( D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16张PPT)
商鞅变法内容及影响
1、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管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废除井田制,允许自由买卖 统一度量衡
加强中央集权
建立封建土 地私有制
3、奖励耕战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经济发展
国富
军队战斗力增强
兵强
使秦国国力 大为增强, 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 一跃成为最 强盛的诸侯 国,为以后 秦统一全国 奠定了基础
•
明朝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着市民文学日趋成熟和繁荣,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不仅着意于战争场景的描写,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曹操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阶级自私、贪婪、奸诈、残暴的种种表现,
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
一、科技名著
•
作者 著作 价值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徐光启 《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
学生总结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
如: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共27张PPT)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
一、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吴、越、宋、鲁、卫等国家被吞并,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1.战国七雄
一、各自为政,扩充军队
拓展疆域(兼并战争)
一、战国七雄
2.著名战役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 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 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旧贵族)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 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 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 太子,黥劓其傅。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新课导入
徙木立信
商鞅在实施变法前为了取得 人们的信任,就在城门处说只要 有人能将木杆搬到指定位置就授 予五十金,最后有人照办,商鞅 就兑现诺言。
一、战国七雄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 《战国策》,因各个诸侯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
魏国魏文侯 李悝变法
楚国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国韩昭侯 申不害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商鞅出生于卫国,原名公孙鞅,后因功 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 刑名之学”,在魏国手下做过官。入秦后, 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 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 陷被车裂而死。
1.战国七雄
一、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吴、越、宋、鲁、卫等国家被吞并,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1.战国七雄
一、各自为政,扩充军队
拓展疆域(兼并战争)
一、战国七雄
2.著名战役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 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 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旧贵族)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 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 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 太子,黥劓其傅。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新课导入
徙木立信
商鞅在实施变法前为了取得 人们的信任,就在城门处说只要 有人能将木杆搬到指定位置就授 予五十金,最后有人照办,商鞅 就兑现诺言。
一、战国七雄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 《战国策》,因各个诸侯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
魏国魏文侯 李悝变法
楚国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国韩昭侯 申不害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商鞅出生于卫国,原名公孙鞅,后因功 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 刑名之学”,在魏国手下做过官。入秦后, 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 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 陷被车裂而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共36张PPT 2份视频素材) (共3份打包)
景 过
程 七 雄
家大夫瓜分 (2)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齐、楚、燕、韩、赵、魏、秦
3.战国时期的战争
目的
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特点 战役 过程
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
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 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
赵
桂陵
桂陵之战时,如果你是齐国国君或者军事指挥 者,你将怎样去救赵国?
救 赵
魏 庞涓
大梁
秦赵长平之战
战国末期,秦国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 土地,但是东方各国不甘心被兼并,于是又 发生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公元前260年 的秦赵长平之战,这次战争的结果是赵军40 多万人被坑杀,只有200多个不满13岁的未成 年人被放回去报信。这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大、 过程最为惨烈、死伤最多的一场战争,经过 这场战争,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 攻了。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晋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在出现时间不同?
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燕 赵
齐
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以兼并为目的
秦
魏
韩 楚
春秋五霸先后出现,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有何不同?
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争霸”为目的,是大国依靠武力胁迫弱小 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战争。 而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以“兼并”为目的,就是说强大的诸侯 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 拓展疆域,战国的兼并战争就是为了吃掉对方,进而统一中国的战 争。战争的规模比较大,给社会带来的灾难要大于春秋时期。但通 过这些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国家统一的趋势得到加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38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记住战国七雄是哪些国家,具体的方位;知道 战称。国时期兼并战1争的特点、影响以及著名战役的名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知道 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知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能者和、意义构成、功能和意义。
( )、( )和(
)构成。
3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等。
4 影响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调节内、外江流量 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 水和泥沙
控制内江的喉咙
美丽的都江堰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 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 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废分封、行县制,加强了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编定户籍、严 明法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 废除旧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 地主掌权。总之,有利于高效 行政。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废井田,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 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制;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 一度量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 展。总之,有利于经济富国。
首由(鱼 )、(宝瓶口)和(飞沙堰)构成。
3.功能嘴: (防 )、(灌 )和( 水 )。 4.影响:成都洪平原成为沃溉野,被称为(运“天府之国”);
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1 修建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 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 构成
构成:由( )和( )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由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记住战国七雄是哪些国家,具体的方位;知道 战称。国时期兼并战1争的特点、影响以及著名战役的名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知道 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知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能者和、意义构成、功能和意义。
( )、( )和(
)构成。
3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等。
4 影响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调节内、外江流量 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 水和泥沙
控制内江的喉咙
美丽的都江堰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 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 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废分封、行县制,加强了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编定户籍、严 明法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 废除旧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 地主掌权。总之,有利于高效 行政。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废井田,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 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制;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 一度量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 展。总之,有利于经济富国。
首由(鱼 )、(宝瓶口)和(飞沙堰)构成。
3.功能嘴: (防 )、(灌 )和( 水 )。 4.影响:成都洪平原成为沃溉野,被称为(运“天府之国”);
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1 修建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 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 构成
构成:由( )和( )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
商鞅变 法的 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 公元前356年 人 物: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 地位: 战国时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 性质:是一场比较彻底的
地主阶级改革
支持变法的秦孝公
商鞅变法的 内容
政治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 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
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 并赏赐田宅,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变法的影响
• 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 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 了基础
板书设计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三家分晋 2.田氏代齐 3.战国七雄 4.时代特点 5.著名战役
二、商鞅变法 1.根本原因 2.内容 3.意义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 2.都江堰构成 3.都江堰的作用与影响
作业布置
记忆本课相关内容,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有什么样 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② 商鞅本人具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措施得当。 ③当时统治者改革决心大,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 修建背景: • 时间: • 人物: • 地点: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注重兴修水利。 公元前256年 李冰
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构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精品课件(含视频)
魏
知识拓展
魏 庞涓
马 陵 之 战
魏
齐 孙膑
齐
减灶计
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又发生了马陵之战。齐国仍以 孙膑为军师,魏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 ,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够10 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用,第三天只 够3万人吃饭用)。庞涓察看军灶变化,以为齐军大量逃亡 。于是,他轻敌猛进,追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 火,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 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 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
02 概况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背景、时 间、人物、内容、历史作用)
03 找出都江堰的建设概况、设计人、构 成和作用
形成: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并立
战 战国七雄 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区域广、时间长
国
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时
背景: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
期
主阶级势力增强
奴隶主
出租土地
奴隶
封建地主
租种土地
农民
封建的剥削方式
商鞅变法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我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现在还 是非法的,不定哪天就会被没收充了公, 我是寝食不安,盼望土地变合法我就安 心了,可怎么才能让这些私田合法呢?
变法(改革)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秦孝公(前381—前338)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的 社源自商鞅变法会变
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内容:
作用:
化
设计人: 李冰父子 都江堰 作用:成就天府之国,充分反映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七上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化进程加速。
土地兼并与争夺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频繁进行战争,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新兴 地主阶层崛起。
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
由集体耕作向个体小农经营转变,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阶级关系的变动
1 2
士族阶层的兴起
随着战争的频繁,士族阶层逐渐崛起,成为战国 时期的重要政治力量。
《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记述了春秋时期的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的 农具和技术,如犁耕、水车等。
数学与物理学
战国时期的数学和物理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周髀算经》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勾股 定理和三角函数的知识;《墨经》中则有许多关于力学、光学、声学等方面的论述。
天文学与医学
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和医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甘石星经》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星座 的知识;《黄帝内经》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学知识。
04
战国时期的战争与统一
频繁的战争
战争的频繁发生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争夺领土和 资源。
战争的残酷性
战争通常采用大规模的兵力和战术,导致大量的 人员伤亡和社会动荡。
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土地逐渐私有化, 促进了土地的买卖和兼并。
社会环境的变化
士族阶层的崛起
战国时期,士族阶层逐渐崛起,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
百家争鸣
这一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兴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人口流动与民族融合
随着战争和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速,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加强 了。
02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土地兼并与争夺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频繁进行战争,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新兴 地主阶层崛起。
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
由集体耕作向个体小农经营转变,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阶级关系的变动
1 2
士族阶层的兴起
随着战争的频繁,士族阶层逐渐崛起,成为战国 时期的重要政治力量。
《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记述了春秋时期的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的 农具和技术,如犁耕、水车等。
数学与物理学
战国时期的数学和物理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周髀算经》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勾股 定理和三角函数的知识;《墨经》中则有许多关于力学、光学、声学等方面的论述。
天文学与医学
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和医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甘石星经》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星座 的知识;《黄帝内经》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学知识。
04
战国时期的战争与统一
频繁的战争
战争的频繁发生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争夺领土和 资源。
战争的残酷性
战争通常采用大规模的兵力和战术,导致大量的 人员伤亡和社会动荡。
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土地逐渐私有化, 促进了土地的买卖和兼并。
社会环境的变化
士族阶层的崛起
战国时期,士族阶层逐渐崛起,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
百家争鸣
这一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兴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人口流动与民族融合
随着战争和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速,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加强 了。
02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
长平之战形势图
白 起
上 党
长平
郡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与秦国之间的态
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燕燕
蓟
赵赵
渤海
秦
邯
洛
魏齐魏 郸
大
齐齐 临淄 东海
咸
阳 韩韩 郑梁
阳
周王城 封国都邑
郢楚楚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何不同?
城濮大战 (春秋时期)
长平大战 (战国时期)
军队规模 持续时间
晋2万 PK 楚4万 一天之内
1.背景: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
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3.时间: 公元前356年
4.支持者: 秦孝公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5)内容:
政治 1.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温故知新
1、东周分为 春秋 和 战国 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__齐__桓__公___、 _晋__文__公__、__楚__庄__王___、___秦__穆__公___、
__吴__王__阖__闾__、___越__王__勾__践__________等。
温故知新
夏朝 (前2070年——前1600年)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土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6)作用或意义:
使秦国国富兵强,为 统一六国打下基础。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29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 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导入新课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胡曾《流沙》
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导入新课
认识与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掌握“ 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2.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 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使学生 初步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 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讲授新课
一 战国七雄
观察与思考
什么是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名称、方位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在 出现时间上有什么不同?
春秋五霸先后出现 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讲授新课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东
齐
南
燕
楚
西 北 上
而诸葛亮的形象,则成为民族智慧的象征。
随堂训练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 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 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 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 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 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 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 府之国”。
随堂训练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 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 是什么?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 的原因有哪些?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 神?
•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
出示明北京城的图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导入新课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胡曾《流沙》
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导入新课
认识与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掌握“ 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2.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 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使学生 初步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 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讲授新课
一 战国七雄
观察与思考
什么是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名称、方位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在 出现时间上有什么不同?
春秋五霸先后出现 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讲授新课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东
齐
南
燕
楚
西 北 上
而诸葛亮的形象,则成为民族智慧的象征。
随堂训练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 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 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 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 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 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 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 府之国”。
随堂训练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 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 是什么?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 的原因有哪些?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 神?
•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
出示明北京城的图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阳
间
周王城 封国都邑
燕4
蓟
赵5
魏7
洛阳
大
郑梁
韩6
渤海
齐1
临
鲁淄
东海
楚2
郢
齐 楚 秦 燕 赵 韩 魏
讨论:
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 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 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变法改 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 要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历史 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 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
人物扫描:
立 木 为 信
你知道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研读: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 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 亲近……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 推行改革的?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 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时间: 公元前256年
主持修筑者: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 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
都江堰工程的建成,既解决了 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障了周边 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地区农 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战
国
战国七雄
时 期 奴隶社会向封 的 建社会过渡
社
商鞅变法
会
变
化
都江堰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分裂走 向统一
政治 经济 军事
秦国 强盛
防洪、灌溉、水运
战国七雄形势图
东
南
西
北
秦3
到
咸
中
“天府之国”;在世界水利史 上绝无仅有。
相关史事: 都江堰李冰父子塑像
分水堰
内灌 江溉
外分 岷江 江 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