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第1课时满怀激情诵诗歌教案新人教版
2、我用残损的手掌1
事物在鼓励着自己,那就是对解放区的向往。
教学
反思
饶平县新丰职业技术学校中年级科教案
第周星期科任
教材
P章节、课次与课题(内容)
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
课型
教学
目标
要求
1、把握感情线索,用自己的理解、激情大声诵读诗歌。
2、品味诗歌优语言,理解诗歌对比手法。
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体会诗人情感变化。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23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加入中国共青团,作宣传工作,他在早年自费去法国留学,所以他的一些诗歌深受法国诗人的影响。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一系列的报纸和诗刊,1942年春戴望舒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日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酷刑致残,但始终没有屈服,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并创下这首诗。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作品,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锦幛(zhàng)荇藻(xìng zǎo)蓬蒿(péng hāo)憔悴(qiáo cuì)形蝼蚁(lóu yǐ)
2、学生自读3分钟
四、整体感知
1、大家读过后,有没有发现作者前半部分的感情和后半部分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全诗分层,你们会怎么分?第一层到哪儿?(我用残损的手掌总起全文)第二层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悲愤、痛苦。因为诗人摸索到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第三层又是什么情感?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
九年级语文下册1.2《我用残损的手掌》(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难点
1、象征手法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
2、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导入课文:
假设我们生活在战争年代,你不幸被敌人抓捕了,你在监狱中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作答)
5.朗读讨论:这些描述表明了沦陷区怎样的情景?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讨论回答]
6.总结: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支离破碎的土地,寄托着对苦难中的祖国深深的忧愤的感情。作者还使用了一种方法,使这种感情更加激烈,你知道是什么吗?
[讨论后明确:对比手法。家乡的美丽景象与现实、祖国的河山曾经的美好与现在的凄凉形成对比]
《我用我残损的手掌》第一课时
课题
《我用我残损的手掌》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诵读全诗,并能准确的背诵;
2、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通过联想和想象,体验情境,再造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重点
1、朗读、体会诗歌蕴涵的感情;
“这广大的土地”仅仅指土地吗?
[象征手法,象征祖国]
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他摸索到了什么?
[荇藻和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并补充、记录
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齐读,个别学生范读,小组讨论完成学生各抒己见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题《我用残损的手掌》总备课第课时课型精读备课时间主备人教学目标1.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3.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重点难点1.研读诗歌,品味语言。
2.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教学方法及教学辅助手段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复备记录一、导入屈辱我们可以宽容,但绝不可忘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个高贵而倔强的灵魂,(屏显作者图片)去听听这个柔弱的中国文人,虽身陷囹圄却又曾怎样激情满怀地歌唱——(板书标题、作者)二、吟诵1.在音乐声中范读。
请先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
2.学生自由吟诵两遍。
你们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激情朗读两遍;读后请你们告诉我你们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教师的教学行为及语言设计。
(1)“那辽远的一角”“那上面”和三个“那里”指什么地方?明确:指的是没有被侵略军蹂躏的解放区。
(2)手掌为什么是“残损”的?穿插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
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
1941年,可以由《我爱这土地》导入,两首诗歌在情感上有共同之处。
感情基调放到后面去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
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戴望舒在狱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折磨,是非常惨烈的,这使他出狱后仍无法摆脱这场噩梦,两年之后,他在写《等待(二)》一诗时,还记忆犹新地写下了这样叫人刻骨铭心的句子:在这阴湿,窒息的窄笼:做白虱的巢穴,做泔脚缸,让脚气慢慢延伸到小腹上,做柔道的呆对手,剑术的靶子,从口鼻一起喝水,然后给踩肚子,膝头压在尖钉上,砖头垫在脚踵上,听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飞机在梁上荡……——《等待(二)》有人说朗读这首诗,你叹不出声,只有深沉的悲和热,在腹腔里沸腾。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的主题。
4、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在艺术形象中蕴含情感的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用残损的手掌”,这个题目有意思,作者的手掌都“残损”了,是不是说作者是残疾人?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了解作者。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抗日战争的炮火曾震动过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朗读。
1、朗读指导。
语调:前半部分深沉,后半部分激昂。
感情: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三、研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未曾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有些是积极、暖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教学方法:朗读法,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起走进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
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三)学情分析:诗歌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历史背景资料,体会内容,把握情感。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2、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3、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1、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难点: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板书文题、作者)二、走进作者:学生默读全诗。
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锦幛(zhàng)荇藻(xìng zǎo)蓬蒿(Péng hāo)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五、合作探究: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
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2.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我用残损的手掌设计理念:戴望舒是著名的“雨巷”诗人,十分注重诗的音乐美,这首《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样也体现着他对诗歌韵律的追求,因此,教学可从“朗读”切入。
充分朗读之后,“个性解读”——“多角评析”——“自主链接”,分层推进,由发现诗的美,到评价诗的美,再到发现更多的美,学生能力呈螺旋式上升。
教学步骤:一、充分朗读1.第一遍,教师教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2.第二遍,师生合读,读出诗的层次。
第一层(师读),“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第二层(男生读),“这一角已变成灰烬”到“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第三层(女生读),到结束。
3.第三遍,配乐朗读,读出诗的感情色彩。
描写沦陷区的一节,读得凄楚忧愤;描写解放区的一节,读得明朗温馨。
二、个性感受1.诗人描写“摸索”时手掌的感受,细腻而又真切:在想像中描画了祖国的现状,感受着沦陷区人民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
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选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
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由手掌的触觉联开去,从所见、所听、所闻、所感等多种角度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如“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一句可以这样描述:我把手伸进水中,河水冰凉冰凉。
昔日那锦幛似的鲜花,在炮火中枝残叶败;那嫩柳枝发散出来的清香,被浓浓的血腥味笼罩。
水中的荇藻啊,好似挂在我心头的挽幛!“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祖国的长白山上,雪峰兀立,寒气彻骨,似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我的心!因为我看到侵略者的铁蹄正在我的祖国肆意践踏!“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岭南,这四季如春的地方,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鸟语,满山都是荒凉、满眼都是废墟,听到的只有百姓那愁苦的哀叹、那愤怒的呼喊。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南海上,一片死寂。
荒凉的渔村里,只有残留的破旧的渔网和白森森的鱼骨;偶尔有人在村里走动,他们面容憔悴、衣衫破旧。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随着诗人“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诗中展现出一幅祖国山河破碎、灾难深重的图画,可谓笔力纵横,想像飞扬。
学习本课要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②过程与方法:读中品,品中读。
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富有想像和激情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诗中洋溢着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洪流,其中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大地苦难的哀痛,对解放区热情的赞颂都溢于言表,深切动人,要引导学生体会并激发其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式①做好相关链接。
课前收集关于作者及本诗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对这位“雨巷诗人”及其诗作有一定了解。
尤其要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领悟作品内涵,理解本诗抒发的情感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②反复诵读诗歌。
在诵读中,随着诗人“手掌”的移动整体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体味诗人变化起伏的情感。
在诵读中,进一步明确诗人借助哪些形象抒发情感,品味诗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诗人奇异的想像和诗中强烈的对比。
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直至背诵。
③开展合作交流。
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强化诵读,品评语言。
“读”时可以轮流读,可以分工读。
由于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可能不同,每读一遍都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品”时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切磋,针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在交流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④做好课堂盘点。
本课结束后每个同学要及时回溯检索本课学习内容,盘点自己的学习收获。
想想自己在本课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或者最想在本课中实现突破的是什么。
这种理性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学习效率。
⑤布置课外作业。
在课堂盘点之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布置几种不同的课外作业,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针对不同的学习个体作不同的突破和拓展。
教学构思本课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课前指导学生课外收集戴望舒有关资料及其佳作,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初步的兴趣式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写给祖国母亲的歌。
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试探被日本侵略者糟蹋的国土,因为所描述对象的不同,诗歌前后两部份词语色彩和描述手法明显不同。
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从而把较为普遍的描述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让咱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发自心里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
诗歌的描写对象虽多,但读起来却并非芜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一、理解、积累“灰烬、锦幛、蓬蒿、憔悴、蝼蚁”等词语;二、进行诗歌美读训练,在美读中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情感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转变,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无论艰难困苦坚持爱国信念的精神;3、理解诗中“用残损的手掌”抚摸被日本侵略者糟蹋的国土地图而引发联想的构思,体会诗歌不同形象对比的作用;4、引导学生理性熟悉现代诗的特点,培育学生将诗歌的给养融汇运用在写作中的意识;教学重点:一、词语积累;二、诗歌美读训练;3、诗歌构思的巧妙,情感的深沉;教学难点:品读赏析诗歌语言,培育学生将诗歌的给养融汇运用在写作中的意识;教学重点的冲破:一、美读训练,以理论分析为依据,技能示范为引领,小组合作练读为基础,最后达到全班赏读品悟的目标。
二、词语积累和诗歌构思的巧妙、情感的深沉拟通过以下教学环节完成:首先,布置预习,完成个人词语摘抄;其次,课堂听写字词;再次,将听写内容用大屏幕打出,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梳理;最后,借用大屏幕显示的诗人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最终完成对诗歌构思和情感转变的把握与理解。
教学难点的冲破:找出诗中典型句子,从词语选择(炼字)、修辞运用、艺术再现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赏析诗歌语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式:一、美读教学法:在较为理性的朗读指导中,引领学生感悟诗歌之美;二、小给合作探讨法:在小组范围内,借助同伴的帮忙,完成对诗歌的赏析;3、讲解点拨法:创设情境及得当问题引领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魅力;教学进程:一、情境导入“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新人教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2)能有感情的诵读全诗,并能准确的背诵;(3)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2.过程与方法:(1)课堂上赏析、朗读;(2)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喻的感情,体会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盼望,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祖国未来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
“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
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
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
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
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
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
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朗读、体会诗歌蕴涵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四.教学难点象征手法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抗日战争的炮火曾震动过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板书标题、作者)(出示课件1)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课件2)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抓住诗歌的感情线索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 理解并积累“灰烬、锦嶂、蓬蒿、憔悴、寂寞、蝼蚁、蓬勃生春”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1. 理解诗中“用残损的手掌”抚摸遭日寇蹂躏的国土地图而引发的联想,体会对比的艺术效果。
2. 运用“读中品,品中读”的教法,引导学生品味富有想像和激情的诗歌语言,从而感悟诗歌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诗歌中洋溢着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洪流,充满着对侵略者深切的恨和对祖国真挚的爱。
引导学生体会诗情并激发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和其中寄寓的诗人情感,并体会诗歌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课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激发学生想像抗日战争时期祖国大地满目疮痍的景象,引入课题——《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课前阅读资料书或上网查询戴望舒的生平及作品。
课堂上展示查阅成果。
投影:1.作者介绍戴望舒(1905、3、5-1950、2、28)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
生于浙江抗州。
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
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
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
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
1935年春回国。
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
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
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教读目标】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读设想】1.紧紧抓住诵读这一主线进行教读探究——以读起始,以读收束;以读为手段,以读为目的。
2.在描写摸索家乡和解放区的感觉句上,深挖细掘,细磨慢研,精雕细刻,品出语文味,力图“出彩”。
【教读过程】㈠导入——激情今年的10月17日,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难忘的,为什么?(“神舟六号”胜利返航——屏显图片)对!因为激动人心,因为扬眉吐气而难忘!但是令老师难忘的,还有另外一件事,一件令人怒发冲冠,使人义愤填膺的事!谁知道是什么事?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屏显图片)即使是两件事的重叠纯属偶然,这也足以让我们愤慨!你想对那位日本首相说点什么?屈辱我们可以宽容,但绝不可忘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个高贵而倔强的灵魂,(屏显作者图片)去听听这个柔弱的文人,虽身陷囹圄却又是怎样激情满怀的歌唱——我用残损的手掌。
(板书标题、作者)㈡吟诵——入诗1.教师音乐声中范读:请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歌,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
2.请同学自由吟诵两遍:你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大声读两遍;读后请你告诉我们,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师穿插:◎“那辽远的一角”“那上面”、三个“那里”——指的是没有被侵略军蹂躏的解放区。
◎手掌为什么“残损”的?——穿插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
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
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戴望舒在狱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折磨,是非常惨烈的,这使他出狱后仍无法摆脱这场噩梦,两年之后,他在写《等待(二)》一诗时,还记忆犹新地写下了这样叫人刻骨铭心的句子:在这阴湿,窒息的窄笼:/做白虱的巢穴,做泔脚缸,/让脚气慢慢延伸到小腹上,/做柔道的呆对手,剑术的靶子,/从口鼻一起喝水,然后给踩肚子,/膝头压在尖钉上,砖头垫在脚踵上,/听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飞机在梁上荡…… ——《等待(二)》◎有人说朗读这首诗,你叹不出声,只有深沉的悲和热,在腑腔里沸腾。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第1课时满怀激情诵诗歌教案新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我用残损的手掌第1课时满怀激情诵诗歌教案新版1.知识与技能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理解并积累优美词句。
2.过程与方法以读贯穿教学始终,读中品,品中读,引导学生品味富有想象和激情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诗中洋溢着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其中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大地苦难的哀痛,对解放区热情的赞颂都溢于言表,深切动人,要引导学生体会并激发其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能有感情,节奏正确地朗读。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品味富有想象和激情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第一课时满怀激情诵诗歌一、新课导入“任脚下响着学生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读着这样的“狱中自白”,我们的心总是对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坚贞不屈的仁人志士充满激情。
1942年,诗人戴望舒也在狱中受尽折磨,他同样没有屈服,而且一样充满激情地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
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
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
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
二、预习与交流1.朗读全诗,圈画诗歌的生字词。
灰烬(jìn) 锦幛(zhànɡ) 荇藻(xìnɡ zǎo)蓬.蒿.(pé............n.ɡ. h.ā.o)..憔.悴.(qiáo cuì)蝼.蚁.(lóu....y.ǐ.).2.理解诗歌的重点词语。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3.激情朗诵全诗,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我用残损的手掌》【设计简说】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但是他似乎并不十分喜欢《雨巷》这首诗,在他早年的自选集中甚至没有收录《雨巷》一诗。
读一读《我用残损的手掌》可能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
1942年,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还创作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歌。
这是一首优秀的诗作,不仅仅是它传递出的情感,也在于它丰富的意象,跳跃的节奏,优美的旋律。
所以,学习这首诗,可以学习一般读者阅读诗歌的方法,即品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把握诗歌的节奏、旋律等。
【教学过程】一、从标题读起问题设计:看到这首诗的标题,你第一感觉是什么?(学情预估:学生可能会说到“残害、痛苦”等内容。
“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出诗人遭受到的迫害,又表明了诗人不屈的意志,这个意象是值得好好玩味的。
)(说明:这个标题运用了诗歌的基本元素“意象”——“残损的手掌”来传递作者的情感,整首诗又是围绕“我”用残损的手掌触摸祖国的地图触摸祖国的河山展开的,标题取得很好。
解读标题是解读全诗的基础。
)二、朗读,感受诗歌。
问题设计:朗读这首诗歌,诗人抒发的是否就是大家所谈到的痛苦、悲伤等感情?活动:自由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人抒发的情感。
再请个别同学读,交流感受。
至少朗读两遍。
(学情预估:有些学生不一定能快速进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中,教师可以相机点拨。
此处另一个难点是这首诗歌前后两部分的变化,前面一部分与标题中“残损的手掌”一致,祖国是支离破碎的;到“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诗人的情绪开始不再低沉,变得明朗、积极。
)(说明:整体感悟始终是文学作品阅读的起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它是表情的艺术。
探讨阅读诗歌的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有滋有味的朗读,声情并茂之中,就自然贴近作品贴近诗人了。
)三、整理意象,品味诗歌。
问题设计:1.诗人写到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2.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说说这首诗中的景物寄寓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情感。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诗歌。
2.学习品味诗歌中的具体形象,理解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意象)来抒情的特点。
3.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运用形象化手法来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屏戴望舒图片)戴望舒与徐志摩、郁达夫、邵洵美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才子”,可见其卓尔不群的才气。
戴望舒之才在于其天才的印象派现代诗,他的一首《雨巷》广为传颂,曾经醉倒过亿万中国人的心,成为现代诗坛上不朽的力作,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高度评价《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诗人被毒刑拷打致残,他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践踏的寸寸国土,满怀着无限的忧愤与对新中国的热望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现代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师板书)。
【背景资料】抗日战争的炮火震动了诗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戴望舒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1938年他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他被日军逮捕!投入狱中!备受摧残!得了严重的哮喘病#但监狱的铁窗可以禁锢他的躯体!却禁锢不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他的心飞出了铁窗!飞到了祖国蒙难的土地上!飞到了志士流血的战场#正是这铁窗关不住的爱国之情!使他眼前浮现了一幅中国地图的意象!这幅地图又成为他投射主观情思的对应物,地图是祖国母亲的象征!+残损的手掌,则是身陷囹圄的诗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爱的写照#二、诵读,整体感知诗意:1.学生默读全诗。
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2.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泛读录音,利用动画的方式,通过展示图片,在背景音乐中欣赏戴望舒写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用残损的手掌
1.知识与技能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理解并积累优美词句。
2.过程与方法
以读贯穿教学始终,读中品,品中读,引导学生品味富有想象和激情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中洋溢着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其中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大地苦难的哀痛,对解放区热情的赞颂都溢于言表,深切动人,要引导学生体会并激发其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能有感情,节奏正确地朗读。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品味富有想象和激情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第一课时满怀激情诵诗歌
一、新课导入
“任脚下响着学生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读着这样的“狱中自白”,我们的心总是对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坚贞不屈的仁人志士充满激情。
1942年,诗人戴望舒也在狱中受尽折磨,他同样没有屈服,而且一样充满激情地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
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
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
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读全诗,圈画诗歌的生字词。
灰烬.(jìn)锦幛.(zhànɡ)荇藻
..(xìnɡ zǎo)
蓬蒿
..(pénɡ hāo) 憔悴
..(qiáo cuì)
蝼蚁
..(lóu yǐ)
2.理解诗歌的重点词语。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3.激情朗诵全诗,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
摸索
..:
../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
(春天,堤上/繁花
..如锦幛
..,
嫩柳枝
..)
...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
..;
../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
../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
..../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
无形的手掌
..,
../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
...../依然完整,
温暖
..,明朗
../而蓬勃生春
....。
..,坚固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
../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
...。
..,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
..
../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
..,是春.,
将/驱逐阴暗
....,
....,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
..!
.../中国
4.作者链接
戴望舒,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
早期的诗作多抒写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
抗日战争开始后,诗风发生很大变化,《狱中题壁》《偶成》等诗,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积极呼唤光明的到来。
作品集有《戴望舒诗选》《望舒草》等。
《我用残损的手掌》收入诗集《灾难的岁月》。
5.背景链接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
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
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日本宪兵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在牢狱里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
三、合作与探究
1.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从内容上看诗歌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这首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总起下文。
第二部分(从“这一角已变成灰烬”至“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诗人想象着用“残损的手掌”抚摸地图上的沦陷区。
第三部分(从“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至结束):诗人想象着用“残损的手掌”抚摸地图上的解放区。
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内心深处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起伏?
【交流点拨】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3.创作此诗,作者身陷牢狱,不可能有中国地图,那么诗中“手掌”和“抚摸”分别指什么?
【交流点拨】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聪明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
4.配乐朗诵诗歌,诗歌的第二部分描写沦陷区,描绘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描绘了六幅画面:堤上繁花嫩柳;长白山雪峰;黄河夹泥沙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南海的渔船。
第一幅画与后五幅画面形成对比。
5.诗歌的后两部分的写法不同之处在哪里?
【交流点拨】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边;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四、板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沦陷区:灰色—憔悴—阴暗解放区:太阳—蓬勃—温暖
五、拓展延伸
拓展朗诵戴望舒的《狱中题壁》。
如果我死在这里,
朋友啊,不要悲伤,
我会永远地生存
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
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
他怀着的深深仇恨,
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
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
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阳,沐着飘风: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六、作业。